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章第4节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同步检测卷
一、选择题
1.物理老师在实验室用某种方法在长方形玻璃缸内配制了一些白糖水。两天后,同学们来
到实验室上课,一位同学用激光笔从玻璃缸的外侧将光线斜向上射入白糖水,发现了一个奇
特的现象:白糖水中的光路不是直线,而是一条向下弯曲的曲线,如图所示。关于对这个现
象的解释,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其中能合理解释该现象的猜想是()
A.玻璃缸的折射作用
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不是平行光
C.白糖水的密度不是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
D.激光笔发出的各种颜色的光发生了色散
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即其应用
解析:解答:A、如果是玻璃缸的折射作用,应该发生在玻璃缸与空气接触部分,A不符合
题意;
B、激光笔发出的光线只有一束,是绝对平行的,B不符合题意;
C、白糖水放久了密度是不均匀的,越深密度越大,光在不均匀物质中传播不是沿直线的,
C符合题意;
D、激光笔发出的光线是单色光,不能发生色散,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对光学现象的分析,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积累与物理相联系的现象,将物理
与社会联系起来。
2.小明在汇仙湖畔看到:船儿在水面荡漾,鱼儿在白云中穿梭,青山在水中摇曳。小明看
到的景物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船儿B.鱼儿C.白云D.青山
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即其应用
解析:解答:小明在汇仙湖畔看到:船儿在水面荡漾,看到的是船儿的实物,是光的直线传
播;鱼儿在白云中穿梭中的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鱼儿是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折射形成
的虚像;青山在水中摇曳,是青山经水面反射形成的虚像;所以小明看到的景物中,由于光
的折射成的是鱼儿;
故选B
分析: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具体问题。
3.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部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的方向
不变,逐渐放掉容器中的水,容器底部的光斑将()
光斑
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保持不动D、无法判断
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即其应用
解析:解答:有--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部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
变,逐渐放掉容器中的水,光发生偏折的位置向左下方移动,容器底部的光斑也随之将向左
移动。
故选B
分析:当光由空气斜射向水时,光会发生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分析光斑向左移动。
4.如图是加湿器斜放在水杯中“变粗”情景,这种现象属于()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
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即其应用
解析:解答:加湿器斜放在水中,水杯的侧面和水相当于一个放大镜,起了放大作用,光从
水和玻璃,进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因此看起来“变粗”,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的实例,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积累与物理相联系的现象,将物理
与社会联系起来。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的光路是()
螃I
C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即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折射规律可知C选项正确。
故选C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
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6.下列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B.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
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D.汽车后视镜可扩大视野
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即其应用
解析:解答:A、岸边的树木和房屋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反射;
B、“手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C、池水变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D、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是光的反射现象;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对光学现象的分析,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积累与物理相联系的现象,将物
理与社会联系起来,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具体问题。
7.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手在墙上的手影
B.钢勺在水面处折断了
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即其应用
解析:解答:A、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不符合题
意;
B、根据光的折射,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者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出现了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的现象;
C、汽车观后镜,是利用凸面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扩大视野,是光的反射原理,故不符合
题意;
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上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
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对光学现象的分析,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积累与物理相联系的现象,将物
理与社会联系起来,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具体问题。
8.一束光从玻璃砖射入空气中,若入射角为30。,则折射角可能为()
A.50°B.30°C.20°D.0°
答案:A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即其应用
解析:解答:一束光从玻璃砖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若入射角为30。,则折射
角大于50°。故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
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折
射角大于入射角。
9.看起来清澈见底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小明跳下去就出现了危险,幸好有同学
及时相救.小明在岸上看池水比实际浅的原因是()
A、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
B、小明的眼睛产生的错觉
C、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D、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即其应用
解析:解答:池底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水面偏
折,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池底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池底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看到
的是池底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池底虚像,像在池底实际位置的上方,因此看起来池水较浅。
故选C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
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折
射角大于入射角。
10.炎热的夏天开车行驶在公路上,常觉得公路远处似乎有水,水中还有汽车、电杆等物体
的倒影,但当车行驶至该处时,水却消失了.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光的()
A.漫反射B.镜面反射C.折射D.直线传播
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即其应用
解析:解答:由于路面上暖空气与高空中冷空气之间的密度不同,所以光线在路面上会发生
折射现象;所以看到“公路远处似乎有水,水中还有汽车、电杆等物体的倒影,,人眼看到
的是物体形成的虚像,但当车行驶至该处时,水却消失了”。
故选C
分析:由于路面上暖空气与高空中冷空气之间的密度不同,所以光线在路面上会发生折射现
象;远处物体的光射向路面上的空气时,发生折射后,进入人的眼睛,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
去,看到的是物体形成的虚像。
11.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光的出
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A.M点、B.N点C.P点D.。点
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即其应用
解析:解答:光线从0点斜射入玻璃中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
射角小于入射角,光路图如图所示:
所以从玻璃砖再射出,射出点可能是图中的P点.
