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青铜器与甲骨文(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青铜器与甲骨文(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青铜器与甲骨文(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青铜器与甲骨文(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青铜器与甲骨文(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课后培优练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i.出土文物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下列文物中,造型独特,被人们誉为最具有历史、科学、文化、艺术

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是()

A.B.

陕西半波出土的人面鱼够口盆

北京周口店发掘的打制石器

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阖具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青铜大面具,是三星堆遗址2021年出土的文物,是目前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一件形

制最为完整、体量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大型青铜面具,青铜大面具是三星堆文化典型器物,距今已有3000

多年,体现了古蜀先民对自然万物与人神世界的理解与思考,被人们誉为最具有历史、科学、文化、艺术

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D项正确;A项与“造型独特”不符合,排除A项;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人面

鱼纹陶盆,就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一件彩陶,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刻有文字的甲骨并不能

体现“最具有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排除C项。故选D项。

2.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字可以直接用来了

解当时的()

戌从国侯

A.宗法关系的深远影响B.社会政治生活面貌

C.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D.分封制度发展概况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从、王、国”等内容可知,这些涉及的是国家政治军事等方面,因此可用于研究了解

当时的社会政治面貌,B项正确;材料中的关键词并没有涉及到宗法,排除A项;仅从材料不能得出多元

一体的结论,排除C项;仅从材料中的关键词不能全面了解分封制,排除D项。故选B项。

3.下列图片共同体现的主题是()

甘肃出土的中国最早的铜刀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司母戊鼎

A.青铜文明、熠熠生辉B.上古三代、青铜时代

C.河洛古国、文明中心D.国之重器、权力象征

【答案】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铜刀、铜鼎,这体现的是青铜文明、熠熠生辉,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古代中

国的文明代表——青铜文明,是在强调文明,不是在强调青铜时代、河洛古国、权力象征,排除BCD三项。

故选A项。

4.我国古代青铜器的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利霞D.三星堆青铜面具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出土的司母戊鼎重832千克,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B项正确;

ACD项均不是最大的青铜器,排除。故选B项。

5.亮相2022年央视春晚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青铜大面具宽131cm,高71cm,深66cm,重131斤,是目

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面具,其分铸技术、合金比例与安阳殷墟属于同一系统。这是三星堆文化典型器

物,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体现了古蜀先民对自然万物与人神世界的理解与思考。从材料中可以推断出

()

2021年6月三星堆III土的青铜大面

①面具的巨大证明蜀地盛产青铜

②青铜冶炼技术开始于商周时期

③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

④其造型反映古蜀人独特的审美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具的巨大无法证明蜀地盛产青铜,①错误;青铜冶炼技术开始于商周时期,

题干材料未体现,②错误;依据材料中“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青铜大面具宽131cm,高71cm,深66cm,重

131斤,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青铜面具,其分铸技术、合金比例与安阳殷墟属于同一系统。”可知,中

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点,③正确;三星堆青铜大面具造型奇特,反映了古蜀人独特的审美,④正确。

因此,①②错误,③④正确,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6.“商朝的历史,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文物可以佐

证商朝历史的是()

A.人面鱼纹彩陶盆B.圆形方孔半两钱C.兵马俑D.刻有文字的甲骨

【答案】D

【详解】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发现的古代文字年代最早、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史料。D项正确;

人面鱼纹彩陶盆可以佐证半坡人生活历史,排除A项;圆形方孔钱是秦朝时期使用的货币,排除B项;兵

马俑可知作为研究秦朝军事的史料,排除C项。故选D项。

7.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知道历史上有商王朝的存在,而且这些文献无一

是成于商朝的。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刻写的文字展现在人们面前。由此可知()

A.神话传说具有一定史料价值B.商朝最早奠定国家的基本形态

C.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可信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知道历史上有商王朝的存在,而

且这些文献无一是成于商朝的。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刻写的文字展现在人们面前“可得出甲骨文的发

现证实了中国早期国家一商王国的存在,使商朝历史可信,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神话传说,排除A

项;夏朝最早奠定国家的基本形态,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排除C项。故

选D项。

8.文字是人类用符号记录表达信息以传之久远的方式和工具。我国的汉字是至今通行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

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源自()

A.商朝B.西周C.夏朝D.汉朝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或者记事在龟甲或是兽骨契刻的文

字,这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由此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A项正确;

