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0月联考 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山西省大同市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0月联考 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山西省大同市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0月联考 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山西省大同市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0月联考 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山西省大同市2024-2025学年高二年级上册10月联考 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大同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

2024〜2025学年高二10月质量检测卷历史(B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第1课〜第7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卫康叔世家》记载:“以武庚殷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史记•晋世家》

云:“唐人作乱,成王灭之,而封大叔,更迁唐人子孙于杜,谓之杜伯。”《史记•殷本纪》:“召公为

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蒲姑。”西周时期的这些举措()

A,构建起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B.意在利用分封制强化政治认同

C.与商朝内外服制建立基础相同D.严重加剧民族之间文化的对立

2.《通典•职官》记载:“至惠帝三年,又遣御史监三辅郡,察词讼,所察之事凡九条,监者二岁更

之。”《汉旧仪》记载:“丞相初置吏员十五人,分为东西曹。东曹九人,出督州为刺。尝以秋分行部,

日食,即日下赦书,命刺史出刺,并察监御史。”这体现出汉初()

A.郡守监守自盗情况严重B.中央政府重视对地方的监管

C.诸侯王势力已遭到削弱D.中枢机构制衡机制日益强化

3.希腊斯巴达城邦的长老会议员当选资格有严格限制,一般需要出身富有或者贵族之家才能当选。而且一

旦当选,终身任职,“终生显要”,他们“不依成文法规,一味随意专断”。这反映出斯巴达()

A.立法权的至上性B.具有稳定的民主运行机制

C.寡头政治的特点D,城邦制度受地理环境影响

4.1533年,亨利八世通过了《禁止上诉法案》,将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之间的司法联系完全断绝。1534

年,《至尊法案》使英格兰国王拥有了对英国境内所有教职进行任命以及教义修改的至高权力。1536年,

国会通过《小修道院解散法》,宣布解散岁入在200镑以下的小修道院,其动产、不动产均归王室所有。

英国的这些措施()

A.说明社会等级结构发生根本变化B.旨在满足资本主义发展要求

C.对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D.促使国王与议会实现了结合

5.美国宪法授予联邦的权力主要是全国性的和对外的,诸如战争、和平、谈判和对外贸易等;而保留于各

州的权力则涉及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等。因此,人民可以把“重大的和总体的利益”托付给全国立法

机关的选民集团,把“地方的和特别的利益”托付给州或地方政府立法机关的选民集团。据此可知,美国

的这种制度设计()

A.意在构建有效且有限的政府B.表明邦联制的实行具有合理性

C.致力于扩大中央政府的权力D.体现代议制与政党政治相结合

6.如图是1919年载于《神州日报》的名为《何能和何能平》的漫画。画面中两个表情险恶的人代表着北

京政府和广州政府,正背对而坐,有互相鄙视之意,构成了隐含的“和平”二字,该漫画从侧面体现出

()

A.军阀争取再造共和的决心B.辛亥革命缺乏必要群众基础

C.民主政治建设道路的曲折D.中共诞生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7.1928年6月,中共六大通过决议:”在中国目前的阶段,还应该建立工农民权的独裁,而不能马上建立

无产阶级的专政,就是工农联合的政权而不是单纯无产阶级的政权”。由此可知,该决议()

A.利于推动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B.提出了土地革命的总方针

C.摆脱了苏俄式革命道路的束缚D.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8.1995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规定》,将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范围扩大

到县一级;农村和城市的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由过去的8:1修改为4:1。2007年,第十届

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首次明确规定了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省、直辖市选举农民工代表。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我国()

A.基层民主建设成果显著B.城乡间的发展差距缩小

C.民主政治建设逐步推进D.政府管理结构得到优化

9.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朝廷颁布“废八股改试策论”的上谕,宜布今后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

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这一改革举措()

A废除了科举制度B.导致了戊戌变法失败

C.是对时局的应变D,适应了洋务运动需要

10.1951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据统计,1952年全国增产节约总值达

到31.7亿元,其中增产总值达到11.6亿元,节约生产和基本建设成本13.7亿元,流动资金6.4亿元。

据此可知,该运动()

A.反映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B.确保了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现

C.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调整了国民经济结构失调问题

11.下表是中国古代部分文献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书籍记载

“夫强

《管

之国,

子•霸

必先争

言》

谋”

