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纸的发明》大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_第1页
第10课《纸的发明》大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_第2页
第10课《纸的发明》大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_第3页
第10课《纸的发明》大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_第4页
第10课《纸的发明》大单元教案-2022-2023学年三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10.《纸的创造》设计:审核:执教: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生疏“创、携”等10个生字,读准“累、切”等4个多音字,会写“术伟”等12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3.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知道人类记录方式的演化,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慧才智。学习重点:1.生疏“创、携”等10个生字,读准“累、切”等4个多音字,会写“术伟”等12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学习难点:1.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知道人类记录方式的演化,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慧才智。教学过程:(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纸的创造》叙述了没有纸之前人类用文字记录大事的不便及纸的创造过程,说明中国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进展,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宏大贡献之一。本课教学可以先借助课后练习第一题的提示,让同学默读思考,提取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厘清课文叙述脉络,了解造纸术的创造传播过程。接下来联系把字写在竹片、木片和帛上的不足,以及用麻来造纸的缺点,说清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缘由。课文中有一些词语较难理解,老师可在组织开展上述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同学适时理解“制造、贡献、粗糙、改进、传承”等词语,将词语的理解与课文内容的把握有机融合起来。通过理解这些词语,挂念同学理解造纸术这一创造的价值和意义,促使同学深人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备注(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一、教学导入1.谈话导人,揭示课题。我国是文明古国,在历史上,我国的四大创造对世界的进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你们知道是哪四大创造啊?(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今日我们就来了解四大创造之造纸术。板书课题。2.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指名复述。3.引导:为什么造纸术的创造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宏大贵献之一?让我们读一读课文,解开这个怀疑吧。二、教学过程第一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1.整体感知,理清结构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1.同学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随机正音:多音字“累、切、便、鲜”,翘舌音“创、制、洲”。2.同学“开火车”读词语,老师随机正音。其次步:互学要求1.出示词语:制造、携带、保存、制作、蔡伦、积累、朝鲜、欧洲、社会。同桌互学。2.同学默读课文,想一想,小组内说一说:人们先后用了哪几种材质来记录文字?比较一下,后一种材质与前一种材质相比,改进在哪里?提示:梳理课文内容,无需而面俱到,细节留到下面环节开放。第三步:展学要求小组沟通。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德”与“关键力量”两个角度分析):课文线索清楚,利用听记、复述句子,知道雪神和理解长句,挂念同学初步了解本课要写什么;利用课后题的流程图,引导同学能够梳理没一个自然段的意思。主问题1预设答案纸的创造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的进展过程。其次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2.学习二三自然级,了解几种记录文字方法的不足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同学默读其次,三自然段,借助表格梳理信息时间载体不足之处几千年前起先龟甲、兽骨、青铜器后来笨重再后来其次步:互学要求(1)同学沟通表格中“起先”一行。①出示句子: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②出示甲骨文图片,老师介绍:制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就是“甲骨文”。③出示青铜器的图片,呈现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④假如要把生活中变生的些事记录下来。每次都要到在龟甲和骨上,物拘束青铜器上,你有什么感受?(2)同学沟通表格中“后来”行。①指名同学回答当时记录文字的载体。(竹片和木片)②出示图片与资料,老师介绍: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木片,竹制称竹简,木制称木牍,均用毛笔蘸墨书写。③指名提问用竹片和木片记录文字的不足之处。(笨重、不便利)④指名同学联系上下文说说“学富五车”的意思和来源。(3)同学沟通表格中“再后来”一行。①指名同学回答当时记录文字的载体。(帛)②出示图片.老师介绍:帛是蚕丝制成的,重量很轻,在当时的条件下,制帛的价格昂贵,③指名提问用帛记录文字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优点:轻松;缺点:价钱太贵、不能普及)④同学沟通其次小行的“载体”。(蚕茧薄片)(4)同学沟通表格中“两千多年前”一行。提问: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用什么来造纸?缺点是什么?(载体:用麻造纸。缺点:粗糙,不便书写)第三步:展学要求1.完善表格;2.随机出示句子,全班沟通:(1)书很笨重。