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化学抢分强化练-题型1.1化学与stse知识考查_第1页
2022届高考化学抢分强化练-题型1.1化学与stse知识考查_第2页
2022届高考化学抢分强化练-题型1.1化学与stse知识考查_第3页
2022届高考化学抢分强化练-题型1.1化学与stse知识考查_第4页
2022届高考化学抢分强化练-题型1.1化学与stse知识考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616页,共=sectionpages1616页2022届高考化学选择题型抢分强化练——题型1.1化学与STSE知识考查合理饮食、营养均衡有利于身体健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米、小麦中含有淀粉,消化吸收后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肉、蛋、奶中的蛋白质,需水解成氨基酸后才能吸收

C.久置的油脂变味不能食用,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D.水果、蔬菜是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内经》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合理膳食,能提高免疫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水解生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葡萄糖和果糖

B.食用油在酶作用下水解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C.苹果中富含的苹果酸[HOOCCH(OH)CH2COOH]是乙二酸的同系物

D.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通过加聚反应,可得到合成纤维PET

B.甘油与纤维素均可与浓硝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烈性炸药

C.氢化油可用来制肥皂,也可用于生产人造奶油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几滴茚三酮溶液,加热至沸腾会出现蓝紫色固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B.纤维素作为营养物质,在人体内不断分解,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C.采用“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可提高空气质量

D.食品包装袋、食物保鲜膜等材料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化学品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医用防护口罩中熔喷布的生产原料主要是聚丙烯,聚丙烯的单体是丙烯

B.“84”消毒液用于环境消毒主要是利用了次氯酸钠的强氧化性

C.用硝酸铵制备医用速冷冰袋是利用了硝酸铵溶于水快速吸热的性质

D.75%的医用酒精常用于消毒,用95%的酒精消毒效果更好化学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石灰装入透气小袋,可用作食品干燥剂,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B.硅太阳能电池发电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C.因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以与水果释放出的乙烯化合生成稳定的物质,故高锰酸钾浸泡过的硅藻土可用于水果保鲜

D.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推广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缓解温室效应

B.“低碳经济”是指采用含碳量低的烃类作燃料

C.我国成功实施煤改气工程后,可有效降低空气中的PM10含量

D.工业上用乙烯直接氧化法制环氧乙烷体现了绿色化学和原子经济理念化学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B.NaNO2是一种着色剂,可代替食盐腌制食品

C.糖精(C7H5O3个人卫生及防护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溶胶是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的胶体,飞沫是分散剂,空气是分散质。

B.饮用水的净化常用到明矾,明矾中无重金属元素,长期使用对身体无害。

C.家庭生活中可以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84消毒液与洁厕灵可以混合使用,效果更好。

D.制造口罩的核心材料熔喷布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聚丙烯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2019年7月1日起,上海、西安等地纷纷开始实行垃圾分类。这体现了我国保护环境的决心,而环境保护与化学知识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中含有镍、镉等重金属,不可用填埋法处理,属于有害垃圾

B.各种玻璃制品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不可回收利用,属于其他(干)垃圾

C.废弃的聚乙烯塑料属于可回收垃圾,不易降解,能使溴水褪色

D.含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的废旧衣物燃烧处理时都只生成CO2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化学与科技的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型纳米疫苗有望对抗最具攻击性的皮肤癌——黑色素瘤,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用于治疗癌症

B.单层厚度约为0.7 nm的WS2二维材料构建出世界最薄全息图,为电子设备的数据存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C.纳米复合材料实现了水中微污染物铅(Ⅱ)的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但吸附的容量小

D.基于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B.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离子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和减少温室效应气体的产生

D.纳米铁粉可以高效地去除被污染水体中的Pb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二氧化硅与碳酸钙常温反应制备陶瓷

B.纺织业利用氢氧化钠的强氧化性将其作为漂洗的洗涤剂

C.利用明矾的水溶液除去铜器上的铜锈,因Al3+水解呈酸性

D.“丹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B.鸡蛋清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沉淀析出,该性质可用于蛋白质的分离与提纯

