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个人事迹1500字范文六篇_第1页
贫困户个人事迹1500字范文六篇_第2页
贫困户个人事迹1500字范文六篇_第3页
贫困户个人事迹1500字范文六篇_第4页
贫困户个人事迹1500字范文六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贫困户个人事迹1500字范文六篇【篇1】贫困户个人事迹1500字骄阳似火的七月,热浪滚滚。在这酷热难耐的高温下,贫困户__骑着三轮摩托车装着一车宁夏西瓜从__村赶往县城,人们总能城西巷子口看到这个忙碌而朴实的身影,风雨无阻。当有人走近买东西时,能看到这个男人发自内心的笑脸,与三年前的他完全不一样……2013年的时候,__可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富有人家,靠养猪赚了不少钱,是全村人羡慕的对象。2014年__将家里几十万存款全部用来养猪,但事与愿违,由于流行病没有预防到位,几百头猪病的病、死的死,剩余的也买不上好价钱,一下子亏了20多万,看着几年辛苦挣来的钱全部打水漂,巨大的落差让__心里苦不堪言,从此一蹶不振,靠妻子打理农活挣点钱勉强度日。2015年因线路老化,__家中突发大火,烧毁了家中所有的生活用品及仅剩的一点财务,房子也成了危房,幸得无人员伤亡,突如其来的大火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__全家心灰意冷,一度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得知家中突发的状况,街道办领导干部、村干部、村第一书记立即前往了解具体情况,通过群众评议、镇村审核将其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在各级领导干部的关心下,贫困户__积极调整心态、重拾信心、通过自己的双手努力改变生活现状。2017年__通过申报易地搬迁项目,全家人从危房中住进了蒲城县祥安小区75平米的经适房,同时,为了确保在城里“搬得出、稳得住、有收入”,他通过申请3万元的扶贫小额贴息贷款,购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以贩卖瓜果蔬菜为主。为了确保瓜果蔬菜的新鲜和价格优势,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去附近的批发市场批发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赶早上六点到县城人流量较多的地方去销售。他卖的水果从不缺斤少两,价格还公道,生意越来越好,收入也一天比一天高。“在我万念俱灰的情况下,党和政府雪中送炭,让我重拾对生活的信心,不但有新房住、有生意做、还发了5000元的产业扶持金让我发展种植业,现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日子越过越红火。”__笑着说。久违的笑容出现在这个50多岁男人脸上,是他对新生活的憧憬,是炎炎夏日最美的一道风景线。__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也成为村里贫困户争相学习的脱贫致富榜样。【篇2】贫困户个人事迹1500字冬日的天色总是黑得很早,墙上的挂钟还没指向六点,外面已是暮色四合,就着朦胧的暮色隐隐约约能看到一个人影不断穿梭于鸡饲料桶间加食物,动作十分娴熟,他就是__镇__桥村村民__。__现年32岁,儿子患有骨纤维异样增殖症,此病花费极大,近年来仅儿子看病就花去医药费60多万元,妻子因为承受不了压力离家出走了,从此,家庭重担更是全部落在了这个年轻人的肩上。2015年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__镇政府在入户调查中决定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由县畜牧局局长南金旺对其进行帮扶,南局长接到帮扶通知后,与镇村干部一起上户了解__家庭情况,令他们感到棘手的是__不但没有脱贫信心,更没有致富意识,这让入户的干部们意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必须激发__的内生动力,激发其脱贫致富的信心。南局长与镇村干部,明确分工,发挥自身优势。