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番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帛比竹片、木片轻松,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在两千多年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2)老师引读上述句子,同学读“但是"或“但"后面的内容。点拨:“但是"或“但”后面的内容都写出了方法的不足之处。(3)提升。让同学抓住这些转折关系复句的后半部分内容,连贯地说说把文字记录在竹片、木片和帛上的不足,以及用麻造纸的不足之处。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德”与“关键力量”两个角度分析):本环节主要关注同学阅读文本、提取信息、重组信息的力量。在朗读过程中感受行文规律,通过抓主要冲突概括文本内容,为接下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下来了”做铺垫。第三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3.指导书写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1出示“术、伟”等12个字,引导同学按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分成两组。2老师引导:你觉得哪些字最简洁写错,哪些笔画需要留意?3.指名沟通易错字及留意点。如:“录”的下半部分不是“水”;“欧、洲”笔顺简洁出错。4.老师范写易错字。其次步:互学要求同学自主书写,同桌相互点评。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德”与“关键力量”两个角度分析):将生字按结构分类,重点指导易错字,重点突出,有针对性,挂念同学迁移运用相应的书写方法,使写字教学更高效。三、教学总结此课的难点在于同学如何在梳理清楚课文脉络后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让同学抓住这些转折关系复句的后半部分内容,连贯地说说把文字记录在竹片、木片和帛上的不足,以及用麻造纸的不足之处。课题:10.《纸的创造》设计:审核:执教: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学习第四、五自然段,能了解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额缘由,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2.能依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创造过程。3.会写“造纸术、宏大”等15个词语。学习重点:1.学习第四、五自然段,能了解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缘由,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2.会写“造纸术、宏大”等15个词语。学习难点:1.能依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创造过程。教学过程:(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纸的创造》叙述了没有纸之前人类用文字记录大事的不便及纸的创造过程,说明中国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进展,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宏大贡献之一。本课教学可以先借助课后练习第一题的提示,让同学默读思考,提取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厘清课文叙述脉络,了解造纸术的创造传播过程。接下来联系把字写在竹片、木片和帛上的不足,以及用麻来造纸的缺点,说清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缘由。课文中有一些词语较难理解,老师可在组织开展上述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同学适时理解“制造、贡献、粗糙、改进、传承”等词语,将词语的理解与课文内容的把握有机融合起来。通过理解这些词语,挂念同学理解造纸术这一创造的价值和意义,促使同学深人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备注(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一、教学导入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造纸术创造前和西汉时代造纸术的进展历程。这节课我们将走进东汉时代,看看为什么只有蔡伦的造纸术被传承下来并影响了世界。二、教学过程第一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1.学习第四自然段,了解蔡伦的造纸方法和传承缘由1.了解蔡伦的造纸方法。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1.(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老师相机评价字音读得是否正确。(2)提问:这一段一共有几句?每一句话写的是什么内容?预设:共三句话。第一句交代了谁在什么时候创造了造纸术。其次句是讲怎样造纸的。第三句是讲这种造纸术的好处。(3)指名说说这三句话之间的关系。(4)同学细读其次句,圈画关键词。剪碎或切断()()——()()2.了解整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缘由。出示句子,同学齐读: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方法传承了下来。其次步:互学要求1.同桌相互练习,依据板书提示介绍蔡伦的造纸方法。2.小组争辩:蔡伦的造纸术与用麻造纸相比,有什么改进?为什么这种造纸的方法可以传承下来?①小组派代表沟通,老师提炼:原料易得,能大量制造,价格廉价。提示:请同学认真倾听,对同学表达中不规范之处提出改进建议。②提示同学用上“由于......的句式完整回答。第三步:展学要求创设情境:以博物馆讲解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人介绍蔡伦的造纸方法,告知大家这种方法能够传承下来的缘由。提示:讲解时用上“改进、传承”两个词语。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德”与“关键力量”两个角度分析):紧扣单元语文力量要素,引导同学概括句子意思。出示三句话的大意,引导思考三句话之间的关系,从而发觉这段话是围绕一个意思写的。主问题1预设答案先总写造纸术是蔡伦改进的,然后介绍了造纸术的造纸过程和好处,围绕第一句话,层层分述。其次学程:学习任务主问题2.学习第五自然段,感受造纸术非凡的影响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1.思考问题:我国的造纸术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指名读。(2)出示世界地图,画出造纸术的流传路线,让同学直观了解造纸术对世界的影响。其次步:互学要求供应拓展资料,请同学自主阅读。(详见“教学资源”),同学说一说读后的感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