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整合提升学案含解析岳麓版_第1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整合提升学案含解析岳麓版_第2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整合提升学案含解析岳麓版_第3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整合提升学案含解析岳麓版_第4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2经济成长历程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单元整合提升学案含解析岳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认读导引】一大主题: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演化。两大形态: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与资本主义萌芽的经济形态。三大线索: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经济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政策;以官营手工业为核心的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古代商业发展的演化及与之相关的商业政策。四个重点: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及重农政策;手工业经营形态及成就;古代商业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及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缓慢发展。一、古代中国商人地位的改变朝代地位改变改变缘由总体评价春秋战国有肯定提高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定结果。“重农抑商”政策是违反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虽在封建社会初期起到肯定的主动作用,但是从长远看,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只有农商并举、农工商并重,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才最有利于社会发展汉朝严格限制商人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汉初经济残缺,为复原发展农业,严格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唐朝商人经济地位有所提高,但政治地位低下商品经济发展旺盛,政府实行开明的政策宋朝农商并举(并重),商人地位提高商品经济进一步旺盛清朝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社会重视商人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盛行1.(2024·郑州质检)(韩)宣子有(玉)环,其一在郑商。宣子谒诸郑伯,子产弗与,曰:“非官府之守器也,寡君不以知”……子产对曰:“昔我先君桓公与商人……世有盟誓以信任也,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匄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恃此质誓,故能相保以至于今。”材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商品经济特别旺盛 B.商人社会地位提高C.官府无法限制商业 D.韩国和郑国曾经结盟B[春秋战国时期,官府限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与材料中“桓公与商人……世有盟誓……我无强贾,毋或匄夺”相符,故B项正确。]二、丝绸之路发展演化过程1.开拓:西汉(1)陆上丝绸之路:西汉张骞出访西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途: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安眠—大秦。(2)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时,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路途:广东—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2.拓展:唐朝(1)陆路方面:隋唐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东起长安,经中亚,一条至今日的印度、巴基斯坦;另两条经地中海进入欧洲,或西北行进入欧洲。(2)海路方面:从广州动身,最远到达波斯湾。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3.繁盛:宋元(1)概况: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在此停岸的外国海船常常在百艘以上,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2)主要贸易路途由以陆路为主转为以海路为主。4.萎缩:明清从明朝中后期起,包括整个清朝时期,政府的海洋政策走向保守。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清朝时期,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2.丝绸之路兴起于两汉,此后一度衰落;隋唐时期再度兴盛起来;两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萎缩,但海上丝绸之路却呈现旺盛景象;直到元朝,陆上丝路再度兴起;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日益衰落。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明清时期丝绸之路完全消亡B.丝绸之路兴衰与统治政策无关C.政治统一有利于丝路的畅通D.少数民族政权不重视丝路贸易C[材料中丝绸之路兴衰时期阶段性特征说明政权统一强大时有利于丝绸之路发展,故选C项;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日益衰落不等同于完全消亡,解除A项;丝绸之路的兴衰受到统治政策的影响,解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少数民族政权对丝路贸易的看法,解除D项。]三、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发展阶段商人城市商路政策兴起商周产生整齐划一、渐渐旺盛、经济功能不强国内商路重视激励春秋战国私商“重农抑商”发展秦汉丝绸之路全面限制魏晋南北朝旺盛隋唐中唐后有所松动宋元自由旺盛鼎盛明清商帮工商业市镇,以经济功能为主清朝只保留广州十三行抑商锁国3.万历年间,《兖州府志》记载:当地“土宜木棉,贾人转鬻江南,为井肆居焉”。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A.南方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农产品生产以南方需求为主C.山东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D.区域经济差异推动长途贩运D[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兖州的土质相宜棉花种植,商人将兖州的棉花运到江南地区进行贩卖,这表明区域经济的差异推动了长途贸易的发展,故选D项;虽然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但材料信息体现不出这一结论,故解除A项;材料未体现农产品生产以南方需求为主,也未论述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无法得出当时山东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故解除B、C两项。]