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篇主题2环境保护学案_第1页
山东专用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篇主题2环境保护学案_第2页
山东专用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篇主题2环境保护学案_第3页
山东专用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篇主题2环境保护学案_第4页
山东专用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篇主题2环境保护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主题2环境爱护【典例】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爱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区,探讨团队以四种占优势的水鸟为探讨对象,调查并分析了它们的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状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调查分析结果如表所示:物种视察数量觅食生境出现率/%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生境1生境2生境3小坚果茎类草屑螺类贝壳甲壳类其他绿翅鸭21206703352.816.70121305.5绿头鸭1513981178.30.807.15.61.17.1鹤鹬1678640360050.025.025.000青脚鹬15172928430033.333.3033.30.1注:生境1为低潮盐沼—光滩带,生境2为海三棱藨草带,宽度为400米左右;生境3为海堤内鱼塘一芦苇区,请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据表分析调查青脚鹬种群密度①常用的方法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自然爱护区是休闲、旅游和观鸟的好去处,人类适度干扰②不会破坏该生态系统的主要缘由是。

(3)上世纪九十年头中期,互花米草作为“固沙利器”被引入崇明东滩,用作护岸固堤,但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互花米草在东滩疯长。对当地生物产生的不利影响③是。

(4)请描述绿头鸭的生态位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新情境:崇明东滩自然爱护区。2.素养考查:3.新命题:(1)注意逻辑推理等思维实力的考查,试题设计一般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原则。(2)突出应用性,引导考生有意识地将所学学问和技能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相关问题的解决,如分析互花米草的影响。重点信息转化→构建模型规范答题①“调查青脚鹬种群密度”→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标记重捕法青脚鹬出现在三个生境中,说明其活动实力较强,活动范围大②“适度干扰”→生态系统自我调整实力(2)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整实力③“对当地生物产生的不利影响”→生态入侵(3)生物多样性降低(物种种类削减)④“生态位”→生物与生物及生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4)绿头鸭主要生存在低潮盐沼—光滩带,以小坚果为主要食物,与绿翅鸭、鹤鹬、青脚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类型缘由情境猜押命题视角预料名师押题环境破坏温室效应碳循环、低碳生活等1.细胞代谢:以CO2汲取和释放为素材,考查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2.生态系统的功能:以温室效应为切入点,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淌。押题1水体污染水体富养分化、海洋污染等1.细胞的组成与结构:以富养分化为素材,考查无机盐的存在形式、细胞的结构及特点。2.细胞代谢:以水体富养分化为背景,考查微生物的细胞代谢。押题3土地荒漠化植被破坏等1.细胞代谢:以植物为切入点,考查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2.群落及生态系统:以土地荒漠化成因为线索,考查群落的结构及演替、生态系统成分等。押题2环境修复生态修复生态景观重建、人工湿地、垃圾分类等1.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结合生态修复的过程,考查种群的特征、群落的结构与演替、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淌、稳定性等。2.生态环境的爱护:依托修复的过程,考查生物多样性及其爱护等。押题5生态农业水域立体养殖、无废弃物农业1.细胞的代谢:以生态农业为切入点,考查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2.群落和生态系统:以生态农业类型为素材,考查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等。押题41.(温室效应)生物爱好小组对某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进行了调查,并绘制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物质循环过程伴随着能量流淌,据图分析,输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农作物通过过程①从大气中汲取二氧化碳并固定在农作物体内。土壤碳库中的有机物由分解者通过过程②转变成无机物重新被植物利用。

(3)碳元素在大气碳库、植物碳库和土壤碳库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人类活动(填“加速”或“减缓”)了碳循环的进程。

(4)有同学认为生态系统物质是循环利用的,不须要向农田中施加肥料。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请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爱护生态平衡,该地大力进行环境整治,下列做法可以实现这一目的的有(多选)

