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五年(2020-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8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五年(2020-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8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五年(2020-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8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五年(2020-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8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五年(2020-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真题化学试题PAGEPAGE1专题08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向五年考情(2020-2024)命题趋势考向一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2024·安徽卷;2024·湖北卷;2024·黑吉辽卷;2024·广东卷;2023·辽宁卷;2023·天津卷;2023·海南卷;2023·山东卷;2023·福建卷;2022·山东卷;2021·湖南卷;2020·新课标Ⅰ卷;2020·山东卷等高考选择题中有关化学实验内容的考查可以分为两大方向: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主要命题点有: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与鉴别;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以及微型实验探究等。其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是各卷区必考的命题点,主要表现形式为表格型,以实验操作、目的、现象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为主。考向二实验方案的评价2024·甘肃卷;2024·河北卷;2024·山东卷;2024·江苏卷;2023·新课标卷;2023·重庆卷;2023·江苏卷;2023·河北卷;2022·辽宁卷;2022·全国乙卷;2022·全国甲卷;2022·广东卷;2022·重庆卷;2022·湖南卷;2021·广东卷;2021·湖南卷;2020·江苏卷等考向三微型实验探究2024·广东卷;2024·新课标卷;2024·湖北卷;2024·湖南卷;2024·山东卷;2023·天津卷;2023·湖北卷;2023·湖北卷;2022·江苏卷考向一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1.(2024·安徽卷)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过氧化钠和硫黄:加水,振荡 B.水晶和玻璃:X射线衍射实验C.氯化钠和氯化钾:焰色试验 D.苯和甲苯:滴加溴水,振荡〖答案〗D〖解析〗A.过氧化钠可以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氢氧化钠,硫不溶于水,A可以鉴别;B.水晶为晶体,有独立的晶格结构,玻璃为非晶体,没有独立的晶格结构,可以用X射线衍射实验进行鉴别,B可以鉴别;C.钠的焰色为黄色,钾的焰色为紫色(需透过蓝色钴玻璃),二者可以用焰色试验鉴别,C可以鉴别;D.苯和甲苯都可以溶解溴水中的溴且密度都比水小,二者都在上层,不能用溴水鉴别苯和甲苯,D不可以鉴别;故〖答案〗选D。2.(2024·湖北卷)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蒸馏法分离和B.过滤法分离苯酚和溶液C.萃取和柱色谱法从青蒿中提取分离青蒿素D.重结晶法提纯含有少量食盐和泥沙的苯甲酸〖答案〗B〖解析〗A.二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互溶,二者沸点不同,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将二者分离,A正确;B.苯酚和碳酸氢钠都可以溶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将二者分离,B错误;C.将青蒿浸泡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提取液,寻找合适的萃取剂可以利用萃取的方法将提取液中的青蒿素提取出来;也可以利用不同溶质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不同将青蒿素固定在色谱柱上,在利用极性溶剂将青蒿素洗脱下来,得到纯净的青蒿素,C正确;D.食盐和苯甲酸的溶解度二者差异较大,可以利用重结晶的方式将低温下溶解度较小的苯甲酸提纯出来,D正确;故〖答案〗选B。3.(2024·黑吉辽卷)下列实验方法或试剂使用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或试剂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溶液B测定溶液中用溶液滴定C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加入金属,过滤D测定溶液的使用试纸〖答案〗A〖解析〗A.溶液中含有Fe2+,可以与K3[Fe(CN)6]发生反应使溶液变成蓝色,A项合理;B.随着滴定的不断进行,溶液中S2-不断被消耗,但是溶液中的HS-还可以继续发生电离生成S2-,B项不合理;C.金属Na既可以和水发生反应又可以和乙醇发生反应,故不能用金属Na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C项不合理;D.ClO-具有氧化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其pH的大小,可以用pH计进行测量,D项不合理;故〖答案〗选A。4.(2024·广东卷)提纯苯甲酸粗品(含少量和泥沙)的过程如下。其中,操作X为A.加热蒸馏 B.加水稀释 C.冷却结晶 D.萃取分液〖答案〗C〖解析〗苯甲酸粗品(含少量和泥沙)加水加热进行溶解,得到浊液,趁热过滤,除去泥沙,滤液中含有少量NaCl,由于苯甲酸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可通过冷却结晶的方式进行除杂,得到苯甲酸晶体,过滤后对晶体进行洗涤,得到苯甲酸,因此,操作X为冷却结晶,故C正确。故选C。5.(2023·辽宁卷)下列鉴别或检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石灰水鉴别Na2CO3与NaHCO3B.用KSCN溶液检验FeSO4是否变质C.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Na2SO3是否被氧化D.加热条件下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醇中是否混有乙醛〖答案〗A〖解析〗A.石灰水的主要成分为Ca(OH)2能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钙,二者均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达到鉴别的目的,A错误;B.Fe2+变质后会生成Fe3+,可以利用KSCN溶液鉴别,现象为溶液变成血红色,可以达到检验的目的,B正确;C.Na2SO3被氧化后会变成Na2SO4,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后可以产生白色沉淀,可以用来检验Na2SO3是否被氧化,C正确;D.含有醛基的物质可以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单质,可以用来检验乙醇中混油的乙醛,D正确;故〖答案〗选A。6.(2023·天津卷)下列方法(试剂)中,无法鉴别和两种物质的是A.焰色试验 B.试纸 C.稀氨水 D.〖答案〗C〖解析〗A.钠元素、钡元素的焰色不同,可以用焰色试验鉴别碳酸钠和氯化钡,A不符合;B.Na2CO3溶液显碱性,BaCl2溶液显中性,故可以用pH试纸检验Na2CO3和BaCl2,B不符合;C.N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与氨水都不反应,都无现象,C符合;D.Na2CO3溶液与Na2SO4溶液不反应,BaCl2溶液与Na2SO4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D不符合;故〖答案〗为:C。7.(2023·海南卷)下列气体除杂(括号里为杂质)操作所选用的试剂合理的是A.:饱和溶液B.:碱石灰C.:酸性溶液D.:〖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氯化氢均会和碳酸钠溶液反应,A不符合题意;B.氨气和碱石灰不反应,水和碱石灰反应,合理,B符合题意;C.酸性高锰酸钾会把乙炔氧化,C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硫均为酸性氧化物,不反应,不能除去二氧化硫,D不符合题意;故选B。8.(2023·浙江卷)苯甲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某实验小组设计粗苯甲酸(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的提纯方案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操作I中依据苯甲酸的溶解度估算加水量B.操作Ⅱ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和NaClC.操作Ⅲ缓慢冷却结晶可减少杂质被包裹D.操作IV可用冷水洗涤晶体〖答案〗B〖祥解〗苯甲酸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粗苯甲酸中混有泥沙和氯化钠,加水、加热溶解,苯甲酸、NaCl溶解在水中,泥沙不溶,从而形成悬浊液;趁热过滤出泥沙,同时防止苯甲酸结晶析出;将滤液冷却结晶,大部分苯甲酸结晶析出,氯化钠仍留在母液中;过滤、用冷水洗涤,便可得到纯净的苯甲酸。〖解析〗A.操作I中,为减少能耗、减少苯甲酸的溶解损失,溶解所用水的量需加以控制,可依据苯甲酸的大致含量、溶解度等估算加水量,A正确;B.操作Ⅱ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同时防止苯甲酸结晶析出,NaCl含量少,通常不结晶析出,B不正确;C.操作Ⅲ缓慢冷却结晶,可形成较大的苯甲酸晶体颗粒,同时可减少杂质被包裹在晶体颗粒内部,C正确;D.苯甲酸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所以操作IV可用冷水洗涤晶体,既可去除晶体表面吸附的杂质离子,又能减少溶解损失,D正确;故选B。9.(2023·山东卷)一定条件下,乙酸酐醇解反应可进行完全,利用此反应定量测定有机醇中的羟基含量,实验过程中酯的水解可忽略。