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5/1F/wKhkGWcyvHeAdzdsAAIftR81bIc186.jpg)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5/1F/wKhkGWcyvHeAdzdsAAIftR81bIc1862.jpg)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5/1F/wKhkGWcyvHeAdzdsAAIftR81bIc1863.jpg)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5/1F/wKhkGWcyvHeAdzdsAAIftR81bIc1864.jpg)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讲义)-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3/15/1F/wKhkGWcyvHeAdzdsAAIftR81bIc18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5讲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目录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2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2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3
考点一地球公转的特征.......................................................3
知识梳理.................................................................3
知识点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3
知识点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5
核心突破.................................................................6
考点1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6
考点2太阳直射点判读............................................................8
考点二昼夜长短的变化.....................................................12
知识梳理................................................................12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12
核心突破............................................................15
考点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5
考点2昼夜长短的计算...........................................................19
考点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季节更替与五带划分.............................25
知识梳理................................................................25
知识点1正午太阳高度............................................................25
知识点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27
知识点3四季更替................................................................29
知识点4五带划分...............................................................30
核心突破................................................................31
考点1正午太阳高度的判读规律....................................................31
考点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33
热点应用................................................................39
01太阳视运动....................................................................39
02地球运动与生产生活............................................................48
考情簿汨•日粽旦龄
考点要求考题统计+考点提取
2024广东卷,16题,3分,3000年前的黄赤交角比现今大考查当时金沙先民看到的昼
公转特征
夜情况,黄赤交角大小
与黄赤交
2022广东卷,7题,3分,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
角
地球公转速度
2022浙江1月卷,19题,2分,K日地球位置位于图右中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判读
2023北京卷,8题,3分,最可能在钓鱼岛见到日出的是,日出早晚与昼夜长短
昼夜长短
2023海南卷,14题,3分,当日的昼夜情况,昼夜长短判读
的变化
2022浙江6月,19题,2分,计算该地这两天的昼长大约及推测该山所处位置,昼夜
长短计算
2024山东卷,6-7题,6分,F岛的位置及小明去往的岛屿,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正午太阳
2023海南卷,15题,3分,甲地位于乙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高度的变
2022广东卷,8题,3分,驻留期间酒泉与广州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差值,正午太阳
化
高度的计算
2024福建卷,11-13题,9分,夏至日日出的位置及6月25日哪个时间段(地方时)看
太阳方位到太阳,太阳方位
2023浙江6月,16题,3分,定日镜镜面朝向的水平和垂直转动方向,太阳视运动方
向
命题趋势:
命题趋势:从地区的考频来看,地方卷对地球公转内容的考察逐渐增加,侧重考查地球公转的地
理意义一一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太阳视运动等;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情境,重
视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实际应用。为弘扬传统文化,以二十四节气和农业谚语为背景考查地球公
转的相关知识也多有增加。
寓2
老占空德音上按空
II•w
考点一地球公转的特征
知识呵力
知识点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作地球的公转,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1)方向
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2)周期
如果以其他恒星作为参照物,1年的时间长度为365日6时9分10秒,称为恒星年,这是地球公转的真正
周期。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1年;如果以太阳作为参照物,1年的时间长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称为回归
年。
(3)速度
日地距离1.471亿km
开普勒第二定律:在椭圆上运动的物体,它与焦点的连线在相同时间里面扫过的面积相等。
秋分
思考:北半球夏半年日数186天,冬半年179天,为什么?
