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课件_第1页
第10章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课件_第2页
第10章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课件_第3页
第10章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课件_第4页
第10章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水、无机盐代谢与酸硷平衡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第一节

水与无机盐代谢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学习目标列出体液的含量、组成及分布比较细胞内外液主要电解质含量及分布特点叙述水、无机盐的主要生理功能简述水的来源与去路说出血钙的存在形式及钙磷浓度乘积的意义描述钙、磷代谢的调节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一、体液(一)体液的含量与分布体液总量(约占体重60%)细胞内液(占体重40%)血浆(占体重5%)细胞间液(占体重15%)细胞外液(占体重20%)

体液的含量随性别和年龄不同而有差异。成人男性比女性多,年龄越小含量越高,瘦者比胖多。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二)体液中电解质的含量与分布

血浆(mmol/L)细胞间液(mmol/L)细胞内液(mmol/L)

离子电荷离子电荷离子电荷

Nα+

1451451391391010

K+4.54.544158158

Mg2+0.81.60.5115.531

Ca2+2.552436

合计152.8156145.5148186.5205

CI—

10310311211211

HCO3—272725251010

HPO42—12121224

SO42—0.510.519.519

蛋白质

2.25180.2528.165

有机酸

55661616

有机磷酸

——23.370

合计138.75156144.7514879.9205

电解质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2、体液中电解质组成与特点(1)各部分体液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摩尔电荷总量相等,而呈电中性。(2)细胞内外液电解质分布差异很大,即离子分布的不均一性。(3)细胞内液电解质总量多于细胞外液,但两者渗透压相等。(4)同属于细胞外液的血浆与细胞间液大部分电解质的含量基本接近,但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远高于组织间液。这对于维持血浆与组织间液之间水的交换具有重要作用。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二、水代谢

1、促进和参与物质代谢2、调节体温

3、运输作用

4、润滑作用5、维持组织的形态与功能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二)水的动态平衡想一想,人体可通过哪些途径获得水分?人主要通过饮水、食物获取水分,另外代谢也能产生一定量的水人又通过哪些途径排出水分呢?排出水分的途径很多,如肾、皮肤、肺、大肠等都可排出水分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正常成人每日水的出入量及途经水的摄入(ml/24时)饮水1200食物水1000代谢水300水的排出(ml/24时)呼吸蒸发350皮肤蒸发500粪便排出150肾脏排出1500

总量2500

总量2500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三、无机盐代谢(一)无机盐的生理功能1、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及酸碱平衡2、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应激性[Na+]+[K+][Ca2+]+[Mg2+]+[H+]神经肌肉应激性∝3、对心肌的作用[Na+]+[Ca2+][K+]+[Mg2+]+[H+]心肌细胞的应激性∝4、维持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二)钠、氯代谢

含量与分布

体内钠含量为1g/kg体重,约50%存在于细胞外液,10%分布于细胞内液,40%存在于骨骼中。氯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血清Cl-浓度平均为103mmol/L。

吸收与排泄成人每天需NaCl4.5~9g主要来自食物,全部被消化道吸收

钠、氯主要经肾随尿排出。肾对钠的排泄特点: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三)钾的代谢含量与分布正常成人体内钾的含量约为2g/kg体重。其中98%分布于细胞内液,2%存在于细胞外液。正常成人血清K+含量为3.5~4.5mmol/L。

吸收与排泄正常成人每天钾的需要量约为2~4克。主要来自食物,食物中的钾约90%在小肠被吸收。体内的钾约有90%经肾随尿排出。肾脏对钾的排泄规律为: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注意补钾

临床上安全补钾应遵循的原则:

一尽四不宜:

尽量口服速度不宜太快浓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早日入量不宜过多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四)钙磷代谢

含量与分布

钙、磷是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盐。正常成人体内钙总量约为700~1400g,磷约为400~800g。

约有99.7%的钙和87.6%的磷以羟磷灰石[Ca10(OH)2(PO4)6]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磷的生理功能①与钙一起构成骨盐。②组成血液中缓冲体系,维持血液酸碱平衡③以磷酸根形式参与物质和能量代谢。④参与磷脂、核酸和辅酶类核苷酸的组成,在生物遗传、基因表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3、钙的吸收与排泄

需要量:正常成人钙的日需要量约为0.5~1.0g,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妊娠和哺乳期妇女需量增加,约为1.5~2.0g。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

排出途径:约80%的钙由肠道随粪便排出,

20%由肾排出。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①1.25—

二羟维生素D3:可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是影响钙吸收的主要因素。②食物成分和肠道PH:肠道PH降低,利于吸收。③年龄的影响:钙的吸收与年龄成反比,

因此,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4、磷的吸收与排泄

需要量:正常成人每日需磷量约1.0~1.5g,

吸收形式:主要以无机磷酸盐形式

吸收部位:主要在空肠,

影响因素:影响钙吸收的因素也能影响磷的吸收。排泄途径:与钙相反,每日由粪便排出的磷占总排出量的20%~40%,经肾排出的约占60%~

80%。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5、血钙与血磷血钙血液中的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浆中,即血浆中的钙,称为血钙。存在形式:结合钙和离子钙(Ca2+),约各占50%血钙

离子钙(占50%)结合钙(占50%)络合钙(占5%)蛋白结合钙(占45%)可扩散钙可扩散钙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血磷是指存在于血浆无机磷酸盐中的磷;正常成人为1.0~1.6mmol/L,儿童稍高。血钙血磷浓度乘积为:(二者浓度以mmol/L表示)

