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8课内外古诗鉴赏
(一)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铃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久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②。
K注]]①及辰:及时,正赶上时候。这里指过年之前能够返家。②风尘:这里指的是旅途的劳累苦辛。
1.颔联中“”一句,化用诗人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颈联中运用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亲嘘寒问暖的感人形象。
2.尾联中“愧”和“不敢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南湖早春®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萍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而鸟②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江州司马期间。②鹏:一种鸟。
1、这首试从内容上属于,从体裁上属于近体诗中的,这种诗一般要求
和颈联的上下句是对仗的。
2、请从颔联“乱”“平”中任选一字做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村行
[宋]王禹倩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②,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养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释】①野兴:指陶醉在山林美景中,怡然自得的乐趣。②晚籁:指秋声。籁,大自然的声响。③棠梨:
杜梨,又名白梨、白棠。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④原树:原野上的树。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写诗人在领略风景的时候产生了思乡的愁绪。
B.首联在动态中写景,交代了时、地、人、事。
C.颔联写景是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的。“有声”和“无语”写出了山村傍晚的沉寂。
D.尾联,诗人村行的情绪由悠然转入怅然,这也是他宦途失意心情的显露。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前六句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富有诗意的秋日山村晚晴图,较好地体现了宋人“以画入诗”的特点。
B.作此诗时,诗人正处于被贬谪期间,故而整首诗风格沉闷,读来让人怅然不已。
C.诗歌颔联对仗工整,写出了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契合无间。
D.诗歌最后两句由写景转入抒情,一问表明闷闷不乐的心情,一答表明闷闷不乐的原因。
(四)
长安夜雨
薛逢®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喻昂贵的
柴米。
L请赏析诗歌颈联运用的表现手法。
2.尾联中的“俱消尽”三字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五)
如梦令
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②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注】①东坡:苏轼被贬黄州,垦辟故营地数十亩,命名为东坡,耕其中。②玉堂:翰林院。此词作
于苏轼被贬黄州东坡后又到京城做翰林学士时。
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1)词中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的两个“归去”,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
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柬,斧已拦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秋夜夜深独吹笛,写乱花使诗人迷惑看不清道路,所表达的正是被贬后焦虑、失意之情。
B.第三句写人世间容易变换。
C.第四句直写思念家乡,表达的是诗人对无聊的官场的幻灭和厌倦,从而即便是酒醉、酒酣也想着返回家
乡。
D.四句诗写了秋夜、春宵、棋罢、酒阑四个不同的意境,这不符合“梦中作”的特点。
2.请说说“路暗迷人百种花”的“暗”字好在哪里。
(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李白
南湖②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秋,李白与被贬谪的李晔、贾至同游洞庭湖,作诗记游。②南湖:指洞庭湖。在
长江之南,故称。③耐可:哪可,怎么能够。
1.下列对诗歌题目停顿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B.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C.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D.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2.“月色”岂能“赊”?著此一字,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韵?
(八)
(二)阅读《渔家傲》,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婉约派词宗李清照所写《渔家傲》,描写的是梦中海天溟蒙的景象及与天帝的问答,这样的景象显示出
作者性情中的一面。
2.阅读画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句诗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三幅“九万里风鹏正举”的书法作品,请选出你认为最符合本诗词意境的一幅,结合书体特点简
要写出选择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
(九)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0〜11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诗人心中远离草庐。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
C.“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名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D.此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的美。
2.“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
(十一)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苻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苻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若菜,左右茗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头,这样写具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答:
(十二)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2.请从炼字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壮”。
答:
(十三)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全诗紧紧围绕诗题“望岳”中的字着笔,重在描写望岳所见所感,以简洁的诗句写出了泰山的雄
伟气势,显示出诗人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十四)
阅读《兼葭》,完成1-3题。
兼葭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涧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兼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涧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城。
兼葭采采,白露未己。所谓伊人,在水之滨。溯涧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扯。
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2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我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
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
冻死亦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2.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六)
对下面这首元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A.这首元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抒发了作者的感慨。
B.“聚”“怒”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C.“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
D.“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
(十七)
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12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渔家傲•秋思》围绕“异”字写出了塞外的萧瑟荒凉,体现了将士们生活的艰苦。
B.“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使沦落异乡的游子更添悲然。
C.《天净沙•秋思》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
D.两首诗歌,一首是宋词,一首是元曲,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2.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八)
古诗词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词的上下片都用了一个“射”字,情感内涵却不尽相同。前者突出表现的是作者的,后
者抒发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感。(2分)
11.词中“又何妨!”一句反问语气强烈,感情丰富。联系上下句,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2分)
(十九)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惘痛苦。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
古诗词赏析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本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2.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能从炼字上说说它妙在哪里
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一)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
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
A.衡阳雁去B.四面边声C.长烟落日D.孤城紧闭
2.下列对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闻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这里用来表现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决
心。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
D.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3.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B.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二十二)
阅读下面的宋词,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这是一首望月坏人之作,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
烈的艺术感染力。
B.“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
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
C.“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情深。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
智慧。
(二十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首联中的“五津”是指蜀州岷江的五个渡口,诗人在长安是无法望见五津的,这里却说“风烟望五津”,
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别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这首诗和大多数送别诗在情感基调上有何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金融风险分析师(FRM)专题(双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供变电系统项目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工学院《计算机在林业中的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学实验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科研写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齐鲁医药学院《中外文化比较专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包装材料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医院科室年度工作总结
- 母亲六十岁生日宴会主持词(7篇)
- 公司前台的工作总结
- GB 4706.20-200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滚筒式干衣机的特殊要求
- 血管“斑块”的风险课件
- mks spectra介绍残余气体分析仪
- 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护理课件
- 《抖音生活服务服务商合作手册》
- 语文教学设计(教案目标)
- 中山大学抬头信纸中山大学横式便笺纸推荐信模板a
- 无形资产评估完整版课件
- 常暗之厢(7规则-简体修正)
- 制冷系统方案的设计pptx课件
- 修心七要原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