【参考答案】近日点位于冬至日偏东位置,远日点位于夏至日偏东位置。夏半年公转速度慢,耗时长,导
致夏半年日数长;冬半年公转速度快,耗时短,导致冬半年日数短。
利用地球公转速度判断季节:
每年7月初,地球到达远日点,公转速度慢,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每年1月初,地球到达近日点,公转速
度快,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当地球公转速度慢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当地球公转速度快时,是北半球的冬
季。
知识点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的形成
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
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
目前为23°26'
地球公转轨道面
(黄道平面)
相互关系:
黄赤交角=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2)黄赤交角的影响
①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北回归线
秋分一次年春分
赤道
南回归线
冬至
黄赤交角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一引起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f导致季节变化和五带形成。
②决定了五带的范围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直射范围、极昼极夜范围变大;
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冬夏季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变大;
(赤道、极圈内除外)
冬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差变变大;
直射点移动速度变快。
黄直射点气压带、风带移动相关气候类
范围变大(变小)型范围变大
赤回归移
俊小)
交动范围热带、寒带范围变
大(变小)、温带范五带范围变
角变大0I
围变小(变大)化
变(变小)、I
大移动速各地正午太阳高
度和昼夜长短的四季差别变
度变快
变季节变化幅度变大(变小)
小(变慢)
大(变小)
------------CHMHl-u
核心就J]
考点1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
(1)公转方向的判读^一看南极上空还是北极上空
从南极上空看,公转方向为顺时针;从北极上空看,公转方向为逆时针。
(2)先判断“二至”再判断“二分”
①看太阳位置:太阳位于椭圆右焦点,则右侧为近日点(接近冬至日),左侧为远日点(接近夏至日)。
②看地轴的指向:地轴北端“左倾左冬,右倾右冬”,即地轴北端向左倾斜,左面为冬至,向右倾斜,右
面为冬至。
③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连接太阳光线与地心,可以看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从而区分冬季和夏季。
确定了二至点后,结合地球公转的方向即可判断春分和秋分。(先左右两图,后上下两图)
真题引领]
(2022•浙江1月选考)摄影爱好者在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摄太阳照片,拍摄时间为K日及
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时刻。图左为合成后的照片,图右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K日地球位置位于图右中的()
A.①B.②C.③D.④
【解析】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知识,K日前后八天同一时刻太阳位置重合,证明K日前后八天的两个日期关于
至日对称,说明K日即冬至日或夏至日,但是材料中显示拍摄的是西北方向,故太阳直射的是北半球,
因此K日应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当日,为夏至日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立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观察右图,①处于近日点1月初,对应的②③之间为远日点7月初,结合地球公转方向,②为夏至日,
故选择B。
【答案】LB
考点2太阳直射点判读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六-------------------------北回归线
春分/秋分一次年春分赤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回归线
冬至
①回归线之间,一年内直射两次回归线上,一年内直射一次回归线以外,太阳不直射
②春分至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秋分至次年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③冬至至次年夏至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日至冬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④北半球夏半年:春分一夏至一秋分;冬半年:秋分一冬至一次年春分;南半球情况相反
(2)太阳直射点应用
三步骤:画图、画点、判断
①给出日期,判断直射点位于什么半球
②给出日期或范围,判断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③给出日期,推算直射点纬度
思考:五一劳动节太阳直射的半球位置?此时直射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五一劳动节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3)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判断方法
1.根据太阳直射点运动规律判断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牢记此图可有效判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方法如下:
(1)可根据日期大体计算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由图可知,三个月的时间,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23.5°;
平均每月,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8。;每四天,直射点大约移动1。。
(2)可根据对称原则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关于两至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度;关于两
