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作文积累_第1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作文积累_第2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作文积累_第3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作文积累_第4页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作文积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部分作文素材积累

主题一青春激扬

©主题导航

本主题“青春激扬”,对应部编版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主题“青春的价值青春是璀

璨的明珠,是蓬勃的生机,是不会泯灭的理想,是一往无前的信仰。青春之花,珍贵迷

人;青春之火,炽热明亮;青春的我们,风华正茂,应当昂首迎风,放目远眺,阔步前

行。

割教材溯源

篇目索引

(1)《沁园春・长沙》;(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3)《百合花》;(4)《哦,香

雪》;等等。

适用角度

“青春”“责任”“志向”“成长”“奉献”“奋斗”“爱国”等。

速用示范

只有目标远大,奋发有为,青春才能不朽。你听,毛泽东吟诵着“指点江山,激扬文

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投身革命事业;你看,郭沫若用壮丽的北冰洋推倒了一切阴暗陈

迹;你想,小通讯员舍身救人,新媳妇理解生命价值的动人画面;你感,天真烂漫的香雪

对知识的无限向往和渴求……责任和梦想点燃了青年的热血,让他们抛却羁绊,忘记痛

苦,丢掉恐惧,敢于呐喊,勇于向前,甘于奉献。他们已不再是他们,他们终于成为他

们。

阊真题链接

2023年新课标II卷的作文材料提到“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引出“青少年在学习、

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的话题,意在理解青少年,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天

津卷作文材料用青年周恩来警勉自己的对联,引导考生思考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2022年浙江卷的作文材料列举了不同领域的新时代浙江青年开拓创新并有所成就的事

迹,指明当代青年应不断进取,实现个人价值,助力国家发展。

2021年全国甲卷作文要求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进行写作,这要求考生思考在当前这

个时代如何成就伟大事业。北京卷第一道作文题要求以“论生逢其时”为题目进行写作,也

是要求考生要正确认识自身所处的时代,进而引导考生不断思考,跨越困难,实现个人的

成长。

“考场热用

好句涓积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

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毛泽东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

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

◎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正所谓“立志

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习近平

素材前沿

素材1

“挡刀女孩”崔译文:传递勇气,更传递梦想

2023年9月12日,亚运圣火传递到浙江宁波,在火炬手的队伍里有个笑得特别灿烂

的女孩,她就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挡刀女孩'’的崔译文。4年前,面对歹徒持刀行凶,还

是大学生的她挺身而出,为同学挡下了8刀,崔译文后来说:“我是军人的孩子。如果我不

冲上去,她可能会活不了。”

如今4年过去了,这个勇敢的女孩的人生也翻开了新篇章。2023年,崔译文成为宁波

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的一名民警。

“爸爸是顶天立地的军人,也是我的骄傲,他从小教育我要疾恶如仇、见义勇为,他的

言传身教和警察的职业要求是相通的,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急

时刻能豁得出来,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所以我报考了警校。”崔译文笑着说,她的眼

睛弯弯的,闪着光,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曾经的伤对她的体能也造成了一定影响,特别是面对高强度的训练时,她偶尔也会感

到一丝力不从心。在得知自己被选为火炬手之后,崔译文更加认真地锻炼起来,除了警校

规定的训练科目,她还有意识地给自己增加了体能和上肢力量训练。

“我想火炬传递给我,也传递给大家的,是希望、是勇气,更是对未来的梦想。翻篇归

零再出发,未来我希望大家看到我、记住我,会因为我是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结束火炬

传递后,崔译文也悄悄为自己立下了新的奋斗目标。[运用场景:大爱、勇敢、榜样力量]

素材2

“最美教师”董艳:守一方乡土教育,书一篇生命诗意

“向着明亮那方,向着明亮那方。哪怕一片叶子,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授课

老师董艳用“读诗”开启孩子们一天的学习模式。董艳荣获2023年“最美教师”称号。在18

年从教生涯里,她从未停下成长的脚步,从教学新手到骨干教师,从特级教师到安徽省最

美教师再到全国最美教师,一系列变化背后是不变的初心:与乡村孩子一起筑梦新生活。

从学生时代起,董艳便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毕业后,董艳走上农村小学教师岗

位,为了当好一名教师,她一遍遍在寝室里模拟课堂教学,一段段地将《人民教育》中的

工作方法摘抄在笔记本上,博览教学名家的作品……外人觉得她这么做有点儿傻,当个小

学教师何必这么苦?可是她就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心琢磨教学。

转折点出现在2011年。由于长期用嗓,她的嗓子出现了问题,被医生告知不能再授

课。她暂停了语文课教学,带起了通识课。这段时间也给了她重新审视教育教学的机会。

她越来越意识到农村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低年级时开朗活泼,高年级时就变得内向

冷漠、不易沟通。如何开启这些农村孩子的心灵,让他们自信地面对自己和生活,成了董

艳最大的困惑。

观察、思考、探索、尝试,结合自身多年阅读凝聚的知识和力量,2013年暑假后的新

学期,董艳带着提前收集的大量儿童诗,以授课老师的身份再次走进了课堂,通过乡土诗

歌的吟诵,进一步培养孩子们的语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并帮助他们形成合作

意识。

“乡土乐”这一诗意课程体系就此开启。以“古诗文诵读”为主题的“沐浴古来之风”课

程,以“儿童诗读写”为主题的“那诗意在乡土的歌”课程,以“整本书共读”为主题的“荡舟书

海”课程,以“描摹乡土生活”为主题的“品味乡土生活”课程...

