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考试试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评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强调:“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第二个不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所谓“公共权力”指凌驾于国民之上的、被社会全体成员公认并普遍尊奉的权利。可以印证上述观点的是()A.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迈入阶级社会门槛B.夏政权聚族而居,处于早期国家阶段C.商朝内外服制度,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D.西周政权与族权结合,成为典型国家2.有学者将某时期政治制度本身的转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尊王攘夷”与五霸迭兴时期;第二阶段为“弭兵”会盟与民族融合时期;第三阶段为七雄并争与中央集权制度萌芽时期。下列表述属于第三阶段的是()①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③“国人暴动”,“共和行政”④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3.秦朝从三公九卿,到郡守、县令,乡长、亭长、里长,层层设置官吏。权力自下而上集中到中央,中央权力集中到皇帝,形成“天下之治,始于里胥,终于天子”的格局。这一格局设计旨在()A.杜绝相权对皇权制约 B.根除中央和地方矛盾C.维系大一统国家治理 D.提高国家的行政效率4.下表为汉武帝统治时期(公元前133-112年)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下面对此表解读有误的是()时间主要事件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对匈奴开战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同年颁布推恩令元朔五年至元狩四年(公元前124-前119年)卫青、霍去病连续4次大战匈奴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同年实行盐铁专卖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统一货币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A.反击匈奴的战争需要加强中央集权B.出使西域使西域地区得到有效管理C.采取经济措施为集中财力支援战争D.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势力5.下图为《九章算术》书影,该书成书大约在公元1世纪,其中记载的很多试题都是徭役赋税问题。比如:“今有北乡算八千七百五十八,西乡算七千二百三十六,南乡算八千三百五十六。凡三乡发徭三百七十八人。欲以算术多少衰出之,问各几何?”衰,衰分,即按一定标准的比例分配。算,指算赋,就是人头税。据此分析正确的是()①《九章算术》是国家治理的产物②它是古代中国数学的代表作③从史学角度说,它具有史料价值④根据百姓意愿计算所缴赋税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史记》记载,刘邦死后“群臣皆曰:高祖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材料所述体现西汉时期丰富皇帝制度,增加了()A.谥号 B.年号 C.庙号 D.职权7.自东汉王朝瓦解,至隋再度重建大一统王朝,地方政权分立割据的状态历时300多年而自成一个历史阶段,不过乱世和分裂时代也并非漆黑一团。结合下图,对该阶段特征解读正确的是()A.①阶段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职权分工明确B.②阶段内迁少数民族采用中原模式国号年号、汉族制度C.③阶段江南经济因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获得长足发展D.④阶段创立的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8.有学者说:“在南北朝后期,北朝显示蓬勃活力;北朝最终得以统一南方,绝不仅仅来自部族的骑射传统和强大的武力。……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而体制的进步活力,则可以最终归结为北方的独特历史道路。”“北方独特的历史道路”包括:()①双向的民族交融②学习士族制度③实行三省六部制④颁布均田令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9.察举制发展到东汉时逐渐形成乡闾品评的传统,乡闾清议成为大族扩张势力的工具。曹操时,九品中正制雏形显现,中正由政府委任,把私人品评变成官家品评,强迫清议与政府一致,同时使原来与政府有矛盾的大族名士与政府取得协调。可见九品中正制初创时的目的是()A.使官员选拔更加公平 B.选拔有道德才能的人C.扩大专制统治的基础 D.恢复集权政治的传统10.易中天在《易中天中华史》一书中指出,从两汉到明清,皇权政治与官僚政治一直在相互较量。同样是“寓分权于分工”,两汉和宋元时期注重对相权职责的分工,隋唐更看重的是权力的制衡,把立法与执法、决策与行政分离开。据此可得出()A.西汉的中朝与北宋的三司职权相同B.唐朝皇权受三省六部制程序制约C.职权的分工保证了国家的科学决策D.分权制衡是各朝代机构设置初衷11.杜佑在《通典》中记载隋“天下义仓又皆充满”,而唐太宗却说:“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材料反映出()A.国富民穷是隋朝的弊端 B.隋朝短暂,却“盛极一时”C.义仓遍置于隋朝乡间 D.生产破坏而民不聊生12.魏晋到隋唐时期,佛教的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既有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也有中国的名僧西行取经或者东渡送法。与下图所示佛教的传播交流路线图有关的人物为()A.法显 B.玄奘 C.鉴真 D.空海13.宋代立法活动频繁,法典种类众多,条目细密繁复。在刑事司法活动中贯彻明确的鞫献分司原则,狱讼审讯与检法断刑分别处理,以期二者制衡,减少冤滥……一方面司法体系趋于完密,另方面中央行政机构对于司法的干预增多。据此可知宋代立法旨在()A.完善司法体系 B.缓和阶级矛盾C.行政干预司法 D.维护集权统治14.萨班灵骨塔遗址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白塔寺内。1247年,藏传佛教高僧萨班在凉州与蒙古王子阔端会谈,就吐蕃地区归附蒙古达成协议。1251年,萨班在凉州圆寂,蒙古统治者仿照藏式佛塔形式,为他建塔安放灵骨。该遗址相关记述()①见证西藏开始接受中央政府管辖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③反映了不同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④表明西藏地区成为四大汗国之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5.北方民族政权在开拓边疆、推动民族融合和民族文化发展、活跃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汉族王朝难以替代的作用。下列名称与图中所示北方少数民族相对应的是()A.①-匈奴②-瓦剌③-辽④-东突厥B.①-西夏②-瓦剌③-金④-西突厥C.①-匈奴②-鞑靼③-辽④-东突厥D.①-西夏②-鞑靼③-金④-西突厥16.钱穆曾有言:“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代提倡文治,必然重视对文官的选拔,而文官绝大部分都是科举出身。有学者统计,唐代,科举共取士6603人;宋代,进士达43000人。宋代共有135位宰相,其中90%以上系科举出身。这表明宋代()A.门第观念开始淡化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C.社会阶层流动加速 D.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17.宋朝史料记载了宋神宗对辽和西夏的评价。他忧心忡忡地说:“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游牧民族更善于治理 B.少数民族实现了封建化C.辽政权实行南北面官 D.“二虏”比汉唐更强盛18.唐宋时期学术领域的继承与创新是中华文明的盛事之一。唐代的经学继承汉代严谨学风,在去伪存真方面日臻细密。宋代学风一变而为六经注我之义理之学,以经学为依傍发展出新哲学。该哲学()A.被陆王心学所取代 B.提倡“工商皆本”C.冲击了传统儒学 D.仍属儒家思想范畴19.观察下面某一朝代都城的中央机构分布图。关于这一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正确的是()A.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 B.三省长官相互牵制C.内阁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D.三司分割宰相权力20.在清朝统治下,出现了“康乾盛世”,使得中国社会维持了近200年的稳定局面,最终奠定了作为近代领土国家的版图。