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含解析人民版_第1页
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含解析人民版_第2页
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含解析人民版_第3页
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含解析人民版_第4页
2025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含解析人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专题限时集训(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民主革命(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咸丰年间,清廷默许统兵大员和各省疆臣便宜行事,地方督抚不但获得了原先中心全部的筹饷权、募兵权,即连设立藩司之外财政机构的事实也得到清廷默许。这一变更反映出当时()A.外来侵略威逼清廷统治B.清政府君主专制面临危机C.内外危机影响权力结构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C[咸丰年间,清廷默许统兵大员和各省疆臣便宜行事,是因为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等农夫阶级的抗拒,外有其次次鸦片斗争以来增多的西方侵略势力,内忧外患推动了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动,故选C项;外来侵略威逼不是清政府默许地方督抚获得各种权力的主要缘由,解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的中心集权受到减弱,与君主专制无关,解除B项;材料未反映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解除D项。]2.(2024·乌鲁木齐一模)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不久,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就租赋问题向天王洪秀全上奏章,提出了“照旧交粮纳税”的方案,得到洪秀全的批准。这说明()A.太平天国政权性质发生了变更B.太平天国面临统治危机C.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D.《天朝田亩制度》未能实施D[由材料“提出了‘照旧交粮纳税’的方案,得到洪秀全的批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依旧沿用封建土地制度基础上的赋税制度,并未实现《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大同社会的设想,故选D项;太平天国是农夫阶级建立的封建政权,性质并未变更,解除A项;1856年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统治面临危机,解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土地制度,与中国传统小农经济无干脆关系,解除C项。]3.(2024·怀化模拟)1894年7月,日本攻击中国租借的英国高升号运兵船。依据国际法,8月3日英国认定日本应对英国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负责,12日英国仍重申这一立场,20A.英日冲突因斗争爆发而消退B.中国在中日的舆论战中失利C.事务责任的裁定受利益主导D.中国战败导致英国看法转变C[英国由要求日本负责到要求中国赔偿高升号运兵船,期间英国与日本讨价还价,日本对英国让步,双方签订了《英日通商航海条约》,可见英国声明的变更基于英国的利益,故选C项;在中日甲午斗争中,英国为提防俄国而拉拢日本,但英日冲突不行能消退,解除A项;题干未提及中日双方舆论战,解除B项;甲午斗争中国失败的标记是1895年1月的威海卫战役,解除D项。]4.(2024·泉州质检)1905年,直隶总督袁世凯、两江总督周馥、湖广总督张之洞等联名上奏,恳求实行立宪政治并派亲贵大臣分赴各国考察政治。当时媒体指出,“昔者维新二字为中国士大夫之口头禅,今者立宪二字又为中国士大夫之口头禅”。这表明()A.清政府政治变革势在必行B.清政府中心集权面临危机C.维新思潮演化为政治运动D.立宪运动的社会基础广泛A[1905年,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政治变革势在必行,因此官员“恳求实行立宪政治”,提出政治改革,故选A项;材料说明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但未反映对地方限制的减弱,解除B项;C项是1895年公车上书的意义,解除;材料“立宪二字又为中国士大夫之口头禅”说明只有士大夫响应,解除D项。]5.下表反映了()1871-1889年回国留学人员任职一览表职业人数职业人数国务总理1税务司1外交官员16冶矿技师9海军军官16经营商业8政界3医生7铁路官员14律师1电报局官员16报界2海关官员2老师3A.近代教化解决了人才匮乏问题B.政府教化体制发生了巨大变更C.留学教化内容具有很强时代性D.清政府建立了近代选官制度C[通过题干中表格内容可知,在1871—1889年,回国留学人员中从事外交、海军、铁路、电报、冶矿、经商的人员比较多,再结合19世纪中后期,兴起的洋务运动等内容可知,该时期留学教化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故选C项。]6.(2024·张家口质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排列了人民应当享有的各种自由权利,但对政府非法侵扰人民自由未设任何救济方法。如第15条规定:“本章所载人民之权利,有认为增进公益、维持治安或特别紧急必要时,得依法律限制之。”这()A.以立法形式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B.推动了民主法制观念广泛传播C.为行政权侵扰司法独立留下了隐患D.