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中外历史纲要》上(统编版)精讲课系列精品专辑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考情分析时空定位与阶段特征梳理与探究对点训练本节精练唯物史观运用历史发展观点理解从隋唐到五代十国政权更迭与社会经济、民族关系的发展,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认识从隋唐到五代十国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使学生了解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形成的原因、表现,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认识隋唐时期是国家大一统和民族大融合时期,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让学生认识到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特征,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24湖南·唐中叶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唐末藩镇有利于中央集权体制湖北·唐朝后期藩镇的独立性山东·汉唐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趋势2023【乙】唐后期稳定政治、唐诗浙江·唐朝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北京·唐政治清明湖南·民族融合、文化认同广东·唐地方政治2022辽宁·唐代瓷窑遗址湖南·隋唐世家大族没落北京·唐朝民族政策与民族关系浙江·唐代商业发展
海南·长安城2021【甲】孝文帝改革广东·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山东·经济重心南移河北·唐世家大族北京·唐商业发展
湖南·安史之乱2020北京·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天津·《木兰诗》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浙江·唐太宗治国理念
山东·经济重心南移二、高考考情分析
一大趋势: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重现—发展—分裂)隋朝建立隋朝灭亡唐朝建立581年
618年627年—649年贞观之治;设安西都护府690年—705年武周之治、设北庭都护府712年755年开元盛世安史之乱875年黄巢起义907年朱温灭唐五代开始979年五代十国局面结束两大盛世: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设立机构、册封首领、武力征服、和亲、会盟通好三次动乱:五种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隋末农民起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时空定位】三、时空定位与阶段特征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总体
封建社会繁荣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期。具体表现政治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继续发展,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疆域辽阔,社会稳定;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削弱了唐朝的统治,最终形成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呈现繁荣局面;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对外贸易繁荣;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土地和赋役制度调整:由魏晋时期的租调制到唐朝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思想文化出现三教合流的趋势;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多元发展、全面繁荣、世界领先、影响深远,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民族对外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贡固和发展;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阶段特征】三、时空定位与阶段特征导入新课四、知识梳理与探究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习近平从4个“共同”作出了深刻阐述。
——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
——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中国历史上,隋唐是具有4个“共同”特征的典型时期。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年576年周灭齐隋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近400年的分裂局面,统一全国。
南北朝上承东晋十六国的混乱局面,本身虽仍处于分裂状态,但南北对峙,北方占据优势,逐渐为隋唐的统一和鼎盛打下基础。589年隋灭陈
一、隋朝兴亡
含嘉仓是隋朝时期全国最大的一个仓库,总面积有35万平方米左右,相当于30个足球场那么大,历经隋、唐、北宋3个王朝,沿用500余年。①建粮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也包括备水旱赈济、遍置于乡间的义仓,积储丰富。②建洛阳:隋炀帝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③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洛阳复原图2.工程建设
一、隋朝兴亡1.隋文帝废除汉代以来州郡长官自辟僚佐的制度,规定凡九品以上地方官吏都要经中央的吏部任免考核。地方官及僚佐不许在本地任职。同时规定“刺史、县令,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不得连任。这表明,当时A.官员选任标准发生变化B.科举制扩大了录取名额C.中央集权局面得以强化D.九品中正制进一步完善2.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海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后的需要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DC对点训练含嘉仓材料1炀帝爰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
——《隋书》材料2隋无德而有政,故不能守天下而固可一天下。以立法而施及唐、宋,盖隋亡而法不亡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隋文帝》材料3隋室虽祚短运促,然其国计之富足,每为治史者所艳称。——钱穆《国史大纲》材料4
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牣,吏皆惧法,莫肯赈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渐及于叶,皮叶皆尽,乃煮土或捣藁为末而食之。其后,人乃相食。——《隋书·食货》国富民穷
