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训练水的电离程度大小比较一、单选题1.常温下,用浓度为的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的和的混合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约为B.点a:C.点b:D.水的电离程度:2.周期表中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合成氨反应中每生成氨气,释放热量。“长征二号”运载火箭采用作发动机推进剂,燃烧产物无污染。常作锂电池的正极材料,电池充电时,脱出部分,形成。砷化镓是制备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重要原料。常温下,下列有关氨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同浓度的氨水和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B.相同浓度的氨水和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均为10的氨水和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D.将均为10的氨水和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溶液的大于氨水3.已知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现用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浓度均为的盐酸和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①代表NaOH溶液滴定盐酸的曲线B.A点溶液中:C.D点溶液中:D.相同温度下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4.常温下,在不同试剂中加入酸或碱后体系pH的变化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剂pH初始通入0.01molHCl气体加入0.01molNaOH固体①1LH2O7a12②0.10molCH3COOH,0.10molCH3COONa配制成1L的溶液4.764.674.85已知:缓冲作用是维持溶液自身pH值的相对稳定。A.表中a的数值等于2(忽略通入HCl气体前后体系的体积变化)B.试剂①如表所示通入HCl和加入NaOH相比,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试剂②中c(CH3COOH)>c(Na+)>c(CH3COO)D.NH3·H2O—NH4Cl溶液具有与试剂②相似的缓冲作用5.0.1mol·LNaOH溶液分别滴入20mL0.1mol·LHX溶液与20mL0.1mol·LHCl溶液中,其pH随滴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 B.c点:C.a、d点溶液混合后为酸性 D.水的电离程度:d>c>b>a6.25℃时,用溶液滴定同浓度的溶液,被滴定分数、及微粒分布分数[,X表示、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5℃时,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B.c点溶液中:C.a、b、c、d四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d>c>b>aD.b点溶液中:7.常温下,向10mL0.1mol·L1HA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的MOH溶液,其导电率、pH与加入M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假设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d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B.加入10mL→13mLMOH溶液时,导电率降低是因为离子总数减小C.常温下,Kb(MOH)=Ka(HA)≈104.6D.b点溶液中c(HA)+2c(H+)=c(A)+2c(MOH)+c(OH)8.将缓慢通入1L0.1溶液中,反应过程中无逸出,用数字传感器测得溶液中pH与c(HClO)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①表示溶液中pH的变化B.整个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C.a点溶液中:D.时:9.常温下,向20.00mL0.1000mol•L1的NH3•H2O溶液中滴加0.1000mol•L1的盐酸,溶液中lg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NH3•H2O电离常数为104.75 B.当溶液的pH=7时,消耗盐酸的体积小于20mLC.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b>a D.点溶液中:c(NH)>c(Cl)10.已知:。室温下,向0.10mol/LHX溶液中滴加0.10mol/LNaOH溶液,溶液pH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B.b点溶液中:C.c点溶液中:D.室温下NaX的水解平衡常数为11.某种天然碱的化学式为,取一定质量该天然碱溶于水,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中的的物质的量与加入HCl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水的电离程度:C.N点溶液中存在:D.P点溶液中:12.已知:MOH的碱性比NOH强。常温下,用HCl分别调节浓度均为的MOH溶液和NOH溶液的pH(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与溶液的pH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Ⅰ表示与pH的关系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Y<XC.溶液中:Y>ZD.常温时,反应的平衡常数13.25°C时,用1.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c1mol·L1的盐酸,用0.01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c2mol·L1的盐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已知lg5=0.7)
A.曲线b表示滴定c2mol·L1的盐酸B.水的电离程度在V(NaOH)=20.00mL时最大C.滴定至pH=7时,两份溶液导电能力相同D.当1.0mol·L1NaOH溶液滴定至19.98mL时,混合溶液的pH约为3.314.常温下,0.1mol·L1H2R溶液中H2R、HR、R2三者所占物质的量分数(分布系数δ)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向0.1mol·L1Na2R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所得混合溶液的pH与P[P=lg或lgc]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M点即为图2中N点,反应H2R+R22HR的平衡常数K=100B.水的电离程度c=d>b>aC.d点时,3c(HR)c(OH)<c(Cl)c(H+)D.曲线L表示lg)随pH的变化15.常温下,某同学在特制容器中加入20mL0.4mol⋅L溶液,用0.4mol⋅LHCl溶液滴定,利用pH计和气体压力传感器检测,得到如图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整个滴定过程中应先用酚酞溶液、后用甲基橙溶液作指示剂B.a→f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在减小C.D.f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16.已知:叠氮酸()是一元弱酸,其电离常数(298K)。298K时,在20mL浓度为溶液中滴加的NaOH溶液,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98K时,水的电离程度①<②<③B.a点pH约为2.7C.①点溶液中:D.②点溶液中:17.常温下,浓度相同的一元弱酸和一元弱碱相互滴定体系中,溶液中与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和的电离常数为和,且b和b′点的纵坐标之和为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和点的纵坐标之和小于a和纵坐标之和 B.abcd表示与的关系C. D.水的电离程度:18.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传感技术探究0.01mol•L1的碳酸钠溶液滴定100mL0.01mol•L1盐酸溶液的实验,得到反应过程中的c()、c()、c(H2CO3)的变化曲线(假定滴定过程中H2CO3不分解和忽略CO2的逸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25℃时,H2CO3的Ka1=4×107,Ka2=5×1011;lg4=0.6。A.曲线I为c(HCO)的变化曲线,V1=10 B.25℃时,碳酸钠的水解常数Kh1=2.5×108C.水的电离程度:a>c>b D.c点溶液pH=6.419.25℃时,用溶液滴定溶液,溶液中、、随滴加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滴定过程中的逸出)。已知:25℃时,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为变化曲线,B.25℃时,的水解常数为C.c点溶液的D.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