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第十二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
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是美丽的
李永康
举目远眺,没有绿色,天是黄的,地是黄的,路两边的蒿草也是焦黑的。
尽管来这之前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可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大吃一惊。最难的是给乡村孩子们上课,书上好多外
面世界的精彩,他们闻所未闻。一些新鲜的词汇,我往往旁征博引设喻举例讲得口干舌燥,他们却是一脸陌生。
有一天上自然课讲到鱼,我问同学们鲫鱼和鲤鱼的区别,他们一个个都摇头。他们压根就没走出大山见到过鱼呀
!我和学校领导商量,买几条回来做活体解剖,校领导露出一脸难色。我只好借了辆自行车利用星期天骑了三十多里
路到一个小镇上,自掏腰包买了几条回来。
那节课同学们高兴得像过节一样,我却流下了热泪。
听当地的老师讲,这里的学生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上课爱迟到。但开学两个月来,我教的班还未发现过这样的
现象。为此,我非常得意。我当初读初中的时候,不喜欢哪位老师的课,就常常采取这种极端的行为来“报复”。虽
然最终受伤害的是我,可当时就是不明白。现在我也为人师表了,如果我的学生这样对待我,我又作何感想呢?
世界上的事就是怪,不想发生的事偏发生了。我把那位迟到的学生带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原来他家离学校有二十
多里路,他如果要准时到校的话,早晨五点钟就得起床,还要摸黑走上十几里山路。夏天还可以对付,可眼下是深冬
——寒风刺骨。我要求他住校,他说他回家和父母说说。第二天,他却没来上课。我非常着急,找了个与他家相隔几
个山头的同学去通知他,他还是没来。
我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来到了他家。忽然间“家徒四壁”这个成语从我的记忆深处冒了出来。面对他的父母,
我哽咽着对他说,老师不要求你住校,每天坚持来上课就行。离开他家的时候,他父母默默地把我送过了好几道山
梁。
出乎意料的是,家访的第二天,他居然背着被褥来到学校。我心里非常激动。可没隔几天,他又不来上课了。
我再次来到他家里。他父母告诉我,说他小时候常患病,身体弱,有尿床的坏毛病,他怕在学校尿床被同学笑
话。
我问他想不想走出大山。
他说,想。
我说,要走出大山就得好好读书。
他抹着眼泪点点头。
我说,相信老师,老师会帮你的。
这个冬天,每天早晨等上课铃响过后,我和另一位老师轮换着去查他的被褥。如果是湿的,我们就悄悄拿到自己
的寝室里烘干。
做这些工作,我们既是在尽责任,更是凭良知。坦率地说,我心里也有过埋怨:这个学生从来就没有当面向我说
过半个“谢”字——想到这一点我就脸红——我是不是太自私、太虚荣、太渴望回报了呢?
一件事净化了我的灵魂。
我知道山村孩子的渴求,他们需要知识,更需要做人的道理。
课外活动时,我尝试着给他们读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风雨沉沉的夜里/前面一片荒郊/走尽荒郊/便是人们的
道/呀,黑暗里歧路万千/教我怎样走好/上帝!/快给我些光明吧/让我好向前跑/上帝说:光明/我没处给你找/你要光
明,你自己去造!”
一双双纯洁晶亮的眼睛盯着我。我又声情并地朗读着穆旦的《理想》:“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在春天生发,
到秋日枯黄/没有理想的人像是流水/为什么听不见它的歌唱/原来它被现实的泥沙/逐渐淤塞,变成污浊的池塘……”
下课后,同学们都围过来,要我把诗集借给他们传抄。
我看了他们摘抄的诗,有的抄了顾城的《一代人》,有的摘录了惠特曼的《我自己之歌》,有的摘了穆旦的《森林
之魅》。我心里充满了喜悦。
那位尿床的学生却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你让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是美丽的!
霎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两次写“我”流泪,一次是在自然课上为孩子们得不到良好教育的伤感的泪,一次是感动于学生收获做人
道理言语的喜悦的泪。
B.“我”对尿床的学生从来就没有当面向我说过半个“谢”字事也有过埋怨,说明“我”也有施恩图报的心理需求。
C.“我”读初中的时候,不喜欢哪位老师的课,常常用迟到这种极端的行为来“报复”,那位学生的迟到,也是对
“我”的“报复”。
D.“我”不仅认真上好课,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而且尝试通过诵读脍炙人口的诗篇来熏陶学生体会做人道理的教
育。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简笔写出了景物“黄”“黑”两种颜色,烘托了山村荒凉的自然环境,暗示当地的贫穷,为下文情节的展
开作铺垫。
B.小说情节一波三折,“我”让那位迟到的学生住校一他不来上课一他住到学校一他又不来上课一最后他告知原
因,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C.小说前半部分语言自然平实,后半部分引用了两首新诗以及详细写出一串诗人及其诗集的名字,充满者浓郁的
“诗情”。
D.小说中“他父母默默地把我送过好几道山梁”的行为细节描写,表现了山里人无言的纯朴善良和对老师的尊重。
3.小说写“我”买鱼讲自然课的情节有哪些作用?
4.“老师,你让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是美丽的!”那位尿床的学生写的这句话包含了哪些含意?这句话给你
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心一境
林清玄
小时候我时常寄住在外祖母家,有许多表兄弟姐妹,每次相约饭后要一起去玩,吃饭时就不能安心,总是胡乱地
扒到嘴里咽下,心里尽想着玩乐。
这时,外祖母就会用她的拐杖敲我们的头说:“你们吃那么快,要去赴死吗?”
