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揭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世纪以来,中国新诗人自我意识越来越鲜明,新诗也呈现出主体性强化的倾向。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自由、有目的活动的特性。诗歌创作的主体即诗人,与一般认识的主体有共同的属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诗的创作主体不是一般人,而是具有系统的审美观点的诗人,他有着不同于科学家,不同于画家、音乐家,也不同于小说家、戏剧家的特殊的心理气质、美学理想。传统的小说、剧本侧重于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尽管它们所描写的对象也照样渗透着创作主体的美学追求与鲜明爱憎,但是主体一般总要隐藏到情节和场景的后面。诗歌则不然。诗歌,尤其是抒情诗,诗人总是以自身的生活经验、意志情感等作为表现的对象。抒情诗当然也有对客观现实的描写,但它不是一种照相式的模拟,客观现实在诗歌中不再是独立的客体,而是渗透着、浸染着诗人的个性特征,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了。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的新诗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在胡适眼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一项极其相似之点,那便是一种对人类解放的要求。把个人从传统的旧风俗、旧思想和旧行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胡适把新诗的发生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的观念,得到了“五四”时代其他诗人的热烈回应。此后在新诗发展过程中,诗的主体性常常被强调。但是强调诗歌的主体性,以诗人的主观世界为表现对象,并不意味着诗人不同层次的情感都值得入诗。抒情诗以表现诗人的情感为主,但这情感不应是褊狭、妄诞的,不应与民族精神脱离,而要经过理智的思考。诗的主体性要求诗人真诚地展示自己的内心,因而优秀的诗篇是最富于个性色彩的。然而抒情诗是否只是纯个性,纯偶然性,而毫无普遍意义呢?不是的。优秀的诗人在创作时决不是不负责任地自由倾泻,而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民族的特征以及自己的哲学与美学观点对之进行审视,进行加工。真正伟大的诗篇,既是高度个性化的,又涵括广泛的普遍性,也就是说在诗人唱出的具体的特定的歌声中,包含着超越诗人个人的,具有那一时代特色的,反映出民族性的人民的心声。为什么主体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往往会带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呢?这是由于抒情主体是一个单个的人,但同时也是处于一定时代、一定民族、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人类共同性中某些特征的体现者。普希金说过:“我的永远正直的声音,是俄罗斯人民的回声。”对诗人来说,自我与时代、与人民是一致的,因为诗人本身就生活在这个时代,是人民的一员。伟大的诗人往往有一种涵盖一切的气魄:我是人民!人民是我!因此要做一个真正的诗人就要自觉地把自己与人民、与时代融合在一起,让自己的胸膛中流着民族的热血,让自己的脉搏和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这样,他的诗越是个性的,就越有普遍的价值。(摘编自吴思敬《中国新诗理论的现代品格》)材料二:当前,中国新诗出现了令人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称为诗人的人越来越多,写诗似乎也越来越容易,越来越随意。诗坛内热热闹闹,诗坛外冷冷清清,广大读者对新诗已由不满、失望到弃之而去。从诗的内容方面来讲,当代的诗存在着反崇高、反共性、反意义等现象,而代之以虚拟、玩世、丑陋、庸俗等。境界是诗歌的灵魂,也是价值的最终所在,它并不浮出诗歌的表层,但却以它那不可触摸的光辉照亮全诗,没有境界的诗如珠玉失去光泽。现在有些诗不但缺乏境界,甚至以庸俗、低劣、丑恶入诗。伪道德、假崇高自然应该遭到批评,但若因此舍弃以“真善美”作为生命价值的导航,那实在是一种本质性的误导。在全球化的今天,即使发生在遥远的天涯海角的变故,也会对全球、全人类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信息时代人们的命运比以往任何历史时代都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因此,敏感的诗人不会像一只工蚁只忙碌着经营自己的巢穴,而不预见人类共同命运的走向。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新诗,转向以个人的日常生活和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为主题。个人感情的抒发是诗歌的本能,但关键在于不同高度的观察引出不同高度的情感,至少诗人不应该将自己紧闭在狭小的天地间。抒发强烈的个人色彩之情并非诗歌的全部,尤其当这种感情缺乏时代感时。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诗人应当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形势的发展,多关心自己的国家和几千年的古老文化所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像古今中外的许多伟大诗人一样写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命运有着深远意义的诗,用自己的作品回答什么是诗、什么是诗人的责任这样重要的问题。