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阳新县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20分。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美!在运动中感受城市魅力。回味赛事盛况,“美”是大家说得最多的一个字。a2023黄石磁湖半程马拉松主题为——青春黄马
绿美磁湖,也是武鄂黄黄系列赛黄石站的比赛。半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两条风光()的赛道线路,①沿途汇聚了黄石景点和众多地标建筑,城市在秀美山水之间,山水融于钢铁城市之中,冬日里的黄石因“黄马”更加迷人多姿。16日就从湖南长沙赶到黄石参加半马的选手戴清军告诉记者,自己是第一次参加“黄马”比赛,②然而黄石是半程马拉松,但是他觉得赛事组织、服务保障,以及现场观众的fēnwéi都非常好,也让他进一步认识了这座城市。b“在山水之间徜徉奔跑,一呼一吸皆是享受。”戴清军说,“沿途风景(),有机会将好好在黄石游玩一番。”让很多选手感兴趣的还有此次“黄马”的奖牌。_________据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以此次马拉松赛事为契机,c我市还推出景点门票减免、优惠等旅游《大礼包》,定向投放100万元文旅消费券,涵盖住宿券和景点景区券2个类别。邀请广大马拉松爱好者在尽情奔跑之余,③赏文化、游美景、品美食,d推动多元化,多方位,多样性消费,④让八方来客尽享黄石。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对应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xiù氛围 B.xiù分围 C.yòu氛围 D.yòu分围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各得其所参差不齐 B.截然不同美不胜收C.各得其所美不胜收 D.截然不同参差不齐3.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①处修改为“沿途汇积了黄石景点和众多地标建筑”。B.②处修改为“因为黄石是半程马拉松”。C.③处修改为“游美景、赏文化、品美食”D.④处修改为“让八方来客尽享黄石的别样魅力”4.文中abcd四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A.2023黄石磁湖半程马拉松主题为——青春黄马绿美磁湖,B.“在山水之间徜徉奔跑,一呼一吸皆是享受。”戴清军说,C.我市还推出景点门票减免、优惠等旅游《大礼包》,D.推动多元化,多方位,多样性消费,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展示了黄石“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生态环境宜居环境城市新形象②融入了黄马起点人民广场、沿途磁湖等地标③山环水抱,依山傍水,襟江带湖,并配有现代化的有轨电车④此次奖牌背面图案以磁湖水为底纹A.②③④① B.③②④① C.④②③① D.①④②③【答案】1.A2.B3.D4.B5.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秀美,xiùměi,秀丽美好。氛围,fēnwéi,周围的气氛和情调。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第一空:各得其所:原指每个人都得到了满足。后指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置。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根据前面的“半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可知,应用:截然不同。第二空: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根据前面的“风景”可知,应用“美不胜收”。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A.“沿途汇聚了黄石景点和众多地标建筑”语序不当,改为:沿途汇聚了众多黄石景点和地标建筑;B.关联词语使用不当,“然而”改为“虽然”;C.“赏文化、游美景、品美食”语序不当,改为:游美景、品美食、赏文化;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标点运用。A.破折号使用不当,去掉破折号,“青春黄马绿美磁湖”加引号;C.“大礼包”不用书名号,用引号;D.