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0:作文
1.(2023•全国•统考新高考I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
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答案】例文:
从故事中来,到故事中去
漫溯中华民族的“清明上河图”,无论是设坛讲学,还是街谈巷议,好的故事均在其中穿针引线,讲述着
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传递着鲜活的精神和意念。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踏着几千年的祥云,从故事中来。
亦将在娓娓道来、润物无声的传承中走到故事中去,或轻言细语,或慷慨激昂,让好故事成为那只撬动地
球的杠杆。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故事的民族,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随便撷取一朵浪花,便是上好的故事。这些俯拾
皆是的故事,滋养得这片热土钟林毓秀,人杰地灵。亦让嗷嗷待哺的新生代,一落地便精神富足。
钱锦书先生说:“中国诗是早熟的。”套用这句话,中华民族亦是早熟的。当很多民族还处在茹毛饮血的
蒙昧状态中时,聪慧的古人已用女婿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讲述着他们战胜自然、改造
天地的壮举和决心。当艰深的道理无法深入人心的时候,睿智的先哲竟用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拔苗助长
等寓言故事,表达着他们诠释天地、追求真理的收获和心得。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的时候,通透的先民
就用大禹治水、勾践灭吴、昭君出塞等历史故事,引领着他们血脉相连、朴实善良的同辈和后嗣……
中华民族从故事中走来,将美好的愿望、优良的品质、宝贵的经验寓于妙趣横生的故事中,哺育得代
代子民骨骼清奇,气节峭拔,于儒雅中充满力量,生生不息。
今日,我们幸运地享受着前辈好故事带来的饕餐盛宴,汲取着先人美好故事蕴含的丰富营养,但我们
并未豪横地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睡大觉,而是历览前贤,穷追不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造着亘古未有的
新神话。
习近平总书记说:讲好我们的故事,传承中华精神。的确,我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江梦南
,以几近失聪的糟糕状态,书写了一个身残志坚的女孩逆袭命运的励志故事。白衣天使们,用医者父母心
的职业操守,创造了一个救死扶伤的群体迎击灾难的感人故事。可爱的祖国,凭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讲
述了一个强大有力的国家多次撤侨成功的传奇故事……
放眼望去,今日华夏,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国家,从故事中走来,又翻身走入故事,你方唱罢我
登场,用身体力行,用无疆大爱,讲述着我们自己的美好故事,传承着我们优良的中华精神。
当然,我们的好故事不应只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流传,而应推广开来,讲给天下人听,也听
天下人讲故事,听马丁•路德•金讲,听德国总理勃兰特讲,听曼德拉讲……我们互相融合,彼此借鉴,各美
其美,亦美美与共,让美好的故事于无声处发芽,于无声处发力,撬动这美丽的星球开启一个浪漫的星际
旅行。
而我辈青年,出生于盛产故事的国度,更应爱听故事,能讲故事,会写故事,让我们的美好故事薪火
相传,美丽无边,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最亮丽的风景线。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比较简单,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话从两个角度指出好的故事的价值和意义:从浅层次的角度来说,
有利于沟通,引人思索;从深层次的角度来说,可以改变个人命运,展现民族形象;省略号,给考生留下
了很大的思维拓展空间。最后一句话归纳概括,指出故事是有力量的。
材料中的两句话构成总分关系,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话的归纳总结,可见材料的主旨句是“故事是有力量的”,
考生可以围绕这一句话展开思索。首先考生必须明确的是,“故事”可以是古人的、他人的、已有的,也可以
是今人的、自己的、创造出来的。这里的故事主要指的是“好的故事”。什么样的故事是好的故事,是有力量
的故事?这个需要辩证看待。能够给人正面引领的、有积极暗示的、引人向上的、注入正能量的、带来无
限希望的、激发创造力的、具有哲理性的故事,是有力量的好故事。反之,有负面影响的、有消极暗示的、
引人向恶的、充满负能量的、颓废丧气的故事,是有力量的坏故事。若能把坏故事作为警醒世人或自己的
反面教材,坏故事也能变成有力量的好故事。为什么好故事是有力量的?因为有的故事寄予着美好的愿望,
能给人带来希望,激发人的自信心和创造力。有的故事是很好的示范和引领,能寓教于乐,利于表达和沟
通,促进人们积极向上,完善自我,甚至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有的故事具有警示
作用,告诫人们引以为戒,不重蹈他人覆辙。有的故事富有哲理性,内涵丰富,能引人深思,促人自省。
有的故事感人至深,能触动人们内心美好的情感,引人向善。力量就体现在好故事的吸引力、影响力、改
造力和爆发力上。那么,我们如何讲好故事,让好故事的力量发挥出来呢?首先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弃其
糟粕。用故事中正面向上的内容完善自我,激励他人,引领社会。用其中负面糟粕的部分,提醒自我,告
诫他人,警示社会。其次,我们还可以将好故事推广开来,让更多的人听到看到,倡导人们扬其长避其短,
扩大其影响力和辐射面。再次,“讲”的内涵可以是用语言讲述,可以是用行动去创造。新时代的青年,要懂
得书写自己的故事,书写这个时代的故事,用这些好故事去改变他人,影响社会,美化祖国,提高国民素
养。
从“联想和思考”可知,文体可以是记叙文或议论文。若写记叙文,考生选材要紧紧围绕“故事”展开,或是书
写自己的故事,或是讲述他人的好故事,写人叙事中可以运用细节刻画、心理描写、对比衬托等多种手法。
来凸显好故事带来的改变,体现其影响力。结尾可以通过人物之口,卒章显志,点出好故事的力量。若写
议论文,考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论述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为什么好故事是有力量的,我们应该如
何讲好故事。也可以运用并列式或层进式结构,选取其中一个点来论述。
立意:
1.好故事润物细无声。
2.好故事,于说中显魅力,于听中得力量。
3.做听故事的人,更做有故事的人。
4.会听故事,亦善写故事。
2.(2023•全国•统考新高考II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
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答案】例文1:
纷扰那么多,我想静一静
湖北省重点学校彭教师
曾经,多少代人畅想的21世纪,如今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社会飞速发展,世界日新月异,不容交
睫的裂变,层出不穷的创造,让人们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作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生代,我辈青
少年更是身不由己地被裹挟进这喧嚣的尘世,于纷扰不断的夹缝中艰于呼吸视听。我们很想冲着世界任性
地吼一声:纷扰那么多,我想静一静!
