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频考点403壶穴奇观
壶穴奇观
壶穴是一种有趣的、极具观赏价值和科学意义的地质构造,以光、曲、滑、漏、
透、空为特征,是长居河滩、大得不能移进室内欣赏的、精美绝伦的天然奇石。
壶穴之间可以相互合并,形成复杂的形态。
壶穴是由水流携带乱石、砂子对原先小幅低凹之地(例如,节理与层理交界处)
岩石进行研磨、摩擦、亥!J划、撞击等过程形成的。
【拓展提升】
广东潮州的香炉山景区(左图)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景区内溪谷分布着千奇百怪的壶
穴,如青岚河岸边的壶穴群(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香炉山景区的花岗岩从形成到露出地表经历的主要内力作用是()
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B.变质作用、岩浆喷出
C.岩浆侵入、变质作用D.地壳下沉、岩浆喷出
2.塑造青岚河边壶穴群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冰川侵蚀C.海浪侵蚀D.流水侵蚀
3.河流跌水、瀑布处的壶穴较其他位置的壶穴()
①口径小②深度小③深度大④易有缺口
A.@@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1.A2.D3.C
【分析】1.花岗岩应为岩浆侵入岩层,冷却凝固形成的岩/,为侵入型岩浆岩;据图可知
花岗岩裸露地表,说明花岗岩侵入冷凝后经地壳抬升运动露出,A正确,BCD错误,故选
A„
2.结合材料,壶穴群位于青岚河边,易受流水侵蚀作用,由于落差较大,流水有较大动力,
易使流水对河边的岩石产生侵蚀作用,D正确,广东风力侵蚀作用小,没有冰川侵蚀,不近
海,没有海浪侵蚀,ABC错误;故选D。
3.河流跌水、瀑布处流水下落,产生强大冲击力,对壶穴产生较强的侵蚀作用,所形成壶
穴的口径、深度•般都较其他壶穴大,①②错误,③正确。壶穴形态在流水强烈的下切侵蚀
下易导致缺口,其形态易不完整,④正确。故选C。
壶穴是指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是急流漩涡夹带砾石磨蚀河床而成。下图
示意贵州省绥阳县阴河洞壶穴的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甲—乙一》丙一JB.乙一丙t丁一甲C.丙一甲一>丁一乙D.J―►丙一>甲一►乙
5.形成阴河洞壶穴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化崩裂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流水搬运作用D.重力塌陷作用
6.推测阴河洞壶穴地貌多形成于()
A.河源附近B.人海口处C,陡崖两侧D.瀑布前方
【答案】4.C5.B6.D
【解析】4.根据材料,壶穴是指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是急流漩涡夹带砾石
磨蚀河床而成。洪水期急流漩涡在水潭中磨蚀河床后,水流向下游方向流,会对下游方向的
河床侵蚀,丙图大水潭下游方向河床没有发生侵蚀,由甲到丁再到乙侵蚀程度加深,所以可
以推断阴河洞壶穴的形成演变过程是丙一甲t丁一乙,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5.根据材料,壶穴是指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是急流漩涡夹带砾石磨蚀河床
而成。所以形成阴河洞壶穴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B正确;风化崩裂作用,
流水搬运作用、重力塌陷作用对形成阴河洞壶穴地貌有影响,但不是最主要的外力作用,
ACD错误。所以选B。
6.根据图中信息,阴河洞壶穴地貌位于陡坎下方,河流在陡坎处形成瀑布,因此阴河洞壶
穴地貌多形成于瀑布前方,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在四川涪江大英县河段,有一处“石龙过江”的景观。宽阔平缓的河谷地带,厚度仅1
米左右砂岩为主的河床基岩上,有大量壶穴、水蚀槽、水蚀洼地等。左图为涪江“石龙过江”
景观图,右图为“石龙过江”地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7.关于“石龙过江”景观形成原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沉积作用明显②侵蚀作用明显③内力抬升明显④内力抬升不强
A.①©B.②④C.②③D.①③
8.关于该地貌演化过程,推断正确的是()
A.流水沉积作用下,河床趋于平坦
B.溯源侵蚀作用下,泥岩层会裸露
C.丰水期含沙量大,沉积作用强,石龙景观不明显
D.枯水期水位较低,侵蚀作用弱,石龙景观不明显
【答案】7.B8.B
【分析】7.读材料可知,“石龙过江”景观是宽阔平缓的河谷地带,厚度仅1米左右砂岩为
主的河床基岩上,有大量壶穴、水蚀槽、水蚀洼地等,故判断该地区侵蚀作用明显,沉积作
用不明显,①错误,②正确。读图2可知,顺着水流方向该地波状起伏,到水流下方,出现
跌水,判断整体地壳抬升作用不明显,否则河流会绕道或回流,③错误,④正确。故选B。
