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化学实战策略
【高考展望】
今年化学高考考试说明和去年相比几乎变化,继续保持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要求,同
时强调与实际相结合,综合考查考生化学学科思想方法及学习能力。要求考生要提高自学能
力即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尤其要提高对图像和图表的解读和观察能力,注重
知识的迁移应用。另外,要重点提升实验能力及科学探究能力,探究能力考查是一个方向。
【方法点拨】
一、调整良好心态、制定合理战术
1、调整心态
对待高考心态要平和、坚定而自信,有一种跃跃欲试、期待高考检验的良好心境。在高
考中,要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把高考当做是众多考试中的某一次,没什么大不了的;自己与
自己去比,认真对待、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考就是了;能够把自己会做的题做对、发挥出应
有的水平就是成功的考试。
2、明确目标
总体答题目标是“易题求全对,把握我全会;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
要“知己知彼,合理定位,量力而行”。高考化学“易中难”试题个数比大概为3:5:2,
其中容易题和中档题之和就占80%左右,其中的大部分题目(或小问)我们是应该会做的,
这就决定了高考主要是容易题特别是中档题的较量,或者说对绝大多数同学而言,高考主要
拼的是会做的题答得如何而不是个别难题。
“合理定位”就是要清楚自己的底码,摆正自身的位置;“量力而行”就是要把时间
主要用在会做的题上,做到“把握我全会”。
做题速度要快慢适度,把握好解题节奏,总体原则是“慢中求稳,稳中带快,准确第一,
在考试规定的时间内内把会做的题做完"。越是一看就会做的“熟题”,越要慎之又慎,提
高一次性答题的准确率,不要寄希望于最后时间的检查上,做到“易题求全对”。有些考
生只知道一味求快,往往题意未清,便匆忙动笔,结果误入歧途,即所谓欲速则不达。“慢”
是指读题要慢,要一字一句地审清题意,对关键的词语可用重笔标出,以防遗漏重要信息或
颠倒词意。只有仔仔细细地读题,才能从题中全面获取准确而有用的已知信息,从而保障判
断与选择的准确性,保障题目的顺利解答。因此,读题一定要“慢”,“慢”是得分的基础。
“快”是指做题时书写要快些,但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准确规范作答。
3、优化答题顺序:先易后难、先熟后生
先易后难,敢于放弃。答题的次序应尽量做到先易后难,这是因为一方面做容易题准确
率高,用时短,能够增强信心,使思维趋向高潮,对发挥水平极为有利;另一方面如果先做
难题,可能会浪费好多时间,即使难关被攻克,却己没有时间去得那些易得的分数,所以对
于思考三、四分钟后仍没思路的题目,要暂时跳过。总之答题时应顾全大局、扬长避短,不
紧张、不恋战、敢于放弃难题,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先熟后生,合理用时。面对熟悉的题目,自然象吃了定心丸,做起来得心应手,会使
你获得好心情,并且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留下更多的时间来思考那些不熟悉的题目。有
些题目需花很多时间却只得到很少分数,有些题目只要花很少时间却有很高的分值。所以应
先把时间用在那些较易题或分值较高题目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时间的利用率0
二、选择题的答题策略
选择题难度不大分值又高,所以如果选择题能够得到较高分,即使后面有一些失误,成
绩也不会太低,因此选择题答的好坏,至关重要。化学的选择题小巧灵活,给出信息的方法
和提出问题的形式有较多的变化,常常设陷阱让人防不胜防,容易犯低级的错误。
选择题的基本答题策略是:“求稳、求细、求活、求准”。“求稳”就是不要慌张,不
要急躁,避免忙中出错。“求细”就是要“细致”,审题要细,切勿漏看条件。“求活”就
是解题时方法要灵活,可以采用排除法、比较法、代入法、猜测法等,既可以题干出发做题,
也能从选项出发验证题干作答。“准”就是要准确。要看准题目要求,切勿答非所问,选准
正确选项。
三、主观题答题注意事项:
1、认真审题
(1)、审题过程要在关键词语部分划线或画圈,留下简单的记号,以便做每个小问时
尽量节省重复读题的时间。
(2)、审关键字:关键字往往是解题的切入口,解题的核心信息。关键字可以在题干中,
也可以在问题中,一个题干下的问题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独立的。关键字下面有时带有
着重号,更应格外重视。
常见化学题中的关键字有“过量”、“无色”、“酸(碱)性”、“短周期”等等。对于选
择题还要特别注意是要求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的”。
(3)、审突破口:常见的解题突破口有特殊结构、特殊的化学性质、特殊的物理性质(颜
色、状态、气味)、特殊反应形式、有催化剂参与的无机反应、应用数据的推断、框图推断
中重复出现的物质等等。
(4)、审有效数字的三个依据:①使用仪器的精度,如托盘天平(0.1g)、量筒(一般0.1mL)、
滴定管(0.01mL)、广泛pH试纸(整数)等。②试题所给的数据的处理,例如“称取样品4.80
g……”,根据试题所给有效数字进行合理的计算,最后要保留相应的有效数字;③题目的明
确要求,例如:“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就按照试题的要求去保留。
2、规范答题
(1)、书写、表达要规范。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错别字:
每年的高考化学评分细则中都规定了化学专用名词有错别字要扣分,但每年都有不少同
学因书写错别字、生造字、潦草字,或乱写错写化学符号、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以及卷面
乱写乱画等,而造成失分。常见的错误有绿(氯)气,熔(溶)解,退(褪)色,消(硝)化,黄(磺)
化,油酯(脂),脂(酯)化,氨(钩盐,金钢(刚)石等。
②注意书写规范:
常见的不规范有:元素符号错为Ce(氯),mg(镁),Cu(钙);分子式错为Co(CO),H3P(PH3),
H2O(H2O)O有机物结构简式价键连接不能错位,要注意碳的化合价是不是四价。
③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无误。没配平、条件错、有机方程式少写物质(如水等)会造成该
空不得分。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连接:无机反应用等号、有机反应一般用“一”,气体符号
和沉淀符号要标清,点燃、加热、高温有区别,催化剂不能简写为“催”,这些问题出现会
被扣分。
④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各物质的状态、4H的正负及单位,还要注意若反应热不是
在常温常压下测定的,要注明具体的温度和压强,其它条件可不注明(如催化剂、点燃等)。
⑤水解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可逆符号的使用及分步的情况。盐类水解方程式一般用
不能用“=”,其产物也不能标“I”或"t”;弱酸、弱碱的电离方程式一定
要用不能用“=",多元弱酸电离、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要分步写。
⑥格式、步骤规范。对于简答题,叙述要“准确全面、简练完整”;对于要求书写解题步骤
的大题,一定要注意“格式规范、步骤完整”,平时应多学习一些正规考试试卷的评分标准。
(2)、一定要根据要求答题。近几年高考中出现很多考生不按要求答题而失分的现象。要求
写元素名称而错写成元素符号,而要求写元素符号又答成元素名称或分子式;要求写物质名
称而错写成分子式;要求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而错写成分子式或名称;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而
错写成化学方程式等等。因此,答题时必须按题目要求来回答,准确使用化学用语,避免
“答非所问”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
【典型例题】
类型一、选择题
例1、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ZnSO4溶液,将K)gZnSO#7H2O溶解在90g水中
B.欲制备F(OH)3胶体,向盛有沸水的烧杯中滴加FeCb饱和溶液并长时间煮沸
C.为鉴别KC1、AICL和MgCb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D.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教材中的实验进行综合考查。A项中10gZnSO4•7H2O中所含的ZnSO4
小于10g,故其质量分数小于10%,A项错误。B项中制备Fe(OH)3胶体是向沸水中滴加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即可,长时间煮沸则会导致生成的Fe(OH)3胶体凝聚而生成沉淀析
出。C项中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的现象分别是:无明显现象;先生成白色
沉淀后溶解消失;生成白色沉淀过量也不消失,故可以达到鉴别的目的。D项锥形瓶洗净后
不必烘干,因其不影响溶质的物质的量,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总结升华】对教材中的实验原理及操作注意事项不熟悉而误选B、C、D。化学实验原理
及操作是高考的必考点,应系统复习。
举一反三:
【变式I】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在含FeCb杂质的FeCb溶液中通足量。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即可得到较纯净
的FeCb溶液
【答案】B
【解析】A项,乙醇不可以作为萃取剂,错;B项,石蕊变蓝,则肯定为碱性,正确。C项,
若原溶液中含有S0「,生成BaSCh,再加入HC1,则与溶液的NO]结合,相当于HNCh,
则可以氧化BaSCh至BaSC)4,沉淀不溶解,故错;D项,加热时,FeCb会水解,错。
【变式2](2016西城一模)下列实验操作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目的操作
A干燥C12将气体通过盛有碱石灰的干燥装置
取样,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
B检验澳乙烷中的澳元素
AgNCh溶液
测定混有NaCI的Na2cCh固体样品取mig样品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
C
中Na2cCh的质量分数加热蒸干后,称量固体质量为m2g
将25gCUSO-5HO溶于100mL蒸储
D酉已制100mL1.0mol-L-1C11SO4溶液42
水中
【答案】C
【解析】A项,碱石灰与CL反应;B项,没加稀硝酸中和NaOH,会产生沉淀氢氧化银
干扰实验;D项,应是配成100mL溶液。
例2、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下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
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无砸的是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R__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W|1|Q|3
C.原子半径:T>Q>R
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思路点拨】根据短周期元素如图所处的位置,可猜测T、Q、W为第三周期的元素。
【答案】D
【解析】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则T为ALQ为Si,W为S,R为N元素。用
具体元素可判断A,B,C三个选项都正确,D选项中含铝离子的盐溶液是显酸性,但NaA102