(摘编自章燕《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及其出路——诗人郑敏访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主体性与科学家、画家、音乐家三者不一样,因为这三者没有系统的审美观点。B.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得到极大认同,以至当时的诗人写的新诗都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C.当今中国新诗出现令人尴尬的局面,其原因之一是舍弃“真善美”的生命价值而导致了境界不高。D.全球化的今天对于诗歌创作中的时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诗人创作不能转向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沁园春·长沙》中的“层林”“鹰”“鱼”等,表现诗人的意志情感,成为诗人主观情感的依托物。B.如果诗人不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内心,写出的作品就可能反映不出有时代特色的、民族性的人民心声。C.关于新诗创作中的个性色彩与时代性的关系,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两者并不矛盾,又都特别强调了时代性。D.只要中国新诗人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和时代,就能改变广大读者对新诗不满、失望和弃之而去的局面。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整体观点的一项是()A.“大众化诗歌率先提供一种民主开放的想象性文化空间,网络诗歌爆发出巨大的文化能量。”(光明网)B.“我们这个时代恰恰是一个新意象新形象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时代,新的经验、新的感受与全新的视野,都和以往大不相同。”(《中国青年报》)C.“我们今天的诗人,不应以为新诗是白话体,就与古汉语无关。诗人首先要珍惜自己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赋予它当代的阐释。”(中国作家网)D.“一方面诗是心灵的产物,另一方面心灵也必然会对时代有所感应。诗人是敏感的,他们能够凭着直觉捕捉到时代的种种风云变动。”(中国诗歌网)4.请简要说明材料一的行文脉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闻一多的《红烛》体现了“越是个性的,就越有普遍的价值”的论断,请根据诗歌《红烛》的相关内容,结合材料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保京上任贾平凹抓纲治国的第二个年头,礼泉县委接到通知:王保京任县委书记。但是,已经是第五天了,县委机关里还没有见到王保京的面。这时候,正是礼泉县北部山区遭受着一场百年罕见的大旱:十七个月,五百零十几天了,没下过一场透墒雨!因为缺水,麦苗好不容易从地缝里钻出来,却发不了枝,分不了蘖;因为缺水,麦苗刚长到五寸高便要吐穗,许多穗却又吐不出来,卡死在脖子里了;①因为缺水,挣扎着出了穗的,只能顶个蝇头般大的瘪壳壳,在热风中摇晃。中午。北山的田埂上,走着一个戴草帽的人,一个地道的,泾河岸上的庄稼人:敞着怀;一个裤腿挽在膝盖上,一个裤腿吊在小腿上;反抄着手,手里捏着一块土疙瘩;土疙瘩捏碎了,细细的土面儿从指缝间流出来,一股热风,立刻就吹散了。这土,这原是长庄稼的土呀!现在,绕着北山,缠上了一条一扯百里长、十几万亩面积的旱腰带,在勒着北山,勒着全县,勒着他的心。他忽然想抽一支烟,他本来没有这种嗜好,但现在却想抽得厉害。掏出个纸片片,就近扯了一片干枯的树叶,揉碎了,卷起个喇叭头来叼在嘴角,却苦于没有火。火,他抬头看一眼那悬在空中的一盆火,火!火一样的土地上,什么东西能长绿呀?一个老汉从山包后转出来,他喊了一声,老汉没听见,又走过山包去了。他追过去,他突然忘记了要火,他看见山包那边有一片绿!火焰山上还真有绿地啊?!他扑过去,跪在地边,嘿嘿嘿地笑。这是红苕苗呀,这是旱地里的勇士呀,苗儿正绿,那薄薄的叶上,看得出叶脉,有深绿的汁水在流动。他喜欢得要去逗那叶儿,又怕撞坏了它。老汉过来说:“长得疼人不?”他给老汉甜甜地笑着,他问老汉为啥红苕长得这么好?老汉告诉他:红苕最耐旱,只要能逮住苗,就有收成。他乐了:“这是宝!这是宝!咋不大量种红苕呢?”“可惜大家都不注意这玩意,往年只种一点尝个鲜。”“要大种,不大种不行!咱们就在这红苕上打它个翻身仗!”他说得十分认真,然后就在边地转着看。老汉问他来干什么,他才记起应该向老汉讨个点烟的火。但一摸嘴,那喇叭头烟卷早不知遗到哪里去了。而且怪得很,竟连一点想抽烟的欲望也没有了。天黑的时候,戴草帽的人已经站在山下的烽火大队的村口了。烽火,这是他的所在队。在这片埋葬着他祖宗的土地上,他滚爬奋斗了几十年,领着全村的贫下中农,硬把一个穷得苍蝇不拉蛋的荒滩,变成了全省有名的农业学大寨的先进队。在棉田里参观的各社负责人,已经得知这个大队的支部书记就是新上任的县委书记了。这当儿,他们发现他了,立即跑着围上来,人们亲热地喊着他的名字:“保京!”有人提议为他鼓掌。因为他有双喜:一、今年大旱,烽火粮棉却丰收在望;二、他担任了礼泉县委书记。热烈的掌声立刻爆发出来。②王保京,在掌声中并没有眉开眼笑,他冷静地站在水渠里,看着这些战友,胸部起伏。他感激战友们的祝贺,他从他们的掌声中得到了一种鼓励;他从他们的眸子里看出了一种期望。他看着面前的麦浪在翻涌,整个平原都仿佛在颤动;但山上呢?过去,他领着一个大队,一个大队搞上去了。如今,面前摆着礼泉县这辆战车,他这个赶车的,将要使出多少劲呢?他觉得胸口有一团热乎乎的东西在翻腾,他突然说:“伙计们!党把县上担子让我挑,挑得咋样,全凭伙计们的帮劲呀!用不着客套,用不着寒暄,谁也知道谁能吃几老碗饭。咱们肩上挑的是几万人口的嘴,是社会主义的大旗啊!”“今年山下丰收在望,为啥大旱之年丰收?是前几年山上山下的贫下中农,合力修了宝鸡峡渠的结果!因为‘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山上的一个水利工程没有开工,遭了大旱。眼下只有栽红苕!栽红苕又缺苗子、人力,这是礼泉县眼前火烧房子的急事啊!”紧急大事,就要迅速动员全县人民抗旱救灾!这些各个公社的带头人,③这些降龙伏虎的“干家子”,沉默起来了,新县委书记的话砸在他们的心窝里,丁当价响!北山遭灾,他们是知道的;北山的灾情,他们也曾耳闻目睹;他们也为北山人民着急过。