实验步骤如下:①配制一定浓度的乙酸酐-苯溶液。②量取一定体积乙酸酐-苯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样品,充分反应后,加适量水使剩余乙酸酐完全水解:。③加指示剂并用甲醇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④在相同条件下,量取相同体积的乙酸酐-苯溶液,只加适量水使乙酸酐完全水解;加指示剂并用甲醇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对于上述实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进行容量瓶检漏时,倒置一次即可B.滴入半滴标准溶液,锥形瓶中溶液变色,即可判定达滴定终点C.滴定读数时,应单手持滴定管上端并保持其自然垂直D.滴定读数时,应双手一上一下持滴定管〖答案〗C〖解析〗A.进行容量瓶检漏时,倒置一次,然后玻璃塞旋转180度后再倒置一次,故A错误;B.滴入半滴标准溶液,锥形瓶中溶液变色,且半分钟内不变回原色,才是达到滴定终点,故B错误;C.滴定读数时,应单手持滴定管上端无刻度处,并保持其自然垂直,故C正确;D.滴定读数时,应单手持滴定管上端无刻度处,并保持其自然垂直,故D错误;〖答案〗为C。10.(2023·福建卷)从苯甲醛和溶液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分离出苯甲醇和苯甲酸的过程如下:已知甲基叔丁基醚的密度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萃取”过程需振荡、放气、静置分层B.“有机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C.“操作X”为蒸馏,“试剂Y”可选用盐酸D.“洗涤”苯甲酸,用乙醇的效果比用蒸馏水好〖答案〗D〖祥解〗苯甲醛和溶液反应后的混合液中主要是生成的苯甲醇和苯甲酸钾,加甲基叔丁基醚萃取、分液后,苯甲醇留在有机层中,加水洗涤、加硫酸镁干燥、过滤,再用蒸馏的方法将苯甲醇分离出来;而萃取、分液后所得水层主要是苯甲酸钾,要加酸将其转化为苯甲酸,然后经过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苯甲酸。〖解析〗A.“萃取”过程需振荡、放气、静置分层,故A正确;B.甲基叔丁基醚的密度为,密度比水小,所以要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B正确;C.“操作X”是将苯甲醇从有机物中分离出来,可以利用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将其分离出来;“试剂Y”的作用是将苯甲酸钾转化为苯甲酸,所以可选用盐酸,故C正确;D.苯甲酸在乙醇中溶解度大于其在水中溶解度,“洗涤”苯甲酸,用蒸馏水的效果比用乙醇好,故D错误;故〖答案〗为:D。11.(2022·广东卷)实验室用和浓盐酸反应生成后,按照净化、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下列装置(“→”表示气流方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D〖解析〗A.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HCl,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Cl2可用浓硫酸干燥,A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装置能收集氯气,故B不符合题意;C.湿润的红布条褪色,干燥的红色布条不褪色,可验证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C不符合题意;D.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应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D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D。12.(2022·山东卷)已知苯胺(液体)、苯甲酸(固体)微溶于水,苯胺盐酸盐易溶于水。实验室初步分离甲苯、苯胺、苯甲酸混合溶液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胺既可与盐酸也可与溶液反应B.由①、③分别获取相应粗品时可采用相同的操作方法C.苯胺、甲苯、苯甲酸粗品依次由①、②、③获得D.①、②、③均为两相混合体系〖答案〗C〖解析〗由题给流程可知,向甲苯、苯胺、苯甲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盐酸将微溶于水的苯胺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胺盐酸盐,分液得到水相Ⅰ和有机相Ⅰ;向水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苯胺盐酸盐转化为苯胺,分液得到苯胺粗品①;向有机相中加入水洗涤除去混有的盐酸,分液得到废液和有机相Ⅱ,向有机相Ⅱ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将微溶于水的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分液得到甲苯粗品②和水相Ⅱ;向水相Ⅱ中加入盐酸,将苯甲酸钠转化为苯甲酸,经结晶或重结晶、过滤、洗涤得到苯甲酸粗品③。A.苯胺分子中含有的氨基能与盐酸反应,但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A错误;B.由分析可知,得到苯胺粗品①的分离方法为分液,得到苯甲酸粗品③的分离方法为结晶或重结晶、过滤、洗涤,获取两者的操作方法不同,故B错误;C.由分析可知,苯胺粗品、甲苯粗品、苯甲酸粗品依次由①、②、③获得,故C正确;D.由分析可知,①、②为液相,③为固相,都不是两相混合体系,故D错误;故选C。13.(2021·湖南卷)1-丁醇、溴化钠和70%的硫酸共热反应,经过回流、蒸馏、萃取分液制得1-溴丁烷粗产品,装置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I中回流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物质的挥发,提高产率B.装置Ⅱ中a为进水口,b为出水口C.用装置Ⅲ萃取分液时,将分层的液体依次从下放出D.经装置Ⅲ得到的粗产品干燥后,使用装置Ⅱ再次蒸馏,可得到更纯的产品〖答案〗AD〖祥解〗根据题意1-丁醇、溴化钠和70%的硫酸在装置I中共热发生得到含、、NaHSO4、NaBr、H2SO4的混合物,混合物在装置Ⅱ中蒸馏得到和的混合物,在装置Ⅲ中用合适的萃取剂萃取分液得粗产品。〖解析〗A.浓硫酸和NaBr会产生HBr,1-丁醇以及浓硫酸和NaBr产生的HBr均易挥发,用装置I回流可减少反应物的挥发,提高产率,A正确;B.冷凝水应下进上出,装置Ⅱ中b为进水口,a为出水口,B错误;C.用装置Ⅲ萃取分液时,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错误;D.由题意可知经装置Ⅲ得到粗产品,由于粗产品中各物质沸点不同,再次进行蒸馏可得到更纯的产品,D正确;选AD。14.(2020·新课标Ⅰ卷)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气体(杂质)方法ASO2(H2S)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Cl2(HCl)通过饱和的食盐水CN2(O2)通过灼热的铜丝网DNO(NO2)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答案〗A〖解析〗SO2和H2S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在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杂质H2S时,SO2也会被吸收,故A项不能实现除杂目的;氯气中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饱和食盐水在吸收氯化氢气体的同时,也会抑制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故B项能实现除杂目的;氮气中混有少量氧气,在通过灼热的铜丝网时,氧气可以与之发生反应:,而铜与氮气无法反应,因此可以采取这种方式除去杂质氧气,故C项能实现除杂目的;NO2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NO与NaOH溶液不能发生反应;尽管NO可以与NO2一同跟NaOH发生反应:,但由于杂质的含量一般较少,所以也不会对NO的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故D项能实现除杂的目的;〖答案〗选A。15.(2020·天津卷)检验下列物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待检验物质所用试剂A海水中的碘元素淀粉溶液BSO2气体澄清石灰水C溶液中的Cu2+氨水D溶液中的NaOH溶液,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答案〗C〖解析〗淀粉溶液可以检验碘单质,不能检验碘元素,故A错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以是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应该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气体,故B错误;铜离子遇到氨水会先产生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继续加氨水会生成四氨合铜离子,检验铜离子可以用氨水,故C正确;铵根离子遇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生成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不能使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故D错误;〖答案〗选C。16.(2020·山东卷)下列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目的操作A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分液B证明酸性:碳酸>苯酚将盐酸与NaHCO3混合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苯酚钠溶液C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内的气泡将尖嘴垂直向下,挤压胶管内玻璃球将气泡排出D配制用于检验醛基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向试管中加入2mL10%NaOH溶液,再滴加数滴2%CuSO4溶液,振荡〖答案〗BC〖解析〗苯酚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苯酚钠,最后与苯混合后互不相溶,分层,该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正确;盐酸易挥发,若将盐酸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苯酚钠,可能挥发的HCl会与苯酚钠反应生成常温下难溶于水的苯酚,不能证明是二氧化碳与其发生的反应,达不到实验目的,应该先除去二氧化碳中可能挥发的HCl再进行实验操作,故B错误;除去碱式滴定管胶管内气泡时,尖嘴不应该垂直向下,应向上挤压橡胶管,利用空气排出,该实验操作达不到实验目的,故C错误;为检验醛基,配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时,碱需过量,保证醛基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该操作可达到实验目的,故D正确。