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红桥区2023-2024学年高一1月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

1.酵母菌和乳酸菌的主要区别是()

A.有无细胞结构B.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有无细胞壁D.有无细胞器

[答案工B

K祥解工酵母菌为真核生物,乳酸菌为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有

无成型的细胞核(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含有细胞壁,真核生物

有包含核糖体在内的多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详析】A、酵母菌为真核生物,乳酸菌为原核生物,但二者都是细胞生物,因此都有细

胞结构,A错误;

B、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有无成型的细胞核,B正确;

C、酵母菌与乳酸菌都有细胞壁,二者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同,C错误;

D、真核生物有包含核糖体在内的多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因此

二者都有细胞器,D错误。

故选B。

2.下列生物大分子与对应的单体,不正确的一组是()

A.纤维素——葡萄糖B.糖原——葡萄糖

C.蛋白质——氨基酸D.DNA——脱氧核糖核酸

K答案UD

k祥解》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由单体聚合形成的大分子物质,组成多糖的单体是葡萄

糖,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甘酸。

【详析】AB、纤维素、糖原属于多糖,其单体都是葡萄糖,AB正确;

C、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C正确;

D、DNA是脱氧核糖核酸,单体是脱氧核糖核甘酸,D错误。

故选D。

3.科学家发现,在火星两极地区有固态水,而那里的土壤中含有生命必须的Mg,Na、K

等元素,推测火垦上曾经或者现在存在着生命,下面的理由不成立的是()

A.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起源于水中

B.几乎所有的生物化学反应都以水为介质或水直接参与反应

C.某些无机盐可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水和无机盐可作为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C

"羊解』生物体内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

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0、N、P、S、K、Ca、Mg,其中

C、H、0、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0是含量最多的元素。(2)微量元素是指含

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详析】A、从生命起源的环境是由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推知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起源

于水中,A正确;

B、细胞内的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都需要水的参与,以水为介质或水直接参与反应,B正

确;

C、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C错误;

D、水和无机盐可作为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结合水和大多数无机盐,D正确。

故选C。

4.关于下表中某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蛋白质中的相关基团数氨基酸数竣基的总数R基上竣基数氨基的总数

数目51171517

A.含有两条肽链

B.共有50个肽键

C.R基中共含17个氨基

D.该蛋白质在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900

(答案》A

【详析】A、该蛋白质中的竣基总数是17,R基上的竣基是15,因此该蛋白质含有17-

15=2条肽链,A正确;

B、该蛋白质中氨基酸数是51,形成2条肽链,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总数-肽链数=51-

2=49,B错误;

C、R基中的氨基=游离的氨基总数-肽链数=17-2=15个,C错误;

D、该蛋白质中氨基酸数是51,形成2条肽链时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49,所以在形成

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18x49=882,D错误。

故选A„

5.山西是小米之乡,小米营养价值较高,备受人们喜受。下列不属于小米含有的有机物是

()

A.磷脂B.肝糖原C.核昔酸D.蛋白质

(答案』B

"羊解』糖类一般由C、H、。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

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

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

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

物质。

【详析】A、磷脂可参与构成生物膜,A错误;

B、肝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储能物质,小米中不存在,B正确;

C、核甘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小米中含有核酸,C错误;

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小米中含有蛋白质,D错误。

故选Bo

6.填鸭是一种人工强制填喂饲料而达到催肥目的的饲鸭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鸭子摄入的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

B,生物体内的葡萄糖除供细胞利用外,多余的部分还可以合成糖原

C.脂肪可以为鸭子起到保温的作用

D.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时,脂肪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

1答案]D

(祥解》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是由2分子

葡萄糖形成的,蔗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形成的,乳糖是由1分子葡萄糖和1

分子半乳糖形成的;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

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

【详析】A、糖类与脂肪的元素组成都有C、H、O,鸭子摄入的糖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转化为脂肪,A正确;

