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试卷及答案-中图版-2024-2025学年_第1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试卷及答案-中图版-2024-2025学年_第2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试卷及答案-中图版-2024-2025学年_第3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试卷及答案-中图版-2024-2025学年_第4页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期末试卷及答案-中图版-2024-2025学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B.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从西向东。C.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D.地球公转带动自转。2、有关经纬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形,纬线都是圆形。C.经度的度数值往东增大为东经,往西增大为西经。D.本初子午线是划分纬度的起点。3、以下地理现象中,属于自然地理现象的是:A.城市绿化B.农田水利C.沙漠形成D.垃圾填埋4、关于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B.云贵高原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C.东北平原位于华北平原东部D.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珠江流域东北部5、以下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全年多雨,北方地区全年干旱B、西北地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寒冷干燥C、东南沿海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D、青藏高原地区全年降水量较少,且分布不均6、以下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3%B、平原面积较小,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C、盆地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D、高原面积较广,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7、地球上陆地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比为:A、50%B、29%C、39%D、49%8、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由多个板块组成,其中最大的板块是:A、北美板块B、太平洋板块C、非洲板块D、亚欧板块9、在流域综合治理中,哪种措施有助于减缓水土流失的主要作用是?A.植被恢复B.建设梯田C.建设水库D.发展天然林10、以下哪种气候类型最能反映季风气候的特点?A.地中海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11、我国地理区域中,下列哪一地区属于湿润地区?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四川盆地D.塔里木盆地12、下列哪一自然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A.昼夜更替B.四季变化C.海陆变迁D.地震13、下列关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描述,正确的是(数字、)。A.岩浆岩和沉积岩在火山喷发时可以相互转化B.变质岩在地壳中是常见的一种岩石类型,可通过重熔再生作用转化为岩浆岩C.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不需要能量的供给D.所有岩石都必须经历变质作用才能转化为新的岩石类型14、在地球科学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导致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原因(数字、)。A.内力作用,如板块运动引起的大规模地壳运动B.外力作用,如风蚀、侵蚀和沉积C.生物活动,如森林生长和植物根系的活动D.宇宙射线的影响,如太阳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15、题目:以下哪项不属于气候系统的主要圈层?()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D、生物圈16、题目:以下哪种降水类型,其形成条件主要受冷暖空气交汇和地形抬升影响?()A、对流雨B、锋面雨C、对流性降水D、对流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描述】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是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单位:%)。材料二: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1)根据材料一,简述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特点。(2)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形成的原因。(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该地区土地利用的合理化建议。第二题题目湿地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湿地生态系统有哪些生态功能?2.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湿地生态系统?3.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资源,请列举至少两种具体措施。第三题标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案例分析材料:某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主要河流流向为东西向。近年来,该地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形成了以茶叶、柑橘等特色农产品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问题:1.分析该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地理环境优势。2.举例说明在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该地区所采取的农业技术措施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针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提出一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建议。期末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B.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从西向东。C.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D.地球公转带动自转。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确实形成了昼夜交替,地球绕太阳公转完成一个周期大约需要365.25天,这形成了我们的一年。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从西向东的。四季的变化主要受地球公转轨道上的地轴倾斜角度影响,而非公转直接带动自转。2、有关经纬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形,纬线都是圆形。C.经度的度数值往东增大为东经,往西增大为西经。D.本初子午线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答案:D解析:本初子午线(经度0度线)是划分经度的起点,而不是纬度的起点。纬度的起点在赤道,即纬度0度线。其他选项的描述都是正确的。3、以下地理现象中,属于自然地理现象的是:A.城市绿化B.农田水利C.沙漠形成D.垃圾填埋答案:C解析:自然地理现象是指由自然原因形成的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现象,如沙丘的形成、珊瑚礁的发育等。沙漠形成是由自然原因,如风蚀、水蚀等自然力量作用下的地貌变化,因此属于自然地理现象。A、B、D三项都是由人类活动干预而形成的现象,属于人文地理现象。4、关于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B.云贵高原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C.东北平原位于华北平原东部D.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珠江流域东北部答案:C解析:东北平原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是我国最大的自然平原之一,因此选项C正确。选项A错误,黄土高原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不准确的,实际上它位于华北平原的西部。选项B错误,云贵高原位于四川盆地的西部,而不是西南部。选项D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流域的下游,珠江流域位于长江流域以南,两者并不相邻。5、以下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全年多雨,北方地区全年干旱B、西北地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寒冷干燥C、东南沿海地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D、青藏高原地区全年降水量较少,且分布不均答案:B解析:选项B正确描述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南方地区虽然降水量较大,但北方地区并非全年干旱,东南沿海地区则是夏季多雨,冬季少雨。青藏高原地区虽然降水量较少,但分布不均的描述不够准确。因此,B为正确答案。6、以下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3%B、平原面积较小,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C、盆地面积较大,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D、高原面积较广,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答案:C解析:选项C描述不正确。虽然我国盆地面积较大,但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而不是“较大”。