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北山还有长绿的希望,山下还可以支援去栽红苕?!这位身穿粗布褂子的泥腿子书记,上任的第一把火,是从这儿点起的!他们几乎没有再作什么考虑,就大喊起来:“帮!当裤子脱袄也要帮!”保京说:“帮,怎么个帮法?平原社队,一是要寸土必争,进行增种,每条田埂,每条路旁,村口,巷院,凡是能种的,都种;能种一苗的,算一苗。二是组织劳动力,带上红苕苗,带上水,带上干粮,上山!栽它四万亩红苕,收它个几千万斤,看看是什么火色?谁家没有红苕苗?”“有!”“都有!”保京笑了。“我上任的第一次公社干部会议就算结束了,都回村,我给咱搞场电影看看,吃的,住的,烽火包了!”但是,没有一个公社干部在这里过夜。他们只拿了简单的行李,都跑回去了。边远公社的一个老书记也要走,保京生气了,强命留下,因为他知道这老汉有肝炎病。但是,当晚上保京来请他去吃饭时,人不见了,桌上留个纸条:“保京,你不要怪我,这是啥时候呀,能待能住吗?我走了!”保京捏着纸条,没有再说什么。④他打开了窗户,窗外,星月当空,满地银白。顿时,他感到浑身每一块肌肉都凸鼓鼓的了,他在心里说:礼泉县,是大有希望的呀!1978(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直接点出“礼泉县委书记上任至今还未露面”与“县北部山区旱情严峻”两件事,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氛围。B.保京发现老人种的红笤时既兴奋又笃定,“要大种,不大种不行!”展现了保京敏锐的治灾头脑和果断的做事风格。C.保京在会后提议“搞场电影看看”,吃住“烽火包了”,又强留边远公社的老书记,表现他对公社干部们的关心。D.礼泉县的“大有希望”,既源于红笤为旱灾带来的转机,也源于公社干部身上展现的团结合作、一心为公的精神。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画线句①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麦苗因旱灾而干瘪的严峻景象,具有感染力。B.画线句②中“冷静”一词写出了保京没有自满于已有的功绩,“胸部起伏”则显示他的内心并不平静。C.画线句③中公社干部们之所以“沉默”,是因为保京一番心系灾民、掷地有声的话语让他们心生羞愧。D.画线句④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了窗外静谧明亮的景象,烘托保京此时感动愉悦、温暖敞亮的心情。8.主人公王保京登场时,小说隐去了他的姓名,称他为“戴草帽的人”,这样写有何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火”这个意象多次出现,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子路治蒲三年。孔子过之,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入其邑,曰:“善哉由也!忠信而宽矣。”至庭曰:“善哉由也!明察以断矣。”子贡执辔而问曰:“夫子未见由之政,而三称其善,其善可得闻乎?”孔子曰:“吾见其政矣。入其境,田畴尽易,草莱甚辟,沟洫深治,此其恭敬以信,故其民尽力也。入其邑,墙屋完固,树木甚茂,此其忠信以宽,故其民不偷也。至其庭,庭甚清闲,诸下用命,此其言明察以断,故其政不扰也。以此观之,虽三称其善,庸尽其美矣?”(摘编自《孔子家语》)材料二:臣闻: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国。万国咸宁,一人有庆,必藉忠良作弼。尧、舜、文、武见称前载,咸以知人则哲,多士盈朝,元凯①翼巍巍之功,周召②光焕乎之美。然则四岳、九官、五臣、十乱③,岂惟生之于曩代,而独无于当今者哉?在乎求与不求,好与不好耳!何以言之?夫美玉明珠,孔翠犀象,大宛之马,西旅之獒,或无足也,或无情也,生于八荒之表,途遥万里之外,重译入贡,道路不绝者,何哉?盖由乎中国之所好也。况从仕者怀君之荣,食君之禄,率之以义,将何往而不至哉?臣以为与之为孝,则可使同乎曾参、子骞矣。与之为忠,则可使同乎龙逄、比干矣。与之为信,则可使同乎尾生、展禽矣。与之为廉,则可使同乎伯夷、叔齐矣。今之群臣,罕能贞白卓异者,盖求之不切,励之未精故也。若勖之以公忠期之以远大各有职分得行其道。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进之以六正,戒之以六邪,则不严而自励,不劝而自勉矣。(摘编自《贞观政要》)【注】①元凯:“八元八凯”的省称,后泛指贤臣、才士。传说高辛氏(帝喾)有才子八人,称为八元。高阳氏(颛顼)有才子八人,称为八凯。他们都为舜效力。②周召:指周公和召公,两人辅佐周成王,勤勉忠诚。③四岳、九官、五臣、十乱:都是古代的贤臣。10.材料二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若勖之A以公忠B期C之D以远大E各有职分F得G行H其道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庭,官署,与《记承天寺夜游》“相与步于中庭”中的“庭”意思不同。B.入贡,一指向朝廷进献土产方物,二指贡士入京参加会试。文中指前者。C.至,到达,与《劝学》“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至”意思不同。D.因,凭借,与成语“因循利导”“因循守旧”中的“因”三者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发现蒲地百姓努力耕种,从不偷懒,子路的手下人也都听从他的命令,于是对子路赞不绝口。B.美玉明珠、孔雀翡翠等出自远离中原的蛮荒之地,但仍能传到中原,是因为中原人对它们的喜好。C.魏征认为,如果用“孝”“忠”“信”“廉”来引导做官的人,那么他们也可以达到先贤的境界。D.魏征建议用“六邪”去警戒臣子,即使这些警戒措施不严厉,他们也会自己振奋,也会自己努力。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以此观之,虽三称其善,庸尽其美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父不能知其子,则无以睦一家。君不能知其臣,则无以齐万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良臣辅佐才能使国家安定,那么如何才能成就一代良臣?