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业工程与安全技术作业指导书TOC\o"1-2"\h\u29251第1章矿业工程概述 3165831.1矿业工程发展简史 4305971.2矿业工程分类及特点 4206351.3我国矿业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424798第2章矿山地质与勘查技术 5253942.1矿山地质基础知识 5291312.1.1地质构成 5144542.1.2地质构造 5131832.1.3地质年代 586912.2矿床勘查技术 545752.2.1地质调查 5170152.2.2地球物理勘查 5227952.2.3地球化学勘查 5245502.2.4遥感技术 6247002.3矿山测量技术 61202.3.1地形测量 6224612.3.2矿区工程测量 658712.3.3矿体测量 626352.3.4沉陷监测 6239522.3.5三维激光扫描 623333第3章矿山开拓与设计 6158493.1矿山开拓方法 6322633.1.1地下开采方法 6214073.1.2露天开采方法 6254563.1.3地下露天联合开采方法 7191673.2矿山设计原则与程序 7137913.2.1设计原则 779753.2.2设计程序 7312093.3矿山生产规模及服务年限 795993.3.1矿山生产规模 7123153.3.2服务年限 725950第4章矿山采掘技术 737764.1地下采矿技术 776274.1.1地下采矿方法概述 8232994.1.2地下开拓方式 81294.1.3地下采矿工艺 8256104.1.4地下采矿安全措施 8151224.2露天采矿技术 8307164.2.1露天采矿方法概述 8262184.2.2露天开拓方式 8107624.2.3露天采矿工艺 8304954.2.4露天采矿安全措施 8148374.3特殊采矿方法 8239094.3.1溶浸采矿 8124634.3.2砂矿开采 8147684.3.3深海采矿 889614.3.4环保型采矿 9295044.3.5机械化、自动化采矿 9210854.3.6矿井充填技术 910282第5章矿山通风与空调 9259255.1矿山通风基础知识 9272975.1.1通风概念与分类 9317295.1.2矿井空气成分与性质 975625.1.3矿山通风压力与风量 9192215.2矿井通风设计与优化 947645.2.1通风方式选择 9302075.2.2通风网络与风量分配 10242235.2.3通风设备选型与布置 10272265.2.4通风系统优化 10154935.3矿山空调技术 10213415.3.1矿山空调概述 10241835.3.2矿山空调系统类型 10100395.3.3矿山空调设备选型与布置 10174115.3.4矿山空调系统运行与管理 1010470第6章矿山安全监测与监控 10100076.1矿山安全监测技术 10189246.1.1地压监测技术 10239106.1.2瓦斯监测技术 10293046.1.3通风监测技术 11149586.1.4环境监测技术 11112586.2矿山安全监控系统 1177396.2.1矿山安全监控系统概述 11187516.2.2系统设计及安装 11326526.2.3数据处理与分析 11165206.2.4系统运行与维护 11297256.3矿山应急救援通信系统 11202786.3.1应急通信系统概述 1141126.3.2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 11317496.3.3系统运行与管理 11322066.3.4系统维护与保障 1129674第7章矿山灾害防治技术 12311997.1矿山地质灾害防治 12243357.1.1地质灾害类型及成因 12313667.1.2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2303387.2矿山火灾防治 12187167.2.1矿山火灾类型及成因 12103877.2.2矿山火灾防治措施 12172907.3矿山粉尘防治 12186847.3.1矿山粉尘类型及危害 12282447.3.2矿山粉尘防治措施 1229494第8章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 1310258.1矿山环境污染概述 13145218.1.1矿山环境污染来源 13217528.1.2矿山环境污染特点 13168848.1.3矿山环境污染危害 1389638.2矿山废水处理技术 14608.2.1物理法 14158898.2.2化学法 14163918.2.3生物法 1451088.3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1597758.3.1尾矿处理与资源化 15131038.3.2废石处理与资源化 15143478.3.3煤矸石处理与资源化 15272第9章矿山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 15198789.1矿山职业健康概述 1596349.2矿山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 1516319.2.1矿山职业危害因素识别 1510949.2.2矿山职业危害因素评价 16234649.3矿山职业健康管理措施 1635659.3.1预防措施 1627669.3.2控制措施 16251629.3.3救治措施 165612第10章矿业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 17805610.1矿业法律法规体系 172391910.1.1矿业法律法规概述 173171810.1.2矿业法律法规体系结构 17790410.1.3矿业法律法规主要内容 172573310.2矿山安全法规与标准 171914510.2.1矿山安全法规概述 172702510.2.2矿山安全法规体系结构 172942310.2.3矿山安全标准 172211710.3矿业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 172335510.3.1矿业环境保护法规概述 173001810.3.2矿业环境保护法规体系结构 171920410.3.3矿业环境保护标准 18第1章矿业工程概述1.1矿业工程发展简史矿业工程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史前时期。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便开始进行简单的矿物开采活动。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矿业工程发展始于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河流域文明。随后,古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也在矿业工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便有了铜、铁等矿产的开采和冶炼技术。