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6.3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世界最大的黄土积累区—黄土高原》第1课时教案教材分析黄土高原是中国重要的地形单元之一,作为世界最大的黄土积累区,以黄土广袤、水土流失严峻著称。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知道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地貌特征及其形成缘由;相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间的关系以及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探究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治理,树立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念。教学目标1.学问与实力:(1)阅读黄土高原地形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以及跨越省区。(2)阅读资料,分析黄土高原的黄土成因,至少能阐明黄土“风成说”。(3)读地理景观图,描述黄土高原的地理景观特征并分析成因。2.过程与方法:(1)观赏体验独特的“黄土风情”,领悟民风民俗与区域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感受“黄土文明”。(2)阅读图文资料,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尝试分析、归纳黄土的成因及形成的黄土地貌特征和地貌景观。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分析黄土高原的文明和当地的风俗民情,探讨其与当地环境的关系,树立酷爱黄土风情,形成人地和谐的发展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和景观教学难点:探究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逻辑推理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课件播放视频《黄土高原》风景,提出问题:1.在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景观?2.视频中的景观属于我国哪个地区?3.你对这个地区的了解还有哪些?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土高原,具体了解它。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带着问题观看黄土高原的视频,激发学生探究的爱好活动一:找寻感知—文明的摇篮1.黄土高原在哪?——图说位置供应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图和黄土高原的范围图。(1)引导学生在图中标出太行山、长城、乌鞘岭、秦岭等地理事物。(2)师生共同总结黄土高原的位置:位于我国其次阶梯,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跨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大部分。2.黄土高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让我们一起去——找寻文明。(1)提问:请说一说为什么黄土高原能成为文明的发源地?补充说明: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高原上黄土疏松肥沃便于耕种。(2)展示图文,和学生一起感受黄土高原曾经的辉煌。黄土高原曾经林草繁茂,环境宜人六七千年前,渭河平原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炎黄二帝在这里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3)在黄土高原上我们还能参观著名遐迩的古迹和名胜,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北京中山公园社稷坛:这里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在坛中供奉的“五色土”中,黄土位居中心,体现了黄土与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展的亲密关系。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相传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每年的清明节,这里会举办隆重的祭祀典礼。(4)黄土高缘由为特别的自然环境,导致当地形成了一些具有文化气息的民风民俗。你知道哪些吗?引领学生重点关注窑洞和信天游等文化项目: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倒塌,而且又比较干燥,简单开挖,相宜开凿窑洞,作为居所。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深受人们宠爱。1.说一说,标一标:读图,了解黄土高原在我国所处的位置,说出其跨越的省份。2.合作沟通,主动参与(1)看图讲话: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是人类发源地(2)说一说自己了解到的黄土高原的曾经的发展故事。(3)联系所见所闻进行举例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平遥古城;宗教艺术之库——麦积山石窟等。(4)说一说:信天游、窑洞、剪纸、彩泥雕塑等通过窑洞和信天游等的分析知道自然环境影响人类的活动。窑洞与黄土特有的属性及当地的气候有亲密关系;信天游与高原环境及地形特点亲密相关通过读图、标画、总结等形式引导学生清楚的梳理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图文结合,观看资料与学生联系亲身旅游经验找寻黄土高原的文明建立学问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树立人类应当敬重自然的意识活动二:探根寻源—风吹来的黄土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积累区,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除一些石质山体之外,黄土高原覆盖着厚厚的黄土。提问: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呢?2.展示“风成说”材料。3.展示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解读图意:(1)粗大砾石留在原地戈壁(2)较粗的沙子在近处积累沙漠(3)细小的尘土东移南下黄土层追问:还有哪方面证据可以支持“风成说”的?展示资料,引导学生思索: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说说它们分别说明白什么问题。(1)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起伏不同的各种地形上。(2)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3)黄土的矿物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4.追问:关于黄土的来历,你还有其他的推想吗?是黄土成因说之一,认为黄土物质的积累以流水作用为主,其中包括冰水沉积作用、冲积作用,洪积作用和坡积作用以及海相、湖相沉积等不同的相识。海相、湖相沉积说,在黄土探讨领域内未得到广泛的认同。是黄土成因说之一,认为黄土物质的积累以黄土是经过风、水双重选择的沉积物作用为主,但是风水雨相说,在黄土探讨领域内未得到广泛的认同。5.火眼金睛——聚焦地名视察这些地名什么特点?(1)董志塬、洛川塬、神禾塬;(2)装扮梁、温家梁、老虎梁;(3)黑梁沟、马蹄沟、清水沟;(4)老山峁、薛家峁、拓家峁;(5)库利川、仕望川、渭牙川。总结: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景观是:塬、梁、峁、川6.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遇流水侵蚀,黄土高原地表破裂、沟壑纵横。图文结合感受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之间的差异。(1)塬指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四周被流水侵蚀形成沟壑。(2)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山墚。(3)墚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别,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4)沟谷进一步发育形成川。川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1.感受黄土高原的景观——厚厚的黄土积累。2.读一读,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3.读图理解信息:顺着风向,从戈壁—沙漠—黄土,颗粒越来越小。思索与合作沟通(1)说明黄土是从空中吹来的,而不是水冲来的。(2)黄土流淌的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3)黄土不是本地产生的。4.说一说,还有水成说、风水雨相说读材料,尝试评价两种黄土的成因学说5.视察发觉:地名中出现了塬、梁、峁、川6.相识不同的黄土地貌景观,图文结合,说一说它们形成的过程和关系。引导学生学会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培育学生的读图和提取信息的实力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说出另外的假说,培育学生擅长视察、擅长总结的科学素养从地名中引出地貌景观,激发学生擅长总结、擅长发觉的学习习惯体现事物发展的联系性,引导学生学习地理要留意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课堂总结:课堂达标1.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和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大兴安岭以西,乌鞘岭以东 B.位于地势其次级阶梯 C.主要包括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D.北抵阴山与内蒙古高原相邻2.有关黄土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势低平,河湖广布 B.草场广布,宽阔坦荡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黄土广布,千沟万壑3.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人们创建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下列活动被烙上黄土高原印记的是()A.挚友来访,敬献哈达 B.饮马奶酒,吃葡萄干 C.安塞腰鼓,抒发豪情 D.小船悠悠,逛花卉节4.“挽黄河臂膀,依太行身躯,踏千里黄土,踩万里乌金”赞美的地区位于()A.东北平原B.黄土高原C.四川盆地D.青藏高原5.黄土高原上农业发达,人口集中分布在()A.黄土梁B.黄土峁C.黄土塬D.黄土川6.下列景点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是()A.日月潭B.布达拉宫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