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考易错题(新高考专用)专题06整体性与差异性易错突破(4大易错)含答案及解析_第1页
高考地理高考易错题(新高考专用)专题06整体性与差异性易错突破(4大易错)含答案及解析_第2页
高考地理高考易错题(新高考专用)专题06整体性与差异性易错突破(4大易错)含答案及解析_第3页
高考地理高考易错题(新高考专用)专题06整体性与差异性易错突破(4大易错)含答案及解析_第4页
高考地理高考易错题(新高考专用)专题06整体性与差异性易错突破(4大易错)含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6整体性与差异性易错突破01易错归纳01易错归纳02易错剖析易错典题错因分析防错要诀变式题练03易错通关整体性与差异性来自于必修一课本和选择性必修一课本,是课本的重难点。选择题通常以区域图或数据资料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自然带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分异的规律。非选择题主要探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区域图为背景,结合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考查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和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陆地自然带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分异的规律,这些仍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一般为综合性很高的题,所有每年高考全国各地均有考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比较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表现,提升区域认知能力。结合具体区域的环境特征,分析不同区域的差异性的主要成因,培养综合思维能力。观察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现象,调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并探究其成因,提升地理实践力。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探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审视人地协调观的途径。易错点01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问题易错点0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易错点0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易错点04非地带性现象的分布易错点01整体认知动物与环境关系的主要分析角度(2023上·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三中校考期中)在风力作用下,沙漠中的沙粒在运移过程中受到植被的阻挡,在其附近堆积,会发育成灌丛沙丘。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和衷败退化可以指示环境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区域最可能发育灌丛沙丘的是(

)A.绿洲边缘 B.泥沙淤积的河床 C.绿洲内部 D.沙漠内部2.在沙漠中,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可以指示(

)A.土壤水分条件改善 B.沙丘活动性增强C.气候趋于干旱 D.植被覆盖率降低3.灌丛沙丘为人们提供了风沙防治的思路。在沙漠地区,人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大规模植树造林②铺设草方格③种植耐旱植物④抽水灌溉农田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不会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问题含义: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如下:(1)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常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的“一发”是指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环境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区域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2.地理环境整体性对生产、生活的警示意义及应采取的措施(1)警示意义从空间上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客观现实;从时间上看,地理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境因子发生系列的异常,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如对“沙尘暴”的长期研究表明,盲目开垦农牧过渡地区的草原,破坏了植被,使地表土层疏松,加上强劲的冬季风影响,导致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近年来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增加。(2)应采取的措施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而且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例如,我国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都要考虑对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影响导致的其他要素的变化,并做出综合评价。(2023·山西·校联考模拟预测)水青冈群落是贵州省雷公山(26°24'~26°38'N,108°16'~108°29'E;海拔2178.8m)自然保护区地带性群落,分布在海拔800~1800m的山地杂木林中。该群落结构主要分为乔木层(树体冠幅大,为落叶阔叶林)、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整个水青冈群落的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在阳光直射下在地面的总投影面积与此林地总面积的比值)极高。研究发现,雷公山地区不同水青冈群落在更新上也存在差异,该水青冈群落更新得比常绿阔叶林要好。完成下面小题。1.该水青冈群落更新得比常绿阔叶林要好的主要原因是(

)A.林中光热条件较好 B.水源涵养能力强C.林下枯枝落叶较多 D.树体冠幅偏小2.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整个水青冈群落的郁闭度极高,在该灌木层中,雷山方竹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进而(

)A.加速水青冈幼苗幼树生长 B.导致灌草层物种较为单一C.增加灌木层物种丰富度 D.避免人为活动的过度干扰(2024·四川宜宾·统考一模)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区内植物丰富。为了解植物多样性在植物群落演替中的变化规律,科学家选取了保护区内三个不同演替阶段的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人工林)和针阔叶混交林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自然状况下,其演替方向是马尾松林一针阔叶混交林一常绿阔叶林,森林的物种丰富度由物种的迁入和物种的灭绝两个过程决定。表为三个森林群落的统计数据。完成下面小题。林型海拔(m)坡向植物种数(种)植物个体数(棵/100m2)乔木灌木草本常绿阔叶林230~350西北15223.6173.6110针阔叶混交林100~200西南7719.8283.2265马尾松林50~150东南4910.8163.23653.该自然保护区的天然林属于(

)A.针阔叶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 D.落叶阔叶林4.森林群落演替的过程中(

)A.物种多样性先增后降 B.灭绝的物种多于迁入的物种C.乔木的优势不断增加 D.草本植物的个体数不断增加5.推测该保护区内植物群落演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化 B.人类活动 C.地貌变化 D.生物入侵易错点0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2023·浙江嘉兴·统考模拟预测)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自然带是(

)A.苔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图中②、③、④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C.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判断错误经度地带性,又称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水分。自然带呈由沿海向内陆更替变化规律,北半球中纬度最为突出。如我国华北到西北依次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流速大,岸边流速小(特别是凸岸),岸边的沉积物颗粒较中心的小。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①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项目内容概念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依次更替形成基础热量变化根本因素纬度差异,导致从赤道向两极,热量状况差异大景观变化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赤道→两极)自然带更替方向从赤道向两极的方向,即南北方向自然带延伸方向纬线方向,即东西方向②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项目内容概念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依次更替形成基础水分变化根本因素海陆位置差异,导致从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大景观变化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沿海→内陆)自然带更替方向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即东西方向自然带延伸方向经线方向,即南北方向(2020·陕西榆林·陕西省神木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图为安第斯山脉某段垂直植被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安第斯山脉缺失山地针叶林带,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图中同一植被带东高西低的主要原因有(

