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西抚州七校联考物理高一上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江西抚州七校联考物理高一上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江西抚州七校联考物理高一上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江西抚州七校联考物理高一上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江西抚州七校联考物理高一上期中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江西抚州七校联考物理高一上期中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如图所示,一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Hz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当车速v≤10m/s、且与前方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在上述条件下,若该车在不同路况下的“全力自动刹车”的加速度取4~6m/s2之间的某一值,则“全力自动刹车”的最长时间为A. B. C. 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研究参加3000m长跑的同学运动的时间问题时,可将该同学看作质点B.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一定是矢量C.若物体在连续相等1s时间内的位移总相等,则物体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质量越大的物体重力越大,自由落体加速度越大3、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接着以速度v行驶了其余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6m/s,则v等于()A.18m/sB.36m/sC.15m/sD.17.1m/s4、一辆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8s末开始刹车,经4s停下来,汽车刹车过程也在做匀变速运动,那么前后两段的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

)A.1:4 B.2:1 C.1:2 D.4:15、下列各组共点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A.5N

5N

5

N

5

NB.2N

3N

3N

3NC.7N

7N

8

N

8

ND.2N

3N

4N

10N6、一辆汽车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计时之初,速度为6m/s,运动28m后速度增加到8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是1sB.这段运动的加速度是3.5m/s2C.自计时开始起,2s末的速度是7m/sD.从开始计时起,经过14m处的速度是2m/s7、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则()A.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向右B.物块仍以加速度a匀速度下滑C.物块将以大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仍向左8、一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重力加速度取10m/s2,该物体()A.第1s末的速度大小为5m/sB.第2s末的速度大小为20m/sC.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为5mD.第3s内的位移大小为为25m9、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的物体g值大B.在同一地点,轻和重的物体的g值一样大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D.纬度越高,g值越大10、从楼顶开始下落的物体落地用时2s,若要让物体在1s内落地,应该从哪儿()开始下落(取)A.从离地高度为楼高一半处开始B.从离地高度为楼高处开始C.从离地高度为楼高处开始D.从离地高度为5m处开始11、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轮P和Q靠摩擦传动(不打滑),两轮的半径R:r=2:1.当主动轮Q匀速转动时,在Q轮边缘上放置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在Q轮边缘上,此时Q轮转动的角速度为ω1,木块的向心加速度为a1;若改变转速,把小木块放在P轮边缘也恰能静止,此时Q轮转动的角速度为ω2,木块的向心加速度为a2,则()A.ω1:ω2=:2 B.ω1:ω2=:1 C.a1:a2=1:2 D.a1:a2=1:112、爱因斯坦对于伽利略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始.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如图所示,可大致表示其实验和思维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其中的甲、乙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地外推得到的结论B.其中的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外推得到的结论C.运用甲图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更方便进行实验测量D.运用丁图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从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6分)某同学让重锤做自由落体运动,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6条纸带,如图所示为其中一条,在纸带上取6个计数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02s。其中1、2、3点相邻,4、5、6点相邻,在3点和4点之间还有若干个点。S1是1、3两点的离,S3是4、6两点的距离,S2是2、5两点的距离。(1)测S1、S2、S3后,点2速度的表达式v2=___________(结果用题中所给的字母符号表示)(2)该同学测得的数据是S1=4.00cm,S2=19.30cm,S3=8.72cm,恨据数据求出重力加速度g=_____m/s2(保留小数点后两位)14、(10分)某同学想研究一遥控电动车的运动情况,他找来一个塑料瓶,设计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瓶内装上墨水,通过调节开关使墨水缓慢滴下,然后将这个装置固定在车的尾部,如图乙所示。使车从静止开始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前进,然后他在离出发点不远处,选择墨水滴间距离较大处的一个点为起点,用卷尺依次测量这个点后面的10个点到这个点的距离,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12345678910距离(m)0.4221.5463.0764.8906.8138.71310.64512.57114.48316.429(1)该同学制作的装置相当于物理实验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2)通过表中数据,你认为小车在所记录的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___。(请描述出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3)要测量小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该同学还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12分)A球自塔顶自由落下,当落下1m时,B球自距塔顶7m处开始自由下落,两球恰好同时落地,则塔高为多少?(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16、(12分)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先后经过相距27m的A、B两点用时2s,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12m/s.求:汽车加速度大小和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17、(12分)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刹车措施的时间)为0.4s,但饮酒后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大约会增加0.3s.若某轿车在道路上以72km/h的速度行驶,刹车后减速运动过程中轿车的位移s与速度v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减速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求:(1)轿车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2)正常情况下,从发现情况到轿车停止行驶的距离(3)饮酒后,从发现情况到轿车停止行驶的距离将增大多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A【解析】