17.(2020·山东卷)实验室分离Fe3+和Al3+的流程如下:知Fe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l4】,该配离子在乙醚(Et2O,沸点34.6℃)中生成缔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B.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C.分液后水相为无色,说明已达到分离目的D.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答案〗A〖解析〗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上,A错误;分液时,密度大的液体在下层,密度小的液体在上层,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下层液体放完后,密度小的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B正确;Fe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该离子在乙醚中生成缔合物,乙醚与水不互溶,故分液后水相为无色,则水相中不再含有Fe3+,说明已经达到分离目的,C正确;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能使馏分全部转移到锥形瓶中,而不会残留在冷凝管中,D正确;〖答案〗选A。考向二实验方案的评价18.(2024·甘肃卷)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相对应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某无色溶液,试纸变红该溶液是酸溶液B用酒精灯灼烧织物产生类似烧焦羽毛的气味该织物含蛋白质C乙醇和浓硫酸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溴水褪色该气体是乙烯D氯化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氢氧化钠的碱性比氢氧化镁强〖答案〗B〖解析〗A.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某无色溶液,试纸变红,该溶液显酸性,但不一定是酸溶液,也有可能是显酸性的盐溶液,A项不符合题意;B.动物纤维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后有类似烧焦羽毛的味道,若用酒精灯灼烧织物产生类似烧焦羽毛的味道,说明该织物含有动物纤维,含有蛋白质,B项符合题意;C.乙醇和浓硫酸加热,会产生很多产物,如加热温度在170℃,主要产物为乙烯;如加热温度在140℃,主要产物为二乙醚;同时乙醇可在浓硫酸下脱水生成碳单质,继续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其中的产物二氧化硫也能使溴水褪色,不能说明产生的气体就是乙烯,C项不符合题意;D.氯化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的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镁的碱性无关,不能由此得出氢氧化钠的碱性比氢氧化镁强,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9.(2024·河北卷)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A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点燃后有爆鸣声具有还原性B待测液中滴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待测液含有C和中均分别加入溶液和盐酸,只溶于盐酸,都能溶比碱性强D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答案〗C〖解析〗A.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气体是,该反应中H由价变成0价,被还原,体现了的氧化性,A错误;B.如果待测液中含有,与反应也能产生白色沉淀,或者、也会与Ba2+产生白色沉淀,所以通过该实验不能得出待测液中含有的结论,B错误;C.溶液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溶液反应,与溶液和盐酸都能反应,说明的碱性比的强,C正确;D.溶液中存在平衡(橙色)(黄色),加入溶液后,与反应,生成物浓度减小,使平衡正向移动,导致溶液由橙色变为黄色,题给结论错误,D错误;故选C。20.(2024·山东卷)由下列事实或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事实或现象结论A向酸性溶液中加入草酸,紫色褪去草酸具有还原性B铅蓄电池使用过程中两电极的质量均增加电池发生了放电反应C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D为基元反应,将盛有的密闭烧瓶浸入冷水,红棕色变浅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答案〗AB〖解析〗A.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草酸,紫色褪去说明KMnO4被还原成无色Mn2+,则草酸具有还原性,A项符合题意;B.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PbO2+2e-++4H+=PbSO4+2H2O、负极反应为Pb-2e-+=PbSO4,正负极质量都增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PbSO4+2H2O-2e-=PbO2++4H+、阴极反应为PbSO4+2e-=Pb+,阴、阳极质量都减小,B项符合题意;C.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Na2CrO4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先生成AgCl白色沉淀,说明先达到AgCl的Ksp,但由于AgCl、Ag2CrO4的类型不相同,不能得出Ksp(AgCl)<Ksp(Ag2CrO4),事实上Ksp(AgCl)>Ksp(Ag2CrO4),C项不符合题意;D.将盛有NO2的密闭烧瓶浸入冷水,红棕色变浅,说明降低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根据∆H=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0知,正反应的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B。21.(2024·江苏卷)室温下,根据下列实验过程及现象,能验证相应实验结论的是选项实验过程及现象实验结论A用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的溶液和溶液,消耗的溶液多酸性:B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产生淡黄色沉淀氧化性:C向浓度均为的和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振荡,产生白色沉淀溶度积常数:D用pH试纸分别测定溶液和溶液pH,溶液pH大结合能力:〖答案〗B〖解析〗A.H2SO4是二元酸,CH3COOH是一元酸,通过该实验无法说明H2SO4和CH3COOH酸性的强弱,故A错误;B.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发生反应:,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因此氧化性:,故B正确;C.和均为白色沉淀,无法通过现象确定沉淀种类,无法比较和溶度积常数的大小,故C错误;D.比较和结合能力,应在相同条件下测定相同浓度溶液和溶液的pH,但题中未明确指出两者浓度相等,故D错误;故选B。22.(2023·新课标卷)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A常温下将铁片分别插入稀硝酸和浓硝酸中,前者产生无色气体,后者无明显现象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B取一定量样品,溶解后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浓,仍有沉淀此样品中含有C将银和溶液与铜和溶液组成原电池。连通后银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沉积,铜电极附近溶液逐渐变蓝的金属性比强D向溴水中加入苯,振荡后静置,水层颜色变浅溴与苯发生了加成反应〖答案〗C〖解析〗A.常温下,铁片与浓硝酸会发生钝化,导致现象不明显,但稀硝酸与铁不发生钝化,会产生气泡,所以不能通过该实验现象比较浓硝酸和稀硝酸的氧化性强弱,A错误;B.浓硝酸会氧化亚硫酸根生成硫酸根,仍然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不能通过该实验现象判断样品中含有硫酸根,B错误;C.铜比银活泼,在形成原电池过程中,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了铜离子,导致溶液变为蓝色,所以该实验可以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性强弱,C正确;D.向溴水中加入苯,苯可将溴萃取到上层,使下层水层颜色变浅,不是溴与苯发生了加成反应,D错误;故选C。23.(2023·重庆卷)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盛有和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浓盐酸盛的试管中产生黄绿色气体氧化性:B向溶液中通入气体出现黑色沉淀(CuS)酸性:C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乙烯发生了加成反应D向溶液中滴加溶液出现黄色沉淀发生了水解反应〖答案〗A〖解析〗A.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盛的试管中产生黄绿色气体,说明将氯离子氧化为氯气,而氢氧化铁不行,故氧化性:,A正确;B.出现黑色沉淀(CuS),是因为硫化铜的溶解度较小,不能说明酸性,B错误;C.浓硫酸被乙醇还原生成SO2,SO2能与溴单质反应使得溴水褪色,不能说明乙烯发生了加成反应,C错误;D.