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_第1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_第2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_第3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_第4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一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一'单选题

1.下列粒子的VSEPR模型与其空间结构不一致的是

-

A.S03B.SO;C.NO;D.BF3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超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分子相互“组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聚集体,能表现出不同

于单个分子的性质

B.可燃冰(CH/8H2。)中甲烷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C.冠雄利用不同大小的空穴适配不同大小的碱金属离子进行“分子识别”

D.晶体的自范性是晶体在微观空间呈周期性有序排列的宏观表象

3.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圆形容器中结出的冰是圆形的,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

B.石英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

C.晶胞是晶体中最小的平行六面体

D.液晶不是晶体,却可以表现出类似晶体的各相异性

4.已知反应:2F2+2NaOH=OF2(二氟化氧)+2NaF+H2O,下列有关的化学用语描述正确的是()

A.0F2为极性分子

B.核内有12个中子的Na:;;Na

C.F的核外电子排布式:逊))

D.fhO分子的球棍模型: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红外光谱可确定有机物的元素组成

B.通过X射线衍射可测定青蒿素晶体的结构

C.分子式为C3H6的炫一定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质谱法测得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可推断其分子式为C5H12

6.刺芒柄花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物质易被氧化

B.该物质中含有四种官能团

C.Imol该物质与滨水反应,最多可消耗3moiBr2

D.该物质与H?充分加成后的产物分子中含有7个手性碳原子

7.二茂铁[(c5H5)?Fe]的发现是有机金属化合物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开辟了有机金属化合

物研究的新领域。已知二茂铁的熔点是173。。(在100℃以上能升华),沸点是249℃,不溶于水,易溶于

苯、乙醛等有机溶剂。下列说法箱送的是

A.二茂铁属于分子晶体

B.在二茂铁中,CsH]与Fe?+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

C.Imol环戊二烯中含有◎键数目为UNA

D.已知环戊二烯的结构式为,则其中仅有1个碳原子采取sp3杂化

8.已知某种锂盐的结构如图,它是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其阴离子由W、X、Y、Z四种同周

期主族元素构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的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箭头指向表示共用电子对由W提

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r丁

Y

A.元素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W>Y>Z>X

B.阴离子中X与Z的杂化方式相同

C.原子半径X>Z>Y>W

D.该物质中含有极性键、非极性键、配位键和离子键

9.下列微粒中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正确的是(用“•”标记的原子为中心原子)()

A.CH44B.CO21C.BF32D.SO32

10.下列陈述I与陈述II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陈述I陈述II

A可用饱和NH4cl溶液浸泡生锈的青铜器NH4cl不稳定,易分解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几滴醋酸铅溶液,有固体

B蛋白质发生了盐析

析出

向FeCl3溶液中滴加1滴KSCN溶液,再加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产物浓度,平衡

C

稀KC1溶液,溶液颜色变浅色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向CU(NH3)4SC)4溶液中加入乙醇,析出蓝色

D乙醇的极性比水的极性弱

晶体[CU(NH3)4SO/H2。]

A.AB.BC.CD.D

11.氟元素的电负性最大,易与大多数非金属元素组成稳定化合物,如BE,、NF3,SiF4,SR等。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BF3,NF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

B.键长:Si耳〉SF$

C.键角:NF3>SiF4

D.BF,、NF,、SiF4,SR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12.有下列两组命题()

A组B组

a.HI比HC1稳定

I-H—I键键能大于H—C1键键能

b.HCl比HI

II-H—I键键能小于H—C1键键能

稳定

III.HI分子间范德华力大于HC1分子间范德华力

c.HI沸点比HC1高

IV.HI分子间范德华力小于HC1分子间范德华力

d.HI沸点比HC1低

B组命题正确且能用A组命题给以正确解释的是()

①Ia②nb③IIIC④Wd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个甘氨酸分子(结构简式为H2N-CH2-COOH)中存在9对共用电子对

B.PCb和BCb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H2s和CS2都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HCN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sp杂化

14.如图为B12单元形成的“巨分子”的部分结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X)

A.B12难溶于水B.B12为正二十四面体

C.该物质为B的一种同素异形体D.该晶体熔点高、硬度大

15.CH3+、-CH3、CH-都是重要的有机反应中间体,有关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A.CH3+中的碳原子采取sp?杂化,所有原子均共面

