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地理高考试题及解答参考_第1页
湖北省襄阳市地理高考试题及解答参考_第2页
湖北省襄阳市地理高考试题及解答参考_第3页
湖北省襄阳市地理高考试题及解答参考_第4页
湖北省襄阳市地理高考试题及解答参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襄阳市地理高考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属于自然地理现象的是:A.黄河的冲积平原B.雨水的侵蚀作用C.雪的形成过程D.城市的绿化建设2、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冬季南北温差大B.夏季普遍高温C.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复杂多样D.季风气候显著3、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其主要成因是()。A、流水的侵蚀作用B、风力的侵蚀作用C、冰川的侵蚀作用D、物理风化作用4、我国最大的湖泊是()。A、青海湖B、鄱阳湖C、洞庭湖D、太湖5、我国哪个地区被称为“天府之国”?A.东北地区B.西南地区C.华东地区D.华中地区6、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B.地球自转一天的时间是24小时C.地球自转速度在任何地点都相同D.地球自转会导致昼夜更替7、以下关于我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黄河是我国第二长的河流,流经多个省份,最终注入渤海。B.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我国最大的内湖是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D.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位于江西省。8、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公转一周大约需要365天。B.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C.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相同,都是24小时。D.地球自转是围绕太阳旋转,公转是围绕地球旋转。9、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地球在赤道附近自转速度最慢。B、地球在两极地区自转速度最快。C、在纬度相同的地方,自转速度是相同的。D、地球自转速度完全不受地表物质分布的影响。10、下列关于地球公转轨道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B、地球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最快。C、地球在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最慢。D、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每年都是固定不变的。11、某地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但该地河流流量较小,原因最可能是:A.河流源头海拔高,径流量随海拔下降而加大B.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C.人为原因导致河流上游水体大量减少D.卫星云图显示该地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干燥12、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南北方差异大B.季风气候显著C.高原气候独特D.湿度普遍偏高13、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四大盆地?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喀喇昆仑山D.柴达木盆地14、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南北差异大B.季风明显C.气候复杂多样D.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15、下列关于经纬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B、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纬度为0度的纬线最长,向南北逐渐缩短D、经度相同的经线长度各不相同16、下列关于大洲的地理描述,正确的是()A、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B、非洲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C、北美洲是跨越经度最广的大洲D、南极洲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常住人口的大洲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问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地区地形图材料二:我国某地区气候特征图材料三:我国某地区地理位置图【问题】1.根据材料一,描述该地区的地形特点,并分析其对当地农业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简述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主要特点。3.根据材料三,推测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并简要说明理由。第二题【题目】我国某地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主要有以下几种地形类型: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该地区河流众多,湖泊较少,河流水流湍急,落差大。材料二: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石油、天然气等。材料三:该地区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根据材料,简述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2分)(2)分析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3)结合该地区地形和气候特点,说明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3分)第三题【题目】近年来,某地区为了提高农业效率,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该地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10分)2.分析该地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10分)湖北省襄阳市地理高考自测试题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地理现象中,不属于自然地理现象的是:A.黄河的冲积平原B.雨水的侵蚀作用C.雪的形成过程D.城市的绿化建设答案:D解析:自然地理现象是指自然界中发生的,与人类活动无关的地理现象。黄河的冲积平原、雨水的侵蚀作用和雪的形成过程都是自然地理现象,而城市的绿化建设是人类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而进行的活动,属于人文地理现象。因此,选项D不属于自然地理现象。2、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冬季南北温差大B.夏季普遍高温C.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复杂多样D.季风气候显著答案:C解析:我国气候特点包括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季风气候显著等。选项A、B、D都是正确的描述。而选项C中提到的“地势西高东低,气候复杂多样”虽然地势的描述是正确的,但与气候特点的描述不完全对应。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仅是地势的高低。因此,选项C描述不正确。3、我国南方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其主要成因是()。A、流水的侵蚀作用B、风力的侵蚀作用C、冰川的侵蚀作用D、物理风化作用答案:A解析:南方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主要原因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南方地区多雨且气候湿润,形成了强大的流水侵蚀力,使得石灰岩地貌发育典型,形成了峰林、溶洞等地貌特征。4、我国最大的湖泊是()。A、青海湖B、鄱阳湖C、洞庭湖D、太湖答案:A解析: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湖泊,同时也是最大的咸水湖。其面积约为4,340平方公里,位于中国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5、我国哪个地区被称为“天府之国”?A.东北地区B.西南地区C.华东地区D.华中地区答案:B解析:四川盆地位于西南地区,由于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和农业发展等特点,历史上被称为“天府之国”。因此,正确答案是B.西南地区。6、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B.地球自转一天的时间是24小时C.地球自转速度在任何地点都相同D.地球自转会导致昼夜更替答案:D解析:A选项正确,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B选项正确,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C选项错误,地球自转速度在不同地点不同,赤道地区速度最快,两极地区速度最慢;D选项正确,地球自转导致太阳光照射地球的方式不断变化,从而形成昼夜更替。因此,正确答案是D.地球自转会导致昼夜更替。7、以下关于我国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黄河是我国第二长的河流,流经多个省份,最终注入渤海。B.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C.我国最大的内湖是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D.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位于江西省。答案:B解析:黄河是我国第二长的河流,但流经的省份较少,最终注入渤海;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位于青藏高原;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因此,选项B正确。8、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公转一周大约需要365天。B.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C.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相同,都是24小时。D.地球自转是围绕太阳旋转,公转是围绕地球旋转。