B、葡萄糖被称为生命的燃料,生物体内的葡萄糖除供细胞利用外,多余的部分还可以合

成糖原,B正确;

C、脂肪可以为鸭子起到保温的作用,此外还具有缓冲减压等作用,C正确;

D、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D错误。

故选D。

7.现提供新配制的溶液:O.lg/mL的NaOH溶液、0.05g/mL的CuSCU溶液以及蒸储水。如

果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可鉴别出的物质有①蔗糖②葡萄糖③胃蛋白酶④

淀粉()

A.①③B.②③

C.①②③D.②④

K答案』B

【详析】①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①错误;

②麦芽糖是还原糖,可以用斐林试剂鉴定,所以用上述试剂可以检测,②正确;

③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以用双缩)R试剂鉴定。可以用上述试剂鉴定,但使用

时需要将斐林试剂的乙液——0.05g/ml的CuSCU溶液稀释为O.Olg/mL,③正确;

④淀粉是非还原糖,需使用碘液进行鉴定,不能用上述试剂检测,④错误。

综上,②③正确,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8.葛仙米是一种兼具光合和固氮作用的可食用蓝细菌,富含蛋白质以及钙、铁等无机盐。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食用葛仙米对预防贫血和骨质疏松有一定作用

B.煮熟后的葛仙米中的蛋白质更容易被消化

C,葛仙米叶绿体中的色素参与光能的吸收和转化

D.葛仙米固定的氮元素可以用于自身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XC

K祥解X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蓝细菌遗传物质

为DNA,存在于拟核区,有且仅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详析】A、钙、铁分别对预防贫血和骨质疏松有一定作用,而据题干可知葛仙米富含蛋

白质以及钙、铁等无机盐,A正确;

B、煮熟后的葛仙米中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从而更容易被消化,B正确;

C、葛仙米是一种兼具光合和固氮作用的可食用蓝细菌,没有叶绿体,C错误;

D、核酸和蛋白质均含有氮元素,葛仙米作为细胞生物,可以将固定的氮元素用于自身核

酸及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故选C。

9.图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结构示意图,①〜③表示物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为多糖,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B.②为蛋白质,大多能够运动

C.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③含量就越高

D.该模型属于物理模型,A侧是细胞膜外侧

(答案』C

(祥解力题图分析,图示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①表示多糖,对应的A侧是细胞膜的

外表面,②表示蛋白质,③表示磷脂双分子层,A侧处于细胞膜外。

【详析】A、①是多糖,可以和脂质构成糖脂,和蛋白质构成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

有关,A正确;

B、②是蛋白质,大多膜蛋白能够运动,因而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

C、②是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②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

的功能越复杂,C错误;

D、该图属于物理模型,A侧因为有糖蛋白,属于细胞膜的外侧,D正确。

故选Co

10.科研上鉴别死细胞活细胞,常用“染色排除法”,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的动物细胞会被

染成蓝色,而活的动物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是否死亡。这项技术的原理是细胞膜能

()

A.实现细胞与外界环境的能量转换

B.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D.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功能

(答案』C

【详析】活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死细胞会丧失选择透过性。台

盼蓝是细胞不需要的大分子,活细胞细胞膜具选择透过性,台盼蓝不能进入活细胞中,而

死亡细胞没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能进入死细胞中,体现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功能,

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1.下列生物中容易找到纤维素的是()

A.水蛇B.草履虫

C.小麦D.流感病毒

(答案』C

k祥解』水蛇是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草履虫也是单细胞的原生生物,都没有细胞壁,病毒

没有细胞结构,小麦是高等植物。

【详析】ABD、纤维素是由葡萄糖形成的多糖分子,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水

娘、草履虫、流感病毒都没有细胞壁,ABD错误;

C、小麦是高等植物,具有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细胞壁,C正确。

故选C。

12.伞藻是一种单细胞绿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假根内。图1和

图2分别为科学家以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为材料做的嫁接和核移植实验。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图1伞藻嫁接实验图2伞藻核移植实验