现如今,董艳的“乡土乐”课程体系逐渐完善。在她的带领下,师生共读了500多首儿

童诗,学生们累计创作了3000多首儿童诗,30多个孩子的诗歌、文章发表在刊物

上……[运用场景:敬业与乐业、真心真情、乡村建设、诗歌的魅力、坚守初心、青春的意

义]

主题二劳动光荣

©主题导航

本主题“劳动光荣”,对应部编版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主题“劳动的意义伟大事业

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其中,“劳动精神”是一切行动的原动力。劳动推

动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浸透着人们的汗水,凝聚着人们的智慧,也塑造着人的思

想品格。

割教材溯源

篇目索引

(1)《喜看稻菽千重浪一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2)《心有一团

火,温暖众人心》;(3)《“探界者”钟扬》;(4)《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等

等。

适用角度

“劳动”“钻研”“创新”“坚守”“为人民服务”“匠心”“奉献”“爱国”等。

速用示范

(1)劳动是人类创造一切物质和文化价值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千百年来,人

类不懈地劳动,更懂得了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只有付出汗水、甘于创造和奉献,才能让

自己的生命拥有价值。张秉贵在三尺柜台上以“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树起一面旗帜;时传祥

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崇高境界赢得社会各界的尊重;钟扬奔波在西藏,收集与

保存植物种子,甘愿成为一个探寻生命边界的先锋者。他们秉着一颗赤诚之心,在勤奋苦

干中夯实劳动的精神之基,而我们更应循前辈之足迹,高举劳动精神的旗帜,践行青春的

使命。

(2)“一勤天下无难事。”袁隆平为实现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遍布全球梦,经常赤着

一双脚,在田间地头劳动。千万次的反复试验,数十载的奔波忙碌,他不是行走在试验

田,就是行走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一干就是一辈子。一次次自我超越,从“三系法”杂交

水稻到“两系法”杂交水稻,从超级稻到海水稻,一代代新产品就是他身上劳动精神的生动

写照,一腿泥就是他最美的勋章!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无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

杂劳动,道理都是相通的。一切劳动者,只要肯学肯干肯钻研,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

手好技术,就能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就能在劳动中发现广阔的天地,在劳动中体现价

值、展现风采、创造生活。

圄真题链接

2019年全国I卷作文材料第一段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

劳动的名言警句,这是中华民族对劳动的传统认知;第二部分关注现实,列举了部分同学

对劳动的误解以及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这两部分通过将传统认知与现实认识误区进行

对比,引导考生对劳动进行深入思考,以期在青少年乃至全社会中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

动、尊重劳动、参与劳动的良好风气,体现了高考作文题“立德树人”的导向作用。

雨考场热用

好句涓积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

我们的辛勤劳动。——毛泽东

◎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

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李大钊

◎我知道什么是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一高尔基

◎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造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也必将创造出中华民族的光明未

来。——习近平

素材前沿

劳动成就梦想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立足本职岗

位诚实劳动”,指出“在工厂车间,就要弘扬,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个零部件,生产优质

的产品。在田间地头,就要精心耕作,努力赢得丰收。在商场店铺,就要笑迎天下客,童

叟无欺,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响洪甸水库,赵儒新从20世纪90年代

起,就在水库中的“海岛”上进行电力保障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为满足12座小岛上237

户居民的生活需要,他全天候待命,默默守护着万顷碧波上的灯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代表性项目黑茶制作技艺(六堡茶制作技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石濡菲,坚守诚信

经营理念,无私传授传统技艺,带动当地茶农增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诚实兴业的内涵。

实践表明,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诚实劳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就能在平凡岗

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运用场景:工匠精神、坚守、诚信、平凡与伟大]

主题三文化传承

斶主题导航

本主题“文化传承”,对应部编版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主题“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古

典诗词之美,既美在意象、意境,也美在语言、构思,还美在思想情感。身处尘世,吟咏

诗词,感受优美的意境,体会其中的人生况味,观照自身,成就自己独特的人生。

割教材溯源

篇目索引

(1)《短歌行》;(2)《归园田居》(其一);(3)《梦游天姥吟留别》;(4)《登

高》;(5)《琵琶行并序》;(6)《念奴娇・赤壁怀古》;(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8)《声声慢》;等等。

适用角度

“诗词之美”“传承与创新”“文明精华”“文化自信”等。

速用示范

(1)品读诗词,自可丰富内涵,涵养品格。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品读诗词不是为

了附庸风雅,也不单单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而是追求一种“诗意的栖居与诗词

相伴,突然某一天,我们听乐不是乐,会在音乐悠扬清脆时吟“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

落玉盘”;赏景不是景,会在远眺宁静山村时吟“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不知不觉

间,诗词早已与我们的生活融在了一起。

(2)无论多大年纪、何种职业、身处怎样境遇,人们都渴望得到精神慰藉。只要喜欢

诗意的生活,每个人都能随李白参加“仙之人兮列如麻”的宴会、伴杜甫感慨“万里悲秋常作

客'’的漂泊、与陶渊明品味“复得返自然”的快乐,用诗句激活骨子里的文化基因,构建精神

上的希望家园。从看似遥远的诗词中寻找情感共鸣,更好地认识自然的风花雪月,感受人

生的悲欢离合,将积淀千年的智慧作为参照物,在困境中或迷茫时,从中寻找攻坚克难的

底气、心怀天下的志气、寒梅立雪的骨气、踏浪前行的勇气。

画真题链接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积淀民族文化素养,是近年来高考作文题的重要立意方向。