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可有时泛滥的亲子之爱,充塞在我们生活的边边角角,我们无
法拒绝,亦无处可逃。在千缠万绕的爱之纷扰中,我们无比渴望一个独立的空间,一个安静的所在,去安
放我们疲惫的灵魂。
不知为何,血脉里不甘居人后的基因,在父辈那里无比强大。当我们还是一个胚胎的时候,父母就开
始为我们做人生规划,因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胎教便成了我们人生的起点。此后,牙牙学语,便至
少有两个语种的切换;走进校园,便少不了多个兴趣班的陪伴;小学伊始,更拥有各科补习班的标配……
父母恨不得把我们培养得无所不能,特长满身。可是在各种知识、诸多兴趣的无缝对接中,我们被轰炸得
迷失了自我。厚厚的镜片,遮挡不住我们对自然的渴望和亲近,因为只有在自然的恬静中才能完全放下背
在身上的重重的壳,真切地感受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才知道我是谁。
常言道:我的地盘我做主。可是作为未来的主人,在这块属于我们的地盘上,我们很少能做得了主,
总被引导,木然跟随。在铺天盖地、数不胜数的尘世喧嚣中,我们分外需要一个自我的地盘,一个静谧的
时刻,来消化我们生活的所得。
不知从何时起,无比便利的互联网,竟然把我们卷入了一场停不下来的运动中。从网络热词,到移动
支付,再到AI技术,三天不上网,便如骑瞎马,我们不敢停下来。从心灵鸡汤,到处世哲学,再到生存技
能,一旦不了解,已是桃源人,我们不能停下来。从沟通无阻,到直播带货,再到抖音视频,只要走进去,
便似陷泥淖,我们不愿停下来。从题库秘籍,到量身打造,再到生涯规划,如果细对照,便是局中人,我
们不会停下来。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互联网,将包罗万象的信息一股脑打包扔进我们的生活,却让我们在
筛选中疲惫不堪,在甄别中茫然无措。疲惫的身心在喧嚣中异常亢奋,却也在本能地呼唤一方安静的田园,
让自己这辆左冲右突的车停下来休整,细思我要到哪里去。
有人说:你们是幸运的一代。的确,我们生在一个物质丰裕、知识爆炸的时代,是前辈眼中未来世界
的幸运儿。可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享受前辈努力带来的红利的同时,我们也有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为此,我们想于纷扰中静一静,去放松,去沉淀,去思索,去选择,去自由地生长。
例文2:
给成长以空间,给思想以自由
很多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经常提到希望能够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他们的这
一需求值得老师和家长重视。当代青少年需要“安静”的成长环境,给成长以空间,给思想以自由,他们才会
更健康地成长。
“安静一下不被打扰,,,是青少年休息的需要。为什么青少年希望安静一下不被打扰?因为他们在现实中
被打扰了太多。父母老师以关心和爱的名义,为他们安排好了一切,他们所有的时间都被挤占得满满当当,
时刻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下,像一个高速旋转永不停歇的陀螺。他们从精神到身体,都太累了。
“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也是青少年成长的需要。冬天的树看似停止了生长,但根系通达延展,汲取着来
自黑暗深处的无限潜能。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树经历了冬的静默休整,才有了春的盎然生机,夏的绿荫
如盖,秋的硕果累累。人生亦有四季,这是成长的规律。青少年亟需一点独立的时间和空间,用来休整身
体,按摩心灵,愈合伤口。虽然这期间没有补课,没有刷题,但磨刀不误砍柴工,他们是在积蓄力量,会
让下一刻元气满满,更有活力。
“安静一下不被打扰,,,更是青少年成材的需要。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欧内斯特・卢瑟福曾发现一位学生