“多元化,多方位,多样性”中间应用顿号,不用逗号;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④句中的“此次奖牌”紧承空白处前句“奖牌”,为首句。②句的主语是④句中的“此次奖牌”,为第二句。③句中的“山环水抱,依山傍水,襟江带湖”紧承②句中的“黄马起点人民广场、沿途磁湖”,为第三句。①句为末句。故选C。综合性学习(4分)6.班上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文学部落”,请你参加。(1)班上决定办一份班刊,下面是这份刊物创办前的计划书,请补充完整。程序一:组建班刊编辑部程序二:征集班刊名程序三:__________程序四:征稿并修改稿件程序五:__________(2)请你为班刊取一个文雅且富有文学气质的名字,再用简短的话(不超过50字)说说你取这个名字的理由。班刊名: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设计班刊栏目(确定班刊框架)②.拟定班刊出版时间表(2)①.《小荷》②.“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用“小荷”比喻刚开始展示才华。【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设计活动。开放类试题,符合题目的要求,程序合理即可。程序三:确定了刊物名之后,应要设计班刊的栏目设置,确定班刊框架。程序五:修改完稿件之后,就要着手班刊的出版,拟写相应的出版时间表。【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拟写刊名。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拟句为“小草”,以草作喻,比喻学生的作品,还是文学天地中的嫩草,并且期待小草越长越茂盛。7.根据语境及提示,填写古诗文原句。小江与小宁正在分享自己的交友观,请你补全对话中引用的古诗文。小江:如果时光倒流,我想与情深义重的李白交朋友,“(1)_________,(2)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对现实愤慨,对老友深刻忧虑;我也想与乐观自信的刘禹锡交朋友,“(3)_________,(4)_________”(《秋词》),爱秋不悲秋,气势不凡。小宁:我想与富有智慧的孔子交朋友,“(5)_________,(6)_________”(《论语》),学思结合,透彻治学;还想与诸葛亮交朋友,“(7)_________,(8)_________”(《诫子书》),他告诫我们内心恬淡方可有明确志向,内心宁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答案】①.我寄愁心与明月②.随君直到夜郎西③.晴空一鹤排云上④.便引诗情到碧霄⑤.学而不思则罔⑥.思而不学则殆⑦.非淡泊无以明志⑧.非宁静无以致远【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夜郎、鹤、碧霄、罔、殆”。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大鼠蒲松龄万历①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踯④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⑤项毛,口龁⑥首领。辗转争持间,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②阖(hé):关闭,合拢。③逡(qūn)巡:这里指来回地走动。④跳踯(zhí):指跳上跳下。⑤掬:双手捧取。这里指用双爪抓住。⑥龁(hé):咬。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B.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C.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D.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9.以下计策中,与文中猫所用的计策相类似的是()A.走为上计 B.欲擒故纵 C.调虎离山 D.声东击西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2)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答案】8.D9.B10.(1)大家都说猫胆怯,认为狮猫是一只没有能力捕捉大老鼠的猫。(2)大家这才明白,狮猫最初躲避大鼠,并不是害怕,而是等待它疲乏松懈啊!