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正能量》-张仁溥_第1页
《老子的正能量》-张仁溥_第2页
《老子的正能量》-张仁溥_第3页
《老子的正能量》-张仁溥_第4页
《老子的正能量》-张仁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子(lǎozi)的正能量》

张仁溥著共二十三页目录一、前言(qiányán)

二、老子(lǎozi)的正能量三、老子的伟大四、论“三生万物”的真理性五、道家的宇宙观解析六、论老子的“道”与“德”七、“无为而治”意涵的诠释八、老子的用兵之道九、老子谈治国理政十、无神论的老子成了道教的神祗共二十三页在春秋战国时期,正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阶段,急骤的社会变革带来思想界的空前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老子(lǎozi)名李聃,出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现河南鹿邑县)。他创立了道家学派,他的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传世杰作《道德经》中。全文五千字左右,是一部具有深刻哲理思想无所不包的哲学著作,它对中华民族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他的思想渗透到中国医学、武术、绘画、军事、文化及治国理政等各个方面,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其中许多思想精华,仍然具有正能量,值得人们继承和发扬。(一)前言共二十三页习近平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观念,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发。对于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存和发扬,赋予新的涵义。希望中国和各国学者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把这个课题研究好,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文化一道造福人类。”[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24日)]对于道家哲学有不同(bùtónɡ)的观点的很多人认为老子的哲学是形而上,是玄学。而笔者认为,老子的哲学是唯物辩证的哲学。他的“道”就是他的世界观,他的“德”就是他的人生观,是十分正确的,对于当代,仍然具有正能量。笔者希望通过对《道德经》的研究,去问道求真,还原一个真实的老子。正是基于弘扬传统文化以造福人类的宗旨,笔者对老子的《道德经》进行了学习和研究,将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写成《老子的正能量》一书,与大家相互交流,共同切磋。

——张仁溥(一)前言共二十三页老子是道家哲学(zhéxué)的开创者。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和世界。当然他也不是全都正确,不可能十分完美,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正确地观点,但是瑕不掩瑜,他的一些正面积极的思想,对当代仍有积极意义。我们应该将这些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挖掘出来,为复兴中华提供正能量。(二)老子(lǎozi)的正能量共二十三页一、尊道重德的思想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并且认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将神排除在外,确立“道”的法则是万物运行的总规则。并且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即“道之所以被尊重,德之所以被珍贵,是因为它并不有意安排万物的命运,而是顺其自然。所以,道产生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使万物生长、发育,结出果实,成熟壮大,它对万物细心抚养,倍加爱护。它产生了万物并不据为己有,抚育了万物并不自居其功,它是万物之君却不横加干涉。这才是极大极深远的德啊!”他以“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作为最大的德。确立了老子的道德观。“道德”一词就从这里产生,成为(chéngwéi)衡量人的品德的标准。就是提倡为他人服务而不居功,帮助别人却没有私心,这样的人才是有道德的人。共二十三页二、利民为民的思想