)①西侧寒流流经,降温减湿②东侧暖流流经,增温增湿③西侧为阳坡,土壤含水量低④东侧为信风迎风坡,降水丰富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2023下·浙江·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图为美国本土地区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3.在图中①和②地经常能看到多革质叶片的树木,它属于(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4.③地主要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④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引起③到④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降水 C.地形 D.河流易错点0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2023·浙江嘉兴·统考一模)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下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图,其中①类型主要分布在宁夏南部山地。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A.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 B.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C.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典型草原 D.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甸草原2.与宁夏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呈负相关的是(

)A.气温 B.水分 C.海拔 D.生物量不理解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垂直自然带的因素(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所在纬度相同海拔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的因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项目内容显著地区高山地区,尤其是低纬度的高山地区形成原因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垂直带谱最下面为基带,所有的垂直带有规律的排列分布规律共同性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具有从该地向高纬度地区的纬度地带性变化的类似规律;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差异性干旱地区,由于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条件不同,同一山地不同坡向的垂直带谱不同,山地朝阳坡自然带数多于背阴坡带数垂直地带性规律:①基带:指垂直带谱的起始带,基带一般与所处的水平地带一致,决定了整个垂直带谱的性质。通过基带可以推知该山体分布在大致的纬度范围之内。②垂直带谱复杂程度(数目多少的影响因素)③雪线高低的判断方法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也是夏季0℃等温线,其高度主要取决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山地雪线高低的判断方法如下。温度(热量或纬度)因素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即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地貌因素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季节因素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④林线:地上森林的最高界限。林线以上没有森林。一般情况下最热月均温≥10℃就可存在森林,可以据此推测林线海拔高度。(类比雪线的计算)(2023·吉林长春·统考一模)东北黑土区不同坡向表土在冻结期内土壤水分含量呈动态变化,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含水率为20%~30%。下图示意海伦、扎兰屯两个采样点表土在冻结期内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过程,其中在海伦采样点选择的两个坡向为正阳坡和正阴坡,在扎兰屯采样点选择的两个城向为半阳坡和半阴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影响海伦与扎兰屯土壤含水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坡向 B.蒸发量 C.纬度 D.坡度2.扎兰屯不同坡向上土壤含水率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蒸发量小 B.太阳辐射差异小 C.河流补给量较小 D.年总降水量较大(2023·四川德阳·三模)秦岭山脉东西绵延1600km,南北跨度200km。自T1(距今约240万年)至现代T5时期,秦岭山脉整体抬升至平均海拔2000m以上。下图示意秦岭山体剖面不同时期高度变化以及现代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与T1时期相比,T5时期秦岭两坡(

)A.降水量差异减小 B.年均温差异减小C.自然带类型增加 D.植被覆盖率上升4.只考虑地形变化影响,T1至T5时期该区域常绿阔叶林带北界向(

)A.北及较高海拔移动 B.南及较高海拔移动C.北及较低海拔移动 D.南及较低海拔移动易错点04非地带性现象的分布(2023·浙江·模拟预测)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其边缘分布着众多绿洲。下图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周边地形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2.图示绿洲的主要补给来源有(

)①降水②湖泊水③河水④地下水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分析错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的判断方法依据某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表现可以总结成“缺失”、“改变”、“约束”、“块状”等几个方面。(1)“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的原因,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2)“改变”:由于地形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东侧是温带荒漠带。(3)“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很长。(4)“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非地带性现象自然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等地方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地方性分布。地方性分异规律及成因分析分类总结如下: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地方性分布(现实状况)成因地形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微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地形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地区热带平原带热带雨林带受暖流影响,且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形成热带雨林带。在加勒比海沿岸地区,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也分布有热带雨林带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青藏高原地区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高山植物区海拔高,温度低,降水发生垂直及水平方向的递变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位于安第斯山脉中纬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科迪勒拉山系西侧地区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长条状受沿岸山脉的影响,平原面积小,自然带呈狭长的带状,仅沿海岸线从低纬向高纬南北延伸洋流南美大陆西岸3°S~20°S狭长地带热带雨林带和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离岸风的影响;秘鲁寒流降温减湿欧洲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北延伸受势力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东岸自然带向低纬延伸、西岸向高纬延伸大陆东岸受沿岸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西岸向较低纬度延伸大陆东岸受沿岸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水分昆仑山麓温带荒漠带绿洲有丰富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尼罗河谷地热带荒漠带绿洲尼罗河水的灌溉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地区苔原带和针叶林带无陆地的缺失北极地区冰原带无为海洋,无陆地地理位置澳大利亚东南部常绿阔叶林带常绿硬叶林带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降水多俄罗斯远东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处于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023·全国·模拟预测)高山林线是郁闭森林(林线下限)与树线(林线上限)之间的过渡地带,并非一条具体的界线。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开展干旱区高山林线研究的意义重大。某研究团队选择亚洲中部干旱区十分典型的天山北坡高山林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气候、土壤等要素对高山林线发育的影响。图1示意天山北坡不同研究点位置,图2示意不同研究点的林线宽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控制天山北坡林线由西向东差异的关键气候因子是(

)A.温度 B.降水 C.风速 D.光照2.精河位于开口向西的山谷中,其林线宽度最小的根本原因是(

)A.光照不足 B.风速最大 C.地形阻挡 D.气温最低3.巴里坤林线内植被与图示其他研究点所在区域的显著差异是(

)①耐寒②耐旱③耐酸性④耐贫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3·湖北·模拟预测)芦芽山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海拔1950—2600m区域分布有大面积的针叶林,海拔约2650m处形成林线,北坡林线高于南坡。白杆(乔木,生长季5—9月)是芦芽山针叶林的优势树种之一,喜冷湿环境。研究发现,芦芽山低海拔处的白杆生长速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而高海拔处的白杆生长速度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如图为芦芽山南、北坡林线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月均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芦芽山南、北坡林线(

)A.土壤水热条件变化趋势较一致 B.南坡林线土壤温度大于北坡C.白杆生长季内土壤温度差异较显著 D.南坡林线土壤含水量小于北坡5.推测芦芽山北坡林线高于南坡的主要原因是(

