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近胶体》教学设计
课题走进胶体
授课
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
类型
学是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教学的中心、重心在学而不在教,教学应
教学
该围绕学来组织、设计、开展。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不仅是教学本质的体现,
理念
也是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
本节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元素与物质分类的内容,是初中溶液
教材
和浊液知识的回顾与延伸。教材以微粒直径为线索,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一
分析
一物质的聚集状态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1.在此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大量的溶液,为胶体的学习做好了知识准
备,但学生没有从分散系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分类,更没有从微观角度理解它
们的不同,这正是本节课学习的价值所在
学情
分析
2.化学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一方面教师要从学生的
角度出发帮助学生理解,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让
学生主动地理解、接受知识。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组成、分类。
2.掌握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教
学
目
标3.掌握胶体的概念、性质、分类和应用。
4.进一步认识物质性质与物质聚集状态相关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在胶体的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实验探
究、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来获取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分类观、变
化观、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
教学教学重点:胶体的分类和性质
重难
点教学难点:胶体粒子大小与其性质的关系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视频、实物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教法问题引领法: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促使学生自学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
设计自学、分析、归纳、表达能力。
合作探究法:通过动手做实验和相互交流,使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手段
获取信息,并运用实验探究、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来获取知识。
教学
学案准备、多媒体课件准备、实验仪器(药品)准备
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
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播放动1S1片-利用丁达尔现象观看动画片通过动
发现警报器画片,设计
年/一三J谜团,激发
学生对本
节课的学
环节习兴趣。明
确本节课
—*•*•的学习目
标
■■
导入了解学习目标
【引入】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
节课就让我们走诩:胶体,来揭开谜
团。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的
JH二+■,£
学习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展示生活中常被误认为是溶液观看
的胶体
血
酒
是
肥t,♦■是成体M
体
【提出问题】外观都为红褐色的液用眼睛观察、识别
体,能否用眼睛识别哪个是溶液,
哪个是胶体?激发学生
探究的欲
展示实验卡1,让学生动手做实望
验,找到鉴别溶液和胶体的简单方
法
实验卡1【回答】不能
操作:用激光笔分别照射两种红褐动手做实验
色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
向进行观察
环节
*
----•【提出问题】大家讨论完成科学现
象与思考
认识【科学现象与问题】引起学生
1.用激光笔照射分别有什么现讨论思考
胶体
象?
2.鉴别溶液与胶体的方法是什
么?
3.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什【回答】培养学生
么?一个有光亮的通路,一个观察实验
没有的能力
【讲解】有光亮通路的是胶体,我
们把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现象,为
什么胶体有丁达尔现象,溶液没有
呢?
【展示】显微镜拍摄的两种红褐色观察
液体的照片【结论】胶粒比离子大
引导学生
从微观角
度认识溶
液和胶体
的不同
听讲、思考
引导学生
认识微粒
【提出问题】胶粒为什么比离子大?大小与聚
【讲解】本质原因是聚集状态不集状态的
同,FeCb溶液中的离子是单个存思考关系
在的,而Fe(OH)3胶体中的胶
粒是多个氢氧化铁分子的集合体引导学生
【提出问题】存在状态与丁达尔现观看短片从微粒大
象有关系吗?小的角度
【播放】短片,介绍丁达尔现象的来认识宏
形成原理观上的丁
达尔现象
【讲解】从短片中我们可以看出,
丁达尔现象正是由于胶粒直径处
在1-lOOnm之间,对光产生了散射
作用才产生的。从上面的分析我们
可以看出,不仅结构可以影响物质
的性质,存在状态也可以影响物质培养学生
的性质。宏观辨识
与微观探
析的核心
素养
整理
【提问】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和【回答】
鉴别方法本质区别:分散质微粒直
径的大小
鉴别方法:丁达尔现象
【过渡】现在我们认识了胶体,还不知
道胶体名称的来历,课前布置了作业让学生介绍胶体的来历
同学们查阅资料,哪组来汇报一培养学生
下?自我学习
的能力和
口头表达
的能力
【讲解】Graham所用的羊皮纸就
是现在我们所用的半透膜,现在我
们用动画来模拟一下这个过程观察
引导学生
从微观角
度理解溶
液和胶体
的分离方
【回答】法
滤纸
【提问】底下的隔板代表了半透半透膜
膜,那上面的隔板代表什么?分离完成《学以致用》
溶液和胶体应选择哪个?【学以致用】
【练习】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渗医学上治疗膂功能衰烤等疾病引起的血液
中毒时,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手段是血液透析。
析,渗析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血液透
透析时,病人的血液通过浸在透析液中的透析
析,请同学们完成《学以致用》膜进行幡环和透析。透析原理同肢体的用理论解
________类似,透析膜同____________类似,决实际问
透析膜的孔皮____________(填“大于”“等
题
于”“小于”)血液内毒性粒子直径,毒性物
盾才可能扩散到透析液中而被除去.