溶液就是显碱性的,可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是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
元素推断知识。D选项设问角度新颖独特,有点出人意料。
举一反三:
【变式1](2016东城一模)依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推断,下列不生砸的是
A.碱性:KOH>NaOHB.氧化性:C12>S
C.稳定性:HBr>HID.酸性:H3PO4>HNO3
【答案】D
例3、下列液体均处于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某物质的溶液pH<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
B.pH=4.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
C.AgCl在同浓度的CaCL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
D.pH=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思路点拨】B选项要从pH=—lgc(H+)出发推倒,C选项从溶解平衡的影响
角度(或溶度积常数不变)分析,D选项从电荷守恒角度分析。
【答案】B
【解析】某些强酸的酸式盐pH<7,如NaHSCU,故A错;pH=4.5,c(H+)=10-4-5mol-L-1,
pH=6.5,其c(H+)=10-65mol-L1,故B正确;同浓度的CaCb溶液的c(C1)是NaCl的两倍,
它们对AgCl沉淀溶解平衡的抑制程度不同,故C错;混合溶液显酸性,则c(H+)>c(OH),
根据电荷守恒,c(CH3coO)>c(Na+),故D错。
【总结升华】综合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的有关知识,包括盐类的水解、溶液的pH与c(H+)
的关系、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举一反三:
【变式1】25℃时,向10mL0.01mol/LKOH溶液中滴加0.01mol/L苯酚溶液,混合溶液中
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7时,C(C6H5O)>C(K)>C(H)>C(OH-)
++-
B.pH<7时,C(K)>C(C6H3O)>C(H)>C(OH)
+
C.V[C6H50H(aq)]=10mL时,c(K)=c(C6H5O)>c(OH-)=c(H*)
D.V[C6H50H(aq)]=20mL时,c(C6H5(y)+c(C6H5(DH)=2C(K+)
【答案】D
【解析】A、B项均不符合电荷守恒,A、B错;苯酚钾溶液中存在苯酚根离子的水解,故
有c(K+)>c(C6H5。一),C错;D项是物料守恒,正确;选D。
【变式2】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c(Na+>c(Cr)+c(C10)+c(OH)
+2
B.pH=8.3的NaHCCh溶液:c(Na)>c(HCO,V)>c(CO3)>c(H2CO3)
C.pH=ll的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Cl)=C(NH4+)>C(OH)=C(H+)
-|
D.0.2molLCH3COOH溶液与O.l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
2c(H)-2c(OH>C(CH3COO)-C(CH3COOH)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A项不符合电荷守恒,错;pH=8.3的NaHCO3
的溶液中,则HC03一的水解大于电离,故CCV一的浓度小于H2co3,B错;pH=ll的氨水与
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氨水过量,溶液显碱性,C项错误;根据物料守恒,D项正确。
例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含锂的二氧化钻(LiCoCh),充电时LiCoCh中Li被氧化,Li卡
迁移并以原子形式嵌入电池负极材料碳(C6)中,以LiC6表示。电池反应为:
充电
LiC06+C6^TCoO2+LiC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电池的负极反应为LiC6-e==Li+C6
+-
B.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为CoO2+Li+e==LiCoCh
C.竣酸、醇等含活泼氢的有机物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
D.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低
【思路点拨】充电属电解过程,放电属原电池工作过程.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电化学原理的考查。充电时是电解池,电解池的电极叫阴、阳极,且反应
物为LiCoO?,故A项错误。放电时为原电池,正极上是Li+得到电子,变为LiCoCh,正极
反应为:CoO2+Li+e=LiCoO2,负极反应为:LiC6-e=Li++C6,B项正确。C项中醇、酸均可
以与锂反应,不合要求,应选用能导电且不与锂反应的物质作电解质。由于锂的摩尔电子质
量小,故比能量较高。
【总结升华】电化学原理是高考的必考点,对其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我们应掌握。热点为原电
池的电极反应式,有关原电池、电解池的计算。
举一反三:
【例6】
【变式1]某新型电池,以NaBHMB的化合价为+3价)和出。2作原料,该电池可用作深水
勘探等无空气环境电源,其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BH4-+80H-—8e-=B02-+6H2O
+
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H2O2+2e+2H=2H2O