实际上,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3%,平原面积较小,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高原面积较广,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因此,C为不正确的描述。7、地球上陆地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百分比为:A、50%B、29%C、39%D、49%答案:B、29%解析:地球表面约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因此正确答案是B、29%。8、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由多个板块组成,其中最大的板块是:A、北美板块B、太平洋板块C、非洲板块D、亚欧板块答案:D、亚欧板块解析: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全球主要由六大板块组成: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在这六大板块中,亚欧板块是最大的板块之一。因此正确答案是D、亚欧板块。9、在流域综合治理中,哪种措施有助于减缓水土流失的主要作用是?A.植被恢复B.建设梯田C.建设水库D.发展天然林答案:A解析:植被恢复可以通过增加植被覆盖度,稳固土壤,减少地表径流的速度,从而有效地减缓水土流失。虽然其他选项也具有一定的治理作用,但植被恢复在这方面最为直接和有效。梯田、水库和天然林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水土流失,但主要是通过调节水流、截面节水等方式,相对于植被恢复来说,作用不那么直接。10、以下哪种气候类型最能反映季风气候的特点?A.地中海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答案:D解析:温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是典型的季风气候类型。whereas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干燥炎热。因此,温带季风气候最能反映季风气候的特点。11、我国地理区域中,下列哪一地区属于湿润地区?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四川盆地D.塔里木盆地答案:C解析:四川盆地位于我国西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降水丰富,气候湿润。而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塔里木盆地均属于半湿润或干旱地区。因此,正确答案为C。12、下列哪一自然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A.昼夜更替B.四季变化C.海陆变迁D.地震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心旋转,这个旋转过程导致了昼夜更替。由于地球自转,使得太阳光只能照射到地球的一半,另一半则处于夜晚。因此,正确答案为A。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海陆变迁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构造和地质活动产生的。13、下列关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描述,正确的是(数字、)。A.岩浆岩和沉积岩在火山喷发时可以相互转化B.变质岩在地壳中是常见的一种岩石类型,可通过重熔再生作用转化为岩浆岩C.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不需要能量的供给D.所有岩石都必须经历变质作用才能转化为新的岩石类型答案:B解析:变质岩确实可以在某些条件下,如地壳深处的高温高压环境,通过重熔再生作用转化为新的岩浆岩。而选项A混淆了岩浆岩和沉积岩的转化条件,地壳中的岩浆比较罕见,选项C忽视了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能量的重要性,选项D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情况。14、在地球科学中,下列哪一项不是导致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原因(数字、)。A.内力作用,如板块运动引起的大规模地壳运动B.外力作用,如风蚀、侵蚀和沉积C.生物活动,如森林生长和植物根系的活动D.宇宙射线的影响,如太阳风对地球表面的影响答案:D解析:宇宙射线对地球表面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太阳风和宇宙射线对大气层的影响,但并不直接影响地球表面的形态。内力作用包括板块构造运动,外力作用包括风蚀、侵蚀、沉积等,生物活动如森林生长和植物根系的活动也会对土壤性质产生影响,这些都是导致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因素。因此,选项D不是导致地球表面形态变化的原因。15、题目:以下哪项不属于气候系统的主要圈层?()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D、生物圈答案:C解析:气候系统主要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圈层,岩石圈虽然对气候有一定影响,但不属于气候系统的主要圈层。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16、题目:以下哪种降水类型,其形成条件主要受冷暖空气交汇和地形抬升影响?()A、对流雨B、锋面雨C、对流性降水D、对流雾答案:B解析:锋面雨是指在冷暖空气前锋上,由于冷暖空气的对流混合,造成水汽凝结并形成的降水。其形成条件主要受冷暖空气交汇和地形抬升影响。因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其他选项不符合题目描述。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题目描述】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下是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单位:%)。材料二: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1)根据材料一,简述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特点。(2)结合材料二,分析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形成的原因。(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该地区土地利用的合理化建议。【答案】(1)特点:耕地和林地比重较大,草地比重较小;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平原地区以耕地为主。(2)原因: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适宜发展林业和农业;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利于农业和林业的发展;河流众多,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有利于灌溉和航运。(3)建议: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保护耕地和林地;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技术;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土地利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特点的理解,以及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分析。通过分析材料一,学生需要总结出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特点;结合材料二,学生需要分析地形、气候、水资源等因素对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形成的影响。最后,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该地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第二题题目湿地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湿地生态系统有哪些生态功能?2.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湿地生态系统?3.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资源,请列举至少两种具体措施。答案1.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供应水资源:湿地是重要的调蓄水库,能够提供淡水,调节河流径流,对防治洪涝灾害具有重要作用。净化水质:湿地能够通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过程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湿地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地,保持其健康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温室效应:湿地能够通过吸收二氧化碳和储存有机物来减轻温室效应,减缓全球变暖。利用生态资源:湿地中的动植物资源丰富,能够提供食物、医药材料等。2.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用地开发:城市扩张、农田开垦等活动会占用湿地,导致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河流污染:工业废水、农业农药等污染物的排放使得湿地水质恶化,破坏生态平衡。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过度开采地下水或改变水资源的自然流动路径,会影响湿地生态的维持。外来物种入侵:人类活动引入的外来物种可能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威胁本土物种生存。3.保护湿地的具体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划定特定区域为自然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保护湿地原有的生态格局。加强污染治理:通过完善法律法规限制污染源的排放,禁止在湿地周围私自排污,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减轻环境污染。推广湿地恢复工程:对已经被破坏的湿地进行生态修复,恢复其生态功能。开展湿地教育与宣传:通过媒体、教育机构等渠道普及湿地保护知识,提高全民保护意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非法占用湿地、破坏湿地生态的行为进行惩处。第三题标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案例分析材料:某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