8.有大量壶穴、水蚀槽、水蚀洼地等,地表崎岖,故A错误。所在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地势落差大,河流溯源侵蚀,泥岩层裸露,故B正确。丰水期侵
蚀作用强,故C错误。枯水期水位低,石龙景观明显,故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B。
湖南猛洞河出露的基岩河床上,密密麻麻地都是大小不一的凹坑,有的浑圆如圆规所绘,
有的边缘残破近圆形,不仅在平面上分布,有的还互相重叠、上下多层立体分布。这些凹坑
便是壶穴,是急流漩涡夹带砾石磨蚀河床而成。完成下面小题。
9.壶穴多分布在()
A.上游B.下游C.河漫滩D.入海口
10.有利于壶穴形成和发育的主要条件有()
①裂隙发育②降水量多③地势陡峭④河道弯曲
A.①@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9.A10.A
【分析】9.根据材料,壶穴,是急流漩涡夹带砾石磨蚀河床而成,上游河段才会急流,A
正确;下游、海口、河漫滩处水流慢,不可能形成壶穴,BCD错误,所以选A。
10.根据材料,壶穴,是急流漩涡夹带砾石磨蚀河床而成。裂隙发育容易被磨蚀形成壶穴,
①正确,降水量多,河流流量大,侵蚀能力强,利于形成壶穴,②正确;地势陡峭,河流流
速快,侵蚀能力强,利于形成壶穴,③正确;河道弯曲处,凸岸水流缓慢,以流水沉积作用
主,凹岸处以侵蚀为主,导致河岸后退和加深,不易形成壶穴,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正
确,所以选A。
四川省大英县回马镇的涪江地段地处宽阔平缓的河谷,谷底出现了大片的壶穴(基岩河
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群,形成“石龙过江”的景象,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观。下
面左图为壶穴群景观,右图示意壶穴的形成过程(箭头表示水流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观看最壮观地“石龙过江''景观最好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2.下列事物的成因与形成壶穴的外力作用相似的是()
A.花岗岩形成的风化球B.河床中的鹅卵石
C.喀斯特地貌区的溶洞D.北欧西岸的峡湾
13.下列影响因素中,和壶穴的形态与规模关系最紧密的是()
①基岩性质②降水量③水流特征④河床微地貌⑤砾石来源
A.①@④B.①③⑤C.①③④D.③④⑤
【答案】ILD12.B13.C
【分析】11.由材料可知,“石龙过江”的景象指谷底出现了大片的壶穴(基岩河床上形成的
近似壶形的凹坑)。该地位于四川省,冬季为枯水季节,河床裸露面积大,“石龙过江”景观
最壮观。故D项正确。
12.读右图分析可知,该地的壶穴是急流漩涡挟带砾石磨蚀河床而成的,形成原因是流水侵
蚀。河床中的鹅卵石是流水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成因与形成壶穴的外力作用相似,
B正确:花岗岩形成的风化球是风化作用,A错误:喀斯特地貌区的溶洞是石灰岩地区地下
水长期溶蚀的结果,C错误;北欧西岸的峡湾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D错误。故选B.
13.壶穴的形成原因是流水侵蚀,水的流量越大,搬运作用越强,造成的磨蚀也就越强,壶
穴发育也就越快,规模也就越大。所以和壶穴的形态与规模关系最紧密的是基岩性质、水流
特征、河床微地貌,①③④正确;壶穴是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壶形的凹坑,与降水量、砾
石来源关系不大,②⑤错误。故c项正确。
壶穴又称瓯穴。指基岩河床上形成的近似壹形的凹坑。图1示意某地壶穴地貌景观图,
图2示意海南壶穴地貌垂直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图2
14.与海南乘坡河壶穴形成相关性最小的因素是()
A.降水量B.风力侵蚀.C.基岩性质D.水流速度
15.图1示意的壶穴最可能分布在()
A.瀑布下方B.河流缓流处C.岩性较硬处D.三角洲
【答案】14.B15.A
【分析】14.根据材料可知,壶穴是在基岩河床上形成,因此主要外力作用为流水侵蚀,与
径流量、流水速度有关,而径流量与降水量有关,故A,D项不符合题意;基岩的软硬程度
影响流水侵蚀的速度,故C项不符合题意;海南属于湿润地区,降水多,流水侵蚀作用强,
壶穴主要与流水作用有关,受风力侵蚀弱,故B项符合题意。所以选B。
15.据图可以看出,图1中的壶穴较深,受到的水流冲击力或侵蚀力大,而瀑布落差大,水
的侵蚀力强,瀑布下方可能形成图中壶穴,A项正确。河流缓流处,流速较低,侵蚀能力较
弱,不易形成壶穴,B错误;岩性较硬,抗侵蚀能力较强,不易形成壶穴,C错误:三角洲
地貌以河流堆积作用为主,不易形成壶穴,D错误。所以选A。
壶穴是指流水对较软岩层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以壶穴群为代表的流水侵蚀地貌常见
于地势陡峭的“V”形河谷内,在平坦宽阔的河段十分罕见。2019年,因上游蓄水导致水位
下降,四川省大英县涪江河床上,开始周期性出现大片的壶穴景观,宛如一幅河中的“浮雕
石版画”。图为大英县壶穴景观成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平坦宽阔河段壶穴地貌较为罕见的原因是该河段()
①河床岩性坚硬②河水流速较缓③河流径流量大④泥沙易沉积