出现黄色沉淀,说明电离出了磷酸根离子,D错误;故选A。24.(2023·江苏卷)室温下,探究溶液的性质,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选项探究目的实验方案A溶液中是否含有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B是否有还原性向溶液中滴加几滴酸性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C是否水解向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D能否催化分解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观察气泡产生情况〖答案〗B〖解析〗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应直接向待测液中滴加KSCN溶液,向待测液中滴加氯水会将氧化为干扰实验,A错误;B.向溶液中滴加几滴酸性溶液,若观察溶液紫色褪去,说明有还原性,B正确;C.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显酸性,应向溶液中滴加2~3滴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C错误;D.向溶液中滴加几滴溶液,若产生气泡有可能是的催化作用,D错误。故选B。25.(2023·浙江卷)探究卤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方案现象结论A往碘的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浓溶液,振荡分层,下层由紫红色变为浅粉红色,上层呈棕黄色碘在浓溶液中的溶解能力大于在中的溶解能力B用玻璃棒蘸取次氯酸钠溶液点在试纸上试纸变白次氯酸钠溶液呈中性C向溶液中先滴加4滴溶液,再滴加4滴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再产生黄色沉淀转化为,溶解度小于溶解度D取两份新制氯水,分别滴加溶液和淀粉溶液前者有白色沉淀,后者溶液变蓝色氯气与水的反应存在限度〖答案〗A〖解析〗A.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浓碘化钾溶液,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由紫红色变为浅粉红色,上层呈棕黄色说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的碘与碘化钾溶液中碘离子反应生成碘三离子使上层溶液呈棕黄色,证明碘在浓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能力大于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能力,故A正确;B.次氯酸钠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会能使有机色质漂白褪色,无法用pH试纸测定次氯酸钠溶液的pH,故B错误;C.由题意可知,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氯化钾溶液时,硝酸银溶液过量,再加入碘化钾溶液时,只存在沉淀的生成,不存在沉淀的转化,无法比较氯化银和碘化银的溶度积大小,故C错误;D.新制氯水中的氯气和次氯酸都能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使淀粉变蓝色的碘,则溶液变蓝色不能说明溶液中存在氯气分子,无法证明氯气与水的反应存在限度,故D错误;故选A。26.(2023·河北卷)由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A通入淀粉溶液中,溶液变蓝氧化性:B通入苯酚钠溶液中,溶液变浑浊酸性:碳酸>苯酚C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具有氧化性D通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溶液变红氨水显碱性〖答案〗C〖解析〗A.试纸变蓝是因为Cl2和KI反应生成I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氧化性Cl2>I2,A正确;B.CO2通入苯酚钠溶液中生成苯酚微溶物,,B正确;C.SO2通入品红溶液,生成无色物质,不属于因氧化性褪色,C错误;D.NH3与水反应,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D正确;故〖答案〗为:C。27.(2022·辽宁卷)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或操作A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酸碱中和滴定的同时,用温度传感器采集锥形瓶内溶液的温度B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量取同体积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对比现象C判断反应后是否沉淀完全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再加1滴溶液D检验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向淀粉水解液中加入碘水〖答案〗C〖解析〗A.酸碱中和滴定操作中没有很好的保温措施,热量损失较多,不能用于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A错误;B.和反应无明显现象,无法根据现象进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探究,B错误;C.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反应后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1滴溶液,若有浑浊产生,则说明没有沉淀完全,反之,则沉淀完全,C正确;D.检验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应检验是否有淀粉的水解产物(葡萄糖)存在,可选用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碘水是用来检验淀粉的试剂,可用于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D错误。故〖答案〗选C。28.(2022·全国乙卷)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先变橙色,后变蓝色氧化性:B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加入新制的悬浊液无砖红色沉淀蔗糖未发生水解C石蜡油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的溶液溶液红棕色变无色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D加热试管中的聚氯乙烯薄膜碎片试管口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氯乙烯加聚是可逆反应〖答案〗C〖解析〗A.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溴离子被氧化为溴单质,但氯水过量,再加入淀粉KI溶液,过量的氯水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无法证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A错误;B.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体系呈碱性,若不加氢氧化钠,未反应的稀硫酸会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则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不能说明蔗糖没有发生水解,B错误;C.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正确;D.聚氯乙烯加强热产生能使湿润蓝色湿润试纸变红的气体,说明产生了氯化氢,不能说明氯乙烯加聚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的方向进行的反应,而氯乙烯加聚和聚氯乙烯加强热分解条件不同,D错误;〖答案〗选C。29.(2022·全国甲卷)根据实验目的,下列实验及现象、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及现象结论A比较和的水解常数分别测浓度均为的和溶液的,后者大于前者B检验铁锈中是否含有二价铁将铁锈溶于浓盐酸,滴入溶液,紫色褪去铁锈中含有二价铁C探究氢离子浓度对、相互转化的影响向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黄色变为橙红色增大氢离子浓度,转化平衡向生成的方向移动D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产生无色气体乙醇中含有水〖答案〗C〖解析〗A.CH3COONH4中水解,,会消耗CH3COO-水解生成的OH-,测定相同浓度的CH3COONH4和NaHCO3溶液的pH,后者大于前者,不能说明Kh(CH3COO-)<Kh(),A错误;B.浓盐酸也能与KMnO4发生反应,使溶液紫色褪去,B错误;C.K2CrO4中存在平衡2(黄色)+2H+(橙红色)+H2O,缓慢滴加硫酸,H+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溶液黄色变成橙红色,C正确;D.乙醇和水均会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气,故不能说明乙醇中含有水,D错误;〖答案〗选C。30.(2022·广东卷)为检验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对钢铁防腐的效果,将镀层有破损的镀锌铁片放入酸化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溶液分别实验,能说明铁片没有被腐蚀的是A.加入溶液产生沉淀 B.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无蓝色出现C.加入溶液无红色出现 D.加入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答案〗D〖解析〗镀层有破损的镀锌铁片被腐蚀,则将其放入到酸化的3%NaCl溶液中,会构成原电池,由于锌比铁活泼,作原电池的负极,而铁片作正极,溶液中破损的位置会变大,铁也会继续和酸化的氯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溶液中会有亚铁离子生成,据此分析解答。〖解析〗A.氯化钠溶液中始终存在氯离子,所以加入硝酸银溶液后,不管铁片是否被腐蚀,均会出现白色沉淀,故A不符合题意;B.