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单元A卷·提升卷(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稍逊(xùn)分外(fēn)风骚(sāo)摇曳(yè)B.嘶哑(sī)鲜妍(yán)腐烂(fǔ)娉婷(pìn)C.柔嫩(nèn)翅翼(yì)冠冕(guàn)枉然(wǎng)D.忧戚(qī)咏赞(yǒng)飘逸(yì)汹涌(yǒng)【答案】D【解析】A.“分”应读“fèn”。B.“娉婷(pìn)”应读“pīng”。C.“冠”应读“guān”。故选D。2.根据句意,依次填人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1)工匠们传承、坚守、钻研、创新,技能的极致,打磨完美的作品。(2)司马迁的伟大,在于他从未以成败论英雄,从未以简单的道德观念来历史人物。(3)清晨,我漫步在桃花湖畔,听到阵阵的鸟鸣声,我的心情更加愉快。(4)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书法作品将书法艺术表现得。A.追求评判清脆淋漓尽致B.追赶判断清冽惟妙惟肖C.追赶评判清脆惟妙惟肖D.追求判断清冽淋漓尽致【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极致“是一个不固定的状态,所以“追赶”不合适,而“追求”则体现一种态度;“评判“是评价及判断的意思,符合司马迁对“人”的态度描述,并不仅仅是“判断”;“清冽”指清澈、清凉的意思,常用于描写溪水,“清脆”则体现了鸟鸣的美妙;“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符合语境;“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仿造得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非常逼真与语境无关。答案:A。3.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国之战略,怀化福音。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的实施,让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湖南唯一的节点城市——怀化,迎来了拥抱大海的契机。A.加点词语“国”“新”“的”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形容词、助词。B.短语“怀化福音”“新通道”“拥抱大海”分别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C.“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湖南唯一的节点”作“城市”的定语。D.“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的实施,让西部陆海新通道上湖南唯一的节点城市——怀化,迎来了拥抱大海的契机”是一个单句。【答案】B【解析】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B项有误,“怀化福音”是偏正短语,“拥抱大海”是动宾短语。故选B。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律诗,近体诗的一种。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B.《红楼梦》,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C.诗经,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是民歌民谣,“颂”是祭祀乐歌。D.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清明祭祖和扫墓。【答案】C【解析】本题难度较小,考查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项表述有误,“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2)下面是关于《水浒传》中水泊梁山108个好汉的大数据统计。请根据这些统计,结合小说的主题与写作背景,写出你分析与探究的结果。(3分)数据统计:108个好汉上山前的身份(职业)分类统计:地主、富商、隐士等5人,占比约为5%;下层官吏等33人,占比约为30%;农民、无业游民、手工业者、渔民、猎户等70人,占比约为65%。最终,这108人都接受了招安。【答案】被逼上梁山的108个好汉身份多种多样,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都遭受压迫的情形,突出了“官逼民反”的主题;这些好汉中,来自社会底层的百姓占比最大,可看出社会底层的民众所受压迫更多,进一步突出了“官逼民反”的主题;108个好汉都接受了招安,反映出作者所处时代的局限性决定了作品思想的局限性。【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分析与探究名著内容的能力。结合“108个好汉上山前的身份(职业)分类统计:地主、富商、隐士等5人,占比约为5%;下层官吏等33人,占比约为30%;农民、无业游民、手工业者、渔民、猎户等70人,占比约为65%"可知,被逼上梁山的108个好汉身份多种多样,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都遭受压迫的情形,突出了'官逼民反”的主题:结合"农民、无业游民、手工业者、渔民猎户等70人,占比约为65%"可知,来自社会底层的百姓占比最大,可看出社会底层的民众所受压迫更多,进一步突出了“官逼民反”的主题;结合"最终,这108人都接受了招安"可知,接受招安是当时人们认为的梁山好汉们的最佳出路,反映出作者所处时代决定了作品思想的局限性。