镇村干部上户与__谈心,告诉__,“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别人可以,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为其讲解身边的致富典型,以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其重拾生活信心,树立致富意识;列举产业发展清单,结合__自身意愿,最终确定发展养殖业。南局长承诺为其争取资金10万元,用于发展产业,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通过一系列举措,__决定要努力向上,积极致富。__将那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牢牢地记在心里,时刻以此鼓励自己。在村里承包了30亩土地用于建设养殖基地,目前建成鸡舍占地面积360平方米,羊舍占地面积100平方米,养鸡2000多只,养羊110只。养殖业最重要的是防疫,__一方面购买相关书籍刻苦自学,向书本请教,向县畜牧局专家请教,每天按时观察养殖鸡和羊的健康状况;另一方面,在南局长的帮助下,多次走出去考察学习,吸收先进的养殖理念,与先进养殖户交流养殖技术,不断丰富自身的养殖经验,提高养殖技术。为了解决销售的后顾之忧,南局长与镇村干部动用自身全部力量为__联系销售渠道,截止2017年底出售土鸡2000只,羊30只,纯收入达到7万元。“是党和政府让我重新树立起生活与致富的信心,一步步敲开了致富之门,走上了致富之路,接下来我会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拓宽致富道路,在致富的路上走得更远”,__坚定地说。现在谈起生活,他充满信心,斗志昂扬。【篇3】贫困户个人事迹1500字张__,男,现年65岁,在家务农,妻子___62岁,在家务农,儿子__现年26岁,在西安务工。2015年以来,由于缺乏技术,生活过的比较困难,被识别为贫困户。___他虽作为一名普通群众,但是政治立场坚定,能坚决拥护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信谣,不传谣,能积极参加村集体建设,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脱贫攻坚以来,他人穷志不穷,不等不靠、自强不息,虽年纪较大但仍每天劳作不息,种地,打零工,但苦于没有什么技术,收入仍是微薄,更重要的是他儿媳患有尿毒症,他还得资助儿媳看病。他,没有被生活重担压倒,珍惜扶贫政策,积极发展家庭经济,自主创业;2016年以来,通过镇村对政策的宣传,他主动参加了镇上组织的___加工培训,在县委、县政府出台的__加工利好政策扶持下建立了家庭手工挂面加工作坊。开始,由于技术掌握不到位,好几次都没做成功,但是夫妻二人没有气馁,专门跑到高家塄村手工挂面加工熟练户那里又加强了学习,最后,根据老师傅所教加上自己的认真学以及摸索领悟终于掌握了手工挂面加工这项技艺,夫妻二人越做技术越好,逐渐打开了销售门路,自销以及订单生产销售,看着每月鼓起的腰包,夫妻二人高兴的就想着党的好政策让受苦人能过上了好日子,终于通过手工挂面加工这门传统手艺实现了脱贫致富。他不光自己脱贫致富,还能积极带动周围贫困户脱贫,主动学习脱贫攻坚政策,通过自己享受的优惠政策,现身说教,积极向其他群众宣传扶贫政策以及党给人民带来的福祉,他的大儿子___由于妻子患有重病,需照料,基本无法外出务工,在父亲___的说教下,也加入了___加工这条致富门路上。他保持了传统优良品质,勤俭节约,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乐于助人,能与左邻右舍和谐相处,他自立自强,不等不靠,在脱贫攻坚路上起到了自强脱贫模范带头作用,值得诸多贫困户学习。【篇4】贫困户个人事迹1500字_,兴业银行_支行行员,2018年3月被组织选派到_县官垌镇_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_村是_县“十三五”规划四类贫困村,全村辖18个村民小组,共766户312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6户287人。