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与培训方案TOC\o"1-2"\h\u4140第1章绿色农业概述 3230041.1绿色农业的定义与意义 3118071.1.1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绿色农业强调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226091.1.2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绿色农业注重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证农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和健康标准,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3296911.1.3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绿色农业提倡发展多样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农产品,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竞争力。 3257671.1.4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发展:绿色农业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205641.2绿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312751.2.1发展现状:我国绿色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0861.2.2发展趋势:未来,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 493922.1SeedTreatmentandSelection 4181832.2SoilImprovementandFertilization 4220002.3WaterManagementandIrrigation 51179第3章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5283733.1病虫害预测预报与监测 5297363.1.1预测预报方法 5256233.1.2监测技术 6288633.2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 6247973.2.1生物防治 630643.2.2物理防治 679923.3化学防治与农药减量 6212363.3.1农药选择与使用 6117043.3.2农药减量技术 716432第4章农药与化肥的科学使用 7211024.1农药种类与选用原则 7268704.1.1农药种类 7325204.1.2选用原则 7111354.2化肥种类与施用技术 799834.2.1化肥种类 728184.2.2施用技术 740654.3农药与化肥的减量增效 84410第5章绿色农产品质量控制 8136315.1绿色农产品标准与认证 823535.1.1绿色农产品标准 8258055.1.2绿色农产品认证 9177445.2生产过程监控与记录 973455.2.1生产过程监控 9294445.2.2生产记录 9176845.3产品检测与追溯体系 10206045.3.1产品检测 10264805.3.2产品追溯体系 1032064第6章绿色农业种植模式与案例 10228426.1间作套种与轮作模式 1094066.1.1间作套种模式 10155656.1.2轮作模式 11312286.2精准农业与智能种植 1148086.2.1精准农业技术 11302196.2.2智能种植技术 12100426.3绿色农业种植案例分析 125880第7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2167207.1秸秆还田与饲料化利用 1228847.1.1秸秆还田技术 12290317.1.2秸秆饲料化利用 12220647.2畜禽粪便处理与有机肥制备 13308917.2.1畜禽粪便处理技术 1370137.2.2有机肥制备技术 13242347.3农膜回收与再生利用 13298737.3.1农膜回收技术 13113977.3.2农膜再生利用技术 1328157.3.3农膜替代技术 1317060第8章绿色农业政策与支持措施 13132288.1政策体系与扶持政策 1395008.1.1政策体系构建 1476568.1.2扶持政策 14153948.2技术推广与培训体系 14142818.2.1技术推广体系 14126128.2.2培训体系 14289768.3金融支持与保险制度 1459538.3.1金融支持 14293738.3.2保险制度 1414767第9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培训 14208249.1培训目标与内容设置 1468709.1.1培训目标 15192319.1.2培训内容 1565079.2培训方法与实施策略 15165759.2.1培训方法 15176769.2.2实施策略 15303279.3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 16244929.3.1培训效果评估 16169899.3.2培训反馈 1615183第10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展望 161474510.1国内外绿色农业发展动态 162426810.1.1国内绿色农业发展动态 161553910.1.2国外绿色农业发展动态 162903310.2新技术、新材料在绿色农业中的应用 1781710.2.1生物技术在绿色农业中的应用 171140810.2.2物联网技术在绿色农业中的应用 17230610.2.3新材料在绿色农业中的应用 171943510.3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摸索 17第1章绿色农业概述1.1绿色农业的定义与意义绿色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满足人类对农产品需求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绿色农业充分体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平衡的特点,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1.1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绿色农业强调合理利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1.2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绿色农业注重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证农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和健康标准,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1.1.3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绿色农业提倡发展多样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农产品,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竞争力。1.1.4农民增收与农村经济发展:绿色农业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1.2绿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2.1发展现状:我国绿色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和推动绿色农业发展。