故选C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
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折
射角大于入射角。
12.如图所示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
竖立着一根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日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B.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C.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
D.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
答案:A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即其应用
解析:解答:未装水的杆子的影子形成是由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影子形成如图所示:
如果在池子中装水,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光会发生折射,光路图如图所示:
根据光路图可知,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
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折
射角大于入射角;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3.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明让一束激光沿白纸板照射,把手指头放于S点时刚好接收
到红色的亮点。然后将玻璃砖放于白纸板上,激光经玻璃砖向右侧照射,如图所示.他将
手指头放于哪一点才可能接受到红色的亮点()
A.放于S点B.放于A点C.放于B点D.无论哪一点都可以
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即其应用
解析:解答: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玻璃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光路图如图所示:
所以光经玻璃砖折射后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即在A点可接收到红色亮点。
故选B
分析:本题关键要做出沿直线传播为辅助光路,结合折射规律可知道在A点可接收到红色
亮点。
14.阳光下,在平静水面上观察水中的鱼,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甲图能看到鱼
B.只有乙图能看到鱼
C.只有丙图能看到鱼
D.四个图都能看到鱼
答案:D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即其应用
解析:解答:只要有折射光线射入人眼,人就能看的鱼的虚像,所以四个图都能看到鱼。
分析:本题考查折射现象的应用,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积累与物理相联系的现象,将物理
与社会联系起来。
15.如图所示,一条光线经空气和玻璃的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为界面,其上方为空气
B.44'为界面,其下方为空气
C.BB'为界面,其右方为空气
**'为界面,其左方为空气
答案:C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在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折射光线在另一种
介质中,所以B8'为界面,从图中可以看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光是从空气射入玻璃,
界面右方是空气。
故选C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
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折
射角大于入射角。
二、填空题
16.小明同学漫步在风光旖旎的雾江平湖畔,同时看到了水中的矫健鹰和欢快鱼群,她看到
水中的雄鹰是由于光的形成的,水中的鱼群是由于光的形成的。
答案:反射I折射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即其应用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她看到水中的雄鹰,是雄鹰通过水面反射成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看到水中
的鱼群则是鱼群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折射到空气中进入人眼的结果,是光的折射现象。
分析:本题考查对光学现象的分析,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积累与物理相联系的现象,将物
理与社会联系起来,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具体问题。
17.(1)放映电影、幻灯机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可利用(选填
“漫反射”、“镜面反射”)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
(2)李华在湖边观鱼(如图所示),这条鱼的实际位置在一点处,但李华所看见的鱼却是在
点处。(选填“A”或"B”)。所以,有经验的渔民知道,用鱼叉叉鱼时要朝着所看到的“鱼”
更—(选填“深”或“浅”)一些的位置叉去,才能叉到鱼。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即其应用光的反射
解析:解答:(1)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上的反射叫漫反射;
(2)由于光的折射,我们看水中的物体时,看到的是物体的偏上的虚像。所以,李华在湖
边观鱼,这条鱼的实际位置在A点处,但李华所看见的鱼却是在B点处。所以,有经验的
渔民知道,用鱼叉叉鱼时要朝着所看到的“鱼”更深一些的位置叉去,才能叉到鱼。
分析:(1)漫反射可以让人从不同的方向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所以,放映电影、幻灯机
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
(2)由于光的折射,我们看水中的物体时,看到的是物体的偏上的虚像。
18.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40。,则入射角为:折射角在范围内。
答案:50°|0°U50°或50°U9O°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即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角为50。,根据空气中角大的规律,如果光线从
空气到水中,则折射角为0°U50°;
如果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中则折射角为50°190°。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
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折
射角大于入射角。
19.要使反射光线垂直于入射光线,入射角的大小为;沙漠上空出现海市蜃楼是
属于光的(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
答案:45。|折射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即其应用
解析:解答:反射光线垂直与入射光线,即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和为9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
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90。+2=45。;海市蜃楼是光通过密度不等的空气层时发生折射现
象形成的。
分析:入射角的定义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发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光的
发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海市蜃楼是光通过密度不等的空气层时发生折射现象形成的虚
像。
20.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已知/AOM=30。,ZBOC=90°,请计算:反射角等于,折
射角等于
答案:60°|30°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即其应用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解答:因为知NAOM=30。,入射角/40呼=90。-30。=60。,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所以反射角N8ON=60。。