分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不同半球的同一纬度。
特别提醒: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过程与太阳有关地理现象时间上具有对称性:①昼夜长短相等日期;②极
昼极夜现象开始与结束日期;③某一与太阳有关的地理现象再次出现。
2.根据极点及其周围的昼夜状况判断
(1)北极点及其周围出现极昼,说明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极点及其周围出现极昼,说明直射点在南半球。
(2)晨昏线过极点,说明直射点在赤道。但无法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
3.侧视图根据晨昏线的倾斜方向判断
如下图:若甲所在为晨线,则左夜右昼,据其走向可知,越往北夜越短,昼越长,则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若甲所在为昏线,左昼右夜,据其走向可知,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2021•江苏卷)图为2016年12月8日游客在悉尼(33°55'S,150°53'E)15时15分拍摄的照
片。据此回答问题。
A.32°B.58°C.66°D.79
【解析】
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大约是23.5°,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大概四天移动1°,一个月移动8°,
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23.5°S附近,故12月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以北约3.5。,可求出当日
直射20°S附近。
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H=90。一|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I,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
H=90°一|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90°-(33°55'-20°)=76°05';故D选项最接近,故选D。
【答案】2.D
题型01地球公转速度
地球公转轨道的特殊性,导致地球在绕日公转运动中,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一直处于变化状态。
因此,地球上不同日期的太阳日长度随地球公转速度变化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变化。下图为地球绕日公转
轨道示意图,甲为公转轨道上一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地球太阳日()
A.公转弧长小于59,B.周期大于24小时
C.每一单位时刻变短D.与恒星日差3分56秒
2.与实际时刻相比,当地球处于甲位置时()
A.12时太阳方位偏东B.日出时间偏晚
C.12时太阳方位偏西D.日落时间偏晚
【答案】1.B2.C
【解析】1.读图结合已学可知,地球公转位于甲位置时,地球位于近日点,与地球公转的平均速度相比较,
地球绕日公转至近日点时,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因此太阳日转过的弧长大于平均度数59、一个太阳日的时
间周期将变长,即太阳日大于24小时,B正确,A错误;太阳日时间周期变长,则单位时刻(时、分、秒)
也将变长,C错误;甲位置时太阳日时间周期变长,则与恒星日时长差值大于3分56秒,D错误。故选B。
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地球公转位于甲位置时,太阳日将变长,因此与实际时刻相比,日出、日落时间将
偏早,B、D错误;因太阳日时长变长,以日常12时观察太阳,本地已过12时,因此太阳方位应偏西,A
错误,C正确。故选C。
题型02地球公转示意图判读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
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
3.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
4.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时起,从地方时来看,大约再过多长时间全球为同一天()
A.8小时46分B.9小时36分C.8小时14分D.9小时24分
【答案】3.C4.A
【解析】3.二分二至日的判读遵循“左斜左冬,右斜右冬”的规律,图中的地轴向右倾斜,所以右侧的③是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④是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可知,①是春分日,时间在3
月21日前后;②是夏至日,时间在6月22日前后;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
发射日期为10月26日,该日处于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即图中③与④之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材料信息表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时间为北京时间(120空的地方时)26日11:14,与180。经线
相差60。,根据经度每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可知,相差4:00,根据东加西减原则,经计算可知,此时
180。经线的地方时为26日H:14+4:00=26日15:14,从地方时来看,再过8小时46分,180。的地方时
为26日24:00时,即全球均为26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题型03太阳直射点规律
下图示意2023年10月2日苏州天平山山顶观测到的日出景象。在“火烧云”的衬托下,太阳从远方
上海中心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处缓缓而上。根据计算,要使得“上海三件套”与天平山、
太阳出现在同一直线,一年只有两次机会。完成下面小题。
5.据材料推断()
A.拍摄者镜头朝向东偏北方向B.该日苏州与上海同时日出
C.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D.国庆期间苏州日落逐渐提前
6.要想再次拍摄该日出景象,应选择的拍摄日期为()
A.次年3月12日前后B.当年10月11日前后
C.次年9月14日前后D.当年12月13日前后
【答案】5.D6.A
【解析】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10月2日为直射点向南移动过赤道后9天,