(2)绿色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成为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主体,绿色农业技术得到广泛应用。(3)绿色农业品牌建设初具成效。各地积极开展绿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绿色农业品牌。1.2.2发展趋势:未来,我国绿色农业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1)绿色农业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不断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绿色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产业融合发展成为主流。(3)绿色农业市场逐步扩大,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增长。(4)绿色农业政策支持体系更加完善,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5)绿色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推动全球绿色农业发展。口语Chapter2:KeyPointsofGreenAgriculturalPlantingTechniques2.1SeedTreatmentandSelectionSeedqualitydirectlyimpactsthesuccessofgreenagriculturalplanting.Thissectionemphasizestheimportanceofseedtreatmentandselectiontechniques.Properseedtreatmentcanenhanceseedgermination,improveplantgrowth,andincreaseresistancetodiseasesandpests.Sterilization:Seedsmustbesterilizedtoeliminateanypathogensandpeststhatmaybepresent.Commonmethodsincludechemicalsterilizationandheattreatment.SeedSelection:Highqualityseedswithresistancetolocaldiseasesandpestsshouldbechosen.Breedingprogramscanbeutilizedtodevelopvarietiesthatarebettersuitedforgreenagriculturalpractices.GerminationTesting:Conductinggerminationteststoensuretheviabilityofseedsbeforeplanting.2.2SoilImprovementandFertilizationSoilistheprimarymediumforplantgrowth,anditshealthiscrucialforgreenagriculture.Thissectionfocusesonsoilimprovementandappropriatefertilizationtechniques.SoilTesting:Regularsoiltestingtodeterminenutrientlevels,pH,andorganicmattercontent.Thishelpsinunderstandingsoilhealthandguidesfertilizationpractices.OrganicMatterManagement:Incorporatingorganicmatterlikepostandgreenmanureintothesoiltoimproveitsstructure,waterholdingcapacity,andnutrientcontent.FertilizerApplication:Usingbalancedfertilizersthatprovideessentialnutrientswhileminimizingenvironmentalimpact.Preferenceshouldbegiventoorganicandslowreleasefertilizers.CropRotation:Implementingcroprotationtobreakpestanddiseasecycles,enhancesoilfertility,andreducerelianceonchemicalinputs.2.3WaterManagementandIrrigationEfficientwatermanagementandconservationarevitalaspectsofgreenagriculturalpractices.Thissectionoutlineskeypointsforwatermanagementandtheadoptionofwatersavingirrigationtechniques.IrrigationScheduling:Developinganirrigationschedulebasedoncropwaterrequirements,soiltype,andlocalclimaticconditionstopreventunderoroverwatering.DripIrrigation:Encouragingtheuseofdripirrigationsystems,whichprovidewaterdirectlytotheplant'srootzone,reducingevaporationandwaterwastage.Mulching:Applyingorganicorinorganicmulchestoretainsoilmoisture,suppressweedgrowth,andmaintainsoiltemperature.RainwaterHarvesting:Implementingrainwaterharvestingtechniquestoutilizenaturalprecipitationandreducedependencyonexternalwatersources.Note:Avoidingsummaryorconcludingstatementsattheendofthischapter,aspertheinstruction.第3章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3.1病虫害预测预报与监测病虫害预测预报与监测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准确的预测和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趋势,为防控提供有力依据。3.1.1预测预报方法(1)历史数据分析:收集和分析历史病虫害发生的数据,找出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影响因素。(2)气象因素分析:研究气温、湿度、降雨等气象因素与病虫害发生的关系,为预测提供依据。(3)寄主植物长势监测:监测寄主植物的生长状况,预测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3.1.2监测技术(1)地面监测:利用人工调查、诱捕器等方法,对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实时监测。(2)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手段,对大范围区域进行病虫害监测。(3)信息化技术:通过病虫害监测信息平台,实现数据采集、分析和共享。3.2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是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中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手段,具有环保、安全、高效等特点。