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江上曲①(节选)李嘉祐江上淡淡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可怜应是阳台②女,坐对鸬鹚娇不语。掩面羞看北地人,回首忽作空山雨。苍梧秋色不堪论,千载依依帝子③魂。【注】①诗歌写于诗人被贬谪江南时期。②阳台:指富贵人家。③帝子:帝王的子女。这里指尧的女儿娥皇、女英,二人嫁给舜。舜南巡苍梧而死,二人千里奔丧,抱竹痛哭,泪尽而死。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用“芙蓉花”映衬浣纱女的美丽素洁,“独”写出浣纱女的孤独又引发读者联想。B.“可怜”的意思是可惜,表现出诗人对浣纱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C.尾联中用“不堪论”“苍梧秋色”来表现秋色的悲凉,用“帝子魂”表现浣纱女的高贵身份。D.与白居易借琵琶女表达自己命运悲凉一样,这首诗中的浣纱女也可看作是诗人的化身。16.“掩面羞看北地人,回首忽作空山雨”两句诗体现了浣纱女怎样复杂、矛盾的心理?是如何体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名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描写诗人被贬之后居住环境的诗句是“,”。(2)曹操《短歌行》中“,”两句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3)《劝学》中,荀子通过乘坐车马到达千里、凭借舟船横渡江河等比喻,得了“,”的结论。(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写词人借酒抒怀,寄情江月,排解心中的苦闷。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最近,一部名为《逃出大英博物馆》的短剧火上热搜,该剧讲述的一盏中国玉壶化作人形逃出博物馆,意外地偶然撞上同样来自中国的记者,经过他的帮助下,返回家乡的故事。这部剧之所以能够出圈,首先仰赖自媒体平台传播之便捷。同时,①,让玉壶开口,以一个可爱女孩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而逃出大英博物馆,又给人以无限遐想,可以说未播先热。另外,剧作极有教化意义,但并未流于苍白的说教,而是以文物之间传递家书的形式,将家国情怀渲染开来,层层递进,润物无声。如果说历史是一面镜子,那么,②。文物照见了古人的智慧、技艺,照见了他们往昔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文物是传递情感的纽带,时刻提醒着我们戒骄戒躁,发愤图强。因此,文物保护____。诚如大家所见,我们的专家们也一直致力于此,数十年如一日做着这份“枯燥”且“烦琐”的工作,但他们____,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文物保护的,不在少数。老师将一生所学教给徒弟,老师退休了,徒弟顶上来,就这样,前后接力,____,师徒有情,手中的文物亦有情。文物保护的前提是什么?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曾经这样说:“文物在原地保护,才最有尊严,否则像孤魂野鬼,没有家,也没有根。”也就是说,③,才谈得上文物保护。漂流在外的文物,就像漂流在外的游子。它们渴望吹一吹故土的风,晒一晒故土的阳光,哪怕静静地等待故土的尘埃一颗一颗落下来也感到心满意足。据统计,约有2.3万件中国文物被“邀请”到大英博物馆,它们委托小玉壶带回的家书,字字句句惹人落泪:“琴师陶俑伯伯,您好,笛师陶俑阿姨让我告诉您,改日,您拨您的春风弦,她奏她的晚风笛,那首未完成的《长歌行》,大家再一起奏完吧。”“唐大马,我是唐小马,一眨眼,我们已经一百六十三年没有见面了,每天洋人走后,我就会围着这牢笼跑上几圈,跑着跑着,便会想起几百年前,我们相约一起跑遍大好江山的誓言。”“病骨支离,离家已有百年,哪怕分神断魂,也断不了这魂牵梦绕的乡愁啊。”……世上道路千万条,最幸福的一条,就是回家路。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迫不及待甘之如饴前赴后继B.迫不及待寂寂无闻薪火相传C.刻不容缓甘之如饴薪火相传D.刻不容缓寂寂无闻前赴后继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该剧讲述的一盏中国玉壶化作人形逃出博物馆,意外地偶然撞上同样来自中国的记者,经过他的帮助下,返回家乡的故事。B.该剧讲述了一盏中国玉壶化作人形逃出博物馆,偶然撞上同样来自中国的记者,经过他的帮助,返回家乡的故事。C.该剧讲述了一盏中国玉壶化作人形逃出博物馆,偶然撞上同样来自中国的记者,经过他的帮助下,返回家乡的故事。D.该剧讲述的一盏中国玉壶化作人形逃出博物馆,意外地偶然撞上同样来自中国的记者,经过他的帮助,返回家乡的故事。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材料一:白嘉轩来到新买的田里察看,老远瞅见那块地里正有人吆着高骡子大马双套牲畜在地里飞梭似的耕作。地头站着一个穿黑袍的人,高个儿,手叉着腰,那是鹿子霖,他傲然瞅视着拽犁奔驰的骡马。白嘉轩一看就火了:“子霖,你怎么在我的地里插铧跑马?”鹿子霖佯装惊讶地说:“这是我的地呀!”白嘉轩说:“这得凭契约说话,不是谁说是谁的就是谁的!”鹿子霖说:“我不管契约。是李家寡妇寻到我屋里要把地卖给我。”鹿子霖从长工手里夺过鞭子接过犁把儿,勒回牲畜示威似的翻耕起来。白嘉轩一跃上前抓住骡马缰绳。两个年龄相仿的男人随之就厮打在一起。长工刘谋儿是外村人不敢插手,只顾去逮惊跑的牲畜。两个男人从李家寡妇的地里扭打到地头干涸的水渠,同时跌倒在渠道的草窝里,然后爬起来继续厮打,又扯拽到刚刚翻过的土地里。这时候村子里拥来许多男女,先是鹿子霖的几个内侄儿插手上阵,接着白嘉轩的亲门近族的男子也上了手,很快席卷为白鹿两姓阵势分明的斗殴,满地都是撕破的布片和丢掉的布鞋。(选自陈忠实《白鹿原》)材料二:中国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从熟人开始,再到不熟的人一圈一圈的推,是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基础的。