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2小说阅读(二)
(23-24九年级上•山东临沂•期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红船女子
佟继萍
①1921年7月,上海的天气闷热,海风裹挟下,浓重的云团翻卷集聚着,像是在酝酿一场暴风雨。
②法租界的望志路上,一幢石库门建筑的二楼,一些人正在慷慨激昂地谈论着。楼下过廊里的长凳上,
坐着个神色凝重的青年女子,她不时地朝着门口左右张望。她叫王会悟,受丈夫李达委托,为屋里开会的
十五个神秘人物站岗放哨。这个秘密会议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③30日晚,进行第六场会议时,王会悟看到一个身穿灰色长衫的陌生人,从厢房虚掩着的后门闯入径
直往楼上走,便立即叫住他,问他是谁。这人支吾了一句,说声对不起,神色慌张地下楼走了。这个突然
出现的人,让王会悟感觉非常蹊跷,她立刻去楼上通报消息。正在发言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建议会议立
即停止,代表们纷纷撤离。
④十多分钟后,两辆巡捕房警车停在楼下,全副武装的巡捕冲下车,包围了整栋房子,开始大搜查。
一阵混乱后,没找到任何证据,只好悻悻地撤退了。
⑤那个穿灰色长衫的人,是法租界巡捕房密探,正是因为王会悟的警惕,代表们才得以及时疏散。事
后,马林称赞王会悟说:“这个女孩子很机警,要好好培养。”
⑥晚上,一起撤离的部分代表,在李达寓所商议复会事宜。上海是不能开会了,到哪儿去继续开会呢?
代表们意见不一。王会悟说:“我有个建议,我老家嘉兴的南湖,游人少,好隐蔽,咱们到南湖去租一艘
画舫,在船上开会,大家看如何?”
⑦“我觉得王先生提的这个建议非常好!”来自武汉的董必武首先表示赞同,其他代表听了也纷纷说
是个好主意。
⑧江南水乡乌镇长大的王会悟,其父是晚清秀才,开一家私塾。在嘉兴读书期间,王会悟接触到陈独
秀创办的《新青年》,来到新思想荟萃的上海,结识了李达,两人便在陈独秀家里举行了婚礼。
⑨会议地点一确定,王会悟与李达周密策划,决定各带领一部分代表分两个车次出发。
⑩第二天一早,王会悟乘早班火车赶到嘉兴,安排代表们去鸳湖旅社歇息,在同车到达的毛泽东、董
必武、何叔衡、陈潭秋陪同下,到南湖烟雨楼实地观察,确定画舫的停靠位置。
旗会悟让旅社账房先生帮忙租了画舫,在离开旅社前往南湖时,向旅社借了麻将带上。
⑫身着素色衣裙的王会悟在前边引路,边走边介绍南湖的环境,十几位西装革履的外地“游客”,悠
闲地随在其后,步入船舱。
色尸艘古朴典雅的红船,在荷花摇曳的嘉兴南湖上荡漾着。船头,江南女子王会悟一边警觉地环视周
围,一边指点船主,把船撑到烟雨楼东南方向僻静的水域用篙插住,代表们坐在中舱的八仙桌前开始开会。
此时,俏丽窈窕的王会悟如一水乡歌女、哼唱起嘉兴小调,遇到有船经过时,她手指敲着舱门打节拍提醒
代表们注意。船舱里听到暗号,就压低声音讨论,船过去了就群情振奋。带来的那副麻将牌码放在桌子中
心,掩人耳目。
⑭会议气氛正热烈时,湖面上突然驶来一条大船,王会悟立即提高嗓音,手拍舱门的节奏也加快了。
代表们当即停止讨论,有的打起了麻将,有的端起茶杯到船头去赏风景。
3会悟婉转地向船主询问,得知是富人家游船在湖上兜风,代表们又聚在一起,会议继续进行。
⑯午后,雨打湖面,游人渐渐散去,南湖少有的清静。代表们字斟句酌地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
领,异口同声地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雨停了,一抹红彤彤的霞光穿过云层涂在红船上,依在船头上
的王会悟,在波光粼粼水面的映衬下,仙女般伫立着。
⑰••…
⑱傍晚,王会悟送别代表们离开红船时,己是暮霭沉沉、渔火点点了。
⑲而今,乌镇西栅王会悟纪念馆里,王会悟与红船群雕伫立堂前,仿佛在向后人们讲述着红船的故事。
(选自《2021中国年度小小说》,有改动)
4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会议代表董必武的话都体现了对王会悟工作的认可。
B.小说的插叙部分简要交代了王会悟的家庭出身、读书经历和生活经历等。
C.“麻将”在小说中多次出现,是故事的重要细节,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D.小说既充分尊重历史真实,又运用了丰富的文学表现手法,特点突出。
44.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加以梳理,在表格中填入相应内容。