【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断句。句意:见到猫之后愤怒奔跑。猫避开跳到桌子上,老鼠也跳上桌子,猫就跳下来。“见猫”“怒奔之”为老鼠看到猫时的情形和动作;“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为承接关系,分别描写猫和老鼠的动作;根据句意可断句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文中猫一开始不抓老鼠,而是消耗老鼠的体力,“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然后猫趁老鼠疲惫之时,一下子捉住吃掉。猫为了捕鼠,一开始故意躲避,仿佛胆怯,其实是在消耗老鼠的体力,即运用了欲擒故纵的计策。欲擒故纵,故意先放开他,使他放松戒备,充分暴露,然后再把他捉住。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1)中重点词语有:咸,全,都;谓,说;以为:认为。(2)中重点词语有:然后,这样以后。怯,害怕。待,等。【点睛】参考译文:明朝万历年间,皇宫中有老鼠,大小和猫差不多,为害极为严重。(皇家)从民间找遍了好猫捕捉老鼠,都被老鼠吃掉了。恰好有外国进贡来的狮猫,浑身毛色雪白。把狮猫投入(有)老鼠的屋子,关上窗户,偷偷观察。猫蹲在地上很长时间,老鼠从洞中出来巡视,见到猫之后愤怒奔跑。猫避开跳到桌子上,老鼠也跳上桌子,猫就跳下来。如此往复,不少于一百多次。大家都说这只猫害怕了,认为它也是一只没有能力的猫。过了一段时间,老鼠跳跃动作渐渐迟缓,肥硕的肚皮看上去有些气喘,蹲在地上稍稍休息。猫随即快速跳下桌子,爪子抓住老鼠头顶毛,口咬住老鼠脖子,辗转往复争斗,猫呜呜的叫,老鼠啾啾的呻吟。急忙打开窗户查看,老鼠脑袋已经被嚼碎了。大家这才明白,狮猫开始时躲避大鼠,并不是害怕,而是等待它疲乏松懈啊!(二)(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天平山中【明】杨基①细雨茸茸湿楝②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注释】①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自祖父移居吴中,遂为苏州人,“吴中四杰”之一。②楝(liàn):楝树,落叶乔木,春夏之间开淡紫色小花。11.对这首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描绘的景物来看,时间约在初春。B.“茸茸”和“树树”等叠词的运用,既突出了事物特征,也具有韵律美。C.最后两句诗人有意识地虚化了距离感和时间感,形成一种物我两忘的意境。D.全诗用清新轻快的笔调写成,反映了诗人愉悦的心情。12.本诗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妙山行图,试分析作者是如何多角度描绘这幅图的。【答案】11.A12.茸茸细雨,微微南风,从触觉角度描写;淡紫色的楝花,成熟的枇杷,从视觉角度描写;一路上黄莺唱着婉转的歌,这是从听觉角度。【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A.有误。诗中描绘的景物有细雨、楝花、南风、熟枇杷、莺啼等,枇杷在春末夏初成熟,所以这首诗描绘的应该是暮春景象,而不是初春;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描写角度分析。作者从触觉角度描绘了“茸茸细雨”和“微微南风”。“茸茸”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细雨的柔软和细密,给人一种轻柔湿润的触感;“南风”则微微吹拂,带来了舒适和温暖。作者从视觉角度描绘了淡紫色的楝花和成熟的枇杷。淡紫色的楝花在细雨中显得更加娇艳,而成熟的枇杷则黄澄澄的,诱人采摘。这些色彩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彩。作者从听觉角度描绘了“一路上黄莺唱着婉转的歌”。黄莺的婉转歌声在山谷中回荡,给寂静的山林增添了生机和活力。这也是“有声”部分的重要体现。根据以上分析作答即可。三、现代文阅读(共25分)(一)(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人迹板桥霜周桂芳①初冬,清晨跑步,隐隐约约看到草木上有一层晶莹的薄霜,若隐若现,似有似无。②白露为霜。白露经过了凝结和沉淀,经过冷静与收敛,显得沉稳而内敛,像极了成熟稳重处世练达的人。③你留意过地上的霜印吗?我中专毕业那年,父母在外谋生,我独自一人在老家一所农村小学当乡村教师。每天天还没亮,我就早早起床,只身一人迎着晨雾,从家里步行到村小学给孩子们上晨读课。一路上,要经过一个小山包,两边草木繁盛,每每经过,厚重的露水总是打湿了我的裤脚和鞋袜。