)A.南坡夏季土壤湿度大,针叶林长势差 B.南坡春季土壤升温慢,针叶林长势差C.北坡夏季光照较充足,针叶林长势好 D.北坡冬季土壤温度高,针叶林长势好6.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芦芽山低海拔和高海地区的白杆生长状态分别是(

)A.低海拔地区趋好、高海拔地区趋差 B.低、高海拔地区生长都趋好C.低海拔地区趋差、高海拔地区趋好 D.低、高海拔地区生长都趋差(2023·四川泸州·统考一模)地处中亚北部哈萨克斯坦气候干旱,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调查发现该地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科学家研究预测,即便是气温、降水无明显变化情况下,未来该地牧草分布状况可能发生改变。完成下面小题。1.相对于缓丘,河谷的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河谷(

)A.降水较多 B.地下水多 C.温度较高 D.蒸发较弱2.推测未来该地牧草最近一次的变化(

)A.缓丘稀疏,河谷稀疏 B.缓丘葱郁,河谷葱郁C.缓丘葱郁,河谷稀疏 D.缓丘稀疏,河谷葱郁3.影响未来河谷牧草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土壤 D.光照(2024上·河北·高三承德市双滦区实验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森林资源丰富,坚持采用“近自然林业”理念建设森林绿带。森林开发由初期的城市森林、农田扩展到自然保护区,以及城市内部的花园、公园、开放空间等,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维也纳被称为“森林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维也纳坚持采用“近自然林业”理念建设森林绿带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旅游产业 B.保护生态系统 C.降低维护成本 D.迎合大众审美5.维也纳森林绿带由城市森林演变为城市内部的花园、公园、开放空间等过程中(

)A.生态功能提升 B.破碎程度加剧 C.规模不断减小 D.向远郊区延伸6.为加强维也纳“森林城市”建设,当地政府应(

)A.增加绿带植被种类,提高生物多样性 B.建设绿道,连接绿带与城市内部空间C.建保护区,绿带内严禁任何商业开发 D.提高经济林比重,增加绿带木材产出(2023上·山东泰安·高三统考期中)某研学小组到我国某著名山地开展研学旅行,该研学小组重点调查了该山地不同植被类型的垂直分布,下图示意该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该山地最可能是(

)A.庐山 B.秦岭 C.天山 D.阴山8.相比该山地的黄山松林,马尾松林(

)A.生境条件较差 B.人为干扰偏少 C.以自然演替为主 D.总体数量较少(2023上·陕西西安·高三西安中学校考期中)“山、水、林、湖、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关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对其展开评价有利于更精准地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和自然资源要素综合监测。如图示意某区域“山、水、林、湖、田”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表示甲处关系的是(

)A.粮食安全 B.淤积土壤 C.增加耕地 D.塑造地貌10.该区推进“山水林湖田”融合发展的核心是(

)A.污水处理 B.平整土地 C.营造湿地 D.保持水土(2023上·北京丰台·高三统考期中)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下图示意福岛第一核电站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

)A.顺洋流首先影响北太平洋西南部海域 B.对北冰洋水域几乎不产生影响C.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危及人体健康 D.使海水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增强12.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可能引起地理要素的连锁变化乃至整个自然环境发生改变,这(

)①说明了自然环境具有生产功能和稳定功能②说明了自然环境对干扰具有整体响应功能③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公平性原则④破坏了自然环境的供给、支撑等服务功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23上·浙江台州·高二校联考期中)植物水分利用效率指植物消耗单位水量生产出的干物质量,光合作用是植物干物质生产中重要的水消耗环节,大气环境、土壤、植物和基因等的影响都会影响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下图为内蒙古科尔沁草甸植物群落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数据采样时间为9:00—16:00),采样植物群落基本为单一类草本植物群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图示草甸植物群落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表现为(

)A.14点前后波动最大 B.日出后不久出现最大值C.上午变化值小于下午 D.午后持续降低且变小14.6月22日和6月23日水分利用效率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A.植物群落 B.土壤性质 C.气候条件 D.基因类型15.选择图示时间段作为研究的主要原因是(

)A.干物质量变化大 B.植物郁闭度较好C.水分消耗量较少 D.植物呼吸作用较弱(2023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高三校考阶段练习)乡村聚落是人类在对地理环境的长期适应和改造中形成的具有物质、社会和经济等多重属性的综合体。重庆市合川区的大柱村和江西省吉泰盆地泰和县的源塘村是典型的乡村聚落。图分别示意两种聚落形态。完成下面小题。16.对比大柱村和源塘村聚落特点,可反映出(

)A.源塘村聚落受地形制约更严重B.大柱村人地矛盾更激烈C.源塘村交通运输建设难度更大D.大柱村聚落功能更齐全17.图示源塘村聚落中发育最晚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18.为减小大柱村聚落斑块密度,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完善交通,连通聚落B.有序排列,明确边界C.合村并居、迁村并点D.开垦荒地,增加耕地

专题06整体性与差异性易错突破01易错归纳01易错归纳02易错剖析易错典题错因分析防错要诀变式题练03易错通关整体性与差异性来自于必修一课本和选择性必修一课本,是课本的重难点。选择题通常以区域图或数据资料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自然带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分异的规律。非选择题主要探讨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区域图为背景,结合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考查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关系和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陆地自然带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分异的规律,这些仍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一般为综合性很高的题,所有每年高考全国各地均有考查。结合区域图文材料,比较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的差异表现,提升区域认知能力。结合具体区域的环境特征,分析不同区域的差异性的主要成因,培养综合思维能力。观察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现象,调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并探究其成因,提升地理实践力。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探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审视人地协调观的途径。易错点01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问题易错点0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易错点0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易错点04非地带性现象的分布易错点01整体认知动物与环境关系的主要分析角度(2023上·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三中校考期中)在风力作用下,沙漠中的沙粒在运移过程中受到植被的阻挡,在其附近堆积,会发育成灌丛沙丘。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和衷败退化可以指示环境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区域最可能发育灌丛沙丘的是(