B.CH;与NH3、H3O+互为等电子体,几何构型均为三角锥形

C.两个-CH3或一个CH3+和一个CH;结合均可得到CH3cH3

D.它们互为等电子体,碳原子均采取sp?杂化

16.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NaCl的电子式:Na:。:

B.P-P0键电子云轮廓图:

。。“

C.凡0的VSEPR模型:

CT结构示意图:

17.Fe3+的配位化合物较稳定且运用广泛。Fe3+可与H2。、SCN'C「、等配体形成使溶液呈浅紫

色的但6(七0)67、红色的[Fe(SCN)67、黄色的[FeClJ、无色的[FeR/配离子。某同学按如下

步骤完成实验:

5滴O.lmol/L5滴O.lmol/L

TWNCWHCr“2°•溶液IKSCN溶液溶液nNaF溶液f溶液ni

(黄色)②(红色)③(无色)

已知:Fe3+与SCN-、F一的反应在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Fe3++6SCN-U[Fe(SCN)6】3一(红色)&

3+3

Fe+6F-U[FeF6]~(无色)K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I中溶液呈黄色可能是由于Fe3+水解产物的颜色引起的

B.向溶液n中加入NaF后,溶液颜色变为无色,说明K2〉&

C.为了能观察到溶液I中[FelHzO*]"的颜色,可向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D.向溶液ni中加入足量的KSCN固体,溶液可能再次变为红色

18.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A.金刚石和二氧化碳B.NaBr和HBr

C.氯气和KC1D.甲烷和H2。

19.海冰是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海水冻结时,部分来不及流走的盐分以卤汁的形式被包围在冰晶

间,形成“盐泡”(假设盐分以“NaCl”计),其大致结构如图所示,若海冰的冰龄达到1年以上,融化后的水

为淡水。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WVbVL

0^00^00^00^00^00^00^0

个数比:航分:水=1:50000。0版分

0^00^00toQ^O

A.海冰内层“盐泡”是混合物,“盐泡”越多,海冰密度越大

B.海冰冰龄越长,内层“盐泡”越少

c.海冰内层“盐泡”内的盐分以Na。分子的形式存在

D.海冰内层NaCl的浓度约为KMol/L(设冰的密度为0.9g/cm3)

2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8gi8()3所含的质子数为8NA

B.Imol液态水完全转化为固态冰,则最多新形成的氢键数为2NA

C.40g的金刚砂(SiC)中,所含的碳硅键个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L的乙焕与氢气完全加成,共有2NA的共价键发生断裂

二'综合题

21.钛及其化合物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相关的研究备受关注。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二氧化钛是良好的光催化剂,可催化转化多种有毒物质,如:可将水中的N0£转化为NO八将

甲基橙、亚甲基蓝、HCHO转化为CO2等。

C1

甲基橙亚甲基蓝

①NO;的空间构型为o

②甲基橙、亚甲基蓝中S原子的杂化类型分别为、O

③常温下,1L水中大约可溶解CCh、HCHO的体积分别为IL、480L,其主要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具有双钙钛矿型结构的晶体通过掺杂改性可用作固体电解质材料。双钙钛矿型晶体的一种典型

结构单元如图所示:

晶体中与La距离最近的Ba的数目为。②该晶胞的化学式为

22.含银卤化物胶片是摄影中常用的感光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卤化银AgX(X=Cl、Br)曝光后会产生Ag(黑色粉末)和X?。基态Br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

为。

(2)力口入显影齐U(如HOT^^NHC&等),使潜影银核中的AgX进一步还原为Ag。

中(除H外)其他所含元素的第二电离能最大的是;该物质能溶于冷水’原

因是«

(3)用Na2s2O3溶解胶片上多余的AgCl、AgBr,形成可溶的直线形配离子[Ag'Os)??,从而

定影.S?。;一离子的VSEPR模型为,[Ag(S2()3)2丁中中心Ag+的杂化轨道类型

为,其中配位时给出孤电子对能力较强的是(填“S”或"0”)。

(4)电解法可回收银单质。Ag单质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晶胞参数为cpm,则银原子的半径耳=_

pm。

•Ag+

OC1-

(5)AgCl晶胞如右图,晶胞参数为apm。AgCl晶体中Ag+的配位数为;已知C「离子

半径为bpm,C「离子之间不相切,则AgCl晶体中Ag+离子半径马=pm。

HOOCCH2

\/CH2coOH

)是一种重要的络合剂,易与、2++等离子形成

EDTANCH2CH2NMg2+Fe>Fe3

、CH2coOH

HOOCdH2

稳定的配合物。

回答下列问题:

23.Mg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区;基态Fe3+的价电子排布式为o

24.EDTA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每个EDTA分子中所含◎键的数目为。

25.EDTA分子中键角:ZHCHZCNC(填或“<”),原因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EDTA中能与Fe3+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有,原因为

27.FeS2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a、b原子的分数坐标分别为(0,0,0)和,晶胞参数为

apm,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OFe2+

8sB

①c原子的分数坐标为

②该晶体的密度为g-cm-3o

28.祠(La)、硼、钻及锢等形成的晶体用途非常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镯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f区,f区元素共有种。

(2)下列是B原子在不同状态下的电子排布图,其中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

为、。(填标号)

⑥魅①OO魅①O魅①①⑷①①①①①

Is2s2px2p,2p.Is2s2px2py2p.Is2s2p,2py2pzIs2s2Px2py2p,

abed

(3)钻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族。

(4)由La与B形成的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a)所示,由镯构成的晶体八面体空隙由六个硼原子构成

的正八面体占据,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图(a)图(b)

(5)由La、Co及In形成的合金的晶胞如图(b)所示,该晶胞中有个In原子(In均位于面

上),晶胞为长方体,底边边长均为acm,高为cem,则该合金的密度为(填表达式)

g-cm3o

29.铺(Ce)是人类发现的第二种稀土元素,铀的氧化物在半导体材料、高级颜料及汽车尾气的净化器方面

有广泛应用。以氟碳钵矿(主要含CeFCC(3)为原料制备CeO2的工艺流程如下:

NaClO

已知:①柿的常见化合价为+3、M。四价柿不易进入溶液,而三价锦易进入溶液

4+2+4+

②Ce能与SOt结合成[CeSO4],Ce能被萃取剂[(HA)2]萃取。

(1)焙烧后锌元素转化成Ce。?和Ce耳,焙烧氟碳锦矿的目的

是O

(2)“酸浸n”过程中Ce。?转化为Ce3+,且产生黄绿色气体,用稀硫酸和H2。?替换HC1就不会造成

环境污染。则稀硫酸、H2O2与C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操作I”的名称是0

(4)“浸出液”中含有少量Ce4+及其他稀土元素的离子,可以通过“萃取”与“反萃取”作进一步分离、富

4++

集各离子。“萃取''时Ce‘+与萃取剂[(HA}]存在反应:Ce+n(HA)2Ce(H2n_4A2n)+4Ho用D

c[Ce(H2n_4A2n)]

表示Ce,+分别在有机层中与水层中存在形式的浓度之比:D=—,其他条件不变,在浸

cl[CeSO4]I

出液中加入不同量的Na2so2以改变水层中的c(SOj),D随浸出液中c(SOj)增大而减小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5.000g上述流程中得到的CeCOH%,加酸溶解后,向其中加入含0.03300molFeSC>4的硫酸

亚铁溶液使Ce,+全部被还原成Ce3+,再用O.lOOOmoLlJi的酸性KM11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

4+

20.00mL标准溶液。则Ce(OH)4的质量分数为(已知氧化性:Ce>KMnO4;Ce(OH)4的

相对分子质量为208)o

(6)科研人员提出Ce。2催化C。?合成碳酸二甲酯(DMC),从而实现C。?的综合利用。Ce。?晶胞结

构如图所示。

•O

oCe

①在该晶体中,饰离子的配位数为

②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CeO?相对分子质量为M,晶体密度为pg-cm-3,其晶胞边长的计量

表达式为

2=nmo

答案解析部分

L【答案】C

2.【答案】B

3.【答案】D

【解析】【解答】A.圆形容器中结出的冰虽然呈圆形,但不是自发形成的,并未体现晶体的自范性,A

不符合题意;

B.石英玻璃是混合物,不属于晶体,B不符合题意;

C.甲烷的晶胞是正四面体,最小晶胞可以堆叠成为平行六面体,但平行六面体不是甲烷晶体的最小单

元,C不符合题意;

D.液晶是兼有晶体和液体部分性质的中间体,是由固态向液态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取向有序流体,所以可

表现出类似晶体的各相异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晶体的规则几何外形是自发形成的,晶体的自范性不受容器的影响;

B.石英玻璃不是晶体;

C.晶胞是能完整反映晶体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分布的化学结构特征的最小单元;