这句话令我一时呆住了,然后她就会慢条斯理地说:“吃那么紧,怎么会知道一碗饭的滋味呀!”当时深记着外
祖母的话,从此,吃饭便十分专心,总是好好吃了饭再出去玩。
从前不觉得这两句话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长大以后,年岁日长愈感觉这两句寻常的话有至理在焉,这不正是禅
宗祖师所说的“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那种活在当下的精神吗?
“活在当下”看来是寻常言语,实际上是一种极为勇迈的精神,是把“过去”与“未来”做一截断,使心思处在
一心一境的状态,一个人如果能每时每刻都处于一心一境,就没有什么困难能牵住他,也没有什么痛苦能动摇他了。
一■心一■境是疗治人生的波动、不安、痛苦、散乱最有效也最简易的方法,因为人的乐受与苦受虽是感觉真实,却
是一种空相,若能安住于每一个当下,苦受就不那样苦,乐受也没有那么乐了。可惜的是,人往往是一心好几境(怀
忧过去,恐慌未来),或一境生起好几种心(信念犹如江河,波动不止),久而久之,就被感受所欺瞒,不能超越了。
不能活在一心一境之中,那是由于世人往往重视结局,而不重视过程,很少人体验到一切的过程乃是与结局联结
的。一个人如果不能在吃饭时品味米饭的香甜,又何以能深刻地品味人生呢?一个人若不能深入一碗饭,不知蓬莱
米、在来米,甚至糯米的不同,又如何能在生命的苦乐中有更深切的认识?
因此吃饭、睡觉、喝茶,看来是人生小事,却能由一心一境在平凡中见出不凡,也就能以实践的态度契入生活,
而得到自在。
曾经有人问一位禅师说:“什么是解脱痛苦最好的法门?”
禅师说:“在痛苦时就承受痛苦,在该死的时候就坦然地死,这便是解脱痛苦最好的法门。”
痛苦或死亡是人人所不愿见到或遇到的,但若不能深刻品味痛苦,何尝能知道平安喜乐的真滋味?若不能对死亡
有所领会,又如何能珍惜活着的时候呢?
又有一位禅师问门人说:“寒热来时往何处去?”
门人说:“向无寒暑处去!”
禅师说:“冷时冻死你,热时热死你!”
这世界原来并没有一个无寒暑的地方可以逃避生之恸,因此最好的方法是水里来、火里去,不避于寒热,寒热自
然就莫可奈何了!这也是一心一境。时人的苦恼就是寒冷的时候怀念暑天,到了真正热的时节,又觉得能冷一些就好
了。晴天的时候想着雨景之美,雨季来临时,又抱怨没有好的天色,因此,生命的真味就被蹉鸵了。
一心一境是活在每一个眼前的时节,是承担正在遭受的变化不定的人生,那就像拿着铁锤吃核桃,核桃应声而
裂,人生的核桃或有乏味之时,或有外表美好、内部朽坏的,但在每一个下锤的时节都能怀抱美好的期待。
当然,人的生命历程如果能像苏东坡所说的:“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那是最
好的情况。可惜在现代社会里几乎没有无事、早寝、安步、晚食的人了。因此如何学习以“一心一境”的态度生活,
就变得益发可贵。
苏东坡在《春渚纪闻》里还说:“处贫贱易,处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人能安闲散,
耐富贵,忍痒,真有道之士也。”这是苏东坡的至理名言,但我的看法有些不同,我觉得要处贫贱、安劳苦、忍痛苦
都是一样难的,唯有一心一境的人,能贫富、劳闲、痛痒,皆一体观之,这才是真正的“有道”。
活在每一个过程,这是真正的解脱,也是真正的自在,“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的禅语也可以说:“痛苦时
痛苦,快乐时快乐。”这使我想起元晓大师说的话,他说:“纵使尽一切努力,也无法阻止一朵花的凋谢。因此在花
凋谢时好好欣赏它的凋谢吧!”
人生的最大意义不在奔赴某一目的,而是在承担每个过程。有一次在报纸上看到汽车广告说:“从零加速到一百
公里,只要六秒钟!”这广告使我想起外祖母的话:“你驶那么紧,要去赴死呀!”
活在苦中,活在乐里;活在盛放,也活在凋零;活在烦恼,也活在智慧;活在不安,也活在止息。这是面对苦难的
生命最好的方法。
(选自《心有欢喜过生活》)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从小时候不专心吃饭写起,得出人应当活在当下的感悟。作者从生活细节中得出了大的人生见地,具有
“启迪式的东方韵味”。
B.作者认为一心一境能够治疗人生的不安与痛苦,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地处于一心多境,就容易被感受欺骗,永远无
法超越了。
C.苏东坡《春渚纪闻》中的观点是对一心一境最好的诠释,也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将贫富、劳闲、痛痒一体观
之,做一个真正的有道之人。
D.作者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关注现代人生存中面临的各种苦恼,并给予人文关怀,意蕴深远,发人深省。
6.文中“一心一境”有多重内涵,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7.本文语言极具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蹄铁
朱雅娟
听到马蹄的声音,小铁匠的嘴角就会微微上扬。不用说,生意到了。小铁匠并没有停下手里的活,该打铁打铁,
该淬火淬火,甚至都不正眼瞧那牵马的人,炉火把小铁匠的脸庞映得更加火红。
小铁匠是个女人。但从来没有人把她当女人看,连她自己也是。满脸的炭灰,头上顶着一个青毡帽,常年穿同一
色青灰袄子、青灰裤子,袄子上尽是火星溅到后留下的星星点点,腰里再束一根麻绳儿。抡起锤子打铁,干净利落,
甚至有一点儿孔武有力的味道。这样的女人,应该不是女人。
“左前掌早就应该换了,后右蹄再过一个月来换吧。”小铁匠粗着喉咙说。
“嘿,瞧都不瞧,这都知道?”
