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3.7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6/03/wKhkGWcuukGAc6NlAAJWLQzdM5Q869.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3.7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6/03/wKhkGWcuukGAc6NlAAJWLQzdM5Q8692.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3.7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6/03/wKhkGWcuukGAc6NlAAJWLQzdM5Q8693.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3.7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6/03/wKhkGWcuukGAc6NlAAJWLQzdM5Q8694.jpg)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3.7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M00/26/03/wKhkGWcuukGAc6NlAAJWLQzdM5Q86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更1.美洲族群的变更:变更缘由影响印第安人数量锐减哥伦布到达美洲后,欧洲国家争相起先在美洲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从欧洲传来传染病造成美洲劳动力严峻不足大量黑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为了弥补劳动力不足,殖民者从非洲掳掠黑人、贩卖到美洲作奴隶深刻变更了非洲的人口结构,严峻影响了非洲的社会发展;为殖民者在美洲的种植园和矿山供应了劳动力美洲白人数量大大增加欧洲人远涉重洋来到美洲2.影响:(1)变更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新的族群,混血后代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2)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3.现状:美洲国家的人口结构不尽相同。(1)美国和加拿大,白人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生活。(2)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3)混血人种成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4)在秘鲁等少数国家印第安人相对较多。【情境在线】从1562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卖黑人至美洲,到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废除奴隶贸易法案》,兴盛了几个世纪的黑人奴隶贸易衰亡的根本缘由是什么?提示:工业革命的发生,生产力飞速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须要把包括非洲在内的海外殖民地变成工业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变更1.英国的殖民活动:(1)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最初,英国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罪犯的场所。(2)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原材料的需求增加,英国殖民者起先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3)1851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觉了金矿,采矿业快速发展起来。2.结果:(1)澳大利亚等地的原住民遭到驱逐和屠杀,人口数量锐减。(2)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3)19世纪中叶,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情境在线】澳大利亚是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社会学家喻为“民族的拼盘”。澳大利亚最早的原住民如今不及总人口的1%。2006年人口普查中,白人占92%,多数澳大利亚人的祖先是19、20世纪的英国移民。造成这一现象的缘由是什么?提示:澳大利亚是英国的殖民地,随着殖民扩张的加剧,澳大利亚等地的原住民遭到驱逐和屠杀,人口数量锐减。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来到澳大利亚,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1.背景:(1)19世纪初,英美等国起先接连颁布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找寻新的廉价劳动力。(2)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2.