C.每消耗3mOIH2O2,转移3moi
D.电池工作时Na+从b极区移向a极区
【答案】A
【变式2】以珞酸钾为原料,电化学法制备重铭酸钾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阴极室,发生的电极反应为:14
惰性电极
2H2。+2屋=2OH-+H2T
B.在阳极室,通电后溶液逐渐由黄色变为
稀KOH溶液,
橙色,I1.K2GO4溶液
阳离子交换膜
是因为阳极区H+浓度增大,
1
使平衡2CrO:+2H一=Cr2O^+H20向右移动
C.该制备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K2CrO4+4H2O叁些2K2Cr2O7+4K0H+2H2T+202?
D.测定阳极液中K和Cr的含量,若K与Cr的物质的量之比(nK/nCr)为d,
则此时铝酸钾的转化率为1--
2
【答案】C
例5、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S02与l.lOOmolO2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到600℃
发生反应:2so2+O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sCh;AH<Oo当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0.315mol
时反应达到平衡,在相同的温度下测得气体压强为反应前的82.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当S03的生成速率与S02的消耗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B.降低温度,正反应速率减小程度比逆反应速率减小程度大
C.将平衡混合气体通入过量BaCb溶液中,得到沉淀的质量为161.980g
D.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是90%
【思路点拨】气体物质的量的减少量等于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在相同的温度下测得气体压
强为反应前的反应前的82.5%,即气体总物质的量为反应前的82.5%。
【答案】D
【解析】S03的生成速率和SO2的消耗速率都是正反应速率,两者始终相等,不能说明已达
平衡,A错;由于正反应是放热的,所以降温时平衡右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即
正反应速率较小程度小于逆反应速率,B错;根据化学方程式知:生成的SCh的物质的量是
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量的2倍,即0.63mol,S02不与BaCb反应,则生成硫酸钢为0.63mol,
得到146.79g,C错;根据平衡前后的压强比反应前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0.315mol,即减
小1-82.5%=17.5%,所以反应前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315mol+17.5%=1.8mol,O2为1.1mol,
则502为0.70101,消耗的SCh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的SCh的物质的量,即0.63mol,转化
率为0.63mol/0.7moi=90%,D正确。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及计算。
类型二、无机综合题
例6、X、Y、Z、L、M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础
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L的元素符号为;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五种元
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2)Z、X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1: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电子式为,B
的结构式为。
⑶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L同一主族,Se原子比L原子多两个电子层,
则Se的原子序数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该族2~5
周期元素单质分别与H2反应生成1mol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1mol硒化氢
反应热的是(填字母代号)。
a.+99.7mol-L^1b.+29.7mol-L-1c.-20.6mol-L_1d.-241.8kJ-moP1
(4)用M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NaHC.Ch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难溶物R,R
受热分解生成化合物Q。写出阳极生成R的电极反应式:;由R生成Q的
化学方程式:o
【思路点拨】要注意关键字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前三种元素依次为:
氧、硅、铝。
【答案】(1)0第三周第H1A族A1>C>N>O>H
H:N:H,,
(2)丘H-N-N-H
⑶34H2SeO4b
3+3+
(4)Al—3e=AlA1+3HCO3==A1(OH)3+3CO22A1(OH)3=^=A12O3+3H2O,
【解析】⑴X、Y、Z、L是组成蛋白质的四种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分别为:H、C、
N、0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为A1,其在周期表的位置为第3周第川A族;