【过渡】现在我们认识了胶体,哪
胶体存在于哪里?如何才能获得
胶体呢?现象就让我们拿起手中
环节的激光笔来发现身边的胶体
三:【投影】实验卡2动手做实验
精卡2
培养学生
胶体韩一:分股耦蛔.围体籽10W的谪,即就锯射
动手能力
精二:点版幡入烦杯中,期,产蚁量硼,用激光茗
的分
照射
类和实险三:在流水倒入到麟中,用溟光卷第拱第汽
祥四:用就卷蚓球
制备
实验五:fflmMSUMtiJsWt
【指令】请同学们讨论完成实验卡后的
《科学问题与探究》
【科学现象与问题】
1.根据实验现象,依次说出每个实
验你发现的胶体
2.把这些胶体按照分散剂的状态
进行分类
3.将氯化钠溶于乙醇得到胶体,将
氢氧化铁溶于水是否能得到氢氧
化铁胶体?
4.如何制得氢氧化铁胶体?讨论
培养学生
回答分类观核
问题1心素养
【总结】实验一发现氯化钠溶于乙
醇是胶体
一气溶胶:烟、云、雾实验二发现烟是胶体
分类•胶体分散剂状态
液溶胶:NaCI溶于乙醇实验三发现水蒸气是胶体
实验四发现糖果是胶体
-固溶胶:果糖实验五发现雾是胶体
问题二
液溶胶还有牛奶、蛋清和油漆等分散剂是液态:氯化钠溶
固溶胶还有有色玻璃和宝石等于乙醇
分散剂是固态:糖果
【提出问题】谁能解释一下刚才看分散剂是气态:烟云雾培养学生
到的画面理论联系
实际的能
整理力
【总结】通过这些画面我们知道可
以利用丁达尔现象可以产生光束,
刚才我们说了一句话:状态影响性
质,现在我们再说一句话:那性质
决定用途!【回答】气溶胶的丁达尔
【板书】现象
状态性质用途
产生光束
1让学生认
胶苞直径
1~100nm识更多的
胶体,打开
【介绍】清晨树林里的缕缕阳光,学生的视
雨后彩虹,沙漠中海市蜃楼都与胶整理野
体有关!除了刚才认识的胶体,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常见的胶
体,液溶胶有牛奶、鸡蛋清和油漆,
固溶胶有宝石.【回答】不能
培养学生
【提出问题】氢氧化铁固体溶于水学生不确定变化观核
能形成胶体吗?心素养
【追问】能用氯化铁和氢氧化钠溶动手做实验
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吗?【结论】不能
大家用实验验证一下!学生实验制备氢氧化铁胶
体
【讲解】那如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呢?请大家按照实验卡3的要求
完成实验
实验卡3
操作:1.取50ml蒸谓水于小
烧杯中,加热至沸腾
2.滴入2-3滴饱和FeCb溶液,
继续加热至液体变为红褐色
【指令】请大家完成《科学现象与培养学生
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实验实验动手
【科学现象与问题】【回答】能力
L预测制得的氢氧化铁胶体中,还预测:有洲
可能存在哪些物质?设计实验证明实验:用PH试纸测胶体,
你的结论显红色
2.实施你的实验方案预测:有C「
3.根据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实验:取刚制备的氢氧化
方程式铁胶体于试管,加硝酸银,
出现沉淀
预测:有Fe"
实验:取刚制备的氢氧化培养学生
铁胶体于试管,加KSCN,科学实验
红色加深探究核心
【总结】制备胶体无论是物理方方程式:素养
法,还是化学方法,都要控制工艺,
FeCl3+3H2O=Fe(OH)3
使微粒直径介于IJOOnm之间。(胶体)+3HC1
[过渡】你们用的氢氧化铁胶体就思考
是这样制成的,这个胶体是四天前
配置的,说明胶体还是比较稳定
的,那胶体为什么能稳定存在?
