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对比阅读训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学生版)_第1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对比阅读训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学生版)_第2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对比阅读训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学生版)_第3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对比阅读训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学生版)_第4页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对比阅读训练-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22:八上古诗词对比阅读精练

、(23-24八年级上•福建泉州•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O

【甲】

【乙】

饮酒(其五)

野望

陶渊明

王绩

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

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中写诗人居于喧嚣扰攘的人境,却没感受到尘世的喧扰。

B.甲诗中"见"字,最能呈现出诗人"无意得之"的悠然心境。

C.乙诗结尾化用典故,表明诗人效仿古代名士以死明志的决心。

D.甲乙两诗中"已忘言""无相识",极具口语化,读来亲切。

2.[甲][乙]两诗分别描绘了秋天日暮的什么画面,请简要概括。

二、(2024・湖南株洲•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野望

(唐)王绩

东皋簿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3.下列对诗歌理解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把诗人的情感与笼罩四野的秋色暮景巧妙的联结起来,给读者带来美的愉悦。

B.【甲】诗借猎人带着猎物满意而归的热闹景象反衬出诗人的寂寞和孤独之感。

C.【乙】诗由近及远描写所望之景,由三城戍引发诗人对蜀地战乱的深沉担忧。

D.【乙】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风尘喻战争,表现诗人和其他兄弟都散居各地。

4.这两首诗都由"望"感慨而发,尾联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2024•广西河池・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颖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下列关于《黄鹤楼》的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首联扣题,从神话传说落笔,可谓起笔高远,既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又大大丰富了诗歌

内容。

B.前四句中连用三个"黄鹤",使诗意一气贯通,顺势而下。重复用词是格律之大忌,本诗读来有滞碍感。

C.颈联境界阔大,色彩鲜明。阳光照耀下的汉阳平野中,树木葱翠,清晰可辨;鹦鹉洲上,芳草茂盛,

生机勃勃。

D.这首诗本身具有美学意蕴,集中体现在: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二是气象恢弘、色彩

缤纷的绘画美。

6.《黄鹤楼》的尾联和《咸阳城东楼》的首联都出现"愁"字,这两联在情感表达方式上有何异同?

附诗:

咸阳城东楼

许浑【唐】

一上高城万里愁,莱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四、(23-24八年级上•山东临沂•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黄鹤楼

崔颜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颔联从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写世事难料之感慨:【乙】诗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

交代地点和事由。

B.【乙】诗第二联,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一个"入"写出了气势的博大,

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用语贴切。

C.【甲】前两联中的两个"空”字,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来写,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

D.【甲】诗颈联写诗人想象登楼时所见的明丽之景:晴空下的大江对岸,汉阳川上的树木历历可见,而

江中的鹦鹉洲上长满了茂密的青草,呈现出一派芳草萋萋的景象,两句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声调铿

锵,音韵清朗。

8.这两首诗尾联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其手法各有其妙,请结合诗句比较赏析。

五、(23-24八年级上•湖北黄冈•期末)赏析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各题。

【甲】

黄鹤楼

(唐)崔颖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

寒食江畔®

(唐)白居易

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

闻莺树下沉吟立,信马江头取次②行。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邦®明日是清明。

【注释】①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此诗作于公元817年,

诗人被贬任江州司马。②取次:随便,任意。③下邦(guT):地名,在中国陕西省渭南县,白居易祖籍太

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邦。

9.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出的景象。

10.两首诗的尾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何共同之处?请结合诗句内容作简要赏析。

六、(23-24八年级上•湖北黄石・期中)阅读古诗,完成各题。

黄鹤楼

[唐]崔颖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善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②滔滔,心潮逐浪高!

注:①菩萨蛮・黄鹤楼:1927年春,大革命处于低潮。"八七”会议决定武装反击,找到出路。②酹(lei):

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

11.选出下列对《菩萨蛮•黄鹤楼》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茫茫"、"沉沉"、"苍苍"叠音词突出景物广阔、沉郁的特点,勾勒出萧索压抑、苍茫无际的画面,传

达了诗人低沉、苍凉的心绪。

B.一个“锁”字,连结两山大江,形象地描绘了龟山与蛇山夹江对峙,好像要把长江锁住一样。

C.“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与"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意境相似,但所传递的情感凸显

了毛主席对革命前途的困惑与迷茫。

D.此词写黄鹤楼不落前人窠臼,开篇从小处着笔,写景由近而远,具体描绘烟雨江山莽莽胜境,继而

引用神话传说,最后抒发登临感受。

12.两首诗词的作者都写到登楼所见所想,但所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分别结合律诗的尾联和词的下阙分