清朝皇帝曾得意地宣称:“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从唯物史观来看,“康乾盛世”的出现是基于()A.皇帝勤政 B.摊丁入亩 C.国家统一 D.思想控制21.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与交往成为历朝统治者巩固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藏族地区的相关表述,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②封授当地首领法王称号③和亲会盟,促进汉藏友好关系④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A.③④①② 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 D.①③④②22.明后期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科技著作,其中一位作者,长期深入田间、作坊,通过亲身调查获取工农业生产技术的第一手资料,详细地记下各种工艺进程,并绘制图画。他认为科学的结论应当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皆须试见而后译之”。该作者的著作()A.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B.集北方和南方农业技术于一体C.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D.是记载中国古代工艺学的总结性著作23.生活在明代后期的松江人何良俊称:“余谓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盖因四民各有定业⋯⋯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其反映的经商热潮导致()A.出现了白银货币化现象 B.地区贸易网络核心形成C.自给自足小农经济解体 D.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24.林则徐到广州后派人翻译外国刊物,主动了解西方:“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已先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展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第一要大炮得用……幸勿以示他人,切祷!切祷!”林则徐的观念()①体现了御辱的勇气②展现了“开眼看世界”的远见③对西方有全面认识④承认了英国军事的优越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25.下表为1839年中英贸易中中国方面进出口商品货值统计表(单位:西班牙银元),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进口货值出口商品货值鸦片13354030茶叶9317992印度棉6563124生丝2052288杂货(主要是手工制品)4116873杂货1669644珠宝751455珠宝8974776A.中英贸易结构存在巨大隐患 B.中英两国贸易的互补性较强C.导致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D.加速英国扩大对华资本输出26.学者钱乘旦指出:比之欧西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像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洋务运动()A.创办了轮船招商局等军事工业B.实现了“剿发逆”,没实现“勤远略”C.使清朝统治阶级达到自救目的D.以改变封建统治引进生产技术为初衷27.晚清以来,中国不断遭到外国入侵,相继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国家主权不断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下表所示史实与结论分析不匹配的一项是()史实结论A.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B.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C.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D.“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A.A B.B C.C D.D28.康有为在《日本变政考》中写道:“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于去陈用新,改弦更张之道,未始有合也”。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对此认识最佳的是()A.划出了维新运动与洋务运动的历史界限B.维新运动相当于洋务运动的继续C.两种做法都认为唯有变法才能救亡图存D.认为“小变”是全变的必经阶段29.“明定国是”诏书明确宣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可见戊戌维新运动()A.在社会层面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B.主张博采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和管理C.在“中体西用”框架下难以根本变革D.彻底改变过去清政府空疏迂谬之弊30.历史学家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口岸和扩展商务,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从南和从北而来的这两股推进势力,实实在在地构成了一种钳形活动,越来越紧地掐住江河日下的清王朝。历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则记载:外国商人与外国势力因各种有利条件使中国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紧密⋯⋯若说这样的结果是把中国当殖民地来剥削,不如说外国人有幸参加了中国企图西化的过程。据此可知()A.学者素养制约历史研究 B.史家视角影响历史研究C.历史事件难以形成共识 D.史料选取决定历史结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材料二清朝建立后,西藏先后出现蒙、藏贵族之争,准噶尔军攻占拉萨、阿尔布巴叛乱、珠尔默特叛乱等,雍正六年正式设立的驻藏大臣,也有被杀害的。乾隆五十七(1792年),福康安率大军入藏,在藏族人民支持下,将入侵的廓尔喀(尼泊尔)军队全部驱除出境,廓尔喀王请降。乾隆帝曾指示福康安,一定要妥立章程,以改变西藏各项制度废驰,噶伦与地方官员舞弊、擅权的状况。于是,福康安与达赖、班禅及西藏地方官员共同议定了章程。章程明确了西藏灵童转世、军政事务等具体规定。……章程还规定,西藏涉外事务集权于中央,统归驻藏大臣管理。——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实行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指出唐朝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实施的具体措施,并归纳唐朝管理边疆的特点。(2)结合所学,写出章程的名称及颁布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的民族政策成功的经验。32.制度创新为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他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又说“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改革他认为不合时宜的旧制度,从而进行制度创新。——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材料二(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封建官僚机构形成的体系。此后,历朝基本上都沿袭了这一制度。——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在政治上创新的表现。并从当时的“历史潮流”的角度,阐述商鞅变法的历史进步性。(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省主要职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此后历朝基本上都沿袭了这一制度”的原因。33.长江文明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长江文明都引领着中华文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陆续发现了以玉器为主要随葬品的良渚文化大墓,琮、壁等玉礼器以及墓葬等级的差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达程度。2007年发现良渚古城,2015年确认水利系统,这些都将良渚文化推到了国家文明的高度,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为世界遗产。