BCD项不符合题意,可排除。故选A项。

9.《诗经•大雅》中“江汉汤汤”一句,反映了江汉地区(湖北中南部)青铜文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考古

发现:江汉地区出土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均有地域文化特色,是在吸收中原文化后的发展和创新。这表明早

期中华文明的特征是

A.民族交融长期发生在江汉地区B.证明黄帝与炎帝是中华民族的起源

C.江汉地区出土的青铜文明影响着中原文化D.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且历史悠久

【答案】D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诗•大雅》和考古发现均反映商周时期江汉青铜文明均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这反映

出早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并且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体现出历史悠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

民族交融,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炎帝和黄帝事迹,不能证明黄帝与炎帝是中华民族的起源,排除B项;

材料体现江汉地区青铜文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10.“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近年来,三星堆遗址考古有了重大发现,出土了黄金面具、青铜器、玉琮

等大量文物。三星堆遗址3号坑出土的一件青铜大面具,它是目前已知全世界最大的青铜面具。根据考古

研究,青铜大面具的分铸技术和合金比例与安阳殷墟属于同一系统。这反映出()

A.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青铜器B.中原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相互影响

C.三星堆文化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D.夏商周的青铜文明一脉相承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根据考古研究,青铜大面具的分铸技术和合金比例与安阳殷墟属于同一系统”可知,材料

反映三星堆文化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青铜器出现的时间,排除A项;材料没有

体现中原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相互影响,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夏商周的青铜文明一脉相承,排除D项。

故选C项。

培优第二阶——拓展培优练

1.看图识史

《礼记・表记》有“殷人尊神…先鬼而后礼''的记载,甲骨卜辞中记有“贞黍年有足雨?’‘历史学家据此推

断,商人迷信鬼神,笃信占卜。商人还铸造青铜礼器用于纪事或祭祀。

甲骨文主要出土地点分布图

1司母戊品及部内铭文拓片

想一想:司母戊鼎能够印证商朝哪些方面的历史?

【答案】商朝青铜器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方面;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工艺十分复杂,能铸造出大型

器物。

【详解】据所学知识,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商

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司母戊鼎能够印证商朝时期青铜器高超工艺,分工细致,

很多人合作完成;等等。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饮食是人类动物为了维持生命而共有的一种行为,它属于生物性的本能。人类在发明陶器以

前,和动物的觅食方式没有本质的区别,如都是生食,饮水都要到水边去饮,没有固定的饮食器具和饮食

场所等。一旦发明了陶器,人类便开始了经常、固定、持续不断的熟食生活。从此以后,人类的饮食行为

不仅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的一种生物性本能,而且还成为了人类一种重要的文化创造,“礼”的开始,也就是

文化的起源和开始,其以饮食的出现为其外在表征。

——摘编自林少雄《彩陶文化对华夏文明的影响初探》

材料二:商代的社会生产仍以农业为主,所以每年收成的好坏,统治阶级极为重视,同时也关系到百

姓的生计。因此,何进下种、何时耕作、何时收获都要占卜,天气旱涝也要占卜。所以在记录这些内容的

卜辞中有方方面面的大量记载。正是这种精神上的迷信活动,使得人们对于神和自然现象产生许多自我想

象和神秘感。生活中出现的、用当时的文明水平解决不了的自然现象,都归于神鬼的作用。于是商代青铜

器物上,同样蕴藏着一种神秘感。商代青铜文化所显示的威严、庄重、狰狞、神秘等精神上的感受,不是

完全属于审美范畴的,是属于精神方面实用范畴的。

——摘编自董振涛张国华《浅论中国的青铜文化》

注意:从下面的二个类型中选择一种作答,如果两种都答,以第一种为准。

选做一:

(1)据材料一,指出人类与其他动物的觅食方式有哪些不同?

(2)据材料二,指出商代的青铜器物上为什么蕴藏着神秘感?

(3)据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我国古代文化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选做二:

(1)据材料一,概括陶器的制作为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2)结合材料二,归纳商代的青铜器有哪些功能?