再根据五种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l>C>N>O>Ho
H:加H
⑵N和H1:3构成的分子为NH3,电子式为,if;2:4构成的分子为N2H4,其结构式为
HH
H-N-N-Ho
(3)Se比O多两个电子层,共4个电子层,1-4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分别为:2、8、18、6,
故其原子序数为34;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类似H2so4,为H2SeC>4。
非金属性越强,与氢气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故2T5周期放出的热量依次是:d、c、b、a,
则第四周期的Se对应的是b.
3+
(4)A1作阳极失去电子生成AF+,A1+3HCO3==A1(OH)3+3CO2,2AI(0H)3=^=A1203+3H20O
【总结升华】本题以元素的推断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元素符号的书写、元素位置的判断和原
子半径大小的比较;考查了电子式、结构式的书写,元素周期律,和电极反应式、化学方程
式的书写,是典型的学科内综合试题。
举一反三:
【变式1】X、Y、Z是三种短周期元素,X和Z的质子数之和与Y的质子数相等,Z的电
子层数是X的电子层数的2倍。A、B、C、D、E、F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由上
述三种元素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组成,其中A是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D、
E是两种酸,F是一种单质,反应③④均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Z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O
(2)A的电子式为,E的化学式为。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③。
(4)A和E反应生成G,Z2Y是一种麻醉剂,由G在210C分解生成,该分解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H
H:N:H
(2)HNO3
催化用
(3)@4NH3+5O2A4N0+6H2O
微生物
③2NE+3022HNO2+2H2。
—210czew
(4)NHjNO;N2O—2H:O
【变式2】(14分)A、B、C、D、E、F、G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与
E、D与G同主族,且D与G核内质子数之和是A与E核内质子数之和的2倍,A与B、
C、D可分别形成10电子分子,E、F、G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可相互发生反
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形成的10电子分子的空间构型是o
(2)E在D2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X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X中的化学键类
型有。
(3)2.00gB2A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A2D和BD2,放出99.6kJ热量,写出B2A2燃烧的热化
学方程式。
(4)能够说明可逆反应2CD2W―C2D4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消耗2molCD?的同时,生成1molC2D4
②恒温恒压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CD2和C2D4的浓度之比为2:1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
⑤单位时间消耗4moicD?的同时,消耗2molC2D4
⑥恒温恒容下,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5)反应C2D4(g)=o2CD2(g);AH=+57kJ-mol1,在温度为Ti、T2时,平衡体系中CD?
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C两点的反应速率:A>CCD2.,
的\:A
②A、C两点气体的颜色:A深,C浅体积
③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数一今卜【^4^二12
④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A<C),
P2压强
(6)向含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0.5mol的水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BD2气体8.96L,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
【答案】(1)正四面体(2)1:2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3)C2H2(g)+5/2O2(g)=2CO2(g)+H2O(l)AH--1294.8kJ/mol
2
(4)②④⑤⑥(5)③©(6)50H-+4CO2=CO3-+3HCO3-+H20
类型三、化工流程题
例7、(2016山东荒泽)过氧化钙可以用于改善地表水质,处理含重金属粒子废水和治理赤
潮,也可用于应急供氧等.工业上生产过氧化钙的主要流程如下:
CaClj固体30%的H2C)2
II
|溶解j一|沉淀|——|过滤]----|水洗|---1|乙醉洗|----|烘烤]
副产品
已知CaO2・8H2。呈白色,微溶于水,不溶于醇类和乙醛等,加热至350℃左右开始分解放
出氧气.