在“差序格局”这张伸缩网中,始终以“己”为中心,但这里的“己”是通过血缘关系将“自我”层层包裹,社会范围是从“己”推出去的,而推的过程里有着各种路线,最基本的是亲属,亲子和同胞。而划分的标准就是血缘的远近和关系的亲疏,通常是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远近向外推的过程。这样形成的整个血亲群体常常会共同维护亲族的尊严和利益。(选自韩梦瑶《差序格局:乡土社会人伦关系的中国特色》)文中明明是白嘉轩和鹿子霖的私人纠葛,为什么会引发大规模的斗殴?请回顾《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的概念,并结合概念、材料二分析其原因。差序格局的概念:21.原因:22.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生有两个方向:出与回。出,是出门,走出家门,走出校门,走出先前的“门”……出是出发,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抵达另一个可能不会令自己太舒适的领域,是有所选择、有所舍弃、有所收获。回,是回家,回地域空间上的家,回心理感情中的“家”……你对人生的“出”和“回”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C2.D3.D4.①文章首先提出“新诗呈现出主体性强化的倾向”的观点;②接着阐明新诗主体性的内涵;③然后简单介绍我国新诗主体性的发展状况;④最后详细阐述新诗发展中需要个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主体性。5.《红烛》在意象的选择、幻想想象、情绪渲染、感叹词回环使用、诗歌节奏等方面体现出诗人强烈的个性色彩;《红烛》表现了人生成长过程中普遍的青春困惑与希望、理想追求以及勇于奉献的人生选择,包含着时代的声音。两者结合体现了“越是个性的,就越有普遍的价值”的特点。【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⑵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⑶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先根据题干要求,分析材料二的观点,再逐项分析,判断能否支撑选项。
⑷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思路、行文脉络的能力。首先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在划分层次时重点关注观点句、总结句。其次记住答题格式,使用连词:首先……,接着……,然后……,最后……,做到层次思路要表述清楚。
⑸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①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②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③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1.A.“三者没有系统的审美观点”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二段表述是“诗的创作主体不是一般人,而是具有系统的审美观点的诗人,他有着不同于科学家,不同于画家、音乐家,也不同于小说家、戏剧家的特殊的心理气质、美学理想”,科学家、画家、音乐家三者与诗人的不同体现在“心理气质、美学理想”。B.“当时的诗人写的新诗都与人的解放联系起来”说法错误,材料一第三段表述是“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的新诗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在胡适眼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一项极其相似之点,那便是一种对人类解放的要求。把个人从传统的旧风俗、旧思想和旧行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原文中强调的是胡适的观点,且主体是“五四新文化运动”。D.“诗人创作不能转向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二第三段表述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新诗,转向以个人的日常生活和非常个人化的情绪的描述为主题”。但文中又明确提出“个人感情的抒发是诗歌的本能,但关键在于不同高度的观察引出不同高度的情感,至少诗人不应该将自己紧闭在狭小的天地间”。也就是说诗歌可以写个人情感,但同时也要“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形势的发展,多关心自己的国家和几千年的古老文化所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故答案为:C。2.D.“只要中国新诗人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和时代,就能改变广大读者对新诗不满、失望和弃之而去的局面”表述过于绝对,材料二第一段表述是“诗坛内热热闹闹,诗坛外冷冷清清,广大读者对新诗已由不满、失望到弃之而去”,第三段“中国诗人应当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形势的发展……用自己的作品回答什么是诗、什么是诗人的责任这样重要的问题”,这里说明了新诗应该怎么做,而不是唯一的做法。由此可知选项过于绝对。故答案为:D。3.材料二围绕“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诗人应当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世界形势的发展……用自己的作品回答什么是诗、什么是诗人的责任这样重要的问题”论述。A.强调了诗歌的大众化。不符合材料二所论述的观点。B.强调了“新意象新形象”,与材料二强调了现今中国诗人的做法无关。