当刹车时的加速度最小时,刹车时间最长,故,故A正确,BCD错误;2、A【解析】

A.运动会上测量某运动员3000m长跑的时间问题时,能把运动员看成质点.故A符合题意.B.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不一定是矢量,如电流,因为电流运算时不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所以电流是标量.故B不符合题意.C.若物体在连续相等1s时间内的位移总相等,则物体可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做变速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质量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3、C【解析】设全程为S,20m/s行驶的时间为t1,v行驶的时间为t2,则,,,由以上各式解得:v=15m/s,故C正确。4、C【解析】

设开始刹车时的速度为,则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为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故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5、D【解析】

5N和5N的合力的范围是0N≤F≤10N,而5N和5N的合力的范围也是0N≤F≤10N,两范围有重复,则合力可以为零,故A正确;2N和3N的合力的范围是1N≤F≤5N,而3N和3N的合力的范围也是0N≤F≤6N,两范围有重复,则合力可以为零,故B正确;7N和7N的合力的范围是0N≤F≤14N,而8N和8N的合力的范围也是0N≤F≤16N,两范围有重复,则合力可以为零,故C正确;2N和3N的合力的范围是1N≤F≤5N,而4N和10N的合力的范围也是6N≤F≤14N,两范围没有重复,则合力不可以为零,故D错误;

本题选其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故选D。【点睛】考查力的合成,掌握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同时理解求三个力的合力的时候,一定能要注意三个力的合力有可能为零的情况,注意四个力的合成方法。6、C【解析】

AB.根据速度与位移的关系:解得:,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解得:,AB错误;C.根据:C正确;D.根据中间位置速度公式:D错误。故选C。7、CD【解析】未加F时,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当施加F后加速度为,因,故,比较得,即加速度增大.整体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故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AB错误,CD正确;选CD.【点睛】将F分解为垂直于斜面和平行于斜面两个方向和,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单独研究F的作用效果,当F引起的动力增加大时,加速度增大,相反引起的阻力增大时,加速度减小.利用整体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得摩擦力的方向.8、BCD【解析】

A.第1s末的速度大小为A错误;B.第2s末的速度大小为B正确;C.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为C正确;D.第3s内的位移大小为D正确。故选BCD。9、BD【解析】

AB.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在同一地点加速度一样大,故A错误,B正确;C.g与高度和纬度有关,所以地球上不同地方的重力加速度是不一样的,故C错误;D.g和纬度有关,纬度越高,g值越大,故D正确。【点睛】对于重力加速度g,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高度的增大而减小。10、BD【解析】设楼高为h,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得:h=gt2…①

代入数据得:h=20m

若要让物体1s内落地,则其位移为:h1=g()2…②

联立①②得:h1=h

把②式代入数据得:h1=5m

故BD正确,AC错误.故选BD.11、AD【解析】

在Q轮边缘上放置的小木块恰能相对静止在Q轮边缘上.则有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即为当木块放在P轮也静止,则有解得:因为两轮边缘上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解得:所以A.ω1:ω2=:2,与分析相符,故A符合题意;B.ω1:ω2=:1,与分析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C.a1:a2=1:2,与分析不符,故C不符合题意;D.a1:a2=1:1,与分析相符,故D符合题意.12、AC【解析】试题分析:由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知,甲、乙、丙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地外推得到的结论,A对,B错;运用甲图实验,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较小,可“冲淡”重力的作用,小球运动的较慢,更方便进行实验测量,C对;运用丁图实验,小球运动的很快,从而使实验现象不明显,D错.考点: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点评:学生清楚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实验过程,能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合理的外推.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9.72m/s2【解析】

(1)[1]根据中点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得点2速度为:(2)[2]根据中点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得点5速度为: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公式可知:代入数据解得:14、打点计时器先做加速度变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相邻两墨水滴下的时间间隔T或匀速运动的时间t秒表【解析】

(1)[1].该同学制作的装置相当于物理实验室中的打点计时器。(2)[2].依据表格中数据看出,在开始阶段小车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x逐渐减小,即小车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阶段在相等时间内,位移相等,即小车做匀速运动;(3)[3][4].要测量小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该同学还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相邻两墨水滴下的时间间隔T或匀速运动的时间t,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16m【解析】:设塔高为h,B球下落时间为t,A球下落1m时的速度为v1,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得h-1=v1t+gt2①h-7=gt2②v=2g×1③由①②③解得:h=16m.16、,【解析】试题分析:AB间的平均速度为:,由平均速度推论有:,代入:,解得B点速度,根据加速度定义式有:.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公式,以及加速度公式.17、(1)1.5s(1)33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