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升八暑假语文衔接练习古诗词预习之课外古诗词(第六单元)(学案含答案)_第1页
七升八暑假语文衔接练习古诗词预习之课外古诗词(第六单元)(学案含答案)_第2页
七升八暑假语文衔接练习古诗词预习之课外古诗词(第六单元)(学案含答案)_第3页
七升八暑假语文衔接练习古诗词预习之课外古诗词(第六单元)(学案含答案)_第4页
七升八暑假语文衔接练习古诗词预习之课外古诗词(第六单元)(学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升八暑假语文衔接练习古诗词预习之课外古诗词(第六单元)(学案含答案)八上古诗词预习之课外古诗词(第六单元)

【原文】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采桑子轻舟断棹西湖好

【北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简介】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悼惜残春,感伤年华的飞逝,又暗寓怀人之意。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历来为人称道。

作者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绘了春日的颍州西湖,景色是那样引人入胜,绿水蜿蜒曲折,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水面波平如镜,不待风助,小船已在平滑的春波上移动。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清新可爱,有很强的吸引力。

作者欧阳修(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是宋代词人朱敦儒所写的一首词。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

作者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朱敦儒早年以清高自许,不愿做官。北宋末年大变乱发生,他经江西逃往两广,在岭南流落了一个时期。朱敦儒一生的七十多年中,做官的时间很短,长期隐居在江湖之中,被称为“天资旷逸,有神仙风致”的词人。所以,他的作品有很大一部分反映闲适的生活。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者为宋代的李清照,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

作者李清照,婉约派代表,号易安,一生颠沛流离,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译文】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采桑子轻舟断棹西湖好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倚靠在南京西门上的城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万里的长江在夕阳下流去。金人侵占中原,官僚们流散,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要请悲风将自己的热泪吹到扬州前线。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经常回忆起以前到小溪边的亭子游玩,一直到日暮时分,但因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一直玩到兴尽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荷花池的深处。怎样才能把船划出去,我争着渡河去,桨声惊醒了栖息在水中的鸥鹭。

【练习】

一、理解默写。

1.《浣溪沙》的思绪都围绕“"字来抒写。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诗人,构成幅优美的画面,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的情怀,这是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

2.《浣溪沙》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句子是:___,___。

3.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浣溪沙》中也有表达类似感慨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

4.《浣溪沙》中,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被景物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___,___。

5.《浣溪沙》中表现作者怅然若失的句子是:

6.《院溪沙》中被后人传唱引用来表达思人之情的千古名句是:

7.《浣溪沙)》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浣溪沙》中揭示季节的变换、年华的逝去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___,

_________________。

9.《采桑子》中运用比喻描写湖面风平浪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采桑子》中,以动衬静,展现西湖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欧阳修的《采桑子》中表明作者在流传绵延的碧水中泛舟西湖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采桑子》中以听闻写景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相见欢》中写词人登上西楼所见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相见欢》中,表达了词人痛彻地质疑,又无望地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相见欢》中,表现了作者对前线战事关切之情的句子是:

16.《相见欢》中词人朱教儒乞求西风,表达无限悲慨的词句是:

17.《如梦令》这首词写的是(季节)(时间)的景物,分别从“”“"两个词语可以看出。

18.《如梦令》中,写出了主人公由焦急到惊喜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句子是:___。

19.《如梦令》中写奋力划船,惊动水鸟的句子,堪称之笔的句子是:___。

20.李清照的《如梦令》写小伙伴们奋力划船,惊动水鸟的词句是: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浣溪沙

2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生活哲理?

2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历来为词家赞赏,请简要赏析。

23.“小园香径独排徊”中的“独"字用得妙,请加以赏析。

24.“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试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采桑子

25.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阙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26.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三)相见欢

27.“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8.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所展现的景象,“本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29.词的上片通过哪些景色描写营造意境?有何作用?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30.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作具体分析。

(四)如梦令

31.请说说“惊起一滩鸥鹭”中“惊"字的妙处。

3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

33..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一、1.独感时伤春以景传情、情景交融2.一曲新词—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小园香径独徘徊____________6.夕阳西下几时回?

7.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8.无可奈何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9.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___10.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1.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___12.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13.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_________14.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15.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_________16.试倩悲风吹泪过杨州。

17.夏季黄昏藕花日暮___18.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9.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___2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二、(一)21.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出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不等于事物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22.示例一:这两句对仗工整,音调和谐、有音乐美,画面生动。

示例二:通过“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

示例三: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感情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揭示了人生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千古奇偶)。

23.“独"字写出了词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的时光,生出无限的悲凉、突出了词人的凄凉寂寞之感。

24.抒发了词人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

(二)25.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描写了轻舟(短棹)、绿水、芳草、长堤等意象,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了一幅湖水绵延、芳草满堤、清丽活泼的春日西湖美景。

26.动静结合的写法或以动衬静。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缓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结合,写出来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抒发了诗人喜爱西湖美景,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三)27.运用了借代。“簪缨”代指达官贵人。抒发了中原沦丧沉痛之情、统治者无心抗战的悲愤、收复河山的渴望之情。

28.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一派苍凉沉郁的景象。

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二是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

29.诗人独上全陵城楼,纵目远眺,寒秋凄清,夕阳低垂、江流先声,营造了一派山河残破、日薄西山的感伤意境。借景抒情,抒发了词人国破家亡的落寞心情。

30.①“中原乱,簪缨散":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

②“几时收”: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