概况:地域概况开发美洲19世纪中叶后,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华工是加利福尼亚金矿和中心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动力开发大洋洲19世纪中叶,大量亚洲劳工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到1858年,华工人数已超过4万3.影响:促进了美洲与大洋洲的开发。【情境在线】唐人街也被称为华埠或中国城,是华人在其他国家城市地区聚居的地区。唐人街是华侨历史的一种见证,唐人街形成的缘由是什么?提示:早期华人移居海外,成为当地的少数族群,由于文化背景差异等多种缘由,留在国外的华人面对新环境须要同舟共济,都情愿居住在一起,形成了一个个“唐人街”。主题一近代世界人口迁徙的特点及其影响【素养探究】史料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牙人已占据美洲大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在伊比利亚人移入美洲之际,印第安人便起先了锐减和被灭亡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约90%。在印第安人锐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贩卖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终形成了今日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日南非的白人。18-19世纪,英国人、爱尔兰人大举移入澳大利亚、新西兰,最终使澳大利亚、新西兰成为以白人为主的国家。发韧于地理大发觉时代,迁徙久远的大移民,包括自愿移民和强迫移民,深刻地变更了美洲、澳洲、北亚、南非的人种、民族结构,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世界,客观上推动了全世界的物质和人文大沟通,促进了民族和文化的交融。——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觉探讨》思索: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16-19世纪世界人口迁徙的特点和影响。(时空观念)【点拨】第一问,依据史料中“移民总数达15万”“英国人、爱尔兰人大举移入澳大利亚、新西兰,最终使澳大利亚、新西兰成为以白人为主的国家”“自愿移民和强迫移民”的信息归纳回答;其次问,依据史料画线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开发落后地区、变更人种结构以及促进民族和文化交融角度分析回答。提示:特点:迁徙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口迁徙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人口密集地区迁徙到人口稀疏地区;由发达国家主导;自愿移民和强迫移民相结合。影响:加速了落后地区的开发;变更了很多地区的人种和民族结构;推动了世界的物质和人文沟通,促进了民族和文化的交融。主题二华工出现的缘由、特点及其对世界发展的贡献【素养探究】史料一据英国官方公布的明显缩小了的数字,在厦门被掠卖出国的华工人数,1845年一百八十人,1849年二百八十人,1851年二千零六十六人。香港总督包令(1854—1859年在任)在亲眼望见厦门掠卖华工的状况后,不得不承认:“几百个苦力……胸前各自依据打算把他们送去的地方,分别打上‘C’(加利福尼亚)、‘P’(秘鲁)或者‘S’(山德维治群岛,即夏威夷群岛)等印记。”——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第三版)思索:(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华工出现的时代背景。(历史说明)【点拨】依据近代列强侵华和对世界的殖民掠夺分析。提示:19世纪中叶,厦门被开拓为通商口岸,成为外国殖民者掠卖华工的据点之一;美洲等地的开发,须要大量的劳动力。史料二近代华工,无论是被拐贩出国的契约华工,还是为生计所迫而沦落海外的华工,都是在鸦片斗争之后,伴随着中国主权的丢失和传统经济的崩溃而产生的。自第一次鸦片斗争后兴起、并在其次次鸦片斗争中及战后达到高潮的苦力贸易,历时三十年之久。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时期有大量华工被西方殖民者贩往美洲、澳洲和东南亚。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仍有大批华工被西方殖民者募往东南亚地区、乃至非洲。破产的农夫、手工业工人被迫出洋,与被拐骗出国的契约华工一同,沦为西方资本的奴隶或雇佣劳动力。——摘编自《鸦片斗争与近代华工》(2)依据史料二,概括近代华工出洋的特点。(历史说明)【点拨】依据史料二画线信息分析概括。提示:主要包含契约华工和因生计所迫出国的两类华工;始于19世纪中叶,持续时间长;华工流至的地域广。史料三1939年出版的《加州志》在提到中国人开发萨克拉门托三角洲地区时说:今日位于南部的肥沃三角洲地区……在来开垦前,1850年,一些失意的淘金者集居此地,种植糊口。及1870年,中国工人于建立了中心太平洋铁路后,又接受了低工资担当开垦三角洲地区的工作。他们推着单轮车筑起堤防。全部四十二万五千英亩水草丛生的沼泽地渐渐被开拓了。——转引自朱杰勤主编《美国华侨史》(3)阅读史料三,联系相关史事,谈谈华人对美国西部开发作岀的贡献。(史料实证、历史说明)【点拨】依据史料三画线信息概括。提示:为美国太平洋铁路的修建、西部土地的开垦、金矿开采作出了重要贡献。【史论阐释】近代世界范围内的人口流向1.流向:美洲(美国):欧洲殖民+奴隶贸易+华工出国。2.缘由:(1)新航路开拓后,殖民扩张兴起,印第安人锐减,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须要大量劳动力;工业化时代,工厂制须要吸纳大量劳动力。(2)为弥补美洲劳动力不足,殖民者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3)近代交通运输的发展。(4)列强侵华,从《北京条约》获得特权(准许华工出国)。3.影响:(1)带有明显的侵略色调(掠夺亚非劳动力),加剧了亚非地区的落后。