D.液晶不是晶体,但可表现出类似晶体的各相异性。

4.【答案】A

【解析】【解答】A.OF2的结构式为/()\,类似水分子,分子中正、负电荷的重心不能重合,因此该

FF

分子为极性分子,A符合题意;

B.核内有12个中子的Na原子的质量数为11+12=23,该原子应表示为%Na,B不符合题意;

C.F的质子数为9,核外电子数为10,用离子结构示意图表示为:,C不符合题意;

D.氧原子的半径比氢原子的半径大,且H2O分子的空间结构为V形,而不是直线形,IhO分子的球棍

模型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o

【分析】A.OF2的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

B.原子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电

荷数;

CF的质子数为9;

D.H2O分子的空间结构为V形。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B

【解析】【解答】A.根据二茂铁的物理性质,如熔点低、易升华、易溶于有机溶剂等,可知二茂铁为分

子晶体,故A不符合题意;

B.在二茂铁中,C5H!与Fe?+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时,碳原子提供孤电子对,Fe2+提供空轨道,二者形成

配位键,配位键属于共价键,故B符合题意;

C.Imol环戊二烯中碳原子没有达到饱和,故存在碳碳双键,而碳碳双键中含有一个◎键,一个兀键,

Imol环戊二烯中含有。键数目为UNA,故C不符合题意;

D.已知环戊二烯的结构式为,由图可知:只有1号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无孤

HZ-\

电子对,杂化类型为sp3杂化;2、3、4、5号碳原子有3个。键,无孤电子对,杂化类型为sp2杂化,因

此仅有1个碳原子采取sp3杂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o

【分析】A.二茂铁的熔沸点较低,属于分子晶体;

C.单键均为。键,双键含有1个◎键和1个兀键,配位键也是。键;

D.双键碳原子采用sp2杂化,饱和碳原子采用sp3杂化。

8.【答案】B

【解析】【解答】A.根据分析可知,W为F,Y为O,Z为C,X为B,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

F>O>C>B,元素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W>Y>Z>X,故A不选;

B.X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对,采用sp3杂化,Z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对,采用sp2杂化,阴离子中X与

Z的杂化方式不相同,故B符合题意;

C.除稀有气体外,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B>C>O>F,原子半径X>Z

>Y>W,故C不选;

D.该物质中含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硼原子和氧原子之间、硼原子和氟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碳原子和

碳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键、硼原子和氟原子之间形成配位键、这种锂盐中还含有离子键,故D不选;

故答案为:Bo

【分析】W、X、Y、Z是同周期主族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X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的次外层电

子数只能为2,则四种元素都位于第二周期,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Y为O;四种元素与锂组成的盐

是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Z可形成4个共价键,X可形成3个共价键和1个配位键,则Z为

C、X为B,W可提供电子对,且易得到1个电子,则W为F,以此来解答。

9.【答案】A

4-1x4

【解析】【解答】CH4中C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4+----------=4,A符合题意;

2

C02中C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2+一义=2,B不符合题意;

2

3—]义3

BF3中B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3+---------=3,C不符合题意;

2

S03中S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3+6—2x3=3,D不符合题意。

2

【分析】根据价层电子对数=。键+孤电子对数计算。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B

【解析】【解答】键能的大小决定着物质的热稳定性,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范德华力影响着物质的沸

点的高低,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

故答案为:B

【分析】键能的大小决定着物质的热稳定性,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H—C1键比H—I键的键能大;范

德华力影响着物质的沸点的高低,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HI分子间范德华力大于HC1分子间范德华

力。

13.【答案】D

HH0

\III

【解析】【解答】甘氨酸分子的结构式为、(:(:O—H,其中单键为1对共用电子对,双键为2

HH

对共用电子对,故1个甘氨酸分子中含有8+2x1=10对共用电子对,A不符合题意;

BCb中B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B不符合题意;

CS3分子空间结构为直线形,结构式为5=<2=$,结构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故CS2是由极性键构

成的非极性分子,C不符合题意;

HCN的结构式为H-C^N,中心原子C形成2个◎键,无孤电子对,采取sp杂化,D符合题意。

【分析】

A.根据其结构简式进行分析即可;

B.BCh中B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C.根据其结构,CS2是非极性分子;

D.根据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和成键情况分析是sp杂化。

14.【答案】B

15.【答案】D

4-l-lx3

【解析】【解答】A.根据公式计算CH3+中的碳原子:3+---=3,采取sp?杂化,所有原子均共

面,A不符合题意;