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公转一周大约需要365天;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不同,自转周期为24小时,公转周期为365天;地球自转是围绕地球旋转,公转是围绕太阳旋转。因此,选项A正确。9、下列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地球在赤道附近自转速度最慢。B、地球在两极地区自转速度最快。C、在纬度相同的地方,自转速度是相同的。D、地球自转速度完全不受地表物质分布的影响。答案:C解析:地球自转是一个整体运动,在任何纬度上,地表上的物体都随地球一起匀速转动,因此在纬度相同的地方,物体的自转速度是相同的。而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最快,随着纬度增加,自转线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两极线速度为零。选项D不准确,因为地表物质分布确实会影响局部地区的自转速度,但题干要求选择普遍的、准确的描述,因此C是正确答案。10、下列关于地球公转轨道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B、地球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最快。C、地球在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最慢。D、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每年都是固定不变的。答案:D解析: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这与开普勒第一定律相符,选项A正确。地球在近日点时速度最快,远日点时速度最慢,这与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速度恒定)相符,选项B和C正确。然而,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实际上每年都有轻微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引力作用以及其它天体的引力影响导致的,因此选项D是不正确的,是本题的正确答案。11、某地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但该地河流流量较小,原因最可能是:A.河流源头海拔高,径流量随海拔下降而加大B.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C.人为原因导致河流上游水体大量减少D.卫星云图显示该地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干燥答案:C解析:年降水量大,但河流流量小,说明即使降水补充了河流,河流流量仍然较小。C选项中的“人为原因导致河流上游水体大量减少”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2、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南北方差异大B.季风气候显著C.高原气候独特D.湿度普遍偏高答案:D解析:我国气候类型繁多,南北差异大,季风气候显著,高原气候独特,因此A、B、C选项都是正确的。而D选项“湿度普遍偏高”不正确,我国的部分南方地区湿度偏高,但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湿度偏低,故选D。13、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四大盆地?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喀喇昆仑山D.柴达木盆地答案:C解析:我国四大盆地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喀喇昆仑山不是盆地,故选C。14、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南北差异大B.季风明显C.气候复杂多样D.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答案:A解析:我国气候特点有南北差异大、季风明显、气候复杂多样、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等。南北差异大并不是错误描述,故选A。15、下列关于经纬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纬线长度都相等B、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纬度为0度的纬线最长,向南北逐渐缩短D、经度相同的经线长度各不相同答案:C解析:经纬线中,纬线位于赤道的长度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而经线长度则相等,都是从北极到南极的大圆弧线,故A选项不正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位于此分界线中一条,起始线并不代表分界线,故B选项不正确;C选项描述了纬线长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正确的;所有经线长度都是相等的,D选项不正确。16、下列关于大洲的地理描述,正确的是()A、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B、非洲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C、北美洲是跨越经度最广的大洲D、南极洲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常住人口的大洲答案:D解析: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但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故A选项不正确;非洲海岸线相对较为平直,并不是最曲折的大洲,故B选项不正确;跨越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它是完全位于南极圈内的地区,故C选项不正确;D选项正确,南极洲由于极端的气候条件,极少有人口居住,是一个特殊的自然保护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问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地区地形图材料二:我国某地区气候特征图材料三:我国某地区地理位置图【问题】1.根据材料一,描述该地区的地形特点,并分析其对当地农业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简述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主要特点。3.根据材料三,推测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地形特点: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具有一定的平原区域。当地农业有以下影响:(1)地势起伏大,耕地分散,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种植;(2)山区地形陡峭,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如高山蔬菜、林果等;(3)地热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温泉、度假等旅游业。2.气候类型:该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特点:(1)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2)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3)光照充足,适宜发展农、林、牧、渔业。3.经济发展方向: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该地区可发展以下经济方向:(1)农业:充分利用当地地形、气候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如高山蔬菜、林果等;(2)旅游业:依托丰富的地热资源、山川景观,发展温泉、度假等旅游业;(3)养殖业:利用山区水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业;(4)加工业:依托当地特色农产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解析】1.本题要求考生结合地形图,分析地形特点对当地农业的影响。解答时,要根据地形图所涉及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等情况,结合农业生产的特点进行分析。2.本题要求考生根据气候特征图,简述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主要特点。解答时,要根据气候特征图以及所学知识,判断出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并描述其主要特点。3.本题考查考生对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解。解答时,要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第二题【题目】我国某地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主要有以下几种地形类型: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该地区河流众多,湖泊较少,河流水流湍急,落差大。材料二: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石油、天然气等。材料三:该地区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根据材料,简述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2分)(2)分析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3)结合该地区地形和气候特点,说明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3分)答案:(1)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2)该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地质构造复杂,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形成;地质年代悠久,有利于矿产资源的积累;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热活动频繁,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形成。(3)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有:地形多样,适宜多种农作物种植;气候四季分明,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灌溉。劣势有:地形起伏大,不利于大型机械化农业生产;气候干燥,容易发生干旱灾害;山地和高原地区土地资源有限,难以大规模发展农业。第三题【题目】近年来,某地区为了提高农业效率,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该地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10分)2.分析该地区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10分)【答案】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