深夜还在做实验,当他得知对方从上午到下午再到晚上一直都在忙于实验,不但没有表扬,而且还严厉地
批评道:“你整天忙于做实验,那么什么时间思考呢?”是啊,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没有了思考,只能
成为学习的机器,成为工作的机器,而不会有创造力。
2005年,我国的科学泰斗钱学森曾经发出过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
出人才?“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孩子从青少年开始,就被打扰太多。他们始终是在执行
老师和家长的安排,没有了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他们试卷上的分数越考越高,但是却牺牲了自由,被扼
杀了创造性,成为了“工具人”。
无论古今中外,一些做出过巨大成就的名人伟人,都有独处的习惯。他们或“躲进小楼成一统“,或关掉
手机断掉网络与外界暂时不去联系,这样不被打扰地独处,不但可以让他们暂时远离喧嚣,还能够提高他
们的工作效率。很多名著的写作,很多伟大思想的孕育,都经历过类似的过程。
在国画中,留白是一门艺术,具有独特的美感。只有不成熟的画者,才会把整张画纸都画得满满当当。
生命也是需要留白的,每个人都需要安静独处的时间。尊重青少年“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需求,给他们一定
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他们的思想才会更加自由,他们才会成长得更好。
例文3:
节日
湖北省重点学校钱老师
对我而言,每次期中、期末考或大联考就是我的节日。别人害怕考试,但我丝毫不怵;不是因为我成
绩特别优秀,成竹在胸,也不是因为我的神经坚韧异于常人,而是因为考试期间,我才能切身地感受到从
未有过的宁静——没有了唠叨,没有了叮咛,只觉得屋子里的整个世界都是属于自己。
每次大考的前几天,我爸妈就会彼此心照不宣地开启“静默模式”。这次也是。四省大联考如期而至,老
师们特别强调这次考试尤其重要,要求我们给予应有的重视。
我家,电视机息屏,客厅里除了我“啦嗒”“啪嗒”的肆无忌惮的脚步声,就是猫咪饿肚皮饿到忍无可忍的
叩苗嘀,,声;这时老妈可不惯着它,不出三秒,就把它“发配边疆”——考试一日不止,就一日不准它接近家门
十米。老爸爱听相声评弹,马三立与王凤山甫一开腔,不等我妈施展凌厉的“眼神杀”,我爸赶紧亮出“0K”
手势,迅疾地将耳机戴上……
耳根终于清静,我收获了难得的自由,但莫名的烦恼搅得人心神不定,内心的焦虑犹如万马奔腾。在
书房里,我复习功课,倦了听听音乐,看看书籍,最后干脆把座椅放倒,来个“葛优躺这时候,爸妈是不
会轻易打扰我的,有事他们会轻敲房门。
我看了看桌上的钟,时针指向八点。以往,老妈这个点儿肯定会给我端进一杯温热的牛奶,但今天竟
然格外地安静。难道老妈忘了?就算老妈忘了,老爸也不会忘啊!我坐直身子倾听——房门外阈无声息。
不对呀!
顾不得啥“四省大联考,,了,我轻轻打开房门,客厅里果然没人。再经过爸妈的卧室,里面隐隐传来说话
声...
“你一说一咱们儿子是不是有心事啊?”是老妈的声音,不用看,就知道她肯定是一脸的担忧。
“别多想了,这段时间考试一场接一场的,铁人也受不了啊一“老爸顿了顿,“不要多想,应该是学习
压力太大。咱们要做的,就是别给他添乱!”虽然我是老妈的“心头肉”,但“知子莫如父”,还是老爸懂我。
“你这没良心的,只知道听听,那相声能当饭吃啊!——去,把牛奶给儿子送去!嘘!小点声儿!”
我赶紧溜回房间关好房门。不一会儿,叩门声响起。我咧咧嘴角,揉揉脸庞,起身打开房门。老爸给
我端来热气腾腾的牛奶。“来!趁热喝了!”
我接过牛奶,温暖的感觉从杯子传到掌心。当着老爸的面,我三口两口喝完牛奶,然后长吁一口气。
真的,一杯牛奶下肚,舒服多了!
看着老爸关切的眼神和那欲言又止的样子,我绽出一个笑脸,“咦,老爸,您今儿个没听马三立?我还
真有点儿不习惯呢!”“不听了,不听了,马三立的相声听多了也没啥意思——儿子,要不要下去跑跑步?放
松放松?”
“得了吧,老爸,您老散步还行,跑步还是拉倒吧!"我哈哈大笑,“老爸,我想吃鱼了,您跟老妈说说!”