2023年新课标I卷“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

提醒考生可以思考如何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

文化影响力。

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题是由《红楼梦》中众人给匾额题名引出思考,2022年新高考I

卷作文题是从围棋中的本手、妙手、俗手之间的关系引出思考,2021年新高考II卷作文题

是从描红看做人,2019年上海卷作文题是由音乐的“中国味”引出思考……这些高考作文题

都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体现了对“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雨考场热用

好句涓积

◎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毛泽东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

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

◎文学的衰落表明一个民族的衰落。这两者走下坡路的时候是齐头并进的。一歌德

素材前沿

素材1

水漫涿州书库,文化传承的负重前行

受台风残余环流的影响,华北地区遭遇强降雨与洪灾。地处河北涿州的多家出版商的

库房纷纷被淹,损失惨重。有书商称,“一小时内2500万元就没了“,“遭遇25年来毁灭性

打击面对此情况,网友们纷纷表示关切和同情。点击加油包、理解图书发货延迟或被退

单、晒出购书订单等,成了网友们曲线支援的方式。还有图书业同行对这些企业表示“欠我

家书款的,全部免单”,传达出了纾他人之困的善意。而满屏“不以书损而嫌弃''的表态,背

后是网友们的共情和善意。

对从小耳濡目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和"书中自有黄金屋''等名言警句的国人而言,

书籍无疑是个特殊的存在:它本身也许很较,内容却可能厚重,往往是“知识积蓄”“精神食

粮”“文化积淀”等。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卡莱尔说,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

的灵魂。

而一场洪灾,让我们看到了文化传承的负重前行。在纸和印刷术发明之前,我们的祖

先用绳结、龟壳、硬石、竹简等来凝结智慧与知识。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的文明一直

没有中断并延续至今,典籍可谓厥功至伟。

这次暴雨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即便到了现代社会,一场天灾人祸,也有可能让许多人

的毕生心血毁于一旦。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并不比古人高枕无忧。[运用场景:同心协

力、书籍的力量、文化保护]

素材2

程序员跨界“讲史”意外走红,热爱驱动一切

从诗词歌赋到历史故事,从三皇五帝到宋元明清,西安自媒体博主杨汶锦用一部讲

活中华文明,在社交媒体上受到了百万网友喜爱。杨汶锦曾是一名有着20多年工作经验的

资深程序员,虽然是个“理工男”,但他自幼热爱传统历史文化,网友们无数的好评和点赞

也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原来有那么多人都跟我有着同样的爱好,那我就应该给大家分

享一些更优美的诗歌、更动听的故事,把我们无比灿烂辉煌的五千年文明历史讲给更多的

人听。”杨汶锦说。他的故事里有历史人物也有名胜古迹,有“萧何月下追韩信”,也有“烂

尾工程阿房宫”。一个个历史人物在他的故事里拥有了鲜活的人生。

有很多中小学校主动联系他,希望能授权播放他的作品,供学生们学习使用。杨汶锦

说:“作品大家随便拿去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喜欢历史,正是他最快乐和满足的事

情。他也先后被授予“陕西历史文化传播大使''和“西安文博旅游推荐官''的称号。在接受采

访时,他动情地说:“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厚重历史,我就是讲一辈子也讲不完,能成为一个

讲历史的,潮人’并且继续,潮'下去,这多有意思啊。”[运用场景:文化的魅力、创新文化传

承方式、热爱与坚持]

主题四学习之道

斶主题导航

本主题“学习之道,,,对应部编版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主题“学会学习”。学习是一个

不断培养新意识的过程,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拥有丰富的意识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看待事

物的角度,提供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式,提高我们的行动能力,从而使我们获得更丰

富的人生体验。

急教材溯源

篇目索引

(1)《劝学》;(2)《师说》;(3)《反对党八股》(节选);(4)《拿来主义》;

(5)《读书:目的和前提》;(6)《上图书馆》;等等。

适用角度

“学习之法”“学无止境”“好学多问”“尊师重道”“取舍有度”“勤学求知”等。

速用示范

(1)作为学子,我们深知“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学习始终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实现

自我价值的阶梯。《礼记・学记》中说:“玉不琢,不成器。”我们每个人都是待琢的璞玉,

唯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焕发出独特的光彩。求学之路上,“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

惑”,我们当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这样才能不断地解决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困

惑、难题。而学习时也当明白“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道理,无

论对方的地位高低、年龄长幼,他们只要拥有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就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

习。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要虚心向学,积极向他人请教,从而在知识的海

洋中航行得更远。

(2)文字是沉默的,需要智慧的头脑将它们唉醒。鲁迅先生说:“我们要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便是提醒我们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本质,勇于

挑战权威。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获得的启示也不同。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反思,站在

