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4课时)(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1页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4课时)(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2页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4课时)(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3页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4课时)(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4页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4课时)(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课题2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课时4走进科学探究一、学习目标1.通过对蜡烛燃烧的探究,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途径,初步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2.初步体验依据实验目的,设计并进行实验,发展证据意识和证据推理能力,初步学会书写实验报告的方法。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关注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过程等化学学科学习的特点。4.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发现一些可以探究的问题,保持在知识的形成、相互联系和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习科学方法。二、学习重难点重点:1.知道实验和观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2.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探究结论的能力。三、学习过程【知识回顾】1.复习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2.观察蜡烛,并尝试描述观察到的蜡烛。【答案】1.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2.略。【课堂探究】3.走进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理解科学、认识的重要途径。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常通过和等方法获取证据,通过和得出结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答案】知识、本质、客观世界、观察、实验、分析、推理、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收集证据、反思与评价。4.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①蜡烛点燃前:实验: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闻一闻气味,并进行描述。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根据实验现象对石蜡的硬度和密度进行初步判断。实验步骤对现象的描述分析或解释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闻气味用小刀切下一块放入水中【答案】实验步骤对现象的描述分析或解释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闻气味红色、圆柱状、固体,有轻微的气味红色圆柱状固体,有蜡味用小刀切下一块放入水中易切,浮于水面,不溶解质软,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②蜡烛燃烧时:a.观察火焰附近石蜡状态变化、烛芯变化及火焰分层情况实验:点燃蜡烛,仔细观察燃着的部分,描述火焰附近石蜡的状态变化、烛芯的变化、火焰的分层情况等。实验步骤对现象的描述点燃蜡烛,仔细观察燃着的部分【答案】实验步骤对现象的描述点燃蜡烛,仔细观察燃着的部分蜡烛燃烧发光放热,火焰附近石蜡由固态变为液态,烛芯变短,火焰分三层,外焰最亮,焰心最暗。b.探究蜡烛火焰温度分布情况提出问题:蜡烛火焰分层,各层温度是否相同?猜想与假设:各层温度相同/不相同设计方案:按照方案实施实验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答案】取一根木条平放于蜡烛火焰中,1s后取出观察;木条与火焰外焰接触部分最先变黑;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c.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实验:分别取一个干燥的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并描述烧杯中的现象。实验步骤对现象的描述分析或解释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蜡燃烧生成了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答案】实验步骤对现象的描述分析或解释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石蜡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石灰水变浑浊③蜡烛熄灭后:实验:熄灭蜡烛,观察并描述蜡烛熄灭时的现象。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对现象的描述:分析或解释:实验:蜡烛熄灭后,其颜色、长度等与点燃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对现象的描述:分析或解释:交流与讨论:围绕蜡烛的燃烧,你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答案】熄灭后有白烟产生,点燃白烟,蜡烛重新燃烧;白烟是石蜡蒸汽遇冷形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可以燃烧;熄灭后,蜡烛颜色不变,长度比点燃前短;石蜡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扩散到空气中;略。【对应训练1】下列关于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热,有黑烟B.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D.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蜡烛上方飘出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答案】B【对应训练2】对蜡烛的探究错误的是()A.石蜡浮于水面,证明石蜡密度比水小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碳D.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不能被点燃【答案】D化学学习的特点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以下特点:①关注物质的。例如:石蜡的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等,以及能否燃烧、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②关注物质的。例如:石蜡受热时熔化等;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③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讨论和解释。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进行系统、细致的观察和描述;基于证据,经过分析和推理等思考过程,得出可靠的。【答案】①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②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现象、结论。【课后任务】总结本节的概念,梳理概念之间的联系,画出思维导图。四、课堂练习1.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该实验不能说明石蜡具有的性质是()A.密度比水小B.可燃性C.难溶于水D.硬度小【答案】B【解析】A.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密度比水小,正确;B.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不能说明石蜡具有可燃性,错误;C.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难溶于水,正确;D.用小刀切下石蜡,说明石蜡硬度小,正确。故选B。2.化学学习中,我们获得结论的最重要依据是()A.老师的结论B.同学的结论C.网上查到的结论D.分析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答案】D【解析】分析实验事实得出结论是我们获得结论的最重要依据,故选D。3.(2024·江苏南京·二模)利用蜡烛进行的如下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烛油凝固 B.小刀切断 C.燃烧放热 D.浮于水面【答案】C【解析】A、烛油凝固过程中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B、小刀切断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煤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D、蜡烛浮于水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C。4.下列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蜡烛浮于水面,说明蜡烛的密度小于水B.用小刀可将蜡烛切开,说明蜡烛的硬度较小C.蜡烛吹灭后产生的白烟能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D.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A、蜡烛的密度小于水,故蜡烛浮于水面,正确;B、蜡烛的硬度较小,故用小刀可将蜡烛切开,正确;C、蜡烛吹灭后产生的白烟能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正确;D、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无色液滴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不能说明生成二氧化碳,错误。故选D。5.在“点燃蜡烛”的活动与探究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只发生化学变化,无物理变化 B.产生火焰并放出热量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D.玻璃管另一端出现白烟【答案】A【解析】A、点燃蜡烛的探究中,蜡烛受热熔化、遇冷凝结是物理变化;而蜡烛燃烧的过程是化学变化,错误;B、蜡烛燃烧产生火焰并放热,正确;C、根据分析A,C说法,正确;D、将玻璃管斜插入蜡烛火焰的焰心处,未燃烧的石蜡蒸气被导出,在另一端遇冷形成石蜡的固体小颗粒,产生白烟,正确。故选:A。6.化学活动小组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1)同学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会________(填“沉入水底”或“浮在水面”);(2)图①中,点燃蜡烛后,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后取出,可看出火柴梗A处最先炭化,说明蜡烛火焰的________温度最高。(3)图②中,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再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4)图③中,用火柴可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________。【答案】(1)浮在水面

(2)外焰

(3)有水雾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白烟【解析】(1)同学用小刀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