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常考文言句式
文言文中包含的词语顺序及相互配置关系不同,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勺式。由于古今汉语之间有继承性,因此,文言文中
一般句式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但古今汉语之间又有发展性,古汉语中存在与现代汉语有整体不同或有局部差异的非一般句式,
即所谓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等几种类型。
知识点一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
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文言文中需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
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例如:
亚父者,范增也。(《鸿门宴》)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
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例如: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柳敬亭传》)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
这种判断句式中的"也"同样不译,翻译时也是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是"。例如: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4.前面不用"者"停顿,在谓语后面"者也”连用,表示判断,即".......者也”式。
这种判断句中的"者也"不用译,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是"即可。例如: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说齐王纳课》)
5.“者""也"都不用,即".....”式。
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是"。例如:
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6.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7.用"乃""即""则""皆""耳"体""系”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例如: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即今之像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六国论》)
⑤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⑥予本非文人画士.(《病梅馆记》)
8.用"是"做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此义出现较晚并且少见。例如:
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赤壁之战》)
知识点二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
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
1.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即"谓语+于"的形式。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
2.在动词前边用"见"字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
见犯乃死,重负国。(《苏武传》)
如果需要把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可在动词后加介词"于",构成"见+谓语+于"的形式。例如: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3.在动词前用"受"字表示被动,构成“受+谓语”的形式。
有罪受罚。(《左传・哀公六年》)
这种句式中的"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词"于",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也能引出。如果需引进主动者,就
构成了"受+谓语+于"的形式。例如: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
这种句式中的"为"和"见"不同:"见"是助词,不能带宾语,所以它总是紧挨着动词;"为"是介词,它可以紧挨着
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②既自以心为形役。[《归去来兮辞(并序)》]
5.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构成"为……所……”式.
①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并序)》]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为………所...”是古汉语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形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里。但是,在古汉语里,"为"的行
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承前省略了,变为"....为所………"的形式。例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6.用介词"被"引出主动者,构成"被+动词”的形式,这与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一样。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7.无任何标志的被动句。这种被动句中没有任何被动词,但可以根据上下文补出。
①一夫作难而七庙(被)菜。(《过秦论》)
②大臣亡罪(被)夷灭者数十家。(《苏武传》)
知识点三省略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文里这种现象更为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
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文言文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依上下文的意思或在整个语言环境中去推断。
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
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一、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极为常见。主要原因是文言文里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做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
句则啰唆,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略”“蒙后省略”"对话中省咯”等形式
1.承前省略,
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捕蛇者说》)
③沛公军霸上,(沛公)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2.蒙后省略,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3.对话中省略。
①(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庄暴见孟子》)
②樊哈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日:"(今日之事)甚急!"(《鸿门宴》)
二、省略谓语
无论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省略谓语的情况都是匕墩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
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中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
其意思的表达。
L承上文谓语而省略。
①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鸿门宴》)
②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劝学》)
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歧路亡羊》)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明白省略的是什么。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厉害)?(《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省略多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四、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做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
文言文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例如: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省略介词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柢做补语时,这个介词
常常被省略
1.省略介词"于"。
请王(于)关中。(《鸿门宴》)
②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陇西。(《张衡传》)
2.省略介词"以".
①秦王购之(以)金千斤。(《荆轲刺秦王》)
②赐之(以)彘肩。(《鸿门宴》)
3.省略介词"自".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知识点四倒装句
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排列形式与现代汉语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就突出地表现在倒装句式上。常见的倒装
句式有以下J1种:
一、谓语前置
古汉语里,谓语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是,有时为了强调谓语,也可以把它放到主语之前,这就叫谓语前置,或叫主语后
置。这种谓语前置的句式通常出现在感叹句和疑问句中。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宾语前置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里,宾语通常放在动词或介词后边,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
1.动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宾语提到动词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
(1)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
否定句即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等,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代词"莫"。如果它的
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例如: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秋水》)
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前。
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高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他还有"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它
们做宾语时,也放在谓语动词之前。例如:
①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沛公安在?(《鸿门宴》)
③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这种现象在古汉语中并不多见。例如:
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表示动作对象的单一性和强调宾语,往往用"唯………是………""唯.........之………”等格式,可将副词"唯"译成"只"
"只是"或"专一""一定"等;而助词"之""是"是宾语提前的标志,不译。如成语"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你是
问”"唯才是举"等,都是这种格式
2.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它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结合,
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叫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后,但在以下情况中,介词宾语放在
介词之前:
Q)疑问代词做宾语,一般放在介词之前。例如:
①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例如:
①余是以记之。(《石钟山记》)
②一言以蔽之。(《论语为政》)
(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的前面。例如: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一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
三、定语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定语一般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在文言文中,定语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即
定语后置
常见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格式:
1.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
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例如: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
②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3.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煞尾,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例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5.数量词艇语,有时也被后置,组成“中心词+数量词”的格式。例如:
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②尝贻余核舟二。(《核舟记》)
③我持白壁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
四、介词结构后置
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做补语。
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做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把它做了状语,因此有人称它为“状语后置",或
"介词结构后置”。例如:
①事急矣,清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
2.介词结构“以.....”有时放在谓语后做补语。例如:
①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②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
五、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又称“固定词组"或"固定结构",指在句子中用法和格式比较固定的词组。
L"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例如: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例如:
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广。例如:
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例如: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例如:
①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麓相如列传》)
②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失街亭》)
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7.“奈....何",译为"把......怎么办“。例如:
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
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例如: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9.“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例如: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②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
TO.”不亦.....乎",译为"不是.....吗‘.例如:
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②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1L“何.....焉为",译为"有什么.....呢"。例如:
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12.“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3.“庸...乎”,译为“难道.....吗”。例如: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14."其...乎”,译为“难道.....吗”。例如:
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少年中国说》)
15.“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宾E.........吧”。例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I
16"无乃....乎”,译为"恐怕.....吧"。句末的“乎”可用"与""欤""耶"等替换。例如: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
17."之谓""....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
吧”。例如:
①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②"直道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英语Travel课件
- 《实验室空调系统》课件
- 《档案价值鉴定》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集合大全人事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集粹选集人力资源管理篇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汇编大全人事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汇编【人员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合集员工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范文大合集职工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汇编职员管理十篇
- 小学五年级体育全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单片集成MEMS技术中英文翻译、外文文献翻译、外文翻译
- 水晶能量疗愈指南百度百科
- 客户退款申请表
- 汽车概论论文-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 《辅酶q10》教学讲解课件
- SMT工程师工作简历
-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 心血管内科医生成长手册
- 国家开放大学一网一平台电大《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考任务1-4网考题库及答案
- 小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