老爸推了推鼻梁上的眼睛,也哈哈大笑,“好嘲,清蒸妒鱼一份……”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本题背景材料虽然“就地取材”,来自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但思考不能限于原材料,而要注意题干引导语,
“‘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命题指向“当代青少年”,为考生指明了社会问题,
即当代青少年的“安静”被打扰,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这也是一个突出的教育问题,
包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涉及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希望有一个自己的
空间”是青少年的正当诉求,因为他们需要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放松、沉淀、成长”,毕竟,人不是机器,
特别是正处于人生最重要的成长阶段的青少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在全面形成。他们需要
自我感悟、自我体会,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家长、学校和社会的片面说教或者是灌输。
引导语不仅指出了问题,还给出了原因,考生审题的关键就是要将问题明确化,具体化,将原因全面化、
深入化。简单地说,就是要理清题干潜藏的因果逻辑,把握作文要论述分析的关键问题,即“为什么青少年
的安静被打扰?”“为什么当代青少年渴望拥有自己的空间?思考到这个层面仍然不够,青少年希望拥有
自己的空间这一诉求怎样才能实现,作文要给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体现出写作者的理性思维和时代
视野。
作文文体不限,若写成议论文,切忌空洞说理,原因要讲透,措施要明确,可以围绕“青少年为何需要自己
的空间?”“这一诉求如何才能满足?”展开论述,要有理有据。若写成记叙文,可以发掘自己成长过程中关
于“身心自由”方面的故事,表现“我”与父母两代人之间对“自由”的不同看法,叙事可以运用“展现矛盾一
消解矛盾”的叙事模式,以使故事曲折有致。作文中除了必要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之外,还要注意人物
心理的刻画,以丰富人物形象,增强感染力。
立意:
1.给成长以空间,给思想以自由。
2.当代青少年需要“安静”的成长环境。
3.从“空间”开始,给孩子以尊重。
4.教育要关注心灵的成长。
5.挤压孩子的成长空间,是对生命的戕害。
3.(2023•全国•统考全国乙卷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答案】例文:
一枝独放不是春,和谐共赢春满园
透过历史长镜头端详,哥伦布远航,帆影幢幢;古丝绸之路,驼铃声声;鉴真东渡,烟波浩渺……一
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魏紫姚黄姓紫嫣红,各有千秋,世界文明异彩纷呈,
春色满园。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是生存的题中之义。
没有一个国家是一座孤岛,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全球抗疫
为护佑人民安康共同努力;“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全人类对保护地球母亲已达成
共识;深化航天合作造福各国人民,成为探索宇宙奥秘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
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
封闭的孤岛,共同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文化壁垒,共同抵制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维缪,共同打破阻碍人
类交往的精神隔阂,携手并进,互惠互利,共担责任,共享荣耀是当今时代生存之道。
亮自己的灯,别吹灭别人的灯;走自己的路,别阻挡别人的路,这是发展的必奠之基。
有人“吹灭别人的灯”,“阻挡别人的路”,走唯我独尊,自私狭隘之路。殊不知当吹灭他人之灯时,自己
所处的环境也就更黑暗,当阻挡他人之路时,也让自己无路可走。修筑美墨边境围墙,拉开贸易战序幕,
非法打击华为……在文化排异、种族歧视的滤镜下,文化专制与强权政治只会让唯我独尊的民族走向傲慢
与偏见、无知与疯狂。中国始终坚持走“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和平发展之路,始终吹响人类命运
共同体的号角,汇聚团结合作的力量,让中国与世界在合作中走向共赢,在共赢中走向共进。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未来的时之所需。
真正的“美”是将天下之美汇聚一处,恰如世界文明共生共荣恰,美美与共。“各美其美”,首先要有“自
是花中第一流”的自信,有对自身优秀文化的认同,对民族价值和内涵的坚守。“美人之美”要有“和而不同”
的广阔胸襟,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
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当下,我们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
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构建和谐美好的大同世界。
风云激荡的世界舞台,因文明的交流而多彩;气象万千的时代洪流,因文明的互鉴而滚滚朝前。多元
文化共生并进,让娓紫嫣红的文明之花,绽放在时代的沃土,成和谐共赢的春色满园。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提供了两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第一句强调合作共赢的重要性,吹灭别人的灯、阻挡别人的路,看
起来抢了一时的“先机”,实则为人不齿,终将被他人排斥。吹灭别人的灯,世界将更加黑暗,自己也会置身
于更加黑暗的环境中;阻挡别人的路,一方面会消耗自己的能量,另一方面也不能借助他人的力量实现共