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一幢石库门建筑里王会悟及时通报代表们立即撤离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达寓所里代表复会地点意见不一代表们纷纷赞同
③_________________湖面上突然驶来一条大
王会悟示警,了解情况后解除警报会议继续进行
船
45.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具有什么意义,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46.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代表们字巷斗旬g地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异口同声地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
47.缅怀历史,致敬先辈。王会悟的哪些优秀品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请结合小说内容写出两点并简述理
由。
(23-24九年级上•山东聊城•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邮差
张建春
①一条土路悠悠地向山外延伸,晴天里还好,雨天里一路泥泞。可也就这一条路,将山里山外联系了
起来。
②土路上跑得最多的山外人是邮差,也称为信使,一周一趟,风雨无阻。
③起先邮差还是个小伙子,但跑着跑着小伙子就老了,就有了白发,就有了风刻的皱纹,一道道的,
如山石的纹理。
④邮差叫许文灿,名字好听。马爷和马奶叫他“文灿”。
⑤许文灿上山,一周一趟,都是直奔马爷、马奶家。马爷、马奶的家在山智品里,房子躲在山石的皱
褶里,偏僻得很。
⑥许文灿气喘吁吁地将自行车停在山石的皱褶边,必大声喊:“马爷、马奶,我来了!报纸来了,信
来了。”
⑦马爷,马奶双双应答:“文灿,文灿啦!”山跟着回应:“文灿,文灿啦!”一座山都知道邮差许
文灿进山了。
⑧许文灿进山是马爷、马奶家的节日一一有报纸看,有信读,有欢笑,时而还有捎过来的包裹。包裹
里都是些山里没有的古怪的东西,比如好吃的、好用的。
⑨许文灿把报纸信件送到了,不是拔腿就走,还要在马爷、马奶家待上半天一一上午到,下午走;下
午来,要到天擦黑才下山。许文灿有理由一一就给他们一家送邮件,送到了工作就完成了。
⑩马爷、马奶巴不得许文灿多待些时候。他们和他唠嗑,有说不完的话。说着话,许文灿也不闲着,
在房前屋后找活儿干,干得顺汤顺水。马爷、马奶喜欢看许文灿吃饭。许文灿吃得香,对山菜特别钟爱,
每次都将马爷、马奶烧的饭菜吃个精光。不过,从山外寄来的包裹中的吃食,许文灿是坚决不吃的,许文
灿只吃山货。马爷不止一次悄悄对马奶说:“文灿的吃相和儿子一样。”马奶点头,接着眼眶就红了。
⑪儿子早些年当兵去了好远的外地,一去就没回来过,这期间信没断过。所以许文灿才经常来送邮件。
报纸也是儿子订的,儿子知道马爷爱看报纸,订了好几份。
须艮纸不能天天送,许文灿一周送一次,一送一堆,够马爷看的了。
⑬儿子的信大约一个月一封,字写得工整,把在部队的情况说得清清楚楚。儿子来信,马爷、马奶是
要回的,先是马爷亲自回,之后让许文灿代回。这样过了几年时间,有一天,马爷突然对许文灿说:“不
回了,知道儿子在部队好好的就行。”说这话时,马爷长长叹了口气,没想到山也作了回应,发出一声长
叹。
⑭马爷、马奶发现,许文灿送邮件的时间多是在周六或者周日,盘桓在山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马爷
就对许文灿说:“多陪陪父母。”马奶跟上说:“早点儿回去吧,孩子、老婆一大家呢。”许文灿就呵呵
笑:“都要陪的,都要陪的。”
⑮许文灿每次下山,马爷、马奶坚决不让许文灿空手,有时给几捧栗子,有时是一两个南瓜,有时是
一小袋山菜……许文灿不客气,拿上头也不回地走。许文灿不敢回头,一回头泪就掉地上了。
⑯路好了,许文灿再来送邮件就不蹬自行车了,改成了开车。每周末来一次是少不了的,有时中间也
来,一待半天。许文灿没告诉马爷、马奶,自己已经退休了。
母冯爷比马奶走得早,走得也突然。那天是星期天,许文灿刚到,从车上搬下报纸、包裹之类,还高
兴地说:“有信,有信呢。"马爷把信接到手中,还没拆封,手一抖,竟不省人事了。马爷临终前,拉着
许文灿的手断断续续地说:“我都知道,都知道……”许文灿没敢接腔,泪水横流O
曾冯爷走后,许文灿还是每周来送邮件。迎接许文灿时,少了马爷的一句:“文灿,文灿啦!”马奶
苍老的声音落单了,只有她自己的声音在山里转:“文灿,文灿啦!”