如果没有对良渚80多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中国在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已经存在如此成熟发达的文明社会。通过再现良诸文明的历史,可以发现它对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乃至后世中华文明,均产生了礼制、艺术、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这一过程同时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演进历程。——摘编自刘斌《良渚与中国百年考古——被低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材料二魏晋时期开始,我国北方黄河流域长期存在混乱局面,社会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相对地说,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则比较安定,北方的劳动人民大量向南迁徙。这不但为此后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而且带去了农业、手工业的先进生产技术。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宋元时期,江南地区已经取代中原成为新的经济中心。——孟庆远等《中国古代史常识》(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文化遗存的主要代表。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80多年良渚发掘考古和研究工作的历史价值所在。(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用宋朝相关史实论证“宋元时期,江南地区已经取代中原成为新的经济中心”这个观点。34.鸦片战争使中国出现千年变局,先进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而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洋务派官僚因此逐渐感到,要想继续举办和维持军事工业,实现所谓“自强”,必须同时发展民用工业以“求富”,即李鸿章所归纳的“必先富而后能强”。——《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上材料二康有为汲取了今文经学“变易”的哲学思想,糅合了“三统”“三世”学说,指出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指出“据乱、升平、太平”三世有序不乱地向前发展,强调中国由据乱世进入升平世的必然性。——徐绍清《论戊戌思潮的发生与近代思想解放》(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主要企业。(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特点的成因。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迈入阶级社会门槛,而不是新石器时代早期,与史实不符,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第二个不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可知,题干主旨为“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夏朝时期,随着王位世袭制确立,暴力机关与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完成了从部落联盟到国家的转变,同时社会上出现“王权”这个被社会全体成员公认并普遍尊奉的权利,同时中国进入早期国家阶段,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商朝内外服制度一种国家治理制度,体现不出“按地区来划分它的国民”的特点,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西周政权与族权结合”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夏朝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2.【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第三阶段为七雄并争与中央集权制度萌芽时期。”可知,这个时期是春秋战国时代,而且第三阶段的特征为中央集权制度与兼并战争的加剧。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个阶段传统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并且各国纷纷掀起了变法运动,其中的代表运动有“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变法,①②正确。“国人暴动”与“共和行政”是西周时期的历史事件,与材料的事件要求不符,③错误;“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是道家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④错误。故A正确,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3.【答案】C【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基层官吏的设置与相权和皇权的矛盾无关,因此这一格局的设置并不是为了杜绝相权对皇权的制约,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三公九卿制度是这一格局中的内容,但是其并不能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秦朝从中央到基层,设置了不同层级的官吏,最终将权力集中到皇帝之手,形成“天下之治,始于里胥,终于天子”的格局。这种格局下,皇权至上,同时能把中央的政策有效的贯彻到基层,进而维系大一统的国家治理,这是这一格局的目的,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还是为了维系国家治理,D项不是最终目的,而且官吏层级太多,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秦朝的政治制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4.【答案】B【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期,北击匈奴的战争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以保证军事的胜利,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统治时期,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但并未对该地区进行有效管理,到公元前60年,才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对该地区进行管理,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期采取经济措施,实行盐铁专卖,统一货币,集中财力支援战争,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势力,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汉代治理西域地区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5.【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该书成书大约在公元1世纪,其中记载的很多试题都是徭役赋税问题”与“衰,衰分,即按一定标准的比例分配。算,指算赋,就是人头税”可知,《九章算术》是古代中国数学的代表作,其主要作用是为国家治理提供便利条件。从史学角度看,《九章算术》具有史料价值。由此可知,①②③正确。“根据百姓意愿计算所缴赋税”不符合历史事实,④错误。故A正确,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两汉时期的科技成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6.【答案】C【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谥号是古时帝王、诸侯、文臣武将死后,朝廷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庙号是我国封建社会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材料“刘邦死后”“高祖”“上尊号为高皇帝”,可见属于庙号,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职权是指管理职位所固有的发布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一种权力,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庙号的含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7.