“贤人

在而天

《孟下服,

子》一人用

而天下

从“

“士之

失位

也,犹

诸侯之

《战国失国家

策》也……

士之仕

也,犹

农夫之

耕也”

A.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B.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C.社会阶层流动渐趋固化D.思想繁荣导致学术下移

12.北宋神宗时期对州县地方官考核简化为“四善三最”,“四善”为德、谨、公、勤;“三最”为治事、

劝课、抚养,南宋时增了“生齿”(人口)一项,变为“四最”。据此可知,宋朝()

A.忽视对中央官员的管理B.强化了以德治国理念

C.重视对官员的综合考核D,完善了地方考核系统

13.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确立了包括考试时间、考试内容、考生资格审查、考官与执事官选任、入场搜检、

席舍、号军、巡绰、受卷、弥封、眷录及对读等一系列科举基本规制。该规制()

A.有效遏制了官场的腐败B.迎合了加强专制集权的要求

C.确立了科举考试的权威D.推动了国家监察机构的完善

14.1968年英国政府批准了《富尔顿报告》,其内容强调重视专家和科技人员的作用,增加这类人员在文官

结构中的比重。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1979〜1990年),要求文官在具有丰富知识的基础上,更要精通某

个专业领域。英国注重文官“专业性”考核的主要原因是()

A.职业官僚体系发展的需要B.文官的知识结构过于单一

C.社会分工日益复杂的现实D.政府工作持续性稳定性差

15.1938年,国民政府规定“各机关需用人员时,得申请举行考试,并应于试期1个月前拟具办法由考选

委员会转呈考试院核准举行”。并取消典试委员会和试务处的设置,考试由考试院派员办理,“其相当于

普通考试者得委托各任用机关办理”。国民党的这些措施()

A.为适应战时人才选拔创造了条件B.继承了北洋政府时期实行的文官制度

C.凸显出公务员的选拔具有开放性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和国家治理水平

16.2006年,国家公务员在考试公告明确提出中央机关必须有三分之一的职位用于招考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

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主要是指具有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

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此后,这一规定逐渐成为公务员考试的“一道门槛”。这一举措()

A,提高了公务员的综合素质B.优化了国家对公务员的选拔

C.保证了公务员队伍的廉洁D.扩大了政府官员考录的范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6分,第20

题12分,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中期,国家掌握的土地和户口数额锐减。针对此问题,张居正指出:“夫民亡且乱者,成以贪吏

剥下,而上不加恤;豪强兼并,而民贫失所故也……其闻固有豪右奸猾,持顽不纳者,然穷民小户,不能

办者亦有之。而有司之令,但能行于小民,不能行于豪右,故催科之苦,小民独当之。”由此,他“清丈

事,极其妥当,粮不增加,而轻重适句”。万历九年(1581年),在清丈土地的基础上,“总括一州县之赋

税,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金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

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田

征银,折办于官”。张居正还认为,“农,生民之本也。”“力本节用,抑浮重毅,而后化可兴也”。但另

一方面又认为,“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稽。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稿以

资商,则商病。故农商之势,常若权衡”。

----摘编自《张文忠公全集》

(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的经济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张居正的任一经济思想予以简要评价。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出处内容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因为科举制的作用,而使贵族门第彻底消失,亦因为印刷术的发明,书籍传

论》播方便,更使文化渗透到下层去

加特拉夫《开放的中

科举制是至今最合理的选才制度,是英国文官制度“遥远的榜样”

国》

关娴娴《科举制的废除废除科举制……不断壮大的绅士阶层已经可以与清政府分庭抗礼。由于绅士

与清末绅士的命运》阶层与清政府的离心,间接推动了立宪派势力的膨胀,促进立宪运动的高涨

杨齐福《近代士人文化随着读书做官信仰体系的崩溃,许多人对科举制功名的态度也渐趋冷漠。读

心态的变化》书人“往往羡慕商人,以为吾等读书,皆穷困无聊,不能得志以行其道”

上面材料是不同学者对科举制的评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者任意一点自拟论题,并

予以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近代不管是旧式农民起义的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导的戊戌