如何把_村这个贫困发生率7.4%的村实现全村脱贫摘帽,如何带领34户145名贫困户实现脱贫,如何为_村谋发展、帮群众做实事解难事成为_与驻村工作队驻村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自驻村以来,_同志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谨记习近平总书记那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十六年军旅生涯延续到脱贫攻坚工作中,运用到为贫困群众服务、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困难的实践中。筑牢产业发展基础,加快推进致富步伐_村的“3+1”特色产业:官垌鱼、优质稻、八角鸡、八角(香料)。2018年刚驻村时,贫困户产业覆盖率只有80.5%。通过入户走访核查信息,从贫困户刘振华户了解到官垌鱼出现有价无市的现象,销量小,销售渠道窄。养殖户辛辛苦苦三四年养出来的官垌鱼,要和收购老板搞关系、排队才可以卖出去,稍有不慎遇上每年的鱼病高发期还会血本无归。_通过走访调查了解每户都有类似的情况,听到这些让他为之一震,怎么样把官垌鱼卖出去,增加村民收入,成了_最关心的事。他先后通过与社会各界人士交流探讨和向后盾单位汇报请示,争取到了“兴业商城平台”电商下乡平台、南国早报、_新闻网、南宁日报、新浪网等六家媒体入村现场了解并宣传_特色产业,助推特色产业发展。通过_与驻村工作队两年的努力,不但全村特色产业覆盖率增加到了91.3%,而且群众的稳定收入也明显增加了。_和工作队还为_村争取到各类项目建设,那蒙田、水口田2个村道路硬化共计1.16公里;水口田、根竹坪、那辽肚、横田冲、天冲等村民小组屯内道路硬化共计0.895公里;新建六俄垌、花根塘村民小组2座人饮工程;完善木山坪、水口垌休闲广场建设;安装了佛子景、水口田等村民小组共18盏太阳能路灯;完善花根塘新村道路、排油烟管道、路灯等安装;建成跨石梯江的木头田、水口田2座桥梁;解决了_小学及_街污水排放管道;装修改善了村委围墙、戏台、线路、村委会议室、人大代表会议室、村委党群综合服务中心,一大批项目的完成让_村全村村民受益。帮助村民办实事,激发群众内动力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针对贫困户“内动力不足”和“发展自信不够”的问题,_同志结合_村特点,和工作队通过多方努力协调汇报,于2018年为贫困户争取到20万元的鱼苗购买资金,本次活动直接让66户贫困户平均每户至少获利2500元。2019年8月为12户贫困户争取到镇政府扶贫资金购买发放鱼苗的名额;2019年12月争取到了后盾单位兴业南宁分行2万元的帮扶资金用于购买鱼苗,让17户贫困户直接获利1200余元。_同志由帮助贫困户“输血”改成帮助贫困户“造血”,激发了群众内动力,助推了扶贫质量。_还结合中国春节、六一、七一、中秋等传统节日,积极协调后盾单位走访慰问贫困户,向贫困户赠送毛巾被、米、油、面条、书包、学习用具、学校体育器材等慰问品,给贫困群众送去了节日的慰问,给贫困村学校送去了温暖。_积极协调民政部门解决天冲张志英户的儿子宾能汉与黄群的结婚证办理;协助处理横田冲村与刘贻成宅基地纠纷;杨德成与杨德华坡地纠纷;杨德成与杨德杰坡地修路纠纷;宾祖生与庞甲振就宅基地发纠纷;黄宗崇与黄春明就宅基地纠纷等。确保政策精准落实,高标准打赢攻坚战各项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实,是确保高标准脱贫的保证。_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突出问题大排查活动,通过遍访全村6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深入查找问题,分别建立走访台帐和问题清单,逐项逐条逐户加以解决。广泛宣传“198”综合医保保障措施等健康脱贫政策,为33名患有慢性病的贫困户办理了“慢性病病历卡”;对全村82名贫困在校生组织再摸底,确保教育资助政策全覆盖。其中享受职校教育“雨露计划”补助共计32人次,合计4.5万元;获得官垌商会奖励助学金9人,0.45万元;组织39多人次参加特色产业培训;为贫困户33户50人在县外务工和县内就业贫困人口申报“产业设施及劳务”补助奖励资金7.515万元;为20户次发展特色种养业家庭申报产业奖补5.548万元;为11户2018年脱贫户申请产业(就业)后续扶持资金共计2.2万元;对扶贫资金“量化到户带资入股”收益分红14户1.12万元;为7户贫困户小额信贷贴息6618.37元。对不符合贫困户条件,但家庭确实有困难,经走访认定为边缘户的5户,通过给予低保、社会救助等措施确保其“两不愁三保障”。