)A.绿洲边缘 B.泥沙淤积的河床 C.绿洲内部 D.沙漠内部2.在沙漠中,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可以指示(

)A.土壤水分条件改善 B.沙丘活动性增强C.气候趋于干旱 D.植被覆盖率降低3.灌丛沙丘为人们提供了风沙防治的思路。在沙漠地区,人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大规模植树造林②铺设草方格③种植耐旱植物④抽水灌溉农田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1.A2.A3.B【解析】1.由材料“灌丛沙丘是在风力作用下,沙物质在运移过程中受到植被的阻挡发生沉积而形成,属于特殊沙丘地貌。”可知,灌丛沙丘属于风力沉积地貌,多出现在沙漠地区,在绿洲边缘的地区风力减弱,风沙易沉积,且绿洲边缘土壤水分含量较好,而且常有灌丛植被,可能发育灌丛沙丘,A正确;泥沙淤积的河床以流水堆积为主,不是风力沉积,B错误;绿洲内部水分条件充足,常被开垦成农田,不能形成沙丘,C错误;沙漠内部缺乏水分,不适合植被生长,D错误。故选A。2.在沙漠中,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说明沙丘被固定,风蚀作用减弱,水资源增多,土壤水分条件改善,植被覆盖率增加,A正确,D错误;灌丛沙丘的生长发育说明沙丘被固定,沙丘活动性减弱;土壤水分条件改善,气候趋于湿润,BC错误。故选A。3.灌丛沙丘为人们提供了风沙防治的思路。在沙漠地区,人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铺设草方格、种植耐旱植物,②③正确;大规模植树造林、抽水灌溉农田会加剧水资源短缺,不利于沙漠防治,①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不会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问题含义: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必须考虑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分析方法如下:(1)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关系。常分析某一区域景观的成因,如结合地理位置分析气温、降水等对生物景观的影响。(2)分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变化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一般结合区域图、景观图、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运用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原理,分析某一地理要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遵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思路,首先明确人类活动的“一发”是指哪一要素,进而逐一分析“一发”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化,最终导致“全身”呈现出怎样的变化。(3)根据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分析一个区域环境的变化对其他区域的影响。常结合某一区域环境的变化分析环境问题的成因;结合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与相关地区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2.地理环境整体性对生产、生活的警示意义及应采取的措施(1)警示意义从空间上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客观现实;从时间上看,地理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必须考虑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否则会使环境因子发生系列的异常,造成各种各样的灾害。如对“沙尘暴”的长期研究表明,盲目开垦农牧过渡地区的草原,破坏了植被,使地表土层疏松,加上强劲的冬季风影响,导致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近年来沙尘暴天气发生频率增加。(2)应采取的措施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协调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动态的、联系的、立体的、综合的思维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类活动不仅要遵循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而且应预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例如,我国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峡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都要考虑对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影响导致的其他要素的变化,并做出综合评价。(2023·山西·校联考模拟预测)水青冈群落是贵州省雷公山(26°24'~26°38'N,108°16'~108°29'E;海拔2178.8m)自然保护区地带性群落,分布在海拔800~1800m的山地杂木林中。该群落结构主要分为乔木层(树体冠幅大,为落叶阔叶林)、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整个水青冈群落的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在阳光直射下在地面的总投影面积与此林地总面积的比值)极高。研究发现,雷公山地区不同水青冈群落在更新上也存在差异,该水青冈群落更新得比常绿阔叶林要好。完成下面小题。1.该水青冈群落更新得比常绿阔叶林要好的主要原因是(

)A.林中光热条件较好 B.水源涵养能力强C.林下枯枝落叶较多 D.树体冠幅偏小2.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整个水青冈群落的郁闭度极高,在该灌木层中,雷山方竹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进而(

)A.加速水青冈幼苗幼树生长 B.导致灌草层物种较为单一C.增加灌木层物种丰富度 D.避免人为活动的过度干扰【答案】1.C2.B【解析】1.水青冈群落更新得比常绿阔叶林要好的主要原因是水青冈群落林主要分为乔木层(树体冠幅大,为落叶阔叶林)、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树下枯枝落叶较多,土壤肥沃,C正确;水青冈群落和常绿阔叶林林中光热条件差异不大,A错误;水青冈群落水源涵养能力强,但不是更新得比常绿阔叶林要好的主要原因,B错误;水青冈群落树体冠幅偏大,D错误。故选C。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灌木层中,雷山方竹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当某一个物种占绝对优势地位时,会与其他植物争夺养分等生物资源,进而会抑制水青冈幼苗幼树生长,A错误;雷方山竹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会抢夺其他灌草的光照和水分等,导致灌草层物种较为单一,B正确;雷方山竹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导致灌草层物种较为单一,进而使灌木层物种丰富度降低,C错误;雷方山竹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但是人类活动的的过度干扰与人类活动的强度有关,与雷方山竹的优势地位无太大关系,D错误。故选B。(2024·四川宜宾·统考一模)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区内植物丰富。为了解植物多样性在植物群落演替中的变化规律,科学家选取了保护区内三个不同演替阶段的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人工林)和针阔叶混交林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自然状况下,其演替方向是马尾松林一针阔叶混交林一常绿阔叶林,森林的物种丰富度由物种的迁入和物种的灭绝两个过程决定。表为三个森林群落的统计数据。完成下面小题。林型海拔(m)坡向植物种数(种)植物个体数(棵/100m2)乔木灌木草本常绿阔叶林230~350西北15223.6173.6110针阔叶混交林100~200西南7719.8283.2265马尾松林50~150东南4910.8163.23653.该自然保护区的天然林属于(