一、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与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异同点比较项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西欧资本主义萌芽不同点产生的背景在封建专制空前强化的状况下出现在地中海沿岸的自治城市里产生分布地区仅出现在江南一些地区的城市和少数几个部门;没有深化农村出现在很多国家的很多城市,并深化农村商业资本所起的作用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在手工作坊内部产生,商业资本所起作用较小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有两条途径,商业资本起了巨大作用发展环境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峻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随着新航路开拓、殖民掠夺和重商主义的推行,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很快结果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没有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快速,瓦解了封建社会,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相同点①都是在封建社会晚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②都以手工工场的出现为标记③产生的时间大体上都在14—16世纪4.(2024·郴州模拟)明清时期手工作坊主赚钱后多买田置地,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经商致富后第一件要做的事也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导致这种现象的共同缘由是()A.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B.土地贵族驾驭政权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农业经营方式落后B[18世纪的英国已经不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了,故A项错误;当时中国与英国都是土地贵族把持政权,故B项正确;英国政府推行的是重商主义政策,且农业已经采纳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故C、D两项错误。]二、宋元明清时期的“商业革命”和16世纪西方的“商业革命”的比较宋元明清时期的“商业革命”16世纪西方的“商业革命”表现宋元:商业的时间、空间均不再受限制;“草市”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纸币的出现与大量运用;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海外贸易发达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与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贸易范围不断扩展;商业经营模式发生改变,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出现;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特点发展水平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没有进一步推动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气的产生促进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促进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力气的成长市场范围由于专制制度的阻碍,工商业的发展仍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对外贸易仍以官方贸易为主,官营手工业仍旧占据重要地位,国内市场比较狭小已形成区域性贸易市场,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推动了经济结构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出现股份制、银行等经营现象影响没有推动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迈进使西欧封建制度瓦解;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5.(2024·汉中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代前期,消费呈现尚俭、务实之特征,万历《通州志》卷2风俗载,南直隶通州“弘、德之间,犹有淳本务实之风”。成化《山西通志》卷2载,太原“工商务实勤俭”。然而中期以降,消费发生嬗变,凸显奢侈之风尚,乾隆《震泽县志》卷25风俗序载,苏州府“万历以后迄于天崇,民多世富,其奢侈乃日甚一日焉”。上自皇室下至民间竞相奢侈,顾炎武认为:“自神宗以来,黩货之风日甚一日,国维不张,而人心大坏,数十年于此矣。”消费奢侈,对明代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摘编自张邦建《明代中后期奢侈之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材料二与16世纪相比,这一时期欧洲消费竞争的特征发生了改变。首先,16世纪消费竞争的主体是家庭,竞争是为了维护家族的地位和荣誉;到了18世纪,消费竞争的主体则成为个人,消费竞争是为了个人的地位和荣誉。其次,16世纪消费竞争的动力主要在于政治,但18世纪消费竞争的动力主要在于文化与市场,其表现形式就是对时尚的追逐和竞争。而时尚的制造者不仅仅是贵族,市场也参加到时尚的制造中来。时尚的大众参加导致西方进入了“大批量需求”时期。——摘编自李琴《从勤俭节约到消费至上——对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历史考察》(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明朝中后期社会风尚嬗变的缘由,并对这一现象做简要评价。(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比较说明明朝中后期与16—18世纪欧洲消费改变的相同之处,并分析这种改变产生的不同影响及其缘由。[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材料供应的信息特别有限,这就要求考生更多地结合所学学问进行概括,明朝中后期社会风尚的嬗变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反映,考生可从商品经济发展、思想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其次小问,要留意从主动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二者都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凸显奢侈之风尚”和材料二“对时尚的追逐和竞争”可得出消费都变得奢侈。其次小问,抓住“不同”,结合明朝中后期和16—18世纪欧洲的社会背景,分别分析其影响。第三小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别分析其缘由,中国从封建制度、小农经济的地位、经济政策等角度思索;欧洲则从新航路开拓、殖民扩张、重商主义思想、思想解放运动等角度思索。[答案](1)缘由:商品经济发展;工商皆本、趋利经商思想的影响等。评价:肯定程度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冲击了封建礼制和传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