扶贫要“扶志+扶智”,帮扶儿童的“志和智”更加重要。儿童是祖国的希望,也是_村的未来。_同志了解到兴业银行南宁分行要开展一次团委活动,举办地是分行扶贫点的文化村,他坐不住了,因为他深知这次活动对_村的小学生扶“志”工作非常重要。他马上联系并登门汇报,争取到了南宁分行各个负责领导和团委唐思思书记的同意,力争把团委活动举办地改成_村小学。功夫不忘初心人,他的真诚终于打动了各级领导,敲定了把这次活动安排在_小学举办。“我们真的觉得你对扶贫的事比对自己的事还用心,尤其是对_小学生的扶志教育,我们真的被你打动了。”兴业银行南宁分行团委委员黄玲妃对_说道。2018年5月4日,_村如期举办“大手拉小手,共筑中国梦”的活动,兴业银行南宁分行不但给_村带来一大批礼物,还带来一场热闹非凡、意义深远的互动课。看到_小学老师和孩子们灿烂的笑容,_又一次开心的笑了,他说只要能让孩子们有所收获,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从驻村那一刻起,_同志一直默默的为贫困群众做实事做好事,用真心、用真情帮贫困群众解难事促增收。因地制宜铸造_村全面发展和互相连接的最合适的“桥”,修好惠及到更多贫困人口的“路”,是_对贫困群众做的最多的事,也是最乐此不疲的事。他对待贫困户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观念,让贫困群众铆足精气神、撸起袖子干、立志拔穷根。通过_同志及驻村工作队两年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_村实现脱贫贫困户11户57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3万元,贫困发生率降至2.78%。_村按脱贫摘帽“十一有一低于”指标全部达标,整村实现了脱贫摘帽。2019年实现贫困户18户66人脱贫摘帽,产业发展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10.09万元,贫困发生率降至0.61%,_村党支部也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效。【篇5】贫困户个人事迹1500字李名慧,女,小涧镇窑山村黄菜园庄村民,现年60岁,家里原来5口人,2014年,李名慧这位云南籍妇女,相继送走患肝癌的丈夫,为了给丈夫看病,先后花去了十几万元,使这个本就并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贫困的深渊。但她是一个不认输、不服输的人。80多岁的婆婆又相继去世,这对本身就不富裕的家庭又雪上加霜,李名慧带着儿子被纳入贫困户,经过两年的努力她脱贫了,但是这个农村妇女不满足现状,她带着儿子为脱贫致富奋力拼搏。可她为了给子女减轻生活的重担,让孩子生活更好,她在农村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开辟了新的人生之路,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业绩。创业是艰难的,也是艰辛的。2016年,李名慧经过市场考察和分析,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发展种植业,但由于缺少种植经验。2016年,通过别人介绍,李名慧带着儿子在漆园镇太山村后黄庄一家专业合作社学习大棚栽植西瓜,2017年她大胆干,承包了20多亩地,自己种植了大棚西瓜,没有资金,四处借贷,政府知道后给予李名慧扶贫贷款5万元资金帮扶,免抵押、免担保、免息、政府全额贴息。李名慧带着儿子吃住在大棚地里,起五更、爬半夜,利用一切空闲时间钻研种植西瓜的技术,终于慢慢地掌握了种植西瓜的初步育苗、扎棚、管理期的种植技术。为了种植出更好的西瓜,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深夜还要再起来到大棚转一圈,观察西瓜的生长情况、健康状况等,如发现异常,及时请技术员过来指导。虽通过边学习、边实践,她终于全面掌握了全套种植西瓜技术,她种植的西瓜很少生病,个个瓜大瓜圆,种植西瓜使李名慧走上了一条致富路,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种植示范户。致富不忘乡亲,她对前来参观学习和取经的群众从来不保留种植技术和经验。