(3)为上述材料归纳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在该主题下制作一张思维导图,要求至少有三个层级,条

理清晰,没有知识性错误。

【答案】(1)人类在发明陶器以前,和动物的觅食方式没有本质的区别;发明了陶器,人类便开始了经常、

固定、持续不断的熟食生活,且形成了饮食文化。

(2)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人们对自然现象解释不了;精神上的迷信活动。

(3)我国古代文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详解】(1)依据材料信息“人类在发明陶器以前,和动物的觅食方式没有本质的区别,如都是生食,饮水

都要到水边去饮,没有固定的饮食器具和饮食场所等。一旦发明了陶器,人类便开始了经常、固定、持续

不断的熟食生活。从此以后,人类的饮食行为不仅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的一种生物性本能,而且还成为了

人类一种重要的文化创造,,可知,人类在发明陶器以前,和动物的觅食方式没有本质的区别;发明了陶器,

人类便开始了经常、固定、持续不断的熟食生活,且形成了饮食文化。

(2)依据材料信息“每年收成的好坏,统治阶级极为重视,同时也关系到百姓的生计、精神上的迷信活动,

使得人们对于神和自然现象产生许多自我想象和神秘感、用当时的文明水平解决不了的自然现象,都归于

神鬼的作用”可知,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人们对自然现象解释不了,精神上的迷信活动是商代的青铜器物

上蕴藏着神秘感的原因。

(3)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古代文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

1.(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内容,它追求极致、追求品质。

如图是湖南宁乡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最精美的物品,该物品是()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利慕D.毛公鼎

【答案】B

【详解】如图是湖南宁乡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最精美的物品,该物品是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是商代青铜器

中的精品。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2.(2022•湖南株洲•中考真题)文物承载着中华文明的血脉与基因。如图文物中最能印证中国有文字可考的

历史从商朝开始的是()

【答案】C

【详解】C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

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

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C项正确,AB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3.(2022•内蒙古包头•中考真题)实物史料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图1和图2集中展示了

图1刻有文字的甲骨图2商代早期青铜方鼎

A.铸造工艺的高超B.早期文明的成就

C.石器时代的风貌D.文字演变的历程

【答案】B

【详解】甲骨文是记载商朝历史的有力证据;青铜器代表商周文明。因此,图片展示了早期文明成就,B

项正确;甲骨文不属于铸造工艺高超,排除A项;甲骨文和青铜器出现于商代,排除C项;青铜器不能说

明文字演变,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2・四川成都・中考真题)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縻”(指粮仓)、“吠”(指田间水沟)、“园田”(指为

农田施肥)等字,这反映出商代()

A.手工业的新发展B.私有观念的产生

C.农业技术的进步D.赋税负担的繁重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縻”(指粮仓)、“吠”(指田间水沟)、“园田”(指为农田施

肥)等字”可知,商代有了粮仓、有田间水沟,还为农田施肥,这反映出商代农业技术的进步,c项正确;题

干材料体现的是商代农业技术的进步,与手工业无关,排除A项;题干材料体现的是商代农业技术的进步,

没有体现私有观念的产生,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赋税负担的繁重,排除D项。故选C项。

5.(2022.河南・中考真题)古书中常有夏代人造酒的说法,如大禹的臣子仪狄“始作酒醪(醪IWo:浊酒),变

五味”“杜康造酒”“少康作秫(秫sh:高粱)酒”。下列可能佐证这些说法的器物是

河姆渡出土的陶钵二里头出土的铜爵

商鞅铜方量

司母戊鼎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古书中常有夏代人造酒的说法”结合所学知识,近代学术界已普遍将二里头文化作为考查

夏文华的首选对象,铜爵是古代一种酒器,故二里头出土的铜爵可能佐证“夏代人造酒的说法”,B项正确;

“河姆渡出土的陶体”属于我国原始农耕文明时期的用具,排除A项;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属于

礼器,排除C项;商鞅铜方量是战国时代秦国铜制量器,排除D项。故选B项。

6.(2017•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宛如汇纳百川的大海奔流不息,一片片甲骨文,一

件件巧夺天工的文明瑰宝闪烁其间。

【一片甲骨惊天下】

材料一

格A3A.7

国一国二

(1)材料一中图一的这片龟甲出自哪个朝代?在当时它主要用来做什么的?观察图二中的三个甲骨文,把它

们与三个字(休、人、山)对应起来。

⑵你怎样理解“一片甲骨惊天下”?

【青铜文明震世界】

材料二

图三

(3)图三是商朝的哪一青铜器?它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从外观上看,它有什么特点?

(4)图四是商朝青铜器的制作流程(想象图)。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商代灿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