“从马蹄声就能听出来的。”为了掩饰自己那点儿小骄傲,小铁匠特意加了一个“的”字,显得既自信又谦虚。
语气也是火候,跟打铁一样。掌握好火候,才能打出上好的铁器来,尤其是这看似不起眼的马蹄铁。
马蹄铁也叫马掌,月牙形的,钉在马啊驴啊骡子啊的蹄掌上,既可以保护蹄子不被磨损,又可以防止蹄子打滑,
用处可大哩!
小铁匠钉马掌的技术也很娴熟,那些硬蹄牲口在小铁匠的身边格外驯服。这时候,小铁匠就是一个温柔的小女
人,仔细认真地用小铲刀铲平蹄子上的角质层,按照蹄子大小选好马掌,再用倒钉把马掌钉牢。
小铁匠手艺好,收费也便宜,十里八乡的人都来找她钉马掌。
大雪片子的冬日,来了几个外地的骡马贩子,他们每人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身后的脚夫牵着的马背上都捆着一个
个衣衫褴褛的瘦小姑娘,有一二十个。为首的汉子似乎一点儿都不怕冷,敞开胸膛,骑着马站在铁匠铺门口吆喝:
“打铁的,拿几个小爬爬来坐。”
小铁匠眼神闪躲,急忙拿出几个小板凳。
汉子打了个口哨,笑道:“没想到北方这边也有人听得懂我们江淮官话。”接着,吩咐小铁匠给其中的几匹马钉
上马掌。
小铁匠勉强笑笑,偷眼瞧瞧那些小姑娘。
汉子又笑:“炮崽子,你也觉得这些‘瘦马'漂亮?再过几年来扬州找我,我保管给你留一匹养得风情万种的小
母马。”
身后一阵爆笑,小铁匠没有理会,认真地钉马掌。不用说,这些人不光是骡马贩子,还是人贩子。
其中一个人贩子上下打量着小铁匠,忽然说:“这个打铁的是个雌儿。”
“女人?”汉子来了兴趣,围着小铁匠转了几圈,说:“打铁的,给爷转个脸,出个声。”
小铁匠低了头,手上的活计却没有停。
有贩子叫道:“大哥,别做亏本的生意,这打铁的女人脚比我的都大,是最次的货色了。”周围又是一阵哄笑。
钉完马掌,小铁匠瞧了瞧汉子骑的马,说:“大爷的这匹马,马掌有些松了,换换才好。”汉子道:“才换了个
把月,换什么换。”小铁匠说:“大爷的这匹马喜欢蹬后蹄,大爷又长得魁梧,马掌受力太大马钉就松了,走起路来
马蹄声就不利落。”说着,牵着马走了几步。
汉子笑道:“又想多挣爷的钱。好吧,看你手艺不错,给爷换换。”其余几个贩子起哄:“大哥的马换马掌,小
弟的就不给换了?”
小铁匠笑了,笑声脆生生。
“各位爷不用换了,前面的青泥岭只有下雨路才滑。”汉子听了,捏了小铁匠的脸蛋一下:“乖乖隆地咚,会拉
生意啊,故意给爷说反话。下了雪,不是比下雨更滑?我们还要忙着赶路,马掌全给我换了。”
小铁匠这次换马掌更用心了,挑马掌,拣铁钉十二分仔细。好不容易换完马掌,已是正午时分。汉子摔给小铁匠
几个铜子儿,翻身上马,一声口哨之后,马和人走得干干净净。
小铁匠站在门口,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掩盖了整个集市。
次日天晴,传来一个骇人的消息,一群从扬州来的骡马贩子在青泥岭马失前蹄,为首的几个滚下了山崖。而那些
低价买来的小姑娘趁乱纷纷逃走。
官府的人来捉小铁匠,却见铺子的门大开着,小铁匠已不见了人。
“在马掌上做手脚,还能够把马匹走路的时间估摸准,这个小铁匠真不简单!”大伙儿说。
(选自《小小说月刊•下半月》,有删改)
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多次写到小铁匠的“笑”,有生意来了的欣喜,有礼貌性的回应,有轻蔑的嘲讽。
B.文中先说小铁匠是女人,又说她应该不是女人,后说她是温柔的小女人,文曲而意丰。
C.小说注重前后照应,如前文写小铁匠“掌握好火候”,后文写“把马匹走路的时间估摸准”。
D.题目“马蹄铁”既是小说的行文线索,又能设置悬念,还能体现小铁匠的“神秘”。
9.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小铁匠的“自身硬”的。
10.作者朱雅娟携本文《马蹄铁》在内十篇小说角逐小小说金麻雀奖,在众多作家中脱颖而出,给她的授奖词写
道:“作者善于‘经营’细节,使作品常常出人意表,有'点'可看,叙事富有质感,审美自成高格。”请据此简析
本文的基本特征。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晖早孤,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道遇群贼,白刃
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目:“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
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
②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就闻,叹日:“志
士也,勿夺其节。”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嬴者,乡族皆归焉。晖同县张
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先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
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其子怪之。晖目:“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
也。”晖又与同郡陈揖相善,揖早卒,有遗腹子友,晖常哀之,及司徒桓虞为南阳太守,召晖子骈为吏,晖辞骈而荐
友。
③元和中,迁太山太守,晖上疏乞留中,诏许之。因上便宜,陈密事,深见嘉纳。诏报日:“俗吏苟合,阿意面
从,进无客客之言,却无退思之念,患之甚久。惟今所言,适我愿也,生其勉之。”
(范晔《后汉书》)
1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童子内刀
(2)勿夺其节
(3)迂太山太守
(4)邛无退思之念
1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欲以妻子托先生君何以知燕王
B.业司徒桓虞为南阳太守史脑知其巨祸
C.晖辞骈巾荐友堕军实加长寇跳
D.生其勉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
(2)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
14.用“/”给第①段画线部分断句。
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
15.从第②段可以看出朱晖是怎样一个人?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减字木兰花
卢炳
莎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绿水千畦,惭愧®秧针出得齐。