巨人的肩膀上,将前人的智慧变为自己的学问,这时读书的意义方才显现。

囿直题链将

2023年新课标n卷作文讨论“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的

话题。全国甲卷作文的话题为“人•技术・时间”,考生需要结合个人生活学习体验思考。

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材料,讨论学习生活中的“移用、化用、

独创”。新高考I卷作文用围棋中的“本手、妙手、俗手”,讨论学习生活中基础和创造的关

系。北京卷第一道作文题以“学习今说”为题目,讨论“学不可以己”。

2021年新高考I卷的作文材料主要阐述了“强弱之变”,引导考生在学习生活中,通过

积极奋斗,实现由弱变强。全国甲卷作文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引导考生从学习的角度

思考,如“学有所成,报效祖国

图考场热用

好句涓积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朱熹

◎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昧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

——李大钊

◎学而不已,阖棺乃止。一孔子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的知识的

贫乏。----马克思

◎我认为用功学习对我有益,不仅有益于我的心灵,而且有益于我的身体。因为这样专心

读书的本身对我就是一件乐事,我不再考虑我的那些疾病,痛苦也因此减轻了。

——卢梭

素材前沿

素材1

学海无涯勇敢逐梦

2023年9月8日,在北京大学2023年开学典礼上,52岁的廖中扬与自己的8名学生

一同上了“开学第一课”。廖中扬是北京一所民办学校的校长,2023年他与曾经的学生一同

考入北大。廖中扬是博士生,他的学生们是本科新生。廖中扬希望能用自身经历告诉学

生,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学习这件事充满了价值。

对于为什么年逾五旬还要读博,廖中扬说:“时隔34年,我再次走进考场,因为我一

直没忘记,自己18岁时的目标,就是考进北大。”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努力兼顾好工作

和学习。面对英语这一难关,廖中扬表示:“我使用了三个英语单词打卡背诵的APP,每天

坚持记背100个左右的单词。坐车的时候我会背单词,练听力,从一栋楼走到另一栋楼的

路上,我也会听听英语。”只要有心向学,每一天都会有获得感和成就感,就像廖中扬一

样,不仅实现了自己18岁时的目标,还为人生拓展了新的宽度。[运用场景:坚持梦想、

学无止境、提升自我、终身学习]

素材2

董丽娜:心无旁瞥向前,终将看到春天

因为在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我国首位视障播音专业研究生董丽娜感动了

许多人。先天弱视的她,10岁时彻底失明。在盲聋学校学习的她,每周都会去图书馆借

书。砖头厚的盲文书籍,被董丽娜带去教室、带回宿舍,一字一句地读。初中毕业后,为

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她选择了去盲人技校学习按摩,这也成了大家眼中她“唯一的出路”。

在盲人按摩店工作期间,董丽娜一边读书一边寻找继续成长的机会,收音机是她最好的伙

伴,董丽娜的心中深深种下了一个播音梦。

2010年,董丽娜参加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夏青杯”朗诵大赛,并获得二等奖。她是一

万多名选手中唯一一个视觉障碍者。董丽娜想继续读书深造,中国传媒大学表示可以接收

董丽娜就读,但她必须通过北京市高等教育自考播音与主持专业本科入学考试。2011年,

董丽娜在报名时,因视力障碍遭到了拒绝。董丽娜无法认同这个结果,她决定去争取。最

终,她胜利了。2012年,董丽娜顺利通过了本科入学考试,进入中国传媒大学继续教育学

院。2015年,董丽娜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丽娜品读时间》的主持人。

学无止境,她并没有止步于此。2020年5月,董丽娜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

术学专业的研究生。她依靠电脑听读软件和键盘盲打,啃下了1000多万字的文献,完成了

6万字的毕业论文。

2023年6月28日,董丽娜作为中国传媒大学硕士毕业生代表发言,她的毕业演讲感

动了无数人:“愿我们无论在何方,都心怀梦想,坚持热爱,永远脚踏实地,淡定从容。愿

我们的心中有祖国河山,有社会大任,有世界格局,在各自的人生当中去成就自己,成就

他人,也成就世界。”[运用场景:改变命运、梦想的力量、读书的力量、敢于挑战]

主题五自然生命

物主题导航

本主题“自然生命”,对应部编版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主题“感悟自然”。自然万物或

波澜壮阔,或精致纤巧,或幽暗深邃,或清浅透明。我们凝望自然,感受自然,从中努力

寻找情感的寄托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深刻体验生命的真正意义,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

情。

割教材溯源

篇目索引

(1)《故都的秋》;(2)《荷塘月色》;(3)《我与地坛》(节选);(4)《赤壁

赋》;(5)《登泰山记》;等等。

适用角度

“热爱自然”“感悟自然”“珍惜生命”“乐观旷达”“永恒和瞬间”“伟大和渺小”等。

速用示范

(1)苏轼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赤壁之下纵舟,找到了精神归宿;姚鼐在“苍山

负雪,明烛天南”的泰山之巅,寻到了别样的情趣;郁达夫在故都的秋境中漫步,觅得了闲

适淡远;朱自清在月下荷塘边冥想,偷得了片刻的宁静和欢愉……大自然虽不能言语,却

能化为千万种风光,让人们极尽遐想。无论是共享清风、明月的豁达,还是雪后登山望日

出的开阔,抑或是花叶月色总相宜的静心,无一不是大自然的启迪。人们正是因为有了善

于感悟自然的心灵,才真正理解了“生命”“奇迹”“珍惜”等美好词语的含义。

(2)21岁本应是意气风发的年纪,但病魔却无情地夺取了他的健康,不满、愤懑、

无奈、绝望的情绪交织着,日日夜夜侵蚀着他的心。后来,轮椅成了家与地坛连接的唯一

方式。日出日落,四季交替,他用十几年的光阴思考,从地坛的一草一木、小虫飞鸟、来

往路人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渐渐解开了心上的绳索。他利用写作来思考生命,成了一