同进步。人类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在世界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没有人能闭门造车、
独善其身,社会发展更需要各个国家团结合作,互帮互助,走共建共享共赢之路,才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独学则无友,孤陋而寡闻”等都讲的是这个道理。
第二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借“一花”和“百花”阐述了部分和整体的辩证关系,“一花”和“百
花”相互联系,“一花”之美是在“百花”中得到凸显的,而“百花”之春又是建立在“一花”基础上的。花卉姓紫
嫣红,组成美丽的花园;社会多姿多彩,共同构成了波澜壮阔的人类文明图谱。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
同国家之间的联系、人与集体及社会的关系,莫不如此,理解个性、尊重差异、求同存异、相互借鉴、和
而不同才是发展之道。材料一与材料二并举,共同指向团结协作,包容共存,互惠互利的普遍道理。
第一句是从反面说明不应怎样,材料二则从正面提供了行动的思路。写作时,应当在把握这两则材料的内
涵、关系的基础上,展开思考与联想。
行文构思上,可以从国家发展、国际局势的广阔视角展开思考,就一些重大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互
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文明的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也可以结合当下我国在处理国际争端中的胸
怀和思路,阐述如何携手共进,既能让自己走得更远,也能让别人得到光明。还可以结合个人生活与求学
经历,从身边具体事例谈起,表达对合作共赢,包容互惠的认识等。
立意:
1.和谐共生,纷彩共赢。
2.在利他中利己,在合作中共赢。
3.合作共赢谋发展,勒力同心创未来。
4.一枝独秀不是春,和而不同春满园。
4.(2023•全国•统考全国甲卷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答案】例文:
享受“快时代”,拒绝“快生活”
武侠小说有言:“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折射出的是侠士对武学境界的热切向往。时至今日,“快”
已经成为一种人们乐于追求、致力升级的生活状态。然而,时代可以“快”发展,社会可以“快”进步,技术可
以“快”更新,人生的节奏却不能太快,生活的步伐不能太快,生命的进程不能太快。
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技术的更新迭代拓展了人们的想象力,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带给现代人无
限便利。凭借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人们已经脱离了以往凡事亲力亲为、低效劳动的生活模式,进入了节
时省力、高能高速的全新状态。随着智能搜索引擎、OSO系统、图文人像识别、ChatGPT等人工智能产品
的上线,以往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的大量劳动力和劳动时间得以压缩,以往紧张匮乏的光阴陡然间变得富
余,时间变得可省可控,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对劳动的进程、节奏、结果进行预判与规划,有利于人们更自
由、更合理地协调生活、安排工作。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快时代”带来的轻松满足,任意挥洒着“快时代”赐予
的简易便捷,将节省下来的大量时间按需分配、充分使用,实现了时间效益的最大化。
遗憾的是,在技术发展使时间变得充裕、人们对时间的使用更加自由的同时,现代人又往往陷入一味
以“快”来衡量科技水准、娱乐效果、生活质量的怪圈。键盘代替了手写、5G覆盖了全球、GPS遮蔽了视线、
短视频霸占了视听平台、阅读器替换了纸质书、AppleVisionPro开启了新虚拟世界……我们开始无法忍受
缓冲与等待,无法面对时间的滞留与拖延,我们在“快时代”的裹挟和冲击下,像风一样往前追赶,不断刷新
更快的生活“加速度”:网速不能不快,“当日达”网购不能不快,“准时宝”服务不能不快,通讯产品的发布不
能不快,游戏续作的产出不能不快……人们匆匆忙忙,步履仓促,盲目机械、漫无目的地不停飞奔,将压
缩出来的时间投掷于下一轮对“快”的追逐一当现代人走得太久太忙,便早已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诚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进步不可阻挡,留恋旧日的缓慢、盼望时光的逆流并不可取,但
茫然求快、懵懂浮躁的生活态度同样不可倡行。我们不应只懂得享受“快时代”的产品升级、技术更新、人力
解放,更应重视当下,积极体验,感受生活原有的节奏与过程,追寻生命本身的沉淀与况味,不被乱象迷
眼,不被“速度”迷心,不被潮流迷本。
技术发展开启全新局面,科技飞跃提供无限机遇,新时代的青年更应妥善利用技术革新所缩减出的宝
贵时间,奋足向前,砥砺耕耘,致力攀登学业与事业的高峰,享受“快时代”,拒绝“快生活”,从而收获智慧
圆满、幸福充实的丰盛人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科技手段不断更新。凭借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人们已经脱离了以往凡事亲力亲为、
低效劳动的生活模式,进入了一种节时省力、高能高速的全新状态。随着智能搜索引擎、0S0系统、图文
人像识别、chat-gpt等人工智能产品的上线及迭代,人们在医疗保健、金融服务、零售业、交通运输、教育、
农业、智能城市等领域如鱼得水。科技的进步减少甚至避免了人为错误,大大节省了人工与时间成本。时
间变得可省可控,有利于人们对劳动的进程、节奏、结果进行预判、提前规划,有利于人们更自由、更合
理、更轻松地协调生活、安排工作,被节省下来的大量时间,可以按需分配、充分使用,实现时间效益的
最大化。这就是材料中所说“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的含义。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技术的发展固然让人们拥有了更多能自由掌控的时间,也逐渐提高了人们对于