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盍②妇耕夫,画作今年稔岁图。
【注】①惭愧:宋代方言,庆幸、侥幸之意。②至盍妇:田间送饭农妇。
16.全词如何体现“农务急”的?请简要概括。
17.请简要分析这首词表达思想情感。
18.按要求填空。
(1)山气日夕佳,o(陶渊明《》)
(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3)姜夔《扬州慢》中,以芍药花开却无人欣赏抒发物是人非之感的两句是“,。”
19.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开年原有的美好期盼,我们仍然身处“黑天鹅”带来的挑战之中。战“疫”面前,没
有人能够置身事外,本该如期热闹起来的学校课堂,也被一场场网络直播课所替代。教育有着穿透阴霾的力量,那些
身处摄像头之后的老师们,用热情与坚守为孩子们筑起了一方精神天地。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北石家庄一中要求,上
网课时学生穿校服、老师着正装,该学校做法引发网友热议,话题一度处于热搜榜中。该校高三年级主任称,这样能
让学生提高专注度,同时增强荣誉感。也有网友表示,此举过于形式主义,大可不必。
针对此举,你怎么看?结合材料,针对学生在家上网课是否需要穿校服这一问题,提出你的观点和看法。(不少
于150字)。
20.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四川广元市民扎堆喝茶,不戴口罩,被紧急叫停;郑州一家胡辣汤门店前,消费者排队呈扎堆状态,有关部门介
入后迅速整改;广州的餐饮商家“陶陶居”宣布正式接受堂食,商家营业半天后紧急闭门谢客;江西赣州,不戴口罩
赶集的人摩肩接踵,受到媒体批评……疫情拐点尚未到来,一些人却摘下口罩,出门逛街、聚餐,一些企业钾足了劲
想招揽顾客,如此麻痹大意、侥幸松懈令人忧心如焚。
疫情发生以来,各地采取严格防疫措施,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一定影响。一些人蜗居在家久了,心里憋得慌,想
出去逛一逛、好吃好喝一番,心情可以理解;早一点从“防疫状态”转入正常状态,也是所有人的共同期盼。
但是……
结合材料,请结合你的观点和看法,续写材料。(不少于150字)
21.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冬天大雪后,使用融雪剂能够快速除雪化冰,使道路畅通,但过多使用融雪剂也有很多危害,如破坏路面、污染
地下水、伤害路边植物、侵蚀汽车轮胎及底盘等,今年冬天,某城市实施绿色清雪行动,除市区干道及主要支道可以
适当使用融雪剂外,其他道路的清雪以机械和人工为主,严控融雪剂使用。这一举措实施后,市区清雪速度明显迟
缓,这给市民出行带来一些不便。有网民发出不满声音:路滑难走,生命都受到威胁,这时候还顾什么环保?
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写一段回复表达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达流畅得体。120字左右。
2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诗歌)。
很久没有这样一部影片,上映后几乎收获零差评——它便是前段时期热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影片广受赞誉
的背后,有这样一些数据尤其值得我们品味:这部电影从筹备到拍摄,整整花费了近4年时间;为了说服投资方,导
演李安花了一年时间,亲自将海上70分钟的漂流过程画成卡通;参与电影制作的工作人员超过14000名,累计工作
时间超过600000小时。
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第十二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命是美丽的
李永康
举目远眺,没有绿色,天是黄的,地是黄的,路两边的蒿草也是焦黑的。
尽管来这之前我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可眼前的景象还是让我大吃一惊。最难的是给乡村孩子们上课,书上好多外
面世界的精彩,他们闻所未闻。一些新鲜的词汇,我往往旁征博引设喻举例讲得口干舌燥,他们却是一脸陌生。
有一天上自然课讲到鱼,我问同学们鲫鱼和鲤鱼的区别,他们一个个都摇头。他们压根就没走出大山见到过鱼呀
!我和学校领导商量,买几条回来做活体解剖,校领导露出一脸难色。我只好借了辆自行车利用星期天骑了三十多里
路到一个小镇上,自掏腰包买了几条回来。
那节课同学们高兴得像过节一样,我却流下了热泪。
听当地的老师讲,这里的学生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上课爱迟到。但开学两个月来,我教的班还未发现过这样的
现象。为此,我非常得意。我当初读初中的时候,不喜欢哪位老师的课,就常常采取这种极端的行为来“报复”。虽
然最终受伤害的是我,可当时就是不明白。现在我也为人师表了,如果我的学生这样对待我,我又作何感想呢?
世界上的事就是怪,不想发生的事偏发生了。我把那位迟到的学生带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原来他家离学校有二十
多里路,他如果要准时到校的话,早晨五点钟就得起床,还要摸黑走上十几里山路。夏天还可以对付,可眼下是深冬
——寒风刺骨。我要求他住校,他说他回家和父母说说。第二天,他却没来上课。我非常着急,找了个与他家相隔几
个山头的同学去通知他,他还是没来。
我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来到了他家。忽然间“家徒四壁”这个成语从我的记忆深处冒了出来。面对他的父母,
我哽咽着对他说,老师不要求你住校,每天坚持来上课就行。离开他家的时候,他父母默默地把我送过了好几道山
梁。
出乎意料的是,家访的第二天,他居然背着被褥来到学校。我心里非常激动。可没隔几天,他又不来上课了。
我再次来到他家里。他父母告诉我,说他小时候常患病,身体弱,有尿床的坏毛病,他怕在学校尿床被同学笑
话。
我问他想不想走出大山。
他说,想。
我说,要走出大山就得好好读书。
他抹着眼泪点点头。
我说,相信老师,老师会帮你的。
这个冬天,每天早晨等上课铃响过后,我和另一位老师轮换着去查他的被褥。如果是湿的,我们就悄悄拿到自己
的寝室里烘干。
做这些工作,我们既是在尽责任,更是凭良知。坦率地说,我心里也有过埋怨:这个学生从来就没有当面向我说
过半个“谢”字——想到这一点我就脸红——我是不是太自私、太虚荣、太渴望回报了呢?