5.默写填空。(6分)(1)而现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2)哦,,/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3)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星子在无意中闪,。(4)《我爱这土地》中点明主旨、表达主题的句子是:?……【答案】(1)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2)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戚(3)黄昏吹着风的软细雨点洒在花前(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详解】默写古诗文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海峡、忧戚等易错的字形。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题。(3分)【甲】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乙】题大庾岭北驿①宋之问阳月②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江静潮初落,林昏瘴③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④头梅。【注】①驿:驿站。②阳月:农历十月。③瘴:瘴气,南方山林中湿热的、可致病的空气。④陇:此处指大庾岭,岭上多梅,故又称梅岭。6.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甲诗颈联用“生”“入”二字将“日”与“春”拟人化,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自然的理趣。B.乙诗首联与颔联中大雁南飞至大庾岭而北回与诗人继续南下构成鲜明对比。大雁尚且可以飞回北方,诗人却不知何时能归,表达了诗人留恋与不舍的悲戚心情。C.两首诗都描写了江水。甲诗中“潮平”描写江面宽广,视野开阔,诗人心情乐观昂扬。乙诗中“潮初落”,江潮初落,水面平静得令人寂寞,加之黄昏时分,林间气,故乡何在,乡愁更令人烦恼。D.两首诗均抒发了乡愁。甲诗尾联情景交融,风格壮美,诗人用“雁足传书”的典故,传达出淡淡的乡思愁绪;乙诗全诗写景抒情,表达了作者被流放时内心的愁苦。【答案】D【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理解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D项,"乙诗全诗写景抒情"表述有误,《题大庾岭北驿》前三联写景叙事,尾联由写景转向抒情,表达了作者被流放时内心的愁苦。(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青树翠蔓,蒙终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俗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翁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灵岩①之东,树林阴翳,有秀出于树中者,虎丘②也。虎丘小而奇,外望一土阜③,而中有洞壑,路旁岩下有泉,曰憨憨,泉侧有石,中裂若劈,试剑石也。曲折而上,大盘石,平铺数百步,千人坐也。四围奇峰,峭拔若削。北辟一壑,中有清池,剑池也;剑池之西,又辟一壑,窈窕④幽奇而亦有池,虎丘石井也;剑池之东有亭,可中亭也。登虎丘而四望,竹树拥村,菱荷覆水,浓阴沉绿,天地皆青。灵岩秀而高,上有西施洞,山颠有寺,馆娃宫之故址也。门据横石,内劈清池,殿西有岩,流泉四出回廊曲槛周于岩上,又有二池焉,其清爽幽奇,令人乐而忘返。(节选自孙嘉淦《南游记》)【注】①灵岩:一名砚石山,在苏州西木渎镇西北。②虎丘:一名海涌山,在苏州阍门外。③阜:土山。④窈窕:幽深的样子。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下见小潭才美不外见(《马说》)B.全石以为底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C.天地皆青皆叹惋(《桃花源记》)D.北辟一壑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8.把选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分)(2)泉侧有石,中裂若劈,试剑石也。(3分)9.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流泉四出回廊曲槛周于岩上10.【甲】【乙】两文情景交融,都表达了对景物的什么情感?但两文作者的际遇不同,【甲】文还反映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答案:7(3分)CA看见/显现B。作为/对,向C全/都D.开辟/同“避”,躲避8(5分)(1)(2分)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2)(3分)憨憨泉的旁边有一块石头,中间裂开,好像被劈开的一样,是试剑石。【解题思路】本题考査语句翻译。第(1)题,注意“澈’“布”等关键词语的翻译。第(2)题,注意关键词“若”应译为“好像”;此外,注意该句中判断句式的用法,要准确翻译。9(2分)流泉四出/回廊曲槛/周于岩上(断对一处得1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断句。