C.用K2FeO4代替Cl2处理饮用水,既有杀菌消毒作用,又有净水作用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波尔多液用于果树杀菌的原理为蛋白质遇重金属变性

C.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D.“雷雨肥田”与氨的催化氧化分别属于自然固氮和人工固氮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登高山时防晒护目是防止强紫外线引起皮肤和眼睛蛋白质被灼伤变性

B.P2O5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笔、墨、纸、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文房四宝”,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羊毫笔笔头用山羊毛制成,用灼烧法可鉴别羊毫和化纤

B.“松烟墨”以松树烧取的烟灰制成,用此墨写字日久会褪色

C.制作宣纸的原料有青檀树皮和稻草,其主要成分均是纤维素

D.端砚石主要成分含水白云母KAl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可折叠柔性屏中的灵魂材料——纳米银与硝酸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B.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使用的聚乙烯属于高分子材料

C.“珠海一号”运载火箭中用到的碳化硅也是制作光导纤维的重要材料

D.建设世界第一高混凝土桥塔用到的水泥和石灰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应集中处理主要是要回收其中的金属材料

B.牙膏中添加的SrF2、NaF提供的氟离子浓度相等时,它们防治龋齿的作用相同

C.自来水厂用明矾净水,用Fe2(SO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

B.严重影响我国北方的霾尘,其颗粒物是种胶体

C.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可以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

D.自来水厂常加入FeSO4和历史文物本身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一种合金

B.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所用纸张为宣纸,其主要成分是碳纤维

C.秦朝·兵马俑用陶土烧制而成,属硅酸盐产品

D.对敦煌莫高窟壁画颜料分析,其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化学与生产、生活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用压缩天然气代替燃油可减少NOx和PM2.5的排放

B.暖宝宝主要含有铁粉、水、活性炭、食盐等,其原理主要是利用铁粉与水反应放热

C.燃煤中加入CaO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石灰石是生产普通玻璃和硅酸盐水泥的共同原料

B.利用葡萄糖能氧化银氨溶液可将保温瓶胆镀银

C.碳的同素异形体石墨烯强度高,可用于航空材料

D.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常用作医用消毒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烷和乙烯两种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的现象完全相同

B.乙醇可以被酸性K2Cr2O7溶液直接氧化为乙酸

C.下列关于常见无机物的应用说法错误的是A.氨水可用于脱除工业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B.铁粉和炭粉组成的微电池可用于处理工业废水

C.将废铁屑加入氯化亚铁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氯气

D.用[Al2(OH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3日正式开通,这座当今世界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使用了大量的各类材料:路面使用了进口的湖底天然沥青和混凝土、承台和塔座等部位使用了双相不锈钢钢筋、抗震方面使用了新型高阻尼橡胶和钢板。关于这些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沥青主要成分是有机物,也可以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B.混凝土中含有的水泥、沙子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不锈钢是通过改变材料结构的途径防锈蚀

D.橡胶一定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石是制备高纯硅芯片的主要原料,它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B.高铁列车使用大量铝合金材料,是因为铝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质量轻、耐腐蚀等优点

C.推广利用二氧化碳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符合低碳经济理念

D.肉制品中添加适量的亚硝酸钠,可有效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繁殖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漂白粉溶液可用于夏天游泳池杀菌消毒

B.菜刀洗净后擦干是为了防止发生化学腐蚀

C.区分食盐是否加碘的方法是向食盐溶液中加少量淀粉,观察其是否变蓝

D.安装煤炭燃烧过程的”固硫”装置,主要是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高纤维食物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在人体内都可以通过水解反应提供能量

B.“熔喷布”可用于制作N95型等口罩,生产“熔喷布”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它属于纯净物

C.喝补铁剂(含Fe2+)时,加服维生素C效果更好,因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海冰是海水冻结而成的咸水冰,海水冻结时,部分来不及流走的盐分(设以NaCl为主)以卤汁的形式被包围在冰晶之间,形成“盐泡”,其大致结构如图所示。若海冰的冰龄达到1年以上,融化后的水为淡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冰内层“盐泡”内的盐分主要以NaCl分子的形式存在