)A.针阔叶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 D.落叶阔叶林4.森林群落演替的过程中(

)A.物种多样性先增后降 B.灭绝的物种多于迁入的物种C.乔木的优势不断增加 D.草本植物的个体数不断增加5.推测该保护区内植物群落演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化 B.人类活动 C.地貌变化 D.生物入侵【答案】3.B4.C5.B【解析】3.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地带性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所以天然林属于常绿阔叶林。B正确,ACD错误,故选B。4.根据“马尾松林一针阔叶混交林一常绿阔叶林”的演替顺序,结合表格数据可以得出,乔木的植物个体数不断增加,乔木的优势不断增加,C正确;物种的多样性不断增加,说明灭绝的物种少于迁入的物种,A、B错误;草本的植物个体数不断减少,D错误。故选C。5.根据“马尾松林一针阔叶混交林一常绿阔叶林”的演替顺序可知,该保护区曾经的自然植被常绿阔叶林被破坏后,种上了人工林(马尾松林),随着保护区的建设,森林群落受到人类的干扰减弱,逐渐由人工林演替为天然林(常绿阔叶林),B正确;气候短期变化不大,A错误;地貌没有发生变化,C错误;生物入侵会导致生态破坏,保护区内植物群落演替现象与生物入侵无关,D错误,故选B。易错点0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2023·浙江嘉兴·统考模拟预测)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自然带是(

)A.苔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图中②、③、④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C.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1.B2.C【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①自然带处于60°N附近,该区域热量条件较差,但比较湿润,适合亚寒带针叶林植被生长,从而形成亚寒带针叶林,B符合题意;图中①自然带与苔原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位置不同,排除ACD。故选B。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②、③、④自然带分别为温带落叶阔叶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均处于温带,水分条件差异是导致这三个自然带分异的主要原因,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分异的规律,又称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符合题意;图中②、③、④自然带的分布没有明显体现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排除ABD。故选C。【点睛】经度地带性,又称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水分。自然带呈由沿海向内陆更替变化规律,北半球中纬度最为突出。如我国华北到西北依次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流速大,岸边流速小(特别是凸岸),岸边的沉积物颗粒较中心的小。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判断错误经度地带性,又称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水分。自然带呈由沿海向内陆更替变化规律,北半球中纬度最为突出。如我国华北到西北依次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流速大,岸边流速小(特别是凸岸),岸边的沉积物颗粒较中心的小。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①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项目内容概念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依次更替形成基础热量变化根本因素纬度差异,导致从赤道向两极,热量状况差异大景观变化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赤道→两极)自然带更替方向从赤道向两极的方向,即南北方向自然带延伸方向纬线方向,即东西方向②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项目内容概念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沿海向大陆内部依次更替形成基础水分变化根本因素海陆位置差异,导致从沿海向内陆,干湿状况差异大景观变化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沿海→内陆)自然带更替方向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即东西方向自然带延伸方向经线方向,即南北方向(2020·陕西榆林·陕西省神木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下图为安第斯山脉某段垂直植被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安第斯山脉缺失山地针叶林带,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2.图中同一植被带东高西低的主要原因有(

)①西侧寒流流经,降温减湿②东侧暖流流经,增温增湿③西侧为阳坡,土壤含水量低④东侧为信风迎风坡,降水丰富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1.C2.D【解析】1.按照正常的垂直地带性带谱,落叶阔叶林带之上应出现针叶林,而当地没有出现,说明这是地方性气候导致的结果,属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C正确;图中自然带是随垂直高度的变化而发生更替,不是水平方向上更替的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排除AB;图中安第斯山脉缺失山地针叶林带,不符合正常的垂直分异规律,排除D。故选C。2.安第斯山西侧临近太平洋,沿岸海域有秘鲁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导致安第斯山西侧水热条件较差,影响其植被带分布较低,①正确;安第斯山东侧离大西洋较远,受暖流影响较小,当地垂直植被带的高低与大西洋沿岸的暖流关系不大,②错;安第斯山脉大致为南北走向,西侧并不是明显的阳坡,③错;图中显示,山麓为热带雨林,说明该段安第斯山位于低纬,东侧为低纬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使其植被带分布较高,④正确。综上所述,故选D。(2023下·浙江·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图为美国本土地区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3.在图中①和②地经常能看到多革质叶片的树木,它属于(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4.③地主要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④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引起③到④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降水 C.地形 D.河流【答案】3.C4.A【解析】3.热带雨林的叶子多呈现滴水叶尖形状,A错误;亚寒带针叶林的树叶一般是长而窄的形态,通常呈针状,B错误;具有革质叶片的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正确,落叶阔叶林呈纸质,D错误。故选C。4.从③到④,自然带从南到北,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到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体现的是纬度的变化使得太阳辐射有差异,是纬度(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带性分异,A正确,BCD错误。故选A。易错点0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2023·浙江嘉兴·统考一模)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下图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图,其中①类型主要分布在宁夏南部山地。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植被类型分别是(

)A.典型草原、草甸草原、荒漠草原 B.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C.草甸草原、荒漠草原、典型草原 D.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甸草原2.与宁夏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呈负相关的是(