作答本题,考生可以结合句子结构和句意综合分析。“流泉四出”的意思是“泉水四散流出”,这是一个完整的主谓结构,其后应断开。“回廊曲槛”的意思是“绕过回廊栏杆”,“周于岩上”的意思为“绕回到岩石上”,这两句写的是泉水流出的轨迹。据此可知应在二者之间断开一处。10(4分)都表达了对景物的喜爱之情。【甲】文还反映了作者的孤寂(或凄凉;或哀怨)之情。(每问2分。意思对即可)【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课内外文言文的对比探究。两问都聚焦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第一问要求归纳出两位作者对景物的共同感情,第二问要求答出【甲】文作者的其他感情。分析【甲】文可知,柳宗元游小石潭时经历了先乐后愁的心路历程,一开始,小石潭的美景令他喜爱不已,为此他感到快乐;后来,在小石潭清幽环境的影响下,作者联想到自己被贬的遭遇而感到孤寂、凄凉。分析【乙】文可知,作者描绘了游览虎丘时看到的美丽风光,末尾的“令人乐而忘返”直接表达了对美景的喜爱。据此可知,两文都表达了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甲】文还表达了作者凄凉哀怨的心境。据此作答即可。【参考译文】【乙】灵岩的东面,树木遮天蔽日,树中有一处秀美之地,是虎丘。虎丘小且奇特,从外面看是一座土山,而其中有洞穴深谷。路旁的山崖下有泉水,叫作憨憨,憨憨泉的旁边有一块石头,中间裂开,好像被劈开的一样,是试剑石。一路曲折向上,有一块大石,平整铺开能有数百步大,可供千人同坐。四周被奇特的山峰包围,陡峭高拔,如同刀削一般。北边开辟了一处坑谷,当中有一处清澈的池子,是剑池;剑池的西面,又开辟一处坑谷,幽深奇特,也有一处池子,是虎丘石井;剑池的东面有一座亭子,是可中亭。登上虎丘向四处望去,竹子和树木围绕着村庄,菱荷覆盖在水面上,形成浓密的绿荫,天地间都是青色。灵岩秀丽又高耸,上面有西施洞,山顶有一座寺庙,是馆娃宫的旧址。门口放置一块横石,寺内开辟一处清澈的水池,大殿西边有岩石,泉水四散流出,绕过回廊栏杆,绕回到岩石上,又有两处池子,清澈凉爽、幽美奇妙,让人快乐无比而忘了返回。三、现代文阅读。(36分)(一)阅读选文,完成11-13题。(8分)【材料一】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勤俭节约”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无数历史经验教训启迪我们,勤俭节约是海晏河清之基,奢靡享乐是灾祸危亡之根。勤俭节约精神与个人修养、家庭和睦、社稷兴衰紧密相连。勤俭节约精神是修身之基。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倡导的是一种适度合理、节用的生活理念,蕴含的是以节俭惜物为荣、以奢靡浪费为耻的道德品质,于个体而言,既体现着一种“待物之德”,也内蕴着一种“修养之道”。奢靡浪费,糟蹋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会侵蚀人的意志品质。以俭养身,方能永葆本色。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形塑了敬畏感恩的价值理念,就能在成长历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培育不怕困难、勇于吃苦、抵御诱惑的坚强意志。勤俭节约精神是齐家之要。在中国人心中,“家事”与“国事”“天下事”密不可分,优良家风与良好社会风尚总是紧密相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将勤俭节约摆在家风建设的突出位置。从《诫子书》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到《颜氏家训》的“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再到《朱子家训》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勒份节约的良好家风始终为中国人所推崇。勤俭节约精神是治国之道。惟俭者兴,惟勤者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这一感叹,道出了勤俭节约的重要地位。“人无俭不立,家无俭不旺,国无俭必亡。”勤俭节约看似是不起眼的小事,反映出的是人格修养,但折射出的是人心向背,从根本上说是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要长足发展,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奢靡之始,危亡之渐”的警示,绷紧勤俭节约这根弦,让戒奢尚俭、艰苦奋斗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摘编自谢卫平《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精神》【材料二】《家庭献策大会》作者:王祖和1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材料一采用递进式结构,先提出问题,再逐层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B.材料一第二段从反面论证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生活习惯的重要性。C.材料一综合运用事实材料、道理材料、数据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D.材料二可以看作是材料一提及的“适度”“节用”生活理念的生动注释。12.