一件事净化了我的灵魂。
我知道山村孩子的渴求,他们需要知识,更需要做人的道理。
课外活动时,我尝试着给他们读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风雨沉沉的夜里/前面一片荒郊/走尽荒郊/便是人们的
道/呀,黑暗里歧路万千/教我怎样走好/上帝!/快给我些光明吧/让我好向前跑/上帝说:光明/我没处给你找/你要光
明,你自己去造!”
一双双纯洁晶亮的眼睛盯着我。我又声情并地朗读着穆旦的《理想》:“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在春天生发,
到秋日枯黄/没有理想的人像是流水/为什么听不见它的歌唱/原来它被现实的泥沙/逐渐淤塞,变成污浊的池塘……”
下课后,同学们都围过来,要我把诗集借给他们传抄。
我看了他们摘抄的诗,有的抄了顾城的《一代人》,有的摘录了惠特曼的《我自己之歌》,有的摘了穆旦的《森林
之魅》。我心里充满了喜悦。
那位尿床的学生却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你让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是美丽的!
霎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两次写“我”流泪,一次是在自然课上为孩子们得不到良好教育的伤感的泪,一次是感动于学生收获做人
道理言语的喜悦的泪。
B.“我”对尿床的学生从来就没有当面向我说过半个“谢”字事也有过埋怨,说明“我”也有施恩图报的心理需求。
C.“我”读初中的时候,不喜欢哪位老师的课,常常用迟到这种极端的行为来“报复”,那位学生的迟到,也是对
“我”的“报复”。
D.“我”不仅认真上好课,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而且尝试通过诵读脍炙人口的诗篇来熏陶学生体会做人道理的教
育。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简笔写出了景物“黄”“黑”两种颜色,烘托了山村荒凉的自然环境,暗示当地的贫穷,为下文情节的展
开作铺垫。
B.小说情节一波三折,“我”让那位迟到的学生住校一他不来上课一他住到学校一他又不来上课一最后他告知原
因,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C.小说前半部分语言自然平实,后半部分引用了两首新诗以及详细写出一串诗人及其诗集的名字,充满者浓郁的
“诗情”。
D.小说中“他父母默默地把我送过好几道山梁”的行为细节描写,表现了山里人无言的纯朴善良和对老师的尊重。
3.小说写“我”买鱼讲自然课的情节有哪些作用?
4.“老师,你让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生命是美丽的!”那位尿床的学生写的这句话包含了哪些含意?这句话给你
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答案】1.C2.B
3.①回应开头,将同学们生存环境的艰难在日常生活中具体化。②表现了“我”是一个有责任心、敬业精神的人。③
隐含了只有生命是鲜活的、美丽的,才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表现了主旨。
4.含意:①老师的生命是美丽的。老师的所作所为让孩子看到了老师美丽的心灵,这是对老师的感激与赞美。②自己
苦难的生命也是美丽的。优美的诗篇使孩子领悟到苦难的生命也可以靠奋斗绽放美丽,他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启示:①
要常怀感恩之心,对不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帮助过自己的人都要感谢并回报。②用心感受生命的美丽,通过奋斗,让
生命之花更加绚烂。③人生难免会处于困境、逆境,但是一定要记着生命是美丽的,给自己以希望,为未来努力。(言
之成理即可)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筛选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
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
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本题中,
C项,“那位学生的迟到,也是对“我”的“报复”,分析错误。根据原文“我把那位迟到的学生带到办公室了解情
况。原来他家离学校有二十多里路,他如果要准时到校的话,早晨五点钟就得起床,还要摸黑走上十几里山路”分
析,那位学生迟到的真实原因是他家里贫穷而且离校距离远。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
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
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
与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
B项,“他告知原因”的分析错误,根据原文“我再次来到他家里。他父母告诉我,说他小时候常患病,身体弱,有
尿床的坏毛病,他怕在学校尿床被同学笑话”可知,应为他父母告知原因。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情节作用的能力。分析情节的作用,解答此类试卷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分析情节内
容,考虑与主旨的联系或考虑其在表达情感、观点方面的作用;2、着眼情节在文中的位置,分析其与上下文之间的
联系,分辨其作用是领起、铺垫、过渡、照应还是总结;3、针对表达上富有特色的句段(如特殊表现手法、结构上超
常组合、使用特殊标点符号的句段)分析其特殊的表达效果。
从情节发展来看,自然课讲到鱼,学生们没有见过鱼,“我”提出买鱼,校领导面露难色,学生和校领导的表现,都
表明这里日常生活贫穷艰苦,回应了开头对环境恶劣生活艰苦的描写。从人物的角度来看,“我”为了让孩子们对鱼
有所了解,自己掏钱买鱼,表明“我”有责任心、有敬业精神。从表达主题来看,“学生们高兴得过节一样”表明学
生们喜欢这些鲜活的鱼,隐含了生命是鲜活的美丽的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主旨。
【4题详解】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对
“生命是美丽的!”的这句话的含意理解,可结合着小说主题及小说具体内容来理解。小说中“我”的所作所为感动
了孩子们,孩子们感悟到了老师的心灵美;读名人的诗歌等作品领悟到了困难的生命经过奋斗也能绽放美丽,增添了
孩子们的信心。第二问,在启发方面,可以结合着小说中老师和学生的形象特点,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来从“感
恩”的角度,从“生命是美丽的”启发人们应乐观面对困难挫折,奋斗拼搏的角度来分析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心一境
林清玄
小时候我时常寄住在外祖母家,有许多表兄弟姐妹,每次相约饭后要一起去玩,吃饭时就不能安心,总是胡乱地
扒到嘴里咽下,心里尽想着玩乐。
这时,外祖母就会用她的拐杖敲我们的头说:“你们吃那么快,要去赴死吗?”
