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_第1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_第2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_第3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_第4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讲义: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必考+加试)

考核要求

考试内容知识体系预览

必考加试

1.城市化

b

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

2.城市化动力机制

b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3.城市化特点b

①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分析

考,_________,发展阶段1

②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b城市1I—概念I---进----程---1~T.-地--区--差--异-|.

I驱动力|----Qrfc市it)-,--------1

试4.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环境,_对地理环上有利影1

「境的影而LL|不利影响।

d

标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问题

准5.城市环境问题的形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c成及

措施解决

6.我国城市发展趋势措施

b

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考点一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必考)

[考点梳理]

1.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b)

(1)含义: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

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⑵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

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意义:

①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②带动农村的发展,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③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使城市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④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提高区域整体发展

水平。

⑤影响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

2.城市化的主要动力(b)

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

城市发展与工>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城市的兴起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关

联。

高.

3.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b)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

“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

城市化

城市化进程示意发展阶特点出现的发展新出现的国

段问题趋势家和地区

城而人口比重城市化水平

比较高,城中心区表出现逆发达

-后期市人口比曳现出衰落城市化

阶段国家

的增长趋缓的迹象现象

甚至停滞

人口和产业出现r劳动城市占地

力过剩,交

-中期向城市集中.

通拥挤、住房规模迅速

阶段

城市化推进紧张、环境恶扩大

很快化等问题发展中

一国家

期城市化水平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

段较低、发展

较慢化低水平时期

一一

总体来看,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水平还比较低,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多在75%以上);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速度

变缓。

⑵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很不平衡,亚洲I、非洲较低,南美洲较高。一部分

国家有“虚假城市化”特点(南美洲国家最为突出),一部分国家有“滞后城市

化”现象(印度等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给城市发展造成很大压

力;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当地生态造成很大破坏,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下降。

4.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b)

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特点

2012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上升到52.6%

①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②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

中国特色城市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③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

化道路推进;④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

[考点突破]

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

国家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

早晚晚(20世纪中叶以来)

起步时间叶开始)

原因工业化早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快慢趋缓(甚至停滞)快(加速阶段)

目前速度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

原因

阶段迅速

高低高低

城市化水

经济发展水平高,带动了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平原因

城市化进程城乡经济发展有巨大反差

城市人口大小大(70%以上)小(不到40%左右)

比重原因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

①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①城市化总体水平还比较

熟的发展阶段,城市化水低,但推进速度快;

平高;②城市化水平很不平衡;

城市化特点

②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③南美洲国家“虚假城市

的地域差异

落的迹象;化”的状况最为突出;印

③城市外围地带发展较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

快,建设了比较多的卫星亚等则“滞后城市化”较

城和工业区;严重;

④出现高水平的大都市连④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

绵带;设和进一步发展压力大;

⑤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⑤造成生态破坏,城市人

环境居环境质量下降

点拨一

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的判读方法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人口由乡村迁

人口由市区迁

往城市,农村地人口由市区迁

表现往乡村和小城人口迁回市区

域转化为城市往郊区

地域

市区人口激增,中心区开发,高

城市的拉力和为追求更好的

成因地价上涨,交通科技产业、第三

乡村的推力生活环境

拥挤产业的发展

图解

小城镇乡村小城镇乡村

典例示范

(2017•台州中学高三统练)读我国部分城市近年来年均人口增量变化情况图(万

人),完成1〜2题。

-20.5844.3917.316.459.057.862.822.7418.216.335.43

AlH4cM

重庆武汉长沙上海杭州苏州

0200(卜201()年均增量O2010~2()15年均增量

1.图示城市中()

A.东部城市人口数量先增后减

B.西部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C.中部城市人口数量先减后增

D.东部城市人口增速减慢

2.引起图中城市人口增量变化的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增加B.产业升级和转移

C.城市居住用地紧张D.城市环境质量变差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读图获取信息能力。上海、杭州、苏州属于我国东部城