A.削减化石燃料的运用,提倡电动汽车的运用B.引入天敌,限制当地虫害,以提高能量利用率C.对过度利用的草场,首先应封育,待复原到较好状态再适度利用D.大力植树造林,促使草原加速向更稳定的森林群落演替2.(土地荒漠化)随着“支付宝蚂蚁森林”活动的开展,已在阿拉善等土地荒漠化严峻的地区种下真实的树,如梭梭树,通过大家努力,荒漠正渐渐成为绿洲。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此项活动下荒漠化的阿拉善等地区短短几年变成了绿洲,说明人类活动能变更群落自然演替的;由于当地环境所限,原本平均能长到9米的梭梭树,只能长到2米左右,这体现生物性状是(2)阿拉善等地区制约该项活动实施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梭梭林带具有降阻风沙、增加空气湿度等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在该林带中梭梭树是优势物种,一旦丢失,其他的物种也难以存活,说明。

3.(水体污染)湖泊中含N、P的无机盐含量过多,会引起水体污染,湖泊出现富养分化,驱动浅水湖泊进行清水态向浑水态的转换,如图所示。注:圆点代表浮游植物(1)在湖泊中,底栖植物与浮游植物会竞争,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的关系是,浮游植物固定的太阳能的去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湖泊中,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类和以底栖植物为食的鱼类分别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湖泊由清水态向浑水态的转换过程是群落的过程,据图可知,该过程中湖泊植物的变更是。

(3)清水态湖泊中无机盐浓度低,透光度高,随着含N、P的无机盐增加,清水态湖泊植物发生上述变更的缘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湖泊由于富养分化处于浑水态,为了重现“水清出石鱼可数”的清水湖景象,结合本文信息,运用生态学原理设计修复方案,至少写两条详细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农业)某地为响应国家“漂亮家园”政策,发展以种植荔枝和栽培食用菌为主的立体生态农业,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食用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2)叶片被荔枝椿象食用后,荔枝树会释放某种化学物质吸引鸟类捕食荔枝椿象,这种现象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的功能。

(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淌具有的特点,与传统农业相比,沼气池的建立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从能量流淌的角度分析,缘由是。

(4)该生态系统中,若家禽的能量4/5来自草食,1/5来自害虫,那么家禽增重1kg,至少需kg生产者。

(5)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反抗力稳定性较低的缘由是。

5.(生态修复)重新设计改造后的天津水西公园,充分利用原有的水体、植物、地形地貌等景观元素,通过对沉水、浮水、挺水、湿生等不同类型植物的配置,注意湿地和林地的结合,增加湿生植物向水生植物的渐渐过渡,营造出种类丰富、自然协调、垂直层次明显、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实力强的湿地植物景观。科技人员突破性尝试天津本土顶极植物群落的应用,选用天津乡土树种作为基调树,以复层异龄混交林形成公园林木覆盖的主要形式,开创了天津市新建公园种植规格之最。阅读上述材料,请分析:(1)水西公园湿地生态系统是(填“开放”或“封闭”)的生命系统,其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2)改造前,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其劣势是动植物的种类少,多样性低,改造后的公园垂直结构层次明显,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