淀粉碘化钾溶液可检测氧化性物质,但不论铁片是否被腐蚀,均无氧化性物质可碘化钾发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KSCN溶液可检测铁离子的存在,上述现象中不会出现铁离子,所以无论铁片是否被腐蚀,加入KSCN溶液后,均无红色出现,故C不符合题意;D.K3[Fe(CN)6]是用于检测Fe2+的试剂,若铁片没有被腐蚀,则溶液中不会生成亚铁离子,则加入K3[Fe(CN)6]溶液就不会出现蓝色沉淀,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31.(2022·重庆卷)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对应结论不匹配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A将Na2S2O3溶液和稀H2SO4混合,得到沉淀,且生成的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Na2S2O3既体现还原性又体现氧化性B将Zn(OH)2固体粉末加入过量NaOH溶液中,充分搅拌,溶解得到无色溶液Zn(OH)2既体现碱性又体现酸性C将TiCl4液体和FeCl3固体分别暴露在潮湿空气中,只有前者会冒“白烟”水解性:TiCl4>FeCl3D将红色固体CrO3加热,得到绿色固体Cr2O3,且生成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热稳定性:CrO3<Cr2O3〖答案〗B〖解析〗A.将Na2S2O3溶液和稀H2SO4混合,生成S单质和SO2,S元素化合价既上升又下降,Na2S2O3既体现还原性又体现氧化性,故A正确;B.将Zn(OH)2固体粉末加入过量NaOH溶液中,充分搅拌,溶解得到无色溶液,说明Zn(OH)2能够和碱反应,体现酸性,不能得出其具有碱性的结论,故B错误;C.将TiCl4液体和FeCl3固体分别暴露在潮湿空气中,只有前者会冒“白烟”,说明TiCl4+3H2O═H2TiO3+4HCl,产生大量HCl,说明水解性:TiCl4>FeCl3,故C正确;D.将红色固体CrO3加热,得到绿色固体Cr2O3,且生成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过程中产生了氧气,则CrO3不稳定,故D正确;故选B。32.(2022·江苏卷)室温下,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选项探究方案探究目的A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具有还原性B向盛有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品红溶液,振荡,加热试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具有漂白性C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的氧化性比的强D用pH计测量醋酸、盐酸的pH,比较溶液pH大小是弱电解质〖答案〗D〖解析〗A.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无现象,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亚铁离子被新制氯水氧化,说明具有还原性,A正确;B.向盛有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振荡,加热试管,溶液又恢复红色,说明具有漂白性,B正确;C.向盛有淀粉-K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的氧化性比的强,C正确;D.用pH计测量醋酸、盐酸的pH用以证明是弱电解质时,一定要注明醋酸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D错误。故选D。33.(2022·浙江卷)亚硝酸钠俗称“工业盐”,其外观、口感与食盐相似,人若误服会中毒。现将适量某样品(成分为亚硝酸钠或氯化钠)溶于水配成溶液,分别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实验。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A先加入少量溶液,再加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振荡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为亚硝酸钠B加到少量溶液中,再加硫酸酸化,振荡若溶液褪色,则样品为亚硝酸钠C先加到少量溶液中,再加入稀盐酸酸化,振荡若溶液变黄色,则样品为亚硝酸钠D先加入少量溶液,再加入溶液和稀硝酸,振荡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为亚硝酸钠〖答案〗C〖解析〗A.溶于水,电离出钾离子和氯酸根离子,亚硝酸钠溶于水电离出钠离子和亚硝酸根离子,由于AgNO2沉淀可溶于稀硝酸,滴加硝酸银和足量稀硝酸不能生成白色沉淀,A错误;B.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也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使其褪色,B错误;C.亚硝酸有氧化性,可以把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溶液变为黄色,C正确;D.稀硝酸可以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再加入氯化钡可以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D错误;故选C。34.(2022·湖南卷)为探究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溶液浓度均为)。实验操作与现象①在水中滴加2滴溶液,呈棕黄色;煮沸,溶液变红褐色。②在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变红褐色;再滴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③在溶液中滴加2滴溶液,变红褐色;将上述混合液分成两份,一份滴加溶液,无蓝色沉淀生;另一份煮沸,产生红褐色沉淀。依据上述实验现象,结论不合理的是A.实验①说明加热促进水解反应B.实验②说明既发生了水解反应,又发生了还原反应C.实验③说明发生了水解反应,但没有发生还原反应D.整个实验说明对的水解反应无影响,但对还原反应有影响〖答案〗D〖解析〗铁离子水解显酸性,亚硫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同时铁离子具有氧化性,亚硫酸根离子具有还原性,两者还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同一反应体系中,铁离子的水解反应与还原反应共存并相互竞争,结合实验分析如下:实验①为对照实验,说明铁离子在水溶液中显棕黄色,存在水解反应Fe3++3H2OFe(OH)3+3H+,煮沸,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得到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实验②说明少量亚硫酸根离子加入铁离子后,两者发生水解反应得到红褐色的氢氧化铁胶体;根据铁氰化钾检测结果可知,同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铁离子被还原为亚铁离子,而出现特征蓝色沉淀;实验③通过反滴操作,根据现象描述可知,溶液仍存在铁离子的水解反应,但由于铁离子少量,没检测出亚铁离子的存在,说明铁离子的水解反应速率快,铁离子的还原反应未来得及发生。A.铁离子的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加热煮沸可促进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使水解程度加深,生成较多的氢氧化铁,从而使溶液显红褐色,故A正确;B.在5mLFeCl3溶液中滴加2滴同浓度的Na2SO3溶液,根据现象和分析可知,Fe3+既发生了水解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又被亚硫酸根离子还原,得到亚铁离子,加入铁氰化钾溶液后,出现特征蓝色沉淀,故B正确;C.实验③中在5mLNa2SO3溶液中滴加2滴同浓度少量FeCl3溶液,根据现象和分析可知,仍发生铁离子的水解反应,但未来得及发生铁离子的还原反应,即水解反应比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快,故C正确;D.结合三组实验,说明铁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混合时,铁离子的水解反应占主导作用,比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快,因证据不足,不能说明亚硫酸离子对铁离子的水解作用无影响,事实上,亚硫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可促进铁离子的水解反应,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35.(2021·广东卷)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操作或做法目的A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制备B将密闭烧瓶中的降温探究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C将溴水滴入溶液中,加入乙醇并振荡萃取溶液中生成的碘D实验结束,将剩余固体放回原试剂瓶节约试剂〖答案〗B〖解析〗A.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开始会产生二氧化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氮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平衡:,正反应为放热反应,NO2为红棕色气体,将密闭烧瓶中NO2降温,会使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气体颜色变浅,因此可达到实验目的,B符合题意;C.乙醇与水互溶,不能作碘单质的萃取剂,做法不正确,C不符合题意;D.一般情况下,剩余试剂需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以防污染原试剂,操作错误,D不符合题意;故选B。36.(2021·浙江卷)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A探究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取乙醇,加入浓硫酸、少量沸石,迅速升温至14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若溴水褪色,则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为乙烯B探究乙酰水杨酸样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取少量样品,加入蒸馏水和少量乙醇,振荡,再加入1-2滴溶液若有紫色沉淀生成,则该产品中含有水杨酸C探究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所得固体粉末的成分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蒸馏水若无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若有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D探究固体样品是否变质取少量待测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足量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样品已经变质〖答案〗D〖解析〗A.