不符合材料二所论述的观点。C.强调了新诗与“古汉语”“传统文化”的关系。不符合材料二所论述的观点。D.强调的是中国诗人对的感应和在诗歌中对时代的反应。符合材料二的观点。故答案为:D。4.材料一共五段。第一段“诗也呈现出主体性强化的倾向”明确提出了观点。第二段“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能动、自由、有目的活动的特性”,阐明新诗主体性的内涵。第三段“诗歌主体性的理论,在‘五四’时代的新诗人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介绍了我国新诗主体性的发展状况。第四段是过渡段,将论述转向对诗歌情感的论述。第五段“真正伟大的诗篇……具有那一时代特色的,反映出民族性的人民的心声”论述了诗发展中需要个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主体性。
故答案为:①文章首先提出“新诗呈现出主体性强化的倾向”的观点;②接着阐明新诗主体性的内涵;③然后简单介绍我国新诗主体性的发展状况;④最后详细阐述新诗发展中需要个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主体性。5.《红烛》中,意象是“红烛”,诗人描述“红烛”、询问“红烛”、歌颂“红烛”,诗人幻想着“红烛”的一切。诗歌中多用感叹词,“不误!不误!”“烧罢!烧罢!”等回环使用,使得诗歌节奏明快,同时显示诗人强烈的情感。这些都体现出诗人强烈的个性色彩。《红烛》是诗人回顾自己探索理想和诗作成就下的诗作,从描写“红烛”、询问“红烛”、歌颂“红烛”可以看出,诗歌表现了人生成长过程中普遍的青春困惑与希望、理想追求以及勇于奉献的人生选择,联系那个特殊而混乱的时代可知,诗歌的创作包含着时代的声音。因此,在《红烛》这首歌中,“越是个性的,就越有普遍的价值”得以体现。
故答案为:《红烛》在意象的选择、幻想想象、情绪渲染、感叹词回环使用、诗歌节奏等方面体现出诗人强烈的个性色彩;《红烛》表现了人生成长过程中普遍的青春困惑与希望、理想追求以及勇于奉献的人生选择,包含着时代的声音。两者结合体现了“越是个性的,就越有普遍的价值”的特点。【答案】6.A7.A8.①呼应了上文王保京没有露面,同时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兴趣。②在人物塑造上,能更好地塑造王保京心系旱情,一心为民的农民干部形象。9.①没有点烟的火,是实实在在的可点燃的火,用点烟的火侧面烘托了王保京的担忧,焦急。②“悬在空中的一盆火”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王保京对于太阳的炙烤造成的旱灾的烦躁,找不到解决办法时内心的焦虑。③“火焰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主人公看到一片绿油油的红苕苗时的欣喜之情,找到了战胜灾情的办法时激动,对礼泉县未来生活的憧憬。【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鉴赏能力。首先要了解小说常见的艺术特色:正面或直接描写、侧面或间接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设置悬念,抑扬对比法等等,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要把握人物的形象,注重分析人物的具体做法、心理以及神态、肖像等描写手法涉及的具体内容。注意审清题干要求,提取文本相关信息,力求全面;然后细心筛选,力求准确;最后加以整合,力求简洁。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物象的作用的能力。画波浪线部分一共出现了三次不同含义的“火”的意象,逐个分析。6.A.“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氛围”错误。小说开头直接点出“礼泉县委书记上任至今还未露面”与“县北部山区旱情严峻”两件事是说明礼泉县遇到大旱,情况紧急,急需县里的帮助,所以开头直接点出这两件事营造的是一种紧张的氛围。故答案为:A。7.A.“画线句①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理解错误,“挣扎”一词用形容人的动作形容麦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只能顶个蝇头般大的瘪壳壳”把旱地里小小的麦穗比喻成蝇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没有运用夸张手法。故答案为:A。8.结构上,小说在王保京登场时隐去了他的姓名,称他为“戴草帽的人”,可以和上文的“已经是第五天了,县委机关里还没有见到王保京的面”相呼应,推动情节的发展。同时能够设置悬念,让县委书记以一个农民的形象出现,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内容上,小说开篇称他为“戴草帽的人”能更好地塑造王保京在礼泉县五百零十几天没有下过一场透墒雨的情况下并不急于上任,而是先到田里视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更好地表现王保京心系旱情,一心为民的形象。
故答案为:①呼应了上文王保京没有露面,同时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兴趣。②在人物塑造上,能更好地塑造王保京心系旱情,一心为民的农民干部形象。9.①“掏出个纸片片,就近扯了一片干枯的树叶,揉碎了,卷起个喇叭头来叼在嘴角,却苦于没有火”这里的火是指点烟的火,是实实在在的可点燃的火,在旱情严重的情况下,王保京想抽一支烟,侧面烘托了王保京因为没有寻找到解决旱情的办法时的担忧,焦急。②“悬在空中的一盆火”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王保京对于太阳的炙烤造成的旱灾的烦躁,“火!火一样的土地上,什么东西能长绿呀?”表现了王保京找不到解决办法时内心的焦虑。③“火焰山上还真有绿地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主人公王保京看到一片绿油油的红苕苗时的欣喜之情,“火焰山”与“绿地”的强烈对比中表现了王保京为找到了战胜灾情的办法时的激动,看到了礼泉县即将收获的满腔希望。