(3)科技人员突破性尝试天津本土顶极植物群落的应用,选用天津乡土树种作为基调树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公园中有一种萤火虫,雄萤到处飞来飞去,但严格地每隔5.8s发光一次,雌萤则停留在草叶上以发光来应答,每次发光间隔时间与雄萤相同,但总是在雄萤发光2s后才发光。据探讨,每一种萤火虫的发光频率都不相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A.萤火虫在夜晚是依据发光器官所发出的闪光来找寻配偶的B.萤火虫的发光传递的是一种行为信息C.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D.不同萤火虫的发光频率可避开种间信号混淆和种间杂交(5)科技人员安排在湿地水体中将种植、养殖与旅游相结合,种植水生植物与养殖鱼、虾、蟹等,使旅游者体验种植与收获的过程。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分析,其好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2环境保护///典例研磨·破题有方///【典例】【解析】(1)依据表格分析可知,青脚鹬出现在三个生境中,说明其活动实力较强,活动范围大而调查活动实力较强的种群,适合运用标记重捕法。(2)该生态系统在人类适度的干扰下还能保持原状,反抗干扰,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整实力。(3)互花米草疯长,与当地的原生植物之间竞争阳光和空间等资源,属于外来物种入侵,会使得当地生物的物种种类削减,即生物多样性降低。(4)由表可知,绿头鸭主要生存在低潮盐沼—光滩带,以小坚果为主要食物,与绿翅鸭、鹤鹬、青脚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答案:(1)标记重捕法青脚鹬出现在三个生境中,说明其活动实力较强,活动范围大(2)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整实力(3)生物多样性降低(物种种类削减)(4)绿头鸭主要生存在低潮盐沼—光滩带,以小坚果为主要食物,与绿翅鸭、鹤鹬、青脚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新题预料·名师猜押///1.【解析】(1)从图中看出输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有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种子和有机肥中含有的能量。(2)过程①是光合作用;过程②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3)碳元素在大气碳库、植物碳库和土壤碳库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人类作为消费者可以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所以人类活动加速了碳循环的过程。(4)由于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自农田生态系统中输出,其中的元素不能归还土壤,所以须要不断地施加肥料,这与物质循环不冲突,所以不同意该同学的观点。(5)削减化石燃料的运用,提倡电动汽车的运用,可以削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弱温室效应,爱护生态平衡,A正确;引入天敌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B错误;对过度利用的草场,首先应封育,待复原到较好状态再适度利用,C正确;大力植树造林,促使草原加速向更稳定的森林群落演替会破坏当地原有的草原生态系统,D错误。答案:(1)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种子和有机肥中含有的能量(2)光合作用分解作用(呼吸作用)(3)CO2加速(4)不同意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自农田生态系统中输出,其中的元素不能归还土壤,所以须要不断地施加肥料,这与物质循环不冲突(5)AC2.【解析】(1)随着“支付宝蚂蚁森林”活动的开展,已在阿拉善等土地荒漠化严峻的地区种下真实的树,如梭梭树,通过大家努力,荒漠正渐渐成为绿洲。说明人类活动能变更群落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由于当地环境所限,原本平均能长到9米的梭梭树,只能长到2米左右,这说明生物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由于阿拉善地区土地荒漠化严峻,因此制约该项活动实施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水。(3)梭梭林带具有降阻风沙、增加空气湿度等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在该林带中梭梭树是优势物种,一旦丢失,其他的物种也难以存活,说明梭梭树的引种有利于爱护该地的生物多样性。答案:(1)速度和方向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2)水(3)间接梭梭树的引种有利于爱护该地的生物多样性3.【解析】(1)在湖泊中,底栖植物与浮游植物都须要利用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故两者会竞争阳光;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故两者的关系是捕食关系;浮游植物固定的太阳能的去向有流入下一养分级,流向分解者和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2)在湖泊中,鱼类生活在不同水层,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湖泊由清水态向浑水态的转换过程是群落的演替过程;据图可知,该过程中湖泊植物的变更是浮游植物渐渐增多,而底栖植物渐渐削减至消逝。(3)清水态湖泊中无机盐浓度低,透光度高,随着含N、P的无机盐增加,清水态湖泊植物变为浑水态的缘由是浑水态湖泊中,含N、P无机盐含量过多,浮游植物大量繁殖,覆盖在水面上会使底栖植物因缺乏阳光而渐渐削减。(4)为了重现清水湖的景象,可以限制人类活动对该湖泊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多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削减浮游植物的数量。答案:(1)阳光捕食流入下一养分级,流向分解者和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2)垂直演替浮游植物渐渐增多,而底栖植物渐渐削减至消逝(3)浮游植物大量繁殖,覆盖在水面上会使底栖植物因缺乏阳光而渐渐削减(4)限制人类活动对该湖泊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多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4.【解析】(1)食用菌能够利用枯枝落叶以及沼渣中的有机物,属于腐生型,故食用菌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2)叶片被荔枝椿象食用后,荔枝树会释放某种化学物质吸引鸟类捕食荔枝椿象,这种现象体现了信息传递能够调整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3)能量流淌具有单向流淌、逐级递减的特点。与传统农业相比,沼气池的建立使原本不能被人类利用的一部分能量以生活能源的形式被人类再度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生态系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