汉代以后,矿业工程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时期,我国矿业工程达到了一个高峰,煤炭、铜、铁、铅、锌等矿产的开采和加工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明清两代,矿业工程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在煤炭、铁矿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1.2矿业工程分类及特点矿业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煤炭开采、石油天然气开采、金属非金属矿产开采、地下工程及矿山安全等。各类矿业工程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资源依赖性:矿业工程依赖于地下或地表的矿产资源,资源分布和储量直接影响矿业工程的发展。(2)环境破坏性:矿业工程在开采过程中,容易对地表和地下环境造成破坏,引发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3)技术复杂性:矿业工程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如地质、采矿、选矿、安全等,技术要求高。(4)安全风险性:矿业工程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如瓦斯爆炸、矿难等。1.3我国矿业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矿业工程取得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全球矿业大国。目前我国矿业工程现状如下:(1)矿产资源丰富:我国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较大,为矿业工程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2)产业结构优化:我国不断优化矿业产业结构,逐步向高效、清洁、安全方向发展。(3)技术水平提升:在勘查、开采、加工等环节,我国矿业工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4)环保意识增强:在矿业工程发展过程中,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加大了绿色矿山建设力度。未来,我国矿业工程发展趋势如下:(1)矿产资源勘查向深部、边远地区拓展。(2)矿产开采向高效、节能、环保方向发展。(3)矿产资源利用向综合、高效、高值化方向发展。(4)矿山安全向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第2章矿山地质与勘查技术2.1矿山地质基础知识2.1.1地质构成矿山地质构成主要包括岩石、矿石、矿脉等基本单元。岩石是矿床形成的基础,矿石则含有可供开采的矿物资源。矿脉是矿石分布的线性结构,其产状和规模直接关系到矿床的开采价值。2.1.2地质构造矿山地质构造主要包括褶皱、断裂、岩浆侵入等。这些构造对矿床的形成、分布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了解地质构造有助于预测矿床的延伸和品位变化,为矿山开采提供依据。2.1.3地质年代矿山地质年代研究有助于了解矿床的形成过程,判断成矿作用的期次和成矿规律。通过对地质年代的分析,可以为勘查和开采提供重要参考。2.2矿床勘查技术2.2.1地质调查地质调查是矿床勘查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对矿区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岩浆岩、矿石等进行详细调查。地质调查成果为后续勘查工作提供基础资料。2.2.2地球物理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利用地球物理场与矿床之间的物性差异,采用重力、磁法、电法、地震等方法,探测矿床的位置、规模和品位。2.2.3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通过分析矿区土壤、岩石、水系沉积物等样品中元素含量,研究元素分布规律,为寻找矿床提供依据。2.2.4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利用航空或卫星遥感图像,识别矿区地质构造、地貌、植被等特征,为矿床勘查提供宏观信息。2.3矿山测量技术2.3.1地形测量地形测量主要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为矿山设计、建设和生产提供基础地形资料。2.3.2矿区工程测量矿区工程测量包括井巷工程测量、露天矿山测量、矿区建筑物测量等,为矿山建设和生产提供精确数据。2.3.3矿体测量矿体测量是对矿体产状、厚度、品位等参数进行测量,为矿山开采提供可靠数据。2.3.4沉陷监测沉陷监测是对矿山开采引起的地表和地下沉陷进行监测,为矿山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2.3.5三维激光扫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快速获取矿山地形、井巷、矿体等高精度三维数据,为矿山设计、生产和管理提供支持。第3章矿山开拓与设计3.1矿山开拓方法3.1.1地下开采方法地下开采是矿山开拓的主要方式之一,主要包括房柱法、分层崩落法、充填法等。应根据矿体赋存条件、矿石及围岩性质、设备功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法。3.1.2露天开采方法露天开采适用于矿体埋藏较浅、矿石及围岩稳定性较好的情况。主要包括剥离开采、堑坡开采、钻孔爆破开采等。3.1.3地下露天联合开采方法对于矿体厚度较大、埋藏较深的矿山,可采取地下露天联合开采方法。此方法能充分发挥地下和露天开采的优势,提高矿山生产效率。3.2矿山设计原则与程序3.2.1设计原则(1)遵循国家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2)保证矿山生产安全、环保、节能、高效;(3)充分考虑矿床地质、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合理确定矿山生产规模、开拓方式、采矿方法等;(4)注重技术创新,提高矿山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水平;(5)兼顾矿山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3.2.2设计程序(1)收集资料,进行矿床地质研究;(2)确定矿山生产规模、开拓方式、采矿方法等;(3)编制矿山总图、采矿工程图纸及施工图;(4)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优化设计方案;(5)编制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等;(6)组织专家评审,完善设计方案;(7)办理相关手续,取得矿山开采许可证。