故答案为:①没有点烟的火,是实实在在的可点燃的火,用点烟的火侧面烘托了王保京的担忧,焦急。②“悬在空中的一盆火”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王保京对于太阳的炙烤造成的旱灾的烦躁,找不到解决办法时内心的焦虑。③“火焰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主人公看到一片绿油油的红苕苗时的欣喜之情,找到了战胜灾情的办法时激动,对礼泉县未来生活的憧憬。【答案】10.B;E;F11.C12.D13.①从这些方面来看,我虽然三次称赞他做得好,(但)哪能说尽他的优点呢?②父亲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就无法使家庭和睦。君主不了解自己的臣子,就无法治理好国家。14.①就臣子本身来说,为政要做到恭敬、忠信、宽仁和明察。②就帝王来说,要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用其所长,掩其所短。【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还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抓住关键点: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语气词、动宾搭配、句式整齐等。要根据语意做题,可用排除法。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和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关于实词,本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平时的学习中应对重要的文言实词多加积累,做题时结合句子进行判断即可。关于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4)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删、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⑸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附参考译文】材料一:子路治理蒲地三年。孔子经过蒲地,进入其境内,说:“子路做得好啊!以恭敬来取得信用。”进入城里,说:“子路做得好啊!忠信而宽大。”进入官衙,说:“子路做得好啊!经过明察来做出判断。”子贡拉着马缰绳问道:“您还没有看见子路处理政事,却三次称赞他做得好,他的善政可以说给我听听吗?”孔子说:“我看见他的善政了。进入蒲地境内,看到田地都整治过了,杂草都清除了,沟渠都挖深了,说明他以恭敬取得了信用,所以老百姓很努力种田。进入城里,看到墙壁房屋都很坚固,树木生长茂盛,这说明他忠信而且宽大,所以老百姓不会磨工偷懒。进入官衙,官中清净闲适,下面办事的人都听从他的命令,这说明他能明察做出判断,所以政事有条不紊。从这些方面来看,我虽然三次称赞他做得好,(但)哪能说尽他的优点呢?”材料二:我听说:父亲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就无法使家庭和睦。君主不了解自己的臣子,就无法治理好国家。而要使天下太平,皇帝有福运,那就一定要靠忠臣辅佐。尧、舜、文王、武王在古代的典籍中被称赞,都是因为他们有知人的才能,使贤才多会聚于朝廷。八元、八凯辅助舜帝,建立赫赫功业,周公、召公辅佐周成王成就一代帝业,美名传扬。既然这样,那么像四岳、九官、五臣、十乱这样的贤臣,难道只能生活在前朝,却唯独当今没有吗?这只是在于国君求与不求、喜好与不喜好而已!为什么这样说呢?像那些美玉明珠,孔雀翡翠,犀牛大象,大宛的宝马,西夷国的,它们要么没有手足,要么是无情之物,出产在蛮荒的地方,离中原地区有万里之,但是还是有人源源不断地把这些东西带进来,为什么呢?是因为中原地区的人们喜好它们罢了。况且做官的人都心怀陛下的盛德,享受君主赐予的俸禄,如果君主用道义引导他们,他们怎么会不尽职尽责呢?我认为如果用“孝”来引导他们,就可以使他们像孝子曾参、子骞那样。如果用“忠”来引导他们,就可以使他们像龙逢、比干那样。用“信”来引导他们,就可使他们像尾生、展禽一样。用“廉”来引导他们,就可以使他们像伯夷、叔齐一样。然而今天的群臣,洁身自好、才能出众的人非常少有,恐怕是因为朝廷求贤之心不急切,鼓励劝勉他们不精诚的缘故。如果用公正忠诚去勉励他们,用建功立业去激励他们,让他们各尽其职,各安其位,就能够推行他们的主张。处高位就观察他们举荐的人,财富巨大就观察他们养育的人,闲居时就观察他们的喜好,学习时就观察他们的言语,穷困时就观察他们不接受的东西,卑贱时就观察他们不去做的事情。根据他们的才能来选择官员,审察他们的能力来任用他们,发挥他们的长处,克服他们的短处。用“六正”去勉励他们,用“六邪”去警戒他们,那么,即使不严厉地对待他们,他们自己也会振奋,不用苦口婆心地劝勉,他们自己也会努力。10.句意:如果用公正忠诚去勉励他们,用建功立业去激励他们,让他们各尽其职,各安其位,就能够推行他们的主张。“勖之以公忠”“期之以远大”在句中是并举成分,两者都是状语后置句,故应分别在BE处断开;“职分”是“各有”宾语,宾语后F处断开。故答案为:BEF。11.A.正确。官署/庭院。句意:进入官衙的时候说。/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B.正确。C.错误。都为“到达”。句意:到达那里的官衙。/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之远的地方。D.正确。凭借/顺着,沿袭。句意:凭借他们的才能来选择官员。/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而加以引导。/沿袭死守老的一套。故答案为:C。12.D.“即使这些警戒措施不严厉”错误,原文“戒之以六邪,则不严而自励,不劝而自勉矣”,意思为“用‘六邪’去警戒他们,那么,即使不严厉地对待他们,他们自己也会振奋,他们自己也会努力”。故答案为:D。13.得分点:
(1)“虽”,虽然;“美”,优点;“庸”,哪里。(2)“其”,自己的;“睦”,使动用法,使……和睦;“齐”,使……整齐,引申为“治理”。
故答案为:①从这些方面来看,我虽然三次称赞他做得好,(但)哪能说尽他的优点呢?