一、隋朝兴亡思考1:依据材料和教材,结合学思之窗(32页),
如何评价隋炀帝?3.隋炀帝的大业兴亡无德而有政有绩功:隋炀帝的功绩,包括完成了国家统一大业,对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制度的形成作出的重要贡献,营建洛阳城、开通大运河,显示了隋朝的兴盛局面。过:隋炀帝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穷兵黩武,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超过社会承受极限,激化社会矛盾,暴君。1.唐朝的建立及统一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完成统一。经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政治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文化尊崇儒学,大兴科举,大办学校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高宗死后,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称“武周之治”开元盛世(空前繁荣)选贤任能、整顿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治——全盛时期贞观之治(繁荣初现)武周之治(持续发展)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1.唐太宗曾说,凡是有功的朝臣,或因忠孝可称,或因学艺通博,所以才提拔任用,让他们官居三品以上。然而,现今朝臣欲与衰败了几代的山东士族通婚,仍然要以大量钱帛作为聘礼,但即便这样还会遭到山东士族的嘲笑、鄙视。这可以说明,唐代初年A.门阀观念影响深刻B.豪强世族几近衰败C.皇室地位相当低下D.婚姻习俗发生变化2.(2023北京)“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是对唐代两个重要时期的赞誉。一般认为,“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以下诗文能够直接反映“贞观之治”特点的是①“君臣相得”“乐闻直谏”②“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③“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④“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对点训练AC
思考2:唐朝为何能形成“万国来朝”的局面?材料5在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中,只有隋唐帝王冒出了“天可汗”的称号,百年内出现了“万国来朝”的局面,阎立本的《职贡图》可谓神来之笔,反映的是外国使节和我国边远少数民族使臣携带贡品来唐朝进贡的生动情景。——《大唐之国——1400年的记忆遗产》3.民族关系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
思考3:据图找出唐代周边主要少数民族,
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灭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册封靺鞨族的首领大祚荣为渤海君王与吐蕃和亲(7世纪)、会盟(9世纪)灭东突厥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唐太宗认为)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资治通鉴·唐纪十三》
华夷一体民族平等思考5:唐朝民族政策有何影响?影响:唐朝前期,疆域辽阔。推动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思考4: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
主要方式、特点?方式:设立机构;册封首领;武力征服;和亲;会盟通好特点:恩威并施,手段多样,具有灵活性。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3.民族关系对点训练1.(2023河北)吐鲁番交河故城粟特人(中亚地区的一个古代民族)康氏家族墓地,出土了唐龙朔二年(662)康延愿墓志。志文载其家世曰:“其先出自中华,迁播届于交河之郡也。”这可用于证明
A.人口流动促进了边疆开发
B.世族郡望观念影响广泛
C.华夏文化认同观念的演进
D.各族同源共祖观念流行2.(2023湖北)唐代初期,太宗称:“我今为天下主,无问中国及四夷,皆养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乐者,我必令乐。”由于边远诸族聚居地生产相对落后,无法执行内地赋役标准,朝廷依据实情实施轻税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规定:“诸边远州有夷僚杂类之所,应输课役者,随事斟量,不必同之华夏。”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唐朝
A.采取灵活政策促进民族交往
B.重视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
C.调整经济政策推动区域发展
D.坚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CB【总结】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1.前提条件: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2.经济繁荣:隋唐轻徭薄赋,发展生产3.政治清明:统治者励精图治;改革吏治,实行三省制,中央机构更加成熟完善4.文化开明:开创并发展科举制,扩大了政权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
文化繁荣5.民族交融:实行民族平等的开明政策,促进民族交融6.文化多彩:兴学重教;佛教中国化;社会风气由于受少数民族和外国生活习俗
的影响,变得多姿多彩、开放包容。
中国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不绝,源于中华文化能不断继承创新、兼收并蓄、因时而变。著名史学家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始终闪现着该民族灵魂的搏动,以巨大的向心力吸引着该民族的各类成员。因而,文化认同构成民族文化的核心。这种体现出民族精神的文化,又决非凝固的化石、僵硬的模式,而是常与变、因与革、内与外相统一的有生命的机体。”思考6:据材料分析唐玄宗统治后期的由盛转衰的原因?政治腐败、节度使权重,国家出现外重内轻局面。杨国忠、李林甫、卢杞之辈,其才皆过人,然终为唐室之乱,不可不察也。自恃承平,以为天下无复可忧,遂深居禁中,专以声色自娱,悉委政事于〔李〕林甫”——《资治通鉴》1.安史之乱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唐代演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度。唐后期,地方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局面。藩镇
藩是保卫,镇指军镇。朝廷设置军镇,拥有辖区的军政财大权,本为保卫自身安全,但往往发展成对抗中央的割据势力。藩镇节度使掌握地方兵权,是唐政府对游牧民族骑兵实行军事防御的需要;藩镇节度使掌握地方财政大权,是唐政府缓解财政压力,解决边防驻军后勤供应的需要。节度使的设置与安禄山的崛起材料6安史之乱后,吐蕃从唐朝手中夺走河西走廊和西域,代宗即位初甚至一度攻占长安。…安史之乱爆发后,南诏继续扰边,大渡河以南尽为其所有。——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7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