到达南半球,故C错误;该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国庆期间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昼越来越短,日出逐渐
推后,日落逐渐提前,日出东偏南方位,要拍摄日出景观镜头需朝向东偏南,故A错误,D正确;苏州和
上海纬度不同,故日出不同时,故B错误,所以选D。
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想要再次拍摄到该日出景观,太阳直射点必须相同,由上题分析可知,当太阳直射
点再次位于赤道以南、且距离赤道相距9天的位置时就可以拍摄到,而太阳下次直射赤道的时间为3月21
日,故下次拍摄时间为3月12日前后,故A正确;10月11日,是该日后9天,太阳距离赤道相距18天的
距离,故B错误;9月14日虽然距离9月23太阳直射赤道相距9天,但是直射点在北半球,故C错误;
12月13日是距离直射南回归线9天,直射点已经远离赤道,故D错误,所以选A。
考点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知识梳理1
知识点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
同一纬线圈,被晨昏线分为昼弧与夜弧。
一个地方的昼夜长短的关系,可以这个地方所在纬线上的昼弧和夜弧所占的比例关系来表示。
同一纬线上,昼弧+夜弧=360°
昼弧=夜弧,则昼夜等长;
昼弧〉夜弧,则昼长夜短;
昼弧V夜弧,则昼短夜长。
(2)昼夜长短季节变化
a.夏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23°26N,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
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
23°26'
b.冬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23°26'S,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
北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相反。
C.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极昼极夜情况:
自春分日起,极昼极夜从极点处开始;
一年中,极点的极昼时长为半年;
一年中,极圈的极昼时长为一天。
夏半年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冬半年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北半球的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皆为极昼,极昼
北半球夏至日
的范围也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
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皆为极夜,极夜
北半球冬至日
的范围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
(3)昼夜长短的判断方法一一“三看”
1)昼夜长短的判读一一看“弧长”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
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昼夜长短状况一一看“位置”
①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
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下图所示:
②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SS
(核心突破力
考点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③夏至日,直射23°26'N,北半球
昼长达全年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
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
03.21-6.22,直射
点北移,北半球昼6.22夏至;@6.22-9.23,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渐长,夜渐短3.21*\>承分——次年3.21春分
⑤秋分日,直射赤
①春分日,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道,全球昼夜平分二⑥9.23-12.22,直一、/一©12.22-3.21,直射点」维,北
;射点南移,北半球门2.22冬至
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昼渐短,夜渐长i
⑦冬至日,直射23。265,北半球昼长达全年
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半球相反
点
点
南
北
南
北
昼
昼
长
长
规律2: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昼越长夜越短,与太阳直射点的
移动方向无关。
思考:下图中C、D两点的昼长有什么关
系?B、D两点的昼长又有什么关系?
N
规律3:同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相同
规律4: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
相等。
规律5:由赤道到极圈,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幅度增大。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昼夜长短年变化幅
度为0;极圈内则为24小时。推得:同一天,昼长与12小时相差越大的地点纬度越高;纬度越高的地点昼
长与12小时相差越大。
北移北昼变长||北极点周围极昼丽至天
\t
太阳直射点北移过程射匕半球各纬度昼(Pi)变长,夜变窄
太阳直射点南移过程,南半球各纬度昼(P“变长,夜变短
南移南昼变长||南极点周围极昼范围变大
规律6: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极点周围极昼范围变大;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南极点周围极昼范围变大。
北,极
12Ht0(w/
12Ho0办23°26,
12时00分
,66°34,
12时00分》
12时004
12W00分
12时00分<23°26'
12WOO5>_
南极
C.春分曰和秋分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规律7: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越小,且昼长越接近
12小时。
规律8:若同一地点的两日期关于春秋分日对称,直射点纬度数值相同,但南北半球相反,这两日期昼夜情
况相反;若同一地点的两日期关于二至日对称,直射点纬度相同(同一纬度),这两日期的昼夜情况相同,