B.CH3与NH3、H3O+均含4个原子,价电子数为8个电子,互为等电子体,氨气采取sp3杂化,几何

构型为三角锥形,B不符合题意;

C.两个-CH3可得到CH3cH3,一个CH3+和一个CH3可在离子键的作用下结合得到CH3cH3,C不符合

题意;

D.CH3+、-CH3、CH3三者的价电子数不同,不为等电子体,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计算;

B.等电子体是指价电子数和原子数相同的分子、离子或原子团;

C.根据离子键、共价键的作用力分析;

D.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等电子体的定义分析;

16.【答案】C

17.【答案】C

18.【答案】D

【解析】【解答】A.C(金刚石)和CO2都只有共价键,C(金刚石)为共价晶体,CO2为分子晶体,A不符合

题意;

B.NaBr是离子晶体,是离子键,HBr是分子晶体,分子内原子间是共价键,B不符合题意;

C.CL是分子晶体,分子内原子间是共价键,KC1是离子晶体,是离子键,C不符合题意;

D.CH4和HzO都是分子晶体,分子内原子间都是共价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C(金刚石)为共价晶体,CO2为分子晶体;

B.NaBr是离子晶体,HBr是分子晶体;

C.CL是分子晶体,KC1是离子晶体;

D.CH4和H2O都是分子晶体。

19.【答案】C

【解析】【解答】A.“盐泡”(假设盐分以“NaCl”计)为混合物,内含有氯化钠等盐类物质,“盐泡”越多,质

量越大,所以海冰密度越大,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海冰的冰龄达到1年以上,融化后的水为淡水可知,盐泡会慢慢渗出,所以海冰冰龄越长,内层

“盐泡”越少,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在盐泡内以钠离子和氯离子形式存在,不是氯化钠分子,故C符合题意;

D.设海冰体积为1L,冰的密度为0.9g/cm3,水的质量为900g,由个数比可知含氯化钠的物质的量

41

10。鳖_—=10-mol,所以海冰内层氯化钠的浓度约为lO^mol-K,故D不符合题意;

18g?taol500000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对比,氯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水因此盐泡越多,密度越大

B.若海冰的冰龄达到1年以上,融化后的水为淡水即可判断

C.氯化钠是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粒子化化合物,以钠离子和氯离子形式存在

D.可以假设一定体积的海冰进行计算即可

20.【答案】A

21.【答案】(1)3d24s2

(2)平面三角形;sp3;sp2;HCHO能与H?O形成氢键而CO2不能,HCHO和H2O为极性分子,CCh为

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HCHO更易溶于水

(3)6;BaLaCozOe

22.【答案】(1)4s24P5

(2)0;一方面该分子具有极性,与水相似相溶,另一方面可与水形成分子间氢键

(3)四面体(形);sp;s

(4)生

4

(5)6;

【答案】23.s;3d5

24.sp?、sp3;35

25.>;两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但N原子中存在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大于成

键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

26.N、0;N、0中均存在孤电子对

”fl1n>l(8x32+4x56)xl030

西

28.【答案】(1)30

(2)a;c

(3)四;Vffl

(4)LaB6

773

【解析】【解答】(1)f区元素有锢系元素和钢系元素,各有15种元素,则f区元素共有30种。

(2)一般来讲,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电子的能量越来越大,同一层中,能量

是按照s、p、d、f的次序增加;a中为基态B原子,能量最低;b中2s能级电子吸收能量变为2P能级电

子,能量较高;c中1s能级电子吸收能量变为2P能级电子,能量比b高;d中Is、2s能级电子吸收能量

变为2P能级电子,能量小于c;结合以上分析可知,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a和c。

(3)钻原子核电荷数为27,核外电子排布为:Is22s22P63s23P64s23d7,钻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VIII

族。

(4)La位于体心,个数为1;由锢构成的晶体八面体空隙由六个硼原子构成的正八面体占据,所以晶胞

中含有B原子数目为8x6x(=6;所以La与B原子个数之比为1:6,化学式为LaB6。

(5)祠原子位于顶点位置,个数为8x1=1;钻原子位于棱上位置,个数为4x^=1,In原子位于面上,个

84

数为8x=+2xg=5,据此可知该晶胞中有5个In原子;所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LaCoIns,其相对分子质

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