B.海冰内层“盐泡”越多,密度越小

C.海冰冰龄越长,内层的“盐泡”越多

D.若冰的密度为0.9g·cm−3,则海冰内层NaCl的浓度约为10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解:A.淀粉属于多糖,是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大米、小麦中的淀粉经消化吸收后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故A正确;

B.蛋白质是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肉、蛋、奶中的蛋白质,需水解成氨基酸后才能吸收,故B正确;

C.油脂中含有碳碳双键,久置的油脂变味不能食用,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氧化反应,故C错误;

D.水果和蔬菜富含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等,是人体所需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故D正确;

故选:C。

A.淀粉属于多糖,是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

B.蛋白质是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

C.油脂变味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

D.水果和蔬菜富含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的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等;

本题考查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结合课本知识,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C

【解析】解:A.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二种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在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相应的羧酸与甘油,故B正确;

C.苹果中富含的苹果酸HOOCCH(OH)CH2COOH含有羟基和羧基,乙二酸只含有羧基,官能团不同,故C错误;

D.二肽种类为:甘氨酸和甘氨酸有一种、丙氨酸和丙氨酸有一种、甘氨酸和丙氨酸有两种,所以两种氨基酸最多可形成四种二肽,但甘氨酸和丙氨酸两种分子间可生成两种二肽,故D正确;

故选:C。

A.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

C.同系物含有相同的官能团,分子式相差若干个−CH2;

D.根据二肽的成键方式判断。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组成和性质,难度不大,为高频考点,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解析】解:A.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通过缩聚反应,可得到合成纤维PET,故A错误;

B.硝化甘油是甘油与浓硝酸发生酯化反应(在浓硫酸条件下)生成的三硝酸甘油酯,是制备炸药的原料,纤维素可与浓硝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硝酸纤维也是制造烈性炸药的原料,故B正确;

C.油脂氢化的基本原理是在加热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植物油时,加入金属催化剂(镍系、铜−铬系等),通入氢气,使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的双键与氢原子结合成为不饱和程度较低的脂肪酸,其结果是油脂的熔点升高(硬度加大)。因为在上述反应中添加了氢气,而且使油脂出现了“硬化“,所以经过这样处理而获得的油脂与原来的性质不同,叫做“氢化油“或“硬化油“可用来制肥皂也可用于生产人造奶油,故C正确;

D.茚三酮是一种用于检测氨或者一级胺和二级胺的试剂。当与这些游离胺反应时,能够产生深蓝色或者紫色的物质,蛋白质、多肽和各种氨基酸以及所有氨基酸均能与茚三酮发生反应,除无氨基的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呈黄色反应外,其它均生成蓝紫色化合物,最终生成蓝紫色固体,故D正确;

故选:A。

A.加聚反应应该是不饱和键(主要是碳碳双键)的性质,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

B.甘油与纤维素分子结构中均还有羟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和浓硝酸发生酯化反应;

C.氢化油就是硬化油,也叫人造脂肪,可用来制肥皂,也可用于生产人造奶油;

D.茚三酮是一种用于检测氨或者一级胺和二级胺的试剂,可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本题考查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难度中等,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弄清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化学与STSE等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

【解答】

A.明矾溶液中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铜锈为Cu2(OH)2CO3,溶于酸性溶液,故A正确;

B.人体不含纤维素酶,纤维素在人体不消化,故B错误;

C.通过“静电除尘”、“燃煤固硫”和“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提高空气质量,可减少粉尘污染、酸雨等,能提高空气质量,故C正确;

D.聚乙烯是无毒高分子化合物,可包装食品,故D【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与STSE,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物质的性质,结合物质的用途进行分析。

【解答】

A.熔喷布的生产原料主要是聚丙烯,聚丙烯是丙烯的加聚产物,单体是丙烯,故A正确;

B.“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环境消毒,故B正确;

C.硝酸铵溶于水快速吸热,可用于制备医用速冷冰袋,故C正确;

D.75%的医用酒精常用于消毒,并不是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故D错误。

6.【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重在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积累,是常考题型。

【解答】

A.生石灰装入透气小袋,可用作食品干燥剂,可防止食品受潮,不能防氧化,故A错误;

B.硅太阳能电池发电的过程是物理变化,没有化学反应,故B正确;

C.