)A.气温 B.水分 C.海拔 D.生物量【答案】1.B2.A【分析】1.阅读①、②、③代表的植被类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可知,在不同土层深度中,①>②>③,宁夏南部山地的植被类型主要是森林、灌丛、草甸等,草甸草原相对于典型草原,土壤更为湿润,有机碳积累更多,①代表草甸草原,荒漠草原植被稀疏,土壤有机碳最低,所以③代表荒漠草原,②代表典型草原,B正确,ACD错误,故选B。2.从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气温逐渐升高,水分逐渐减少、生物量逐渐减小,土壤处有机碳逐渐减小,其中与宁夏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呈负相关的是气温,水分、生物量呈正相关,A正确,BD错误;海拔通过影响气温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呈正相关,C错误。故选A。【点睛】气候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有重要影响。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有机物质的积累,因此有机碳含量较高。而寒冷干燥的气候则不利于植物生长和有机物质的积累,因此有机碳含量较低。不理解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垂直自然带的因素(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所在纬度相同海拔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的因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项目内容显著地区高山地区,尤其是低纬度的高山地区形成原因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垂直带谱最下面为基带,所有的垂直带有规律的排列分布规律共同性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具有从该地向高纬度地区的纬度地带性变化的类似规律;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差异性干旱地区,由于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条件不同,同一山地不同坡向的垂直带谱不同,山地朝阳坡自然带数多于背阴坡带数垂直地带性规律:①基带:指垂直带谱的起始带,基带一般与所处的水平地带一致,决定了整个垂直带谱的性质。通过基带可以推知该山体分布在大致的纬度范围之内。②垂直带谱复杂程度(数目多少的影响因素)③雪线高低的判断方法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也是夏季0℃等温线,其高度主要取决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山地雪线高低的判断方法如下。温度(热量或纬度)因素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即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降水因素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即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地貌因素坡度越大,积雪越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季节因素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较低,雪线下降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雪面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④林线:地上森林的最高界限。林线以上没有森林。一般情况下最热月均温≥10℃就可存在森林,可以据此推测林线海拔高度。(类比雪线的计算)(2023·吉林长春·统考一模)东北黑土区不同坡向表土在冻结期内土壤水分含量呈动态变化,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含水率为20%~30%。下图示意海伦、扎兰屯两个采样点表土在冻结期内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过程,其中在海伦采样点选择的两个坡向为正阳坡和正阴坡,在扎兰屯采样点选择的两个城向为半阳坡和半阴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影响海伦与扎兰屯土壤含水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坡向 B.蒸发量 C.纬度 D.坡度2.扎兰屯不同坡向上土壤含水率差异小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蒸发量小 B.太阳辐射差异小 C.河流补给量较小 D.年总降水量较大【答案】1.D2.B【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海伦阴坡和阳坡的土壤含水率总体上都较扎兰屯高,因此坡向不是影响两地土壤含水率差异的主要因素,A错误;海伦纬度更低,太阳辐射更强,蒸发量更大,土壤含水率应更低,与图示不符,BC错误;海伦坡度小,水土流失较轻,土层厚,有利于留存土壤中的水分,从而提高土壤含水率,D正确。故选D。2.两坡纬度差异很小,蒸发量的差异也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很小,A错误;由材料可知,扎兰屯的两个坡向为半阳坡和半阴坡,太阳辐射差异较小,因此土壤含水率差异小,B正确;从材料中并不能得知该地的河流分布,无法判断河流补给量对两坡土壤含水率的影响,C错误;扎兰屯为温带季风气候,年总降水量并不大,且降水量越大反映在不同坡向上的土壤含水率差异应越大,D错误。故选B。(2023·四川德阳·三模)秦岭山脉东西绵延1600km,南北跨度200km。自T1(距今约240万年)至现代T5时期,秦岭山脉整体抬升至平均海拔2000m以上。下图示意秦岭山体剖面不同时期高度变化以及现代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与T1时期相比,T5时期秦岭两坡(

)A.降水量差异减小 B.年均温差异减小C.自然带类型增加 D.植被覆盖率上升4.只考虑地形变化影响,T1至T5时期该区域常绿阔叶林带北界向(

)A.北及较高海拔移动 B.南及较高海拔移动C.北及较低海拔移动 D.南及较低海拔移动【答案】3.C4.B【解析】3.与T1时期相比,T5时期海拔高,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大,A错误;山脉两侧,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变大,南北两坡受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影响差异变大,年均温差异变大,B错误;由于海拔高,垂直分异明显,自然带类型增加,C正确;随海拔升高,水热条件会变差,植被覆盖率可能会有所下降,D错误。故选C。4.T1至T5时期该区域海拔升高,受山脉阻挡,夏季风向北深入受阻,使得常绿阔叶林带北界南移,AC错误;常绿阔叶林带北界大致位于最冷月均温0℃所在地区,山脉阻挡了冬季风向南深入,常绿阔叶林带的会向高海拔移动,B正确,D错误。故选B。易错点04非地带性现象的分布(2023·浙江·模拟预测)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其边缘分布着众多绿洲。下图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周边地形简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2.图示绿洲的主要补给来源有(

)①降水②湖泊水③河水④地下水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1.D2.C【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该地区分布有沙漠、绿洲、盐沼等,这些自然带的分布并未呈现出明显的纬向、经向变化的特点,由此排除A、B;图示绿洲、沙漠分布区的海拔较低,相对高差较小,因此排除C;图示绿洲主要分布在沙漠的边缘地区,靠近河流的出山口,因此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D正确。故选D。2.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新疆,主要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域内降水较少,降水对绿洲的补给较少,排除①;据图可知,绿洲多位于山麓地带,主要沿着河流分布,因此其主要补给来源为河水、地下水,③④对;图示绿洲分布区主要靠近河流的出山口、盆地的边缘地带,湖泊较少,排除②。故选C。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分析错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的判断方法依据某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表现可以总结成“缺失”、“改变”、“约束”、“块状”等几个方面。(1)“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的原因,使得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上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2)“改变”:由于地形的影响使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化,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是温带森林带,东侧是温带荒漠带。(3)“约束”: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分布范围很窄并很长。(4)“块状”:位于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中的绿洲,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非地带性现象自然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等地方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地方性分布。地方性分异规律及成因分析分类总结如下: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地方性分布(现实状况)成因地形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微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地形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地区热带平原带热带雨林带受暖流影响,且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形成热带雨林带。在加勒比海沿岸地区,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也分布有热带雨林带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青藏高原地区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高山植物区海拔高,温度低,降水发生垂直及水平方向的递变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位于安第斯山脉中纬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科迪勒拉山系西侧地区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长条状受沿岸山脉的影响,平原面积小,自然带呈狭长的带状,仅沿海岸线从低纬向高纬南北延伸洋流南美大陆西岸3°S~20°S狭长地带热带雨林带和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离岸风的影响;秘鲁寒流降温减湿欧洲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北延伸受势力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东岸自然带向低纬延伸、西岸向高纬延伸大陆东岸受沿岸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西岸向较低纬度延伸大陆东岸受沿岸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水分昆仑山麓温带荒漠带绿洲有丰富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尼罗河谷地热带荒漠带绿洲尼罗河水的灌溉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地区苔原带和针叶林带无陆地的缺失北极地区冰原带无为海洋,无陆地地理位置澳大利亚东南部常绿阔叶林带常绿硬叶林带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降水多俄罗斯远东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处于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023·全国·模拟预测)高山林线是郁闭森林(林线下限)与树线(林线上限)之间的过渡地带,并非一条具体的界线。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开展干旱区高山林线研究的意义重大。某研究团队选择亚洲中部干旱区十分典型的天山北坡高山林线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气候、土壤等要素对高山林线发育的影响。图1示意天山北坡不同研究点位置,图2示意不同研究点的林线宽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控制天山北坡林线由西向东差异的关键气候因子是(

