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减政策”下看教育制度与人才选拔制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简单来说,“双减”政策就是做两大减法,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总结历史上教育、人才选拔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于解决我国当前文教育和选拔人才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选官制度与教育改革成为高考的长效热点是必然的。【热点话题】年份试卷考题考点主题20172卷31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考制度的恢复20192卷30解放战争干部教育准备
20201卷33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教育2卷26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科举制山东卷7五四运动平民教育天津卷17近代教育近代留学生
2021
乙卷28戊戌变法八股取士甲卷25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辟召制度广东卷15苏联“斯大林模式”职业教育天津卷6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平民教育、“工读”教育【考情概览】【考向预测】重点考查的内容:1、中国儒学教育的发展演变及影响2、清末教育的新旧交替3、现代中国的教育改革与教育公平4、世界教育与人文主义思想的变迁及近现代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5、科举制、九品中正制也频繁考查。(重点:教育公平)形式上注重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知识链接】一、中国古代教育(一)官学教育1.发展历程(1)商周时期:统治者已建立了名目众多的学校,所谓“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2)中国先秦时期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学在官府”。(3)汉武帝时: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郡(国)县学。太学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定期考核,学生成绩优秀者可以直接进入仕途。太学,以及西晋开始设立的国子监(最初名为国子学),代表了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漫画解史】太学的影响信息提取:太学的建立,开启了儒学教育的官方化,有利于儒家思想主流思想地位的巩固。讲经图太学大礼堂公元前124年,汉武帝为了培养官吏、统一人们思想,根据董仲舒的建议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年龄一般在18岁左右,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每年考试一次。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
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大学(国立中央大学),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古老的正规大学。(4)唐朝:官学稳定发展,规定凡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必须经过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学习。(5)宋朝:地方学校一般均有学田,作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这一制度为后来元、明、清三朝所长期沿用。(6)封建社会后期:中央官学逐渐衰败,实际上成了科举制的附庸。清末,中国古代官学被西方的学堂和学校教育所取代。2.发展特点:①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教育体系(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②以儒家思想为教育内容;③以培养封建官吏为教育方向;④受国家严格控制,服务于专制体制,政治性强(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二)私学教育与官学相对而存在的私学1.产生:春秋战国时期教育由“学在官府”变为“学在民间”,私学产生。2.发展(1)汉代:私学在组织形式上可分为“蒙学和精舍”(精庐)两种。前者属启蒙教育;后者为专攻经学的经馆精舍、精庐等,属提高教育。(2)魏晋南北朝时期:私学教学内容突破了传统的儒学,还包括玄学、佛学、道教以及科学技术等。(3)唐代:私学遍布城乡,制度不一,程度悬殊。(4)宋元明清时期:书院的产生和发展是私学的重要形式;蒙学教育主要是私人设立的学塾、村学和蒙学,启蒙教材宋代有《百家姓》《三字经》等。宋代是书院发展的重要时期。
无论官学,还是私学,在古代文化的保存与传播上,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中国的儒家经典得以传承。科举考试的推行,也有赖于官学与私学的支撑。材料一南宋时期的书院日益发达,几乎取代官学成为当时主要的教育机构,影响较大的书院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丽泽书院和象山书院。宋朝的书院教育具有三大特点,第一,书院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经确立,第二,书院大力提倡兼容并蓄、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注重性理教育,促进了南宋理学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的繁荣,第三,书院已出现官学化倾向。
——《简明中国古代学校发展史》(1)根据材料一,回答宋代的书院有什么作用?【史料实证】促进了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日益成熟。有利于思想的解放和学术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利于宋明理学地位的巩固。材料二下图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朱熹曾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明确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和钻研理学提倡的义理,修养身心,以达到自觉遵守的最终目的。
你如何理解白鹿洞书院的历史价值?(1)它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保存和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中国的儒家经典得以传承。(2)有利于普及大众教育,提高民众素质。(3)阻碍了对各种自然学科和物理、化学等知识的研究和吸收,不利于教育的全面发展。1.(2021.全国.甲卷.27).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现学现做】D二.古代选官制度纵观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夏、商、西周的世官制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选贤任能。第二阶段,以两汉的察举、征辟制到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第三阶段,从隋唐直至清末的科举考试制。
——(姜国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变化浅谈》)世官制朝代制度方式标准特点夏商西周世官制(封诸侯,尊血缘,父有官,子承袭)世袭血缘(宗法关系)与宗法分封制度紧密结合;贵族世袭官职和贵族身份;(贵族政治)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机会。战国秦朝汉初军功授爵制(励耕战,招贤能,立军功,赏爵禄)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军功凭借军功获得参政机会,体现了争霸战争的时代特点。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血缘