【答案】C【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①阶段是曹魏时期,而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是在隋唐时期,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②阶段是西晋时期,而内迁少数民族采用中原模式国号年号、汉族制度是在东晋十六国时期,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据图表信息可知,这个历史阶段是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③阶段是东晋时期,此时江南经济因北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获得长足发展,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④是北魏时期,而九品中正制却创立于曹魏时期,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东晋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8.【答案】B【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①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学习,民族交融加强,①正确;②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士族制度,促进了民族交融交流,②正确;③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不是北朝时期的制度,③错误;④北魏孝文帝时期颁布均田令,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④正确。故B正确,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魏晋时期的民族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9.【答案】D【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九品中正制是曹魏政权和士族的妥协,并不能使选官制度更公平,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九品中正制重视的是门第,而非道德才能,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九品中正制下,士族和政权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协调,两者原本就是专制统治的一部分,因此并未扩大统治基础,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九品中正制雏形显现,中正由政府委任,把私人品评变成官家品评,强迫清议与政府一致,同时使原来与政府有矛盾的大族名士与政府取得协调”可知,九品中正制将之前士族把持的乡闾清议聚拢到中央,使原来与政府有矛盾的大族名士与政府取得协调,一定程度上恢复了集权政治的传统,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九品中正制创制的目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0.【答案】D【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西汉的中朝是决策机构,北宋的三司是执行机构,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各朝代机构设置的初衷是加强皇权,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职权的分工是为了加强皇权,不一定能保证国家的科学决策,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隋唐更看重的是权力的制衡,把立法与执法、决策与行政分离开”可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中,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之间相互制约,体现了权力的制衡,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二府三司制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1.【答案】A【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与“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可知,隋朝时期国家富裕,仓库充实,但是民众贫穷,这隋朝的弊端,故A正确;
B、结合所学知识,隋朝的“盛极一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义仓遍置于隋朝乡间”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生产破坏而民不聊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隋朝灭亡的原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2.【答案】B【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法显是东晋高僧,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路线起点为长安,终点为天竺,时间是在唐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高僧是唐代的玄奘,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鉴真将中国佛法传到了日本,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空海是日本的高僧,将中国佛法传到日本,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玄奘西行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3.【答案】D【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完善司法体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缓和阶级矛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行政干预司法”只是表面现象,不是本质目的,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一方面司法体系趋于完密,另一方面中央行政机构对于司法的干预增多”可知,宋代立法活动频繁,司法体系趋于完密,但是由于狱讼审讯与检法断刑的二者制衡,使得中央行政机构对于司法的干预增多,这在结果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宋代立法的目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4.【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1247年吐蕃地区归附了蒙古汗国,据结论可知①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不断融合,多元一体,②正确,“1247年,藏传佛教高僧萨班在凉州与蒙古王子阔端会谈,”可知③正确,四大汗国是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也叫金帐汗国)、伊利汗国,④错误。故A正确,排除BC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元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5.【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据①所在地图中的西域都护可知,这是汉代疆域图,对应的游牧民族是匈奴;根据②所在地图中东北地区的奴儿干都司可知,这是明朝,其对应的北方民族是鞑靼;根据③所在地图中的西夏、中京等信息可知,对应的是辽;根据④所在地图中的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可知,这是唐朝,对应的游牧民族是西突厥。故C正确,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16.【答案】C【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门第观念开始淡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宋朝依然实行封建等级制度,“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不符合史实,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宋代提倡文治,必然重视对文官的选拔,而文官绝大部分都是科举出身”与“宋代,进士达43000人。