【讲解】本质原因还是胶粒直径
小,表面积大,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能够有选择的吸附不同的阳离子聆听
或阴离子,使胶粒带正电或负电,
例如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我们知
道微粒在相互碰撞过程中容易结
团沉下来,但因为氢氧化铁胶粒都
带正电,在碰撞时因为相互排斥又
分离开,所以可以比较稳定的存
在.有了上面的知识,
【问题】下面让我们来思考一下两
培养学生
个问题!大家讨论完成
环节灵活解决
【问题组】讨论
问题的能
1.生活中有时候需要胶体沉淀下
四:来,让胶体聚沉可以采用那些方力
法?理由是什么?
胶体
2.给氢氧化铁胶体通电,预测实验回答
现象。聚沉的方法:
的性
引导学生得出答案1.加热或搅拌
【总结】通过上面的模拟可以看出2.加电解质
质和
胶体聚沉是因为吸附电荷带电.3.加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
【过渡】我们在来看一下生活中还体
应用
有哪些现象是聚沉引起的。
【播放】聚沉视频(豆腐和长江三
角洲的形成)
KM
【问题】请同学们观看视频,思考
问题观看视频,了解聚沉的应
【播放】视频用
【生活中的化学】
以下知识都与胶体知识有关,你能讨论激发学生
加以解释吗?回答学习胶体
1.为什么将不同品牌的墨水混合1.不同品牌的墨水胶粒的兴趣
使用会堵塞钢笔?带点不同,相互接触聚
2.将蛤蝌、蛭子养在盐水中有利于沉
吐出泥沙是什么原因?2.蛤蝌吐出的泥沙是胶
3.牛奶混合可乐一段时间会形成体,遇盐聚沉
沉淀,这是怎么回事?3.牛奶是胶体,可乐中有
【过渡】胶体在生活中更广泛的作电解质,使牛奶聚沉
用是净水,生活中常用明矶,取一聆听
些河水,撒些明矶,水就变澄清了,
明矶可以净水培养学生
【板书】用所学知
识解决生
状态性质用途
整理活实际问
题的能力
丁达尔解.■MM*产生光束
1
胶粒直径
1-100nm净水
■■■■,三角洲形成
制豆腐
【问题】其他铝盐可以吗?我们的
化学实验小组也去了中科院做了了解分光光度计
这个实验,用到的仪器是分光光度
计,原理是通过吸光度来表征水的
浑浊度,水越浑,吸光度越大!