乙醇在140℃,浓硫酸的作用下,会发生分子间脱水,而不发生消去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B.乙酰水杨酸中没有酚羟基,水杨酸中酚羟基,酚羟基可以与FeCl3溶液显紫色,但是生成络合物,所以不会有沉淀,B项不符合题意;C.如果金属钠没有完全燃烧,剩余的金属钠与水反应也可以生成氢气,C项不符合题意;D.加入稀盐酸,亚硫酸根离子会转化为二氧化硫气体,加入氯化钡生成的沉淀只能是硫酸钡沉淀,可以说明样品已经变质,D项符合题意;故选D。37.(2021·湖南卷)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检验溶液中是否被氧化取少量待测液,滴加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B净化实验室制备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溶液、浓的洗气瓶C测定溶液的pH将待测液滴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工业酒精制备无水乙醇工业酒精中加生石灰,蒸馏〖答案〗C〖解析〗A.若Fe2+被氧化为Fe3+,Fe3+能与SCN-生成Fe(SCN)3,溶液变成血红色,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B.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氯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混有的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干燥,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不符合题意;C.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不能润湿pH试纸,否则会因浓度减小,而影响测定结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符合题意;D.制取无水酒精时,通常把工业酒精跟新制的生石灰混合,加热蒸馏,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38.(2020·江苏卷)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A向淀粉溶液中加适量20%H2SO4溶液,加热,冷却后加NaOH溶液至中性,再滴加少量碘水,溶液变蓝淀粉未水解B室温下,向HCl溶液中加入少量镁粉,产生大量气泡,测得溶液温度上升镁与盐酸反应放热C室温下,向浓度均为的Ba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BaCO3D向H2O2溶液中滴加KMnO4溶液,溶液褪色H2O2具有氧化性〖答案〗B〖解析〗加入碘水后,溶液呈蓝色,只能说明溶液中含有淀粉,并不能说明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反应,故A错误;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说明镁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此时溶液温度上升,可证明镁与盐酸反应放热,故B正确;BaCl2、CaCl2均能与Na2CO3反应,反应产生了白色沉淀,沉淀可能为BaCO3或CaCO3或二者混合物,故C错误;向H2O2溶液中加入高锰酸钾后,发生化学反应2KMnO4+3H2O2=2MnO2+2KOH+2H2O+3O2↑等(中性条件),该反应中H2O2被氧化,体现出还原性,故D错误;综上所述,故〖答案〗为:B考向三微型实验探究39.(2024·广东卷)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搅拌一段时间后,滴加浓盐酸。不同反应阶段的预期现象及其相应推理均合理的是A.烧瓶壁会变冷,说明存在的反应B.试纸会变蓝,说明有生成,产氨过程熵增C.滴加浓盐酸后,有白烟产生,说明有升华D.实验过程中,气球会一直变大,说明体系压强增大〖答案〗B〖解析〗A.NH4Cl和Ba(OH)2·8H2O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烧瓶壁变冷,吸热反应ΔH>0,故A错误;B.试纸会变蓝,说明有NH3生成,反应物都是固体,生成物中有气体,故产氨过程熵增,B正确;C.滴加浓盐酸后,有白烟产生,说明体系中有氨气,是NH4Cl和Ba(OH)2·8H2O反应产生的,不是NH4Cl的升华,C错误;D.实验过程中,气球会一直变大,是因为反应产生了气体,但是膨胀以后压强就和外界压强一样了,D错误;故选B。40.(2024·新课标卷)实验室中利用下图装置验证铁与水蒸气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为B.酒精灯移至湿棉花下方实验效果更好C.用木柴点燃肥皂泡检验生成的氢气D.使用硬质玻璃试管盛装还原铁粉〖答案〗B〖解析〗A.铁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正确;B.酒精灯放在铁粉下方加热可以产生高温,且不影响水的蒸发,若移至湿棉花下方则难以产生高温,则实验效果不好,B错误;C.用木柴点燃肥皂泡,若产生尖锐的爆鸣声,则可检验生成的气体为氢气,C正确;D.由于该实验中的反应要在高温下发生,因此要使用硬质玻璃试管盛装还原铁粉,D正确;故选B。41.(2024·湖北卷)碱金属的液氨溶液含有的蓝色溶剂化电子是强还原剂。锂与液氨反应的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碱石灰有利于逸出B.锂片必须打磨出新鲜表面C.干燥管中均可选用D.双口烧瓶中发生的变化是〖答案〗C〖祥解〗本题利用Li和液氨反应制备;碱石灰可以吸收浓氨水中的水分,同时吸水过程大量放热,使浓氨水受热分解产生氨气;利用集气瓶收集氨气;过量的氨气进入双口烧瓶中在冷却体系中发生反应生成;最后的球形干燥管中可装,除掉过量的氨气,同时防止空气的水进入引起副反应。〖解析〗A.碱石灰为生石灰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可以吸收浓氨水中的水分,同时吸水过程大量放热,有利于逸出,A正确;B.锂片表面有Li2O,Li2O会阻碍Li和液氨的接触,所以必须打磨出新鲜表面,B正确;C.第一个干燥管目的是干燥氨气,为酸性干燥剂能与氨气反应,所以不能用,而装置末端的干燥管作用为吸收过量的氨气,可用,C错误;D.双口烧瓶中发生的变化是,D正确;故选C。42.(2024·湖南卷)某学生按图示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①铜丝表面缓慢放出气泡,锥形瓶内气体呈红棕色;②铜丝表面气泡释放速度逐渐加快,气体颜色逐渐变深;③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至几乎无色;④锥形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最终铜丝与液面脱离接触,反应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阶段铜丝表面气泡释放速度缓慢,原因是铜丝在稀HNO3中表面钝化B.锥形瓶内出现了红棕色气体,表明铜和稀HNO3反应生成了NO2C.红棕色逐渐变浅的主要原因是D.铜丝与液面脱离接触,反应停止,原因是硝酸消耗完全〖答案〗C〖解析〗A.金属铜与稀硝酸不会产生钝化。开始反应速率较慢,可能的原因是铜表面有氧化铜,故A项说法错误;B.由于装置内有空气,铜和稀HNO3反应生成的NO迅速被氧气氧化为红棕色的NO2,产生的NO2浓度逐渐增加,气体颜色逐渐变深,故B项说法错误;C.装置内氧气逐渐被消耗,生成的NO2量逐渐达到最大值,同时装置内的NO2能与溶液中的H2O反应3NO2+H2O=2HNO3+NO,气体颜色变浅,故C项说法正确;D.由于该装置为密闭体系,生成的NO无法排出,逐渐将锥形瓶内液体压入长颈漏斗,铜丝与液面脱离接触,反应停止,故D项说法错误;〖答案〗选C。43.(2024·山东卷)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其中红色钩瓷的发色剂为Cu2O。为探究Cu2O的性质,取等量少许Cu2O分别加入甲、乙两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及现象试管甲滴加过量溶液并充分振荡,砖红色沉淀转化为另一颜色沉淀,溶液显浅蓝色;倾掉溶液,滴加浓硝酸,沉淀逐渐消失试管乙滴加过量氨水并充分振荡,沉淀逐渐溶解,溶液颜色为无色;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为深蓝色A.试管甲中新生成的沉淀为金属B.试管甲中沉淀的变化均体现了的氧化性C.试管乙实验可证明与形成无色配合物D.上述两个实验表明为两性氧化物〖答案〗AC〖解析〗A.Cu2O中滴加过量0.3mol/LHNO3溶液并充分振荡,砖红色沉淀转化为另一颜色沉淀,溶液显浅蓝色,说明Cu2O转化成Cu2+,Cu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至+2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知,Cu元素的化合价还有由+1价降至0价,新生成的沉淀为金属Cu,A项正确;B.Cu2O与0.3mol/LHNO3发生的反应为Cu2O+2HNO3=Cu(NO3)2+Cu+H2O,该过程中HNO3表现酸性,后滴加浓硝酸发生的反应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该过程中HNO3变现氧化性和酸性,B项错误;C.Cu2O中滴加过量6mol/L氨水充分振荡,沉淀逐渐溶解得到无色溶液,静置一段时间无色溶液变为深蓝色,说明Cu(Ⅰ)与NH3形成无色配合物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成深蓝色[Cu(NH3)4]2+,C项正确;D.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Cu2O溶于6mol/L氨水形成的是配合物,Cu2O不属于两性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D项错误;〖答案〗选AC。44.(2023·天津卷)实验室制备和收集相应气体可使用下图装置的是A.Fe与稀硝酸反应制NOB.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备Cl2C.NaOH与浓氨水制备NH3D.Na2SO3与浓硫酸制备SO2〖答案〗D〖解析〗A.NO与O2反应生成NO2,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故不选A;B.