(1)用上述方法制取CaO2.8H2O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该制法的副产品为(填化学式),为了提高副产品的产率,结晶前要将溶液
的pH调整到合适范围,可加入的试剂是;
(3)检验"水洗"是否合格的方法是;
(4)测定产品中CaCh的含量的实验步骤:
第一步:准确称取ag产品于有塞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储水和过量的bgKI晶体,再滴入
适量2moi।的盐酸溶液,充分反应.
第二步:向上述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第三步:逐滴加入浓度为cmol・L।的Na2s2O3溶液至反应完全,消耗Na2s2O3溶液VmL.
2
【已知:I2+2S2O32-2r+S4O6]
①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第三步中盛放Na2s2O3溶液的仪器名称是,反应完全时的现象为
③产品中CaCh的质量分数为(用字母表示).
【思路点拨】由流程可知,氯化钙溶解后,与氨气、过氧化氢发生反应生成CaO2・8H2。,
CaO2-8H2。呈白色,微溶于水,不溶于醇类和乙醛等,则水洗、乙醵洗后、烘烤得到CaCh,
(1)根据图示流程中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工艺流程可知,反
应②为氯化钙与疑水、过氧化氢反应生成CaO2・8H2O,还应生成氯化镀;
(2)根据(1)的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制法的副产品为氯化钱,为了提高副产品的产率,不
引入新杂质,结晶前用盐酸将溶液的pH调整到合适范围;
(3)通过检验洗涤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来判断检验"水洗”是否合格;
(4)①在酸性条件下,CaCh能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根据电荷守恒和元素守恒书写离
子方程式;
②Na2s2。3溶液呈碱性,所以要用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根据滴定结束前溶液为蓝色,滴
定结束是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分析;
③根据电子守恒及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过氧化钙与硫代硫酸钠反应的关系式,再根据题中
数据计算出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1)CaC12+H2O2+2NH3+8H2O=CaO2・8H2。J+2NH4cl或
CaC12+H2O2+2NH3»H2O+6H2O=CaO2«8H2O>l,+2NH4Cl
(2)NH4CI盐酸
(3)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再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看是否产生白色
沉淀;
+2+
(4)①CaO2+4H+2I-=Ca+2H2O+I2;②碱式滴定管,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30s
不恢复③注史%
a
【解析】(1)由流程可知,反应物为氯化钙、双氧水、氨气和水,生成为CaO2・8H2。和氯
化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12+H2O2+2NH3+8H2O=CaO2・8H2OJ+2NH4cl或
CaC12+H2O2+2NH3«H2O+6H2O=CaO2«8H2Oxl/+2NH4Cl,
故答案为:CaC12+H2C)2+2NH3+8H2O=CaC)2・8H2OJ+2NH4cl或
CaC12+H2O2+2NH3»H2O+6H2O=CaO2«8H2OJ+2NH4C1;
(2)根据(1)的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制法的副产品为NH4CI,为了提高副产品的产率,不
引入新杂质,结晶前用盐酸将溶液的pH调整到合适范围,故答案为:NH4CI;盐酸;
(3)检验"水洗”是否合格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再滴加稀硝酸酸化
的硝酸银溶液,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故答案为: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再滴加
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4)①在酸性条件下,CaCh能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O2+4H++2I
2++2+
=Ca+2H2O+I2,故答案为:CaO2+4H+2I=Ca+2H2O+I2;
②Na2s2O3溶液呈碱性,所以要用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根据滴定结束前溶液为蓝色,滴
定结束是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反应完全时的现象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30s不恢复,
故答案为:碱式滴定管;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30s不恢复;
③过氧化钙氧化碘化钾生成的碘单质,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时,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物质的
量为:cmol・L-ixVxl0-3L=cVxl()-3m0[,由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及题中反应方程式可
22
得关系式:CaO2-I2-2S2O3',过氧化钙的物质的量为:n(CaO2)=/n(S2O3')=/cVxlO
1~3
-3mol,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MlX'Zg/molxioo%:注史%,故答
--------------------------------------------a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检验及化学
计算等问题,题目难度较大,做题时注意分析题中关键信息、明确实验流程中的反应、物质
的量关系等为解答的关键,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化学实验、化学计算能力.