(2)开发美洲,推动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强大。(3)变更美洲的人口结构,形成新的族群,美国因此成为移民社会。(4)形成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各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史论阐释】一、华工出现的缘由1.历史上移民海外传统的影响。2.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3.国内人口压力大。4.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生活窘况。5.美国西部开发和铁路建设须要大量劳动力。6.19世纪初,黑奴贸易废止,殖民者不得不找寻新的廉价劳动力。二、华工的影响1.下南洋:促进了南洋经济的发展,传播了中华文化。2.赴美华工:促进美国西部开发、太平洋铁路交通发展。3.促进了大洋洲的开发。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华工为英法两国在西线战场的成功供应了重要的后勤保障。1.新航路的开拓,推动了人口的迁移,出现了族群混合现象,其中,族群混合程度最高的地区是 ()A.美洲 B.大洋洲 C.非洲 D.亚洲【解析】选A。在世界人口迁移的过程中,土著印第安人、欧洲白人、非洲黑人以及其他混合血统的人共同生活在美洲,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最高的地区,故选A;大洋洲以白色人种和当地原住民为主,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亚洲以黄色人种为主,都不是族群混合程度最高的地区,解除B、C、D。故选A。2.1992年在纪念哥伦布航行500周年时,很多印第安人后裔剧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印第安人后裔所说的“苦难”是指哥伦布的航行 ()A.导致了当地部落之间的频繁斗争B.加剧了美洲自然环境的恶化C.对美洲的殖民扩张、掠夺和屠戮D.将印第安人掠卖到非洲为奴【解析】选C。印第安人是美洲的原住民,以哥伦布为首的殖民者开拓新航路之后,欧洲殖民者对他们进行殖民掠夺,严峻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因此C正确。3.加勒比海地区印第安人在1492年时约有600万人,50多年后剩下几千人;安第斯山地区印第安人在印加帝国末期约有900万人,100多年后削减到60万人。这表明 ()A.世界性的人口大流淌由此起先B.殖民入侵变更了美洲的人口结构C.生产力水平低下限制防疫水平D.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财宝的集中【解析】选B。依据材料时间信息,此时是新航路开拓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时期,西方殖民者疯狂屠杀印第安人,从而导致美洲印第安人大量削减,所以通过奴隶贸易把非洲黑人大量贩卖到美洲,从而变更了美洲的人口结构,B符合题意;材料无法说明是世界性人口大流淌的起先,A错误;C从材料中无法表明,解除;材料是说西方殖民者对美洲的影响,不是对殖民者的影响,D错误。故选B。4.在构成美利坚民族的最初“原料”中,有一群人被称为“不情愿的移民”。“这群人”主要属于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C.黄色人种 D.棕色人种【解析】选B。依据材料中“美利坚民族”“不情愿的移民”等信息可推断,这群人应是通过黑奴贸易运往美洲的黑色人种,B正确;A属于欧洲人,是主动移民;C属于本地印第安人,不是移民;D属于澳大利亚人。5.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和大洋洲白种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缘由是 ()A.原住民的削减 B.欧洲的殖民扩张C.种族之间通婚 D.大量斗争移民【解析】选B。随着新航路的开拓和早期殖民扩张,欧洲国家主动对北美洲和大洋洲进行殖民扩张,大量白人涌入这些地区,而当地原住民受到迫害,如美洲印第安人几乎遭到种族灭亡,因此选B。C、D与史实不符,A不是主要缘由。6.1869年5月10日,经过七年奋战,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心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提前完工。其中担当西段的主力是被称作“缄默的道钉”的华工。华工来到美洲与下面哪一事务有关 ()A.鸦片斗争 B.甲午斗争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解析】选A。鸦片斗争之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故选A。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夺取印第安人生命的最干脆杀手并非欧洲人的枪炮,而是天花、霍乱、腮腺炎、麻疹、淋病和黄热病,这些早已被欧洲人适应的疾病对印第安人极具杀伤力。天花成了欧洲人折服美洲的同盟军。一方面是印第安人人口的崩溃,一方面是西班牙殖民者“铲除一种文化,犹如路人顺手折下路边一朵向日葵”,印第安人的文献被殖民者当作“魔鬼的作品”付之一炬。——摘编自易富贤《大国空巢》材料二巴西很少有欧洲女性,葡萄牙男性特别乐意尽享齐人之福,娶一个美洲女人,同时再娶一个女奴……事实上,在殖民时期的巴西,跨民族、跨种族的婚姻是很常见的,由此代代相传下来,比墨西哥的梅斯蒂索人的混血状况要彻底得多、困难得多。——[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沟通》(1)依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人折服美洲的方式,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对美洲和欧洲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分析拉丁美洲族群变更的明显特点。