时间速度的阈值,求速求快已经成为当代各行业领域的通用意识形态:触屏灵敏度、网站更新率、网速、
时速、手速……都被要求越快越好。生活中此类现象并不少见:美团可买“准时宝”,网购可选“次日达”,快
递可用“当天至……人们都在尽量争取时间、捕捉时间,又继续在空余出来的时间里,漫无目的地以“加速
度”的节奏生活着。如此,不仅不能支配、控制时间,反被时间操纵、拿捏,最终变成了时间的“仆人”。
此外,考生也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正因为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时间变得充裕、使人们对时间的使用更加
自由,一部分人又不可避免地会沉浸在科技产品带来的麻醉性快乐里从而模糊了时间概念,不再重视、珍
惜时间,任由时间在短视频、游戏、影视等娱乐产品中悄悄流逝,茫然而机械地为消耗的时间投入心力,
奉献生命,欲罢不能。
材料并未给出明确观点,需要考生调动联想、迁移、实证、推理等能力,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形成观点、
展开论证。因此,考生在写作时,既要思考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便利——“更好地掌控时间”,又要思考技
术发展给部分人带来的负面影响一被时间所控制而无法挣脱,成为“仆人”,并对此进行辩证思考:作为现
代人,我们既要肯定技术发展的不凡成果和积极意义,又要避免因技术发展而产生的隐患——使人忘记初
心的快节奏、快生活,让人消弭斗志的泛娱乐、大流量;今天,我们更应坚持本心,不失真我,客观理性
地看待技术的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君子使物”而“不为物使”。
写作时,考生可以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如“善使时而不困于时”,然后分别论述在技术发展的条件下善于利用
时间的方法、意义和“困于时”的乱象、原因,由此论证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应该善于使用、把控时间,而不能
一味被“快生活”牵引、诱惑、操纵,从而随波逐流,失去了独立思考、正确判断的能力。写作过程中,要注
意立足现实,联系生活,尽量使用有时代气息、贴合社会发展节奏的论据。最后强调观点,收束全文。
立意:
1.把握主旋律,避免泛娱乐。
2.君子用时,不为时用。
3.欣赏“快时代”,拒绝“快生活”。
4.校自己的“时钟”,做时间的主人。
【点睛】
5.(2023•河北秦皇岛•校联考三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你了解世界之大,你会明白现在的苦难就是杯中风暴。
——日本作家岸见一郎
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
——爱默生
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奥斯特洛夫斯基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答案】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则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材料一说的是我们很多时候都把自己的苦难看得太大了,遇到磨难就感觉天塌了,感觉是世界末日,这些
磨难看起来引起了很大的波动,其实只是像茶杯里水的波动,带来的影响无足轻重,甚至根本不会产生什
么影响,不需要大惊小怪。对于强者而言,一切挫折和苦难都只是垫脚石。永远记住,一切苦难都会过去。
材料二指出“失败是成功之母”,每一次的挫折、不利、失败,总是能给我们以收获。而因为这些,能够促使
我们看见自身的不足,从而能够找准方向完善自己。而且失败和挫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人采取积极态
度,激发人战胜困难的勇气。材料三,洪水遇到岛屿、暗礁的阻拦才能激起美丽的浪花,而人遇到挫折和
磨难才能奋进。三则材料表现的是理性看待困境,努力前行。写作时当围绕理性看待困境挫折而展开,具
体任务是写一篇发言稿,注意演讲稿的格式。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理性看待困境,勇于探索拼搏。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
展开论述,一、面对挫折,需要有“很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智慧,从挫折中寻找有利。二、面
对挫折,需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性,在挫折的磨砺中,坚守脚步。三、面对挫折,
需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昂扬。
立意:
1.阳光总在风雨后。
2.理性看待困境,勇于探索拼搏。
3.成功是心血和汗水的结晶。
4.点亮心灯,勇敢拼搏前行。
5.战胜挫折,勇往直前。
6.(2023•江苏徐州•徐州市第七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我忧心忡忡地看待未来,但仍满怀美好的希望。(阿尔贝特•施韦泽)
②君子安而不言危,存而不言亡,治而下言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业。(《周易•系辞下》)
③习近平总书记说,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的是好的。但前进道路
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存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青年健康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与会嘉宾,并在会上就“乐观情怀与忧患意识''主题进行发言,表达你的
认识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常怀忧患意识,乐观面对未来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为“常怀忧患意识,乐观面对未来”。