3.3矿山生产规模及服务年限3.3.1矿山生产规模矿山生产规模应根据矿床储量、矿石品位、市场需求、技术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生产规模应合理,既要满足市场需求,又要考虑矿山经济效益。3.3.2服务年限矿山服务年限是指矿山从投产至资源枯竭的时间。确定矿山服务年限时,应充分考虑矿床储量、生产规模、采矿方法等因素。合理的服务年限有利于矿山企业的稳定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第4章矿山采掘技术4.1地下采矿技术4.1.1地下采矿方法概述地下采矿主要包括房柱法、留矿法、全面法、分层法等采矿方法。各种采矿方法应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矿石品位、围岩稳定性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4.1.2地下开拓方式地下开拓方式主要包括平硐开拓、斜井开拓、竖井开拓等。开拓方式的选择应考虑矿床的埋深、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因素。4.1.3地下采矿工艺介绍地下采矿的工艺流程,包括钻孔、爆破、通风、排水、支护、运输等环节。4.1.4地下采矿安全措施分析地下采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塌陷、水害、火灾、中毒等,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4.2露天采矿技术4.2.1露天采矿方法概述露天采矿主要包括剥离法、台阶法、陡帮开采法等。根据矿床的赋存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4.2.2露天开拓方式介绍露天开拓的方式,如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等。4.2.3露天采矿工艺阐述露天采矿的工艺流程,包括穿孔、爆破、装载、运输、排土等环节。4.2.4露天采矿安全措施分析露天采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如滑坡、坍塌、爆破等,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4.3特殊采矿方法4.3.1溶浸采矿介绍溶浸采矿的原理、方法及应用范围,如铜、铀等矿物的开采。4.3.2砂矿开采阐述砂矿开采的特点、方法及设备,如河砂、海滨砂矿等。4.3.3深海采矿介绍深海采矿的技术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如深海矿产资源勘查与开采技术。4.3.4环保型采矿探讨环保型采矿方法,如微生物采矿、无氰采矿等,以降低对环境的破坏。4.3.5机械化、自动化采矿分析机械化、自动化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如遥控采矿、无人驾驶采矿设备等。4.3.6矿井充填技术介绍矿井充填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在矿山中的应用,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本章对矿山采掘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旨在为矿山企业及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矿床特点、技术条件及市场需求,合理选择采矿方法,保证矿山安全、高效、环保地开发。第5章矿山通风与空调5.1矿山通风基础知识5.1.1通风概念与分类矿山通风是指通过自然或机械方式,在矿井内进行空气流通,以达到改善工作环境、降低矿尘、瓦斯等有害气体浓度、调节矿内气温和湿度等目的的技术措施。通风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大类。5.1.2矿井空气成分与性质矿井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矿尘、瓦斯等有害气体组成。了解矿井空气的成分和性质,对于通风设计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5.1.3矿山通风压力与风量矿山通风压力与风量是通风系统设计的基本参数。压力可分为静压、动压和全压;风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矿井的风量,通常以立方米/小时(m³/h)表示。5.2矿井通风设计与优化5.2.1通风方式选择矿井通风方式应根据矿井生产规模、矿床赋存条件、矿尘和有害气体产生情况等因素进行选择。常见的通风方式有并列式、两翼对角式、分区式等。5.2.2通风网络与风量分配通风网络是通风系统的基础,包括风道、通风机、调节设施等。通风网络的设计应考虑风量分配的合理性,保证各工作面的通风需求得到满足。5.2.3通风设备选型与布置通风设备的选型与布置应考虑矿井生产需求、通风距离、通风阻力等因素。主要通风设备包括通风机、风道、风口等。5.2.4通风系统优化通风系统优化旨在提高通风效率,降低能耗。可通过调整通风网络、改进通风设备、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方法实现。5.3矿山空调技术5.3.1矿山空调概述矿山空调是通过制冷、加热、除湿等手段,为矿井工作面提供适宜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产效率。5.3.2矿山空调系统类型矿山空调系统主要包括制冷系统、加热系统、除湿系统、空气处理系统等。根据矿井生产需求和气候条件,可选择不同类型的空调系统。5.3.3矿山空调设备选型与布置矿山空调设备选型与布置应考虑矿井生产规模、矿床赋存条件、工作面温度和湿度等因素。主要设备包括空调机组、冷却塔、风道等。5.3.4矿山空调系统运行与管理为保证矿山空调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节能降耗,应制定合理的运行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维护、运行参数监测、能源消耗分析等。第6章矿山安全监测与监控6.1矿山安全监测技术6.1.1地压监测技术地压监测是矿山安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主要介绍微地震监测、应力监测、位移监测等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矿山中的应用。6.1.2瓦斯监测技术瓦斯是矿山安全的主要危害之一,本章详细阐述固定式和移动式瓦斯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及安装要求。6.1.3通风监测技术通风监测对矿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章主要讨论风速、风压、气体成分等通风参数的监测方法及其在矿山中的应用。