变法和革命派主导的辛亥革命,有的是采取和平改良方式,有的是采取武装暴动方式,但基本是冲着清王

朝和帝国主义而去。除了那些直接针对反帝的政治斗争外,中国近代绝大多数政治参与活动或多或少借鉴

或直接学习了西方一些国家的政治参与方式,如广泛的政治宣传发动,深入地进行政治结社,特别是辛亥

革命后一段时间内,更是掀起了全盘学习西方政治的高潮,国会选举、组建政党、责任内阁等。随着中国

经济的近代化和工业化,新生的工人阶级成长起来,而且很快就以独立的阶级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几

千年封建社会终于在经济基础和阶级队伍上有了质的变化,这也就注定了中国近代政治参与的前途不再是

维护封建统治或者简单的改朝换代,而是要实现中国社会质的变革。

——摘编自徐军《中国近代政治参与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在西方,政党把包括议员选举、总统选举、执法者的选举等作为党活动的重要内容。如美国

两党在国会两院中分别设有竞选委员会,主要负责为该院本党议员竞选连任或非在职的候选人募集资金、

提供帮助。英国的选举以地方议会的选区或投票区为单位。选举政府官员是选民通过投票的方式直接选出

政府公职人员,包括选举总统、政府首脑、州长、主要行政部门负责人等。无论是大选、中期选举,还是

地方选举,都是选民对政党、政府及其官员表现的一次全面检验和评判。若现任政党、政府或官员在任期

内政绩平平、政策失误,不能为选民谋求福利,引起社会的强烈不满,就会遭到选民抛弃。民众的政治参

与仅仅体现在投票和选举上,以选举的统计为体现的选民偏好的聚合在决定了候选人之后,大众的参与基

本被排斥在决策过程之外,真正有能力进行政治角逐的,是那些所谓的社会精英。

——摘编自齐春雷《西方政党制度下的政治参与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国民政治参与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西方政党制度下的政治参与。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影响政治参与程度的主要因素。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3年《中央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指出“由于近几年来工作的分工日益精密,组

织机构日益增多,干部队伍迅速扩大,而且多数干部已逐渐并必须进一步在专业的工作中固定下来,现行

的管理干部的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合于当前的需要”,“目前应将全体干部划分为九类,在中央及各级党委的

组织部的统一管理下,由中央及各级党委的各部分别进行管理”。决定还要求“将发现,培养和提拔后备干

部的工作,看作各级党委和一切管理干部部门的经常任务之一。在提拔干部工作中,必须坚决贯彻党的根

据政治品质(德)和业务能力(才)来挑选干部的原则,必须反对保守思想,本位主义,'资格论'、'重

才轻德’和任人唯亲等偏向。”

——摘编自曹志《各国公职人员管理体制》

材料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干部人事制度主要面临的是干部老龄化、领导干部终身制等问题。因此,

改革之初主要以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为突破口,建立退休制度。党的十三大以后,我国以建立公务员制度

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推进领

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等,抓住关键环节,集中解决了一些长期不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1988年,人事部提出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草案;1989年以后从理论探讨、法规拟定开始进入试点,

并取得了初步的经验;1991年,哈尔滨、深圳两市进行了公务员制度的试点,效果明显;1993年,国务院

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摘编自任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干部制度建设的成就与经验浅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53年我国改革干部管理制度的举措,并结合所学说明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简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干部人事制度建设的经验。

2024〜2025学年高二10月质量检测卷历史(B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第1课〜第7课。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C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6分,第20

题12分,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经济思想:清丈土地,限制土地兼并;改革税制,计田征银,推行一条鞭法;传统农本思想,

重视农业,但不轻视商业,认为农与商互为依存,互为利害(农商并重)。

(2)示例一:

经济思想:清丈土地,限制土地兼并。

评价:明朝中后期,内政腐败,土地兼并激烈,社会矛盾尖锐,财政危机加剧,商品经济获得发展。张居

正提出了清丈土地,限制土地兼并的思想,并予以推行。此举打击了豪强隐田偷税现象,缓和了土地兼并

趋势,为赋税制度的变革奠定了基础。但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土地兼并问题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

示例二:

经济思想:改革税制,计田征银,推行一条鞭法。

评价:明朝中后期,内政腐败,土地兼并激烈,社会矛盾尖锐,财政危机加剧,商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