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沁园春-长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情感的手法。
2.感受革命领袖的青春理想和伟大抱负,体会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
教学重点:
1.品味关键词语,理解词中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2.体会词中作者丰富而深沉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1.理解作者礼赞秋天的多种写作手法。
2.体会“独立寒秋"中体现的作者豪迈胸襟和坚定信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就有悲秋情结,如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杜甫《登高》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陶宗亮《秋暮遣怀》中的“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等。而本词的开篇“寒秋独立”,“寒秋”在秋的基础上强调触感之寒,再加上无人相伴“独立"之姿态,似乎更容易引起人的悲情哀思。加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这里的“寒秋”似乎不仅是指自然环境,也暗合当时社会环境,而“独立"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他不是以一个普通游客的身份,而是作为被反动政府通缉的农民运动领导人来到橘子洲的。由此看来,作者笔下的寒秋之景,似乎很难跳脱出凄凉萧瑟的意境了。真的是这样吗?
二、朗读词上阕写景的部分,感受景物描写的整体特点。
提示:大好河山美丽多姿、充满生机,给人一种磅礴大气的感觉。
三、请同学们找一找特别有表现力的词语,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写秋景而不衰飒的。
提示:
1、色彩的运用。“红”象征乐观与激情,“碧"象征生命和希望。再加上两个程度副词“遍”和“透”,一个强调红的广度,一个强调碧的深度。红、碧二色的对比度也很强,红山碧水,较相辉映,流光溢彩,鲜艳夺目,充满着生命的力度。
2、动词的选择。鹰“击”更能显出雄鹰的刚健有力和勇敢无畏,鱼“翔"更能体现鱼儿轻松自如和潇洒从容,两者都体现出寒秋中顽强的生命力。“染”是一个着色的过程,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枫叶颜色深浅浓淡的变化,在静态的描摹中又赋予了动态的美感。“竞"字总括,秋天不再是生命衰微的象征,而是充满生机的时节。
3、角度的摄取。作者以看字引领,“万山”一句写远景,“漫江"一句写近景,“鹰击”一句写高景,“鱼翔"一句写低景。远近高低结合,多角度多层面的展示秋光。再看景物的选择,天、江、山、林、舸、鹰、鱼,大小无遗,意蕴丰富,无一不体现出作者对秋的热爱。
四、思考:作者笔下的湘江秋景为何一反常态,全无萧瑟凄凉之境而尽是艳丽多姿、生机盎然之景呢?这符合常理吗?
提示:“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情志去选择、驾驭甚至重塑这些自然景物,使它们达到自己期望的理想状态。这种融入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就是意象。(知人论世,比较杜甫《登高》和本词描绘的不同秋景和不同情感)
五、朗读词的下阕,体会作者具体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同学们结合具体的词语进行分析。
提示: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四句,激昂顿挫,节奏鲜明,刻画了一群青春年少、充满理想、才华横溢、满腔热情的青年革命家的英姿俊采。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三句,艺术地概括了这群青年革命家的实干精神。“指点"两字,既体现了同学少年的潇洒自信,也体现了他们对中国未来道路的坚定明确;“激扬”二字意为激浊扬清,革命青年以文字为武器,将黑暗的污浊的腐朽的东西都清除掉,把光明的清澈的新生的思想高扬起来;“粪土当年万户侯"表达了作者和他的同伴们对军阀和旧官僚的极度蔑视;也表达了他们无意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志在救国救民,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3、“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三句运用祖逖“中流击水"的典故,展现出一种远大的抱负和强烈的自信。而回忆中毛泽东和他的少年同学们在湘江游泳时激起的大浪竟然遏制住了飞驰的船只,体现出这群青年革命家们刚健有为的精神和无坚不摧的力量。同时呼应了上阕的设问,正是这些“中流击水”的青年俊才才是主宰世界的新生力量。
六、带着这种理解重读开篇之“独立寒秋”,此句到底体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提示:作者的“独”是一种傲立天地、舍我其谁的气概;“立"更蕴含着坚定挺拔、傲岸威严的姿态。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昂扬奋发的青春活力,继往开来的英雄斗志,这一切都通过写景忆旧的笔墨痛快淋漓的挥洒出来。(拓展文学上的“赞秋情怀”)
七、课堂小结
《沁园春·长沙》抒发的情感是丰富而深层的。第一,他抒发了故地重游,欣赏祖国大好河山壮丽秋色的喜悦之情;第二,抒发了回忆同学少年们意气风发,以天下为己任的战斗精神的赞美之情;第三,抒发了作者自己对祖国命运和前途的关切之情,表达了自己改造世界的雄心壮志和坚定信念。
词的上下两阕一般各有侧重,但又紧密联系。无论是写景叙事,还是议论抒情,往往都是相互渗透,相互照应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诗词中意象的特征来感悟作者情之所在,也可以通过感受作者的情感抒发来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深远意境。此外,品读作品时需要“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会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词作的理解。
八、作业布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餐馆合作合同范本
- 消防材料合同采购合同范本
- 团体露营 合同范本
- 2025-2030年中国热饮品行业运行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深圳商业地产行业运营状况及发展预测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浮法玻璃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安全用品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橡胶填充油行业风险评估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护肝保健品市场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海南省交通投资控股限公司招聘3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宋代美学研究
-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全套
- 船舶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课件-任务3.涂胶机器人工作站
- 供应链管理(第2版)课件:常用的供应链管理方法
- 腰椎手术的疑难讨论
- 中英文对照版 ASTM B594 2019 铝合金形变产品超声波检测标准惯例
-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 2025届高考数学专项复习:阿基米德三角形【六大题型】含答案
- 高中语文2021学年专题复习-外国文学训练题【含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