[Ca]×[P]=2.5~3.5乘积大于3.5时,促进钙磷在骨盐中沉积;

乘积小于2.5时,骨组织钙化障碍,甚至骨盐溶解,影响正常的成骨作用。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5、钙磷代谢的调节

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

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靶器官:骨、肾脏、小肠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三种激素对钙磷代谢的调节作用小肠对钙磷吸收

1.25—二羟维生素D3PTHCT↑↑↑↑↓↓↑↑

↑↑↑↓↓↑↑↓↓↓↑↑↑↑↓↓溶骨成骨尿钙尿磷

血钙血磷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第二节酸碱平衡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一体内酸、碱性物质的来源所谓酸是H+供给者,碱是接受者或OH-供给者;即在体内能解离生成H+者为酸,能接受H+者为碱。如:酸碱

HA→H++A-H2CO3→H++HCO3-HCI→H++CI-H3PO4→2H++HPO42-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一)体内酸性物质的来源

人类除从食物(主要是动物性食物)、饮料、水果及某些酸性药物中摄取一些外源性酸性物质外,体内酸性物质的主要来源是由细胞内糖类、脂类及蛋白质代谢产生的内源性酸。

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二)体内碱性物质的来源体内代谢过程中也能产生碱性物质,如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但氨经过肝代谢后合成尿素,是正常时非碱性物质的主要来源。体内的碱性物质主要来自外界食物,比如蔬菜、瓜果类食物的摄入。

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二酸碱平衡的正常调节在正常状态下,机体每日代谢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物质,尤其产酸量是很大的,例如,单每日产生的非挥发酸就多达50~100毫克当量,挥发酸CO2可达400升。这些酸性物质必须及时处理,否则血浆pH值不能保持正常。所以,机体就需靠一整套调节机构来协同调节它的酸碱平衡。主要通过四个方面来调节。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一)血液缓冲系统的调节血液中有一系列缓冲物质。根据缓冲原理,构成了四个主要的缓冲对,即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B·血浆蛋白/H·血浆蛋白,B·Hb/H·Hb。它们具有很强且很迅速的缓冲酸碱度改变的能力。每一对缓冲物质既能缓冲酸也能缓冲碱,其中以NaHCO3/H2CO3这一对最为重要,因为它的量最大。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1)对酸的缓冲反应它对酸的缓冲反应如下: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2)对碱的缓冲反应:当碱性物质进入血液后,主要由血浆中H2CO3、NaH2PO4等对其进行缓冲,使较强的碱转变为较弱的碱。如弱酸对碳酸钠的缓冲:Na2CO3+H2CO3→2NaHCO3Na2CO3+NaH2PO4→NaHCO3+Na2HPO4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血浆的pH值是用[H+]的负对数表示,与NaHCO3/H2CO3缓冲对之间的关系可从亨德森—哈塞巴方程式中看得很清楚:

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二)肺的调节 肺的调节作用维持时间较长。[H+]增高和[CO2]增高,均能剌激呼吸中枢;H+还对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起刺激作用,这都可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使CO2排出增加。从上面介绍的缓冲反应来看,每排出一个CO2分子,也就等于清除了一个H+,如:

H++HCO3-→H2CO3→H2O+CO2↑(增多)

(呼出)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三)离子转移当能改变酸碱平衡的离子如H+、HCO3-等在细胞外液中升高时,它们能进入细胞内(或进入骨内)换出与其符号相同的离子,以保持细胞外液之pH值。其过程可简单表示如下):

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四)肾脏调节肾脏调节是酸碱平衡调节的最终保障。因为只有CO2可以通过呼吸排出体外(CO2即可代表可挥发酸H2CO3,因为CO2+H2O→H2CO3),而其它如乳酸、丙酮酸、β-羟丁酸、乙酰乙酸、尿酸、草酸等均为非挥发酸,需通过肾脏把前面三项调节所造成的变动调整过来。把过多的排出,把不足的保留下来。因此肾脏调节机体酸碱平衡的功能正常与否,关系重大。它主要通过四种方法进行调节。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1.NaHCO3的重吸收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2.分泌H+酸化尿液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3.生成和分泌氨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4.K+的分泌与交换小管液中的K+绝大部分被肾小管各段重吸收入血只有极少部分从尿中排出。尿液中的K+主要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而远曲小管和集合管还具有主动重吸收Na+的作用。Na+的重吸收使管腔内成为负电位,并且钠泵的活动促使组织液血液的K+进入上皮细胞,增加了上皮细胞和小管液之间的K+浓度差,由于以上两种情形,因而促进K+被分泌到小管液内。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三酸碱平衡紊乱的临床检测指标酸碱平衡是机体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无论机体自外界摄入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还是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或碱性物质,通过血液缓冲(HCO3-/H2CO3等)、肺部呼吸和肾脏分泌和排泄、组织细胞内外离子交换等调节作用,终能使动脉血PH值维持在7.35-7.45之间,平均值为7.40。但在病理情况下,调节机制障碍引起酸、碱超负荷,导致体液酸碱平衡破坏,称酸碱平衡紊乱。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一)酸碱平衡紊乱的基本类型根据酸碱平衡紊乱的起因即原发病的不同,可将平衡紊乱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即代谢性酸或碱中毒和呼吸性酸或碱中毒四类。如果临床上同一病人出现两种或二两种以上类型酸、碱中毒时,称为混合型酸碱中毒。第10章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二)平衡紊乱的临床检测指标及其意义1.pH值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