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名校七年级单元测试仿真卷地理卷(三)(全解全析)_第1页
2022年全国名校七年级单元测试仿真卷地理卷(三)(全解全析)_第2页
2022年全国名校七年级单元测试仿真卷地理卷(三)(全解全析)_第3页
2022年全国名校七年级单元测试仿真卷地理卷(三)(全解全析)_第4页
2022年全国名校七年级单元测试仿真卷地理卷(三)(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全国名校七年级单元测试仿真卷·地理卷(三)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基础过关全解全析【答案速查】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DCBCDBBCBC11121314151617181920ADACAADBDA2122232425DADDC【全解全析】1.读图可知,世界表面有陆地和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不是全部在北半球;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赤道穿过的大陆有南美大陆、非洲大陆,没有亚欧大陆。故ABC不正确;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小于海洋面积,故D正确,根据题意选D。2.读图可知,图中①是欧洲,②是亚洲,③是南美洲,④是非洲。南美洲和北美洲隔巴拿马运河相邻。故根据题意选C。3.读图可知,图中①是欧洲,②是亚洲,③是南美洲,④是非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故根据题意选B。4.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是”天圆地方“说,再是根据太阳与月球的形状提出的假设,直到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最后到了现代有了卫星照片能够清楚地认识地球的球体形状,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BD错误、C正确。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不能证明大陆在不断漂移,A错误。故选C。5.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只有D图正确的反映出这个比例,D正确,ABC错误,故选D。6.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ACD错误。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B正确。故选B。7.根据所学可知,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B正确。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ACD错误。故选B。8.读图可知,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欧洲和北美洲,C正确。大洋洲和亚洲都是地跨南北半球的大洲,ABD错误。故选C。9.读图可知,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①正确,②错误;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③错误,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B。10.读图可知,被赤道穿过大洲有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共4个,其中南美洲、非洲大陆被赤道穿过,而亚洲、大洋洲的岛屿被赤道穿过。结合题意,故选C项。1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北半球,南极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结合题意,故选A项。1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欧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北美洲分界线是白令海峡,其中位于亚洲与欧洲分界线上的地理事物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故选D项。13.根据材料可知,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了一片距今2500万年的棕榈(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叶化石,由于该经济作物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所以青藏高原很久以前可能是温暖湿润,且海拔较低。故选A项。1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高原是由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该理论属于板块构造学说。故选C项。15.海拔是指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珠穆朗玛峰最新雪面高程8848.86是指珠穆朗玛峰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故A正确;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相对于另一点的垂直距离,而珠穆朗玛峰最新雪面高程是指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故B错误;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不断碰撞挤压,所以高度会逐渐上升,故C错误;根据材料8848.86为雪面高程,即为雪面距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包含了积雪厚度,故D错误。故选A。16.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不断碰撞挤压形成,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7.喜马拉雅山上岩石含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原来是海洋,而现在是陆地,说明喜马拉雅山经历过海陆变迁,故A错误;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而现在是海洋,说明经历过海陆变迁,故B错误;潮安梅林湖周边的古海蚀地貌,说明该地原来是海洋,而现在成为陆地,所以该地经历过海陆变迁,故C错误;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说明地球在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不能说明经历过海陆变迁,故D正确。故选D。18.由图可知,图中轮廓可以判断,图中甲是南美洲,乙是大西洋,丙是非洲,故B正确。故排除ACD,故选B。19.由图可知,图中甲南美洲和非洲大陆轮廓相吻合,是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依据之一,故A正确;大陆漂移学说认为甲南美洲和丙非洲大陆原本是连接在一起的,故B正确;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乙大西洋是不断扩大的,故C正确;乙大西洋不断扩大,主要是大西洋东南部属于非洲板块,西北部属于美洲板块,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被海沟分割后,至今仍在不断扩大,从而使大西洋的面积不断扩大,故D错误。故D符合题意,故选D。20.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A正确,BCD错误,故选A。21.读图可得,①是南美洲,②是非洲。海牛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中,鸵鸟生活在陆地上,且不具备飞翔的能力,因此它们都没有远涉大洋的能力。这两种动物会分布在大西洋的两岸说明非洲大陆和南美大陆曾经是连接在一起的。后来受地壳运动的影响,最终分割而开,D正确,ABC错误。故选D。22.纬度0°~23.5°为热带,23.5°~66.5°为温带,66.5°~90°为寒带。根据材料分析,图中阴影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A正确,BCD错误,故选A。23.从图可知,汤加位于太平洋南部,属大洋洲岛屿国家,D正确,排除ABC;故选D。24.读图可知,汤加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D正确,排除ABC;故选D。25.由材料可知,汤加国土面积小,受灾覆盖面广,引发巨大海啸和雾霾天气、产生大量火山灰喷发、造成财产损失,ABD正确,不合题意;与国土面积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本小题满分10分)(1)南美