这句话令我一时呆住了,然后她就会慢条斯理地说:“吃那么紧,怎么会知道一碗饭的滋味呀!”当时深记着外
祖母的话,从此,吃饭便十分专心,总是好好吃了饭再出去玩。
从前不觉得这两句话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长大以后,年岁日长愈感觉这两句寻常的话有至理在焉,这不正是禅
宗祖师所说的“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那种活在当下的精神吗?
“活在当下”看来是寻常言语,实际上是一种极为勇迈的精神,是把“过去”与“未来”做一截断,使心思处在
一心一境的状态,一个人如果能每时每刻都处于一心一境,就没有什么困难能牵住他,也没有什么痛苦能动摇他了。
一■心一■境是疗治人生的波动、不安、痛苦、散乱最有效也最简易的方法,因为人的乐受与苦受虽是感觉真实,却
是一种空相,若能安住于每一个当下,苦受就不那样苦,乐受也没有那么乐了。可惜的是,人往往是一心好几境(怀
忧过去,恐慌未来),或一境生起好几种心(信念犹如江河,波动不止),久而久之,就被感受所欺瞒,不能超越了。
不能活在一心一境之中,那是由于世人往往重视结局,而不重视过程,很少人体验到一切的过程乃是与结局联结
的。一个人如果不能在吃饭时品味米饭的香甜,又何以能深刻地品味人生呢?一个人若不能深入一碗饭,不知蓬莱
米、在来米,甚至糯米的不同,又如何能在生命的苦乐中有更深切的认识?
因此吃饭、睡觉、喝茶,看来是人生小事,却能由一心一境在平凡中见出不凡,也就能以实践的态度契入生活,
而得到自在。
曾经有人问一位禅师说:“什么是解脱痛苦最好的法门?”
禅师说:“在痛苦时就承受痛苦,在该死的时候就坦然地死,这便是解脱痛苦最好的法门。”
痛苦或死亡是人人所不愿见到或遇到的,但若不能深刻品味痛苦,何尝能知道平安喜乐的真滋味?若不能对死亡
有所领会,又如何能珍惜活着的时候呢?
又有一位禅师问门人说:“寒热来时往何处去?”
门人说:“向无寒暑处去!”
禅师说:“冷时冻死你,热时热死你!”
这世界原来并没有一个无寒暑的地方可以逃避生之恸,因此最好的方法是水里来、火里去,不避于寒热,寒热自
然就莫可奈何了!这也是一心一境。时人的苦恼就是寒冷的时候怀念暑天,到了真正热的时节,又觉得能冷一些就好
了。晴天的时候想着雨景之美,雨季来临时,又抱怨没有好的天色,因此,生命的真味就被蹉跑了。
一心一境是活在每一个眼前的时节,是承担正在遭受的变化不定的人生,那就像拿着铁锤吃核桃,核桃应声而
裂,人生的核桃或有乏味之时,或有外表美好、内部朽坏的,但在每一个下锤的时节都能怀抱美好的期待。
当然,人的生命历程如果能像苏东坡所说的:“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那是最
好的情况。可惜在现代社会里几乎没有无事、早寝、安步、晚食的人了。因此如何学习以“一心一境”的态度生活,
就变得益发可贵。
苏东坡在《春渚纪闻》里还说:“处贫贱易,处富贵难。安劳苦易,安闲散难。忍痛易,忍痒难。人能安闲散,
耐富贵,忍痒,真有道之士也。”这是苏东坡的至理名言,但我的看法有些不同,我觉得要处贫贱、安劳苦、忍痛苦
都是一样难的,唯有一心一境的人,能贫富、劳闲、痛痒,皆一体观之,这才是真正的“有道”。
活在每一个过程,这是真正的解脱,也是真正的自在,“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的禅语也可以说:“痛苦时
痛苦,快乐时快乐。”这使我想起元晓大师说的话,他说:“纵使尽一切努力,也无法阻止一朵花的凋谢。因此在花
凋谢时好好欣赏它的凋谢吧!”
人生的最大意义不在奔赴某一目的,而是在承担每个过程。有一次在报纸上看到汽车广告说:“从零加速到一百
公里,只要六秒钟!”这广告使我想起外祖母的话:“你驶那么紧,要去赴死呀!”
