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陕西省咸阳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陕西省咸阳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陕西省咸阳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陕西省咸阳市某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咸阳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10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20世纪以来,中国新诗人自我意识越来越鲜明,新诗也呈现出主体性强化的倾向。

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自由、有目的活动的特性。诗歌创

作的主体即诗人,与一般认识的主体有共同的属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诗的创作主体不是一般

人,而是具有系统的审美观点的诗人,他有着不同于科学家,不同于画家、音乐家,也不同于小说家、

戏剧家的特殊的心理气质、美学理想。传统的小说、剧本侧重于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尽管它们所

描写的对象也照样渗透着创作主体的美学追求与鲜明爱憎,但是主体一般总要隐藏到情节和场景

的后面。诗歌则不然。诗歌,尤其是抒情诗,诗人总是以自身的生活经验、意志情感等作为表现的

对象。抒情诗当然也有对客观现实的描写,但它不是一种照相式的模拟,客观现实在诗歌中不再是

独立的客体,而是渗透着、浸染着诗人的个性特征,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了。

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的新诗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在胡适眼里,五四新文化

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一项极其相似之点,那便是一种对人类解放的要求。把个人从传统的

旧风俗、旧思想和旧行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胡适把新诗的发生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的观念,得

到了“五四”时代其他诗人的热烈回应。此后在新诗发展过程中,诗的主体性常常被强调。

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1-(共10页)

但是强调诗歌的主体性,以诗人的主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不意味着诗人不同层次的情感都值

得入诗。抒情诗以表现诗人的情感为主,但这情感不应是褊狭、妄诞的,不应与民族精神脱离,而要

经过理智的思考。

诗的主体性要求诗人真诚地展示自己的内心,因而优秀的诗篇是最富于个性色彩的。然而抒

情诗是否只是纯个性,纯偶然性,而毫无普遍的意义呢?不是的。优秀的诗人在创作时决不是不负

责任地自由倾泻,而是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民族的特征以及自己的哲学与美学观点对之进行审视,

进行加工。真正伟大的诗篇,既是高度个性化的,又涵括广泛的普遍性,也就是说在诗人唱出的具

体的特定的歌声中,包含着超越诗人个人的,具有那一时代特色的,反映出民族性的人民的心声。

为什么主体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往往会带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呢?这是由于抒情主体是一个

单个的人,但同时也是处于一定时代、一定民族、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人类共同性中某些特征的

体现者。普希金说过:“我的永远正直的声音,是俄罗斯人民的回声。”对诗人来说,自我与时代、与

人民是一致的,因为诗人本身就生活在这个时代,是人民的一员o伟大的诗人往往有一种涵盖一切

的气魄:我是人民!人民是我!因此要做一个真正的诗人就要自觉地把自我与人民、与时代融合在

一起,让自己的胸膛中流着民族的热血,让自己的脉搏和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这样,他的诗越是

个性的,就越有普遍的价值。

(摘编自吴思敬《中国新诗理论的现代品格》)

材料二:

当前,中国新诗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称为诗人的人越来越多,写诗似乎也越来越容

易,越来越随意。诗坛内热热闹闹,诗坛外冷冷清清,广大读者对新诗已由不满、失望到弃之而去。

从诗的内容方面来讲,当代的诗存在着反崇高、反共性、反意义等现象,而代之以虚拟、玩世、丑

陋、庸俗等。境界是诗歌的灵魂,也是价值的最终所在,它并不浮出诗歌的表层,但却以它那不可触

摸的光辉照亮全诗,没有境界的诗如珠玉失去光泽。现在有些诗不但缺乏境界,甚至以庸俗、低劣、

丑恶入诗。伪道德、假崇高自然应该遭到批评,但若因此舍弃以“真善美”作为生命价值的导航,那

实在是一种本质性的误导。

在全球化的今天,即使发生在遥远的天涯海角的变故,也会对全球、全人类起着牵一发而动全

身的效果,信息时代人们的命运比以往任何历史时代都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因此,敏感的诗人不

会像一只工蚁只忙碌着经营自己的巢穴,而不预见人类共同命运的走向。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

中国新诗,转向以个人的日常生活和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为主题。个人感情的抒发是诗歌的

本能,但关键在于不同高度的观察引出不同高度的情感,至少诗人不应该将自己紧闭在狭小的天地

间。抒发强烈的个人色彩之情并非诗歌的全部,尤其当这种感情缺乏时代感时。因此,在全球化的

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2-(共10页)