析作者的不同情感。

七、(2024•山东青岛•二模)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凉州词三首(其一)

【唐】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雄①,应驮白练②到安西③。

【注释】①磺(qi)戈壁、沙漠。②白练:白色的绢。这里泛指丝绸。③安西:地名,贞元六年为吐蕃所

陷。

1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至塞上》首联交代地点及事由,描写自己轻车简从,要经过属国前往边疆慰问将士。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C.《凉州词三首(其一)》的前两句写了边城阴沉昏暗的雨景,同时有力地暗示了边城的骚乱不安、荒

凉萧瑟。

D.张籍想起往日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而现在的安西都护府被吐蕃所控制,骆驼商队再也不能到达安

西了,不由生出了无尽的沉痛之情。

14.请根据下列诗句,结合两组诗句探究"雁"这一意象在古诗词中寄托的情感。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一王维《使至塞上》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一一张籍《凉州词三首(其一)》

八、(2024•河北邯郸•模拟预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乙】

从军行①

吹角动行人②,喧喧行人起。笳③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尽系名王④颈,归来献天子。

【注释】①从军行: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内容多写军旅生活之辛苦。诗人王维谪济州司仓参军

以后目睹一次普通的规模不大的出征,写下了这首诗。②行人:征人。③笳(词):胡笳,一种管状吹奏

乐器。古时为塞北、西域一带少数民族所喜用。④名王:指匈奴首领。

15."征蓬出汉塞"中的"征蓬”在这里如何理解?

16.两首诗均为王维所作,所表达情感却不一致,请具体分析。

九、(23-24八年级下•福建宁德•期中)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小题。

【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7.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一联是诗人劝慰朋友的话,意思是说诗人即将"宦游"远行,离别是

常事,不必感伤。

B.甲诗"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联中,"无为"的意思是"不必、无须”,诗人不想像热恋中的男女一

样离别时泪眼涔涔,表达了对友人的真挚情谊。

C.乙诗开篇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用语简洁,以叙事为主。

D.乙诗是作者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所作,写出了诗人心境的变化。

18.甲、乙两首诗中划线处都是作者情感的体现,请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十、(23-24八年级上•浙江宁波•期末)诗歌赏析,完成下面小题。

【甲】渡荆门送别【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李白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徒。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释】(1)杜二甫:即杜甫。(2)徂徒(culai):山名。

19.【甲】诗中一个"”字,表达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的情思,【乙】诗中"—"字,抒写了作者豪迈、

洒脱之情。

20."送别之情”在两首诗中都运用了借景抒情手法,但不尽相同,请结合诗句,试比较其不同之处。

十一、(23-24九年级上•河南南阳•期末)阅读《水调歌头》和《渡荆门送别》,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

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1.《水调歌头》是一首咏月词。作者将美好的月色、丰富的①情感以及人生哲片将人世的"②"

和月的“阴晴圆缺"进行比照,悟出③的人生哲理。

22.李白《渡荆门送别》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与《水调歌头》都写到了"月”。请结合诗句内容说

说两位诗人分别借"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十二、(23-24八年级上•河北保定•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峨眉山月歌李白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3.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画线句所写之景。

24.两诗都是李白出蜀时的作品,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共同点?

十三、(23-24八年级上•江苏盐城•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南湖早春①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睛,返照②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萍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鹉语未成。

不道③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释】①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琵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

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血洗国耻,反被政敌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

被远贬江州。②返照:阳光倒影。③不道:不是说。

25.小雅对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孤山寺北出发,到贾公亭以西,远眺湖面,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与湖面

相接。

B.颈联以"乱花迷眼""浅草没蹄"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初春百花盛放,草木繁茂的景象。

C.尾联用“最爱"一词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D.全诗紧扣"早春”着笔,运用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清新自然。

26.小雅请你思考《南湖早春》和《钱塘湖春行》的尾联分别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

同?

十四、(23-24八年级上•河北石家庄•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采桑子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27.甲诗作者是唐代诗人(人名),乙诗作者是(朝代)诗人欧阳修。

28.任选一处画线句,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句呈现的画面。

29.两首诗抒发了怎样相同的情感?

十五、(23-24九年级上•山东日照•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徽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杨,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0.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描绘冬猎盛况,上片写出猎场面,极其壮观,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下片向朝廷请战,豪情壮

志跃然纸上。

B.写作此词时,作者年近不惑,而词中却自称"老夫",显然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的迟暮消极之感。

C.诗中"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作者从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出发,否

定了神龟、腾蛇一类神物的长生不老,说明了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D.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

暮而消沉。

31.【甲】【乙】两首诗词的作者都已是盛年不再,但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请以具体词句结合人物身份加

以分析。

十六、(23-24八年级上•河南南阳•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杨,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2."学诗谩有惊人句"中"谩"是什么意思?