下列两则事例,哪一则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段的观点?为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事例一:某酒店推行“N-1”点餐方式,要求服务员根据比就餐人数少一人的饭菜量引导消费者下单,“按需点菜”。事例二:司马光注重家庭教育,曾作《训俭示康》告诫其子要以节俭为美德,不可追求奢靡生活。13.新考法: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内容,简要点评下面两位同学的行为表现,表明你的态度,说明你的理由(3分)同学甲洗手后没有关紧水龙头就离开了,同学乙看到后马上上前拧紧了11.【答案】D(2分)【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理解和分析材料的能力。A项,材料一的分论点是并列的,所以材料一采用的是并列式结构,而非"递进式结构"。B项,材料一第二段从正面论证了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而非“反面"。C项,材料一没有使用数据材料。12.【答案】事例二适合。因为第三段观点是“勤俭节约精神是齐家之要”,司马光作《训俭示康》是家风建设行为,能支撑观点。(3分)【解析】注意材料和段落之间的联系,总结每一则材料的段意很重要。13.【答案示例】培养勤俭节约的意识和行为习惯,要重视细节,为同学乙点赞。只有每个人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做好每个细节,才能在学校、社会、国家各个层面上保证勤俭节约落到实处。(3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8题。(17分)大地的恩典杜怀超①在江南,我时常遥望家乡的那片竹林。②对于竹子,我处于一种远距离的仰望或者审视中。它于我,或如千年的深潭,或如捉摸不透的阵风,空行处唯有水声一般漫漶过来:竹林深似海。这也不是雨打竹林的声响,猜不透道不出其中深藏的未知和遮蔽的隐语。③对于竹子,父亲与我看法截然不同。父亲是从一根竹扁担开始与竹耳鬓厮磨的,磨得光亮的半月型长扁担,与父亲时常纠缠在一起,使得父亲瞬间有了担山填海的力量,一种承担着苍茫大地的力量,养活了一家人的生活。父亲和竹子挨得那么近,皮肤挨着皮肤,骨头连着骨头,以至在手搬肩扛之间,我听到了骨头与竹节的窃窃私语声。当然,父亲总是默不作声,至疼痛处他也只会咧嘴一笑。④我不理会父亲对竹的迷信和虔诚。在我六岁开始扶起歪歪斜斜的竹毫,在宣纸上战战兢兢地涂抹下重重的一笔后,弃笔逃离。但父亲就像老鹰捉小鸡般又把我抓回来。我老老实实地重新捡起竹毫,继续在宣纸或者红纸上描摹虔诚、图腾和吉祥。⑤父亲也完全不理会我的委屈,他只纠结我对竹毫的亵渎和无知,以致多年来,我一直在书桌前,挺直身子,坚守着对竹毫的执笔姿势。父亲呢,在门前的田畴上,种下一片竹林。四季里,把竹子枝条捆扎起来,做一柄扫帚,在旷野里扫荡着秋天。⑥我是在历史的河流里认识竹简的。最初的文字里,竹简是一座立体凝固的雕塑,在时间的刻刀里留下他们刀砍火烧的背影。父亲不懂竹简,即使竹叶大的象形文字,他也是看不懂的。但这不能阻止他对文字的向往。在我夜晚习字的空闲里,他也会郑重地拿起竹毫,在空中比划一番,那举止与深情,分明是我多年后仰望庙宇般的神圣或对万物生灵般的虔诚。确实也是,一行行端庄的文字,当我们给予它生命,谁能窥尽其中的叱咤风云?在竹简深处,或者说在竹海深处,父亲是无法窥知内部世界的,诸如竹子的暗语与象征,比如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此父亲是一片茫然。⑦父亲要做的就是怎样从文化的战场转移到生活的舞台上。对文化他没有发言权,而在生活的漩涡里,他就是自己的主宰者。他可以从竹枝上取下一节,打磨成祖母手中的捻线陀,纺麻线、棉线;他可以用竹片打制成厨房里的砧板,甚至可以花上十天半月的时间,用上好的竹青编织成憩息的竹席、躺椅之类。父亲对竹席有着独特的情怀。即使在农历的五月或者秋收正午,只要有了它,疲惫与艰辛就会逃得无影无踪。累了就和衣而睡,醒来则投入劳作。他侍弄庄稼、竹子的模样和我在纸上写生字没有两样。在旷野里不停劳作、奔跑的父亲,正是一棵竹子,一棵在风中奔跑的竹子。在一起十年的光阴里,凄风苦雨,冰刀霜剑都没有折弯它,即使在最黑沉沉的深夜里,依然发出铿锵的回音。⑧父亲对竹子或竹制的事物,总是有着命里的熟稔和暖温。即使老了,他依然握一支竹质拐杖,继续保持挺拔的身子,在大地上行走。他从老家来江南,看到我书房里摆放一盆花草,我告诉父亲它叫文竹,他竟然不以为然。看着眼前纤弱的盆中之竹,他迷茫的眼神里还有一丝轻蔑。文竹,文竹,这也能算竹?是的,一段文字的力量怎么能比得了一件竹器的重量,也没有春笋从大地深处,穿破一冬的禁锢,直刺云天的竹子。父亲临回老家时,居然在门前给我种上一丛竹子。⑨心情低谷时,我总会搬一竹椅,陷在里面看父亲种的竹林。当竹子看我时,我不知道父亲是不是在老家也一样地打量着我?父亲曾对我说过,竹子是很神秘的,一夜之间可长高一米呢,最终同大树般高大,它还能开花呢。事实上,见过竹子开花的人并不多,以至于不少人认为竹子根本就不开花。父亲说这话时发出罕见的叹息声。后来我才知道,竹子终身只开一次花,花上数年、数十年的时间积蓄,一朝迸发,然后死去。花期就是死期。对着老家的方向,我泪眼婆娑。⑩我很少给父亲买什么礼物,一是他会心疼我花钱,二是他的喜好我也不甚清楚。后来我给他寄去产于江南的礼物——一整套用自然生长的竹子提取原生态纤维素制作的衣物,他竟甚是欢喜。父亲一生爱竹,就让竹子从他的手足、皮肤、血脉和骨骼出发,与父亲融为一体吧。父亲来电说,这衣物有竹子的味道呢。我哑然失笑,如果夜晚仔细倾听的话,它还会和你一同呼吸呢!⑪念及此,我看到一株高大挺拔的竹子,正走向大地上菩萨般的父亲,直至生命深处,随即竹涛涌来……(节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3分)15.请从语言运用和情感表达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4分)16.