6.1.4环境监测技术矿山环境监测主要包括温湿度、粉尘、水质等参数的监测。本章将介绍相关监测设备的功能、应用及维护。6.2矿山安全监控系统6.2.1矿山安全监控系统概述本章简要介绍矿山安全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系统构成、功能及其在矿山安全生产中的作用。6.2.2系统设计及安装介绍矿山安全监控系统设计原则、系统架构、设备选型及安装要求,以保证系统稳定可靠运行。6.2.3数据处理与分析阐述矿山安全监控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方法,包括数据采集、传输、存储、报警等功能。6.2.4系统运行与维护介绍矿山安全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故障排除、维护保养等方面的内容,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6.3矿山应急救援通信系统6.3.1应急通信系统概述介绍矿山应急救援通信系统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其在矿山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6.3.2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分析矿山应急救援通信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架构、设备选型及安装要求。6.3.3系统运行与管理阐述矿山应急救援通信系统的运行管理、调度指挥、应急预案等方面的内容。6.3.4系统维护与保障介绍矿山应急救援通信系统的维护保养、故障排除、技术支持等措施,以保证系统可靠运行。第7章矿山灾害防治技术7.1矿山地质灾害防治7.1.1地质灾害类型及成因矿山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其成因与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地下水活动及人为因素密切相关。7.1.2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加强地质调查与监测,提前发觉潜在地质灾害隐患;(2)优化开采方案,避免过度开采和乱采滥挖;(3)采用合理的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4)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如加固边坡、修建排水沟等;(5)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预警和应急机制。7.2矿山火灾防治7.2.1矿山火灾类型及成因矿山火灾主要包括煤层自燃、电气火灾、燃油火灾等,其成因与矿山地质条件、开采工艺、设备状况及安全管理等因素有关。7.2.2矿山火灾防治措施(1)加强矿山火灾隐患排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2)采用防火材料和技术,降低火灾发生概率;(3)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功能,防止电气火灾;(4)加强燃油设备的管理,防止燃油泄漏引发火灾;(5)建立健全矿山火灾应急预案,提高火灾应急处理能力。7.3矿山粉尘防治7.3.1矿山粉尘类型及危害矿山粉尘主要包括岩尘、煤尘、金属尘等,对人体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危害,严重时可能导致尘肺病等职业病。7.3.2矿山粉尘防治措施(1)采用湿式作业、密闭抽尘等降尘技术;(2)优化开采工艺,减少粉尘产生;(3)加强个体防护,为作业人员配备合格的防尘口罩等防护用品;(4)建立健全粉尘监测与管理制度,保证粉尘浓度符合国家标准;(5)开展粉尘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员工防尘意识。本章分别从地质灾害、火灾和粉尘三个方面介绍了矿山灾害防治技术,旨在为矿山企业及作业人员提供科学、有效的灾害防治方法,保障矿山安全生产。第8章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8.1矿山环境污染概述矿山环境污染是指矿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对矿山周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造成的破坏和污染。矿山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噪声污染等。本节将对矿山环境污染的来源、特点及危害进行概述。8.1.1矿山环境污染来源矿山环境污染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矿业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2)矿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粉尘、有害气体和放射性物质;(3)矿山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振动;(4)矿山地质灾害和土地破坏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8.1.2矿山环境污染特点矿山环境污染具有以下特点:(1)污染源多样,涉及大气、水体、土壤等多个环境要素;(2)污染范围广,影响区域较大;(3)污染程度严重,具有累积性和长期性;(4)治理难度大,技术要求高。8.1.3矿山环境污染危害矿山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具体表现为:(1)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2)危害人类健康,引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3)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益。8.2矿山废水处理技术矿山废水是指矿业活动中产生的含有各种有害物质的废水,主要包括采掘废水、选矿废水和生活污水等。本节将对矿山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介绍。8.2.1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蒸发等,适用于去除矿山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重金属离子等。(1)沉淀法:通过加入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形成沉淀,从而实现分离;(2)过滤法:利用过滤介质,如砂、活性炭等,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3)蒸发法:通过加热,使废水中的水分蒸发,从而实现污染物与水的分离。