为责任内阁制供应了法律依据C[纵观世界各国宪法,人民的各种自由权利大都由立法机关制定法律予以爱护,《临时约法》在这方面的不足便利了行政权扩张,政府可以侵扰司法机关的独立性,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临时约法》的不足之处,并未涉及其对资产阶级利益的爱护,解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临时约法》在爱护人民自由方面的缺陷,与传播民主法制观念无关,解除B项;D项符合《临时约法》的意义,但材料并未涉及责任内阁制,解除D项。]7.(2024·蚌埠二模)右图为胡烈在1933年10月所创作的漫画《选举运动》(被扫帚扫出的人身上标有“官僚”“贪污”字样)。该漫画反映出当时()A.土地革命取得显著成效B.国民党残余势力强大C.苏区政权建设重视民意D.急须要建立统一战线C[漫画中“苏维埃政府”领导的工农群众在选举运动中革除“官僚”作风,打击“贪污”行为,反映出苏区的政权建设符合人民的意志,故选C项;土地革命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夫阶级歼灭封建土地全部制的革命,解除A项;在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驾驭全国政权,解除B项;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主要冲突是阶级冲突,两党统一战线不行能建立,解除D项。]8.(2024·洛阳一模)抗战时期,敌后依据地依据普遍、干脆、同等、无记名的原则进行选举。选出的议员中,既有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也有不少开明的地主、士绅和国民党员。这些做法()A.开创了政治协商民主的新形式B.适应了全民族抗战的须要C.缓和了依据地严峻的经济形势D.动摇了依据地的政治基础B[材料中民主选举中各阶级广泛参加,这有利于动员各个阶层共同抗日,故选B项;开创政治协商民主新形式的是抗战成功后的重庆谈判,解除A项;材料中措施不涉及经济问题,解除C项;材料中措施有利于巩固依据地的政治基础,解除D项。]9.1938年3月底,《申报》转载了一篇译文:自中日斗争起先以来,未有如此次之战绩显著者。日军部队于是役之败,噤若寒蝉,在上海施行暴力压低中国金融,设法削减中国出口货品。日军此举目的是()A.应对台儿庄战役对其不利影响B.弥补百团大战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C.以金融斗争取代干脆军事折服D.推动中日斗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A[“自中日斗争起先以来,未有如此次之战绩显著者”指台儿庄战役,这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一次成功,故选A项;百团大战是在1940年发动的,解除B项;在“上海施行暴力压低中国金融,设法削减中国出口货品”目的是以战养战,干脆的军事占据还在接着,解除C项;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标记是武汉和广州的失守,解除D项。]10.中国共产党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些主见有利于()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化 B.创立苏维埃革命依据地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斗争最终成功C[面对日本侵华的威逼,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与材料中中国共产党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相符,故选C项;国民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而材料中“苏维埃政府”“红军”是国民革命失败后出现的,解除A项;材料中“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不是创立而是变更,解除B项;抗日斗争结束后,才进入解放斗争时期,解除D项。]11.(2024·惠州模拟)1946年7月,面对粮食奇缺,粮价暴涨,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市委派人到邻近地区筹集粮源,限制和调剂粮食市场,形成了以公营粮店为中心的限价售粮网。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A.开展对资本主义的改造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探究城市经济治理方式 D.主动推动工作重心转移C[依据材料“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市委派人到邻近地区筹集粮源,限制和调剂粮食市场,形成了以公营粮店为中心的限价售粮网”可知,中国共产党哈尔滨市委通过筹集粮源、建立公营粮店等措施,限制和调剂粮食市场,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城市经济治理方式的探究,故选C项;依据题干时间“1946年”可知,此时正处于解放斗争时期,对资本主义的改造起先于1953年,解除A项;依据题干时间“1946年”可知,此时正处于解放斗争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改革开放后,解除B项;依据题干时间“1946年”可知,此时正处于解放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始终在农村,解除D项。]12.(2024·吉林四模)1947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指出:“孤立蒋介石的问题,过去在长时间内没有得到解决。土地革命斗争时期,我们比较孤立。进入抗战时期,蒋介石渐渐失掉人心……直到抗战成功以后这一两年来,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二十年来没有解决的力气对比的优势问题,今日解决了。”材料说明()A.国共之间存在的力气对比问题得到根本解决B.土地革命时期被孤立的根源就是政策上亲苏C.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抗战的主力并取得最终的成功D.中国共产党走向逐步成功得益于政策的适时调整D[材料“土地革命斗争时期,我们比较孤立。