市。图中三个城市2000-2010年均增量均较大,而2010-2015年均增量均减少,

说明人口增速减慢,但人口数量仍在增加。故D项正确,A项错误。B项,重

庆属于我国西部城市。图中该城市2000-2010年均增量小于2010-2015年均增

量,说明人口增速加快,但难以体现人口不断增加。故B项错误。C项,武汉、

长沙属于我国中部城市。图中两个城市2000~2010年和2010~2015年均增量基

本一样,说明人口数量保持稳定。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2题,本题考查城市人口变化的影响。读图可知,在2010〜2015年,我国东

部城市年均人口增量减少,西部城市年均人口增量增加。根据所学知识,近年来

我国东部城市经济发展迅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但也导致大量来自

西部城市务工的劳动者不得不“返乡”就业,使得西部城市的人口数量增加。故

本题正确答案为Bo

答案LD2.B

[考点专练]

(2015•浙江省7月学考)读“我国2010~2012年人口数据统计图”,完成1〜2

题。

(万人)

72()0()

70()00

68000

66()0()

64()0()

62()0()

60000

2010年2011年2012年

1.目前我国城市化的特点是()

A.城镇人口数量减少B.农村人口数量增加

C.城镇规模不断缩小D.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2.我国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的原因之一是()

A.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B.第一产业比重大幅提高

C.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D.务工人员向第一产业回流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城镇人口比重上升,D正确。第2题,我国城市化水

平的提高,与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需求劳动力增加密切相关。

答案LD2.C

(2016•浙江衢州二中4月选考模拟)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

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下图为甲乙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发展情况统计图,

读图回答3〜4题。

城市人口(亿人)城市化水平(%)

80

R

60E

40F

2()〔

0

由©城市人口一城市化水平7

甲乙

3.对甲、乙两类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快

B.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慢

C.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

4.随着城市化发展()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②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③吸纳农村的

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④城市成为区域的中心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第3题,考查区域城市化特征。根据图示信息,甲图城市化水平接近80%,

为发达国家,乙图城市化水平低于50%,为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城市化速度减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第4题,考查城市化特征。随着城市化发

展,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吸纳农村的剩余

劳动力,缩小城乡差别,城市成为区域的中心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答案3.C4.B

5.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

年份全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城市化水城市人口城市化水城市人城市化水平

口(亿)平(%)(亿)平(%)口(亿)(%)

19507.3429.24.4753.82.8717.0

196010.3234.25.7260.54.6022.2

197013.7137.16.9866.66.7325.4

198017.6439.67.9870.29.6629.2

199022.3442.68.7772.513.5733.6

200028.5446.69.5074.419.0439.3

201036.2351.810.1176.026.1246.2

⑴上表说明,1950〜198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超过_______,增长速度

;1980-201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2)上表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⑴70%快趋慢加快

(2)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过剩更明显

考点二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必考十加试)

[考点梳理]

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d+加试)

⑴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气候改变了下垫面原有性质,产生城市热岛效应

水文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

环境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

⑵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用地演化为建设用地,形成城市功能分区

居民就业方式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景观特征乡村景观逐步为城市景观所取代,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

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

经济开放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

地方文化改变地方文化,强化了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c+加试)

3.我国城市发展趋势(b+加试)

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

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

大型中心城市加运用信息化手

速发展,辐射带提供就业段提升城市现

动功能显著增强代化水平

城市经济逐步成强调以人为本,

人地协调

为区域经济增长注重构建和谐

的主导力量的人居环境

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坏,治理各种“城市病”

[考点突破]

1.城市化带来不利影响

⑴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2)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产生的问题表现形式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辐射

环境质量下降

污染等

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繁;公共交通发展

城市交通问题

缓慢;停车场紧张等

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

城市住宅问题

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等

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

城市社会问题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

经济衰退等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

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企业,建设卫星城。

⑵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善

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

住房条件。

思考

(1)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⑵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衰败吗?