我走在小港边的机耕路上,脚底下发出一路的“咯吱”声,原来地上早已结了厚厚的一层霜。我回头一望,一路走来,路上早已留下了一串串脚印,那是我鞋底一路踩过霜的印记。霜,一路见证了青春年少的时光,也印记了我青春奋斗的足迹。④你见过玻璃霜花吗?我最难忘记在父亲货车上看到的玻璃霜花。父亲当年开平板货车,每天早出晚归,我很少能坐父亲的货车。第一次坐,正是冬天,天气冷,货车打不着火了,父亲只好下去摇车,叫我坐上去等着。我好奇地打量着驾驶室,摸摸这,摸摸那。只见车窗上雪白一片,白蒙蒙地雾着,我紧紧地贴在玻璃窗上仔细看,原来是霜,霜在玻璃上凝结成了无数朵霜花,像放大的一朵朵八角形雪花。我用小手擦了擦玻璃,对着霜花哈了一口气,霜好像在动,原来霜是有动感的。车下父亲因摇车用力过猛,一不小心打落了两颗门牙。听见父亲突然“哎呀”大叫了一声,顿时看见父亲的嘴里有鲜红的血流了出来,一滴滴地滴在结了霜的白地上,开出了几朵鲜红的花,显得特别刺眼。⑤每年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都会形成厚厚的霜花,我们方言叫作“上霜”。父亲已离开二十多年了,每年冬天,看见玻璃霜花,我就会想起那年地上霜,和那刺眼的红花。⑥霜,是冬日草木长长的眼睫毛。冬日清晨,我围着湖边晨跑或散步,最爱看那一丛丛的芦苇和草上凝结着的一层霜。芦苇丛上,绿叶边缘,白白的霜,薄薄的霜,像是给大自然草木略施了粉黛,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⑦霜,是大自然的魔法师。同时,霜也被诗人施了魔法,各种变幻莫测。“霜花铺岸浓如雪”,白色的清霜铺在岸上,看起来就像白雪一样;“月落乌啼霜满天”,这霜就很大了,呈铺天盖地之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本意是写月,比喻成霜,反过来推想,那满地白霜的样子也像满地月光一般皎洁宁静。⑧霜,带着浓郁的愁结和诗意。霜,落在人的头发上,就是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就是杜甫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就是苏轼的“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霜落在发上,人就老了。老了就老了,顺应岁月,结出霜花。老就像霜一样,也是一种沉淀和凝结,也是一种冷静与内敛,更是一种智慧与练达。“霜色何因入鬓根”,是岁月的沉淀;“气凌霜色剑光动”,是孤勇的锋芒;“人迹板桥霜”,这个“霜”字,写尽虚实两层含义,写尽人生的意义,也是霜的另一重境界。⑨人迹板桥霜,是霜迹,更是人迹。13.下列选项中与例句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例:(白霜)像极了成熟稳重处世练达的人。A.霜,是冬日草木长长的眼睫毛。B.霜,是大自然的魔法师。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D.霜落在发上,人就老了。14.文中第④段插叙这段往事有何作用?15.文中写“霜”引用了很多古诗句,试选一段说说这样描写的好处。16.“人迹板桥霜”,这个“霜”字,写尽虚实两层含义,结合全文,说说“霜”写了哪两层含义?【答案】13.D14.写出父亲谋生的辛苦,表达了对父亲的心疼和怀念之情。15.示例1:我选第⑦段,好处:引用古诗句,使文章语言更具美感,意境更优美;引用诗句分别描写了霜的颜色,霜的范围,霜的亮度,从不同角度写出了霜的美感。。示例2:我选第⑧段,好处:引用古诗句,使文章语言更具美感,意境更优美;众多诗句的连用印证“霜,带着浓郁的愁结和诗意”的观点;丰富了霜的内涵。16.一层含义:大自然的霜;一层含义:经过生活的磨炼、沉淀,内心变得沉稳而内敛。【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例句:把白霜比作“成熟稳重处世练达的人”的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A.把霜比作“冬日草木长长的眼睫毛”,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B.把霜比作“大自然的魔法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C.把月光比作“地上霜”,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D.“霜落在发上,人就老了”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插叙的作用。