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24/37/wKhkGWcuyaaAEnUxAAElcBh_J-o581.jpg)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24/37/wKhkGWcuyaaAEnUxAAElcBh_J-o5812.jpg)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24/37/wKhkGWcuyaaAEnUxAAElcBh_J-o5813.jpg)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24/37/wKhkGWcuyaaAEnUxAAElcBh_J-o5814.jpg)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9/24/37/wKhkGWcuyaaAEnUxAAElcBh_J-o58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第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课标要求:
掌握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了解中国历代重要的变法和改革特征、趋势与影响。一、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与改革——富国强兵(一)战国——商鞅变法1.背景: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经济政治思想特征: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急剧变动。②分封制崩溃,兼并战争不断。③思想上百家争鸣的出现。(一)战国——商鞅变法秦国商鞅变法商鞅变法:集列国变法之长,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魏国李悝变法赵国赵武灵王改革楚国吴起变法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一)战国——商鞅变法2.内容意义: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成为政治军事强国,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经济: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政治: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提高战斗力;承认土地私有;促进小农经济发展(二)两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少数民族内迁时代特征:两晋南北朝时期,内迁的游牧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征伐不断。(二)两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内容影响均田制国家把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农民得到土地,有利于政府税收和征役;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三长制废除宗主督护制,设三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田亩和征役。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整顿吏治推行俸禄制和官吏考核制度,禁绝自筹搜刮,国家统一授禄,贪赃满一匹绢布处死。吏治得到改善,加上赋役负担减轻,农民安心从事生产,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二)两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
后期:孝文帝改革内容,重点汉化措施:迁都洛阳;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思考:史料结合所学:孝文帝迁都的理由有哪些?孝文慨慕华风,力变夷俗,始迁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亦不过数十年,天下复还中国之旧矣。——《魏书·习学记言序目》①洛阳地处中原,文化先进,地理位置重要;②远离平城(保守贵族集中),有利于减少改革的阻力;③推进汉化政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实质:少数民族政权自上而下的封建化改革(三)北宋——王安石变法1.背景背景:①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突出;②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③国家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④庆历新政的失败。年代
收入(贯)支出(贯)1O21年15085万余12677万余1049年12625万余“所出无余”1065年
11613万余13186万余变法前北宋收入支出概况(三)北宋——王安石变法2.内容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现象。但因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而失败。失败: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②用人不当,执行中损害百姓利益③过于急进,忽视客观规律;④宋神宗动摇(后期)。(四)明朝——张居正改革陛下则锐情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反刚明而错用之,谓长生可得,而一意玄修。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驰矣。数行推广事例,名爵滥矣。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乐西苑而不返宫,人以为薄于夫妇。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自陛下登极初年亦有这,而未甚也。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悬罄,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明户部主事海瑞《治安疏》1.背景(四)明朝——张居正改革2.内容政治(整顿吏治)课吏职,信赏罚、考成法军事(边防新政)内修防备积极操练兵马加固长城外示羁縻改善汉蒙关系,加强互市友好经济(赋税改革)清丈田地一条鞭法(四)明朝——张居正改革一条鞭法内容: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P93页)。评价:“一条鞭法”上承唐代的两税法下启清代的摊丁入亩,中国赋税制度上重大变革。既是明代社会矛盾激化的被动之举,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动选择。2.内容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万历初年明朝一度有了“中兴”的景象。张居正死后,改革措施除一条鞭法外,几乎全部废止。二、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救亡图存(一)维新变法1.背景1898年,列强开启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抢占租借地。如德国强占胶州湾,俄国强占旅顺和大连,法国强占广州湾等。①政治:民族危机的加深(中日甲午战争失败);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③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④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郑观应《盛世危言》)。⑤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潮流。(一)维新变法2.内容颁布新法政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教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大学堂)军事裁汰绿营,训练新式军队进步性: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局限性:没有行宪法、开国会,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改革是不彻底的,具有一定落后性。
(二)清末新政清末新政政治经济文教军事《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严重。1.背景2.内容减冗衙,裁吏役,修刑律立商部,兴实业,振农业废科举,建学堂,兴留学改军制,扩新军性质:清政府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自救运动清末新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化),为辛亥革命增加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武装力量等,加速了清朝的覆灭,使辛亥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具有背离性)(三)民国时期改革中华民国经济民族文化教育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中华民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民族的平等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生产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显著增强推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不培养只会读书的无用文人,利于传播西方民主思想促进了共和观念、文明风俗和近代教育的发展进步性作用与意义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改革——民族复兴(一)建国初期——土地改革与民主改革土地改革经济改革民主改革
1953年到1957年,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通过“三大改造”改造。到1956年底,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从1950年到1953年春,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激发了农民劳动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工农联盟。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立了新中国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从法律和政治制度层面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推进了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深刻变革。(二)十年建设时期的改革探索19561958196019641966初步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提出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出现1959至1961年的严重经济困难。大跃进人民公社化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广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权法实施中的难题与对策
- 2024浙江宁波市余姚市牟山湖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及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招聘聘用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年数控机床智能调度算法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新型垫肩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户外休闲吊床设计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可降解玻璃包装膜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坚果文化创意产品店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园艺大师投币版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在线语言学习材料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3年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考核计划表
- 第二章-高压开关电器
- 人工智能在人力资源招聘中的创新应用
- DB3502T 051-2019 家政服务规范 通 用要求
- 症状护理意识障碍
- 光伏发电项目试验检测计划
- 安全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单元拓展-字族文》教学设计
- 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2024年青海省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试题(含答案解析)
- 牙外伤的远期并发症监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