⑲许文灿没有改变,马奶也没有改变,只是马奶不看报,就不让许文灿再送报了,她说:“省两个钱
是两个钱。”许文灿没听马奶的,还是送,送得更勤了。
⑳马奶的最后几年是在养老院度过的,马奶一到周六就把目光投向大门口,一直要望到许文灿来。许
文灿从没让马奶失望。许文灿总是开着车,还是邮差的角色,到养老院一待大半天。过去许文灿到马奶家
还有些活儿干,在养老院无事可做,许文灿就不停地和马奶说话,但马奶无话,只是用浑浊的眼睛看许文
灿,一直看,看得许文灿的心一阵阵抽搐。
㉑马奶是九十五岁走的,走前,许文灿守在马奶身边,泪一个劲儿地流。许文灿想说什么,马奶摇头
制止,缓缓地说:“我知道,文灿,我知道的……”许文灿的心就碎了。
㉒马爷、马奶都不在了,许文灿隔段时间还会去山的皱褶里,让山风吹吹,拾取“文灿,文灿啦”的
余响。
㉓许文灿是马爷、马奶儿子的战友,马爷、马奶的儿子早牺牲了。许文灿当了邮差、信使,传递着虚
假的信息,延续着深挚的战友情。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3年9月刊)
48.请根据小说情节发展过程,将横线内容补充完整。
(1)战友牺牲后,许文灿到他的家乡当邮差
(2)
(3)许文灿每周进山送邮件,借机照顾、陪伴两位老人
(4)
49.结合语境,从句式、修辞任选一个角度,对第⑦段进行赏析。
50.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第⑰爰“马爷知道”的理解。
51.结合文章内容,从两个方面分析是许文灿一个怎样的人?
52.关于文章标题,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甲同学认为:本文的标题改为“战友情”更好一些,明白易懂,
紧扣文章主题。乙同学认为:“邮差”则意蕴更加丰富,与小说内容更加契合,是最合适的标题。你赞同
哪一个标题?请结合小说内容,写出你的理解。
(23-24九年级上•山东日照•期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刘家坳的老刘家有一件传家宝,是老刘从部队带回的一杆军号。军号早已没有了耀眼的金黄色,略
带沧桑的古铜色里透着厚重与庄严,一眼望去,就知道它承载了太多的故事。
②军号的故事要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老刘当时还是不到二十的小伙子,村里人都叫他刘娃子。他本
是承了祖业,吹了嗔呐一一刘家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嗔呐世家。他爱吹嗔呐,尤其是婚嫁迎娶的时候,他
的喷呐吹得格外地热闹,他说他就喜欢日子像喷呐声一样热热闹闹地过着。
③但他的美好愿望很快被入侵的日本鬼子破灭了。日本鬼子闯进了村,烧杀抢掠。刚从邻村吹完嗔呐
的刘娃子,站在椅角岭,远远地就看见了村里的熊熊大火,听见了乡亲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他握紧手中
的啖呐,抹干了眼泪,一跺脚,加入了八路军。
④八路军连长知道了他嗔呐吹得好,就让他当了吹号兵。连长嘱咐:“刘娃子,人在号在,号在阵地
在。冲锋的时候,你要把军号吹得响亮响亮的,吹出咱们的气势,吹出咱们的威风!”
⑤刘娃子郑重地接过军号,记住了连长说的话。第一次战斗刚打响时,他心里还有一丝慌乱,但当吹
起冲锋号时,瞭亮的号声一下激发了他内心的情绪,他仿佛看到了村子里燃烧的熊熊大火,仿佛听到了大
火中乡亲们的阵阵哭喊。他把满腔的悲情化成了一股力量,把冲锋号吹得格外地响亮,格外地高昂。
⑥后来,最激烈的一场战斗就发生在刘家坳。那次,八路军连长奉命率队在刘家坳阻击敌人,几场恶
仗下来,全连只剩下了十几号人。受伤的连长将刘娃子喊到身边,说:“敌人再来,你就吹冲锋号,咱们
就是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傍晚,敌人又发起了进攻。那时,残阳如血,染红半边天空。刘娃子吹
响了冲锋号,战士们在高昂的号声中上好刺刀,跃出战壕,猛扑向敌人,犹如猛虎下山,又仿佛长剑出鞘…“
冲在最前的连长倒下了,后面的战士马上顶上去,每个人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冲锋,冲锋,永不停息!
⑦增援的部队及时赶到,击退了敌人。他们在死人堆里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刘娃子,他失去了一条腿,
但他怀里,仍然死死护着那杆军号……
⑧解放后,刘娃子放弃了到老干所疗养,安着假肢、拄着拐杖回到了故乡刘家坳。从此,他再也没有
走出过大山,带回的那一大包军功章被尘封在了床头柜里。在厅房显眼的墙壁上,挂着的是他当初离开部
队时特地申请带回的那杆军号。
⑨“把冲锋号吹起来,人在号在,号在阵地在,信心在,胜利就在!当年那不可一世的小鬼子都被我
们打回老家了,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回到家乡担任了大队党支书的刘娃子,在家乡那座座荒山上摆
开战场,再次吹响了军号,这号声就像指挥着千军万马的战旗,就像永不言败的勇士曲,透着坚毅,有股
拼劲,与开荒机器的轰鸣声、劳作时的吆喝声汇成一曲欢歌。久了,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老刘,也觉得他
与那一杆军号融为一体了。
⑩一代代的刘家坳人,就这样听着老刘的故事长大,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参了军,有的外出打拼,但
老刘的故事仍时刻滋养着他们的心灵,促使他们磨砺意志,战胜困难,一个个成为行业的翘楚。老刘的儿
子大柱,是第一批走出山坳的人,在省城里,大柱有了自己的企业,成了刘家坳引以自豪的成功人士。
⑪进入耄耋之年的老刘,再也爬不上村子对面的椅角岭了,也很少再吹军号,只经常长时间地凝望着
那杆军号。儿子刘大柱见了,悄悄地处置了省城的企业,带着资金回到了家乡,吹响了新时代脱贫致富的
军号。一批走出刘家坳的青年回乡办起了乡村合作企业,大柱说,唤他们回来的是那军号的声音,在他们
心里,军号是有灵魂的!