A.①0B.①③C.②③D.②④
17.不适合去观赏壶穴景观的月份为()
A.2月B.5月C.8月D.11月
18.若该地区地壳持续抬升,壶穴景观分布区可能会()
A.向河流上游移动B.向河流下游移动C.保持现状D.彻底消失
【答案】16.D17.C18.A
【分析】16.由材料可知,壶穴是指流水对较软岩层表面侵蚀而形成的凹坑,以壶穴群为代
表的流水侵蚀地貌常见于地势陡峭的“V”形河谷内。壶穴形成的河段水流速度快,侵蚀作用
强,而平坦宽阔河段河水流速较缓,侵蚀作用弱,主要以沉积作用为主,泥沙易沉积,因此
不易形成壶穴,②④正确,D正确。平坦宽阔河段,泥沙易沉积,河床较软,①错误;河流
径流量大、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易形成壶穴,与题干不符,③错误。①③错误,A、
B、C错误。故选D。
17.由材料可知,壶穴景观分布在河床上,河流水位下降时才能观赏到壶穴景观。四川省大
英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河流水量大,水位较高,不易观赏到壶穴景观。选
项中8月为夏季,河流水量大,水位较高,C符合题意;2月为冬季、5月为春季、11月为
秋季,河流水量较小,水位较低,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8.地壳抬升,上游侵蚀加剧,上游地区较软岩层(砂岩)出露,从而使得在其上发育的壶
穴也向上游拓展。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二、综合题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壶穴是一种常见的微地貌景观。我国某河流河谷两侧出露的基岩河床上发育了大量小型
壶穴,且个别壶穴群还呈现多层立体分布的特征。研究表明,该河床岩层为粉砂质泥岩,性
软,有裂隙发育。左图示意壶穴的形成过程,右图为多层立体壶穴景观图。
(1)分析个别壶穴群呈现多层立体分布的原因。
(2)说明壶穴的形成过程,并指出壶穴的特征。
(3)据调查,在基岩为石灰岩的河床上发育的壶穴坑洞比基岩为粉砂质泥岩的更大,请对此
做出合理解释。
【答案】(1)该地区岩层为粉砂质泥岩,性软,流水易下切侵蚀;形成多层河流阶地,河床
相对高度不断下降,使得壶穴群呈多层立体分布。
(2)形成过程:河床基岩有裂隙发育,在流水的侵蚀下裂隙不断扩大;裂隙扩大形成小的凹
坑,流水在凹坑中形成涡流;在涡流的带动下,凹坑内壁不断被侵蚀磨圆,形成壶穴。特征:
口小、底平、内壁光滑等。
(3)粉砂质泥岩岩性松软,壶穴在扩大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口小内大,顶部易破碎,故多发育
成小型壶穴;石灰岩岩性较坚硬,且易被溶蚀,容易形成大型壶穴。
【分析】本题以壶穴的形成设置问题,涉及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
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综合思维等核
心素养。
(1)可从景观图中了解到“多层立体分布”的形态,结合材料可知,壶穴由河床裂隙逐渐发育
而成,该地区岩层为粉砂质泥岩,性软,流水易下切侵蚀;随地壳抬升,流水不断下切侵蚀
形成多层河流阶地,河床相对高度不断下降,并最终发育多层立体分布的壶穴群。
(2)结合材料读图分析,该河床岩层为粉砂质泥岩,性软,有裂隙发育,在流水侵蚀作用下
裂隙不断扩大,形成小的凹坑;流水在凹坑中形成涡流,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在涡流带动下对
凹坑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凹坑不断扩大,并且穴壁光滑如镜,其行似井,形成壶穴,
其形态特征表现为口小、肚大、底平、内壁光滑等。
(3)结合壶穴的形成过程分析,壶穴口小肚大,石灰岩岩性比较坚硬,不易坍塌,且易被流
水溶蚀,因此容易形成大型壶穴;粉砂质泥岩岩性松软,壶穴在扩大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口小
肚大,顶部易破碎坍塌,因此多发育形成小型壶穴,不易发育形成大型壶穴。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延安中西部黄土高原区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分布有典型的沟谷型丹霞她貌。早白
垩纪前期,该地属古盆地的一部分,为干旱的沙漠气候,形成深厚、多裂隙发育的紫红色砂
岩地层(红层)。进入新生代,古盆地被直立性较强的黄土层覆盖,加之受造山运动的影响,
成为黄土高原的一部分。下左图为延安沟谷型丹霞地貌示意图,下右图为沟谷型丹霞地貌形
成初期的“壶穴”形成示意图。
(1)据左图判断形成壶穴的两种主要地质作用。
(2)简述陕北沟谷型丹霞地貌的主要形成过程。
(3)中国南方丹霞地貌常见孤峰、石柱等景观,与陕北沟谷型丹霞地貌相比,其发育程度较
(填"高"或‘'低"),试从气候的角度说明原因。
【答案】⑴地质作用:流水侵蚀,重力班塌。
(2)(早期)古盆地受风沙堆积,形成紫红色砂岩地层(红层);(后期)砂岩地层接受黄
士堆积,被黄土层覆盖;流水侵蚀黄土,并沿红层裂隙继续向下发育;受地壳缓慢抬升影响,
侵蚀不断加剧,地貌逐渐拓宽加深。
(3)高;原因: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降水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丹霞地貌发育程度高),