宋代共有135位宰相,其中90%以上系科举出身。”宋代实行文官政治,重视对文官的选拔,强化了科举制度的作用,这使得宋朝文官绝大部分都是科举出身,许多出身底层的知识分子进入北宋政府的高层,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宋代社会变化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7.【答案】B【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没有比较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不能得出游牧民族更善于治理,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行国”指以游牧为主的国家,迁徙中的行营是国家政治重心。“城国”指以农耕为主的国家,建立固定的城市,国家政治重心是固定的城市。由材料“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可知北方民族政权在统治本族原居地的同时,还越来越深入到中原农耕地区拓展,兼有农、牧两种经济,不同于汉唐时期发展单一经济的游牧民族,本质反映辽和西夏实现了封建化,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辽政权实行南北面官是辽国治理的现象而非本质,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二虏”比汉唐更强盛是材料所表明的现象而非本质,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少数民族封建化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8.【答案】D【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理学被陆王心学所取代”不符合史实,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工商皆本”观念,出现于明末清初,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理学依然是属于传统儒学的范畴,并没有冲击了传统儒学的地位,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宋代学风一变而为六经注我之义理之学,以经学为依傍发展出新哲学。”可知,宋代学术思想继承唐代,并且以经学为依傍发展出新哲学。这个新哲学就是“理学”。“理学”依然仍属儒家思想范畴,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理学的本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9.【答案】C【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明代实行的并非三公九卿,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明代废除了宰相制,仅保留了六部制,没有三省,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皇帝直接统领六部,但是有内侍机构内阁,同时还有锦衣卫、东西厂等机构,这是明代中央官制。明代内阁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明代废除了宰相制度,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明朝的内阁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20.【答案】B【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皇帝勤政”只是表面原因,对“康乾盛世”的出现关系不大,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可知,清朝统治者采取了“摊丁入亩”的政策,改革了赋税制度,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促进了社会的稳定,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国家统一”是““康乾盛世”出现的前提,而不是原因,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思想控制”是清朝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之一,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摊丁入亩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21.【答案】C【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是清政府有关管理西藏军政事务的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①对应的是清朝;明朝政府封授当地首领法王称号,②对应的是明朝;唐代和吐蕃地区实行和亲会盟,促进汉藏友好关系,③对应的是唐朝;元朝西藏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④对应的是元朝。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正确的排序为③④②①。故C正确,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中国古代治理西藏地区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22.【答案】D【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天工开物》不属于地理学著作,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元代农学家王祯著有《农书》,集北方和南方农业技术于一体,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北朝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长期深入田间、作坊,通过亲身调查获取工农业生产技术的第一手资料,详细地记下各种工艺进程,并绘制图画”可知,这是明代徐光启编著的《天工开物》,是记载中国古代工艺学的总结性著作,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天工开物》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23.【答案】B【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白银货币化与商品经济发展有关,但不是经商热潮导致的,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反映了明代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农业劳动力减少,农民中有不少人从事工商业,导致地区贸易网络核心形成,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后,我国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农业劳动力减少不利于农业发展,影响粮食总产量,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明代商业发展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24.【答案】D【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林则徐到广州后,积极派人翻译外国刊物,主动了解西方,体现了林则徐御辱的勇气以及“开眼看世界”的远见。同时,林则徐对比了中国和英国在火炮技术上的差距,承认了英国军事的优越,①②④正确;林则徐对于西方的认识并不全面,③错误。故D正确,排除AB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林则徐的思想主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25.【答案】A【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进出口商品货值统计表”可知,在1839年中英贸易中,中国的出口商品货值高于进口商品,中国处于“顺差”的地位,但是出口商品以手工业制品与农产品为主,技术含量不高,这说明中英贸易结构存在巨大隐患,故A正确;