3.2.1生物防治(1)天敌昆虫:利用害虫的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如捕食性瓢虫、寄生性蜂等。(2)病原微生物:使用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防治病虫害。(3)植物源农药:利用植物提取液、植物源活性成分等防治病虫害。3.2.2物理防治(1)诱杀技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色性等特性,采用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方法。(2)隔离与屏障技术:采用防虫网、塑料薄膜等材料,阻止害虫侵入。(3)高温处理:利用高温杀死病虫害,如土壤熏蒸、热风处理等。3.3化学防治与农药减量化学防治在病虫害防控中仍具有重要作用,但需注重农药的合理使用和减量施用,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3.3.1农药选择与使用(1)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2)根据病虫害种类和发生时期,合理选择农药类型。(3)遵循农药使用规范,保证安全间隔期。3.3.2农药减量技术(1)精准施药:采用喷雾器、无人机等精准施药设备,提高农药利用率。(2)交替使用:合理搭配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减少抗药性风险。(3)混配施药:将多种农药混合使用,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用量。(4)生物农药替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第4章农药与化肥的科学使用4.1农药种类与选用原则4.1.1农药种类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化学物质。根据其作用对象和功能,农药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杀虫剂用于防治害虫,杀菌剂用于防治真菌、细菌等病原微生物,除草剂用于防除杂草,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调控植物生长。4.1.2选用原则(1)针对防治对象选择农药:根据农作物病、虫、草害的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农药种类。(2)优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优先选择对防治对象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降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3)合理轮换和混用农药:为防止农药抗性产生,合理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同时可适当混用,提高防治效果。(4)严格遵循农药使用规定:按照农药标签说明使用,不得随意增减剂量、改变使用方法。4.2化肥种类与施用技术4.2.1化肥种类化肥是为补充土壤养分,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而施用的化学肥料。根据化肥中所含养分元素,可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等。4.2.2施用技术(1)因土施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作物需求和施肥目标,确定施肥种类、数量和时期。(2)平衡施肥:合理搭配氮、磷、钾等化肥,保持土壤养分平衡,提高肥料利用率。(3)深施覆土:将化肥施于作物根系附近,利于根系吸收,减少养分损失。(4)分期施用: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分期施用化肥,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4.3农药与化肥的减量增效(1)推广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多种防治方法,减少农药使用。(2)优化施肥技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有机无机结合、精准施肥等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3)加强农技培训与指导:提高农民科学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意识与技能,降低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的现象。(4)发展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生物农药、天敌昆虫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第5章绿色农产品质量控制5.1绿色农产品标准与认证为保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实施效果,首先需对绿色农产品制定严格的标准与认证体系。本节主要介绍绿色农产品的相关标准及认证流程。5.1.1绿色农产品标准绿色农产品标准是指在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遵循生态环保、资源节约、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原则,制定的具有指导性和约束力的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产地环境标准:规定绿色农产品生产区域的空气质量、水质、土壤等环境质量要求。(2)投入品使用标准:明确绿色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的农药、肥料、饲料等投入品种类、限量及使用方法。(3)生产技术规范:指导绿色农产品生产者按照生态、环保、高效的要求,进行种植、养殖、加工等生产活动。(4)产品质量标准:规定绿色农产品质量要求,包括感官、理化、卫生等指标。5.1.2绿色农产品认证绿色农产品认证是对符合绿色农产品标准的产品进行官方认可的过程。认证流程主要包括:(1)申请:生产者向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及相关材料。(2)审核:认证机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对产地环境、生产过程等进行现场检查。(3)检测:对申请认证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保证符合绿色农产品标准。(4)认证决定:认证机构根据审核和检测结果,作出认证决定。(5)监督与管理:认证机构对获得认证的产品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5.2生产过程监控与记录为保证绿色农产品质量,生产过程中的监控与记录。本节主要介绍生产过程监控与记录的相关内容。5.2.1生产过程监控生产过程监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与环境监测:定期对土壤、水质、空气质量等进行监测,保证产地环境符合绿色农产品标准。(2)投入品使用管理:建立严格的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规范农药、肥料、饲料等投入品的使用。(3)生产操作指导:按照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对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进行指导。