活在苦中,活在乐里;活在盛放,也活在凋零;活在烦恼,也活在智慧;活在不安,也活在止息。这是面对苦难的
生命最好的方法。
(选自《心有欢喜过生活》)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从小时候不专心吃饭写起,得出人应当活在当下的感悟。作者从生活细节中得出了大的人生见地,具有
“启迪式的东方韵味”。
B.作者认为一心一境能够治疗人生的不安与痛苦,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地处于一心多境,就容易被感受欺骗,永远无
法超越了。
C.苏东坡《春渚纪闻》中的观点是对一心一境最好的诠释,也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将贫富、劳闲、痛痒一体观
之,做一个真正的有道之人。
D.作者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关注现代人生存中面临的各种苦恼,并给予人文关怀,意蕴深远,发人深省。
6.文中的“一心一境”有多重内涵,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7.本文语言极具特色,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
【答案】5.C6.①活在当下的勇迈精神,重视过程。一心一境能把“过去”与“未来”截断,使困难不能牵住,使
痛苦不能动摇。能在平凡中见出不凡,以实践的态度契入生活,而得到自在。②直面生活中的痛苦,深刻品味痛苦。一
心一境都是解脱痛苦的最好法门。世间苦难原无可避,直面痛苦,痛苦也就无可奈何了。③对眼前时节的美好期待。一
心一境能承担正在遭受的变化不定的人生,但在没一个关键时节都能怀抱美好期待。
7.①语言风格既平时朴素,又典雅隽永,开篇由小故事引入,不加雕饰,亲切自然。后半句语言典雅,充满禅意②句式
整散结合。如文章结尾多用短小的整句,既能准确地表达意蕴,又富有节奏,铿锵有力。③运用引用手法:如文章多处
引用禅语和苏轼的名言,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小说阅读的选择题往往涉及小说内容(写了什么、
为什么这样写)和艺术特色(怎样写的)两个方面。内容方面包括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对人物性
格特点的概括、对主旨的理解等;特色方面主要是解读艺术手法。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考生抓住两点(内容+艺术特色)
去读文,速解小说选择题,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做此题,
要着重了解选项的常见错误类型和题干中的敏感点,并注意把握二者间的关系。
C项,“苏东坡《春渚纪闻》中的观点是对一心一境最好的诠释”表述错误。依据原文第18段“这是苏东坡的至理名
言,但我的看法有些不同”可知,表明作者观点与苏东坡是不同的,所以“最好的阐释”不正确。
故选Co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题作用,也就是解题即理解含义的能力。标题的作用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1)内容:概括主要内容。
很多文题是对文章所叙之事的概括,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2)主旨:与主旨(中心)的关
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3)
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主要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表明写作
对象。有的以人或物作为文题的文章,其题目里指出的人或物就是文章的写作对象。(4)标题本身就是行文线索的。
(5)兴趣: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
做理解标题的内涵的题目,与理解词语、句子含义题有相通之处,但不同之处在于命题者是想考查考生能否体悟到文
本哪些内容体现了标题深刻的意蕴。因此做此类题一定要立足于全文内容,深入体会文章层次与内涵,之后根据题干
筛选内容,合理概括即可。
具体而言,根据原文第五段“'活在当下’看来是寻常言语,实际上是一种极为勇迈的精神,是把‘过去‘与‘未
来'做一截断,使心思处在一心一境的状态,一个人如果能每时每刻都处于一心一境,就没有什么困难能牵住他,也
没有什么痛苦能动摇他了”可知,“一心一境”是一种极为勇迈的精神,把“过去”与“未来”截断,在平凡的生活
中安住于每一个当下。
依据原文第十一段“痛苦或死亡是人人所不愿见到或遇到的,但若不能深刻品味痛苦,何尝能知道平安喜乐的真滋
味?若不能对死亡有所领会,又如何能珍惜活着的时候呢?”可知,“一心一境”即为直面痛苦,明白世间之事不可避
免,坦然活在过程当中。
依据原文第十六段“一心一境是活在每一个眼前的时节,是承担正在遭受的变化不定的人生,那就像拿着铁锤吃核
桃,核桃应声而裂,人生的核桃或有乏味之时,或有外表美好、内部朽坏的,但在每一个下锤的时节都能怀抱美好的
期待”可知,人生变化无常,在直面苦难之时,仍要对未来满怀期待。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散文语言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从结构、句式、表现手法等方面赏析文章语
言的独到之处,后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即可。
根据文章整体结构可知,这篇文章前三段为叙事,其余为说理。叙事部分讲述作者小时候的故事,简洁自然,轻松平
常;说理部分则由这个故事展开,充满诗意和禅意。文章句式长短结合,原文第二十一段连用几个富有韵律的四字短
句,为文章增添了音韵美。根据原文第四段、第九段、第十段、第十二段、第十四段、第十七段、第十八段和第十九
等段可知,文章多次引用名人名言,借此更加深刻地表达主旨,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蹄铁
朱雅娟
听到马蹄的声音,小铁匠的嘴角就会微微上扬。不用说,生意到了。小铁匠并没有停下手里的活,该打铁打铁,
该淬火淬火,甚至都不正眼瞧那牵马的人,炉火把小铁匠的脸庞映得更加火红。
小铁匠是个女人。但从来没有人把她当女人看,连她自己也是。满脸的炭灰,头上顶着一个青毡帽,常年穿同一
色青灰袄子、青灰裤子,袄子上尽是火星溅到后留下的星星点点,腰里再束一根麻绳儿。抡起锤子打铁,干净利落,
甚至有一点儿孔武有力的味道。这样的女人,应该不是女人。
“左前掌早就应该换了,后右蹄再过一个月来换吧。”小铁匠粗着喉咙说。
“嘿,瞧都不瞧,这都知道?”
“从马蹄声就能听出来的。”为了掩饰自己那点儿小骄傲,小铁匠特意加了一个“的”字,显得既自信又谦虚。
语气也是火候,跟打铁一样。掌握好火候,才能打出上好的铁器来,尤其是这看似不起眼的马蹄铁。
马蹄铁也叫马掌,月牙形的,钉在马啊驴啊骡子啊的蹄掌上,既可以保护蹄子不被磨损,又可以防止蹄子打滑,
用处可大哩!