“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史记•商君列传》军功朝代制度方式标准特点汉朝察举制(征名士,举孝廉,设太学,兴考选)官员察访举荐道德品行(“孝廉”)自下而上推荐人才;需经中央考试;东汉时形式和实质背离,渐趋败坏。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晋书·段灼传》评价:积极: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消极:容易任人唯亲;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征辟制);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征:皇帝下诏特举辟:二千石以上大臣自己聘用属官朝代制度方式标准特点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论人才,问中正,重家世,认门第)中正官(品评官)评定授官①初期: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②西晋:重视家世、门第。由察举制演化而来;初期加强了中央集权;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步入仕途,出身低微的人极难出任高官;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在实行察举的两汉之际,还有考试这样一个辅助性的环节,到了魏晋时代,居然倒退到全凭中正官作出一个模糊评语的地步。既然不能量化考核,必然没有考核标准,结果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喻大华《帝制往事》
及法弊也,唯能知其阀阅,非复辨其贤愚。所以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南朝至于梁陈,北朝至于周隋,选举之法虽互相损益,而九品及中正至开皇中方罢。
——杜佑《通典》评价:积极:将选官权收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后门阀士族垄断用人权,流于形式,只看家世。知识链接★士族政治——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
庄园经济文化——崇尚清谈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朝代制度方式标准特点隋至清科举制(应科举,登龙门,历朝用,影响深)分科考试择优录取考试成绩(知识能力)科举考试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儒家经义为主;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科举制的演变(1)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2)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3)唐朝完善:①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4)宋代: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宋代后期科举不考诗赋,改考策论。(5)明清:八股取士成为科举的主要形式;四书五经、代圣贤立言。(6)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朝代制度方式标准特点科举制的影响社会整合功能(1)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2)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巩固国家统一适应大一统需要,促进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利于社会稳定。推动世界文明(1)唐朝时被东亚文化圈国家采用,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重才轻品选人方面,过于侧重才学,忽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犹在。禁锢思想(1)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2)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材料一: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汪洙(宋)《神童诗》材料三: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
——钱穆《国史大纲》材料四:(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打破门阀垄断,促进阶层流动。提高官员素质,推动儒学发展。加强集权,巩固统一。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积极局限1、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摧残人才,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禁锢思想)2、知识阶层热衷追求功名利禄,科技研究缺乏人才,官本位思想阻碍中国科学文化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阻碍社会转型)知识深化:科举制度的评价【细节关注】客观评价科举制的影响(1)淡化门第出身
(2)选官凭才任能(3)程序相对公平
(4)打击门阀士族(5)加强专制集权
(6)稳定统治秩序(7)扩充统治基础
(8)促进阶层流动(9)提高官员素质
(10)营造重学风气(11)推动文化发展
(12)折射人生价值(13)产生国际影响具有弊端局限①忽视实用科技
②官员缺乏实践经验③禁锢读书人思想
④考察方式重才轻品⑤形成官本位社会观九品中正制弊端;士族走向没落,庶族地主兴起(分封制宗法制→诸侯争霸百家争鸣)贵族政治走向瓦解,富国强兵的需要诸侯争霸结束,国家趋于安定,军功爵制无法实施豪强势力兴起干扰人才选拔;汉末战乱失去乡里清议基础选官制度变化原因1、人才选拔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系化2、选官标准趋向公平化:品行家世→学识才能3、选官方式趋向科学化:地方举荐→中央考试选拔4、选官范围日益扩大化:由封闭性→开放性5、选官原则趋于:公平、公正、公开6、官员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趋势(标准、方式、范围等)选官制度变化趋势三、中国近代教育(一)晚清时期: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萌芽阶段1.概况:晚清教育的近代化始于洋务运动,中经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时期,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教育的统治地位最终被近代教育制度所取代。图说|从清末到民初,中国教育的大转变(科举变学校)晚晴女子学堂洋务运动之后的晚清留学生,回国后个个都是国家栋梁结合图表,提炼晚清官员选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时间
事件1898
1901
新政开始后
190419051906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实行新政,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进行官制改革……;对选官制度进行部分更新,……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形成确立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立停科举制之奏,科举制度废除责成各督抚严饬府、厅、州、县,抓紧于城乡各处遍设学堂,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②内容:四书五经经时济变①形式:科举选官学堂、留学毕业生选官③目的:选拔官吏育人、取才合于一途知识深化:结合图表,提炼晚清官员选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主要认识:(1)从主要进程来看:晚清时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萌芽阶段,民国时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形成时期。而晚清教育的近代化始于洋务运动,中经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时期,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教育的统治地位最终被近代教育制度所取代。(2)从具体内容来看:清末教育改革与挽救民族危亡相结合;强调实用性,即适应近代化的需要;保守性与先进性并存;鼓励民间开设学堂;学制具有多层次性。(3)从留学生问题来看: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出现了留学日本的热潮。新文化运动前后兴起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4)从主要方式来看:以考试方式选拔官员,是民国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的主体;而国民政府正式建立了公务员制度。(5)结论:近代中国的教育及选官制度的改革,一方面体现了制度本身的文明和进步,一方面又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与人才培养1.现代中国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阶段概况具体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教育的奠基)重点开展扫盲教育,开办各种补习校;积极改革学制,对各级学校进行调整,以服务于国家建设。