⑫“人在号在,号在阵地在“,这句话在刘家坳口口相传,已经成为了这里的精神名片。
(根据《经典小说选刊》相关篇目改编)
53.军号承载了它和刘娃子的哪些故事?请简要概括。
①冲锋时,刘娃子吹响军号,情绪被激发,号声噫亮。
②在刘家坳阻击战中,刘娃子奄奄一息仍保护军号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4.请结合语境,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他喔紧手中的啖呐,鼓干I眼泪,加入了八路军。(“握紧”“抹干了”“一跺脚”体现了
什么?)
(2)那时,残阳如血,染红半边天空。(此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55.文中三次写“人在号在,号在阵地在“,请分别分析作者的写作用意。(请写出两次即可)
56.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探究标题“号魂”的多重意蕴。(写出三点即可)
57.军号是刘家坳的展品之一,听完刘爷爷(刘娃子)给前来参观的初中生讲完军号的故事,请你结合本
文采用第二人称,运用以下关键词,写出对军号的看法,为本次参观留言。
关键词:领航人见证者生命精神名片
(23-24九年级上•山东淄博•期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暖雪
胡炎
①小酒馆里清冷寥落。我们面对面坐着,面前是两样简单的菜肴,一瓶酒,两只酒杯。窗外,今冬的
第一场雪纷纷扬扬地下着。
②“雪天小酌,正好暖暖身子,干!”我向他举起杯。他笑笑,和我碰杯,轻轻抿了一口。我知道他
刚刚经历了一场遗产风波,心情应该不好,所以特意约了他晚上一起吃饭。打小儿,我们便是一块光屁股
长大的。
③他的眼圈红了,泪花打湿了眼眶。我说:“有话就说出来,别闷着。”他竟然哭出了声。这么一个
高大魁梧的汉子,哭起来多少有些滑稽。我看到他的腮帮有些痉挛,对于我这个写小说的人来说,他的痛
楚我能够体会。
④“大伯去世了,他那两个不孝儿子倒来争遗产,可恶!”我替他愤愤不平。
⑤“爸……”他埋下头,肝肠寸断。
⑥他不是老韩头的亲生子。他不知道亲生父母是谁。当年他被遗弃街头的时候,老韩头的老伴儿已经
过世。在街坊们议论纷纷的时候,老韩头拨开众人,把他抱回了家。“万一是个病孩子,那可是个讨债鬼
呢。”有人不无担心地劝他。老韩头只说:“一条命,一条小命啊!”
⑦老韩头的两个儿子不喜欢他,几次都要把他扔掉。只有小女儿翠翠把他当成个宝,护着他,疼着他。
就这样,他在老韩头和翠翠的呵护下长大,他把老韩头和翠翠当成了最亲的人。
⑧“别和那两个畜生置气,不值。”我说。他拭了把泪,摇摇头说:“我没和他们置气。”“我知道
你伤心,”我拍拍他的手背,“这么多年,你寸步不离地照料大伯,那两个白眼狼一年也回来不了一两次,
翠翠嫁人后忙着生意,也没时间孝敬老人。要不是你,大伯该多孤单。”他长长地吁了口气,低声说:“应
该的。”
⑨老韩头晚年瘫痪在床,吃喝拉撒全靠他。他原在一家工厂打工,老韩头无法自理后,他就辞了工,
专心在家护理。我常见到阳光晴好的日子,他把老韩头背出来晒太阳,为他按摩、擦洗。老韩头流着口涎,
看着他笑,老人的心里一定满是欣慰和幸福。
⑩“瞧瞧,比亲生儿子还孝顺呢。”街坊邻居说。
⑪他只是微笑不语。
⑫谁也没想到,老韩头撒手人寰后,那两个几乎把老人遗忘的儿子,第一时间就赶来了,哭得震天动
地,眼里却看不到泪水。
⑬''你不该让着他们。”我咬了咬牙。他喝了一杯酒,满满一杯:“爸不在了,财产要不要又有什么
意义?”悲意又从心头升起,他耸动着肩头,近乎哀号,“我再也没有爸了,再也没有了……”我把他的
手攥在我手里,他的手冰凉而颤抖。等他稍稍平静一些,我说:“别难过,大伯要是看你这么伤心,九泉
之下也会不安的。”
⑭其实,老韩头若在天有灵,此刻恐怕会气炸了肺。他的两个儿子干号之后,便同时向他发难:“你
没权利继承我爸的遗产。”他们显然有备而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你和我爸没有任何关
系!”