让学生了
解现代仪
器在化学
实验中的
应用
实验过程为
【播放】用分光光度计测净水效果
的实验过程
【讲解】用这种方法分别测了明观看录像
矶、氯化铝、硫酸铝净效果,与自
然沉降相比,都有非常好的效果,
那铝盐为什么可以净水,因为铝离
子与水反应可以生成氢氧化铝胶聆听
体,微粒直径小,可以吸附电荷
而聚沉。其实我们每天的生活用水
都需要净水这个环节,净水关乎到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希望同学
们以后能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制出
高效、廉价、低毒的净水剂,造福
于全人类!培养学生
【问题】给氢氧化铁胶体通电,预【回答】因为带电,会向
的推理能
测实验现象并分析原因。某极移动,颜色加深
【播放】电泳视频力
观看视频通过实验,
让学生了
解到胶体
在日常生
【总结】我们把胶体的这种性质叫活中具体
电泳,生活中我们用的静电除尘器应用,培养
就是这个原理。
【板书】了学生创
整理新意识和
社会责任。
丁达尔现象一^产生光束
胶粒直径
1-100nm净水
聚沉三角洲形成
制豆腐
电泳►静电除尘
【播放】静电除尘器除尘实验了解电泳
【总结】现在让我们来小节一下本节在生活中
课的内容:正是由于胶粒直径介于1〜的应用
100纳米之间,才有了这些性质和应用。
整理
整合知识
了解胶体
与纳米材
【讲解】胶体微粒处在纳米级,还
料的相互
可以制造纳米级的材料,例如可降
融合与促
解农药所用的酶要想重复利用,就
进
要固定在纳米级的二氧化钛上,纳聆听
米级的二氧化钛就是由胶体技术
获得的。
此外胶体在生活中还有更广泛通过课后
更前景的应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调查研究,
环节课后继续研究,在班级微信群内进使学生明
白化学来
五:自于生活,
好好学习
课
布置外今后将所
延
伸学知识应
作业用于生活
中,应用于
工作中。
《走近胶体》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一节学习了分类,有了分类的思想,在初中已经学习
了溶液和浊液,但不知道分类的依据,也不知道胶体。不过学生在生
活中接触过胶体,见过胶体产生的一些现象,所以学生学习分散系的
分类和丁达尔现象时,应该没有困难,但是在如何解释丁达尔现象时,
学生会遇上困难。胶体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胶体知识与学生以前
所学的知识有所不同,它研究的不是某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是物
质的聚集状态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对学生而言,这是一个较为陌生的
领域,是学生通过分类思想来研究物质、观察物质的新切入点。本节
内容比较抽象,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散系的概念,且溶液和胶体的
外观相似,建议在“丁达尔效应”实验和渗析实验演示后利用计算机
在投影上给出一段相关的FLASH动画,更好解释实验原理,帮助学
生理解。
1.各种分散系比较:为了使学生对3种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
的内容更好地掌握,在教师分析的基础上,可采取对比投影的办法,
把各自的性质如微粒大小、稳定性、外观能否通过滤纸等列表投影,
使学生在对比中掌握。
2.渗析:在做好课本实验的同时,对实验的解释是至关重要的。建
议采用多媒体模拟,用计算机模拟出直径大小不同的微粒,大的表示
胶体微粒,小的表示水分子、钠离子等小微粒。通常状况下它们无规
则地运动,右侧边上设置一网代表半透膜,在运动中小分子、离子等
可自由通过到达网的另一侧,同时网中一侧的小分子也可通过网进入
胶体,而胶体微粒在碰到网时则被弹回。这一模拟形象地展示了胶体
的渗析现象,说明了利用渗析可以去掉胶体中的杂质离子,达到净化
的目的
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阅
读能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动手能力、理论联
系实际的能力比较弱,要努力营造教学情境,通过任务驱动、实验探
究活动,让学生动起手来,积极思考,将所学知识融于实践,在实践
活动中不断培养核心素养。
《胶体》教学效果分析
本节课要达到的效果不仅是要学生掌握胶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
通过胶体知识的系列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环节一:认识胶体效果分析
学生活动效果分析
1.看到两份外观相似的液体,但无强烈的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法区分哪份是溶液,哪份是胶体
2.用激光笔照射,发现一份有光亮学生从宏观上直接认识到二者确
的通路,一份没有实不同
3.观察显微镜下的照片,看到了微学生从微观上看到了二者的不同
粒大小的不用
4.思考微粒大小不同的原因认识到原来微粒大小不同是聚集
状态不同引起来的
5.观看短片介绍明白了丁达尔现象与光的散射有
关,而散射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
关
达成的素养
通过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和鉴别方
法,明白了物质的性质不仅与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
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环节二:胶体的分类效果分析
学生活动效果分析
1.通过实验发现胶体(氯化钠溶于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原来我们生
乙醇、燃烧生成的烟、沸水产生活在胶体的世界里
的水蒸气、空气清新剂喷出来的
雾和吃的糖果)
2.对刚发现的胶体进行分类学生发现分类可以更好的帮助我
们记忆、理解和研究物质
3.观看气溶胶的丁达尔现象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
系
4.认识各类型更多的胶体发现分类可以使碎片化知识变成
结构化的知识
达成的素养
通过系列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分类观核心素养
环节三:胶体的制备效果分析
学生活动效果分析
1.氯化钠溶于乙醇形成胶体认识到物理溶液可以制备胶体
2.思考氢氧化铁溶与水能否形成认识到不是所有物质溶解都能形
胶体成胶体
3.实验FeCL溶于NaOH溶液是否认识到用一般方法得到的都是氢
形成胶体氧化铁沉淀
4.实验FeCl3溶于水沸水形成胶亲手操作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体
5.氢氧化铁胶体中各成分的预测体会通过假设,实验验证,得出
实验探究结论的实验过程。
达成的素养