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备Cl2,反应需要吸热,缺少加热装置,故不选B;C.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需要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H3,故不选C;D.Na2SO3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SO2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SO2,故选D;选D。45.(2023·湖北卷)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夹持和水浴加热装置略)制备乙酸异戊酯(沸点142℃),实验中利用环己烷-水的共沸体系(沸点69℃)带出水分。已知体系中沸点最低的有机物是环己烷(沸点81℃),其反应原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以共沸体系带水促使反应正向进行 B.反应时水浴温度需严格控制在69℃C.接收瓶中会出现分层现象 D.根据带出水的体积可估算反应进度〖答案〗B〖解析〗A.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物中含有水,若将水分离出去,可促进反应正向进行,该反应选择以共沸体系带水可以促使反应正向进行,A正确;B.反应产品的沸点为142℃,环己烷的沸点是81℃,环己烷-水的共沸体系的沸点为69℃,可以温度可以控制在69℃~81℃之间,不需要严格控制在69℃,B错误;C.接收瓶中接收的是环己烷-水的共沸体系,环己烷不溶于水,会出现分层现象,C正确;D.根据投料量,可估计生成水的体积,所以可根据带出水的体积估算反应进度,D正确;故选B。46.(2023·湖北卷)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及加热装置略)制备高纯白磷的流程如下: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红磷使用前洗涤以除去表面杂质B.将红磷转入装置,抽真空后加热外管以去除水和氧气C.从a口通入冷凝水,升温使红磷转化D.冷凝管外壁出现白磷,冷却后在氮气氛围下收集〖答案〗B〖解析〗A.红磷表面有被氧化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可以溶于水,因此红磷在使用前应洗涤,A正确;B.红磷与氧气反应的温度为240℃左右,但是转化的白磷可以在40℃左右燃烧,因此,在红磷装入装置后应先在氮气氛的保护下加热外管除去水蒸气和氧气后再抽真空进行转化反应,B错误;C.从a口通入冷凝水后对反应装置加热升温,在冷凝管的下端就可以得到转化成的白磷,C正确;D.白磷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因此在收集白磷时应将反应装置冷却,再在氮气氛的条件下收集白磷,D正确;故〖答案〗选B。47.(2022·江苏卷)实验室制取少量水溶液并探究其酸性,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制取气体 B.用装置乙制取水溶液C.用装置丙吸收尾气中的 D.用干燥pH试纸检验水溶液的酸性〖答案〗C〖解析〗A.60%硫酸和NaHSO3(s)可发生反应:H2SO4+2NaHSO3=Na2SO4+2SO2↑+2H2O,因此装置甲可以制取气体,A正确;B.气体通入液体时“长进短处”,装置乙可以制取水溶液,B正确;C.SO2不会与饱和NaHSO3溶液发生反应,因此装置丙不能吸收尾气中的,C错误;D.水溶液显酸性,可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其酸性,D正确;〖答案〗选C。专题08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考向五年考情(2020-2024)命题趋势考向一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2024·安徽卷;2024·湖北卷;2024·黑吉辽卷;2024·广东卷;2023·辽宁卷;2023·天津卷;2023·海南卷;2023·山东卷;2023·福建卷;2022·山东卷;2021·湖南卷;2020·新课标Ⅰ卷;2020·山东卷等高考选择题中有关化学实验内容的考查可以分为两大方向: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主要命题点有:物质的分离、提纯、检验与鉴别;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以及微型实验探究等。其中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是各卷区必考的命题点,主要表现形式为表格型,以实验操作、目的、现象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为主。考向二实验方案的评价2024·甘肃卷;2024·河北卷;2024·山东卷;2024·江苏卷;2023·新课标卷;2023·重庆卷;2023·江苏卷;2023·河北卷;2022·辽宁卷;2022·全国乙卷;2022·全国甲卷;2022·广东卷;2022·重庆卷;2022·湖南卷;2021·广东卷;2021·湖南卷;2020·江苏卷等考向三微型实验探究2024·广东卷;2024·新课标卷;2024·湖北卷;2024·湖南卷;2024·山东卷;2023·天津卷;2023·湖北卷;2023·湖北卷;2022·江苏卷考向一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1.(2024·安徽卷)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过氧化钠和硫黄:加水,振荡 B.水晶和玻璃:X射线衍射实验C.氯化钠和氯化钾:焰色试验 D.苯和甲苯:滴加溴水,振荡〖答案〗D〖解析〗A.过氧化钠可以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氢氧化钠,硫不溶于水,A可以鉴别;B.水晶为晶体,有独立的晶格结构,玻璃为非晶体,没有独立的晶格结构,可以用X射线衍射实验进行鉴别,B可以鉴别;C.钠的焰色为黄色,钾的焰色为紫色(需透过蓝色钴玻璃),二者可以用焰色试验鉴别,C可以鉴别;D.苯和甲苯都可以溶解溴水中的溴且密度都比水小,二者都在上层,不能用溴水鉴别苯和甲苯,D不可以鉴别;故〖答案〗选D。2.(2024·湖北卷)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蒸馏法分离和B.过滤法分离苯酚和溶液C.萃取和柱色谱法从青蒿中提取分离青蒿素D.重结晶法提纯含有少量食盐和泥沙的苯甲酸〖答案〗B〖解析〗A.二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互溶,二者沸点不同,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将二者分离,A正确;B.苯酚和碳酸氢钠都可以溶解在水中,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将二者分离,B错误;C.将青蒿浸泡在有机溶剂中得到提取液,寻找合适的萃取剂可以利用萃取的方法将提取液中的青蒿素提取出来;也可以利用不同溶质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不同将青蒿素固定在色谱柱上,在利用极性溶剂将青蒿素洗脱下来,得到纯净的青蒿素,C正确;D.食盐和苯甲酸的溶解度二者差异较大,可以利用重结晶的方式将低温下溶解度较小的苯甲酸提纯出来,D正确;故〖答案〗选B。3.(2024·黑吉辽卷)下列实验方法或试剂使用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或试剂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溶液B测定溶液中用溶液滴定C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加入金属,过滤D测定溶液的使用试纸〖答案〗A〖解析〗A.溶液中含有Fe2+,可以与K3[Fe(CN)6]发生反应使溶液变成蓝色,A项合理;B.随着滴定的不断进行,溶液中S2-不断被消耗,但是溶液中的HS-还可以继续发生电离生成S2-,B项不合理;C.金属Na既可以和水发生反应又可以和乙醇发生反应,故不能用金属Na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C项不合理;D.ClO-具有氧化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其pH的大小,可以用pH计进行测量,D项不合理;故〖答案〗选A。4.(2024·广东卷)提纯苯甲酸粗品(含少量和泥沙)的过程如下。其中,操作X为A.加热蒸馏 B.加水稀释 C.冷却结晶 D.萃取分液〖答案〗C〖解析〗苯甲酸粗品(含少量和泥沙)加水加热进行溶解,得到浊液,趁热过滤,除去泥沙,滤液中含有少量NaCl,由于苯甲酸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可通过冷却结晶的方式进行除杂,得到苯甲酸晶体,过滤后对晶体进行洗涤,得到苯甲酸,因此,操作X为冷却结晶,故C正确。故选C。5.(2023·辽宁卷)下列鉴别或检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石灰水鉴别Na2CO3与NaHCO3B.用KSCN溶液检验FeSO4是否变质C.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检验Na2SO3是否被氧化D.加热条件下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醇中是否混有乙醛〖答案〗A〖解析〗A.石灰水的主要成分为Ca(OH)2能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钙,二者均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达到鉴别的目的,A错误;B.Fe2+变质后会生成Fe3+,可以利用KSCN溶液鉴别,现象为溶液变成血红色,可以达到检验的目的,B正确;C.Na2SO3被氧化后会变成Na2SO4,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后可以产生白色沉淀,可以用来检验Na2SO3是否被氧化,C正确;D.含有醛基的物质可以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单质,可以用来检验乙醇中混油的乙醛,D正确;故〖答案〗选A。6.(2023·天津卷)下列方法(试剂)中,无法鉴别和两种物质的是A.焰色试验 B.试纸 C.稀氨水 D.〖答案〗C〖解析〗A.钠元素、钡元素的焰色不同,可以用焰色试验鉴别碳酸钠和氯化钡,A不符合;B.Na2CO3溶液显碱性,BaCl2溶液显中性,故可以用pH试纸检验Na2CO3和BaCl2,B不符合;C.N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与氨水都不反应,都无现象,C符合;D.Na2CO3溶液与Na2SO4溶液不反应,BaCl2溶液与Na2SO4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D不符合;故〖答案〗为:C。7.