⑮他无力辩驳。的确,他和老韩头没有血缘关系。老韩头也没有合法收养资格。他的户口还是老韩头
求着一个远房表弟,上在他的户头上的。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他都没有觊觎遗产的资格。
⑯“我从没想过和你们分遗产。”他说。“算你识相!”然而他拿出了老韩头的遗嘱,以及老人瘫痪
之前私下去公证处做的公证。老人心中有杆秤,把全部遗产留给了他。猝不及防,他的脸上挨了一记重拳,
眼冒金星,差点儿跌倒在地。“你竟敢骗我爸的财产,做梦!”他终于站稳了,没有还手。“我生命里最
重要的只有父亲,”他平静地说,“放心,财产我一分不要,你们尽管拿去。”
⑰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老韩头火化之后,他就搬出了家,那里再也不是他的家了。他临时租了一间民
房,聊以栖身。搬家那天,是我帮他搬的行李。
⑱“你就是太善良了。”我叹了一口气。
⑲他看着窗外的飞雪,良久说:“善良,这就是我爸留给我的遗产。”
⑳离开小酒馆的时候,他的电话响了,是翠翠打来的:“弟弟,姐公司需要一个保卫科长,你是最合
适的人选。还有,宿舍已经给你安排好了。今年春节,就在姐家过年,咱们永远是一家人。”
㉑他的泪水潸然而下。走上街头,他伸手接住雪花。雪花在他温暖的掌心融化,变成浅浅的水痕。
㉒“今年的冬天一点儿不冷,”他说,“你瞧,这雪是热的。”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2年第18期,有改动)
58.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相关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当年“他”被遗弃街头时,老韩头儿收养了“他”一老韩头儿俩儿子几次要把“他”扔掉,老韩头儿
和女儿翠翠护“他”、疼“他”一①一②
一老韩头儿火化后,他放弃遗产,净身出户一③
59.文中第值段和第㉑段画线句写“他只是微笑不语”和“他的泪水潸然而下”,请结合上下文,揣摩当
时“他”的心理,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第⑪段]他只是微笑不语,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O
[第㉑段]他的泪水潸然而下,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O
60.翠翠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分别在第⑦段、第⑧段、第㉔段,请分析翠翠在小说中的作用。
61.小说标题“暖雪”看似不合情理,你是如何理解的?
(23-24九年级上•山东枣庄•期中)阅读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哲尔赛的旅行成了我们的心事,成了我们时时刻刻的渴望和梦想。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A我们上了
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
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②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得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
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
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③毫无疑义,父亲是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
们吃牡蛎?”
④母亲有点迟疑不决,她怕花钱;但是两个姐姐赞成。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
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
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⑤我只好留在母亲身边,觉得这种不同的待遇十分不公道。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郑重其事地带着两
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⑥我父亲突然好象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
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
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⑦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哪个于勒?”
⑧父亲说:“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I,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
以为就是他哩。”
⑨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⑩可是父亲还是放不下心,他说:“克拉丽丝,你去看看吧!最好还是你去把事情弄个清楚,你亲眼
去看看O”
⑪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
手里干的活儿。
⑫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
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⑬父亲赶紧走去。我这次可跟着他走了,心里异常紧张。父亲客客气气地和船长搭上话,一面恭维,
一面打听有关他职业上的事情,例如哲尔赛是否重要,有何出产,人口多少,风俗习惯怎样,土地性质怎
样,等等。后来谈到我们搭乘的这只“特快号”,随即谈到全船的船员。最后我父亲终于说:“您船上有
一个卖牡蛎船的,那个人倒很有趣。您知道这个家伙的底细吗?”
⑭^长本已不耐烦我父亲那番谈话,就冷冷地回答说:“他是个法国老流氓,去年我在美洲碰到他,
就把他带回祖国。据说他在勒阿弗尔还有亲属,不过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因为他欠了他们的钱。他叫于
勒……姓达尔芒司,一一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个姓。听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
个时期,可是您看他今天己经落到什么田地!”
⑮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
谢谢您,船长。”
⑯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⑰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
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
起疑心。”
⑱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⑲母亲突然很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
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
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⑳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㉑他答道:“两法郎五十生丁。”
㉒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㉓B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
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㉔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㉕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㉖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㉗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
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㉘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㉙C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㉚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62.请从“情节”的角度,概括选文内容。
63.对小说理解不正聊的一项是()
A.小说以儿童视角、第一人称“我”讲述故事,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染。
B.证实“卖牡蛎的人”就是于勒,菲利普夫妇希望破灭,情节达到戏剧性高潮。
C.克拉丽丝虽然有些势利,但她勤俭持家,相夫教子,是个温良恭俭型善良女性。
D.小说最后戛然而止,收束故事,耐人寻味;“改乘圣玛洛船”,颇具讽刺效果。
64.从细节描写的角度,赏析画B处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65.比较研读A、C两处画线句子,简析裁物描写的作用。
(23-24九年级上•山东潍坊•期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灯殛
陈永林
①这天晚上,六根对女人说:“再过几天就中秋了。你明天去买十斤月饼,三斤糖块,三十挂小鞭炮•…・
烟我已买了。”
②每年的中秋晚上,许多村里人都在六根家挂一盏灯笼。鄱阳湖一带有这种风俗,一到中秋这晚,村
里人便在德高望重的人门前挂盏灯笼,表达敬意。这几年,六根门前挂的灯笼最多。村里人在哪家门前挂
灯笼,哪家就得放鞭炮,敬烟,散糖,请吃月饼。
③六根的女人有点不愿意:“每年花一百多块钱换几十只灯笼,一点也不值。那些灯笼既当不得衣服
穿,又顶不得饭吃。”六根沉脸说道:“这灯笼拿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别人想自己门前多挂几个灯笼还想
不到呢。这是村里人对我的信任,对我工作的肯定。”女人小声嘟嚷:“哪有你这个当村长的!别人当村
长,家里要啥有啥,可你每年只得几十只灯笼。”
④中秋节这天,六根早早吃过晚饭,坐在门前悠然地吸着烟,眼光却不时往路边上掠。终于来了一个
红红的灯笼,六根兴奋地站起来,喊女人:“快拿鞭炮放,灯笼来了。"鞭炮劈里啪啦地响了。可是灯笼
却进了春生的家。六根气得骂女人:“谁叫你这么早放鞭炮?"女人不敢辩,反而安慰六根:“急啥?等
会儿,灯笼不就都来了?”