高锰酸钾浸泡过的硅藻土可用于水果保鲜是因为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以氧化水果释放出的乙烯,故C错误;

D.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但是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能减小温室气体,故D错误。

7.【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推广碳捕集和封存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缓解温室效应,故A正确;

B.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低碳经济是指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故B错误;

C.天然气是清洁能源,较煤燃烧充分,可有效降低空气中固体颗粒物PM2.5和PM10含量,故C正确;

D.,化合反应,原子利用率100%,故D正确。

故选B。

8.【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与食品安全,为高频考点,掌握食品添加剂、营养物质的知识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意在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解答】

A.甲醛剧毒且致癌,不能用作食品防腐剂,A项错误;

B.NaNO2能将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丧失与氧气结合的能力,必须科学合理使用,不能代替食盐,B项错误;

C.糖类只含C、H、O三种元素,糖精中含N、S,不属于糖类,C项错误;

D.天然油脂水解生成3分子高级脂肪酸和1分子甘油,所以单硬脂酸甘油酯不属于天然油脂,D项正确;

故选D。

9.【答案】【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常考题型,重在于学生对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解答】

A.气溶胶是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的胶体,飞沫是分散质,空气是分散剂,故A错误;

B.饮用水的净化常用到明矾,明矾中含有铝离子,铝元素过量对身体有害,故B错误;

C.家庭生活中可以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84消毒液与洁厕灵(含HCl)混合使用会产生氯气,原本消毒效果会下降,故C错误;

D.制造口罩的核心材料熔喷布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聚丙烯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一般是混合物,故D正确。

10.【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侧重考查生活中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明确聚乙烯塑料、蛋白质、纤维素成分,熟悉垃圾成分及处理方法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废旧电池中含有镍、镉等重金属,能够引起土壤、水体污染,不可用填埋法处理,故A正确;

B.各种玻璃制品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可回收利用,故B错误;

C.聚乙烯不含不饱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故C错误;

D.丝、毛成分为蛋白质,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灼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会生成含氮物质,故D错误;

故选A。

11.【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知识,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以及应用,掌握常识、理解原因是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新型纳米疫苗的研制成功,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用于治疗疾病,故A正确;

B.单层厚度约为0.7 nm的WS2二维材料为智能手表、银行票据和信用卡安全密码的印制和数据存储提供了可能性,故B正确;

C.纳米复合材料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具有较大的吸附容量,故C错误;

D.基于Ag2S柔性半导体的新型高性能无机柔性热电材料和器件可同时提供优异的柔性和热电转换性能,且具有环境友好、稳定可靠、寿命长等优点,有望在以分布式、可穿戴式、植入式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微纳电子系统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故D正确;

故选C。【解析】略

1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侧重考查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明确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会运用化学知识正确解释生产生活现象,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制备陶瓷用的是粘土,原料不是二氧化硅与石灰石(碳酸钙),粘土高温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陶瓷,故A错误;

B.氢氧化钠没有氧化性,其实纺织业是利用氢氧化钠的强碱性将其作为漂洗的洗涤剂,故B错误;

C.明矾电离的Al3+易发生水解而使明矾水溶液呈酸性,酸与铜锈碱式碳酸铜发生反应而除去,故C正确;

D.丹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烧之成水银的反应条件是加热,积变又还成丹砂是常温条件下,二者的反应条件不同,两个过程不可逆,故D错误;

故选:C。

14.【答案】【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考查的化学核心素养是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难度不大。

【解答】

A.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会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故A错误;

B.蛋白质遇硫酸铜发生变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故B错误;

C.K2FeO4中铁元素化合价为+6,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来杀菌消毒,其被还原产生的Fe3+能够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从而吸附水中悬浮物达到净水作用,故C正确;

D.酸雨的形成是SO2、NO2【解析】【分析】

本题涉及食品干燥剂、蛋白质、侯氏制碱法和氮的固定等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对侯氏制碱法的正确理解是判断C选项的关键,整体难度不大。