内容上,由“我最难忘记在父亲货车上看到的玻璃霜花……一滴滴地滴在结了霜的白地上,开出了几朵鲜红的花,显得特别刺眼”可知,本段回忆了小时候父亲在下霜天气开平板火车的经历,“第一次坐,正是冬天,天气冷,货车打不着火了,父亲只好下去摇车”“车下父亲因摇车用力过猛,一不小心打落了两颗门牙”“顿时看见父亲的嘴里有鲜红的血流了出来,一滴滴地滴在结了霜的白地上”,通过对天气的描写表现出父亲工作的艰辛,表达出对父亲的心疼和怀念;结构上,和第⑤段“父亲已离开二十多年了,每年冬天,看见玻璃霜花,我就会想起那年地上霜,和那刺眼的红花”相照应,引出下文,为下文叙写霜做铺垫。【15题详解】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示例:由第⑦段“霜花铺岸浓如雪”“月落乌啼霜满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可知,通过引用古诗句分别写出了霜的颜色、范围和亮度,写出了霜的不同美感;由第⑧段“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霜色何因入鬓根”“气凌霜色剑光动”“人迹板桥霜”,再结合本段“霜,带着浓郁的愁结和诗意”可知,本段引用诗句印证“霜,带着浓郁的愁结和诗意”的观点,丰富文章内容;同时,引用古诗句也可以增加诗意,让文章更富有诗意。【1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标题含义。可从浅层、深层两方面分析。由第①段“初冬,清晨跑步,隐隐约约看到草木上有一层晶莹的薄霜”,第③段“原来地上早已结了厚厚的一层霜”,第④段“你见过玻璃霜花吗?我最难忘记在父亲货车上看到的玻璃霜花”,第⑤段“每年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都会形成厚厚的霜花”可知,“霜”指大自然的霜;由第②段“白露为霜。白露经过了凝结和沉淀,经过冷静与收敛,显得沉稳而内敛,像极了成熟稳重处世练达的人”,第③段“霜,一路见证了青春年少的时光,也印记了我青春奋斗的足迹”,第⑧段“霜,带着浓郁的愁结和诗意”“写尽虚实两层含义,写尽人生的意义,也是霜的另一重境界”,第⑨段“人迹板桥霜,是霜迹,更是人迹”可知,“霜”还指:经过生活的磨炼、沉淀,内心变得沉稳而内敛。(二)(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成树王文其①十七岁那年,我成了一棵树。②那天我放学回家,把书包一丢,扑向沙发,陷入深深的叹息。考试失利,疲惫、懦弱、厌倦的情绪与家中的寂静杂糅在一起。我烦躁地打开电视,刚下班的母亲瞥了我一眼,淡淡地说:“有看电视的功夫,你不如多做几张卷子。”③我无语。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与父母之间有了隔阂,就像基本不同频的两列波。这就是现实,种种烦琐扰人的小事像石子般砸在我身上,细碎的疼痛让人无措。④我在沉默中选择了逃离,悄悄关上家门,漫无目的地走下去,走过无数岔路,直到走进一片森林。我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发光的它,那棵小小的却挺拔昂扬的树。它对我微笑着,我向它靠近,有种莫名的安心,仿佛与它许久前就相识,而现在又重逢。在触摸到它的一瞬间,我的脚下生出了根,连接着大地,身体抽出了嫩绿的枝芽。我成了它,成了一棵树。⑤记忆碎片如雨点般落到我的叶片上,它的故事,不,现在是我的故事在倒序播放。破土之前,它一直静默着,谁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或许是人们随意丢弃的桃核,也许是有心人种下的银杏。它并不关注这些,鼓胀着身子,努力吸收所有能够吸收的养分,在无边的黑暗中等待长大。钻啊,向上啊……小小的种子长出了白白的芽,泥土似乎掩埋得太深,压得它喘不过气来。但它向往着黑暗过后明媚的阳光,于是认定了追寻的方向。那隐隐的光,成了它不言放弃的唯一动力。⑥午后的森林,一派平和安详,它在微风中颤抖着,它已是一株幼苗,也只能是一株幼苗。它还太过柔弱,身边有太多的诱惑,有看上去很美实则饱含苦痛的危险。周围大树林立,这株树苗显得是那么渺小,食草动物来来去去,它随时都有被吞食的可能。最初的渴望融入这片森林的激情,一旦在现实触底,那种失望会无法释怀的吧?它苦笑。⑦一只红羽鸟停在我的枝头开始歌唱。见红羽鸟如此快乐,我忍不住问:“这片森林符合你的期许吗?”⑧红羽鸟笑了,说:“为什么要求森林符合我的期许?森林不是为你而存在,不是森林需要你,而是你需要森林。你们这些年轻的树啊,似乎总是将自己置于对世界失望的状态,这其实是一种懦弱,一种逃避。”⑨我瞪大双眼,迷惑不解。⑩“你们在害怕未来。”红羽鸟继续说,“并不是只有沐浴朝阳才会拥有希望。未来不管是好是坏,坚持下去,即使畏惧着又渴望着,这就是成长。”从红羽鸟的口中,我知道自己已经从一棵幼苗长成了一棵树,虽然是年轻的树,但树这个词,真好。我努力地挺直着身躯,做一棵秀美挺拔的树。⑪几天后,我听到了父母的呼唤,他们和警察一起来找我。