A.根据图1实验结果可以证明伞藻的帽形态是否由细胞核决定

B.图1中的②与图2中的③新生长出来的伞帽都是伞形帽

C.图2实验不能排除细胞质对伞藻帽形态的决定作用

D.图1和图2说明对生物体的性状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细胞核

(答案』D

K祥解》题图分析,图1中菊花形帽的伞柄嫁接到伞形帽的假根上,长出伞形帽的伞帽,

伞形帽的伞柄嫁接到菊花形帽的假根上,长出菊花形帽的伞帽。图2为核移植实验,将菊

花形帽伞藻的细胞核移到去掉伞形帽的伞藻上,③处应该会长出菊花形帽。

【详析】A、图1实验只能说明伞帽的性质与伞藻的假根有关,假根中还含有细胞质部

分,因而不可以证明伞藻的帽形态由细胞核决定,A错误;

B、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据此可推测,图2中的③与图1中①的帽形相

同,都是菊花形帽,B错误;

C、图2实验进行的是核移植实验,因而能说明细胞核决定伞帽的形状,即实验过程能排

除细胞质对伞藻帽形态的决定作用,C错误;

D、图1实验结果说明伞帽形状与假根有关,图2实验说明伞帽形状与假根中的细胞核有

关,两个实验共同说明对生物体的性状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细胞核,D正确。

故选D。

13.如图是物质甲跨膜运输过程的示意图,乙表示的是细胞膜上的某种蛋白质。以下相关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B.甲可能是水分子

C.乙与甲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D.甲的跨膜运输速度与其在膜两侧的浓度差成正相关

[答案XC

K祥解】题图分析:图中物质甲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

输,图中乙为载体蛋白。

【详析】A、由图示可知,甲的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因而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

输,A错误;

B、图中乙为载体蛋白,甲在乙载体蛋白的作用下完成运输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方式,而

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被动运输,则甲不是水分子,B错误;

C、乙表示载体蛋白,与甲的结合具有特异性,C正确;

D、甲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是逆浓度进行的,甲的跨膜运输速度与其在膜两侧的

浓度差不呈正相关,D错误。

故选C。

14.神经细胞间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介质来传递信息,含有信息分子的囊泡与神经细胞的细

胞膜融合之后再打开,将信息分子释放到神经细胞外部,这属于()

A.主动运输B.协助扩散

C.胞吐D.自由扩散

(答案』C

"羊解』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中,一些小分子或离子可以通过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

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对于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通过胞吞或胞吐的方式。

【详析】根据题干“含有信息分子的囊泡与神经细胞的细胞膜融合之后再打开,将信息分

子释放到神经细胞外部”可知,这属于胞吐,该过程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ABD错误,C

正确。

故选C。

15.某实验室从细胞中提取到酶X,对其用蛋白酶进行处理并检测活性,随着时间延长,

酶活性不变。据此推测,酶X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

A.蛋白质B.核糖核酸

C.脂质D.糖类

(答案』B

(祥解X绝大多数的酶都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作用是催化,酶的催化作用是

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实现的,酶的空间结构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发挥作用需要适宜

的条件,保存酶需要在零度低温和最适酸碱值的条件下。

【详析】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水解,酶X用蛋白酶处理

后,其活性不变,该酶X没有被蛋白质酶水解,说明酶X的化学本质是RNA(核糖核

酸),B符合题意。

故选Bo

16.对于绿色植物来说,ADP转化成ATP所需能量的来源是()

A.只来自光合作用B.只来自呼吸作用

C.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只来自有氧呼吸

(答案》C

"羊解』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昔,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

化学键.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为:ATPUADP+Pi+能量.方程从左到右时能量代

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

用转移的能量,而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以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和叶绿体。