⑤又来了一只灯笼。拎灯笼的是谷子。只见谷子径直往前走,片刻春生家响起欢欢悦悦的鞭炮声。六
根惊得傻傻地立在那。往年,谷子每回给他送灯笼。今年却把灯笼送给了那个发了横财的春生。春生早在
村里传出话,谁送他一盏灯笼,他就给谁一百块钱。春生先是在城里办了个皮包公司,骗了一些单位的货
款却不给货,只给单位的头送些钱。春生有了钱,就在村里办了个罐头厂,钱大把大把地进。可交税时却
说厂子亏损……六根气得大骂:“这世道变了。人都被金钱蒙住了眼。”春生家的鞭炮劈里啪啦地响个不
停,春生门前已挂了二十几个红灯笼了。可六根门前还一只灯笼都没挂。六根感到极难过。自己当了十几
年村长,爱村,敬业,没为自己多捞一根柴火,没做一件昧良心的事。可在村里人眼里竟不如一个坏事干
尽的春生。
⑥女人把六根拉进屋关紧门,可劈里啪啦的鞭炮声仍是那么刺耳。女人就开了电视机,有多大声开多
大的声。此时,门被拍得砰砰响。六根开了门,一个小孩举着灯笼,灯笼后跟着十几个小孩。小孩齐声说:
“村长,我们给您送灯笼来了,这是一盏电子照明灯。”六根的眼睛竟湿了。六根忙放鞭炮,又不住地给
小孩散糖。一小孩说:“六根叔你别生气。爸妈被钱迷了心窍,为一百块钱给春生送灯笼。今天我们给您
送灯,今后,我们每年都给您送灯。您开山修路,让我们上学有路走……”六根听了这话,眼一涩,脸上
竟有两条小虫子爬。
⑦六根把三十挂小鞭炮全放了,把积攒了多年的几百只灯笼堆在一起。他拿出打火机,点了火。一小
孩问:“六根叔,你咋烧灯笼?”六根说:“这些灯笼没点用途,烧了,让你们开开心。”片刻,几百只
灯笼就化为一堆过眼的火红。
⑧六根把这盏电子照明灯挂在门口。夜来灯亮,不失光明;风吹雨淋,永不变色。
66.小说围绕中秋节门前挂灯笼展开情节,根据提示,概述文意并填写在横线上。
六根叮嘱妻子购买所需物品一①_②一
③一六根把孩子们送的电子照明灯挂在门口
67.下面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②段属于插叙,交待了六根让妻子买东西的原因,为下文六根因收不到灯笼而难过,以及烧灯笼
做铺垫。
B.小说中的灯笼寓意深刻,不仅指中秋节人们挂起的灯笼,更是一种真善美的象征,作者用灯笼来映照人
性,六根烧掉灯笼,表达了自己对村民追求金钱的讽刺、埋怨。
C.小说运用对比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凸显文章主题。如六根的爱村、敬业与春生的投机取巧形成鲜明的
对比;孩子们的淳朴善良与大人们的唯利是图形成对比。
D.小说多运用语言描写来刻画六根的妻子,六根的女人对灯笼的看法虽与六根有很大的不同,但她通情达
理、善解人意、理解并支持丈夫。
68.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69.小说最后一段含义丰富,请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3-24九年级上•山东临沂•期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满身枣花香
①体育馆后面是湖滨巷。巷不长,也就百八十米,两侧全是沙枣树。树不高,耐寒,适宜在北方生长;
开花迟,花骨朵小,如米粒一般,金黄色,但非常繁密。夏夜走进湖滨巷,有一种甜蜜的眩晕感。走出巷
子很远,身上还有淡淡的香气。小巷的尽头,是农科所的家属院,一幢四层小楼,十六家住户。我结婚后
搬进了新房,这里成为父母的二人世界。四年前母亲离世,父亲独居。
②在我心中,父母可做天下夫妻的楷模。尽管他们的学历只是中专,算不上高级知识分子,但他们的
