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第14课【学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德国自19世纪90年头起先,从争取称霸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这一政策的转变加剧了()A.德美冲突 B.英德冲突C.德法冲突 D.德日冲突【答案】B【解析】当时拥有世界霸权的是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德国从争取称霸欧洲转向夺取全球霸权势必会加剧英德之间的冲突,故选B项。2.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名言是“火药是干的,剑是磨过的,目标明确,力气集中,悲观者已经被赶走,我为我武装的人民干一杯”。这体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剧烈的()A.军国主义 B.霸权主义C.极端民族主义 D.乐观主义【答案】A【解析】材料中“火药”“剑”“目标”“力气”体现了德国剧烈的军国主义色调,故A项正确。3.巴尔干地区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但是1908年的“波斯尼亚危机”和其后的两次巴尔干斗争均未引发世界大战,直到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务才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此分析较为合理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纯属偶然B.大战注定爆发于1914年C.萨拉热窝事务成为奥匈宣战的借口D.普林西普刺杀的是奥匈的皇储【答案】C【解析】无论是“波斯尼亚危机”和两次巴尔干斗争,还是萨拉热窝事务,都是大国侵略巴尔干半岛的行为,故当时机成熟时,这些行为就是大国发动斗争的借口,故C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缘由是资本主义工业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列强间的冲突和冲突加剧,斗争爆发是历史必定,故解除A项;B项表述过于肯定,故解除;D项只是对萨拉热窝事务的表象的分析,不能体现出萨拉热窝事务的根源,故解除。4.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德军总参谋长认为德国“已经输掉了斗争”。这是因为()A.德军主力部队被歼灭B.德国军事上犯了严峻战略错误C.德军由进攻转入防卫D.德国难以承受长期斗争的消耗【答案】D【解析】马恩河战役宣告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西线进入相持阶段,之后东线也进入相持阵地战,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解除;题干问的是马恩河战役的后果而不是失败的缘由,解除B项;由进攻转入防卫并不等同于失败,解除C项。5.法国贝当将军在回忆某战役时说:“德军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堑壕和掩蔽部遮天蔽日袭来,简直在歼灭一切。”这旨在说明()A.德国军事实力强大 B.斗争的残酷性C.斗争成为新技术催化剂 D.贝当为倒戈德国辩解【答案】B【解析】材料“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堑壕和掩蔽部遮天蔽日袭来,简直在歼灭一切”反映了斗争的残酷性,故B项正确。6.“签署《凡尔赛条约》,仅是巴黎和会内容的一部分。继《凡尔赛条约》之后,又签订了对其他战败国的一系列条约,包括对奥地利的《圣日耳曼条约》、对保加利亚的《纳伊条约》……”这在肯定程度上体现了国际关系的进一步民主化,其主动意义表现在()A.用集体缔约的方式来消退国际之间的争端B.用全体一样的原则构建制止斗争的机制C.用召开国际会议的方法力图解决国际间的冲突D.用集体威逼的方法遏制企图发动侵略的国家【答案】C【解析】通过召开巴黎和会和签署一系列的条约,规划了一战后的世界格局,所以其主动意义在于用召开国际会议的方法力图解决国际间的冲突,故选C项。7.“凡任何斗争或斗争之威逼,不论其干脆影响联盟任何一会员国与否,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实行适当有效之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以上内容体现的是国联盟约中的()A.委任统治 B.集体平安C.民族自决 D.全体一样【答案】B【解析】材料“不论其干脆影响联盟任何一会员国与否,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实行适当有效之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体现了国联会员国集体互保,维护集体平安,故B项正确。8.凡尔赛体系的主要主动影响是()A.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和一些权利B.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C.消退了战胜国之间的基本冲突D.一段时期内维持了欧洲的和平【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凡尔赛体系短暂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冲突,一段时期内维持了欧洲的和平,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迄1914年,美国在拉美的投资为17亿美元,德国的投资为9亿美元,直追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从1914年的82400万美元增加到1916年的321400万美元,而与同盟国的贸易则从16900万美元猛跌到116万美元。1917年1月31日,德国通知美国政府即将起先无限制的潜艇战,美国遂于2月3日宣布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3月1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公布了一份德国外交大臣发给德驻墨西哥公使的密电,电令的内容是假如美国由于潜艇战而对德作战,墨西哥就与德国结成反美联盟,作为参战的酬劳,德国答应帮助墨西哥夺回新墨西哥等三州。美国舆论大哗,引起斗争狂热。4月6日,美国正式对德宣战。为了适应反潜斗争的须要,美国起先大量建立驱除舰。美国海军的重大贡献是它的护航编队把美国部队和大量物资源源不断地平安运到法国。由于美国参战,协约国和中立国方面的商船损失渐渐削减。——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美国参与一战的背景。(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美国参与一战的影响。【答案】(1)背景:美德冲突加剧;美国同协约国的经济利益亲密;德国发动无限制潜艇战;德国企图利用墨西哥牵制美国。(2)影响:推动了美国的海军建设;增加了协约国的力气;加速了德国的失败;加快了一战的结束。【选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奥地利闻名小说家茨威格在其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描述了当时的欧洲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思索:斗争“是由战前30年的和平常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气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那种内在势力是必定要发泄出来的”。这反映当时有人相识到()A.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一战的根源B.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疯狂扩军备战C.欧洲在一战前30年,内部力气快速积聚D.科技的发展,注定了世界大战的残酷性【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是由战前30年的和平常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气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那种内在势力是必定要发泄出来的”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一战爆发的根本缘由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A项符合题意;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的表现,解除B项;C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解除;材料与科技发展导致斗争的残酷性无关,解除D项。2.“马恩河之战后,双方起先向沿海地带机动,但无任何战略意义,只是把战线延长到海边。双方统帅部分别于11月15日和17日下令转入防卫,建立筑垒阵地,从今西线机动战完全结束,转入阵地战。”该战场形势在肯定意义上可以用来说明()A.一战演化为长久战的缘由B.