古语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当下,新冠肺炎疫情构成二战以来最大的全球性危机,和平
稳定国际秩序受到冲击;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屡遭部分国家无理打压,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面临挑战;
优越安逸的环境使部分人不思进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亟待增强。
首先,忧患意识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子安而不忘
危,存而不忘亡”等闪耀着中华文化智慧的经典名句总是提醒着我们应常怀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承载着深厚
的民族智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也是我辈青年认识自身重大使命,努力实现中
国梦的不竭动力。
其次,忧患意识助励进取之志。忧患意识不仅不会使我们失去开拓的信心,反而可以增强我们进取的
精神。《华为的冬天》在企业发展迅猛时谈危机忧患,以忧患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求,被无数人推崇、
学习。面对突发疫情考验,无数中国青年以进取姿态为疫情防控中国方案奉献智慧和青春。可见,忧患意
识可助励进取之志,催生奋斗精神,勇敢乐观面对未来。
再次,忧患意识强化青年担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忧患意识,是责任,更是担当。忆
往昔,青年救国勇担当。青年朱德誓言“祖国安危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铮铮感奋!青年毛泽东呐喊:
“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振聋发月贵!看今朝,青年奋斗挑重担。平均年龄30多岁的天津飞腾嵌入式CPU芯片研发团队,刻苦攻关
,造出大国重器;青年博主李子柒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最美文化;医疗青年突击队白衣逆行筑就抗疫长
城,闪耀担当亮色……
同学们,请谨记,除了时代海洋的澎湃涛声,筑梦前行的凌云壮志,不负韶华的奋斗强音……我们还
有忧患意识、进取之志、青年担当相伴。让我们常怀忧患意识,时记青年担当,乐观面对未来,为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奋勇搏击,用热血和汗水书写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作文材料有三则。第一则材料,这句格言中有几个词是必须把握的重点——“忧心忡忡”“满怀美好的希望
”“未来,“我,等。“忧心忡忡’,,可提炼出,,忧患意识,,的话题:,,满怀美好的希望,,,能提炼出
“乐观情怀”的话题。至于“未来”一词,则清楚地提示了我们写作的指向不应该是回忆往昔。“我”,则意
味着要强调作文的“主体意识”,写出个人独特的感悟。第二则材料是《周易》中的一句话,意思是君子安
定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危险,生存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灭亡,国家大治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祸乱。所
以,就能使本人身体安宁,国家也得以保全了。可见,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精神传统,影响深远
。第三则材料是习近平提出要对当前的形势有居安思危的忧患,考生要把自己投入到时代中,要求考生既要
扎根中国国情,又要拥有世界眼光。
对此,试题写作任务中也已经归纳好了写作的主题一“乐观情怀与忧患意识”,并要求我们写一篇发言稿。
写作之时,一定要准确把握好“忧患意识”与“乐观情怀”这两个话题的关系。比如,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应该有
怎样的对待人生态度:面对挫折和逆境应保持乐观心态,不忘初心,追求梦想;面对顺境应有危机意识,
居安思危。注意切忌只谈“忧虑”或者只谈“希望”。写作时,内容可深可浅,既可以审视自我,也可以关注社
会,关键是把握住材料的主旨,写出自己的感受与思考。写作时注意发言稿的格式要求。
立意:
1.居安思危,忧患应有所思,青年当有所为。
2.摒弃盲目乐观,弘扬忧患意识。
3.心忧未来,满怀希望。
7.(2023•浙江・温州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说土豆超越红薯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原因有几点:首先,红薯对温度和水的要求高,不适合在北
方和缺水的西部种植,而土豆空间适应性强,适合多种土壤环境;其次,种植红薯最合适的时间集中在一
年中的几个月份,而土豆则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再次,相较红薯,土豆可以和更多种作物间作(同时种
植几种作物),形成复合群体,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
上述材料启发我们,在合作系统中更能影响最终的整体效果的是:某个事物对空间、时间和合作伙伴
的适应性。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社会合作系统中的适应性问题有怎样的理解与思考?请结合以上材料和自身
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答案】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题目的材料部分通过对“土豆与红薯谁更适合做我国主粮”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在合作系统当中更能影响
最终的整体效果的是:某个事物对空间、时间和合作伙伴的适应性。话题由“土豆的适应性”引申到“合作系
统中的某事物的适应性”。
题目的具体写作要求为:以“新时代的青年”为主体,“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在社会合作系统中应具备怎样的适
应性?