正午太阳高度及日出日落方位都相同o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A----23°26'N
a〈秋分日(9月23日前后)
决0。
京---23°26,S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同一地点两日期对称特点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日落方位
关于春分日(或秋分日)对相反————
称
关于夏至日(或冬至日)对相等相等相同
称
规律9:日出早于地方时6:00,日落地方时晚于18:00,昼长夜短,与直射点司一半球;日出晚于地方时6:00,
日落地方时早于18:00,昼短夜长,与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
【易错提醒】
太阳直射点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了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
利用“同一天,昼长与12小时相差越大的地点纬度越高”可判断各地的纬度高低,但无法进行南北排序;
利用昼长对各地进行南北排序需要知道大致日期来判断南北半球的昼夜情况。
真题引领
(2023•海南卷)对日影和太阳高度变化的观测可以判断地理位置、地方时等要素。左图为甲地某日日
出至日落期间标杆的日影变化示意图,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右图为乙地同
一日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示意图。图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观测当日()
A.甲地昼长夜短B.乙地昼短夜长
C.甲地昼长大于乙地D.甲乙两地昼夜等长
【解析】
读左图可知,甲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昼夜平分,此日为春分或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甲地正午日影朝北,说明太阳直射点没有直射甲地。
据此可知,该日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甲乙两地昼夜等长。D正确,ABC错
误,故选D。
【答案】1.D
(2021•全国甲卷)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逐步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下
图示意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一光伏发电量)。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
2.图中所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
【解析】
2.根据材料,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一光伏发电量,当电量总需求量等于电量净需求量时,光伏发电
量为0,说明此时为黑夜;读图可知,电量总需求量等于电量净需求量的时段为格林尼治时间大约19点到
凌晨3点多,远小于12个小时,昼长夜短,为北半球夏季,德国位于北半球,B正确;3月和9月昼夜大
致等长,12月昼长远小于夜长,ACD错误。故选B。
【答案】2.B
考点2昼夜长短的计算
(1)根据昼弧夜弧计算
昼长时数=昼弧所跨经度数/15°
夜长时数=夜弧所跨经度数/15°
(2)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
0:00日日24:00
(一日之始)出6:00正午12:0018:00落(一日结束)
।/।।।NA.।
后半夜上午下午前半夜
①昼长=日落时间一日出时间(这里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不必要求是地方时,但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所用
的时间要统一,如都是北京时间或都是伦敦时间)。
②昼长时数=(12:00一日出地方时)X2=(日落地方时一12:00)X2o
③夜长时数=(日出地方时一0)X2=(24:00一日落地方时)X2o
同一地点的日出地方时+日落地方时=24小时
(3)特殊地点的昼长确定
①赤道上:昼长=夜长=12h。
②极昼区:昼长=24h,夜长=0。
极夜区:昼长=0,夜长=24h。
(4)利用规律进行计算
①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状况、日出和日落时间相等。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
(昼长)相等。例如,30°N的昼长等于30。S的夜长,如上图。
S
(5)利用日期的对称性计算
①某一地点关于二至日对称的两个时间(如A点和B点),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个位置,两个时间的昼长
相等。
②某一地点关于二分日对称的两个时间(如B点和C点),太阳直射点位于不同半球,但纬度数相同。B
的昼长等于C的夜长。
【易错提醒】
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长时要注意,公式“昼长=日落时间一日出时间”中时间系统要统一,“日落时
间”和“日出时间”可以同为区时,也可同为地方时;公式“昼长=(12:00—日出时间)X2=(日落时间一
12:00)X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X2=(24:00—日落时间)义2”中“12:00"“24:00”“0”都
是地方时,同一时间系统才能直接加减,所以,公式中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应为地方时。
海拔高的地方,站得高看得远,因此,日出时间会偏早于同纬度地区平地。
(真题引领
(2023•北京卷)图为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图中为北京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①②
③④
3.最可能在钓鱼岛见到日出的是()
A.①B.②C.③D.@
【解析】
【答案】3.B
(2022•天津卷)一位摄影爱好者在我国某山拍摄日出照片,下图是他在不同时间拍摄的两幅照片。回
答下列小题。
4.该地这两天的昼长大约是()
A.12小时和8小时B.13小时和11小时
C.14小时和10小时D.16小时和8小时
5.推测该山可能是()
A.山东泰山B.海南五指山C.安徽黄山D.四川峨眉山
由图中时刻可知,该地6月22日(夏至日)6:06日出,12月23日(冬至日)
7:57分日出,而这两天分别为该地昼长最长和昼长最短的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最长昼长和最短昼长分别为X和Y,两者关系为X+Y=24h,由夏至日日出比冬至日早7:57-6:06=1小
时51分钟,可得出X-Y=2Xlh51m,由此计算出X=13h51m,Y=10h9m。据此,C答案最接近,故C正确,
排除ABD。故选C。
5.