——《新唐书·兵志》材料8宫室焚烧,十不存一,……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郭子仪传》材料9安史之乱后,中原地区陷入了长达百年的藩镇割据的混乱状态,相对和平的南方再次成为中原居民逃避战火的首选之地。从湖北荆州至湖南常德一带,因移民而增加户口十倍。
——《安史之乱对我国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影响》经济衰退;经济重心南移
思考7:安史之乱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唐朝由盛转衰边防空虚,吐蕃、南诏侵扰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1.安史之乱
思考8: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什么还要设立藩镇?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
对点训练: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材料10(安史之乱后)的藩镇,是一种帝国为化解安史之乱危机相当理性的举措……在与藩镇的博弈中,唐帝国通过不断学习调整……延续时间比代表“盛唐”气质的帝国前期还要长。——李碧妍《危机与重构:唐帝国及其地方诸侯》1.安史之乱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河北地区,与中央对立,长期割据“虽名藩臣,羁縻而已”。东南地区中央直接控制,保住了江南财政重地,为唐后期立国根本。中原、西南、西北地区,与中央存在摩擦,但未达到割据的程度。中央依赖藩镇维系统治,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朝统治。D材料11“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宋史·尹源传》(1)背景: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2)爆发:唐末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3)唐朝被灭: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黄巢起义3.黄巢起义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概念解释:朋党之争牛李党争:唐代朋党之争,又称牛李党争,牛党领袖为牛僧儒,李党领袖为李德裕。牛党重科举,李党重门第,党争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科举、藩镇等几个大问题上。朋党之争实质上是统治集团内部不同派别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概念解释:宦官专权材料12东汉及前明,宦官之祸烈矣,然犹窃主权以肆虐天下。至唐则宦官之权,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实古来未有之变也。推原祸始,总由于使之掌禁兵管枢密。
——《廿二史劄记》卷二十材料13因之,五代时期,在短短的五十三年中,战争频仍,动乱迭起,政权如走马灯似地更换。用北宋史学家欧阳修的话说,就是:“于此之时,天下大乱,中国之祸,篡弑相寻”“五十三年之间,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国被弑者八,长者不过十余岁,甚至三、四岁而亡”“置君犹易吏,变国若传舍”。——易图强:《五代藩镇动乱特征分析》4.五代十国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五代:唐朝灭亡后50多年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五代除后唐定都洛阳外,其余都定都开封。
十国:南方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9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
周世宗改革: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形势,推行改革,后周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五、本节精练1.(2024湖南)敦煌文书多见唐中叶以后的雇工契,如唐宣宗大中八年(854)某人雇长工,契约中写明工期和酬劳,规定受雇者必须认真劳作,不得旷工,“若先悔者,罚青麦十驮”。由此可推知当时A.雇工经营成为主要经营方式
B.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减弱C.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D.商品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2.(2024湖北)唐朝后期,一位河朔藩镇幕僚述及本镇节度使更替时称,朝廷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之后才正式任命本镇推举的节度使。而具体的任命,通常由宦官传达。这说明此时A.藩镇的独立性受限B.官员任免程序规范C.外重内轻局面出现D.宦官权力有所扩大1.B2.A3.(2023广东)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B.缓和了朋党之争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D.加剧了阶级矛盾4.(2023天津)汉初采取郡国并行制,后爆发“七国之乱”;曹魏创立九品中正制,后出现门阀士族把持政权;唐朝在边境重地设置军镇,后藩镇势大引发“安史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施工合同成本结转分录
- 《薄壁不锈钢管》课件
- 2025年鄂尔多斯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
- 2025年邵阳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
- 2025年铜陵货运上岗证考试多少道题
- 2025年连云港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考试
- 《EYEQ项目说明完整》课件
-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 建筑工程维修合同
- 纺织机械操作指南
- 九年级安全班会课件
- 《预防性侵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 矿山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模版(3篇)
- 综合服务中心施工组织设计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期末大作业:案例分析-国开-参考资料
- 滨州电动伸缩雨棚施工方案
- ISO45001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 医院消防系统维护保养服务投标方案(图文版)(技术方案)
- 花都区2023-2024年-2024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 2025年健康素养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2024年新疆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