(2023·海南卷)下列气体除杂(括号里为杂质)操作所选用的试剂合理的是A.:饱和溶液B.:碱石灰C.:酸性溶液D.:〖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氯化氢均会和碳酸钠溶液反应,A不符合题意;B.氨气和碱石灰不反应,水和碱石灰反应,合理,B符合题意;C.酸性高锰酸钾会把乙炔氧化,C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硫均为酸性氧化物,不反应,不能除去二氧化硫,D不符合题意;故选B。8.(2023·浙江卷)苯甲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某实验小组设计粗苯甲酸(含有少量NaCl和泥沙)的提纯方案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操作I中依据苯甲酸的溶解度估算加水量B.操作Ⅱ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和NaClC.操作Ⅲ缓慢冷却结晶可减少杂质被包裹D.操作IV可用冷水洗涤晶体〖答案〗B〖祥解〗苯甲酸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粗苯甲酸中混有泥沙和氯化钠,加水、加热溶解,苯甲酸、NaCl溶解在水中,泥沙不溶,从而形成悬浊液;趁热过滤出泥沙,同时防止苯甲酸结晶析出;将滤液冷却结晶,大部分苯甲酸结晶析出,氯化钠仍留在母液中;过滤、用冷水洗涤,便可得到纯净的苯甲酸。〖解析〗A.操作I中,为减少能耗、减少苯甲酸的溶解损失,溶解所用水的量需加以控制,可依据苯甲酸的大致含量、溶解度等估算加水量,A正确;B.操作Ⅱ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除去泥沙,同时防止苯甲酸结晶析出,NaCl含量少,通常不结晶析出,B不正确;C.操作Ⅲ缓慢冷却结晶,可形成较大的苯甲酸晶体颗粒,同时可减少杂质被包裹在晶体颗粒内部,C正确;D.苯甲酸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所以操作IV可用冷水洗涤晶体,既可去除晶体表面吸附的杂质离子,又能减少溶解损失,D正确;故选B。9.(2023·山东卷)一定条件下,乙酸酐醇解反应可进行完全,利用此反应定量测定有机醇中的羟基含量,实验过程中酯的水解可忽略。实验步骤如下:①配制一定浓度的乙酸酐-苯溶液。②量取一定体积乙酸酐-苯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样品,充分反应后,加适量水使剩余乙酸酐完全水解:。③加指示剂并用甲醇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④在相同条件下,量取相同体积的乙酸酐-苯溶液,只加适量水使乙酸酐完全水解;加指示剂并用甲醇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对于上述实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进行容量瓶检漏时,倒置一次即可B.滴入半滴标准溶液,锥形瓶中溶液变色,即可判定达滴定终点C.滴定读数时,应单手持滴定管上端并保持其自然垂直D.滴定读数时,应双手一上一下持滴定管〖答案〗C〖解析〗A.进行容量瓶检漏时,倒置一次,然后玻璃塞旋转180度后再倒置一次,故A错误;B.滴入半滴标准溶液,锥形瓶中溶液变色,且半分钟内不变回原色,才是达到滴定终点,故B错误;C.滴定读数时,应单手持滴定管上端无刻度处,并保持其自然垂直,故C正确;D.滴定读数时,应单手持滴定管上端无刻度处,并保持其自然垂直,故D错误;〖答案〗为C。10.(2023·福建卷)从苯甲醛和溶液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分离出苯甲醇和苯甲酸的过程如下:已知甲基叔丁基醚的密度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萃取”过程需振荡、放气、静置分层B.“有机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C.“操作X”为蒸馏,“试剂Y”可选用盐酸D.“洗涤”苯甲酸,用乙醇的效果比用蒸馏水好〖答案〗D〖祥解〗苯甲醛和溶液反应后的混合液中主要是生成的苯甲醇和苯甲酸钾,加甲基叔丁基醚萃取、分液后,苯甲醇留在有机层中,加水洗涤、加硫酸镁干燥、过滤,再用蒸馏的方法将苯甲醇分离出来;而萃取、分液后所得水层主要是苯甲酸钾,要加酸将其转化为苯甲酸,然后经过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苯甲酸。〖解析〗A.“萃取”过程需振荡、放气、静置分层,故A正确;B.甲基叔丁基醚的密度为,密度比水小,所以要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B正确;C.“操作X”是将苯甲醇从有机物中分离出来,可以利用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将其分离出来;“试剂Y”的作用是将苯甲酸钾转化为苯甲酸,所以可选用盐酸,故C正确;D.苯甲酸在乙醇中溶解度大于其在水中溶解度,“洗涤”苯甲酸,用蒸馏水的效果比用乙醇好,故D错误;故〖答案〗为:D。11.(2022·广东卷)实验室用和浓盐酸反应生成后,按照净化、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下列装置(“→”表示气流方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答案〗D〖解析〗A.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HCl,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Cl2可用浓硫酸干燥,A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装置能收集氯气,故B不符合题意;C.湿润的红布条褪色,干燥的红色布条不褪色,可验证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C不符合题意;D.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应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D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符合题意;〖答案〗选D。12.(2022·山东卷)已知苯胺(液体)、苯甲酸(固体)微溶于水,苯胺盐酸盐易溶于水。实验室初步分离甲苯、苯胺、苯甲酸混合溶液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胺既可与盐酸也可与溶液反应B.由①、③分别获取相应粗品时可采用相同的操作方法C.苯胺、甲苯、苯甲酸粗品依次由①、②、③获得D.①、②、③均为两相混合体系〖答案〗C〖解析〗由题给流程可知,向甲苯、苯胺、苯甲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盐酸将微溶于水的苯胺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胺盐酸盐,分液得到水相Ⅰ和有机相Ⅰ;向水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苯胺盐酸盐转化为苯胺,分液得到苯胺粗品①;向有机相中加入水洗涤除去混有的盐酸,分液得到废液和有机相Ⅱ,向有机相Ⅱ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将微溶于水的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分液得到甲苯粗品②和水相Ⅱ;向水相Ⅱ中加入盐酸,将苯甲酸钠转化为苯甲酸,经结晶或重结晶、过滤、洗涤得到苯甲酸粗品③。A.苯胺分子中含有的氨基能与盐酸反应,但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A错误;B.由分析可知,得到苯胺粗品①的分离方法为分液,得到苯甲酸粗品③的分离方法为结晶或重结晶、过滤、洗涤,获取两者的操作方法不同,故B错误;C.由分析可知,苯胺粗品、甲苯粗品、苯甲酸粗品依次由①、②、③获得,故C正确;D.由分析可知,①、②为液相,③为固相,都不是两相混合体系,故D错误;故选C。13.(2021·湖南卷)1-丁醇、溴化钠和70%的硫酸共热反应,经过回流、蒸馏、萃取分液制得1-溴丁烷粗产品,装置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I中回流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物质的挥发,提高产率B.装置Ⅱ中a为进水口,b为出水口C.用装置Ⅲ萃取分液时,将分层的液体依次从下放出D.经装置Ⅲ得到的粗产品干燥后,使用装置Ⅱ再次蒸馏,可得到更纯的产品〖答案〗AD〖祥解〗根据题意1-丁醇、溴化钠和70%的硫酸在装置I中共热发生得到含、、NaHSO4、NaBr、H2SO4的混合物,混合物在装置Ⅱ中蒸馏得到和的混合物,在装置Ⅲ中用合适的萃取剂萃取分液得粗产品。〖解析〗A.浓硫酸和NaBr会产生HBr,1-丁醇以及浓硫酸和NaBr产生的HBr均易挥发,用装置I回流可减少反应物的挥发,提高产率,A正确;B.冷凝水应下进上出,装置Ⅱ中b为进水口,a为出水口,B错误;C.用装置Ⅲ萃取分液时,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错误;D.由题意可知经装置Ⅲ得到粗产品,由于粗产品中各物质沸点不同,再次进行蒸馏可得到更纯的产品,D正确;选AD。14.(2020·新课标Ⅰ卷)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气体(杂质)方法ASO2(H2S)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Cl2(HCl)通过饱和的食盐水CN2(O2)通过灼热的铜丝网DNO(NO2)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答案〗A〖解析〗SO2和H2S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因此在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杂质H2S时,SO2也会被吸收,故A项不能实现除杂目的;氯气中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饱和食盐水在吸收氯化氢气体的同时,也会抑制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故B项能实现除杂目的;氮气中混有少量氧气,在通过灼热的铜丝网时,氧气可以与之发生反应:,而铜与氮气无法反应,因此可以采取这种方式除去杂质氧气,故C项能实现除杂目的;NO2可以与NaOH发生反应:,NO与NaOH溶液不能发生反应;尽管NO可以与NO2一同跟NaOH发生反应:,但由于杂质的含量一般较少,所以也不会对NO的量产生较大的影响,故D项能实现除杂的目的;〖答案〗选A。15.(2020·天津卷)检验下列物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待检验物质所用试剂A海水中的碘元素淀粉溶液BSO2气体澄清石灰水C溶液中的Cu2+氨水D溶液中的NaOH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