由上题结论可知,夏至日该地昼长大约为14小时,由于昼长=(12-日出地方时)X2,据此可以计
算出该地日出地方时=12-%X14h=5时
结合图示该地6月22日的日出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6:06,而该地地方时对应的是5:00,根据地方
时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该地经度大约为105。E,据此可知,四川峨眉山经度范围符合,其它三地经度范围不
符合,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答案】4.C5.D
题型01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生在手机APP上查询到的“当地实时太阳位置与日出日落相关信息图”。读图完成
下面小题。
图-2023年□月28日1茴
,■,太阳高度:50.06%
-O-
,丫、太阳方位:东偏南39.4°,
B出时刻:05:48+,
日出方位:东偏北4°,
人日落时刻:T8:ia
-/T\-
=日落方位:西偏北4°,
1.图中被方框遮挡的月份以及该同学所在地最有可能是()
A.3月北京B.9月成都C.3月上海D.9月武汉
2.该时刻可能是北京时间()
A.7:00B.10:00C.12:00D.15:00
【答案】1.C2.B
【解析】1.观察图中的日出日落时间,日出时刻为05:48,日落时刻为18:10,昼长夜短,太阳应直射北半
球,9月28日太阳直射南半球,由此排除B、D两项;再由日出时刻:05:48,日落时刻:18:10,得出当地正
午时间为11:59,由于我国使用的时间都为北京时间,说明该地位于120。E以东附近,结合四地经度(北京:
东经115.7°-117.4°,中心位于东经116°2529";上海:东经120°51'-122°12';成都:东经102°54,~104°
53';拉萨:东经91°06)推知,只有上海与该经度相符合,所以C项较为符合,排除A项。故选C。
2.首先,根据日出时间05:48和日落时间18:10计算该地的昼长。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8:10-05:48=12
小时22分钟。由于昼长接近12小时,且日出时间早于6点,因此可以推断该地位于北半球且接近春分日。
接下来,分析太阳高度角与北京时间的关系,该同学最有可能位于上海,说明当地时间与北京时间相差不
大,此时此地太阳高度角为50.06°,方位角为东偏南39.4°,说明太阳位于东南天空。考虑到日出方位东
偏北4°,说明太阳此时在东南天空时,地方时应该接近上午最中间的两个小时,即8:00-10:00,选项中给
出的时间只有10:00较为符合,因此B项较为符合,排除ACD三项。故选B。
题型02昼夜长短计算
北京时间2024年2月10日(农历大年初一)7时10分,小明同学在海南著名景点五指山(19°N,
110°E)观看日出,并拍摄了日出的壮观景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日,五指山的昼长最接近()
A.9小时55分B.10小时15分C.11小时10分D.12小时20分
4.小明同学计划在同一年、同一地点、同一时刻再次拍摄五指山日出景观,其日期应选择在()
A.4月22日前后B.5月2日前后C.11月3日前后D.12月13日前后
【答案】3.C4.C
【解析】3.2024年2月10日五指山日出时,北东时间(120°E的地方时)为7时10分,则五指山(110°
E)的地方时为7:10—(120°-110°)X4=6:30,则该日五指山的昼长约为(12:00-6:30)X2=ll小时,
最接近11小时10分,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4.一年中在同一地点同一时刻再次拍摄到同样的日出景观,说明这一天的昼长和2月10日的昼长相同,
所以两次拍摄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相同,应该关于夏至日或冬至日对称,2月10日距离夏至日大约
4个月零12天,则6月22日之后的4个月零12天,也就是11月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2月10日
大致相同,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知识总结•构建网络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
直射半昼长夜短,且该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
球规律昼现象。另一半球则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
哪个半球的昼就变长、夜变短(昼长随直射点来增去减)-
移动规
昼夜律离春秋分日越近,昼长越接近12小时
长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北半球各地昼变长,夜变短,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
变化南半球相反;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北半球各地昼变短夜变长,冬至日昼
最短夜最长,南半球相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日出、日落时间计算:白天,日出、日落时间关于正午12点对称;夜间,日出、
长
夜
昼日落时间关于。点(或24点)对称;上午时长=下午时长;前半夜时长=后半夜时长。
计
短
的
①昼长时数=(12-日出地方时)x2=(日落地方时-12)x2=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算
②夜长时数=日出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四册UNIT3 Period7课件
- 2022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英语试题含答案
- Module1Unit2Ilikefootball2023-2024学年二年级英语
- 纯女户申请书
- 中国共青团的申请书
- 中国泥瓦工具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0-2025年中国红茶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扶贫贷款申请书
- 2025年中国镂空小铁桶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与答案(A卷)
- YB∕T 5363-2016 装饰用焊接不锈钢管
- 江苏省2023年中职职教高考文化统考语文
- 客户投诉处理情况总结范文
- 危险化学品押运员培训
- 干细胞市面推广方案
- 国家基本药物知识培训课件
- QCT 291-2023 汽车机械式分动器总成性能要求和台架试验方法 (正式版)
- 浙教版劳动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
- Photoshop 2022从入门到精通
- 盘扣式脚手架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