今天,中国诗人应当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形势的发展,多关心自己的国家和几千年的古老文化所

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像古今中外的许多伟大诗人一样写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命运有着深远意义的

诗,用自己的作品回答什么是诗、什么是诗人的责任这样重要的问题。

(摘编自章燕《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及其出路一诗人郑敏访谈》)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主体性与科学家、画家、音乐家不一样,后三者没有系统的审美观点。

B.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得到极大认同,以至当时的诗人写的新诗都与人的解放联

系起来。

C.当今中国新诗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其原因之一是舍弃“真善美”的生命价值而导致了境界

不高。

D.全球化的今天对于诗歌创作中的时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诗人创作不能转向非常个人化

的情绪的描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沁园春•长沙》中的“层林”“鹰”“鱼”等,表现诗人的意志情感,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

托物。

B.如果诗人不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写出的作品就可能反映不出有时代特色的、民族性的

人民心声。

C.关于新诗创作中的个性色彩与时代性的关系,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两者并不矛盾,又都

特别强调了时代性。

D.只要中国新诗人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和时代,就能改变广大读者对新诗不满、失望和弃

之而去的局面。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整体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大众化诗歌率先提供一种民主开放的想象性文化空间,网络诗歌爆发出巨大的文化能

量。”(光明网)

B.“我们这个时代恰恰是一个新意象新形象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时代,新的经验、新的感受与全

新的视野,都和以往大不相同。"(《中国青年报》)

C.“我们今天的诗人,不应以为新诗是白话体,就与古汉语无关。诗人首先要珍惜自己民族的

精神文化遗产,赋予它当代的阐释。”(中国作家网)

D.“一方面诗是心灵的产物,另一方面心灵也必然会对时代有所感应。诗人是敏感的,他们能

够凭着直觉捕捉到时代的种种风云变动。”(中国诗歌网)

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3-(共10页)

4.请简要说明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假如你是学校文学社的社长,准备指导同学进行新诗创作,请结合材料,列出新诗创作需要

注意的要点。(6分)

(二)现代文阅读R(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给我一支枪

茹志鹃

①记得我第二次向营长要求一支枪,是在那年的秋末冬初。我们部队过沂水,进入了鲁西南,

那是一片遭受敌人严重践踏的地方。谁见过死去的村庄么?四处没有庄稼,村里没有树,听不见狗

叫,更没有鸡啼,屋上不冒烟,路上不见人。一进去,人会浑身起一层鸡皮疙瘩。那个时候,那个地

区,就尽是这样的“村庄”。部队在这样的地区作战,是相当艰苦的,要打仗,要行军,要挨饿。那一

天,天还没透亮,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村庄宿营。营部住在一个从前我们的村干部家里。这一家好

像没有男丁,房里炕上,只有一个两岁光景的孩子。房东是个大嫂,呆板着脸,给我们开门、腾地方,

是欢迎我们的,可是总不开口,似乎没有其他地区的老乡那样亲热。弄好了铺,我便和通信员商量:

我们放倒头睡了,不吃东西不要紧;但是营长,他还要工作呢!无论如何,得设法给他弄点吃的来。

我们两个人商量来,商量去,除了找群众想办法外,没有第二个办法可想。于是就决定去找那位不

露笑脸的房东大嫂。不用说,这任务当然是我的。但是我找不到她,房里房外,屋前屋后,都没有她

的影子,炕上那个孩子倒醒了,有气无力地哭着要娘,不用说,这又是我的任务了!于是我过去抱着

她,哄着她,不到一盏茶的工夫,大嫂来了。她见我在哄孩子,好像有点高兴,但不等我开口提出吃

食的事,她先向我借个手电筒。我把电筒交给她,同时迅速地提出了问题。她听了,脸上什么表情

也没有,不表示有,也不表示没有,只招手要我跟她走。

②“大嫂,咱们上哪里?"我看她领我走出了大门。她也不回答,用嘴向村外飒了飒。反正这一

带都是我们的部队,我放放心心地跟她走。

③“大嫂,你家大哥呢!"山东人一般称女人的丈夫叫大爷、大哥,我想和她攀谈攀谈。

④她没有回答,还是用嘴向村外哝了飒。这时,东方已经露白,可望见村外是光秃秃的一片,什

么人也没有,只有村边边上,拱起几堆新土。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问道:“他?……”

⑤“牺牲了大嫂撮起三个指头,在我面前摇了摇说:“一起七个。”

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4-(共10页)

⑥“什么时候?”我这时才看见她腰上束了一条麻绳。她没有回答,只是走,走过一盘石碾旁边

的时候,她停下了,轻轻地用脚点了点碾旁的土地说:“在这里,上锄刀钢的。”

⑦我看见,这块土地的颜色是黑褐色的,那是血。血,唯有血才能偿还。营长同志,你给我一支

枪吧!