【详析】动物细胞ADP转化为ATP所需能量只来自细胞内呼吸作用,而植物细胞ADP转

化为ATP所需能量除了来自细胞内的呼吸作用,还来自光合作用,故C正确,ABD错误。

17.如图,左图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右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

催化麦芽糖水解的反应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0麦芽糖量

A.左图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a代表麦芽糖酶

B.麦芽糖完全水解所需时间可衡量反应速率

C.右图f~g段的限制因素是麦芽糖的数量

D.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

(答案》C

K祥解]分析甲题图可知,a与b结合后,a没有发生改变,但是b物质生成了c物质和

d物质,因此a是麦芽糖酶,b是麦芽糖,c、d是麦芽糖水解的产物;分析图乙可知,麦

芽糖酶的催化速率在一定的范围内随麦芽糖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麦芽糖浓度达到f后,

麦芽糖浓度升高,酶的催化效率不再升高。

【详析】A、分析图甲可知,a与b结合后,a没有发生改变,但是b物质生成了c物质

和d物质,因此a是麦芽糖酶,b是麦芽糖。由图可知,只有特定的酶才能与麦芽糖结合

起催化作用,因此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A正确;

B、麦芽糖完全水解所需时间可衡量反应速率,B正确;

C、右图bg段随着麦芽糖量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再增加,所以限制因素不是麦芽糖的数

量,C错误;

D、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该曲线是酶的最适宜温度下的曲线,温度升高或降低5℃,酶

的活性都会下降,则f点都将下移,D正确。

故选Co

18.“丙酮酸激酶”可用于催化丙酮酸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丙酮酸激酶”催化反应的场

所和条件是()

A.线粒体,无需氧气参与B.细胞质基质,无需氧气参与

C.线粒体,需要氧气D.细胞质基质,需要氧气

[答案XB

【详析】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该阶段不消耗氧气)都是将葡萄糖

分解形成丙酮酸和[H],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由题意“丙酮酸激酶可用于催化丙酮酸的形

成”可知,丙酮酸激酶作用于细胞呼吸第一阶段,所以可判断“丙酮酸激酶”催化反应的场所

和条件是细胞质基质,无需氧气参与。

故选B。

19.罐头食品的盖上印有“如发现盖子鼓起,请勿选购”的字样,引起盖子鼓起的最可能原因

是()

A.好氧型细菌呼吸,产生CCh和H2O

B.微生物呼吸,产生CCh和C2H50H

C.乳酸菌呼吸,产生C02和C3H6。3

D.酵母菌呼吸,产生C02和H2。

K答案HB

K祥解工“罐头食品”意味着密闭体系无氧环境,即进行无氧呼吸,“盖子鼓起”必然是因为

生成气体导致罐头内压强增加所致,综合以上两点可知引起盖子鼓起的原因应该是某种生

物进行无氧呼吸产生气体,即CO2所致。

【详析】A、好氧型细菌在密闭无氧环境中不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

B、微生物无氧呼吸,产生C02和C2H5OH,B正确;

C、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生成CCh,C错误;

D、酵母菌在密闭无氧环境中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02和H20,D错误。

故选B

20.韭菜完全在黑暗中生长会变成黄色,称之为“韭黄”。提取并分离韭黄叶片色素,与正

常韭菜叶相比,层析带只有上端两条色素带。下列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的相关叙述,簿送

的是()

A.可用无水乙醇进行色素提取

B.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触及滤液细线

C.层析带上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

D.实验可说明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

(答案』C

[祥解X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

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

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

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

(黄绿色)。

【详析】A、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中,故可以用无水乙醇溶解提取色素,A正

确;

B、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触及滤液细线,以免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B正确;

C、韭黄色素中无叶绿素,原因可能是在避光条件下,叶绿素不能合成,因此只含有胡萝

卜素和叶黄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C错误;

D、实验结果中的色素带只含有上端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两条色素带,不含叶绿素,说明叶

绿素合成需要光照,D正确。

故选C

21.下面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氢的细胞器及氢的来源和用途比较,正确

的是()