个家喻户晓的作家,人生也变得越来越阳光灿烂。为什么史铁生的文字格外振奋人心?因

为他从生生不息的自然中汲取生命的力量。

圄真题链接

2023年北京卷第一道作文题中的“续航”可以是生态发展为经济发展续航。

2022年全国乙卷作文材料中“科技亮点”部分提及的“场馆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率达

100%”“智慧场馆和智慧服务”,都可涉及生态文明建设。

2021年浙江卷作文题关于得与失的思考,也可以从生态环境保护的得与失的角度出

发。

2020年新高考H卷作文题从地名的作用切入,要求考生以《中华地名》主持人的身份

介绍某地,引导考生可以从与地名相关的自然特征的角度进行思考。

2019年高考江苏卷作文材料的“物各有性,共存相生”引导考生从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

进行思考。

圃考场热用

好句涓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老子

◎大自然的每一个领域都是美妙绝伦的。一亚里士多德

◎大自然充满了一种使人心平气和的美与力。——列夫・托尔斯泰

◎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

◎我们违背大自然的结果是,我们破坏了自然景观的美、自然动态的美和天籁的美。

—诺曼・卡曾斯

◎树木是大地写在天空的诗,我们将其砍伐造纸,以在上面记下自己的无知弱智。

・纪伯伦

素材前沿

素材1

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生命共同体

野生动物纪录电影《雪豹和她的朋友们》以雪豹的故事为主线,引入与其有交集的藏

狐、棕熊、斑头雁、兀鹫等野生动物,生动地展现了高原地区的生物链和生态圈。雪豹一

家的故事化叙述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为她们有着与人类一样的舐犊之情和生存之欲,觅

食、求偶、繁衍、哺育、受伤……生离死别、喜怒哀乐等情感呈现被拟人化处理,激发了

观众的情感投射与自我观照。影片并不仅仅呈现被摄入镜头的自然和动物,亦将野生动物

摄影师在雪域高原追踪、拍摄野生动物的经历剪辑进去,使得思考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

关系这一主旨更为显现。

在生态美学的视域下,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超越了二元对立、主客两分的模

式,转而成为两个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关系。这部影片不仅是这些高原生灵生存状态、生活

场景罕见的影像见证,更能让观众重新发现容易被日常生活遮蔽的自然之美,在获得情感

触动、心灵感悟之时重新审视和体悟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相互依存的关系,进而唤起内心

深处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运用场景:热爱自然、珍视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生态与文明、地球生命共同体]

素材2

日本核污染水排放,“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2023年8月24日,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东京电力公司开启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

染水的正式排海。此后的数十年,福岛核电站产生的污染水将持续排入大海。

把福岛核电站含氤废水排入海洋,危害和威胁不言而喻。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

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

大半区域,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如何处理核污染水,能不能排放入海,是科学问题,关

乎全人类安全,不是一岛一国的利益问题,不能任意妄为、一意孤行。

太平洋是世界的太平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日方的决定,可谓极其不负责任。没

有竭尽研究安全处置手段的努力,没有倾听本国人民的声音,没有与国际社会妥善协商,

擅自单方面决定排海,将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

海洋是人类共同财产,人类是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常识告诉我们,流动的海水会

将核污染水扩散到世界的任何角落,当放射性物质沉淀到动植物体内后,会再通过食物链

扩散至人类。在人类安全与健康面前,没有一滴海水可以被无视,没有任何国际公共利益

允许被肆意“辐射”。

一位网友说得好,“大海是所有生命的源泉。世界是紧密相连的。海水遇热变成云,云

又让山间下起雨,雨水流入河川最终注入大海。一切都是循环日本这种极其不负责、极

其短视的做法,只会害人又害己,该趁早打住!全人类汇集智慧力量,找到更好的解决之

道,才是面对共同挑战应有的良方善治。[运用场景: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

主题六科技创新

羽主题导航

本主题“科技创新”,对应部编版教材必修下册第三单元主题“探索与创新”。科技是国

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无数科学家以矢志不渝、赶超先进的报国情怀,坚守

心无旁鹫、严谨务实的科研品格,砥砺迎难而上、探索创新的学术信念,推动了中国科研

事业的长足进步,也在人们心中树立了矢志奉献的灯塔。

翻教材溯源

篇目索引

(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2)《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等等。

适用角度

“奋斗”“专注”“好奇心”“兴趣”“探索”“创新”“严谨”等。

速用示范

(1)“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中的这一名句,现代科学也给出

了解释,即大脑两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时向左手、右手分别传达“画方”和“画圆”的命

令。无数事实表明,用心不专,什么事也办不成。相反,只要专一,精卫可填海,愚公能

移山。屠呦呦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名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的几十年里,除

了参加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几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

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醛气味的环境中工作;她带领

团队收集了2000个方药,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经历了190次失

败,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人生命的青蒿素。屠呦呦的事迹提醒我们,无论是拉斯克奖,

还是诺贝尔奖,都只是评价手段,最重要的是专一地做好专业的事。

(2)加来道雄有一句名言:“我们的好奇心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人作为自然界的一