【解析】第(1)题第一问,由材料一“夺取印第安人生命的最干脆杀手并非欧洲人的枪炮,而是天花、霍乱、腮腺炎、麻疹、淋病和黄热病”可知,方式主要有疾病和武力。其次问,对美洲,依据材料“印第安人人口的崩溃”“铲除一种文化,犹如路人顺手折下路边一朵向日葵”等信息可知,欧洲人对美洲的折服导致了美洲人口的锐减和对印第安文明的破坏;另外再结合所学学问,还可从美洲独立自主地位的失去等方面绽开。对欧洲,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对欧洲来说,这种折服是欧洲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第(2)题,依据材料二信息“在殖民时期的巴西,跨民族、跨种族的婚姻是很常见的,由此代代相传下来,比墨西哥的梅斯蒂索人的混血状况要彻底得多、困难得多”概括。答案:(1)方式:疾病;武力。影响:对美洲:导致美洲人口锐减;破坏印第安文明;实行殖民统治,美洲失去独立自主地位。对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2)美洲形成了新的族群——混血人种。七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新航路的开拓带来新旧大陆间人群和物种的大沟通,变更了世界历史的面貌。下列选项与该论断相符的是()A.美洲的人口结构被变更出现了新的族群B.原产欧洲的玉米传入美洲并得到广泛种植C.大量非洲精壮人口被贩卖到欧洲各国为奴D.美洲原有的各种疾病传播到欧洲和大洋洲【解析】选A。新航路的开拓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相互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新航路开拓后,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最高的地区,并且出现新的族群。故A符合题意;玉米原产地是美洲,B不符合题意;由于殖民者的残酷压榨和传染病的流行,美洲劳动力严峻缺乏,于是欧洲殖民者贩卖非洲黑人到美洲卖为奴隶,故C不符合题意;欧洲人将天花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右图为美国纽约州州徽。徽章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个站立的人,一个是印第安人,一个是荷兰人。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A.纪念印第安人和荷兰人对纽约的开发B.早期天主教的传播C.荷兰殖民者与殖民地人民能融洽相处D.对美洲的殖民扩张【解析】选D。依据图片及题干信息“两个站立的人,一个是印第安人,一个是荷兰人”“1625”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美国纽约州州徽的设计体现了欧洲对美洲的殖民扩张。所以答案选D。3.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更,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更的主要缘由是()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折服C.美洲原住民纷纷逃离海外D.欧洲人移民到美洲分布越来越广【解析】选B。依据题干可知,A、C都是1500—1800年间美洲人口发生变更的缘由之一,但不是主要缘由,故解除;联系所学学问可知,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的缘由是欧洲长期折服美洲的结果,故B正确。D是表现,不是缘由,解除。4.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当地人口变更图,导致这一变更的主要因素是()A.工业革命背景下全球环境的恶化B.早期殖民扩张带来的种族灭亡灾难C.三角贸易导致美洲人口急剧削减D.西班牙殖民者资本原始积累的须要【解析】选B。依据题干“1493—1570年当地人口变更”信息可知,是新航路开拓之后,欧洲殖民者起先入侵北美洲,斗争、屠杀、疾病等造成当地人口急剧削减,B正确。工业革命发生于18-19世纪,与题干信息不符,解除A。16-19世纪西方进行的三角贸易,从欧洲把廉价的商品带到非洲,把非洲大量的黑人运往美洲卖为奴隶,在美洲把黄金和原料运回欧洲,并不会导致美洲人口急剧削减,与题干信息不符,解除C。题干未涉及西班牙,解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5.读表,以下说法合理的是()15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统计表(单位:百万)1400年1500年1600年1700年1750年欧洲456989115140亚洲224254292402508非洲7482909090美洲304115910A.工业革命导致欧洲人口稳步增长B.近代化运动推动亚洲人口快速增长C.奴隶贸易导致美洲丢失大量劳动人口D.新航路开拓影响世界各地区人口变更【解析】选D。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头,时间不符,解除A;亚洲近代化状况并不符合史实,解除B;奴隶贸易导致非洲而非美洲丢失大量劳动人口,解除C;材料“15世纪以来”,明显相关的大事是新航路的开拓,结合所学,新航路的开拓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进世界人口的迁移,故选D。6.15至19世纪间,欧洲殖民者从非洲掳掠了上亿黑人到美洲,这就是骇人听闻的黑奴贸易。欧洲殖民者这样做的主要缘由是()A.非洲黑人远离故土,更简单被殖民者驱使B.非洲的人口过剩,须要大量输出C.非洲黑人的体力超过美洲的印第安人D.印第安人大量死亡,须要非洲的黑人弥补劳动力的不足【解析】选D。