【解答】

A.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没有毒,没有腐蚀性,因此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A正确;

B.铜为重金属,波尔多液杀菌利用了重金属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原理,故B正确;

C.侯氏制碱法是将CO2、NH3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发生反应CO2+NH3+H2O+NaCl=NH4Cl+NaHCO3↓,其中NaH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基础知识的落实,难度不大。【解答】A.强紫外线引起皮肤蛋白质被灼伤变性,所以登高山时要做好防晒工作,故A正确;

B. P2O5吸收水分后变为剧毒物质HPO3,因此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故B错误;

C.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是有机材料,故C错误;

D.

17.【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生活中的化学,为高频考点,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的化学成分以及其性质是解答关键。

【解答】

A.羊毫笔笔头用山羊毛制成,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用灼烧法鉴别羊毫和化纤,故A正确;

B.“松烟墨”以松树烧取的烟灰制成,主要成分为碳,性质稳定,可长久不褪色,故B错误;

C.宣纸的原料有青檀树皮和稻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C正确;

D.由端砚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分析,属于硅酸盐,故D正确。

故选B。

18.【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注重平时基础知识的积累,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纳米银可以和硝酸反应,A项错误;

B.聚乙烯是由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的,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项正确;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项错误;

D.水泥和石灰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D项错误。

故选B。

19.【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废旧电池含有汞镉等重金属,用完随便丢弃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应集中回收处理,防止污染土壤与水体,故A错误;

B.氟离子有防治龋齿的作用,所以牙膏中添加的SrF2、NaF提供的氟离子浓度相等时,防治龋齿的作用相同,故B正确;

C.ClO2具有强氧化性,使蛋白质变性,用于杀菌消毒,Fe2(SO4)3或明矾净水均是形成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物形成沉淀净水,净水原理不同,所以用明矾净水,可用Fe2(SO4)3代替,但不能用【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的知识,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故A正确;

B.霾尘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即2500nm的细颗粒物,而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为1nm∼100nm,所以雾霾不一定是胶体,故B错误;

C.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可以减少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故C正确;

D.自来水厂加入FeSO4和Cl2处理水,其产物Fe3+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具有吸附性,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同时达到杀菌、消毒和聚沉水体中悬浮物的目的,故D正确。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相关知识,主要涉及了合金、硅酸盐材料、铜的化合物等相关知识,难度不大。

【解答】

A.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青铜制品,青铜是铜和锡或铅的合金,故A正确;

B.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所用纸张为宣纸,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不是碳纤维,故B错误;

C.陶土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故C正确;

D.对敦煌莫高窟壁画颜料分析,其绿色颜料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故D正确。

故选B。

22.【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以化学与生活为载体考查了化学与环境污染、二氧化硫的用途以及铁与水蒸汽的反应等相关知识,较为基础,难度不大。

【解答】

A.燃油是液体,除含碳、氢元素外还含氮、硫等元素,而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是气体燃料,主要成分是烃,所以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烧更充分,且充分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对空气无污染,故A正确;

B.暖宝宝主要含有铁粉、水、活性炭、食盐等,其原理主要是利用铁粉氧化放热,故B错误;

C.燃煤中加入CaO不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C错误;

D.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漂白剂,故D错误。

故选A。

23.【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制造普通玻璃所用的主要原料为纯碱、石灰石和石英,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为黏土和石灰石,故A正确;

B.利用葡萄糖的还原性可将银氨溶液还原为Ag,从而实现保温瓶胆镀银,故B错误;

C.碳的同素异形体石墨烯是单层石墨,强度高,可用于航空材料,故C正确;

D.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常用作医用消毒剂,故D正确。

故选B。

24.【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及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利用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题目较简单。

【解答】

A.乙烯中碳的质量分数比乙烷大,在空气中燃烧时乙烯有黑烟,故A错误;

B.乙醇可以被酸性K2Cr2O7溶液直接氧化为乙酸,故B正确;

C.维生素不是人类食物中的基本营养物质,故C错误;

D.乙烯被酸性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