依据文章第⑨段画线句,展开合理想象,将“我”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60字以内)(3分)17.联系全文,说说文章第⑩段中“我”为什么给父亲买了一套用竹纤维制作的衣物。(3分)18.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文题“大地的恩典”的理解。(4分)【答案】14.勤劳能干;有家庭责任感;对文化感到渺茫;对文字有向往、有虔诚(敬重);注重对“我”的教诲和引导;挺拔、坚强(隐忍);对生命有深刻的理解(悲悯的情怀)15.(1)运用拟人修辞,体现了父亲与竹子的亲近(亲密),表现出父亲劳作的艰辛,表达我对父亲辛勤劳作的感动与赞美!(2)通过“挨着”“连着”“窃窃私语”等词语,写出了父亲使用竹扁担劳作时的样子,表现出父亲劳作时的艰辛,体现了父亲与竹子的亲近(亲密),表达我对父亲辛勤劳作的赞美和感动。16.要点:对父亲的牵挂思念;对父亲年老的心疼(担忧);对父亲的感念(感恩);对之前不理解父亲感到愧疚。17.示例:是因为父亲一生爱竹,在我心中父亲与竹子是融为一体的,通过为父亲买礼物,寄托我对父亲的理解与感念。18.写出大地孕育出竹子,竹子给予我们生活的帮助、精神的影响;表现了父亲像竹子一样坚毅顽强,他也像大地一般养活了一家人,并给予我教诲和引导;表达出我对竹子以及父亲的感激和赞美。【解析】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时,要联系文章内容,结合文中所使用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从语言、动作情节等进行分析。通过阅读文章可知,父亲勤劳能干;有家庭责任感;对文化感到渺茫;但对文字的向往、对文化的虔诚;注重对“我”的教诲和引导,对生命有深刻的理解等。此文没有关键句可用,就用简洁的语言把所描写的内容概括出来。15.试题分析:欣赏语句。“父亲和竹子挨得那么近……我听到了骨头与竹节的窃窃私语声。”明显运用拟人修辞,体现了父亲与竹子的亲近,表达我对父亲辛勤劳作的感动与赞美。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父亲的状态外,还要答出“我”对父亲的情感。1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作品内容,并进行推断和形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联系前后文,抓住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注意抓住以下要点:对父亲的牵挂思念和年老的担忧;对父亲的感恩和对之前不理解父亲感到愧疚。看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是作答的关键。1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来判断。结合文章内容来看,“我”给父亲买了一套用竹纤维制作的衣物的原因:父亲一生爱竹;通过为父亲买礼物,寄托我对父亲的理解与感念。这两点都要答出来。18.试题分析:考查对文题“大地的恩典”的理解。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此文的标题一个是具体事物“大地”,一个是抽象词语“恩典”。主要理解“恩典”的内涵。如大地孕育出竹子,竹子给予我们生活的帮助、精神的影响;而父亲就像竹子一样坚毅顽强,所以“恩典”表达了对土地对竹子对父亲的感恩之情。点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从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是否为文章的线索,或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2题。(11分)丝路“糖史”①中国人食用及制作蔗糖的历史十分悠久,其发展历程同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②甘蔗原产热带,公元前传播、种植于印度及南洋地区。先秦时期中国南方就已开始种植及食用甘蔗,常见的食用方法为生啖或榨取“柘(zhè)浆”直接饮用。后来,人们也尝试对蔗浆粗加工,即以曝晒煎煮去掉蔗浆中的部分水分,制成浓度较高的“蔗饧(táng)”。“蔗饧”乃是一种稠厚的糖浆,若是进一步冷凝,可以固结为赤褐色的糖块,因其形色似石,味甜如蜜,得名“石蜜”。不过,这种粗制糖块水分含量大,极易溶解,不易运输。而在不产甘蔗的北方,人们要想品尝石蜜的滋味,就得依靠沿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外国使团和西域胡商。他们带来的“西极石蜜”产于西域,因经过高超的脱水处理而呈干燥的饼块状,不但易携带,易储存,而且滋味品质都优于南方粗制的蔗饧。③公元661年,唐高宗命人从印度请来10位制糖专家,利用印度的“竹甑(zèng)法”制出了颜色较浅亮的精沙粒糖“煞割令”。自此,天竺制糖法在中华神州落地生根,而印度的制糖技术也在新的环境、新的理念下获得富有想象力的改进与完善,为中国在世界蔗糖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基础。④北宋时期,四川一带的匠人凭借“窨制法”,造出了一种异常细腻、净白、美味的结晶糖霜。苏轼有诗云“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黄庭坚也以“我舌犹能及鼻尖”的俏皮诗句,极言糖霜的美味。⑤到了南宋绍兴年间,随着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制作技术的推广,糖霜在满足南方本地用糖需求的同时尚有富余。于是,产于南方的糖霜不但乘船北上,而且也漂洋过海,向南销往占城、真腊、三佛齐、单马令等南洋国家,甚至到达波斯、罗马等地。