结合所学可知,殖民主义者对印第安人的大规模屠杀和欧洲带来的各种疾病,使美洲印第安人锐减,由此导致殖民地劳动力极度匮乏,故D正确。7.右图显示1945年某地的人口组成比例,请问这种人口结构最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个地区()A.拉丁美洲B.南非C.巴尔干半岛D.印度【解析】选A。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存在黑人、白人、混血种人和原住民,其中黑人和白人所占比重较大,结合所学可知,这里的原住民必定是印第安人,故A正确;非洲的原住民就是黑人,故B错误;巴尔干半岛的原住民就是白人,故C错误;印度黑人比重较小,故D错误。8.16世纪以来,人口的迁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仅美洲和大洋洲就约有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这一现象的出现()A.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B.助力世界殖民体系快速创建C.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D.抑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解析】选A。依据所学学问可知,16世纪(新航路开拓)以来,人口迁徙(殖民活动)促进了疾病传播,导致美洲、大洋洲大量原住民丧生,便利了欧洲人的殖民活动,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A正确。【补偿训练】据史料记载,欧洲人抵达美洲大陆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大约1亿人。但面对欧洲人的枪炮和旧大陆的天花、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美洲印第安人毫无反抗力。到19世纪,美洲印第安人仅存300多万。材料说明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A.造成亚、非、拉美各文明的相继毁灭B.促进世界各地之间的物产沟通和交换C.使传染病流行成为世界性的严峻问题D.是美洲印第安人大量削减的主要缘由【解析】选D。依据材料信息,欧洲人在抵达美洲后,面对欧洲人的枪炮和旧大陆的天花、麻疹、腮腺炎等传染病,美洲印第安人毫无反抗力,致使美洲人口锐减,故D符合题意;西方殖民扩张并没有完全摧毁亚、非、拉美文明,A解除;B不是材料探讨的主旨信息,解除;在西方殖民扩张之前,传染病已经是世界性问题,C解除。故选D。9.贩卖黑人奴隶是欧洲殖民者犯下的最大罪恶,下列对黑奴贸易路途图的表述正确的是()A.欧洲——非洲——美洲——欧洲B.欧洲——亚洲——非洲——美洲C.欧洲——非洲——亚洲——美洲D.欧洲——美洲——非洲——欧洲【解析】选A。黑奴贸易是伴随着殖民扩张进行,黑奴贸易路途是从欧洲动身,带着枪支弹药到非洲抢夺黑奴,然后通过大西洋把黑奴运往美洲贩卖给种植园主,获得资金运回欧洲,故A正确。【深化点拨】罪恶的“三角贸易”中的三角航程10.据统计,在16-20世纪间,6000多万欧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殖民地。1820-1980年间,3700万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16-19世纪间,奴隶贸易将1200万非洲人运到了美洲。材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人口在各大洲间进行大规模流淌B.世界人口流淌导致了新的国家的产生C.国际移民变更了人口迁入地的人种组成D.人口在世界范围内的流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解析】选C。从材料来看,殖民扩张使得各个大洲人口迁徙,产生了很多国际移民,这些移民使得人口迁入地的人种组成更加丰富,故选C。11.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指出:在19世纪20年头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头大约260万人,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则高达900万;其中1846年到1932年间,超过5000万的欧洲人移民到了美国、加拿大、南美洲、澳大利亚及南非。欧洲对外移民的不断增加()A.严峻制约欧洲社会经济发展B.根源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C.说明世界经济中心发生转移D.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解析】选B。从19世纪20年头到1932年欧洲对外移民不断增加,主要是迁往海外殖民地,给迁入地区供应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这根源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故选B;移民伴随殖民的过程,殖民过程中大量财宝流入欧洲,促进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解除A;从19世纪20年头到1932年世界的经济中心在欧洲,没有发生转移,解除C;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是两次工业革命,解除D。【补偿训练】“移民”一词最早出现在1787年,当时专指欧洲移民到美洲的人,在此之前,这些人被称为殖民者,后来移民变成一种长久的全球性的历史现象,造成这一变更的主要缘由在于()A.美国独立斗争的成功B.重商主义的推行C.全球工业发展不平衡D.国际组织的推动【解析】选C。