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4北京初三(上)期末历史汇编: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_第1页
2022-2024北京初三(上)期末历史汇编: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_第2页
2022-2024北京初三(上)期末历史汇编: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_第3页
2022-2024北京初三(上)期末历史汇编: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_第4页
2022-2024北京初三(上)期末历史汇编: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4北京初三(上)期末历史汇编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选择题1.(2024北京西城初三上期末)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以下文物可用于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的有(

)①南朝青瓷莲花尊②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③南朝牛车画像砖④北魏陶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2024北京平谷初三上期末)下侧图文材料说明(

)《宋书》记载南朝“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A.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B.文学艺术繁荣发展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南方经济超过北方3.(2024北京朝阳初三上期末)下面是公元4-6世纪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部分)。这种人口迁徙的影响是(

)A.实现了西晋短暂的统一 B.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C.推动北方地区民族交融 D.标志经济重心南移完成4.(2023北京丰台初三上期末)下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图中的现象带来的影响是(

)①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②推动江南地区的开发

③促进民族交融

④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2北京昌平初三上期末)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列文物可用于研究(

)A.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B.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C.江南地区农业技术的进步 D.南方政权的民族政策6.(2023北京大兴初三上期末)《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从材料中可以得出(

)A.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B.文学艺术繁荣发展C.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南方经济超过北方7.(2023北京海淀初三上期末)某同学在学习中发现以下两则学习材料,从材料甲到材料乙,可推出的正确结论是(

)A.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 B.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C.南方是当时的政治中心 D.江南地区人地矛盾突出

参考答案1.C【详解】根据题干图片可知,南朝青瓷莲花尊可以研究南朝时期手工业的发展;南朝牛车画像砖反映南朝时期乘牛车出行的场面;北魏陶俑反映了北魏的雕塑艺术,反映了北魏时期的民族交融,选择①③④,C项正确;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北宋时期的历史,排除含有②的ABD项。故选C项。2.C【详解】根据题干“南朝青瓷莲花尊”“《宋书》记载南朝‘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结合所学可知,《宋书》是一部记述南朝刘宋一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南下,推动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C项正确;题干材料说明的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无关,排除A项;题干材料说明的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没有涉及文学艺术繁荣发展,排除B项;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是在南宋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3.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4-6世纪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这促进了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即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B项正确;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完成了统一,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A项;材料所述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不能推动北方地区民族交融,排除C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南宋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4.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迁往中原,促进我国北方地区的民族大融合;中原汉族大量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生产工具,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②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北宋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①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5.B【详解】根据图片文字信息“南朝牛车画像砖”、“南朝青瓷刻花单柄壶”、“南朝青瓷花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都得到了较大发展,贵族乘牛车是因为牛车安稳舒服,青瓷刻花单柄壶的纹饰层次清晰,线条简洁流畅,实用价值高,是南朝青瓷的代表作品,南朝青瓷花尊,整件器物做工精致,釉色莹润,釉厚处呈玻璃状,反映了南北朝时期青瓷的烧造水平,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江南地区农业技术的进步”,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南方政权的民族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6.C【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可知,该内容体现了东晋后期南方农业生产发展进步,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C项正确;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与材料中的东晋无关,排除A项;材料展现的是经济发展情况,与文学艺术发展无关,排除B项;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开发,但南方经济总体上还没有超过北方,南方经济超过北方体现的是经济重心南移,这一局面完成于南宋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7.B【详解】根据材料,从西汉时期南方“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到南朝时期“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对比可知,南方地区的经济从西汉时期的赤贫到南朝时期粮食产量高,社会繁荣,即江南地区经济得到发展,B项正确;题干未体现西汉、南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