影响:培养了一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1)1949年,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2)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这成为人民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3)1958年,实行“教育大革命”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4)1958年,刘少奇倡导实行全日制的学校、半工半读的学校“两种教育制度”与工厂机关八小时工作、半工半读“两种劳动制度”。(5)到1965年,中国教育事业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阶段概况具体事件文化大革命时期(遭遇挫折)(了解就行)教育秩序和教育体制遭受严重破坏。影响:教育领域局面混乱,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拉大了与发达国家差距。(1)1966年,高考制度被废止。(2)70年代初,高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阶段概况具体事件改革开放以来(复兴发展)国民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成人教育成绩显著,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发展迅速。影响: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无穷活力。(1)1977年12月,恢复高考制度。(2)1978年,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3)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4)1986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教育立法取得进展。(5)1989年,倡导社会力量办学,启动“希望工程”,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6)1995年,党中央做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重大决策。(7)1995年,在高等教育领域启动“211工程”。(8)2001年,我国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2、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四次转折①.第一次转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建立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我国开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②.第二次转折:改革开放后,实现了教育从为阶级斗争服务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转变。这是教育工作重点的转移,是教育地位的提升,我国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道路。③.第三次转折:中共十四大后,实现了教育从为计划经济服务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转变。这是教育体制的转型和创新,我国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④.第四次转折:中共十六大后,实现了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这是教育发展方式的变革,推动我国教育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这个转变仍在进行之中。五、西方近代教育
进入近代以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最重要的场所。西方大学教育与社会的变动息相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繁荣:工业革命时期,大学适应工业社会需要,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1.特点:从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大众教育);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技术;教育面扩大,逐渐普及;政府主导;义务教育;立法强制。2.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对劳动者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和完善。3.影响:思想上,提高民众的素养;有利于近代启蒙思想的传播;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上,推动工业化发展。政治上,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对后来的教育影响深远。
中世纪时英国的教育深深烙上宗教的印记,天主教会控制着几乎一-切有组织的教育,世俗界包括国王都无权过问。16世纪人们相信通过教育可以直接阅读《圣经》从而得救,人文主义者则认为教育可以使人成为更完善的人,教育日益走向民众。19世纪英国生产技术的进步客观上要求劳动者必须接受必要的教育。1833年议会通过教育补助金方案,1839年国家设“枢密院教育委员会”,1865年改组为“教育局”。1870年实施初等教育法。19世纪末英国官办学校达到2500个,基本上实现了小学普及教育和扫除了文盲。-------摘编自谢天冰《试论英国教育体制的近代化》概括英国近代教育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变化:从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或教育走向民众,国家介入教育);学校数量增加;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实用技术;受教育面扩大。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近代自然科学的进展;两次工业革命对劳动者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和完善。【问题探究】1.英国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传统官制的弊端:
工业革命的推动,生产力提高启蒙思想和教育程度的提高外部因素:中国科举制提供了借鉴催化剂(英国)—克里米亚战争①恩赐官职制:只为国王和权贵服务,类似奴仆②“个人徇私制”和“政党分肥制”:腐败、低效六、西方文官制度2.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建立(1).英国——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2).其他欧美国家——以英国文官制度为基础,结合本国实际,建立文官制度法国、德国和日本—二战后最终建立起来18世纪初19世纪初1870年1855年除大臣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防止官员干预议会活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影响)建立文官委员会(不受党派干涉),对候选人进行考试。美国—1883年,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文官制度。3.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材料:各种录用考试都要以公告通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仓储物流仓储场地租赁合同6篇
- 二零二五年度技术开发合同:人工智能助手定制开发服务3篇
- 2025年度LED灯具安装与节能效果评估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展览馆租赁合同交接与展览服务标准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产业园区开发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人工智能领域股东合作协议书模板3篇
-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数控加工力学和动力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课程设计洗瓶器
- 护理博士课程设计
- 四人合伙投资协议书范本
- 反射疗法师3级考试题库(含答案)
-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附答案
- 期末复习试题1(试题)-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1《地球的表面》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教科版
- 汽车以租代购合同完整版完整版
- 音乐制作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至2030年大型储油罐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含解析
- 通用电子嘉宾礼薄
- GB/T 3280-2015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