(4)病虫害防治:采取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5.2.2生产记录生产记录是生产者对生产过程进行详细记录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种植、养殖记录:记录种植、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播种、施肥、用药、收割等。(2)投入品使用记录:详细记录投入品名称、用量、使用时间等信息。(3)生产操作记录: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如翻地、浇水、修剪等。(4)产品质量检测记录:记录产品质量检测数据,包括自检和送检结果。5.3产品检测与追溯体系为保证绿色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建立产品检测与追溯体系。本节主要介绍产品检测与追溯体系的相关内容。5.3.1产品检测产品检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自检:生产者对产品进行定期自检,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农产品标准。(2)送检:将产品送至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质量检测,获取权威认证。(3)抽检:相关部门对市场上的绿色农产品进行定期抽检,保证产品质量稳定。5.3.2产品追溯体系产品追溯体系是指通过记录和保存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信息,实现对产品来源、生产过程、质量状况的有效追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追溯信息采集: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采集产品相关信息。(2)追溯信息存储:将采集到的追溯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便于查询和追溯。(3)追溯信息查询:消费者、监管机构等可通过追溯码或其他方式,查询产品追溯信息。(4)追溯体系运行保障: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运行机制,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第6章绿色农业种植模式与案例6.1间作套种与轮作模式间作套种与轮作模式是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病虫害发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6.1.1间作套种模式间作套种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期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一种种植方式。该模式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2)减少病虫害发生,降低农药使用量;(3)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4)促进作物多样性,降低市场风险。案例分析:某地区采用玉米与大豆间作套种模式,通过优化作物布局和调整种植密度,实现了玉米和大豆的双高产,同时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率。6.1.2轮作模式轮作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一定顺序轮流种植不同作物的一种种植方式。轮作模式具有以下优点:(1)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2)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减少农药使用;(3)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4)促进农业生态平衡。案例分析:某地区实施小麦玉米大豆轮作模式,有效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率,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6.2精准农业与智能种植精准农业与智能种植是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精确监测与调控,提高农业产量和效益。6.2.1精准农业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这些技术有助于实现以下目标:(1)精确测量和监测土壤、气候、作物生长等数据;(2)制定合理的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3)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案例分析:某农业企业利用精准农业技术,对小麦种植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了节水、节肥、增产的目标。6.2.2智能种植技术智能种植技术是指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其主要优点如下:(1)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农业生产;(2)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3)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4)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案例分析:某地区采用智能种植技术,通过无人驾驶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设备,实现了小麦种植的全程自动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6.3绿色农业种植案例分析以下为几个典型的绿色农业种植案例,供参考。案例一:某地区采用生物有机肥、生物农药等绿色生产技术,种植绿色蔬菜,实现了无污染、高品质的目标。案例二:某茶企采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遵循生态平衡原则,生产出优质、安全的茶叶产品。案例三:某水果种植基地运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了水果品质和营养价值。案例四:某粮食种植合作社采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实现了粮食产量和品质的双提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第7章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7.1秸秆还田与饲料化利用7.1.1秸秆还田技术直接还田技术:通过机械方式将秸秆粉碎后均匀撒施于土壤表面,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间接还田技术:将秸秆进行堆肥化处理,然后施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7.1.2秸秆饲料化利用物理处理法:采用机械加工、微波辐射等方法改变秸秆的物理性状,提高其适口性和消化率。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秸秆转化为富含营养的饲料,提高秸秆的利用率。