恩爱,在这幢家属楼里是公认的。从小到大,我一直都沉浸在他们所营造的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中。令我
不解的是,学财会专业的父亲,业余爱好却是音乐一一古典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甚至那种让年
轻人浑身扭动的摇滚乐,也令父亲沉醉。他不光是聆听和欣赏,还动手演绎优美的旋律。冬日飘雪的傍晚,
他坐在阳台上用手风琴演奏《三套车》;夏日落雨的黄昏,用小提琴演奏《梁祝》。没有哪位住户对此提
出抗议。
③和父亲如此大动静的爱好不同,学养蜂专业的母亲,业余生活却是那样安静;读书全是文学类,四
本一套的《静静的顿河》,各种版本、不同译者的,家里有五套。最独特的一套,是父亲出差时买给母亲
的礼物。母亲接过书刚翻看了两页,就笑得直拍大腿,说道:“都说艺术是相通的,但隔行如隔山,喜欢
音乐的搞不懂文学。这是盗版的。”那一套《静静的顿河》,母亲对照人文社版金人译本,用红色中性笔
将差错逐一勘正,并指给父亲看。这让父亲在谈论音乐之外,对文学也有了谈资。
④他们就这样度过了大半生,直到母亲离世。
⑤我不知道母亲的离去对父亲造成了怎样沉重的打击,但他把所有的乐器、唱片、功放、音响,都赠
给了他和母亲曾就读的中学。业余时间,父亲就读母亲勘误过的那套《静静的顿河》。
⑥父亲退休的前一年,我差不多有十个月时间没有见到他。打电话给父亲,要么不接,要么就回复两
个字:在忙。直到今年6月的一天,父亲发短信给我:来家。
⑦沙枣花全开了。
⑧父亲坐在阳台上,小桌上反常地没有摆放《静静的顿河》,而是其他的东西。他递给我一张纸。我
吃了一惊;大粗黑的边框内,是纪委约谈父亲的通知书。我心惊肉跳地看完,发现日期是一年前的,这说
明事情已经过去了。我轻轻地放下了那张千斤重的纸,愕然地望着父亲。
⑨父亲微笑着问:“你看它像什么?”
⑩我无语。
⑪父亲说:“有时候我想,如果我真的做了错误的事情,这张纸看起来就会像一张补告啊!你看抬头
直呼其名,连‘同志'两个字都没有!是啊,谁会称呼一个疑似贪污犯的人为‘同志’呢?但是儿子你放
心,爸爸是干净的,组织上对我的工作是肯定的,我是对得起你妈和你的。”
⑫父亲将小桌子上的两本荣誉证书打开递给我,一本是嘉奖令,一本是三等功证书。他又把一个细绒
包面的精致小木盒打开,里面是一枚三等功奖章。
⑬父亲站起身,打开窗户,望向湖滨巷。沙枣花的香气扑进屋来,四处弥散,倒像是奖章证书自带香
气,肃穆而严正,逼退了其他的任何气味。父亲坐下盯着我说:“我学的是财会,干的是会计,工作几十
年,坚持原则,得罪人是免不了的。有人告我的状,纪委查我的账,这很正常。关键是,自身要干净。现
在有了结论,连续三年考核优秀,嘉奖和三等功,也补发了。昨天,办理了退休手续。做人,要像你妈,
把所有的错误都剔除干净,这样手脚才会干净。如果要贪,就要贪读书,像你妈一样,那样你的心才会纯
净,才能安稳。'讣告'和奖章,我希望你都带走。这两样东西,就是生与死的界限。你干警察,应该比
我更懂得它们的意义。”
⑭走出湖滨巷,满身枣花香。不用回头我都知道,背后,是父亲站在阳台上深情注视的目光。
(作者:李芳选自《百花园》2022年第5期)
70.结合文中具体内容,概括父母的哪些方面堪称天下夫妻的“楷模”?
71.情节是小说反映现实生活的手段之一。请结合文本,说一说本文的情节具有怎样的特点。
72.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含义。
“有时候我想,如果我真的做了错误的事情,这张纸看起来就会像一张[卜得啊!”
73.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本文题目“满身枣花香”有着怎样的含义?