33.《龟虽寿》《渔家傲》都是千古名篇,两首诗词在表达的感情上有何异同?结合作者自身经历分析。

十七、(23-24八年级上•江苏宿迁•期末)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赠从弟

[汉]刘桢

其一

泛泛①东流水,磷磷②水中石。演藻③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④嘉客。岂无园中葵?懿⑤此出深泽。

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①泛泛:水流的样子。②磷磷:形容石头色彩鲜明。③频藻: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④

羞:同"保"。美食,这里用作动词,用美食招待的意思。⑤懿(yl):美好。

34.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颔联中频藻的形象。

35.这两首诗"本不期于咏物",而在于"赠"人。请结合具体诗句,分别分析两首诗中的劝勉之意。

十八、(23-24八年级上•福建福州•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甲】

赠从弟•其二(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乙】

小松(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①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②。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④始道⑤高。

【注释】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②蓬蒿(p爸nghM):即蓬草、蒿草。③直待:直等到。④凌云:

高耸入云。⑤始道:才说。

【作者简介】甲诗略。乙诗:杜荀鹤(约846—约904年),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唐末杰出的现实主义

诗人。他年青时就才华毕露,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致中年始中进士,

仍未授官,报国无门,一生潦倒。

36.下面对这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思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句“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乙诗首句写出小松刚出土小得可怜,以至被淹没在“深草里"不易被人察觉。

C.甲诗运用对比手法,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D.乙诗第二句"出"字用的非常精当,写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过程。

37.甲、乙两诗作者借松树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十九、(2024•河北保定,一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春晚山庄率题中①(其二)

卢照邻

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莺啼非选树②,鱼戏不惊纶③。

山水弹琴尽,风花酌酒频。年华已可乐,高兴复留人④。

【注释】①率题:很快地、不经意地写作诗文。②非选树:表现了是树皆好,树树可停。③不惊纶:不

会惊扰(钓鱼人的)鱼线。表示无垂钓者,鱼得以恣意地乐游。④留人:使人不忍离去。

38.甲诗中的画线句与乙诗中的哪句表现了相似的意境?这两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9.乙诗颔联使用了否定句式,请结合此联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

二十、(2024•宁夏银川•一模)吴均寄情山水,忘却尘俗。下面我们来看看陶渊明是如何抒发隐士情怀的。

【甲】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①。

白云依静渚②,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注释】①履痕:一作"展痕",木展的印迹,此处指足迹。②渚:水中的小洲I。

40.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是作者借"饮酒”的话题,写出隐居避世的情怀。

B.【乙】诗围绕题目中的“寻"字展开,语言浅淡质朴。

C.两首诗都做到了情景交融,结构严密紧凑,层层扣紧主题,风格豪放洒脱。

D."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常山道人居住环境的清幽宁静,衬托了道士

的超尘雅洁。

41.两诗中都有"忘言"一词,请你分别说说这个词在两首诗中表达的不同含意。

二十一、(2024•河北石家庄,二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甲】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饯别王十一①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②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③。

【注释】①王十一:名不详,排行十一。②五湖:这里指太湖。③白苹:水中浮草,花白色,故名。

42.请发挥想象,描绘【乙】诗画线句子所呈现的画面。

43.古诗词中“泪”的意蕴丰富,请分析【甲】【乙】两诗中的"泪”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十二、(23-24九年级下•河南新乡•期中)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4.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首联用"草木深”这一意象描绘出城中的荒芜,反映了城市因人民离散而无人整治的荒凉之状。

B,乙词上片"牵黄""擎苍"的行为不但显示出词人的勇猛,更显示出词人的少年狂气。

C.两首诗词中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家书抵万金”中把家书比作万金;“会挽雕弓如满月”中

把拉满的弓比作满月。

D.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苏轼的词风豪放洒脱,他们的风格在这两首诗词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45.甲诗和乙词的画线句在描写白发中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

二十三、(23-24九年级下•湖南永州•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望岳》中诗人仰望的泰山巍峨雄奇,《春望》中诗人所望长安因战乱残破不堪。

B.《望岳》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泰山神奇秀丽,《春望》借花表达了感时伤世之情。

C.两首诗分别创作于杜甫的青年和中年时期,并且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D.《望岳》一诗景象壮阔,风格雄放刚健,《春望》景象破败凄凉,风格沉郁顿挫。