我凝视着他们,他们看不到我;我对树微笑,树微笑着看我。我的双脚突然可以移动了,我向那一声声呼唤飞奔而去,离开前不忘与它——那棵年轻的树挥手告别。⑫回家后,我开始学着平心静气地面对各种烦扰,终究,是会雨过天晴的。⑬之后,我还会经常去那片森林,只是,我再没有遇见那棵年轻的树,也许它已经长大了,强壮的枝干不断向上、向上,攀住蓝天,浮云成了它的装饰物,它的叶芽应是翠绿色的,那是春天里最耀眼的绿。⑭后来,我对母亲提起:“妈,其实我早就成树啦。”⑮母亲笑得灿烂:“成熟啊,是好像成熟多了。”17.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变成一棵树是“我”理想的生活状态。B.红羽鸟是“我”成长路上的指点迷津者。C.“森林”在文中象征“我”成长路上遇到的危险。D.文章的结尾两段采用了语意双关的手法,表明母女彼此理解了对方。18.“它还太过柔弱,身边有太多的诱惑,有看上去很美实则饱含苦痛的危险。”联系现实,试举一例说说成长路上有哪些“看上去很美实则饱含苦痛的危险”。19.读完了全文,你认为“成熟”应该是什么呢?20.用变成一棵树及其见闻来描绘自己的成熟历程,这种写法有何独到之处?【答案】17.B18.示例:网吧的诱惑19.示例:成熟是一种历经挫折后的心理成长,成熟是一种他人启发后的豁然开朗,成熟是心平气和地面对各种烦恼。20.这是一种小说加上童话的写法,作者是想象加上变形、拟人的手法把自己变成了一棵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更能让人体会到成熟的真谛,给人以启发。【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信息。A.根据第⑫段中的“回家后,我开始学着平心静气地面对各种烦扰,终究,是会雨过天晴的”可知,我理想的生活状态是平心静气地面对各种烦扰;C.根据第⑧段中的“你们这些年轻的树啊,似乎总是将自己置于对世界失望的状态,这其实是一种懦弱,一种逃避”可知,“森林”在文中象征我生活的这个世界;D.根据末段中的“成熟啊,是好像成熟多了”可知,文章的结尾两段采用了语意双关的手法,表明我变得成熟,而且也得到母亲的肯定;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符合题目的要求,言之成理即可。示例:不健康短视频的诱惑。【19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主旨。根据第⑫段中的“回家后,我开始学着平心静气地面对各种烦扰,终究,是会雨过天晴的”,结合我考试失利的背景可知,成熟是一种历经挫折后的心理成长,成熟是心平气和地面对各种烦恼。根据第⑩段中“从红羽鸟的口中,我知道自己已经从一棵幼苗长成了一棵树,虽然是年轻的树,但树这个词,真好。我努力地挺直着身躯,做一棵秀美挺拔的树”可知,成熟是一种他人启发后的豁然开朗。【20题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方法。读文可知,本文有主要人物“我”,有典型情境“考试失利”,有完整情节“变成了一棵树,获得了成长”,所以这是小说。文中我变成一棵树的情节,是作者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所以本文运用小说加童话的写法。想象自己变形成了一棵树,记叙自己变成一棵树后的经历,通过红羽鸟的指点明白了成熟的真谛,不仅生动形象,富有趣味,而且给读者以启发和思考。四、名著阅读(共8分)阳新中学七年级开展“《西游记》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参与其中,请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2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中唐僧收服三个徒儿和白龙马的先后顺序是:五行山收孙悟空,高老庄收猪八戒,鹰愁涧收白龙马,流沙河收沙僧。B.《西游记》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磨难、取得真经的故事,其中“义激美猴王”这一情节,表现了猪八戒忠勇善良、不失聪明机智的特点。C.孙悟空曾两次被玉帝招到天上,一为“弼马温”,一为“齐天大圣”,两次招安的神仙都是二郎神。D.我国清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22.从故事结构上来说,《西游记》中的八十一难可分为设难者、施难者、受难者、解难者几个不同的主体,以下选项有误的一项是()情节设难者施难者受难者解救者A平顶山逢魔太上老君金角、银角大王唐僧、八戒、沙僧孙悟空B身落天河观音菩萨金鱼精唐僧观音菩萨C小雷音遇难弥勒佛黄眉大王唐僧、八戒、沙僧弥勒佛D难辨猕猴玉皇大帝六耳猕猴孙悟空如来佛祖23.