举一反三:
【变式1】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下:
)气体A
石英砂石英砂
电解
焙烧
黄铜矿.---->冰铜(mCu2s,nFeS)泡铜Ks。、cu).粗铜.横原.粗铜
局温
4空气
茨熔渣B
(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吸收。
a.浓H2sO4b.稀HNO3c.NaOH溶液d.氨水
(2)用稀H2s。4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存
在(填离子符号),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是
(注明试剂、现象)。
(3)由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以CuSCU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溶液中CiP+向阳极移动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
(5)利用反应2Cu+Ch+2H2so4=2CUSO4+2H2。可制备CuSO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
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l)c,d
(2)Fe3+;取少量溶液,滴加KMnCU溶液,KMnCh褪色
(3)3CU2O+2A1=A12O3+6CU
+
(4)b,d(5)4H+O2+4e-=2H2O
【变式2】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nfV-和CrO/「,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
大损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方法1:还原沉淀法
2-2
该法的工艺流程为:CrO4素化->Cr2O7墨-〉C产黑.>Cr(OH)3l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CU2-(黄色HZH'ICDCV(橙色)+比0
⑴若平衡体系的pH=2,该溶液显______色。
⑵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
2-2-
a.CnCh?-和CrCV-的浓度相同b.2v(Cr2O7)=v(CrO4)c.溶液的颜色不变
⑶第②步中,还原ImolCrzC^-离子,需要mol的FeSC)4"H2O。
⑷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
3+
Cr(OH)3(s)T=iCr(aq)+3OH-(aq)
常温下,Cr(0H)3的溶度积Ksp=c(Ce>c3(0H—)=10-32,要使c(Ce)降至I(y5moi/L,溶
液的pH应调至。
方法2:电解法
2
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7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
产生Cr(0H)3沉淀。
⑸用Fe做电极的原因为。
⑹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解释),溶液中同
时生成的沉淀还有=
【答案】⑴橙(2)c(3)6(4)5⑸阳极反应为Fe-2e-=Fe2+,提供还原剂Fe?+
(6)2H+2e=H2tFe(OH)3
【解析】c(H+)增大,平衡2CrO42-(黄色)+2H+-CnO72-(橙色)+氏0右移,溶液呈橙色;
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即溶液的颜色不再改变: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还原
3+5
ImolCnCh2一离子,需要6moi的FeSO4♦7H2O;当c(Cr)=10-mol/L时,溶液的
所需=10-%iol/L,pH=5,即要使c(CN+)降至106moi/L,溶液的pH应调至5。在
电解法除络中,铁作阳极,以提供还原剂Fe?’;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水电离产
生的H+放电生成丛的同时,大量产生了OHZ所以溶液中的Fe3+也将转化为Fe(OH)3
沉淀。
类型四、实验题
例8、工业碳酸钠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原料盐和工艺等的原因,常会含有Na2s04、NaCl中的
一种或两种杂质。现有工业碳酸钠样品,某化学兴趣小组就工业碳酸钠中是否含有这两种杂
质进行探究。
实验室有以下的仪器和药品可供使用:
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1.0molCH2sO4、1.0mol-L'HNOj.