提示(1)城市化是人口由乡村、郊区流入城市;逆城市化是人口由市区流向郊

区、乡村。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中的产业集聚,功能多样,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区

域中心地位不断增强;逆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中的商业制造业等外迁,造成城市中

心区衰落,城市外围出现新区或卫星城。发达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城市化迅速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逆城市化;发展中国家二战结束后迅速发展,目前只有一

些发达的大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⑵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形式,它是建立在城乡

差别近似与消失、接近于一体化基础上的。一些大城市中存在空气混浊、噪音污

染等城市环境问题,而乡村、小城镇的交通、水电、信息等设施不断完善。再加

上优越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久居大城市的居民到乡村和小城镇居住,从而导致逆

城市化现象。

典例示范

例1(2015•浙江省7月学考)2015年4月,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启

动。“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减轻自

然灾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功能。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完成⑴〜⑵题。

(1)“海绵城市”可以使城市水循环中()

A.植物蒸腾减弱B.下渗增强

C.地表径流增强D.地下径流减弱

⑵因地制宜建设“海绵城市”可以()

①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②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③减轻城市交通拥堵压力④增强城市热岛效应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第⑴题,海绵城市的建设增加了下渗,地下径流增强,地表径流减弱,

植物蒸腾增强。第⑵题,海绵城市中储水工程可以为城市绿化等提供水源,从

而缓解城市水资源压力,减小地表径流,从而可以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答案(1)B(2)A

例2(2016・金华模拟)近年来,大城市城区交通拥堵日趋严重。读我国直辖市

“机动车辆数和主城区道路里程”表,回答(1)〜(2)题。

直辖市机动车辆数(万)主城区道路里程(km)

北京537.16206

天津258.93234

上海272.34400

重庆101.23600

(1)据表推测,堵车最严重的城市是()

A.北京B.天津C.上海D.重庆

(2)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的合理措施有()

①发展公共交通②禁止购买私家车③建立体道路网

④错峰上下班⑤大力修建公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考查学生具备能够从图表中

有效提取信息的能力。第(1)题,由图表可知,每个城市中每辆车的平均道路里

程数北京为最低,所以北京为交通最拥挤的城市。第(2)题,为了缓解城市的交

通拥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发展公共交通;减少购买私家车;建立体道路网;

错峰上下班等。

答案(1)A(2)D

[考点专练]

1.(2016•浙江嘉兴市高二期末)城市发展过快经常导致暴雨后出现“看海模

式”,下列各图所示做法有利于减少城市内涝的是()

①洼地匕建停车场②打开道路与绿地间的通道

③设计露天排洪沟④使用石子、网格植草砖铺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的影响因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保护好天然水系、天然

湖泊、城市道路使用石子和网格植草砖铺地等措施,有利于城市地表径流的下渗,

减少城市内涝。

答案D

目前安徽省正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缺水地区,优先利用透水砖、下沉式绿地、

生物滞留设施等;其他地区,优先利用雨水湿地、蓄水池等措施,构建新型的城

市雨水利用系统。据此完成2〜3题。

2.“海绵城市”建设对下列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①增加B.②减少C.③减少D.④增加

3.“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①减少城市用水量②促进雨水资源利用③增强城市排水能力④缓解城市

内涝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以海绵城市建设为背景主要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2题,

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增加城市的蓄水能力,减小地表径流,增加城市水分蒸发、

下渗和地下径流。故D项正确。第3题,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使城市可利用水

分增加,促进水资源的利用,缓解城市内涝问题。故C项正确。

答案2.D3.C

图甲为某地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蒸发量和地下径流比重统计图,图乙为该城市地

表径流变化图,读图完成4〜5题。

60%

50%

40%

30%

20%

10%

0%

图甲图乙

4.1970年、1990年、2010年的地表径流变化特点,与图乙中的径流曲线对应

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②①③

5.该城市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降水量减少B.硬化地面增加

C.过度开采地下水D.水资源利用率低

解析第4题,从图甲看出,随时间推移城市蒸发量和地下径流都在减少,可推

断地表径流增加,因城市建设地面硬化,地表径流量达到最高的时间提前,故①

线代表2010年,②代表1990年的,③代表1970年的。第5题,由图中可以看

出,该城市地下径流量减小,这是因为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城市地面进行硬化,

导致地表水下渗减弱而形成的,故B正确。由题设及图得不到该地降水量下降

的信息,故A错误;城市中过度开采地下水会使地下水位下降,影响地下径流,

但不会影响地表径流,故C错误;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大小和水资源的利用

率低无关,故D错误。

答案4.B5.B

6.下列关于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的发展使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变大