通过系列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分类观和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
环节四:胶体性质和应用效果分析
学生活动效果分析
1.了解胶体较稳定存在的原因从原理上明白胶体稳定存在的原
(胶粒小,比表面大,吸附电荷)因
2.讨论聚沉方式和通电的现象培养了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
3.了解聚沉和电泳的应用(豆腐让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发生联
和三角洲的形成、净水、静电除系
尘等)
4.运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蛤蝌要泡到盐水中除泥沙效果生活的能力
好等)
达成的素养
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感受胶体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价值,培养学
生的科学创新和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本节课,学生的胶体知识在交流中生成,在活动中重组,学生
不但学习到了结构化的胶体知识,而且核心素养也得到了提升,达到
了预想的效果。
《胶体》教材分析
本节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元素与物质分类的内容,
本节内容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化学体系的教材重点之一,
是初中溶液和浊液知识的回顾与延伸。
教材以微粒直径为线索,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一一物质的聚集
状态来研究物质的性质。教材首先用清晨缕缕阳光引出了分散系,然
后根据微粒大小对分散系进行分类,指出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
别,正是因为这种本质区别,才使胶体有不同于溶液的性质一一丁达
尔现象。这样使学生在了解胶体的这一重要性质的基础上,认识到物
质的性质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从而拓
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事物的复杂性有进一步的认识。教材还重
点介绍了胶体的另一个性质一一聚沉,列举了聚沉在生活中的应用,
最后在《知识点击》中简单的介绍了电泳和渗析及其应用,让学生了
解更多的胶体知识。
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学生了解胶体知识,既可以丰富他们对混合物的认识,学会从
微粒大小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和研究,也可以为学生将来参加工业生
产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本人尝试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
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以讲授灌输为主线的教学套路,构建以
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以
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灌
输式教学,灌输式教学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教师给出结果,是教师
在代替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而不是学生自己建立知识体系。这样培养
的学生欠缺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见解的能力,更缺乏创
造力和创新精神。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和灌输式教学截然不同,它要
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搜索所
需知识的能力,形成必要的核心素养。
【测评练习】
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A.产生布朗运动
B.产生丁达尔现象
C.胶体微粒不能穿透半透膜
D.分散质直径在10-7-10-9m
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l~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
碳均匀地分散到蒸储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⑥
3.在实验中不慎手被玻璃划破,可用FeCh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FeCb溶液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B.FeCh溶液能使血液凝聚
C.FeCh溶液能产生Fe(OH)3沉淀堵住伤口
D.FeCb溶液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变化
4.为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混有的盐酸溶液,可采用的措施是()
A.通人直流电
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盐酸
C.加人硝酸银溶液后过滤
D.装入半透膜,放入蒸储水中
5.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0H)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
溶解,则该溶液是
A.2moi/L的NaCl溶液
B.2moi/L的HC1溶液
C.2moi/L的蔗糖溶液
D.硅酸溶胶
6.在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作用于气溶胶,以除去大量烟尘,减少烟尘对
空气的污染。这种除尘法的原理是()
A.渗析B.电泳C.凝聚D.丁达尔现象
7.下列属于胶体的是()
①肥皂水②烟水晶③水玻璃④蔗糖⑤尿素⑥淀粉溶
液
A.只有⑥B.①②③C.①②⑥D.①②③④⑥
8.将饱和FeCb溶液滴入沸水中,液体变为________色,得到的是,
用此分散系进行下列实验:
(1)将其装入U型管中,用石墨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
极附近的颜色_______________,这说明,
这种现象称为o