l.Omol-L'HCKNaOH稀溶液、0.1mol•L'AgNO3^0.1mol-L'BaCh、0.1mol•LBa(NO3)2^
蒸储水。
以下是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
假设1:工业碳酸钠中只含有Na2s04杂质;
假设2:工业碳酸钠中只含有NaCl杂质;
假设3:工业碳酸钠中含有杂质;
2)基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
3)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请回答:
(1)某同学基于假设1进行了实验: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镭水溶解,向试管中
滴入0.1mol•L」的BaCb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他认为样品中含有Na2sCU。请你对
他的结论的正确性提出你的观点,并简要说出理由:
(2)基于假设3,请你根据你的实验方案,将实验操作和预期的现象及结论填入下表中:(编
号不够可以再加)
编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①
②
③
【思路点拨】BaCCh和BaS04均是白色沉淀。
【解析】先加过量硝酸验证CO32一,再加过量Ba(NCh)2溶液验证SCV,再加硝酸银溶液验
证C1»
【答案】假设3工业碳酸钠中含有Na2s。4和NaCl杂质;
(1)该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因为溶液中含有CCV,可与BaCL溶液产生BaCCh沉淀,
因此无法确定该沉淀是BaSO4«
(2)基于假设3,请你根据你的实验方案,将实验操作和预期的现象及结论填入下表中:(编
号不够可以再加)
编号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加蒸储水溶解。有气体产生,说明样品中含有Na2co3。
向试管中加足量的1.0mol•L'HNOjo
©
(或加入1.0mol•I/HNO3至溶液中不
再有气体放为止。)
向试管中加入0.1mol•L的Ba(NO3)2若有沉淀产生,则含Na2sCU,若没有沉
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继续加入0.1淀产生,则不含Na2s04。
mol•LBa(NO3)2至过量。
若②操作无沉淀,则向试管中加入0」有沉淀产生,则含NaCL若无沉淀,则
mol•L」AgNO3溶液。若②操作中有沉不含NaCl。
③淀,则将试管静置片刻后,取上层清液
于另一去试管中,加入0.1
mol•L“AgN03溶液。
【总结升华】通过可能的组成方式合理猜想,设计具体的实验方案来验证对应的猜想。
设计中既包含了对实验基础知识的考查,又要考虑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安全性、简约性、可
操作性。对于物质性质掌握的熟练程度是解题的关键,这种探究题要与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
的联系起来。
举一反三:
【变式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将CuSCU溶液与Na2c03溶液混合会产生蓝绿色沉淀。
他们对沉淀的组成很感兴趣,决定采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所得沉淀为;
猜想2:所得沉淀为;
猜想3:所得沉淀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mCu(OH)2nCuCO3],
查阅资料获知,无论是哪一种沉淀受热均易分解(假设均不含结晶水)。
【实验探究】
步骤1:将所得悬浊液过滤,先用蒸储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风干。
步骤2:取一定量所得固体,用如下装置(夹持仪器未画出)进行定性实验。
磔二。
碱石灰
D
(1)能证明猜想1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2)D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讨论】
(3)若在上述装置B中盛放无水CaCK,C中盛放Ba(OH)2溶液,还可测定所得沉淀
的组成。
①C中盛放Ba(0H)2溶液,而不使用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是(写出两点)。
②蓝色固体产生的气体完全被B和C吸收的实验操作
③若所取蓝绿色固体质量为27.1g,实验结束后,装置B的质量增加2.7g,C中产生
沉淀的质量为19.7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答案】猜想1:(2分)CU(0H)2(两者可以互换)
猜想2:(2分)CuCO3
(2分)(1)B中白色固体变蓝,C中无明显现象(若猜想1所得沉淀为CuCO3,则实
验现象为B中无明显现象,C中产生白色沉淀)
(2分)(2)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C中
(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美容师化妆品成分分析题及答案
- 2024年统计学必考内容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美容工艺流程再造试题及答案
- 古代文学史命题试题及答案汇编
- 汽车维修信息化管理知识试题及答案
- 妇女儿童防拐安全知识
- 2024年汉语言文学小自考心理调适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 含解析
-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理论试题及答案
- 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试题及答案
- 拟定装运港目的港条款装运港目的港选择的影响因素
- 葫芦岛兰家沟矿业有限公司(钼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2022年07月甘肃张掖市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23人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DB44T 378-2006东风螺养殖技术规范 养成技术
- 不良资产处置法律实务
- 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执行记录表
- 小学信息科技《羊村防御门-人脸识别的应用》说课稿
-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考试试题和答案
-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
- 2023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T 14975-2012结构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