大西(2)⑥

⑤(3)苏伊士运河(4)南极

太平

大西(5)A【解析】本题以东西两半球的世界海陆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大洲分界线、各大洲的位置特点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1)读图可知,②是世界人种大熔炉——南美洲;B是呈S型的大西洋。(2)我国位于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是图中的数字⑥,读图可知,⑤非洲,完全位于东半球。(3)根据所学知识,⑤非洲和⑥亚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该运河还间接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4)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该大洲周围的海洋分别是C印度洋、A太平洋和B大西洋。(5)读图可知,⑦大洋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洋,A正确;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是③南极洲,B错误;④欧洲和⑥亚洲在同一个大陆上,C错误;被赤道横穿的大洲有南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D错误,故选A。27.(本小题满分10分)(1)④南极洲(2)巴拿马(3)半岛(4)B

B路线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易于登陆(5)西【解析】本大题以海陆分布与等高线地形图图为材料,涉及七大洲及洲界线,等高线地形图及半球的划分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1)由图可知,图中④南极洲是围绕南极的大陆,位于地球南端,绝大部分位于极圈以内的大洲。(2)由图可知,图中⑦巴拿马运河是③南美洲和⑧北美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3)由图可知,半岛指陆地一部分伸入海洋,一面大陆相连,三面被水包围,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图2为半岛,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4)某国海军陆战队登陆军事演练,抢占制高点山峰位置,根据图2,如果为节省时间强行登陆,图2中B虽然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容易爬坡,A等高线稠密,坡度陡峭,不易攀登,但A路线距离短,用时少,适合节省时间强行登陆。(5)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据此判断,C点的地理坐标是(60°N,165°E),根据经纬度判断,C点位于西半球。28.(本小题满分10分)(1)海洋

陆地(2)地壳

海平面

人类(3)②

升高(4)扩大(5)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解析】本大题以我国海陆变迁相关信息和部分板块分布图为材料,共设置五道小题,涉及海陆变迁及其原因、板块运动的影响、板块的分布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1)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这里曾经是陆地。(2)材料一中提到的喜马拉雅山脉从海洋变陆地,材料二中的东部海底从陆地变海洋,是由于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而形成的;材料三中的荷兰,通过围海造田工程,人为的海洋变成了陆地,所以人类活动也可以引起海陆的变化。(3)图中①是阿尔卑斯山脉,②是喜马拉雅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往相对方向运动不断的碰撞挤压,所以喜马拉雅山脉将会升高。(4)④处的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两大板块往相反的方向运动,所以红海海域面积将会不断的扩大。(5)图中A地位于欧亚板块,B地位于印度洋板块。29.(本小题满分10分)

(1)大西

大陆漂移

(2)巴拿马

南美

(3)印度洋

(4)欧洲

北美洲

(5)B【解析】(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从B表示的大西洋的两岸轮廓相似从而得到启示,提出了大陆飘移学说。(2)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B表示的大西洋,也是北美洲和C表示的南美洲分界线。(3)从两幅图的比较可以得出,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4)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个大洲包围。(5)由图可以看出,地中海处在两大板块交界处,红海属于板块的张裂区,阿拉伯半岛处在三大板块的交界处,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故选B。30.(本小题满分10分)

(1)大洋洲

南寒(2)喜马拉雅山脉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板块不断碰撞挤压运动形成(3)⑥

美洲(4)亚欧

地中海-喜马拉雅(5)海拔高

D(6)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这两个板块不断扩张,所以红海的面积会扩大。【解析】本题以“世界七大洲最高峰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到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及影响等知识点,考核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1)④山峰位于(137°E,4°S),其所属的大洲为大洋洲,是大洋洲最高的山峰;文森山位于南极洲,属于五带中的南寒带,是人类最晚登顶的山峰,自然环境恶劣。(2)①珠穆朗玛峰所属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该山脉形成的原因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两板块不断碰撞挤压运动形成。同理,地中海位于两板块碰撞挤压处,面积会不断缩小。(3)图中数码⑤和⑥所示的山峰同属科迪勒拉山系,两山峰都位于美洲板块,位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处。(4)日本因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板块交界处,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