分子,正因为有了无数的好奇心,才成长为智者,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对鲤鱼

世界的好奇,使加来道雄感悟到人类观察角度的局限,激发了他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对

爱因斯坦未竟事业的向往,使加来道雄对统一理论产生了兴趣,好像侦探一样急于找到故

事的线索和结局。科学并不是神秘莫测的所在,它离我们并不遥远,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

关。我们之所以不识科学的真面目,全因我们无好奇探究之心。由此可见,关心生活,探

究生活,方能解读科学之真相。

圄真题链接

2023年全国甲卷作文材料以“人”“技术”“时间”为关键词,引导考生探究三者之间的关

系,思考技术给掌控时间带来的便利与遗憾。北京卷第一道作文题的材料给出“续航”的意

思,并举出“为青春续航”“科技为经济发展续航”两个例子,其中“科技为经济发展续航”引

导考生关注科技进步与发展。

2022年全国乙卷作文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显示中国实力的同时,也彰显科技的

力量。新高考II卷作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赞美了致力科技攻关的科学家。浙江卷

作文材料中有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进行科技创新的内容。

2021年全国甲卷作文材料列举了钱学森、黄大年等有家国情怀的科学家,他们都为祖

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而坚持回国,考生可围绕写作主题“可为与有为”,书写当今科技事业新

局面。

圃考场热用

好句涓积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

着人民生活福祉。一习近平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

高地。——习近平

◎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

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习近平

◎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邓小平

◎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一郭沫若

素材前沿

素材1

以探索之心,攀科学高峰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4日,美国物理学会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

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获得2024年度巴克利奖。巴克利奖被公认为是国际凝聚态

物理领域的最高奖,薛其坤成为该奖项授奖70年以来首位中国籍获奖者。

在清华大学,薛其坤有一个比院士还要响亮的名号——教授。—是说他

早上7点扎进实验室,会一直干到晚上11点,而这样的习惯,薛其坤坚持了20多年。每

当回顾自己的科研之路,薛其坤都会淡然地说:“每个人在成长路上的探索过程都不会是一

帆风顺的。我用了3次机会考上研究生,花了7年时间读博。克服困难的过程,就是一种

追求极致、达到快乐的方式。”在学生们眼里,薛其坤乐观,幽默,充满活力,大部分时候

都非常和蔼,但在实验技术与科研训练中,薛其坤对他们的要求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他

要求学生们写报告时,不要有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操作仪器时,无论是顺时针还是逆时

针,都要养成习惯,要做到闭着眼睛都能操作无误。薛其坤认为,严谨认真是一个科研工

作者不可或缺的品质。“如果没有精湛的实验技术和细致操作,很难取得重大的科研成

果。''这种追求极致的科研态度让学生们受益匪浅。[运用场景:科技兴国、坚持不懈、勤

奋钻研、教书育人、严格要求]

素材2

智能亚运:科技赋能,活力无限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类科技产品和创新技术在各行各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杭州第19届亚运会作为综合性体育赛事,自然也少不了各种高科技的助力。

VR/AR技术2023年杭州亚运会,VR/AR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观众带来了身临

其境的观赛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观众产生置身于比赛现场的震撼感受。此外,AR

技术在亚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上也大放异彩,为观众呈现出奇幻的视觉效果。

智能安保系统为了确保亚运会的安全顺利进行,杭州亚运会还引入了智能安保系

统。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亚运会期间的各种活动进行实时监控与分

析,有效防范潜在的安全风险。此外,智能安保系统还通过人脸识别、无人机等技术,对

现场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与巡查,确保比赛的安全与公正。

智能交通系统2023年杭州亚运会引入了智能交通系统,为各国运动员、观众和工作

人员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该系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亚运会期间

的交通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有力支持。此外,智能交通系统还

通过智能公交、智能停车等应用,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出行服务。

人工智能裁判在部分比赛项目中,杭州亚运会还引入了人工智能裁判技术。通过人

工智能技术对运动员的动作、速度等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为裁判提供更加准确、客观的判

断依据。虽然人工智能裁判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只是得到了有限的应用,但相信在未来

的体育赛事中,这一技术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运用场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未来

生活]

主题七媒介素养

勘主题导航

本主题“媒介素养”,对应部编版教材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主题“媒介素养”。伴随着人们

采用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进行媒介信息传播,人类进入了全媒体时代,

媒介素养成为现代社会公民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培养良好的媒介素养,对拨开网络迷雾,

是十分重要的。

困教材溯源

[注]本专题对应的是单元,故不展示具体篇目。

适用角度

“科技发展”“网络利弊”“守好底线”“甄别信息”“理性思考”等。

速用示范

(1)正如科技是把双刃剑,媒体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难免泥沙俱下。从某些网络

谐音梗的疯传,到某些断章取义的视频……如何培养媒介素养,辨别各种媒介信息真伪?