移民由新航路开拓后的殖民现象到全球的普遍现象,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C正确;A、B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移民多数是自愿发生,并非国际组织推动,解除D。12.下表为通过香港输出至加利福尼亚的中国劳工数据(单位:人)年份1849185018521854输出人数3234471843425063据此推知()A.导致了香港人口数量急剧下降B.解决了加利福尼亚劳动力匮乏问题C.华工为美国西部大开发作出重要贡献D.通商口岸开放干脆导致劳工输出激增【解析】选C。题干中通过香港输出至加利福尼亚的劳工数量并不能反映香港人口数量急剧下降,故可解除A;材料只是反映了大量的中国劳工输往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未反映出是否能解决加利福尼亚劳动力匮乏的问题,故可解除B;大量华工输入美国,促进美国的开发,这是毫无疑问的,故可选C;《南京条约》中的通商口岸不包括香港,故可解除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6分,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中国人口的海外迁移不仅受到延绵1000多年的海外迁移惯性力气的推动,又因当时国内农业地区已基本人满为患、民族工商业萧条、城市无法汲取大量无地农夫,移民海外自然成为缓解日甚一日的人口危机的唯一出路。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殊是海外殖民地的拓展和开发,资本主义世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增,美国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觉及其带动的西部开发,进一步导致了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1862年,黑奴贸易被美国废止,支撑西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黑人廉价劳动力资源宣告枯竭,移民美国的华人明显增多。据统计,1860年,加州每10人中就有一个华人。1870年,美国63000名华侨,其中90%集中在西岸。材料二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绝大部分来自广东沿海地区。且多为自耕农,几乎没有受过学校教化,这是19世纪中晚期华人移民的总体形象。华人移民到美国后,多从事非技术性工作或技术性不强的工作,很少有人从事与大工业机器生产相关的、对劳动技能要求严格的工作。移民到美国的华人对当地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心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四大股东之一利兰·斯坦福在1865年10月10日给约翰逊总统的一份报告中说:“(华工)一个阶层,他们安详、平和、耐性、勤劳、节俭,他们(比白人劳工)更谨慎和节俭,因而工资少点也毫无怨言……假如没有华人——摘编自许国林《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职业变更》(1)依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中期华人向美国移民的缘由。(10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特点,并谈谈你对近代华人移民美国的相识。(16分)【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当时国内农业地区已基本人满为患、民族工商业萧条、城市无法汲取大量无地农夫……资本主义世界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增,美国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发觉及其带动的西部开发,进一步导致了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1862年,黑奴贸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2024年12月湖南省常德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招考6名客服代表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烤漆六角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光电编码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不锈钢传递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辐射松及杨木大片刨花干燥速率与变形研究
- 承认-一个企业社区“工农共同体”的符号化意识构造研究
- 团队成员交换对护士安全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现代汉语高级教程》成语编排和教学策略研究
- RPARP-AS1促进骨肉瘤恶性进展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2025至2030年矿用泵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薪酬专员岗位月度KPI绩效考核表
- 结构化学-第1章讲义课件
- 2015奔驰c180l c200l c3电路图9129座椅电气系统
- 充电站监理规划
- 管道完整性管理方法及应用
- 麦茬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 玉米制种技术
- 中国旅游资源概述
- 高一下分科文科班第一次主题班会
- 初中数学代数式部分的文本解读
- 浙江省杭州市2022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