《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表达出他心中圣人的形象是:“圣人没有成见,以百姓的意见为意见。善良的百姓,我很好地对待他们;不善良的百姓,我也很好地对待他们,这样,我也得到很好的对待。百姓的话(dehuà),可信的我信任他们,不可信的我也信任他们,这样,我也得到了信任。圣人治理天下,纯朴地一心为百姓着想,百姓注视着圣人的一举一动,圣人也把百姓当自己的孩子对待。”这是不是有点走群众路线的公仆形象了呢!“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歙歙为天下浑其心”树立了一个“一心为民”的圣人形象。而对鱼肉百姓的统治者却斥之为“盗夸”。“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讽刺那些“衣服却很华丽,佩带锋利宝剑,美食都已吃厌,个人财产多得用不完。这种人就是强盗头子。这实在不合天道啊!”老子爱憎分明,推崇一心为民的圣人的观点仍有积极意义。共二十三页三、抑制贫富差距的思想在七十七章中:“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这段话十分尖锐,他指出人之道与天之道恰恰相反,是穷人向富人交租,越富的越有,越穷的,连你仅有的也要给你剥夺掉。所以,历代农民起义都扯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就是根据“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来的,要把不合天道的世道翻过来,均贫富,分田地(tiándì),劫富济贫。老子在指出当时社会不合理的同时,又奉劝统治者减轻百姓的负担。在七十五章中:“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是以上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惟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指出由于剥削压迫太厉害,所以百姓不怕死,起来造反,所以难治。这是因为统治者太为自己着想而不管百姓死活造成的。“所以不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太珍贵,是比过于看重自己生命的人要聪明得多”(夫惟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他进一步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奉劝富人“持有太多的人,不如适可而止。捶打得既尖又利的铁器,不能长保锋利。纵然金玉满堂,谁也不能守住。富贵而又骄傲,定会给自己带来祸害。”这是对富人的警示,希望他们有所收敛。“谁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谁能将有余的拿来奉天下呢?那只有有“道德”的人能够做到。现在,抑止贫富差距过大的思想仍然没有过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做到共同富裕,仍是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共二十三页四、节俭的思想在五十九章中:“治人事天莫如啬。夫惟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之其极。莫之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老子认为治理百姓,事奉上天,没有比俭省更好的了。只有俭省,才叫先于他人事奉道。事奉道在先,就叫多积德。多积德,则能攻无不克,攻无不克,则力大无边。力大无边才能治理国家。国家有了根本,才能长治久安。就像树林一样,根扎得深,扎得牢,这才是长生久存之道。把俭省提高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所以,中国人重视节约、储蓄,因为(yīnwèi)节省就能经常宽裕,就能积少成多办大事。尤其在地球资源渐趋枯竭的当下,我们更应该做到节能节俭。共二十三页五、祸福转换的思想在五十八章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曰固久!”这段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祸福不是绝对的,看你从哪方面看,从一方面看是坏事(huàishì),从另一方面看或许成为好事。二是祸福是可以转换的,在现在是坏事(huàishì),后来可能又成为好事。最典型的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长城边有位老翁,养了一匹良驹,他非常喜欢(xǐhuan)这匹马,可是有一天,这匹马跑了。他很伤心,痛惜失去了一匹好马。过了两年,这匹马不仅回来了,而且带回了一匹小马。老翁高兴极了,老翁的孙子很喜欢(xǐhuan)这匹小马,去骑这匹马,小马性烈,将孙子摔下来,跌断了腿。老翁又伤心孙子成了残疾。过了几年,发生战争,适龄男儿都得当兵,他孙子因是残疾,不能当兵。老翁又高兴起来。这正好说明了“好事可以变坏事,坏事可以变好事”的道理。共二十三页六、慎战的思想老子始终认为“兵者不祥之器”,不主张轻易用兵。在三十三章中:“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指出好战的人是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又在三十章中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指出“按道的原则辅佐君王,从不依靠兵力(bīnglì)以霸天下,好战会很快遭到报应。军队所到之处,土地会荒芜。大战过后,必定会有饥荒发生。善用兵者,只要达到目的就算了。用不战就能使人折服,就不用强迫的手段去夺取。”这是他反对军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思想。认为好战必定会很快遭到报应。日本军国主义正是按照他的预言,不仅未能得志于天下,而且很快遭到报应,无条件投降并受到审判。这对现代想搞军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人,仍然有教育作用。老子并不反对正义的战争,在“不得已而用之”时,仍然是必须的。只是尽量不靠战争来解决问题。共二十三页七、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的思想(sīxiǎng)在五十七章中:“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他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成为治国、用兵的纲领性总结。治理国家要公正廉明。而对于战争,却要出奇制胜。他这个“奇”字道出了用兵的奥妙。被孙武发展为“孙子兵法”。老子主张以静制动,以防守为主。“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在可靠的防守情况下,才能乘机出击。他反对冒进,“祸莫大于轻敌”。他还重视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他还懂得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这种欲取先与的策略,被后世军事家常常应用。可以说,老子是中国军事家的鼻祖。共二十三页

在六十章中有“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话成了千古名言,他用生动的比喻将治国之道,深入浅出的表达出来,形象生动,内涵丰富。其中包含了要保持政策稳定性,才能(cáinéng)取得人民信赖的思想。如果朝令夕改就会造成社会混乱。八、治大国若烹小鲜(ruòpēngxiǎoxiān)的思想共二十三页九、睦邻外交(wàijiāo)的思想在国际关系方面,主张(zhǔzhāng)谦卑互信,睦邻友好。在六十一章中说:“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主张(zhǔzhāng)大国、小国都以谦卑取得他国信任,大国更应该谦虚卑下。建立一种互信睦邻友好关系。这是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睦邻外交思想的源头。共二十三页十、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思想(sīxiǎng)在六十三章中:“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就是:“考虑困难的事,要从容易处考虑;安排大事,要想到每一个细小之处。因此,做好每一件难事,必须先从容易处下手;做好每一件大事,应从细小的事情干起。”这是老子告诉人们克服困难和办成大事的行动指南。共二十三页十一(Shí-Yī)、慎终如始的思想在六十四章中:“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shènzhōngrúshǐ),则无败事。”就是:“有些人办事,常常完成了大半却没有成功。如果他谨慎得像开始那样,那么他绝不会失败。”指出没有成功的原因是精神松懈造成的,如果他一直像开始一样谨慎就不会失败。这是人们通常易犯的毛病,慎终如始(shènzhōngrúshǐ)的思想仍可指导今人如何去工作和行动。共二十三页十二、循序渐进(xúnxùjiànjìn)的思想在六十四章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就是说:“合抱的大树,从细弱的幼苗长起;九层的高台,从第一筐土垒起;千里远的路程,从第一步开始(kāishǐ)。不懂得这个道理,急功近利,必然招致失败,强行去干,一定招致失利。”老子认识到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必须一步一步积累,急功近利,急躁冒进,必定失败。必须循序渐进,逐步达成目标。这成了勉励人们一步一个脚印和踏实努力的格言。共二十三页十三、为之于未有(wèiyǒu),治之于未乱的思想在六十四章中:“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即:“当世道平安时,稳定很容易维持;事物还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时,改变它比较容易;脆弱的东西容易粉碎;细小的东西容易使它消散。所以,处理事情最好在问题还没发生的时候(shíhou),治理国家应该在发生变乱之前。”老子正是认识到事物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早期阶段比较容易控制,提出“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思想。这对于我们处理事情仍有指导意义。譬如在安全管理上,提出将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共二十三页十四、既以为(yǐwéi)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思想在八十一章中:“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就是(jiùshì)说:“圣人什么也不保留,他越是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富有;他越是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充足。”就是(jiùshì)在现在,这种助人为乐的思想仍然是值得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