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目的C.阵地战是最主要作战形式D.同盟国不再推行任何机动战【答案】A【解析】“双方统帅部分别于11月15日和17日下令转入防卫,建立筑垒阵地,从今西线机动战完全结束,转入阵地战”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目的,解除B项;材料信息表明德国的速胜安排破产,转入阵地战,不能说明阵地战是最主要作战形式,解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同盟国以后是否推行机动战,解除D项。3.1917年3月,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其连任的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凄惨事务,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要想回头已经不行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情愿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明确表达了是否参战的问题B.对斗争不会袖手旁观,想要介入C.认为加入协约国一方对美国有利D.立足于世界公民的身份,追求世界和平【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情愿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可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演说中隐含着美国不会袖手旁观,想要介入斗争的意思,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均解除。4.毛元佑在《世纪初的列强混战》中写道:“敌军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的优势,放射了数百万发炮弹,敌机机群完全限制了天空,当代不行战胜的战斗大象——坦克的出现,这一切,使作为德军核心力气的步卒受到极大的振动,‘军队对长官的信任和对成功的信念发生了动摇’。”这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A.凡尔登战役 B.马恩河战役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答案】C【解析】“世纪初的列强混战”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依据材料“当代不行战胜的战斗大象——坦克的出现”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坦克在索姆河战役中首次被运用,故C项正确。5.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在此影响下,中国、巴西等一批国家相继对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演化为全球性斗争。由此可知,“全球性斗争”是()A.科技进步的负产品 B.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C.世界整体化的产物 D.国家利益至上的恶果【答案】C【解析】从材料“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在此影响下,中国、巴西等一批国家相继对德宣战”可以看出,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背景下,各国联系亲密,所以说“全球性斗争”是世界整体化的产物,故选C项。6.威廉二世的外交大臣比洛说:“当其他国家分割世界时……我们不会消极地躲在一旁。……假如英国人谈大不列颠,法国人谈新法兰西,俄国人侵占亚洲,那么我们也要求建立大德意志。”这段话表明()A.德国成为容克贵族的国家B.德国为了摆脱危机奉行对外扩张政策C.德国为了利益而要在世界上争霸D.德国为实现欧洲的和平而努力【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德国经济已超过英法,成为世界其次工业大国,变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力气对比,德国要重新瓜分世界领土,与各国争霸,故C项正确。7.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它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美、英转变看法的主要缘由是()A.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B.中国是国际联盟的参与国C.英日同盟的宣告失效D.力图遏制日本势力的扩张【答案】D【解析】据所学学问可知,由于美英在亚太地区与日本的冲突尖锐,为了遏制日本势力扩张,故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D项正确。8.《非战公约》规定:各缔约国指责用斗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斗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同时,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确定状况是否须要诉诸斗争以实行防卫”。材料意在说明《非战公约》()A.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B.能有效制止军备竞赛C.明确废弃斗争、维护和平的责任D.敬重各国的独立主权【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非战公约》使每个国家“有权确定状况是否须要诉诸斗争以实行防卫”,这意味着各国为了本国利益,可以进行“防卫”斗争,说明《非战公约》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故A项正确;《非战公约》并未限制军备竞赛,解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非战公约》不能有效地制止斗争,并非主要说明《非战公约》明确废弃斗争、维护和平的责任,解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非战公约》不能有效地制止斗争,并非敬重各国的独立主权,解除D项。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20年1月,国际联盟宣告正式成立。国际联盟以保障国际和平与促进国际合作为宗旨。国联盟约规定通过集体平安、裁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措施,以保障会员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并规定对违反者实行经济制裁。凡是在大战中对同盟国宣战的国家和新成立的国家都是国际联盟的创始成员国。行政院是国际联盟最重要的机关,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4国为其常任理事国,美国未加入。但是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国际联盟实际变成了维护战胜国利益的“战后新秩序”,反而在客观上助长了侵略。二战爆发后,国际联盟也名存实亡。1946年4月19日,国际联盟正式宣布解散。——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国际联盟成立的缘由。(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国际联盟的作用。【答案】(1)缘由:一战的教训;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维护凡尔赛体系的须要;抵制共产主义。(2)作用:反映了人类对世界和平的憧憬;用协商和仲裁解决国际争端,推动国际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工程常用合同都在这里了
- 合同协议钢材采购合同
- 智能穿戴设备维修服务合同
- 企业管理服务咨询服务合同
- 厂房买卖合同协议
- 五源河学校校园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 分期车辆质押借款合同
- 开荒保洁合同保洁合同
- 光伏发电销售合同
- 商铺分租租赁合同书
- 基于激光导航的履带自走式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 护坡施工方案施工方案
- 河南省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答案)
- 公司工资表模板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规程
- 小学计算机室安全应急预案
- 上海市市辖区(2024年-2025年小学三年级语文)统编版期中考试(下学期)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国开电大 高级财务会计 形考任务4答案
- DL∕T 1954-2018 基于暂态地电压法局部放电检测仪校准规范
- 2024年江苏常州中考一模数学试卷试题及答案详解
- 国开2024年《市场营销策划(本)》形考任务1-4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