细胞器来源用途

①叶绿体水的分解还原二氧化碳

②叶绿体水的分解还原三碳化合物

③线粒体丙酮酸的分解与氧结合生成水

④线粒体葡萄糖和丙酮酸的分解与氧结合生成水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答案XD

【详析】①②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还原氢为三碳化

合物还原提供还原剂,①错误;②正确;③④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是

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

[H],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还原氢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水,③错误;

④正确;所以,②④正确,D正确。

故选D

22.哺乳动物出生以后脑的基本结构已经出现,但在脑的许多区域,初期产生的神经元数

目大大超过了发育期以后留存下来的数目。在发育过程中神经元减少的原因是()

A.细胞分化B.细胞衰老

C.细胞坏死D.细胞凋亡

1答案]D

[祥解》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

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

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

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析】在脑的许多区域,初期产生的神经元数目大大超过了发育期以后留存下来的数

目,这说明最初产生的细胞有很多都消失了,这些细胞是通过细胞凋亡的形式消失的,是

脑区正常发育的结果,即D正确。

故选D。

23.下图为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1图2

A.图1表示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

B.图1中结构A为细胞板

C.图2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

D.图2中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1:1

[答案》D

[祥解X题图分析,图1细胞中到达两极的染色体逐级变成丝状,核膜、核仁出现,染色

体和纺锤体消失,在赤道板的部位形成细胞板,细胞板由中央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进

而成为两个细胞,即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图2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一分为二,染

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分开的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向两极移动,处于有丝分裂后

期。

【详析】A、图1细胞有细胞壁,且细胞板正在形成,表示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

A正确;

B、图1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在赤道板位置出现一个细胞板,A为细胞板,B正确;

C、图2细胞中分开的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移动,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C正确;

D、图2细胞中着丝粒分裂,此时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均含有一个DNA分子,不存在染色

单体,D错误。

故选D。

24.细胞分化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细胞分化的主要原因()

A.细胞内酶活性升高B.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基因发生突变D.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答案XB

"羊解』细胞的分化是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结果,根本原因是基因的

选择性表达。

【详析】细胞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5.下列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的是()

A,植物叶肉细胞B,口腔上皮细胞

C.造血干细胞D.神经细胞

1答案]C

[祥解》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所经历的全过程;只有真核生物连续分裂的体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详析】植物叶肉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和神经细胞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分裂,不具有

细胞周期,造血干细胞能分裂成新细胞,具有细胞周期,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5道题,共50分。请将工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26.用物质的量浓度为2moiL"的乙二醇溶液和2moi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某种植物细

胞,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变化如下图。

(1)图中A-B段该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

(2)Imin时,处于2moi-L-i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在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充满了—溶液。

要使该细胞快速复原,应将其置于—中。

(3)在2min后,处于2moi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的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是由于___逐渐进

入细胞内,引起细胞液浓度—o

K答案力(1)增大(2)①.蔗糖②.清水

(3)①.乙二醇②.增大

k祥解》题图分析,某种植物细胞处于乙二醇溶液中,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发

生质壁分离,原生质体体积变小,细胞液浓度增大;随后乙二醇溶液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

入细胞,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某种植物细胞处于蔗糖溶液

中,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发生质壁分离,质生质体体积变小;如果蔗糖溶液浓

度较大,细胞会失水过多而死亡。

【小问1详析】

原生质体体积A-B段均下降,说明2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的蔗糖溶液浓度大于

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引起细胞失水,即该段时间细胞在失水,进而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该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增大。

【小问2详析】

Imin时,2moiI」蔗糖溶液中的某植物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则

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蔗糖溶液。要使该细胞快速复原,应将其置于清水中,则

随着细胞吸水慢慢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小问3详析】

在2min后,处于于ZmolL」的乙二醇溶液中的该植物细胞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增大,最后恢