8.2.2化学法化学法主要包括中和、氧化还原、离子交换等,适用于处理矿山废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1)中和法:通过调节废水的pH值,使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沉淀;(2)氧化还原法:利用氧化剂或还原剂,改变污染物在水中的存在形态,降低其毒性;(3)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8.2.3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对矿山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1)活性污泥法: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2)生物膜法:利用固定在载体上的微生物,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吸附和降解;(3)好氧厌氧法:结合好氧和厌氧条件,提高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8.3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矿山固体废物是指在矿业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料,主要包括尾矿、废石、煤矸石等。本节将对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进行介绍。8.3.1尾矿处理与资源化尾矿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主要包括:(1)尾矿充填:将尾矿充填至采空区,既可消除安全隐患,又能减少尾矿堆存;(2)尾矿制备建筑材料:利用尾矿制备水泥、混凝土、砖等建筑材料;(3)尾矿中有价元素回收:采用选矿、湿法冶金等技术,回收尾矿中的有价元素。8.3.2废石处理与资源化废石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主要包括:(1)废石堆存:在矿山附近选择合适地点,进行废石堆存;(2)废石制备建筑材料:利用废石制备砂石骨料、混凝土等;(3)废石回填:将废石用于采空区、塌陷区等回填工程。8.3.3煤矸石处理与资源化煤矸石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主要包括:(1)煤矸石发电:利用煤矸石燃烧产生的热量,发电;(2)煤矸石制备建筑材料:利用煤矸石制备砖、砌块等;(3)煤矸石土地复垦:将煤矸石用于土地复垦,改善生态环境。第9章矿山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9.1矿山职业健康概述矿山职业健康是指在矿业工程与安全技术作业过程中,对矿工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状况进行管理与保护。本章主要从矿山职业危害因素识别、评价及管理措施等方面,阐述如何保障矿工的职业健康。9.2矿山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9.2.1矿山职业危害因素识别矿山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粉尘:矽尘、煤尘、石尘等;(2)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等;(3)物理因素:噪声、振动、高温、高湿等;(4)放射性物质:天然放射性物质、人工放射性物质等;(5)生物因素:霉菌、细菌、病毒等;(6)其他因素:如化学毒物、不良作业姿势等。9.2.2矿山职业危害因素评价对矿山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危害因素在作业场所的浓度(强度)及其变化规律;(3)危害因素的接触途径及暴露人群;(4)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及其效果。9.3矿山职业健康管理措施9.3.1预防措施(1)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降低职业危害因素的产生;(2)加强作业场所通风、降尘、降温等措施,改善作业环境;(3)合理布局作业场所,降低矿工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机会;(4)对矿工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9.3.2控制措施(1)严格执行国家职业卫生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自立袋拉链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管壳热交换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梯开关锁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洗衣机安全防护罩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无苯双组份装修镜亮清漆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声纹识别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不锈钢刀口角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滑坡灾害成灾模式研究
- 二零二四年度新型工业用地租赁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个人房屋交易房地产经纪服务合同范本2篇
- 五年级上册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
- 2025年山东浪潮集团限公司招聘2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财政部会计法律法规答题活动题目及答案一
- 2025年江西省港口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中国传统文化介绍课件
- 液化气安全检查及整改方案
- 《冠心病》课件(完整版)
- 2024年云网安全应知应会考试题库
- 公园保洁服务投标方案
- 光伏电站项目合作开发合同协议书三方版
- 2024年秋季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第2章 空气与水资源第1节 空气的组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