)A.温度 B.降水 C.风速 D.光照2.精河位于开口向西的山谷中,其林线宽度最小的根本原因是(

)A.光照不足 B.风速最大 C.地形阻挡 D.气温最低3.巴里坤林线内植被与图示其他研究点所在区域的显著差异是(

)①耐寒②耐旱③耐酸性④耐贫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1.B2.C3.D【解析】1.天山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区,降水量对植被分布影响很大,因此控制天山北坡林线由西向东差异的关键气候因子是降水,B正确。林线上限是能够生长树木的最高位置,其高度受温度影响,而林线的宽度主要受降水量的影响,且温度影响水汽冷凝,是影响降水的一个因素,所以温度不是关键因子,排除A。山地风速受多种因素影响,与天山北坡林线自西向东出现差异的关系不大,排除C。研究点同位于天山北坡,光照主要受天气状况影响,如降水多,云量大,光照差,气温低,关键气候因子还是降水,排除D。故选B。2.地形条件对天山北坡林线宽度起着重要作用,地形(坡度、坡向、海拔)对林线宽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降水,进而影响气温,即通过对水热资源的再分配,影响不同地形位置的小气候,进而控制林线宽度。精河虽位于开口向西的山谷中,但受阿拉套山、博罗科努山的阻挡,精河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林线窄。综上,地形导致精河降水条件差,晴天多、光照强、蒸发较旺盛,土壤含水量低,林木生长条件差,林线宽度最小。故选C。3.由图可知,巴里坤林线分布海拔最高,据此可知,其林线内植被应该更耐寒,①正确。精河林线宽度最窄,说明精河降水少,植被耐旱,巴里坤与精河相比,植被的耐旱特点并不显著,排除②。巴里坤位置最靠东,受山地阻挡,西风难以到达,该地主要受冬季风影响,风蚀作用强,且位于西风背风坡,降水少,导致植被更稀疏,枯落物和有机质少,土壤更贫瘠,林木应更耐贫瘠(提示:该处有裸岩基岩分布,说明土壤贫瘠),④正确。巴里坤降水少,蒸发量相对较大,土壤呈碱性,植被应更耐盐碱,而不是更耐酸,排除③。故选D。(2023·湖北·模拟预测)芦芽山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海拔1950—2600m区域分布有大面积的针叶林,海拔约2650m处形成林线,北坡林线高于南坡。白杆(乔木,生长季5—9月)是芦芽山针叶林的优势树种之一,喜冷湿环境。研究发现,芦芽山低海拔处的白杆生长速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而高海拔处的白杆生长速度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如图为芦芽山南、北坡林线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月均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芦芽山南、北坡林线(

)A.土壤水热条件变化趋势较一致 B.南坡林线土壤温度大于北坡C.白杆生长季内土壤温度差异较显著 D.南坡林线土壤含水量小于北坡5.推测芦芽山北坡林线高于南坡的主要原因是(

)A.南坡夏季土壤湿度大,针叶林长势差 B.南坡春季土壤升温慢,针叶林长势差C.北坡夏季光照较充足,针叶林长势好 D.北坡冬季土壤温度高,针叶林长势好6.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芦芽山低海拔和高海地区的白杆生长状态分别是(

)A.低海拔地区趋好、高海拔地区趋差 B.低、高海拔地区生长都趋好C.低海拔地区趋差、高海拔地区趋好 D.低、高海拔地区生长都趋差【答案】4.A5.D6.C【解析】4.读图可知,南、北坡林线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大致相同,A正确;图中夏半年南坡林线土壤温度整体高于北坡,而冬半年相反,B错误;12月和1月,芦芽山南、北坡林线土壤温度差异比白杆生长季(5—9月)大,C错误;全年南坡林线土壤含水量大于北坡,D错误。故选A。5.本题结合统计图的判读,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芦芽山南坡林线夏季土壤湿度较大,针叶林长势应该较好,A错误;南、北坡林线春季(3—5月)土壤升温速度大致相同,B错误;北坡为阴坡,夏季光照条件较南坡差,C错误;冬季北坡积雪更多,受积雪保温作用的影响,土壤温度更高,针叶林长势较好且分布海拔较高,因而北坡林线高于南坡,D正确。故选D。6.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芦芽山气温整体上升,低海拔地区气温将更高,蒸发更加旺盛,土壤变得更加干燥,白杆生长状态趋差,A、B错误;高海拔地区气温将升高,虽然蒸发略有增加,但热量条件得以改善,白杆生长状态趋好,C正确,D错误。故选C。(2023·四川泸州·统考一模)地处中亚北部哈萨克斯坦气候干旱,地形和缓,多由缓丘和河谷组成,调查发现该地缓丘上牧草葱郁,河谷中的牧草更加繁茂。科学家研究预测,即便是气温、降水无明显变化情况下,未来该地牧草分布状况可能发生改变。完成下面小题。1.相对于缓丘,河谷的牧草生长更好,是因为河谷(