复原状,这是由于乙二醇逐渐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引起细胞液浓度增大,最终大

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开始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这说明B点之后细胞液溶质浓度大于

外界的乙二醇溶液。

27.膜泡运输是真核细胞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有蛋白运输方式,细胞内膜系统各个部分之间

的物质运输常通过膜泡运输方式进行。目前发现COPI、COPII及网格蛋白小泡3种不同类

型的被膜小泡具有不同的物质运输作用。A、B、C表示不同细胞器,请据图回答以下问

题:

(1)据图可知A起源于—(填细胞器名称),它可以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推测

其应为—(填细胞器名称)。

(2)3种不同类型被膜小泡中,参与胰岛素加工、运输及分泌过程的是—o若定位在B

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C中,则图中的—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质的回收。

(3)被膜小泡与细胞器膜、细胞膜融合的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的特点。

K答案X(1)①.高尔基体②.溶酶体

(2)①.COPII和网络蛋白小泡②.COPI

(3)流动性

[祥解工分析题图:图甲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其中

B是内质网;C是高尔基体;COPLCOPH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C与B之间

的运输。

【小问1详析】

图中C是高尔基体,看图可知A起源于高尔基体,它可以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细菌,推

测其应为溶酶体。

【小问2详析】

胰岛素是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3种不同类型被膜小泡中,

参与胰岛素加工、运输及分泌过程的是COPII和网络蛋白小泡。由题图可知,COPII被膜

小泡从内质网运向高尔基体,而COPI被膜小泡是从高尔基体运向内质网,因此,若定位

在内质网中的某些蛋白质偶然掺入到高尔基体中,则图中的COPI可以帮助实现这些蛋白

质的回收。

【小问3详析】

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8.某科研小组将新鲜的黄瓜磨碎、过滤制得提取液,以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作为底物,

对提取液中的过氧化氢酶进行了相关研究,得到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实验二

(1)实验一的结果能体现的酶特性是一o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与Re3+相比,酶降

低—的作用更显著。

(2)实验二中A、B两次实验是在最适温度,不同pH条件下测定相同时间内H2O2的剩

余量,只是第二次实验时将黄瓜提取液按一定比例稀释后重复实验,其余操作都相同。则

曲线B是第一次实验的结果,依据是—o

(3)实验二的结果显示,当pH小于1.5或pH大于11时,两组实验的过氧化氢剩余量均

为100%,请分析其原因—。

K答案X(1)①.高效性②.化学反应③.活化能

(2)①.一②.相同条件下,B组反应物剩余量小,说明B组所含酶的数量多

(3)过酸过碱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过氧化氢酶变性失活,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小问1详析】

分析实验一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一种是萝卜提取液中的过氧化氢酶,

另一种是Fe3+,因变量是氧气的产生量,实验的原理是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由

于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因此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加入萝卜提取液的实验

先达到平衡点,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小问2详析】

相同条件下,曲线A与B对照,说明B组反应物剩余量小,说明B组所含酶的数量较

多,则曲线B是第一次实验的结果。

【小问3详析】

在最适pH值条件下,酶活性最强,反应速率最快,实验2的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的最适

pH约为7,另外在过酸过碱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过氧化氢酶变性失活,不能催化过氧

化氢分解。

29.光合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生命过程,关于光合作用过程的探究经过了多位科学家的共同

努力,请根据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回答问题:

(1)1937年英国植物学家希尔发现,在离体的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

(悬浮液中有H2O,没有CO2),在光照下可使水分解而释放氧气。该实验模拟了光合作用

中一阶段的部分变化,铁盐或其他氧化剂相当于光合作用中—(填物质)的作用。

(2)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及其同事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过一个通气管向

容器中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控制CO2的供应,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

电源开关可控制光照的有无。

①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

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这

说明CO2中C的转移路径是—o

②他通过停止光照,来探究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得到的实验结果应为下图中的—(填

字母)图。原因是:在这种条件下,光反应产生—减少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