⑧“没有枪!”大嫂的脸仍是呆板的,好像总结似的说了一句,接着又喃喃地说:“咱们没有枪!

没有,手榴弹也没有……”

⑨她带我到一片被抢过、被践踏过的黄豆地里,我们打着手电筒,寻拣着掉落在地上的黄豆。

拾了有两大把,捧回家,放在锅里炒,大嫂一边炒,一边呆呆地着自己的孩子。豆炒好了,喷香,大嫂

把它盛进我们的茶缸,孩子微微张着嘴,满怀希望地看着娘,大嫂顿了顿,就用两个手指取出两颗豆

子,放在孩子手里,然后拿到堂屋里,放在营长面前。营长大概也知道这家房东的事,他望着茶缸,

久久地沉默着,最后,他把那孩子抱过来,放在自己腿上,然后把黄豆一颗一颗地排在桌上,摆成了

二列横队。他和孩子说着笑着,把豆子当作敌人,他喊着口令:“出列!”“齐步走!”于是“一二一,一

二一”黄豆便一颗颗地走进了孩子的小嘴。孩子的嘴跟不上了,她的牙还不能同时咬两颗豆子呢!

她吐出一颗带着口水的“敌人”捏在手里,然后集中力量对付嘴里那一颗。

⑩我从来也没有注意到,孩子的小嘴,竟是这样的柔嫩,小红唇里面的一切都是粉色的,软软

的,就连那几颗小小的乳牙,也是那样细软无力。咬一颗豆,都需要她全神贯注,用出了吃奶的力

气。营长拿起“横队”前面的一颗大黄豆,还没塞进孩子的嘴,突然,响起了空袭警报的号声。天拂

晓了,敌人的轰炸机嗡嗡地又出动了。村里的部队迅速地作了防空准备,能进屋的都进屋,不能进

屋的马匹、物资,全部密密的插上树枝。

⑪黄豆是黄豆,不是敌人。敌人,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就在前面,离我们只有三十里路,不!就

在我们头顶上,他们有炸弹、机枪,有坦克、大炮,还有……锄刀。

⑫营长听到号声,立即将孩子交给了我,把一颗已经“一二一”走出队来的豆子也交到我手上,

然后,将驳壳枪转到胸前,出去了。通讯员立即挎上枪,跟在后面。孩子信赖地靠在我怀里,圆圆的

小嘴,还在挪啊挪地扭动。她把豆子搬到左面牙上咬咬,又把它搬到右面咬咬,最后又把它搬回到

左面,于是全神贯注,眼睛挤成一条缝,才咔嚓一声咬开了。我闻见些黄豆夹着奶花的香味……敌

机在上空盘旋,寻找着目标。

⑬营长啊,亲爱的同志们,给我一支枪吧!哪怕是一支短枪也好,为了沂蒙山臂上的枪眼,为了

碾旁那黑褐色的土地,更为了这花似的小嘴,为了幸福和理想,给我一支枪吧!

(有删改)

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5-(共10页)

文本二:

《百合花》是六千多字的短篇。故事很简单:向敌人进攻的我军前沿包扎所里发生一个小插

曲。人物两个:主要人物,十九岁的团部通讯员;次要人物,刚结婚的农村少妇。但是,这样简单的

故事和人物却反映了解放军的崇高品质(通过那位可爱可敬的通讯员),和人民爱护解放军的真诚

(通过那位在包扎所服务的少妇)。这是许多作家曾经付出了心血的主题,《百合花》的作者用这样

一个短篇来参加这长长的行列,有它独特的风格,恕我借用前人评文惯用的词汇,它这风格就是:清

新、俊逸。这篇作品说明,表现上述那样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还可以有其它的

风格。

(选自茅盾《谈〈百合花〉》)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呆板着脸”“总不开口”等神态表现了村庄房东大嫂对战争已经麻木的情绪。