②父亲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就无法使家庭和睦。君主不了解自己的臣子,就无法治理好国家。14.从材料一孔子三次称赞子路的话“恭敬以信矣”“忠信而宽矣”“明察以断矣”可知,德才兼备的人想要成为一代良臣,就臣子本身来说,为政要做到恭敬、忠信、宽仁和明察;从材料二“今之群臣,罕能贞白卓异者,盖求之治不切,励之未精故也”来看,就帝王而言,要求贤若渴;从“若勖之以公忠,期之以远大,各有职分,得行其道”来看,帝王要知人善任;从“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来看,要用其所长,掩其所短。
故答案为:①就臣子本身来说,为政要做到恭敬、忠信、宽仁和明察。
②就帝王来说,要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用其所长,掩其所短。【答案】15.C16.⑴心理。①想见故乡之人又羞于对望。面对家乡的人,浣纱女掩面羞愧,无颜见家乡父老。
②思念故乡又尽力掩饰。为了掩饰自己的情感,浣纱女回头流泪。⑵手法。①动作描写。用“掩面”“回首”等动作表现羞愧、掩饰自己的心理。②情态描写。用“羞看”表现羞愧。③比喻修辞。用“空山雨”比喻浣纱女思乡的悲伤。【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进行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以及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鉴赏人物形象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抓诗中所写景物。人物形象鉴赏题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思想性格),二是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有时可省去),三是指出表达了什么感情或有什么意义。15.C.“用‘帝子魂’表现浣纱女的高贵身份”错误。尾联用“帝子”的典故主要表现浣纱女悲凉的命运,不是写其高贵身份。故答案为:C。16.心理:“掩面羞看北地人”,面对家乡的人,浣纱女“掩面”“羞看”,表现了她想见故乡之人又羞于对望,无颜见家乡父老的心理。“回首忽作空山雨”,浣纱女回头流泪,回头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情感,流泪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表现了她思念故乡又尽力掩饰的心理。手法:“掩面”“回首”运用动作描写,“掩面”表现羞愧、无颜见家乡父老的心理;“回首”表现掩饰自己思念故乡的心理。“羞看”是情态描写,表现无颜见家乡父老的羞愧心理。“空山雨”运用比喻修辞。把浣纱女的眼泪比作雨水,形象生动表现出浣纱女思乡的悲伤之情。
故答案为:⑴心理。①想见故乡之人又羞于对望。面对家乡的人,浣纱女掩面羞愧,无颜见家乡父老。②思念故乡又尽力掩饰。为了掩饰自己的情感,浣纱女回头流泪。
⑵手法。①动作描写。用“掩面”“回首”等动作表现羞愧、掩饰自己的心理。②情态描写。用“羞看”表现羞愧。③比喻修辞。用“空山雨”比喻浣纱女思乡的悲伤。17.【答案】(1)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有:“湓”“厌”“生”“尊”“酹”。故答案为:(1)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答案】18.C19.B20.借助拟人化的手法;文物更是;只有文物回家了【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读懂文本,分析成语所在句子的语境,再根据自己的积累填写合适的成语。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这类题目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说,所补写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要综合起来,这样答案就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18.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前文写文物具有记录历史、激励后人的重要作用,后文得出的结论应是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应选“刻不容缓”。甘之如饴:指感到像糖那样甜。形容为了从事某种工作,甘愿承受艰难、痛苦。寂寂无闻: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前文写文物保护工作“枯燥”“烦琐”,后文写专家们为文物修复奉献一生,中间内容应体现专家们为了工作甘愿承受这份枯燥的高尚精神,应选“甘之如饴”。薪火相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前赴后继: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前文写“老师退休了,徒弟顶上来”,此处对这种做法进行总结,应选“薪火相传”。故答案为:C。19.原文有三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整个不是完整句子,而是偏正短语,中心词是“故事”,前面都是其定语,因此“讲述的……故事”应改为“讲述了……故事”或“讲述的是……故事”。二是语义重复。“意外地偶然”,意思重复,“意外地”“偶然”保留一个。三是句式杂糅,“经过他的帮助下”应改为“经过他的帮助”或“在他的帮助下”。全部改对的是B项。故答案为:B。20.①此处说的是《逃出大英博物馆》出圈的原因,由“让玉壶开口,以一个可爱女孩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可知,采用了拟人化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钳工装配知识培训课件
- 团队精神建设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联合开发合作节能减排合同3篇
- 2025版酒店客房装饰材料采购合同2篇
- 传统节日之元宵节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观光包车租赁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大摩退出中金战略合作终止倒计时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建防水劳务分包合同(含设计变更)范本3篇
- 贵州商学院《房地产法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建筑供配电与照明》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单词默写版
- 3《欢欢喜喜庆国庆》说课稿-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 蓄势聚能筹远略扬帆破浪启新航-在2025年务虚会上的讲话提纲
- 先进集体发言稿
- 学生寒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调试过健康寒假课件
- 形容词副词(专项训练)-2023年中考英语二轮复习
- 搞笑小品剧本《我的健康谁做主》台词完整版-宋小宝徐峥
- SAP中国客户名单
-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教学反思
- 空调系统维保记录表格模板
- 《数学广角——数与形》评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