由/BON=60。可知,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N8OW30。,又/BOC=90。,则折射光线与界
面的夹角为NCOM'=90。-30°=60°,所以折射角NCON'=90。-60°=30%
分析: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
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折
射角大于入射角。
三、实验题
21.小文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玻璃和水中,其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一: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
(1)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甲所示;
(2)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碗的圆心0处,激光在0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
角;
(3)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2)。
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一所示:
表格一
实验次数1234
入射角0°30°45°60°
反射角0°17°24°30°
实验二: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1)将标有角度的圆盘按图乙所示安放;
(2)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水面0处,激光在0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3)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2)。
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二所示:
表格二
实验次数1234
入射角0°30°45°60°
反射角0°22°35°40°
乙
由实验数据可得:
(1)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其他透明介质中时,传播方向;
答案:不变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入射角;
答案:小于
(3)当光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不同的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选填“相等”
或“不相等叽
答案:不相等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即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由实验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和水中时;就是入射角为零
时,反射角也为零。即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其他透明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2)由实验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但折射角都小于入射角;
(3)由实验数据可知,当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分别斜射入玻璃和水时,折射角不相等。
分析:本题考查折射规律的探究,属于基础题。
22.小林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发现:当光由空气沿半圆玻璃砖边缘垂直射入圆心处发生反
射和折射时,不断加大入射角会发生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的情况,如图所示,老
师告诉他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
课后,小林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
入射角0°10°20°30°40°42°
**。
折射角0°81°90°/
反射能量5%7%26%43%77%84%100%100%
表中数据说明:
(1)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当入射角达到。时,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答案:增大|41.8
(2)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入射角(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小于
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即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反射能量随着入射
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入射角达到41.8。时,折射光线消失了,反射能量达到100%,就发生了
全反射现象;
(2)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为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具有可逆性;
所以,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实验。要从实验中理解“全反射”的含义,学会看懂表
格从中读出有用的信息。
23.小明注意到光线由空气进入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他结合物理学习和
日常生活中的相关经验,提出猜想:光线由空气进入水、玻璃等透明材料时发生折射的程度
可能是不相同的。
(1)你认为小明的猜想是(“有道理”或“无道理”)的。
答案:有道理
(2)小明与学校科技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探究,实验中得到如下数据,表1是光从空气射入
水中的测量数据,表2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的测量数据:表1
入射角a15°30°45°60°
折射角Y**。**。**。
表2
入射角a15°30°45°60°
折射角Y**。**。**。
(a)分析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对表1、表2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a)①入射角a增大、折射角丫也随之增大;②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纯聚酯消光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纯净水龙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具有低碳烃分离作用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构筑
- 基于Wi-Fi的多场景跨域人体动作识别方法研究
- 妊娠期糖尿病对子代神经行为的影响-基于肠道菌群及粪便代谢组学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国精密锻造油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简易练习器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移动式粮食清理筛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磁场致变性膜玻璃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碟形跳动式控温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逻辑、模式及路径
- 2024年生鲜配送与城市社区团购合作框架协议3篇
- 《全固态钠层风温探测激光雷达关键技术研究》
- 旱改水规划设计
- 2024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住建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编外人员8人历年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幼儿园小班美术活动《小金鱼逃走了》课件
- 牧场物语矿石镇的伙伴们攻略大全
- 《RTK测量操作步骤》课件
- 高考语文复习【知识精研】《千里江山图》高考真题说题课件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有答案
- 液化气站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