有人说,在取经队伍中,沙僧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你认同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答案】21.B22.D23.不认同。沙僧在取经途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他调节师徒兄弟之间的矛盾,陪伴、保护师傅,同样为取经立下汗马功劳。【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A.先后顺序是:五行山收孙悟空,鹰愁涧收白龙马,高老庄收猪八戒,流沙河收沙僧;C.两次招安的神仙都是太白金星;D.“清代”有误,应为:明代;故选B。【22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D.“六耳猕猴”是天地生养的四大灵猴之一,这一难并无设难者。故选D。【23题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结合相关情节分析即可。示例:沙僧在取经途中是一个不可或缺人物。沙僧虽然本领不是特别高强,但是他为人老实。任劳任怨,谨守本分,是好徒弟的表率。取经途中,照顾唐僧生活起居这些琐碎而平凡的事,他处理得井井有条;两位师兄去降妖,他默默担负起保护师父的重任;妖怪来袭,他明知自己本领不高也挺身而上。取经路上,他始终尽职尽责,不计个人得失。没有非分之想,不像悟空那样张扬,也不像八戒那祥贪心。这种踏实、可靠也是取经伟业成功的重要保障。五、作文(共50分)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在12月16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23年度“十大新词语”中“显眼包”颇受大家喜爱。“显眼”指明显而容易被看到,因而引人注目;“包”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指具有某种特点的人。“显眼包”即外在形象或性格特征引人注目的人。原本,“显眼包”多少带有一点“嫌弃”的意味。但如今,“显眼包”的褒扬意味明显,“嫌弃”的意味已经逐渐消解。称某人为“显眼包”,不仅在于其表面“爱出风头”,更在于其内在的活力外溢,既可爱有趣,又能够营造欢乐气氛。当下的“显眼包”因“与众不同”而大受欢迎,这是人们对个性化、多元化表达的认同。而且,“显眼包”除了指人,还可以指那些在同类中脱颖而出的事物。网友常说“每个物种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显眼包”。比如博物馆里形态生动、富有喜感的馆藏文物,也被称为“显眼包”。相信在你身边认识的人当中,也有“显眼包”。请以“那个显眼包”为题,写一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混凝土预制桩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排水防涝设施功能提升项目实施范围与内容
- 供热管网及供热设施提升改造技术路线与工艺选择
- 中国月见草油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零碳数据算力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抗裂砂浆合同范本
-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基础)知识讲解
- 牛肝菌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年床式振动干燥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河南医药制造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
- 主题班会:预防流行性感冒课件
- 英文报价单模板
- 无线电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 管道吹扫、试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完整版课件
- 感动中国人物-于敏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复习题集及解析共20篇
- 融资租赁租金计算表
- 数据结构英文教学课件:Chapter 5 Recursion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概论》新版
- 降低钻孔灌注桩混凝土充盈系数Q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