(2)向其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
是,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3)向其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4)提纯此分散系常用的方法是
《胶体》课后反思
胶体是物质的一种存在状态,是一种混合体系,它研究的不是
某种物质特有的性质,而是由于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而表现的性质。
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较为陌生的领域,但胶体又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
关,很多生活中的现象是通过胶体知识解释的。因此,为了充分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为了实现知识的育人价值与精神意义,我的
课堂设计更重视知识的认知过程,通过实验探究、探究后的思考、动
画模拟、实物展示、视频播放等多种情境化的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
动中感受知识的魅力,达到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重视学生对概念的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们知道,知识是人类从实践活动中得来的,是对实际事物及其
运动和变化发展规律的反映。也就是说,知识本身是具有丰富生动的
实际内容的,而表征它的语言文字则是抽象和简约的。学生所学的正
是语言文字汇集成的书本知识即教材,这就要求学生无论学习什么知
识,都要透过语言文字、符号、图表把它们代表的实际事物想清楚,
以至想“活”,从而真正把两者统一起来。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学习。相反,如果学生只记住一大堆干巴巴的文字符号,而没有理解
其中的实际内容,这样的学习便是机械的学习。胶体概念的学习也是
这样,不能过多关注具体概念的辨析和概念的识记,更应该关注概念
的认知功能和指导作用。重视概念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就是要
从具体知识的教学转化以概念构建为核心的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构建胶体概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首先展
示外观相似的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让学生用眼睛识别哪份是
溶液,哪份是胶体?因为用眼睛无法识别,这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
欲望,接着让学生用激光笔照射,学生惊奇的发现这两份外观相似的
液体真的有所不同,这时学生已经从宏观上认同了它们的不同,同时
不自觉的想知道为什么不同。接着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拍下的照片,
发现微粒大小不同,学生从微观上认识到二者的不同,但不能与宏观
的丁达尔现象发生联系,所以要明白为什么大小不同,是因为聚集状
态不同,再播放短片介绍聚集状态和丁达尔现象的关系。从而让学生
明白宏观上的丁达尔现象是微观上的聚集状态引起来的,这时候学生
就明白了物质的性质不仅与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存在状态有关。从
而达到了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二、情境化的教学,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
情境是“汤”,知识是“盐”,盐只有溶于汤才好入口,知识只
有融入情境才好理解和消化。知识的情境化是知识活化并转变为素养
的必经途径,而知识的过度符号化和抽象化必然导致知识的惰性化和
僵化,从而丧失知识的活力和价值。
本节课我采用了多种方法创设情境。通过实物创设情境,例如
发现烟、云、雾和糖果是胶体,都是通过实物发现的。通过动作创设
情境,例如讲解胶体为什么能较稳定存在,我把手握成拳来表示胶粒,
演示不带电和带电相互碰撞的结果。通过背景知识创设问题情境,例
如通过胶粒名称的来历引出半透膜。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让学生解释蛤蝌要泡到盐水中除泥沙效果好。通过问题创设问题
情境,例如如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先引导学生能不能用氢氧化铁固
体溶于水形成胶体,在引导学生能不能用氢氧化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制得胶体,最后引出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
教育目的不一样,教育方法也就不一样,原来看似简单的胶体
知识,当教师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时,就变成一份庞大的工
程。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竭尽全力为这项工程增德添瓦。
必修化学1中的概念教学强调观念建构,改变原来概念教
学中存在的过多关注具体概念辨析和概念的识记,忽视概念的
认识功能和指导作用,导致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竹木复合材料性能测试与评价考核试卷
- 总部运营管理课件
- 幼儿园安全行为教育
- 小儿惊厥的护理教学课件
- 大学生寝室安全教育要点
- 二次根式的除法教学设计
- 2025股票上市项目合同法律事务代理合同范本格式
- 2025空运出口运输合同范本
- 2025双方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关于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的决策
- CJT156-2001 沟槽式管接头
-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合作社用地租赁合同样本
- 2024-2030年中国街舞培训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大学写作训练(第四版)课件 第15章 微型小说
- 农业生物防治技术规范
- 船舶装备可靠性与安全评估技术研究
- 本质安全培训课件
- MOOC 航天、人文与艺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3版《管理学》考试复习题库500题(含答案)
- 彩钢房建造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