小铁匠钉马掌的技术也很娴熟,那些硬蹄牲口在小铁匠的身边格外驯服。这时候,小铁匠就是一个温柔的小女
人,仔细认真地用小铲刀铲平蹄子上的角质层,按照蹄子大小选好马掌,再用倒钉把马掌钉牢。
小铁匠手艺好,收费也便宜,十里八乡的人都来找她钉马掌。
大雪片子的冬日,来了几个外地的骡马贩子,他们每人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身后的脚夫牵着的马背上都捆着一个
个衣衫褴褛的瘦小姑娘,有一二十个。为首的汉子似乎一点儿都不怕冷,敞开胸膛,骑着马站在铁匠铺门口吆喝:
“打铁的,拿几个小爬爬来坐。”
小铁匠眼神闪躲,急忙拿出几个小板凳。
汉子打了个口哨,笑道:“没想到北方这边也有人听得懂我们江淮官话。”接着,吩咐小铁匠给其中的几匹马钉
上马掌。
小铁匠勉强笑笑,偷眼瞧瞧那些小姑娘。
汉子又笑:“炮崽子,你也觉得这些'瘦马'漂亮?再过几年来扬州找我,我保管给你留一匹养得风情万种的小
母马。”
身后一阵爆笑,小铁匠没有理会,认真地钉马掌。不用说,这些人不光是骡马贩子,还是人贩子。
其中一个人贩子上下打量着小铁匠,忽然说:“这个打铁的是个雌儿。”
“女人?”汉子来了兴趣,围着小铁匠转了几圈,说:“打铁的,给爷转个脸,出个声。”
小铁匠低了头,手上的活计却没有停。
有贩子叫道:“大哥,别做亏本的生意,这打铁的女人脚比我的都大,是最次的货色了。”周围又是一阵哄笑。
钉完马掌,小铁匠瞧了瞧汉子骑的马,说:“大爷的这匹马,马掌有些松了,换换才好。”汉子道:”才换了个
把月,换什么换。”小铁匠说:“大爷的这匹马喜欢蹬后蹄,大爷又长得魁梧,马掌受力太大马钉就松了,走起路来
马蹄声就不利落。”说着,牵着马走了几步。
汉子笑道:“又想多挣爷的钱。好吧,看你手艺不错,给爷换换。”其余几个贩子起哄:“大哥的马换马掌,小
弟的就不给换了?”
小铁匠笑了,笑声脆生生。
“各位爷不用换了,前面的青泥岭只有下雨路才滑。”汉子听了,捏了小铁匠的脸蛋一下:“乖乖隆地咚,会拉
生意啊,故意给爷说反话。下了雪,不是比下雨更滑?我们还要忙着赶路,马掌全给我换了。”
小铁匠这次换马掌更用心了,挑马掌,拣铁钉十二分仔细。好不容易换完马掌,已是正午时分。汉子摔给小铁匠
几个铜子儿,翻身上马,一声口哨之后,马和人走得干干净净。
小铁匠站在门口,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掩盖了整个集市。
次日天晴,传来一个骇人的消息,一群从扬州来的骡马贩子在青泥岭马失前蹄,为首的几个滚下了山崖。而那些
低价买来的小姑娘趁乱纷纷逃走。
官府的人来捉小铁匠,却见铺子的门大开着,小铁匠已不见了人。
“在马掌上做手脚,还能够把马匹走路的时间估摸准,这个小铁匠真不简单!”大伙儿说。
(选自《小小说月刊•下半月》,有删改)
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多次写到小铁匠的“笑”,有生意来了的欣喜,有礼貌性的回应,有轻蔑的嘲讽。
B.文中先说小铁匠是女人,又说她应该不是女人,后说她是温柔的小女人,文曲而意丰。
C.小说注重前后照应,如前文写小铁匠“掌握好火候”,后文写“把马匹走路的时间估摸准”。
D.题目“马蹄铁”既是小说的行文线索,又能设置悬念,还能体现小铁匠的“神秘”。
9.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小铁匠的“自身硬”的。
10.作者朱雅娟携本文《马蹄铁》在内十篇小说角逐小小说金麻雀奖,在众多作家中脱颖而出,给她的授奖词写
道:“作者善于‘经营’细节,使作品常常出人意表,有'点'可看,叙事富有质感,审美自成高格。”请据此简析
本文的基本特征。
【答案】8.D9.①动作描写。如“抡起锤子打铁,干净利落,甚至有一点儿孔武有力的味道”,表现出小铁匠动作
熟练麻利。②语言描写。如“从马蹄声就能听出来的”“大爷的这匹马喜欢蹬后蹄,大爷又长得魁梧,马掌受力太大马
钉就松了,走起路来马蹄声就不利落”,表现出小铁匠非凡的耳力和眼力。③侧面描写。如“十里八乡的人都来找她钉
马掌”和文末大伙儿称赞小铁匠本领高超的话,更突出小铁匠本领的过硬和影响力大。
10.①细节描写使情节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如人贩子滚下山崖,让人意外。其实前面写了小铁匠劝人
贩子首领换马掌的语言细节,“挑马掌、拣铁钉十二分仔细”的动作细节、“雪花掩盖了整个集市”的环境细节来埋
下伏笔。②叙事富有质感。如小说写小人物战胜大坏蛋,富有传奇色彩。第二段描绘小铁匠灰头灰脸的外貌,栩栩如
生;写人贩子粗鄙的语言和动作,活灵活现。③审美自成高格。如平凡的小铁匠,却正气凛然,勇敢机智地惩治人贩
子,解救被拐少女,不惜舍弃自己安定的生活出逃,体现了人间大美。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
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
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
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D项,“‘马蹄铁’既是……还能体现小铁匠的‘神秘'”说法错误,题目“马蹄铁”是小说的行文线索,又能设置
悬念,但不能体现小铁匠的“神秘”。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技法的分析能力。从题干来看,本题问的是“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小铁匠的‘自身硬'的",对人
物形象的分析应把握住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以及细节描写
等,然后再在小说中找到具体描写的内容,分析作答。
第一,“抡起锤子打铁,干净利落,甚至有一点儿孔武有力的味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