(23-24九年级上•山东济南•期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老兵和军马
梁晓声
①“老兵”其实并不老,才二十六岁。
②八年前,部队招兵,他报了名。“为什么想当兵?”招兵连长问。“奔出息。”招兵连长打量着他,
“考高中、上大学,也可以有出息嘛。”“就是考上了,家里也供不起。”招兵连长凝视他良久,“喜欢
马吗?”“喜欢!我家那匹马就是我养大的。我对它像兄弟!”就这样,在城里打了三年短工的他如愿穿
上军装,被分到一个军马场。
③像大多数新兵一样,他有一个梦想一一留在部队,既出息自己,又荣耀家门。他默默地、执着地接
近着他的人生憧憬。由于在家养过马,又能吃苦,他很快成了“专业”最出色的新兵。他知道养好军马就
能让骑兵兄弟多一份保障,但仅凭自己那点粗浅经验是不够的,便买来相关书籍学习,并天天坚持记录驯
养心得。入伍第二年,他在新兵中第一个当上了副班长,第三年入了党并当上了班长,第五年被授予了“模
范班长”的称号。
④有一天,他一个人躲在僻静处默默流泪一一家信中说,家里那匹马病死了。那是他用打工的钱买的,
买时还是个小马驹。他想,如果自己没参军,那匹马不会死。
⑤他很爱一匹枣红色军马。这匹马跟他家的马一样,额头正中也有一处菱形的白毛,他给这匹军马取
名叫“白头心儿”。
⑥“白头心儿”救过他一命。那次军马受惊“炸群”,他从一匹马上摔了下去,眼看就要被受惊的马
群踩踏,“白头心儿”冲过来一口将他叼起,紧紧叼住不放,否则他必死无疑。当马群安静下来,他搂着
“白头心儿”的脖子涌出了热泪。
⑦慢慢地,他开始被尊称为“考班长”了。可不是“老”嘛!他已经欢送过一批战友退伍了。当年同
一批新兵中,只留下了他一个。他感到几分欣慰,几分自信。毕竟已经是班长了,被留下继续服役了,兴
许将来真能当上军官。
⑧他入伍的第八年,裁军。因军事装备越来越现代化,军马场接到了解散的命令,所有的军马都要被
处理。“白头心儿”被牵走时,眼望着他,四蹄后撑,一动不动。他轻轻拍着它的脖子耳语:“白头心儿
啊,乖乖跟人家走吧,我不会忘了你的……”不知不觉,泪水已淌在这位二十六岁“老兵”的脸颊上。
⑨他是最后离开军马场的官兵之一。那是一个冬日的黄昏,他们列队肃立在空荡荡的营房前,营房不
远处,是一排排寂静的马厩。连长又给他颁发了“模范班长”的证书,那是对他八年服役最后的嘉奖。连
长命令他以“老兵”的身份降下军旗。仰望着在风中飘荡的军旗,他仿佛听到营房中传出了笑声和歌声,
仿佛闻到从马厩发出的草料混杂着马粪的那种温热的芳香。如血的夕阳已沉到地平线以下,广袤而苍凉的
大草原上夜幕降临了。回望着越来越模糊的营房和马厩,他想一一它们也将成为这大草原上光荣与梦想的
遗址了。他想一一他保存他的“模范班长”证书,一定要比大草原保存那遗迹更长久……
⑩归乡途中,他竟在一个小县城看到了“白头心儿”!它卧在一幢砖房前,旁边挂着一块牌子一一“吕
记马肉”。他走近“白头心儿”,见它那晶亮的大眼睛里分明地汪着泪。马肉店老板告诉他,那军马拍电
影时断了一条腿,废了。他蹲下查看了马腿,请求老板将“白头心儿”转卖给他。老板提出的金额超过了
他的复员费。“我白替你打工行不行?”他说,“直到这匹马能站起来为止。”
⑪在他的救治和精心照料下,一个月后,“白头心儿”奇迹般地站了起来。老板被他感动了,没再收
他一分钱,允许他将“白头心儿”牵走。因为“白头心儿”,他没法乘车,只能朝行暮宿,向着家乡“长
征”。
(g两个月后,他老母亲看见一个风尘仆仆的人牵着一匹马站在门前。她惊喜地认出了儿子!他抱着瘦
小的母亲,“妈,我回来了。你看,咱们又有一匹‘白头心儿‘了!”
畲第二天清晨,他牵着“白头心儿”登上家乡的山头,俯瞰着贫穷的山村,发誓般地说:“'白头心
儿’,咱们一起把家乡彻底变个样吧!”
(g哪一刻,二十六岁的“老兵”似乎顿悟一一他从军队获得的,还有比“模范班长”荣誉重要得多的
东西...
(有删改)
74.请梳理文章情节,简要概括老兵和军马“白头心儿”之间发生的几件事。
(1)老兵给老马取名“白头心儿”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兵惜别“白头心儿”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品味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⑦段中加点词语。
慢慢地,他开始被尊称为“考班长”了。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色段的画线句。
第二天清晨,他牵着“白头心儿”登上家乡的山头,俯瞰着贫穷的山村,发誓般地说:“‘白头心儿’,
咱们一起把家乡彻底变个样吧!”
76.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⑭段画线句“他从军队获得的,还有比‘模范班长’荣誉重要得多的东
西……”一句的理解。
77.这篇小说,作者以“他”的视角来叙述故事,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物流运输车辆承包经营合同
- 2024年度某科技公司与服务商关于云存储服务的服务合同
- 2024年度光伏发电项目运营与维护合同
- 2024年度版权转让合同:著名音乐专辑版权交易
- 抗风湿手环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广告发布合同广告内容和投放时间
- 2024年度健康保险与福利计划合同
- 2024年度在线教育平台建设与运营合同
- 2024年度云服务合同(含云计算和云存储服务)
- 2024年度办公设备采购供应合同
- 思想道德与法治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中学教学常规检查细则
- 2022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甲级)
- 滚筒包胶项目整合技术要求规范书
- GB 4806.1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
- GB 40165-2021固定式电子设备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技术规范
- 深圳市失业人员停止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申请表空表
- DJI 产品交付理论试题
- 公开课-诫子书-一等奖-完整课件
- 《中国当代文艺思潮》导论文艺思潮的基本概念
- 2023年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