B.城市化过程促使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广泛渗透

C.城市化的推进使某一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逐步向人工生态系统转变

D.城市化过程使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三产业大规模转移

答案C

7.下列选项,属于城市环境问题的是()

A.土地沙化严重B.土壤肥力下降

C.农药化肥污染D.交通拥堵严重

答案D

8.上海市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浦东新区的共同目的是()

A.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B.转移市中心的污染企业

C.扩大城市人口、用地规模D.建立新的工业、交通中心

答案A

[课时训练]

(2016•浙江温州市3月选考测试)下图为我国石家庄市70年来建成区面积变化

图。读图完成1〜2题。

19401950196019701980199020(X)

1.推动该市建成区面积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城市人口众多B.社会经济发展

C.城市用地增多D.城市建筑剧增

2.推断该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商业用地B.工矿仓储用地

C.住宅用地D.交通运输用地

解析第1题,考查城市的区位因素。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是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2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知识。在城市最主要的三大功能区中,住宅区占地

面积最大。

答案LB2.C

读“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城市人口比重(%)

100

20―三彳二•..........

I960197()1980199020002010(年)

3.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

A.甲、丁B.乙、丁

C.乙、丙D.甲、丙

4.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A.甲B.乙C.丙D.丁

解析第3题,从图中看出,四国中甲国城市人口比重最高,因此是城市化水平

最高的国家,本世纪以来,城市人口比重上升较快为丙国。第4题,图中四国,

甲国所示城市人口比重有所降低,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答案3.D4.A

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图”,其中四种图例分别表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①与②表示发展中国家,③与④表示发达国家),回答5〜

6题。

人<

6(

5(口

4(②

32(口③

1罟④

19201940I960198()2(X)0(年)

5.图中表示城市人口的图例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196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速度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原因可能是()

A.发达国家的人口呈现负增长的趋势

B.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

C.发达国家的民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D.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经济差异逐渐减小

解析第5题,正确读图是关键,发达国家二战以后,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

口③逐渐超过农村人口④;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速度慢,比重低。①为

农村人口,②为城市人口,故选C。第6题,城市化过度发展会带来严重的环境

问题,发达国家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等现象,城市化发

展速度开始减慢,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畸形发展的城市经济使城市化快

速发展,超过发达国家。

答案5.C6.C

下图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图。据此回答7〜8题。

速□2010年城市化水平

—平均城市化速度

%(

)

7.图中四个大洲分别为()

A.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

B.北美洲I、欧洲I、非洲I、亚洲

C.非洲、亚洲、北美洲、欧洲

D.亚洲|、欧洲、北美洲I、非洲

8.乙大洲城市化进程缓慢的原因是()

A.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建设滞后

B.经济发达,逆城市化现象突出

C.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化水平低

D.对外开放,人口大量外迁

解析第7题,根据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速度分析可知,北美洲和欧洲以发达国

家为主,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亚洲和非洲绝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经

济发展迅速,城市化速度快,但水平偏低;和非洲相比,亚洲的城市化水平更高,

速度更快。第8题,乙大洲为非洲,人口增长较快,由于经济落后,产业结构单

一,工业化水平低,城市化进程缓慢。

答案7.A8.C

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9〜10题。

景观梯度

9.城市中心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逆温现象B.水土流失

C.热岛效应D.“臭氧层空洞”

10.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

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

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

解析本题结合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

9题,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明显的地区,城市中心区域与郊区相比,人

口、工业密集,释放大量的人为热,且城市建筑物密集,不易散热,导致城市气

温比郊区高,易出现“热岛效应”。第10题,城市热岛的出现,使近地面气流

由郊区流向城市,易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污染,为避免该问题出现,应将卫星城

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答案9.C10.A

(2017・台州2月评估卷)TOD模式是为了解决城市无限制蔓延而采取的一种以公

共交通为导向,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