题目旨在引导考生思考“新时代青年的个体价值在广阔的社会合作系统情境中应如何体现的问题”。青年人不
应该只关注自身的长处和优势的发挥,更应放眼全局,以合作包容的姿态成为社会合作系统中最具适应性
的良性因子;不可过于强调自我个人成效,要把自己的长处与合作系统中其他要素相适应,才可取得社会
合作系统价值的最大化,从而体现自己价值的最优化。这是理解这个题目的大前提。
“适应性”的概念过于广泛,所以题目又给了一定的限制提示:对‘时间、空间、合作伙伴’的适应性。能否将
题目提示中“对时间、空间、合作伙伴的适应性''写深写透,是区分作文的高下的标尺。“对时间、空间、合
作伙伴’的适应性”可以宽泛理解为“时空外部环境等‘硬件'要素”和“合作伙伴”的具有弹性特征的‘软件'要素;
也可以理解为具体的时间(比如时效性)、空间(比如具体场景、生活环境等)、合作伙伴(比如合作系统
中人的要素)等,只要理解合理能自圆其说都是符合题意的。这就给了考生一定的自由度。对这几个词没
有具体的深入解析则视为考生的理解只浮于表面,缺少思想深度,是积累匮乏的表现。当然,考生也可以
写除这几个要素之外的其他“适应性”,但必须结合题目的话题情境并言之成理,才算切题。
立意:
1.新时代青年在社会场域的合作系统中应具备对“时间、空间、合作伙伴”的适应性。
2.在与“时间、空间、合作伙伴”相适应中发挥自己的长处,才是合作中的要义。
3.不要被自己的优势遮住双眼,新时代青年要培养与“时间、空间和合作伙伴”的多种适应性。
8.(2023•山东泰安•统考模拟预测)根据下面的要求写作。
青年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练好“三力”,即“脚力"“眼力''和“肩力
所谓“脚力''是指脚下要沾有泥土,脚踏实地,学习或工作都要植根生活,调查研究,切合实际,站得准,
立得稳;所谓“眼力”是指能明辨是非,判断对错,要练出好眼力,就要不被浮云遮望眼,眼界高,视野宽,
格局大,见识远;所谓“肩力”是指做人做事有担当,敢负责,肯尽力,恪尽职守,不负重望,不辱使命。这
“三力”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答案】例文:
眼力为基,脚力为程,肩力成大我
今之少年,欲成大事业者,必当以眼力启航,脚力为程,在承担肩力中化“小我”为“大我”,展现新时代
青年之风貌。
眼力为基,登高望远,风物长宜放眼量。
青年时期是我们人生起航的时期,此时的我们,是否能居高望远,用开阔的、全局的思维去看待世界
,也就决定了我们以后将会有怎样的人生走向。就比如毛泽东主席曾经在井冈山上问战士们:你们站在树下
,能看到多远?有人回答说能看到江西,也有人说能看到湖南。而毛泽东主席却说:“我们不仅要看到江西
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这就是着眼全局的眼力。这宏阔的眼力,让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
势。因此,人生若没有眼力,只会看到一堆问题;若不能居高望远,就只能日日被鸡毛蒜皮之事困扰。“牢骚
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少年,要开阔眼力,以大局观和整体思维去看自己、看
万物、看世界,唯有如此才不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答好新时代考卷。
脚力为程,在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中找到星空斑斓。
有眼力,只能说明我们拥有一个好起点。但想要达万里志,唯有靠恒心、毅力和韧劲之脚力,锲而不
舍、持之以恒,方能克险破阻、成就大业。昔有华罗庚坚守日日演算之脚力,终以日复一日之努力成就了“华
氏定理”;今有全红婵以“水花消失术”一鸣惊人、惊艳世界,被问及成功秘诀时也有答以“多练”二字。古往
今来,是什么让红军无惧雪山草地、万水千山?是脚力。是什么让我们能百万雄师过大江?是脚力。揆诸
今日,嫦娥奔月、火星探索、动车驰骋、天眼铸就、核潜探海,一项项成就,从来不靠异想天开,而是靠
无数中华英才脚踏实地、黝力同心。因此,我们当以脚力为程,在步履不息中熟能生巧,到达理想高地。
拥有肩力,才能破除“小我”迷障。
梁启超曾曰:“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对我们来说,责任、担当就是我们应当拥有的
肩力。肩负起责任,才能担其责、尽其力,意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分量。就像黄旭华勇敢承担起科
技强国之肩力,隐姓埋名战斗在核潜艇科研一线,才能让中国拥有傲视深海的底气;就像王顺友虽然只是
个普通的邮递员,却也不忘自己飞雪传心的执着,以一己之肩传邮万里,谱写了世界邮政史的传奇。我辈
纵为凡躯,亦当在勇担肩力中背负责任,破除自私自利之“小我”迷障,成就伟大。
拥有眼力,让我们站得高看得远;拥有脚力,让我们行稳致远;拥有肩力,让我们弃“小我”,成"大我
唯有将眼力、脚力、肩力合一,我辈青年,才能汇集起叱咤风云之力,铸就鸿篇巨制,描绘千秋伟业。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对广大青年提出了“三力”要求,并对“三力”的内涵做了明确的阐释,同时指出这“三力”是一个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整体。如何理解这个“有机统一体”需要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脚力”指向调查研究,不
能闭门造车;“眼力”指向观察判断,要有自己的思维,不能被他人牵着鼻子走,而失去自己的辨别能力:“肩
力”指向“责任”,要有责无旁贷的自觉。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校联考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卷
- 菠萝幼儿课件教学课件
- 过渡合同范本(2篇)
- 股份协议书(2篇)
- 学生会培训演讲外联部
- 四川机电高级技工学校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路由交换技术》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简单专业分包合同(2篇)
- 南京工业大学《影视与影像(视听语言与创意表达)》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土质学与土力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市社会保险登记表
- GB/T 17396-2022液压支柱用热轧无缝钢管
- 国家开放大学《植物生理学》形考作业1-3+话题讨论1-3参考答案
- GB/T 39415.1-2020包装袋特征性能规范方法第1部分:纸袋
- GB 26512-2021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
- Tio2材料的性质及应用-课件
- 教育科研专题讲座课件
- 建筑工程常用英语词汇
- 热工基础第一章
- 2022版小学英语新课标详细解读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PPT模板
- 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专项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