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看见》栏目主编王开岭说:“利用媒介获取海量知识和信息,但决不

能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学会独立思考,而不至于成为一个‘移动硬盘"我们要“运用脑

髓,放出眼光”,提升媒介素养,审慎取舍。不围观,不起哄,面对媒介信息,冷静理性,

形成独立的判断。

(2)傲慢与偏见之风盛行,我们对信息的敬畏之心消散于何处了呢?个别网友抛弃了

底线,肆意辱骂或诋毁戍边将士;“粉圈”怪象云集,站队骂架不止,有人说这背后是媒介

素养的低下、个人情绪的肆意宣泄。依我看,这背后的根源是信息获取过易,使某些人丧

失了对信息的敬畏之心。敬畏信息,如同农耕种植中遵从四季变化之规律、鱼类泅游时遵

从外界环境之变化。我们要敬畏信息蕴含的真情实感,体会戍边将士“清澈的爱,只为中

国''的纯粹,学习偶像身上的努力拼搏、持之以恒精神。看世界起伏,以敬畏之心待之,我

们需要共情的能力,来体察每一个场景中蕴含的真情实感。

,真题链接

2022年北京卷第二道作文题的材料说网络时代很多活动在“线上”开展,要求考生畅谈

关于“线上”的经历、见闻和感受。

图考场热用

好句涓积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一赵翼

◎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

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

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

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习近平

素材前沿

认识媒介提升素养

2023年8月5日,第四届长三角青少年媒介素养文化创新活动嘉年华举办,来自长三

角的50位梦想少年在为期4天的活动中,通过学习新闻评论、影视作品评析、口才训练、

社会考察研究方法、全媒体技能等内容,加深了对媒介素养的理解。

参加此次嘉年华活动的50位学生分别进入了口才营、新闻时评营、影视作品评析

营、项目化学习营和全媒体人才营。在最后一天的展演中,他们带来了7个节目,通过经

典朗诵、项目化报告展示、新闻时评思辨、现场访谈问答的形式,展现了新时代少年的媒

介素养。

针对短视频迅速崛起并占领了用户大量的碎片化时间这一情况,学生该如何应对?新

闻时评营的学生带来了他们的研究结果《我们眼中的短视频》,并表示,在繁杂的信息世

界中,用户应主动筛选信息,而不是被信息筛选。

谈及此次嘉年华展演,梦想少年们都感到收获颇丰。不少学生表示,他们在这里学到

了很多技能,也学会了不再依赖老师,而是依靠独立思考、创新策划、团队合作等方式,

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进而增强自身的媒介素养,实现自我和团队的价值。[运用场景:筛

选信息、增强素养、善用媒介、以活动促成长、教育实践、教育多样化]

主题八思辨力量

@主题导航

本主题“思辨力量”,对应部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主题“百家争鸣”、选择

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主题“逻辑思维”。在阅读先秦诸子的作品中领略先人富于思辨性的思

想魅力,在掌握逻辑知识中增强思维的敏锐性和严密性,提升思维品质。

急教材溯源

篇目索引

(1)《〈论语〉十二章》;(2)《大学之道》;(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4)

《〈老子》四章》;(5)《五石之瓠》;(6)《兼爱》;等等。

适用角度

“辩证思维”“实事求是”“尊重规律”“长远眼光”“读书明智”“推己及人”等。

速用示范

换个角度看世界,你会发现一些平常被你忽略的美好。我们总是喜欢拥有,不喜欢失

去,但老子告诉我们:“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蜒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

用。”生活中恰恰是“无”给了我们许多快乐与美好,正如忙碌了一天,恰是适当的放空和休

息给了我们舒适;正如一幅画,恰是那适当的留白表达了悠远的意韵。换个角度看问题,

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古人早已给我们做了示范。五石之瓠在惠子那里不过是一件普通

的生活用品,但在庄子这里却是可用来制作“浮乎江湖”的大樽;拥有“不龟手之药”的宋人

只能是“世世以济湃姚为事”,但以百金购得其方的客却因此“裂地而封”。换个角度,同样的

事物我们可以发掘出不一样的价值。重视那些被你忽略的事物,让那些“无用”甚至带给你

困扰的事物也能给你带来乐趣和收获。

画真题链接

2023年全国甲卷作文引导考生思考“人•技术・时间”的关系。全国乙卷作文材料中的“灯

与路”“一花与百花”实际上是引导考生思考自己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辩证关系。上海

卷作文引导考生思考“探索陌生世界”和“好奇心”等的关系。

2022年新高考I卷作文以围棋术语“本手、妙手、俗手”为话题,侧重对三者之间辩证

关系的思考。全国甲卷作文以《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的情节作为材料,引导考生

思考“移用、化用、独创”的关系。

2021年新高考I卷作文材料中的“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转为至

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变而为强”,充满思辨色彩。全国甲卷作文以“可为与有为”为

主题,涉及二元思辨。

圃考场热用

好句涓积

◎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一韩非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一罗曼・罗兰

◎过多地吸取别人的独创思想,就限制了自己本来拥有的那一份思辨能力的发展。

—查尔斯・兰姆

素材前沿

素材1

“最拼赛场”见证“最好年纪”

体育赛场上,最好的年纪是多少岁?关于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两则热搜,便给出了最

好的答案。

一是“最年轻亚运冠军”,13岁中国小将崔宸曦,凭借出色的发挥夺得杭州亚运会滑板

女子街式金牌。一是“丘妈出场全场沸腾”,2023年已经48岁的丘索维金娜,目前是世界上

职业生涯最长的女子体操运动员,中国粉丝亲切地称其为“丘妈”。当她站在体操跳马赛场

上时,观众席掌声雷动,为其加油欢呼。

“新”和“老”的“顶峰相见”,一直都为人们津津乐道——在这里,有“自古英雄出少年”,

也有“热爱可抵岁月长”;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也有“前浪不断变新浪'';有"青春风暴'’的初