47.《望岳》和《春望》,内容都围绕"望”字展开,请简要说明在两首诗中诗人分别望见了怎样的景观,表达

了怎样不同的情感。

二十四、(2024•山东青岛•一模)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春望南征①

杜甫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老病南征日,君恩②北望心。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去往长沙时所作。诗人此行是想要到衡州投靠

老友。船开之后,诗人深感自己贫病的境遇,还朝和归乡都没有希望,于是赋此诗以遣怀。②君恩:指唐

代宗之恩,代宗曾两次给杜甫授官。

48.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了国都沦陷,城池破败,草木杂生的景象,诗人想到回家路途的

艰难,不觉忧愁满怀。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儿带露、鸟儿啼鸣本是自然现象,而这里实际是诗人"感时""恨别"

的内心情感的投射。

C."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两句描写了诗人南征途中所见到的秀丽风光:春水奔流,桃花夹岸,

风帆一片,枫树也已成林。

D."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写诗人感慨晚年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的悲辛生活,面对春天的美景,

诗人却不禁泪洒衣襟。

49.《春望》中诗人提至『白头”,《南征》中诗人写至V老病"。杜甫在这两首诗中都写自己的"年老”,分别表

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十五、(23-24九年级下•北京•阶段练习)阅读《春望》,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0.《春望》描述了诗人被困长安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51.列出第三联构成对偶的词语,简要分析这一联运用对偶的表达效果。

52.下列选项中对《春望》《山房春事二首(其二)》《春行即兴》三首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①该诗作于安史之乱后作者春天经由宜阳时。

A.《春行即兴》触景生情,抒发了"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战乱的痛惜和

立志报国的热情。

B.《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前两句写园林之萧条,后两句写庭树春花开放的明丽春景,表达了诗人物

是人非的感慨。

C.“城春草木深"和"宜阳城下草萋萋”都是借草木茂盛来写环境的荒凉破败,和《黄鹤楼》中"晴川历历

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表达效果相似。

D.三首诗都用到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

鸟空啼”“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二十六、(2024,河南周口•一■模)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3.下面选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饮酒(其五)》中陶渊明居住在人世间,也如居深山幽谷,写出了心境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

B.《春望》中杜甫用"草木深"写战争后都城乱草遍地的残败景象,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C."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体现了作者的心灵自由和惬意。

D.上面两首五言律诗,都写眼前所见之景,抒发心中所感之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境界。

54.请比较分析"鸟”这个意象在两首诗歌中的不同作用。

二十七、(23-24九年级下•湖北黄冈•期中)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

紫荆关①

(明)尹耕

汉家锁钥惟玄塞②,隘地旌旗见紫荆。斥埃③直通沙碱④外,戍楼高并朔云平。

峰峦百转真无路,草木千盘尽作兵。谁识庙堂⑤柔远意,戟门⑥烟雨试春耕。

【注】①紫荆关:在今河北易县紫荆岭上,明代时与居庸、倒马合称"内三关"。②玄塞:长城之别称。③

斥垠:侦察之意,诗中指侦察兵。④沙磺:沙漠。⑤庙堂:指朝廷。⑥戟门:原指权贵的官邸,诗中代

指军营。

55.两首诗歌的划线句都用"云"和"城楼"的意象描写了关塞场景。仿照下面的示例,为乙诗的划线句写一句

评语。

示例:甲诗“黑云压城城欲摧”用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

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56.甲、乙两首诗的尾联各自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抒情方式有何不同?

二十八、(23-24八年级上•云南文山•期末)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哥题。

【甲】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南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

从军行(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洪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57.请从炼字或修辞手法中任选角度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58.【甲】【乙】两首诗都运用了侧面描写,请任选其中一首作简要分析。

二十九、(23-24八年级上•山东济南•期末)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释】①楼兰*汉代西域国名,此指楼兰国王。据《汉书・傅介子传》记载,西汉昭帝时,楼兰国王屡次

截杀出使西域的汉使,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刺杀了楼兰国王。

5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亚做的一项是()

A.甲诗三四句从视听角度渲染了悲壮的气氛,表现出战争的残酷。

B.乙诗一二句写五月的天山有"雪"无"花",寒气逼人,突出环境的艰苦。

C.甲诗中"卷"字写出乘夜奔袭之状;乙诗中"抱"字描绘将士们夜间休息悠闲之态。

D.两首诗最后两句运用典故、表达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和为国立功的慷慨豪情,

60.王安石曾对本诗提出疑问:"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请你解答他的疑惑。

三十、(23-24八年级上・甘肃天水・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相关题目。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