B、结合所学知识,“中英两国贸易的互补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在鸦片战争之后,时间与材料要求不符,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对华资本输出”是在1895年之后,时间与材料要求不符,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26.【答案】B【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轮船招商局属于民用工业而不是军事工业,且材料只体现了洋务运动和传统的区别,属于片面解读材料,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可知,钱乘旦认为中国的洋务运动和传统学习西方技术有明显区别,但是由于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因此难以实现最终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清军的战斗力,实现了“剿发逆”,但没实现“勤远略”,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洋务运动并未能挽救清王朝统治,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说明洋务运动并不是为了改变封建统治,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洋务运动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27.【答案】D【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意味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说明列强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这意味着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描述的是片面最惠国待遇,其与中国的司法主权并无关联,是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选项史实和结论不匹配,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诶鸦片战争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28.【答案】A【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康有为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不是变革政治制度,所以他主张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政治变革,划出了维新运动与洋务运动的历史界限,故A正确;
B、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康有为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不是变革政治制度,所以他主张学习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政治变革,可见维新运动不是洋务运动的继续,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康有为认为变革政治制度才能救亡图存,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全变”指变革政治制度,又引进先进技术,康有为认为“全变”才能独立富强,排除D;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29.【答案】C【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并未凸显维新运动在思想方面的启蒙作用,更多的是强调了这一运动的局限性,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选项与洋务运动相符,排除B;
C、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可知,“明定国是”诏书依然认为传统义理之学是根本,西学是辅助的技术手段,这体现了当时尚未突破“中体西用”的藩篱,因此戊戌维新运动在“中体西用”框架下难以根本变革,故C正确;
D、结合所学知识,“彻底改变”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维新变法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30.【答案】B【解析】【分析】A、结合所学知识,两位历史学者的素养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排除A;
B、结合所学知识,徐中约认为西方国家和俄国从南北两个方向不断蚕食中国,给中国造成了巨大危害;费正清则认为西方的殖民活动使得中国与世界的联系逐渐密切,助推了中国的西化过程。两位史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晚清历史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说明史家视角影响历史研究,故B正确;
C、结合所学知识,选项的结论属于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历史事件,是可以形成共识的,排除C;
D、结合所学知识,史料选取并不能决定历史结论,排除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鸦片战争的影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31.【答案】(1)开明(团结、友好、平等)的民族政策。设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特点:因俗而治;恩威并施。(2)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经验: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解析】【分析】(1)民族政策:根据材料“对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可分析出开明(团结、友好、平等)的民族政策。具体措施:结合所学可分析出设立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特点:结合不同地区采取措施不同可分析出因俗而治;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恩威并施。
(2)名称及意义:结合所学可分析出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经验:①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②结合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措施可分析出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宗教信仰;③结合册封藏族宗教领袖可分析出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唐朝实行的民族政策,理解唐朝管理边疆的特点,理解清朝治理西藏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32.【答案】(1)创新: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实行什伍连坐;普遍推行县制。进步性: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政治制度;顺应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气肥行业供需趋势发展风险研究报告
- 2024年抗变态反应药项目提案报告
- 2022年大学力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期中考试试卷B卷-附解析
- 2022年大学土建专业大学物理二期末考试试卷B卷-附解析
- 2022年大学环境与安全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月考试卷B卷-附解析
- 浙江美术馆财务信息公开制度
- 年度应急电源产业分析报告
- 住宅区智能停车管理方案
- 管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方案
- 公共图书馆信息安全意识活动方案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卷含答案
-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大数据处理服务合同
-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数学试题
- 刘润年度演讲2024
- GB/T 44653-2024六氟化硫(SF6)气体的现场循环再利用导则
- GB/T 44540-2024精细陶瓷陶瓷管材或环材弹性模量和弯曲强度的测定缺口环法
- 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 应急管理试题库
- 缘起、流变与现状:当前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思考
- 2020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报告(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