露锋芒,也有“不老传奇”的再续神话。

“这是最好的赛场。现在,正是我最好的年纪。“晋级跳马决赛之后,丘索维金娜的自

信让人动容。3次退役,3次复出,体育生涯30多年,放眼整个体育界,都是如精神偶像

一般的存在。“我只是在做我热爱的事,为什么要停下来呢?”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一个不

设退役时间表,更专注自我、更享受过程的“丘妈”,的确正值“最好的年纪”。

对于崔宸曦,相信人们记住的也不仅仅是她的年轻。对滑板“一见钟情”的她,首次参

加亚运会就获此殊荣,背后无疑要比同龄人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

“英雄出少年”并不是一句空谈:15岁的陈烽、16岁的张杰、17岁的黄雨婷....勇夺金

牌的“后浪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少年”的力量。“老将”不老,再战亚运仍是中坚力量。29

岁的汪顺,在个人第四次亚运之旅中,交出了4金1银1铜的好成绩。27岁的叶诗文,再

登亚运之巅,写就了属于个人的泳坛传奇。

超越自我,不负岁月,“最好的年纪”总在路上;为拼搏鼓掌,向热爱致敬,体育的魅

力不止赛场。[运用场景:拼搏、永不言弃、最好的年纪、体育精神、热爱、自我价值]

素材2

“村赛”走红,切莫跟风扎堆“抄作业”

"村超”"村BA”等乡村赛事走红,拉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也打开了乡村振兴的另一扇

窗,见证了广袤乡村蕴藏的无穷潜力和农村群众拥有的创造智慧。但是,在汲取“村赛”有

益经验的道路上,不宜进行简单复制粘贴,跟风扎堆“抄作业”。每一个乡村基础条件、人

文风情、特色优势、群众意愿等不尽相同,决定了乡村振兴道路应是“各美其美、美美与

共”。

忽视本地乡村客观条件,邯郸学步,只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狗“,投入大量资源和人

力,却惨淡收场,得不偿失。比如不少地方发展乡村游、农家乐等产业,急功近利,在专

业人才欠缺、规则不健全、谋划不合理等情况下,依旧我行我素,不仅不能给乡村带来收

益,反而会损害群众切身利益。

“村赛”的走红,更说明发展乡村应从自身客观形势和综合条件出发,坚守“不畏浮云遮

望眼”的初心,日积珪步,久久为功。否则,缺乏相关专业团队和人才资源,没有基础配套

设施,也没有群众积极参与,必然会本末倒置、南辕北辙。

抓乡村振兴得结合地方实际,只有精准设计,细化措施,坚守原有的、科学的、既定

的振兴道路,汲取“村赛”走红的有益经验,科学开展振兴规划和设计,才能走出一条与时

俱进、群众期盼的康庄大道。

每一个乡村都是神州大地的“花朵,,,每一个乡村的“花期”都不相同。坚持走好具有本

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让每一个乡村在量变积累中引发质变,葆有竭尽全力、量力而行

的进取精神,坚持一往无前、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铸就实干笃行、静待花开的韧劲和定

力,让每一个乡村都能以最美丽的姿态绽放,那么乡村振兴路上才会村村结出丰硕果实,

馈赠于这个美好而伟大的新时代。[运用场景:乡村振兴、因地制宜]

主题九家国情怀

@主题导航

本主题“家国情怀”,对应部编版教材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主题“中华文明之光”、必修下

册第五单元主题“抱负与使命”、必修下册第八单元主题“责任与担当”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

三单元主题“历史的现场”。我们学习历史著作,领会历史人物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继

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家

国情怀。

急教材溯源

篇目索引

(1)《烛之武退秦师》;(2)《与妻书》;(3)《谏太宗十思疏》;(4)《屈原列

传》;(5)《苏武传》;等等。

适用角度

“家国情怀”“忧国忧民”“执着理想”“爱国主义”“勇毅担当”“坚持操守”“生命的意义”等。

速用示范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毕生追求国家富强,为此,他甘愿上

下求索,九死不悔。屈原以下,这种坚定的爱国情怀代代传承。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丹心照汗青”为人生信条的文天祥;跳海殉国的陆秀夫;为救亡图存不惜牺牲的秋瑾;愿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林觉民;放弃国外舒适生活和高薪职位,怀着

赤子之心毅然归国,扎根西北荒地,致力"两弹一星''事业的程开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

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但无论是哪个时代,忠贞的爱国情怀都是维系中华民族的

精神纽带。

(2)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回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铭记在心灵

深处。胡笳幽怨,他与羊群为伍,怅望漫天飞雪,将荣华富贵的引诱和威逼胁迫弃之脑

后。地窖冰冷,他将毡毛与雪一块儿吞下,浑身的热血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回

到大汉。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用铮铮傲骨敲响千秋绝唱。

好一个苏武!他用睿智,铭记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把那光秃秃的

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传奇,谱写了一曲千古壮歌。好一个苏武!他用勇气,拒绝了单于荣

华富贵的引诱,在寒冷的北海边踽踽独行,把那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书写了一首

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画真题链接

2023年全国乙卷作文材料中的“灯与路”“一花与百花”引导考生思考自己与他人、个体

与群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引导青少年要心怀家国。天津卷作文材料中的“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引导考生关注成长过程中的使命与担当,在写作中要正面回应命题,表达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