)A.降水较多 B.地下水多 C.温度较高 D.蒸发较弱2.推测未来该地牧草最近一次的变化(

)A.缓丘稀疏,河谷稀疏 B.缓丘葱郁,河谷葱郁C.缓丘葱郁,河谷稀疏 D.缓丘稀疏,河谷葱郁3.影响未来河谷牧草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水分 B.热量 C.土壤 D.光照【答案】1.B2.C3.C【解析】1.由题意可知该地位于中亚北部哈萨克斯坦,气候干旱,河谷和缓丘降水都较少,A错误;河谷相对于缓丘,地势较低,利于汇水,地下水较多,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牧草生长更好,B正确;河谷与缓丘的温度在白天为缓丘较高,夜晚河谷相对温度较高,一天当中温度会有变化,C错误;蒸发与温度和坡向有关,小尺度范围内影响很小,D错误。故选B。2.由上题分析可知,河谷地区便于集水,推测未来由于河谷地区土壤中含水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土壤结构发生变化,土壤的透气性不足,使得河谷地区的牧草不适宜生长;而缓坡地区由于地形原因使得土壤结构较为稳定,缓丘上牧草葱郁,ABD错误,C正确。3.由题干“科学家研究预测,即便是气温、降水无明显变化情况下,未来该地牧草分布状况可能发生改变”可知影响未来河谷牧草变化的主要因素排除热量,河谷水分不仅指的是河谷土壤的水分,也包含大气中的水分,由材料可知该地降水无明显变化,AB错误;该地气温和降水无明显变化,与之相关的光照变化也不明显,D错误;河谷地区由于地势较低,便于集水,使得河谷地区的土壤结构发生变化,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含量的变化导致了未来河谷牧草的变化,C正确。(2024上·河北·高三承德市双滦区实验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森林资源丰富,坚持采用“近自然林业”理念建设森林绿带。森林开发由初期的城市森林、农田扩展到自然保护区,以及城市内部的花园、公园、开放空间等,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维也纳被称为“森林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维也纳坚持采用“近自然林业”理念建设森林绿带的主要目的是(

)A.发展旅游产业 B.保护生态系统 C.降低维护成本 D.迎合大众审美5.维也纳森林绿带由城市森林演变为城市内部的花园、公园、开放空间等过程中(

)A.生态功能提升 B.破碎程度加剧 C.规模不断减小 D.向远郊区延伸6.为加强维也纳“森林城市”建设,当地政府应(

)A.增加绿带植被种类,提高生物多样性 B.建设绿道,连接绿带与城市内部空间C.建保护区,绿带内严禁任何商业开发 D.提高经济林比重,增加绿带木材产出【答案】4.B5.A6.B【解析】4.首先应理解题干中的“近自然林业”理念。“近自然林业”即使森林保持原始风貌的天然林状态,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B正确;发展旅游业不一定采用“近自然林业”理念建设森林,从材料中也可以看出,发展旅游业不是森林绿带建设的主要目的,A错误;采用“近自然林业”理念建设森林绿带也需要日常管理维护,C错误;迎合大众审美不是主要目的,D错误。故选B。5.材料中提出,森林开发由初期的城市森林、农田扩展到自然保护区,以及城市内部的花园、公园、开放空间等,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维也纳被称为“森林城市”。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森林的生产功能减弱,生态功能提升,A正确;随着绿带的建设,绿带规模会不断扩大,连续性增强,且绿带不断向城市内部延伸,B、C、D错误。故选A。6.维也纳森林绿带建设采用“近自然林业”理念,因此不应人为增加绿带内植被种类,提高生物多样性,A错误;通过绿道建设,连接绿带与城市内部空间,使城市森林更高效地发挥生态服务功能和休闲游憩功能,B正确;建保护区,绿带内严禁任何商业开发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C错误;提高经济林比重,增加绿带木材产出与“近自然林业”理念相违背,D错误。故选B。(2023上·山东泰安·高三统考期中)某研学小组到我国某著名山地开展研学旅行,该研学小组重点调查了该山地不同植被类型的垂直分布,下图示意该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该山地最可能是(

)A.庐山 B.秦岭 C.天山 D.阴山8.相比该山地的黄山松林,马尾松林(

)A.生境条件较差 B.人为干扰偏少 C.以自然演替为主 D.总体数量较少【答案】7.A8.D【分析】7.由图可知,该山地基带为常绿阔叶林,说明该山地地处亚热带,庐山位于江西省,地处亚热带,海拔最高接近1500米,A正确;秦岭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处,且海拔3771米,B错误;天山和阴山位于温带,CD错误,故选A。8.马尾松林是亚热带树种,马尾松与常绿阔叶林分布高度相同,说明马尾松林生境条件较好,A错误;马尾松林比黄山松林分布海拔低,人为干扰偏多,以人为演替为主,BC错误;马尾松分布海拔较低,人为干扰偏多,同海拔常绿阔叶林树种较多,因此总体数量较少。故选D。(2023上·陕西西安·高三西安中学校考期中)“山、水、林、湖、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关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对其展开评价有利于更精准地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修复和自然资源要素综合监测。如图示意某区域“山、水、林、湖、田”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表示甲处关系的是(

)A.粮食安全 B.淤积土壤 C.增加耕地 D.塑造地貌10.该区推进“山水林湖田”融合发展的核心是(

)A.污水处理 B.平整土地 C.营造湿地 D.保持水土【答案】9.A10.D【解析】9.充分的水源条件可以保证灌溉水源,保障耕地的粮食安全,A正确;灌溉水源的含沙量相对小,泥沙淤积能力有限,B错误;梯田内部地势平坦,流水作用微弱,对地貌的塑造影响小,C错误;水分的增加或减少无法直接增加耕地,D错误。故选A。10.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地势起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