7.2畜禽粪便处理与有机肥制备7.2.1畜禽粪便处理技术固液分离技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畜禽粪便中的固体和液体分离,减少环境污染。厌氧消化技术:利用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畜禽粪便中的有机物,产生可利用的能源。7.2.2有机肥制备技术堆肥化技术:将畜禽粪便与其他有机物料混合,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有机肥。生物有机肥技术:将微生物与畜禽粪便混合,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7.3农膜回收与再生利用7.3.1农膜回收技术人工回收法:通过人工捡拾、集中堆放等方式收集农膜,减少农田污染。机械化回收法:利用专用机械设备,实现农膜的自动捡拾和打包,提高回收效率。7.3.2农膜再生利用技术物理再生法:对回收的农膜进行清洗、造粒等处理,制备再生塑料制品。化学再生法:将农膜进行化学分解,提取有用物质,制备化工产品或其他新材料。7.3.3农膜替代技术生物降解膜:利用生物降解材料制备农膜,降低环境污染。可降解膜:研发具有可降解功能的合成材料,减少农膜对环境的影响。第8章绿色农业政策与支持措施8.1政策体系与扶持政策8.1.1政策体系构建我国在推动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已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政策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政策规划、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等方面,旨在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8.1.2扶持政策针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土地政策等。通过这些政策,鼓励农民采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8.2技术推广与培训体系8.2.1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基层推广队伍建设,提高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普及率。同时通过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平台,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快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8.2.2培训体系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培训体系,包括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农业企业培训等。通过培训,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水平,促进农业转型升级。8.3金融支持与保险制度8.3.1金融支持加大绿色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化贷款审批流程,降低融资成本。鼓励金融机构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提供信贷支持,推动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8.3.2保险制度建立完善的绿色农业保险制度,提高农业保险覆盖面,降低农业风险。针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开发特色保险产品,为农业从业者提供风险保障。同时加强与保险公司合作,摸索多元化、市场化的农业保险模式,促进绿色农业持续发展。第9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培训9.1培训目标与内容设置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培训旨在提升农业从业者对绿色农业理念的认识,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以下是具体的培训目标与内容设置:9.1.1培训目标(1)使培训对象了解绿色农业的基本概念、原则及发展现状;(2)使培训对象掌握绿色农业种植的关键技术;(3)提高培训对象在实际生产中运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能力;(4)培养培训对象的创新意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观念。9.1.2培训内容(1)绿色农业基本知识:包括绿色农业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及国内外发展趋势;(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重点介绍生态平衡施肥、病虫害生物防治、农田水利与节水灌溉、作物轮作与间作等技术;(3)绿色农业种植案例分析:分析成功实施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案例,总结经验教训;(4)绿色农业政策与法规:介绍我国绿色农业相关政策、法规及扶持措施。9.2培训方法与实施策略为保证培训效果,采用多元化的培训方法与实施策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9.2.1培训方法(1)理论授课: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的专家进行讲解;(2)现场教学:组织培训对象参观绿色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实地学习种植技术;(3)互动交流:鼓励培训对象之间进行经验分享、问题探讨,促进相互学习;(4)实操训练:安排培训对象参与绿色农业种植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食品电商平台入驻及运营管理合同
- 2025年度多式联运国际海上运输合同范本
- 住宅出租安全保证合同 2024 年适用版版B版
- 2025版个人助学贷款合同法分则借贷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化妆师与影视制作公司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海砂资源购销与环保责任合同
- 2025年度国际贸易咨询与风险防范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婚礼现场AR互动与摄像服务合同
- 2025年度海外品牌授权销售合同书
- 信息时代工程竞标策略合同2024
- 2025民政局离婚协议书范本(民政局官方)4篇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练习题总汇
- 《中国香文化》课件
- 盘锦市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英语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 平安产险湖南省商业性鸡蛋价格指数保险条款
- 提高卧床患者踝泵运动的执行率
-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档案
- 初中公寓主任述职报告
- 九年级下册沪教版上海化学5.2酸和碱的性质研究 课件
- ISO17025经典培训教材
- 九年级下册-2023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知识点速查速记(部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