B.“村外是光秃秃的一片,什么人也没有,只有村边边上,拱起几堆新土”,村庄的这种景象反

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民众的苦难。

C.大嫂带我去地里拣黄豆然后炒黄豆的情节,和《百合花》中新媳妇把自己的被子送给小通讯

员,都是表现军民间真挚感人的鱼水情。

D.小说语言带有浓郁的抒情性,作者对“我”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刻画细致,给人身临其境的真

实感受,呈现出强烈的写实主义风格。

7.对文中营长喂孩子吃黄豆的场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营长把黄豆“摆成了二列横队”“把豆子当作敌人”“喊着口令”等细节,契合人物身份和战

争背景。

B.孩子努力而有策略地啃黄豆仿佛是另一场“战争”,作者以孩子天真的形象反衬现实战争的

残酷。

C.作者通过营长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生动形象地营造出温馨美好的氛围,极富感

染力。

D.该场景与下文空袭警报响起时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让读者在比较中强烈感受到和平安宁

的珍贵。

8.作者在文中三次呼告“给我一支枪吧”,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其用意。(4分)

9.文本二中茅盾先生对茹志鹃战争题材小说《百合花》风格的评价,是否也适用于文本一?谈

谈你的理解。(6分)

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6-(共10页)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太史公日: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

之,”学其术。知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

智有过人者。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

(节选自《史记•苏秦列传》)

材料二: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日:“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

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日:“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

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形容枯槁,面目犁

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红,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

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

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

乘,锦绣千纯,白壁百双,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

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日:“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日:

“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守,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

黑。(3分)

简练以为A揣摩B读书C欲睡D引锥自刺E其股F血流至足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讳,忌讳的意思,与成语“讳莫如深”中的“讳”意义不同。

B.然,表转折,然而,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匍然中开”的“然”意义不同。

C.谢,感谢,与《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谢”意义不同。

D.子,动词,当儿子,与《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的“子”意义不同。

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7-(共10页)

12.下列对材料二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初苏秦用连横说去游说秦惠王,说秦王贤能,秦国军事力量强大,只要运用好兵法和谋略

定然能统一天下,可秦惠王却认为条件不成熟,婉拒了他。

B.苏秦游说秦惠王失败后,因花光了所有的财物,不得不回老家,此时的他,面色憔悴回到家

中,显得非常失意,亲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不搭理他。

C.苏秦从秦国回家后,潜心阅读《太公阴符》,揣摩成功,认为自己可以说服各国国君了,于是

取道燕乌集阙,最终用连横说说服了赵王。

D.苏秦在前往楚国路过洛阳时,他的父母听说了,到郊外三十里的地方去迎接,妻子不敢正眼

相看,嫂子亦因其位尊多金而谦恭,苏秦不禁感慨万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

(2)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14.太史公司马迁为什么要给苏秦列传?请结合材料一加以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重阳①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①1925年5月开始毛泽东率领红四军开进闽西扩大革命根据地。其主张不为大部分同志接

受,受到排挤,被迫离开领导岗位。9月在永定金风养病。9月病中的毛泽东坚持坐担架赴上杭参

会,病中恰逢重阳节,见黄菊开放,遂成此文。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生易老天难老”将人与天对比,将有限的生命与无穷无尽的宇宙比较,揭示了自然界是

从不因为人而改变运行规律的道理e我们应该把有限的生命投身无限壮丽的革命事业,生

命才会更加充实更加宝贵。

B.“秋风劲”除了写景,还具有象征意味。暗指阻碍革命的力量非常强大,如秋风一样扫荡天

地一般

咸阳市实验中学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8-(共10页)

C.写这首词的时候,毛泽东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但词中洋溢的革命激情,一反悲秋的调

子,赞美大好的秋光。

D.“万里霜”就是万里秋,作者用“寥廓”和“万里”来描绘秋景之壮,用“胜似春光”来描绘秋景

之丽。

16.这首诗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请结合诗句任选两种意象分析特点。(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沁园春.长沙》中写作者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

(2)《茶首》诗末表现人们采摘车前草,掖起衣襟兜回来的句子是:

(3)《插秧歌》点明雨中抢插的句子是:

第n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科学家栾恩杰当年高考时报考的是电机系,因为服从国家安排改学自动控制,从此与国防和航

天事业有了①。

20世纪60年代,栾恩杰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我国潜地导弹

“巨浪一号”的研制。潜地导弹作为秘密武器,在欧美国家是②的国防项目,鲜有资

料可供借鉴。在没有国外技术援助、自身又缺乏技术力量的情况下,整个团队按照先在陆上发射台

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最后进行潜艇发射的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

研制攻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