多峰丛、峰林、孤峰等地貌景观;陕北气候较干旱,降水少,流水侵蚀相对较弱(丹霞地貌
发育程度较低),多沟谷式地貌景观。
【分析】本题考查地质地貌景观的形成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
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的地
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D据所学知识可知,壶穴是在河流上游经常出现的一种地理特征。由于雨水令河水流量增
加,带动上游的石块向下游流动,当石块遇上河床上的岩石凹处无法前进时,会被水流带动
而打转,经历长时间后将障碍磨穿,形成一圆形孔洞,称为壶穴。该地上部为黄土层,黄土
具有直立性强,垂直发育的特点,下覆紫红色砂岩层,上游经流水侵蚀形成黄土沟谷,汇集
水流,带动下面的砂粒磨圆出孔洞,当孔涧变大,上覆土层产生坍塌。因此地质作用有流水
侵蚀和重力坍塌。
(2)根据材料:“早白垩纪前期,该地属古盆地的一部分,为干旱的沙漠气候,形成深厚、多
裂隙发育的紫红色砂岩地层(红层)”可知,(早期)古盆地受风沙堆积,形成紫红色砂岩
地层(红层);“进入新生代,古盆地被直立性较强的黄土层覆盖”;(后期)砂岩地层接受
黄土堆积,被黄土层覆盖:流水侵蚀黄土,并沿红层裂隙继续向下发育;“受造山运动的影
响,成为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受地壳缓慢抬升影响,侵蚀不断加剧,地貌逐渐拓宽加深。
(3)中国南方丹霞地貌常见孤峰、石柱等景观,与陕北沟谷型丹霞地貌相比,其发育程度较
高: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方
雨季长,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发育的河流多,河流水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丹霞地貌
发育程度高),多峰丛、峰林、孤峰等地貌景观;陕北大陆性季风气候,北方雨季短,该地
又处于相对内陆地区,到达的水汽少,这里气候较干旱,降水少,发育的河流少,河流水量
小,流水侵蚀相对较弱(丹霞地貌发育程度较低),多沟谷式地貌景观。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壳抬升伴随着流水下切是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我国某区域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
气候,区内大面积被黄土覆盖,沿沟谷出露丹霞地貌造景岩层,形成壮观的丹霞沟谷,根据形
态可以分为天井式、地缝式、巷道式。研究发现,该区域丹霞沟谷由残留壶穴(壶穴指因河水
急流中常有涡流伴生,当河水挟带的石块遇上河床上的岩石凹处无法前进时,会被水流带动
而打转,石块钻挖河床形成的圆形孔洞)贯通而成。下图示意该区域丹霞沟谷形态及类型。
2.支沟所在旗
3.主沟所在位置
4.黄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十堰市区县普通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 第14课《回忆我的母亲》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统编版2024)
- 2025至2030年中国旁插式脉冲除尘机组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广东省河源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审定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搅拌擂溃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第二单元 第2节 三维建模和3D打印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粤教清华版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 2025年幼儿园大班标准教案《幸福的一家人》含反思
- 浙教版信息技术八上第2课《变量和赋值语句》教学设计
- 2025至2030年中国怀山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课题申报书: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的路径探究
- 麻醉护士的 工作职责
-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梳理
- 旅游健康与保健知识
- 亚朵酒店前台述职报告
- 《肝衰竭诊治指南(2024版)》解读
- 数据安全重要数据风险评估报告
- 孝悌课件教学课件
- 《期末总结》课件
-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专题培训
- 母婴护工培训完整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