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学案_第1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学案_第2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学案_第3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学案_第4页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3课《湖心亭看雪》学案雪中美景品情怀——《湖心亭看雪》学历案

【课题与课时】

课题:《湖心亭看雪》(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

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流畅地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整体感悟,细心品读本文的审美意境。

3.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学习“白描"的写作手法。

4.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及创作背景,体会其家园之思。

【评价任务】

1.通过活动一“正音句读初感知”,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1。

2.通过活动二“细读文本品意境”,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2。

3.通过活动三“咬文嚼字赏美景”,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3。

4.通过活动四“故国家园显情怀”,达成并检测学习目标4。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诗中“寒江独钓"的清奇意境令人神往,孤高情怀叫人赞叹。而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则营造了另一番意境,抒发了别样的情怀。今天让我们随着张岱,走向西湖,去湖心亭看看雪。

设计意图:由柳宗元的《江雪》引入课文,唤起学生对雪景的回忆,激发学生领略别样情怀的兴趣。

二、明确学习目标

PPT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目标后,带着目标学习。

三、活动一:正音句读初感知。(指向学习目标1)

评价任务一:初步阅读感知课文韵律美

1.屏显无标点原文,学生根据自己的初读理解,尝试自由朗读断句。

2.两名同学试读,每人一段。他生纠正错误的字音和断句,教师适时指导。

屏显:

预设内容:

(1)崇祯(chóngzhēn)是日更定(gēng)拏一小舟(ná)雾凇沆砀(sōnghàngdàng)铺毡对坐(zhān)毳衣(cuì)焉得更有此人(gèng)余强饮三大白(qiǎng)

(2)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3.全班齐读,读出韵律之美。

朗读提示:文言文朗读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

特别注意:小品文以中速为宜;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的初读理解自由断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掌握字音和断句。再次诵读,传达出作品的情感和神韵。通过活动一完成诵读的前两个层次。

四、活动二:细读文本品意境(指向目标2)

1.走近作者

张岱(1597—1679年),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寓居杭州。他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过着游山玩水的“风雅”生活。明亡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披发入山"以消极避世表示其民族气节。他在明末清初堪称大散文家,其小品文声誉极高,文笔干练,丰神绰约,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本文选自张岱的《陶庵梦忆》。

2.走进文本

评价任务二:请跟着多媒体的范读大声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PPT出示)

(1)读文章第一段,作者交待了哪些要素?

(2)作者是怎样描写湖心亭的雪夜景色的?

(3)本文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子,显然不止一人,这与“独”是不是相矛盾?

(学生速度课文,对关键词语进行圈点勾画)

预设:

(1)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人物地点:余住西湖;起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作者去赏雪,带着闲情雅致去了,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己,他忘记一切俗念,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脱俗的想法,所以“独"字表现他的超凡脱俗。他认为舟子不可能跟他志趣相投,也进不了他的内心,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独"字表现他的孤傲清高。

师小结:张岱要赏雪完全可以选择白天,天气晴朗之时。但他偏偏选择了与众不同的时间、天气和环境,这显示了他的特立独行、率性而为。

评价任务三:再读课文,感受作者创设的美好意境。(PPT出示问题)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的意思是“尽力”还是“勉强"?

(老师带领学生从文中找判断依据,并进行随时圈点)

预设:

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的“而别"一词——“酒逢知己千杯少”,喝了三大杯就匆匆而别说明张岱跟他们没大有话说。

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他问的是姓,回答的是哪里人,答非所问。

③“拉余同饮。”他不是主动去喝,而是被迫入局的。

④“我"一开始是“独往湖心亭看雪”,而这两个人是来饮酒作乐,带着童子带着酒来的,他们来的初衷不一样,所以不是一路人。

师小结:综合以上四点依据推断“强"的意思应是“勉强”。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勾画关键词句把握课文内涵,结合对作者创设美好情境的分析,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五、活动三:咬文嚼字赏美景(PPT出示问题)(指向目标3)

1.体会“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的表达效果。

2.体会“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一句的表达效果。

(学生品味西湖美景,要从关键词句的分析中慢慢体会)

预设:

1.“一痕"写出了作者视野的开阔;“一点”显得亭子在湖中小巧玲珑;“一芥"让人耳目一新;“粒”字更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夸张之语使描写更加贴切自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地的空旷,人物的渺小。

作者的视角好像在高处在远处。由“痕"到“点”到“芥"到“粒”,量词一个小似一个,给人一种天地之大,人物之小,人生天地间茫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这是其他词语无法达到的表达效果。

2.三个“与"字,不加任何修饰,却营造了一种天人合一的痴迷境界,给人天地之间茫茫一片浑然一体的感受,如果去掉,“天云山水”就好像有了明显的界限似的。

师小结: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小贴士——白描的作用:

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

如:《一面》中与鲁迅的手:“竹枝似的手"。《故乡》中写中年闰土的手:“像松树皮”。

又如《背影》里父亲的体态、衣着、动作描写,特点突出,形象鲜明,而又真挚感人。胖子;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探、攀、缩、倾。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白描手法的分析,体会作者简洁生动的语言特色,作者把自己的生活境况、人生感受、艺术体验等种种复杂的情感融入到对自然的表现中去,景是人心境的投射,人融合在景中,达到了道家所谓的“天人合一"。

六、活动四:故国家园显情怀(指向目标4)

评价任务四:回忆课文,感受作者笔下的故国之思。

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的“痴”表现在何处?

(学生边读文本边勾画,多层次理解“痴")

预设:

①“痴”于行: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的时间,不寻常的行踪。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独往湖心亭看雪——与众不同、不随流俗。

②“痴"于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既痴迷,又备感孤寂落寞。

③“痴"于情: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他乡遇知己,天涯遇知音。

师小结:文章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评价任务五:收集诗文,与同学共享西湖美景。

西湖是古文人经常描写的对象,而雪景更是文笔下借以表情友达意的载体。本文是散文,但却被张岱写出了诗的意境。请同学们课后收集一些优美的描写西湖或雪境的句子(诗、文皆可),与同学们共享。

(生读大屏幕老师收集的诗文,增加文学色彩)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对西湖诗词的收集,既积累了学生的诗词,又增加了他们的文学功底,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检测与作业】

1.理解课文重点词语。

(1)一词多义

是:①是日更定矣()②是金陵人()

一:①上下一白()②长堤一痕()

更:①更有痴似相公者()②是日更定矣()

白:①强饮三大白而别()②上下一白()

(2)古今异义

余拏一小舟()

(3)词类活用

①大雪三日()②客此()

学生展示:

(1)是:代词,这;表判断。一:副词,全;数词。更:副词,还;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白:古人罚酒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白色。

(2)古义:撑(船);今义:拿东西,捉拿。

(3)名词用作动词,下雪;名词活用为动词,客居。

2.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说,《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两轴精品。如果以“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为上下联,请从两文中分别选取一个字,两个字合起来作为这幅对联的横批,并阐释一下理由。

学生展示:

闲或痴。“闲”字,表现苏轼安闲自适,乐观旷达的心境;“痴"字,点明张岱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闲”“痴"二字为两文的点睛之笔,是二人闲情逸致、天人合一境界的高度概括。

【学后反思】

1.短文长学,以“读”突破。从最开始的全文朗读到重点句子的品味读,“读"是整堂课的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