“中国糖”由此开始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⑥元朝崛起后,中外文化交流达到新的高峰。一些阿拉伯制糖人来到中国,将他们较为先进的“树灰炼糖法”传授给了福州糖工,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白糖的质量。《马可·波罗游记》中提到,福州人能大量炼制“非常白的糖”。这种大规模、高效率的白糖生产,对于提升中国糖的国际竞争力、激发进一步技术革新,是很有帮助的。⑦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在以往制糖技术的基础上精益求精,发明出“黄泥水淋脱色法”,生产出洁白如雪、颗粒晶莹的精制蔗糖,其中最为雪白细腻的被称为“西洋糖”。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西洋糖”出口的目的地也较以往更多,航线距离更长,不仅包含占城、暹罗等“老主顾”,还覆盖了日本、波斯湾及欧洲多个国家。⑧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造的白糖与脱色技术在明代传入印度孟加拉,此后在印地语、孟加拉语等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糖均被称为“继尼(cīnī)”,意为“中国的”。“继尼”与唐代的“西极石蜜”“煞割令”遥相呼应,分别在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上,见证了千百年来中外各国因蔗糖结下的缘分,以及彼此间互通有无、愿结友好的恒久心意;也见证了中国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中国古人于蔗糖制作历程中展现出的开阔胸怀与精进精神,在古老丝路重焕新生的今天,仍可成为烛照文化传承的一盏明灯。19.选文主体部分以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2分)20.第④段引用苏轼和黄庭坚的诗句,有何作用?(3分)21.第⑦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主要”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此时中国人已凭借手工脱色技术,在世界蔗糖生产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在国际市场上的主要角色是输出而非输入。22.请简要分析第⑧段画波浪线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3分)【答案】19.时间中国蔗糖因丝绸之路而不断发展的历史(历程)20.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糖霜异常细腻、净白、美味的特点;同时增强了文章的文化韵味。21.不能去掉。因为“主要”表明中国在国际蔗糖市场上以输出为主,输入为辅;去掉后则变成只输出,不输入。这与实际情况不符,“主要”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2.结构上,呼应开头,总结全文。内容上,总结出了中国古人在蔗糖制作历程中所展现出的开阔胸怀与精进精神,并指出其在古老丝路重焕新生的今天仍有现实意义。【解析】19.考查对说明顺序的理解。时间顺序是按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明事物的。介绍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说明文常使用这种顺序。一般以时间先后及发展阶段为序进行说明,本题“先秦时期”、“公元661年”……“到了明清时期”表明了时间的先后顺序,可见本文内容的安排是以时间为序的,并逐一介绍了蔗糖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20.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本题是引用了苏轼和黄庭坚的诗句,是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例糖尿病酮中毒个案护理
- 《后勤管理制度》课件
- 专科护理发展的意义
- 农产品培训教案
- 《通项公式的求法》课件
- 向管理要效益
- 基层医疗机构
- 学校反邪教教学活动
- 器官移植患者的护理
- 2024年山东省第三届中小学生海洋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初中组第301-500题)
- 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总平面布置方案
- 材料自动分拣控制系统的设计
- 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培训
- 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反映战争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
- 市场营销策划(本)-形考任务三(第八~十章)-国开(CQ)-参考资料
- 解码国家安全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阻生牙拔除的护理
- 两癌知识科普课件
- 厦门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定稿)
- 全科医生师资培训课件
- 《遗传学》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