进入抗战时期,蒋介石渐渐失掉人心……直到抗战成功以后这一两年来,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反映了国共两党力气对比发生变更,中国共产党赢得人心,中国共产党开拓农村依据地、坚持团结抗日和追求和平建国政策都有利于赢得民心,这说明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成功得益于政策的适时调整,故选D项;国共之间力气对比问题得到根本解决是在三大战役结束之后,解除A项;土地革命时期被孤立的根源是“左”倾错误,解除B项;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但并不始终是主力,解除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前制定了看似冲突,但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外交策略:联美制日,与日亲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始终秉承着北洋政府的意志,面对列强,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巴黎和会上北洋政府本可取得众多外交成就,但为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被迫放弃签约。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是值得确定的,和会期间不仅没有卖国行为,反而为“外争国权”付出了巨大努力。以巴黎和会为起点,中国政府还取得了另外一些外交成果:废除战败国旧约,重订同等新约,1921年5月签订的《中德协约》是第一个明文规定无最惠国待遇、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各款的同等新约,中国得到斗争赔款,收回德租界;1919年北洋政府颁令,与无约国谈判时坚持同等互惠,不再赐予特权,即使谈判不成,也不愿迁就;1919年12月,北洋政府与玻利维亚订约建交,开创完全同等互惠条约之先例。1917-1924年,北洋政府与日美周旋,维护中东路区主权;驱除旧俄势力,渐次收回中东铁路主权;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也与之交涉,最终以条约的法律形式规定主权。——摘编自赵志伟等《北洋政府的外交成就》材料二长征起先后,国民党动用《中心日报》等一切宣扬机器,几乎每天登载“围剿”红军的消息。红军四渡赤水转战川黔滇边时,该报从1月到3月接连有报道,如称“黔北之匪,自被击溃后,成股逃跑者不足万人,余均小部”“匪子弹用完,患病亦多,实无战斗力气与志气”“沿途伤病饿疲倒毙之匪,遍地皆是”。在国统区,还有一大批民营报刊,也对红军长征状况有所反映。如红军强渡乌江,《国民公报》发表《朱毛残部只剩两三万人,由乌江强渡北窜》,称“朱毛残部,由瓮安乌江上游强渡,向湄潭遵义北窜,一部仍由石阡余(庆)强渡北窜,据俘获匪称,沿途伤亡颇众,逃亡尤多,现剩二三万人”。——摘编自黎余《国统区对红军长征的报道》(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北洋政府时期外交的特点,并说明当时取得确定外交成果的缘由。(12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国统区报纸对于红军长征报道的特点及缘由。(1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一“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前制定……的外交策略:联美制日,与日亲善”“中国代表团据理力争”“为‘外争国权’付出了巨大努力”“不再赐予特权,即使谈判不成,也不愿迁就……开创完全同等互惠条约之先例”等信息概括即可;其次小问“缘由”,依据材料一“北洋政府与日美周旋,维护中东路区主权;驱除旧俄势力,渐次收回中东铁路主权”等信息并结合第一小问和所学学问说明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黔北之匪”“朱毛残部……向湄潭遵义北窜”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即可;其次小问“缘由”,依据材料二“国民党动用《中心日报》等一切宣扬机器”“在国统区,还有一大批民营报刊”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即可。[答案](1)特点:妥协性与强硬性交织;政府外交与国民外交兼具;敏捷性与原则性相结合。缘由:北洋政府制定合理的外交策略;外交代表的抗争与努力;民众的抗争;利用有利的国际局势(或列强间的冲突)。(2)特点:诋毁红军长征,夸大国民党军队战绩,笼统不实。缘由:立场不同,国民党报纸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进行不实宣扬;民营报刊迫于国民党的压力,报道的倾向与国民党报纸大致相同。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全球华人在“中华民族”这一大背景、大前提下团结奋进,气壮山河的历史却堪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化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不得益于炎黄子孙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矗立潮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2016年10月21日,中共中心总书记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成功80周年大会上强调:“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许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确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矗立不倒、奋勇向前。”——摘编自吴楠《民族精神调查报告》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学问,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