从春节开始就育苗、扎棚,不少农户到大棚看到贫困户李名慧的大棚里充满欢声笑语,看着满棚绿油油的,顶点带着小花的西瓜,李名慧不禁说“今年的20亩西瓜又是一个丰收景象,今年能还清贷款,再买一辆双排座,往外运西瓜就方便多了。往后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感谢新时期扶贫的好待遇。”李名慧是窑山村的贫困户,现在全家三口人,儿子、孙女和她本人,丈夫和婆婆死后,儿媳改嫁,不满周岁的孙女全都是李名慧照料,2014年一家三口人纳入贫困户,她吃苦在前,从没有一句怨言,到处寻找致富路,早做好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基础上又办起了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种植,西瓜大棚;并带动了几十人务工,增加了农民收入,今年的20亩西瓜预计到农历八月十五可卖三茬,西瓜地里套种的花生,现正在收获,鲜花生远销南京,1.5-2元钱一斤,供不应求,西瓜可卖到农历八月十五前后,2018年的投资全部收益上来后又买了一台双排5吨的小型货车,价5.5万元,李名慧带着儿子脱贫致富,被传为佳话。一个妇女人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相当不容易,但李名慧并没有停下脱贫致富的步伐。在镇、村两级的大力支持下,李名慧创办起自己的20亩西瓜种植基地。有了帮扶单位和帮扶人责任人的帮扶,她的信心更足了。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精一行,李名慧在种植西瓜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她虚心向身边技术人员请教,让孩子帮忙上网学习咨询,不断解决种植中的技术难题。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李名慧的西瓜品质好,市场行情也不错,今年她靠种植西瓜获利10万余元,致富的脚步迈得更加坚实。她又从太山村后黄庄租地70亩,以每亩800元的价格现正在忙于整地,为2021年的大棚西瓜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为明年的丰收致富打下了坚定的基础。李名慧现在就是窑山村勤劳致富的一面旗帜,每做一户贫困户的思想工作时,我们就拿李名慧的故事给贫困户讲致富脱贫的先进事迹。坚韧推开了困难,勤劳战胜了贫穷。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下,李名慧的脱贫致富之路会更加平坦宽广,未来的生活会更加美满幸福。李名慧带着儿子王传振真干实干,愿吃苦,能吃苦,在奔小康的路上正在大步的向前迈进着。【篇6】贫困户个人事迹1500字在脱贫攻坚决胜时期,有这样一些地方,这样一些人,他们虽被认定为贫困户,但不愿“等、靠、要”,决心稳扎稳打,用心做人、做事,用勤劳脱贫致富,让一贫如洗的状况成为历史,从而步入脱贫致富新时代。在雪山镇立马村就有这样一些人,其中和平小组的李润就是代表之一。凤庆县雪山镇属国家重点贫困乡镇,立马村人世代在贫困线上挣扎。生于1979年的李润在成长道路上始终无法摆脱贫困的困扰,年少时曾在家里当过泥巴匠、种过地、养过牛,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个地道的农民,他说:“这里穷了几代人,没有产业资源,更谈不上经济发展,穷山沟里家家户户也只能勉强吃饱饭。”到了结婚的时候,他还憧憬过通过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让这个家过得更美好,却没想到自己的这段婚姻经受不住贫困的考验,在女儿1岁的时候,妻子就因无法忍受贫寒而离家出走,一晃已是十余年。让这个处在风雨摇曳的家庭更雪上加霜的是,家里除了有女儿需要抚养,还有4个老人需要赡养,其中李润80岁的爷爷双B失明多年,需要人全天候照顾,基本丧失行动能力;多年照顾一个膝下无子的婶婶,现已82岁,身体状况欠佳;父母已60多岁,除了在家种地、养殖之外,没有经济能力;全家的负担都落在了这个男人的肩上。自从2015年被认定为贫困户后,不甘心一辈子在贫困线挣扎的李润,决心用辛勤和汗水改变命运。一、甘蔗种植,脱贫步履第一步雪山镇地处山区,当地缺少水利设施,适宜种植一些耐旱的农作物,比如甘蔗、核桃等。李润积极参加了当地政府关于甘蔗种植的技术培训,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